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比貢獻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21K

比貢獻心得體會多篇

比貢獻心得體會篇1

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一個人民滿意的教師,不僅要有精湛的業務,還要有高尚的師德。”這是我常常牢記的一句話,我在教育戰線上辛勤耕耘了2個春秋。談到為家鄉做貢獻,我想,作為一個人民教師,只有搞好教育工作,才能算是為家鄉做貢獻吧。

回首從教2年的歷史。雖然沒有宏偉的遠大抱負,但有心存一份教書育人的責任;雖然沒有著書立説的長篇大論,但偶然也有教育教學的雜談感悟;雖然沒有直接為國家培養出棟樑之材,但間接地為社會培養出無數個有文化的勞動者;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有辛勤耕耘的汗水。汗水裏滲透出來的是一種熱愛教育事業的高尚情懷。

這種情懷,不是驚天地泣鬼神般地慷慨高昂,而是朝陽起落中的晨煙暮靄;這種職業,不是物質財富的積累,而是默默無聞的無私奉獻。從事教育行業,關鍵是職業態度,職業態度大體分為四種: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我選擇了天地境界,因為這個高度永遠都沒有盡頭,也不會物極必反,藝無止境是一條基本常識。既然選擇了教師職業,就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追求卓越,胸懷理想。關注生命,熱愛學生的天使。“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是對教師職業的最好詮釋。也是我追求的職業境界。

九年義務教育是一項育人的奠基工程。2年來,風雨兼程,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兢兢業業,在教育的征途上,我留下一串串殷實的腳印。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選擇了教育,也許是選擇了貧窮,面對貧窮,沒有徘徊,沒有抱怨。這種無私的堅守,就是一種精神貢獻。“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想想一年前年,教師的社會地位,工資待遇很低,那時候,彷徨過,猶豫過,是去是留。敢問路在何方?倒叫人取捨難定。

留下吧!這半輩子在沒學什麼手藝,就是個教師匠,既然算個匠人,就要把學生教好,育人教書是自己的本職工作,排除一切干擾,學習——教學——學習。在學中教,在教中學,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現在,全縣乃至全國教育戰線生機勃勃,經濟要發展,教育要騰飛。隨着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國家對教育投入的加大,現在,教師職業已經成為全社會最羨慕的職業。實現了偉人預言。我們教師再不為柴,米,油,鹽而揪心發愁。

“一輪明月眼前亮,兩袖清風心底寬”。人的一生就是生命的一次燃燒,就是生命能量的充分釋放。我們常説;“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今生今世,與教育事業結下不了的情緣。活着就不要虛度,為甕安教育多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讓自己的生命之花綻放絢麗燦爛的笑容。

比貢獻心得體會篇2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採取果斷、有效措施,以世所罕見、史所罕見的組織動員,開展了一場規模宏大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權益,為維護全球公共衞生安全作出重大貢獻,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國際擔當,獲得國際社會廣泛尊重和支持。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阻擊新冠肺炎疫情、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脱貧攻堅,2020年有多麼不容易,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就有多麼不平凡。疫情期間,我們看到了眾志成城、團結一心的中國力量;看到了無畏奮鬥、不懈奉獻的中國精神;看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力量,更看到了中國人民戰勝困難挑戰的堅定信心和堅強意志。

偉大斗爭呼喚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支撐偉大斗爭。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系統闡述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內涵,對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奮力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指導性。

抗疫精神內涵豐富,藴含了磅礴的精神力量。我們要汲取好偉大抗疫精的磅礴力量,並以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等為學習榜樣,才能凝聚更強大的前行力量,邁出更堅定的前進步伐,更好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比貢獻心得體會篇3

為及時加強師幼心理疏導,做好人文關懷,我在家觀看中央文明辦和國家衞健委疾控局推出的10條應對疫情心理疏導短視頻,幫助我們正確面對疫情,疏導不良情緒,促進身心平衡穩定。

2020年的正月,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糊着窗花,門口掛着的燈籠紅得晃眼。透過潮濕的空氣傳來犬的嗚咽聲,一格一格的窗户收藏起翻炒菜時滋滋升起的水汽,若説有什麼不對,大概是少了大爺大媽們石桌前打牌的笑罵和男孩們興奮嬉鬧的叫喊吧。瘟神未走,人都窩在家裏。隨着窗前月季一起抽枝生長的,還有攀升的確診人數和空落的人心。

我在朋友圈裏看過這麼一段話:“蝙蝠為了制止瘟疫,憑一己之力將病毒封印在體內數億年。並且盡最大的努力長得怪異恐怖,隱居山洞裏晝伏夜出,就是為了減少和人類的接觸。但它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還是有某種高級動物覺得他是美食……”這話就嘔在我心裏。一直以來,人類把動物關進籠子;今年春節,動物成功把十四億人關進籠子。這何嘗不是一種令人心酸的幽默。動物也想要一個屬於他們的春節呢。

野生動物攜帶病毒引發人類感染早已不是新鮮事,國外有過,我國也有過。據悉,2003年的“非典”病毒同樣來自於蝙蝠。可惜人類自詡為高級動物,總喜歡用吃其他動物來證明這一點,同時一定要擺出一副救世主的慈悲姿態來。譬如麻雀,吃得快滅絕了,趕緊定為二級保護動物。吃出病來了,吃出疫情來了,就地活埋,趕盡殺絕。直到“吃”這一原始衝動也滿足不了人類了,就鱷魚皮包包提上手,狐裘大衣披上身。想來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地上跑的動物民們也都看清了這個虛偽的捕獵者的面目了,便學着獵人們的把戲幽默了一把。

尼采曾言:“人是可以征服的,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是一座橋樑,並非目的……超人應是大地的化身。”人類進化出發達的大腦,並不是用來妄想掌控世界的。這讓我聯想到賈平凹先生在《永遠不能讓狗説話》中所寫的:“狗其實不是忠誠,是以忠誠的模樣來接近人的各個家庭裏竊取人私密的特工呀。好的是,這個社會,之所以還安然無恙,僅僅是狗什麼都掌握着,它只是不會説人話。”動物與動物之間是平等的,生命與生命之間是有溝通的。動物們就像人類的孩提,願意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感情,人類若不想一直吃苦頭,就必須成為橋樑,就應該回報以同樣的純真,串聯起自然和人類社會。

什麼時候人類學會了和動物們平等地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呼吸,人心才不會空落,真正的温暖和快樂才能取代黑色幽默。詩人南書堂在《擋在門外的春風》裏寫道:“城封了,街巷空了/走親戚的春風/被擋在門外/春風啊,請把你的禮物/暫且寄存在/柳枝和花蕾那兒吧/等我解除了閉關/它們奉還的,會是一個/更加燦爛的春天……

2020年的正月,春風送來綿綿細雨,雨生百穀,自然母親盼望着着這片大地上生命的生長與成熟。

比貢獻心得體會篇4

我的家鄉在河北省博野縣。它坐落在華北平原上,是一個經濟不太發達的小縣。

我的家鄉雖然比不上大都市的文明與繁華,也沒有旅遊勝地的山光水色,但它卻有一種獨特的美。

春天,萬物復甦。小燕子從南方趕來,呼朋引伴,在空中呢喃飛舞,尋找着昔日温馨的小窩;楊柳抽出嫩嫩的枝條,隨着微風輕輕搖曳。夏天,蟬兒在濃蔭裏不知疲倦地奏樂,鳥兒立在枝頭自我陶醉地賣弄着歌喉,蜜蜂、蝴蝶也不甘示弱地在花間舞蹈—它們是在開聯歡會呢!到了秋天,田野裏,金燦燦的是玉米,白花花的是棉花;果園裏,紅通通的蘋果、黃澄澄的梨、紫瑩瑩的葡萄,到處是一派豐收的迷人景象。冬天,最妙的是一場雪過後,滿目銀裝素裹,小朋友們在雪地裏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好不暢快!

看到這裏,誰能否認我的家鄉不美呢?可是,就因為一些人平時不注重文明與環保,正在給家鄉美麗的容顏塗抹上不和諧的色調:放眼望去,隨處可見飄着白色塑料袋,吃過烤羊肉串的竹籤扔得遍地都是,路邊垃圾桶旁果皮、廢紙堆了一地,綠頭蒼蠅在其中嗡嗡地飛來飛去,老遠就能聞到一股難聞的臭味……此情此景,不由得讓人看在眼裏,急在心頭!長此以往,怎麼得了?要想讓家鄉重現清潔美麗的容顏,每位公民應該馬上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日常的點點滴滴做起,共同維護好周邊的環境!

作為家鄉的一員,我當然不能例外,也要盡己所能,為了家鄉美好的明天貢獻一份小小的力量。

星期天,我和兩個小夥伴一起去超市買東西。去之前我就囑咐她們兩個要自帶環保購物袋。我們買了一些學習用品和零食,在收銀台付款時,到收銀員詢問要不要塑料袋時,我們齊聲回答:不要,並拿出自帶的購物袋。那位大姐姐笑着説:“嗬,都自己帶啦,小妹妹挺注重環保呀,值得表揚哦!”大家都會心地笑了。回來的路上,我們拿着零食邊吃邊走,其中一個小夥伴把盛牛肉乾的袋子隨手扔在了地上。我趕緊提醒她:“請注意環保!”她立刻俯身拾了起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垃圾桶呢?”“喏,那邊就有一個。”我用手一指。我們跑了過去,把食品袋扔了進去。另一個小夥伴發現垃圾桶旁的垃圾丟了滿地,於是提議:我們把這些垃圾清理一下吧。於是,我們從路旁的店鋪裏借來了笤帚跟簸箕,挽挽袖子埋頭幹了起來。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終於把垃圾箱外的垃圾歸置到垃圾箱裏了。當我們三個直起身子,抬頭互相一望,都大笑了起來:原來大家光顧了幹活,一不小心都成花臉貓啦。看着剛才的勞動成果,我餘興未盡,跑回家取出紙筆,在紙上寫了幾個醒目的大字:文明,只差一步---請注意保護環境。然後我們回到垃圾桶旁,用膠帶把紙牢牢地粘在了垃圾桶上。做完這一切,我們幾個舒心地笑了……

此時,我心中更加堅定了一種信念:我們一定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時時處處保護屬於我們的環境,只有這樣,我們的家鄉、我們的祖國乃至全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麗和諧!

比貢獻心得體會篇5

為更好地引導和教育羣眾樹立環保理念,保護家園環境衞生,我區成立了“愛護環境,為我家園”志願服務隊,我作為一名志願服務者深感自己工作的榮幸,在活動中對自己能為生活的家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而感到自豪。

每天從早到晚忙碌於工作的人們,吃過晚飯都會三三兩兩走上街頭散步休閒,以此來卸載一天緊張的工作壓力,道路兩旁綠柳成行,綠草成茵,鮮花閃動着迷人笑臉,在這樣的環境下散步倍感愜意。可是,美中不足的是草地上會時不時的看到一些白色塑料袋、煙盒、包裝紙等垃圾。人們愛護環境的意識淡薄、行為也就隨隨便便,走在我區自成一景的散步人羣中,不少人看到後議論與環境不協調的垃圾現象,卻沒有人動手去撿拾,有的人一邊評論着一邊扔着煙頭,我呢,又拿不出勇氣來離開人羣在眾目睽睽之下做“另類的事”。

當我區新華路街道辦事處要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消息傳來後,我馬上去報名,當時已經有來自各行各業的十二名同志參加了志願服務隊。我們領取了志願服務標識的帽子和印有 “愛護環境,為我家園,志願服務者”的t恤衫,從此開始了我們志願服務的歷程。每逢節假日,無論是寒風凜冽的冬日,還是驕陽似火的夏暑,我們走上街頭清理搬運街頭巷尾垃圾,撿拾道路兩旁的白色垃圾,凡是我們勞動過的地方,都會變的煥然一新。

場區內,哪裏髒、哪裏亂哪裏就會看到我們的身影,去年夏天,有一次聽説河東區有處垃圾場很長時間沒有清理,氣味難聞,蠅蟲成災,嚴重影響周邊百姓的生活,我們隨即借來了一個農用柴油三輪車,帶着鐵鍬用一天的時間徹底清掃乾淨,有位不識字的老大媽給我們送來了西瓜説:“孩子們,歇會吧,賺錢也要歇着幹啊。”聽到這話,我們志願隊的小劉笑着對這位好心的大媽説清我們是志願服務,義務勞動時,大媽看看我們滿是汗水的臉,看看快要清掃乾淨的垃圾堆,激動的説:“孩子們,多髒啊,你們辛苦了,活雷鋒、活雷鋒……”

作為志願服務者,不僅對生活充滿熱愛,更是對社會盡一些自己應盡的責任,我們除了打掃公共衞生,還義務幫助困難家庭。就這樣,我們節假日穿梭在場區的各個大街小巷,知道我們的人也越來越多,我們志願服務隊義務維護家園環境衞生得到了羣眾的讚揚,同時,也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他們,羣眾維護公共環境的自覺性提高了,自己房前屋後的衞生也更加清潔,我感覺我們的志願服務沒有白乾,我們的汗水沒有白流,雖然捨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但我們所做的事意義重大,不僅改善自己家園和生活環境,同時,通過我們這樣無私奉獻的影響感化了很多人,形成了良好的衞生的習慣,我覺得——值。

現在,傍晚時分,重新散步在我區的環境優美的盛世大道上,很少看見那些凌亂的垃圾,即便偶爾看到一點,我會毫不猶豫的拾撿起來,再不會顧及別人對我的看法了,因為我是一名環保志願者,隨時都要盡我的職責,這是責無旁貸的義務,我的行為讓我感到自豪。同時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不少人自覺的去撿拾垃圾,天真活潑的孩子們,在家長的教育下,也都有了不亂扔垃圾並維護環境衞生的習慣,形成了看到垃圾隨時撿走的行為意識,看着他們從遠處手舉着塑料袋,好像舉着戰鬥勝利品似的高興的奔向垃圾桶,我相信我們生活的家園會越來越美麗,我們居民會越來越幸福。

通過這一階段活動,我在奉獻、付出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多,它不是物質、金錢,而是思想的充實、精神的愉悦。自己倍感志願者工作的重要,更增添了一份對志願者工作的敬重和對這種工作的責任感。我想這種敬重及責任感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基石,更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

比貢獻心得體會篇6

精神雖不是戰疫的切實物質力量,但卻能為人民築起強大精神防線,激發戰疫磅礴偉力。

因為有強烈的擔當和責任意識,900萬武漢人不怨不煩,自覺響應“武漢人能不出來就不出來”的號召,自覺宅家抗疫。每一位居家隔離的居民,都是樂於承擔社會責任的好公民。世衞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曾表示:“我們要認識到武漢人民的貢獻,世界欠你們的。當這場疫情過去,希望有機會代表世界再一次感謝武漢人民。”

因為有救死扶傷的職業精神,在戰疫一線,眾多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守護着人民。其中有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住院醫師彭銀華,推遲婚禮,夜以繼日地堅守在抗疫最前線,直到倒在轟轟烈烈的阻擊戰之中;有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劉智明,他感染新冠肺炎卻堅持工作,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裏,劉智明仍然帶領全院醫務人員奮戰在抗疫前線;還有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面對疫情,身患漸凍症的他毅然帶領全院800多名黨員幹部職工衝在最前線,他直言:“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在疫情面前,他們以敢於擔當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救死扶傷的責任與使命。

精神的力量不僅包括情感的力量,還包括理性的力量,最後可以上升為一種信仰,轉化成人們的自覺行動。正是受到精神的鼓舞與感召,許許多多普通人挺身而出,化身戰疫英雄,上演戰疫中的最美逆行。

這些精神在一次次抗擊疫情中得到繼承和激發,經過歷史沉澱下來,寫進中國人民的基因與血液裏,成為我們一次次創造奇蹟的“精神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