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六有青年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6W

六有青年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六有青年心得體會篇1

青春是一個代名詞,代指正在成長的樹木,振翅欲飛的鳥兒或雕琢一半的玉石。

有人説青春不需要雕琢,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就如一棵棵樹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形狀。而我卻認為,青春需要雕琢。

人們都説,風雨之後才能見彩虹,逆境中出人才,真的如此。我做過這樣的一個夢,在夢中我是一個巨大無比的石頭,在高山上樹立,每天都接受着陽光的洗禮,鳥兒的歡唱和風兒的嬉戲,自由自在。直到有一天,我被一個石匠搬回了家。

他告訴我,他想把我雕琢成一個萬人敬仰的佛像,我答應了。從此他每天都會用他的工具在我身上敲敲打打,每一下都會讓我疼痛萬分,於是我退縮了,我害怕了這每天的敲打,我開始抱怨,躲避,後悔。而他似乎也發現了我的躲避,於是他對我説“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選擇退出”我猶豫再三,還是選擇了逃避。然後他把我放到了一邊,開始雕琢別的石頭。開始,我很慶幸,終於不用再接受他的敲打,終於沒有皮肉之苦了,但新的問題又開始出現了,開始有孩子在我身上亂塗亂畫,大人們視我為廢物,就連小狗也欺負我,我受不了這種折磨,於是我暗下決心,我一定要突破,一定要成功,總有一天,我要向他們證明,我不是一個廢物!

然後,我又找到了石匠,請求他的敲打,讓我成功。於是我每天忍受着疼痛的折磨,每當我想放棄,想退縮的時候,我的內心都會有一個聲音,他對我説“記住你不是一個廢物,所以你要堅強,你要用你的成就讓他們敬佩讓他們折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慢慢的習慣了每天這樣的敲打,但有一天,我發現我的腳下早已經不是那黑色的泥土,也早已經不用受石匠的雕琢,而是被放在大殿上的金蓮花上,受着萬人的敬仰。每天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每個人的眼神都是敬畏的,崇拜的,虔誠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成功了!我終於成功了!我已經從那個在垃圾堆裏毫無用處的巨石蜕變成了一個萬人敬仰的聖佛。

夢醒後我回味着,我想,如果我沒有跟隨石匠,也許就不會受那麼多苦,也許現在還在大自然中混沌的生活着,然而正是哪一下下的敲打,激發了我,讓我有了目標,有了方向,有了痛苦,也有了成就。

對啊!沒有被修剪的樹木,固然獨特美麗,但,也可能失去傲視萬物的資本。沒有被推下懸崖雛鷹,固然沒有生命危險,但,也有可能失去翱翔天空本領。沒有被雕琢玉石,固然獨特美麗,但,也有可能放不到大殿上受萬民的敬仰。所以再燦爛美麗的青春也需要困難的磨練細心的雕琢。

六有青年心得體會篇2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教育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對一個國家來説教育是一件大事,對一個家庭來講更是一件大事。由於家庭因素及其他原因,一部分適齡兒童無法正常入學,對上學的渴望也只能是一種奢望,但張桂梅,一個62歲的老太太,瘦弱多病、無家無子,卻用行動讓1645名貧困女孩邁向了大學之路,實現了華麗轉身,她就是人間的“天使”。

做好一件事情並不難,難得是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對張桂梅來説,她這一輩子都在為貧困孩子的教育操心和操勞,為建立一所免費女子高中,面對旁人的不解、質疑甚至是謾罵,她都不予理會,牢記自己的初心,勇挑教育的重擔,為改變貧困山區教育落後面貌,尤其是女孩受教育程度低的現實情況,她四處奔走,拉贊助,搞募捐,最終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免費女子高中成立了,這不僅僅是一所學校,而是無數貧困女孩改變命運的希望之門,在她的辛勤付出之下,女子學校取得了可喜成就。

張桂梅,由一名普通的中學老師,義務當政府新建的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再到雲南省華坪縣女子高中黨總支書記、校長,這一個個身份的轉變和疊加,對她來説不僅僅是一個稱謂的改變,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身患疾病的她,面對當地組織的關心和照顧,都化作了她為當地教育事業做努力貢獻的動力,她不為名利,不圖回報,只為讓每一位貧困的孩子能夠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她用一雙勤勞的雙手撐起了貧困孩子未來的天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張桂梅用自己的教育初心,通過19年的努力實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教育奇蹟,她知行合一,身體力行,用行動向我們廣大黨員幹部上了一堂生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課,是用行動讓貧困女孩華麗轉身的“天使”。

六有青年心得體會篇3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有無數的優秀青年用他們的身軀扛起了國家的未來,特別是改革開放蓬勃發展的四十年以來,湧現的一批批優秀青年更是層出不窮,時代為優秀青年提供綻放光芒的世界舞台,優秀青年為時代的發展添磚加瓦。而現在,與時代緊密聯繫的我們又該如何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優秀青年?畢竟,時代,在優秀青年手中。

什麼是新時代的優秀青年?是在黑暗中不斷尋找光明的探索嘗試;是在高峯前不畏苦難的發奮圖強;是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責任擔當;是在科技道路上拼命向前的創新精神;是在嚴寒中送給他人一絲温暖的助人為樂;也是放眼世界,心懷大國自信的國際思維。古往今來,有多少優秀青年成為那個時代的光芒。如霍去病在青年時的奮發向上;如志願者們在貧困地區奔波的助人為樂;如青年科學家不思茶飯的創新進取。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優秀青年,推動了那個時代的發展,時代在優秀青年手中。

為什麼要成為我們這個新時代的優秀青年?優秀青年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相織;優秀青年的成長與時代共同向前;若沒有了新時代的優秀青年,時代便如同失去的火焰的太陽黯淡無光;若沒有了新時代的優秀青年,國家便如同被關在鐵籠中的老虎,雖能吼怒,卻無脊樑;若沒有了新時代的優秀青年,我們也沒有了目標與方向,像黑暗中的帆船不見燈塔的光。所以,我們要更為自己的目標,要成為國家的希望,成為時代的光芒,新時代在優秀青年的手中。

我們將如何成為新時代的的優秀青年,魯迅説: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那為何不可以是我們?我們脱離了從前的貧窮和落後,脱離了從前的黑暗和懦弱,我們不必再唯唯諾諾的怕別的國家欺負,我們不必在擔心自己的饑荒何時來到,我們不必再祈求神明給我嗎温飽的基本生活,這是一個新時代,一個站起來的時代,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可是在這一個光明的時代,還有一些黑暗的角落需要我們去探索;在這一個前進的時代,我們還需要用技術創新先發制人;在這一個和平的時代,還有一些人需要我們送去温暖的懷抱。優秀青年似火光似雨幕似青龍似白虎似日出的希望似日落的輝煌,我們是新時代的優秀青年,是時代的引領者,是時代的前行者,是時代的主導者。

優秀青年與時代緊密相連,我們是新時代的優秀青年,新時代在優秀青年手中,在我們手中。讓我們行動起來,成為新時代的優秀青年!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六有青年心得體會篇4

t;北京青年>熱播勁頭未過。也許看過電視劇的每一個人即使不會衝動的丟下一切,然後重走自己認為可以追逐到讓夢想會實現的路,卻不能否認多多少少有股心動,希望自己那麼的一刻能夠有勇氣拋開一切,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一個個的四方格將我們圈着,似乎很多的時間裏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自己,活着的意義似乎也只剩下了賺錢,物質高於一切充斥着我們的思想。

必須得認承,有那麼的一剎那,我想到了放棄一切踏上旅途,可是我只是那一瞬間有了衝動而已,太過於理智的人生讓我們失去了冒險的樂趣。也許從小早當家,深深地知道生活的不容易和貧困的可怕。於是,在夢想與現實遭遇矛盾的時候,總是會想很多,想這麼多年來苦苦熬過的日子;想父母親勞累的每一個日日夜夜和他們已經見過半甲,已逐漸老邁和孱弱;想工作生活中所見的各種疾病對窮人所帶來的窘迫和無可奈何……知道即使沒人強迫自己給自己的肩上扛上過多的責任,卻無法拋棄一份讓自己賴以生存的工作,從此已經無法輕鬆上路了。

總會看些關於旅遊的書籍,羨慕作者邊走邊寫的瀟灑,羨慕他們見過大海浩瀚,雪山無限的純潔,溪流的温柔……曾經夢想着有一天我也能夠輕鬆地背起揹包,只一心一意地一路向東、一路向南、一路向西、一路向北不停地走,我可以去麗江邂逅豔遇,可以去江南水鄉聆聽美麗的水霧,可以踏着滿地的.黃葉沐浴着豔陽慢慢地走進森林的深處,可以看藍天白雲綠水紅葉,然後邊走邊寫邊畫,累了可以停下來歇歇,然後再出發。假如有一天,我老的再也寫不動了,就找一個牆角下可以曬太陽的小村莊住下來。只是,對於現在的我來説,這一切都只是在夢中會實現,在夢想的時分只能獨自咀嚼這一份悠閒,這一份為夢想隨心所欲的瀟灑。

劇中有句話説得甚是明白:有錢了才能出去旅遊。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是窮遊的呢?恐怕沒有多少吧。

青春不會重來,即使我們用心去走一走,即使我們想抓住不放手。

而,現在,也許我可以做到的是,過好每一天,依舊懷有夢想,有夢想才會有動力,即使夢想很遙遠,,即使是很久以後才能實現,即使最後並沒有實現,但是懷着夢想生活着,一樣會很美好。

六有青年心得體會篇5

對自己擁有一顆平凡心,對工作擁有一顆事業心,對學生擁有一顆責任心,這是新時代師德的三個重要內涵。

一、對自己擁有一顆平凡心。

平凡意味着務實,平凡意味着迴歸生活。教師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絕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的確,教師是普通人。教師也要吃飯,也要住房,也要贍養老人和扶養子女;教師也有追求生活的權利,也有博取名譽、地位的權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權利。但教師與從事其他職業的人不同的是,他還需要有不畏清貧的品質、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為名利誘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質、把學生的成長視為自己成功的心態、鍾愛孩子的激情、永不泯滅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這就是為什麼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聖的職業的原因。

二、對工作擁有一顆事業心。

教師職業不是讓教師變得平庸的崗位,教師職業是充滿創造性和智慧挑戰的職業,教師職業是可以讓學生成長成才的職業,也是可以讓教師自己有所作為、“成名成家”的職業。對於擁有事業心的教師來説,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師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找到了興趣和熱愛,他們的工作能做得很出色,永遠進取,不言放棄,並真正擁有着為人做事的尊嚴,教育事業需要這樣的教師。

三、對學生擁有一顆責任心。

教師以什麼樣的精神對待工作,決定着工作的成敗;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學生,決定着學生的成長。教師的態度決定着學生的成長,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聖的原因,也是表現我們教師職業道德的所在。

聽了講座,我的確感觸良多,總之,對學生負責任絕不意味着學生是可以任由教師捏造的泥塑,教師的責任心才能成為學生進步和發展的真正動力。

六有青年心得體會篇6

閲讀歷史可以使人明志,藉助前人的經驗促使自己進步。

回顧歷史,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羣眾運動——《五四運動》。當時原德國將在山東攝取的一切權益轉由日本接管的消息傳入國內時,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反抗。5月4日下午,北大等十幾所學校三千餘名學生聚集廣場,喊出了“廢除二十一條”“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口號。

此次運動也證明了人民獨立自由自主是勢不可擋的,人民思想解放也是勢不可擋的。這次事件也告訴我們,國家領土完整才能促使人民人格的完善,才能有利於社會的進步。我們都學過歷史,還記得我國中的歷史老師,每次講課都不用課本,閉着眼説出歷史,每次説到鴉片戰爭,五四運動,火燒圓明園,盧溝橋事變等,都會流出眼淚,都會情不自禁,我作為她的學生,對這些事情也是很憤慨,有時甚至想穿越回去為祖國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的主權完整拋頭顱灑熱血,馬克思曾經説過,人類最偉大的事業就是人民解放事業。

我們作為中國人,享受着這一份安寧,不能不思進取,不能不求上進,要抓住機遇,努力學習,奮鬥,為祖國奉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人活着,為了什麼,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更好的貢獻社會報答祖國養育父母。五四運動,帶給新中國的是新的思想潮流,也是無數先人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鋪墊下來的路。我們應該牢記歷史,化作一股心中的力量,讓中國,在世界傲然。

六有青年心得體會篇7

我很榮幸參加了花都區兩年的青年教師培訓,這次培訓給我提供了一次再學習、再提高的機會。能夠和學員們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培訓期間,指導師的示範課猶如一份美味大餐,拓展我們的視野,提升我們的認識。學員之間的開課研討更是讓我難忘。這次培訓我深受體會:

一、學習語文新課標,深化語文的教學改革。

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二、各位名師的教學體現出崇高的語文素養。

1、體現“語文味”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引導學生去體驗、去發現、去感悟語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老師能夠給學生創造充分閲讀的時間,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的心靈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師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大量閲讀、細細品讀、深情誦讀中反覆涵詠體味,讓學生領會語言文字之美,從而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圍繞“語文本體”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思維空間中,多角度、多層面,甚至是有創意地去理解、欣賞作品,產生對文本的情感美、語言美、形象美、構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認同與讚賞,併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創作欲,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2、體現兒童味

老師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自起至終、自覺自願地成為學生實踐的組織者、服務者和幫助者。激發學生的閲讀願望和激情;洞察學生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誘發學生作為一名讀者的發展和創見;帶領學生經由語文課走向一片新的語文天地。凸現兒童的主體地位,把兒童的精神融入語文課,讓童聲、童心、童趣在老師的喚醒、激勵和鼓舞中真實體現。在教學中兒童自有兒童的感動,兒童自有兒童的詮釋,兒童自有兒童的情懷,兒童自有兒童的夢想。語文的主人是兒童,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原始表達,要體會語言的真意,要讓兒童真情流露,語文課就要尊重兒童的語文世界,上齣兒童味來。

3、體現個人味

第一、教學時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時也要研究學生,熟悉學生。

第二、突現優勢,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即突出“人無我有”,在語文課上顯出與眾不同的個性。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裏,“有滋有味”的語文課,應能讓聽者如沐春風,“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4、平等對話

現代課堂教學應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平台,使教學"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將師生關係"理解為愉快大百尺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衝突,對權威、尊嚴的威脅",讓學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境裏一起學習。在教學整個過程中,能夠使學生處於一種心理放鬆、精力集中狀態,思維活躍,敢想敢問,敢説敢做。

5、創設情境

探究性學習的起始點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設置一些問題的情境,利用一定的"誘因"激發學生的探究動機,點燃學生探究問題的靈感和熱情。

三、提高教學能力

這次培訓,讓我深深體會到,我們時時刻刻要做到以下幾點:要領會課程標準,激活教材內容,提高課前設計能力;要嫻於技能,勝於調控,精於啟發,善於表達,提高課堂駕馭能力;同時要不斷進行反思,因為反思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推助器。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的心態、形象、言行深刻地影響着我們的孩子們,有時甚至會給學生一生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的很多很多,我們的工作不僅是教,更多的是引導,一名成功的教師,往往是浪漫的、而不是功利的,是慈愛的、而不是怒目相向的,是善的、而不是惡的。教師肩負重任,教師擁有比學生父母更多的時間與學生交流,因此,作為一個青年教師,我永遠不會放鬆自我完善的功課,我們最需要什麼,是每一天都要思考的問題。

教師,雖然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但卻是一份偉大的事業!

六有青年心得體會篇8

一本好書就如同一位摯友,和書交流就是同大師對話。《致青年教師》一書,讓我受益很多,感觸頗深。 “精讀一本好書,點亮一盞心燈。”書中平實淡雅的文字,真實的案例,非常貼近我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讀後讓我對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邊讀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教育行為,真是受益匪淺!書中吳非老師通過一個個典型的案例,引領我感悟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人民教師。

讀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才真正懂得:教齡、資歷、經驗,未必就意味着是個成熟、理性的教師!讀吳非老師的文章,給予我前所未有的震撼。《致青年教師》全書共分六輯“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裏裝着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共計85篇文章。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教師的教育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對學習、對生活、甚至對人生的態度。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該做到愛學生,以讚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

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當好學生們的領路人,還要擁有一個博大的胸懷。良師之心境,如海洋一般遼闊,如長空一般高遠。教師心胸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學科,就有可能成為樂園;他的學生,才會開墾自己心靈。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在教學中,我很容易 “急”,有着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每上完一節課,都很希望所有的學生能接受我的觀念,都能獨立,正確的完成的作業,但往往是事與願違。於是我就會覺得是他們腦子不開竅。現在想想,我真的是一廂情願。就連我自己對任何事情也會有自己的思甚至需要一個更漫長的過程,更何況是學生呢?因此,好的教育除了智慧,還在於有耐心。作為教育者,要有種樹人的耐心,在平靜中等待。同時,在堅持一碗水端平教育原則下,我們還應個別對待。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亮點,不要以某一標準去評價,斷定一個人的成敗,這樣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我們要以同樣的眼光對待每個學生。

對於青年教師,還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去思考,去理解,去實踐。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要努力超越,以至擁有精湛的傳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藝術。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應該負責,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發展。吳非老師的文章,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讀了這本書,我知道要做的還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