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社會與法等法治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98W

社會與法等法治心得體會多篇

社會與法等法治心得體會篇1

依法治國,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略與法律文化,是社會進步、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法治國家,是以市場經濟的相當發展為經濟基礎、以民主政治的相當完善為政治基礎、以發達的權利義務觀為核心的精神文明為思想文化基礎的。真正意義上的依法治國在資本主義社會才開始實行,但是,正如資本主義社會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一樣,資本主義也不可能有徹底的法治。社會主義國家不僅應當是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民主國家,而且也應當成為真正實行依法治國的法治國家。社會主義的依法治國必然是而且應當是人類歷史上全新的、最高歷史類型的依法治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然要經歷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與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逐步發展與成熟,以科學的權力義務觀為中心的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的逐步發展,全面確立社會主義依法治國方針的要求越來越強烈。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繼承鄧小平同志的民主法治思想,總結古今中外治國的成功經驗,反映全國人民的意願,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明確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並從憲法的高度確立了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理念,這標誌着黨和國家治國方略的根本性轉變。

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一)有法可依,這是依法治國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國的首要環節。有法可依不僅要求立各種各樣的法,更重要的是要求所立的法是良好的法,即符合人民的利益、社會的需要和時代的精神的法。如果所立的法非常糟糕或者漏洞很多,不僅會給壞人提供為非作歹的機會,還會使好人無從依法行事。(二)有法必依,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民都必須依法辦事。這是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有法必依要求:(1)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執政黨作為國家的領導核心,能否做到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能否依法決策和依法辦事,是依法治國能否實現的關鍵。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實行並堅持依法治國,要求執政黨不去隨意干預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更不能代替國家政權包辦一切,而是要時刻保持與人民羣眾的密切聯繫,與廣大人民羣眾一起嚴肅認真的監督國家機關和公職人員嚴格執法守法,保證其充分、正確、合理地行使職權。全體黨員,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務必加強對法律和法學知識的學習,努力增強法治意識,掌握和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本領,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帶動廣大幹部和羣眾,在全社會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風氣,為堅持依法治國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2)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必須嚴格依法辦事。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是代表國家制定、執行和實施法律的專門機關和人員。它們嚴格依法辦事,是實行並堅持依法治國的關鍵所在。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都要嚴格依法辦事,這樣才能切實保護人民羣眾的合法權益,同時又為人民羣眾樹立守法的榜樣。(3)廣大社會成員要依法辦事。廣大社會成員不但要自覺以法律為行動指南,還要善於運用法律來爭取和捍衞自己的權力和自由,勇於同一切破壞法律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維護法律的威嚴。這是依法治國廣泛而深厚的社會基礎,是依法治國真正實現的重要標誌。(三)執法必嚴,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執法,難點和重點也在執法。執法必嚴一是講執法要嚴肅,即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要本着對人民負責、忠實於法律的精神嚴肅認真地、一絲不苟地執行法律。二是講執法要嚴格,即正確、合法、合理、公正、及時。(四)違法必究,就是要嚴格追究違法犯罪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這是依法治國的必要保證,是法律威嚴的重要體現。違法不究,不但會使受到侵犯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法律保護和救濟,使被破壞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得不到恢復,而且還會損害法律的威嚴,使法律失。

實行依法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的過程。這也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是一項艱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

社會與法等法治心得體會篇2

法治建設是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法治進步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法治社會是人民夢寐以求的理想社會。法治建設是提升區域形象的一項重要舉措,是社會治理轉型的必經路徑,是制度創新的樣本,標誌着區域文明程度、綜合實力的高度,對促進區域的經濟發展、政治安定、文化繁榮,引導區域社會有序、健康、快速發展和最終實現社會和諧、平安具有重要意義。

我認為,要搞好法治建設,實現理想的法治社會,依法治國,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質是法治建設的基?

法治建設需要堅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基礎,而公民的法律素質則是其不可或缺的主體基礎。法律素質作為公民的內在觀念式和外在行為方式,不僅是公民作為“法律人”、“政治人”存在的標識,而且構成了公民作為依法治國主體的主體基礎。換言之,在人民主權的原則下,公民的存在是其應當成為依法治國主體的直接依據,而公民法律素質的狀況則是其可以成為依法治國主體的基礎條件。這個基礎性條件越充分,公民在依法治國中的主體性就越容易實現;公民主體性實現得越充分,依法治國的本質——人民當家作主,就越能夠得到體現和實現。從這個意義上講,公民法律素質的高低好壞,直接影響着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制約着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歷史進程。因此,大到一個國家,小到某個區域,要實實在在地推進法治建設這一偉大事業的進程,就應當高度重視並且不斷提高全體公民的法律素質。只有公民具備了較高的法律素質,才能理解立法的本意就是規範和制約公共權力,保護民眾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正常秩序;才能有效行使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等民主權利;才能樹立遵紀守法的觀念,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保證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才能健全基層自治組織和民主管理制度,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才能充分調動參與法治化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提高領導幹部的思想認識是法治建設的關鍵

領導幹部是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羣眾為完成黨的歷史任務而奮鬥的骨幹力量,是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領導者、管理者和組織者,決定着法治建設的方向,影響着法治建設的發展程度。要加強地方法治建設,關鍵要提高領導幹部的思想認識。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抓好領導幹部的法治意識,就要建立健全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制度,推進領導幹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規範化;堅持和完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法制度;堅持和完善領導幹部法制講座制度;建立健全領導幹部法律培訓制度;完善領導幹部自學法律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項決策法律諮詢制度;加強對領導幹部法律知識的考試考核。通過這一系列學法用法制度的完善和實施,使廣大領導幹部深刻理解建設法治國家是國家和民族走向現代文明的必然趨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之一;使他們深刻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圍繞“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等內容,確立和實現以憲法和法律治理國家的最具權威價值的取向;使他們充分認識加強法律知識學習,提高依法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性,進一步轉變觀念,帶頭學習法律知識,成為學法、懂法、用法、守法、護法的楷模;使他們努力提高憲法意識和法制觀念,不斷增強依法執政和運用法律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本領。

三、強化司法公正是法治建設的重要保障

司法是保證權利得以合法救濟的最後一道屏障,是實現、維護和爭取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司法公正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要求,只有保證司法公正,嚴格依法辦事,充分體現人民的意志,才能不斷地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只有保證司法公正,公民才會相信法律是限制、約束權力,保護權利和自由的,才會將糾紛訴諸法律,法治建設才能擁有廣泛的社會基礎。要推進法治建設,司法機關在處理案件時,必須全面履行司法職能,嚴格遵循法律

規定的程序、嚴格地適用法律,真正做到實事求是、依法辦事、正確、合理、及時,真正做到既合法,又公正,從而達到司法的最佳效果。與此同時,司法機關還必須努力踐行司法為民的宗旨,完善方便人民羣眾進行訴訟的各種制度,加大對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當事人的救助,逐步建立起以當事人自動履行為主、法院強制執行為輔的執行機制,認真做好裁判後的息訴工作,妥善處理與當事人之間的關係,圍繞“公正與效率”的主題,穩步強化和推進司法公正,促成法治價值目標的實現。

四、提供人力、財力、物力保障

人力、財力、物力保障是法治建設的重要支撐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與推進都必須具備最基本的人、財、物的支持和保障。法治建設也不例外。法治建設的過程是一個大力普及法律知識、營造法治氛圍、建設法治環境、弘揚法治精神、展示法治權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哪個環節都離不開必要的人、財、物作後盾。具體來看,人作為最根本的因素,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宏觀上,一個地區的法治建設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需要採取貫徹落實規劃的具體措施,需要不斷分析總結、完善提高法治建設的質效,這一切都離不開人這個主體因素,所以必須為普法依法治理辦事機構設置一定的編制,配置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需要相適應的人員,明確職責任務,使工作人員的職能作用與依法治理的地位相適應;微觀上講,無論哪一類學法對象的學法,都必須有一去具備一定法律知識、能將法律正確地傳授給每一位有接受能力的學法者的專業普法隊伍,能真正把法治的精神傳播給廣大羣眾;無論採取何種措施、如何營造氛圍、如何展示法治權威,也都必須要有具體的人員來操辦。法治建設點多、面廣、量大,所以人員的充分配置顯得十分關鍵和重要。同時,在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同時,財力和物力的保障也顯得尤為重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法治建設,在確保了人員配置的同時,也必須投入一定的財力和物力。從法治建設的主體來看,必須不斷地學習法律知識、增強自身法律素質、提高普法工作的能力,這不僅要從實踐中獲取經驗,更要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學習新頒佈的法律法規,接受一定的培訓和教育,這需要財力和物力的支持;從法治宣傳的載體來看,宣傳場地的建立、宣傳硬件設施的配備、宣傳資料的印刷發放、宣傳設備的配置無不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從法治建設本身來看,必須建立起一整套監督、完善和考評、激勵機制,推動和促進建設進程及質量。

加強法治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之舉,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是一個不斷實踐、不斷探索的過程,貴在形成黨委領導,政府部門各負其責、各盡其能、齊抓共管,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機制,貴在求真務實,貴在堅持不懈。相信,只要上下齊心協力、不懈奮鬥,法治建設必將為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社會與法等法治心得體會篇3

加強自身的法制觀念,逐步充實和完善自己的的法律知識。總結自身近期的學習,有幾點體會:

一、必須培養強烈的法制觀念

法制觀念由來已久,作為我們處在現代社會的人,在法制建設不斷健全、社會文明中不斷髮展的新形勢下,個人的社會活動都必須依據法律而進行,因此,更應該學法、懂法,用法、遵循法律。

常常會在電視、報紙的報道中看到一些人沒有法制觀念,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權利,他們甚至在受到不法侵犯的時候還不知道用法律途徑解決問題,有的選擇暴力、有的選擇忍受。這是一種悲哀,我們要吸取教訓,培養自身的法制觀念,同時也對學生及學生家長進行普法宣傳,只有大家都有法制觀念了,法律才能更好的發揮它的作用。

二、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的務實的態度去學習普法知識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質學法的目的就是學以致用,明白什麼是法律所允許的,什麼是法律所禁止的,要在法律所限定的框架內做事。學習過程中認識到培養和樹立誠信守法、依法執教、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在學習了《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讓我更明確,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該履行的義務和遵守的行為規範。

在工作中,嚴格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認可,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諷刺,挖苦,威脅、責難家長。時刻以教師的道德行為規範來要求自己,不穿奇裝異服,處處“身正為範”。對於後進生,不拔苗助長,不諷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三、要將普法學習落到實處

普法的學習必須要有針對性,要有所的有所獲,對於個人來講,本次普法學習受益匪淺,通過學習不僅認識和糾正了自身所存在的一些法律盲區,同時通過學法可以很好的指導相關業務的順利開展,對日常工作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是明顯的。

因此,普法知識的學習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教師作為一支具有高素質的社會隊伍,學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們教師必修的一門功課通過學習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我不僅更新了自己對法律的認識,更是清楚的瞭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認為教師就是為社會,為學生服務的,吃點虧是可以吞下去,現在我不會再這麼認為了,因為,每個人都享有一定的權利,“平等”的口號不應是嘴上説説而已,落實到實處才擁有意義,否則有法也等於無法了。同時我也認識到作為一名教育前線的教師所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僅幫助教師得到她們的所得,也讓教師有了行為上的準則,只有學習好它才能保證教師享有自己的權利。同時,在提高了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的同時也提高了的自身業務素質,普法學習不能是三分鐘的熱度,今後一定要將普法學習堅持下去,樹立終生學法的觀念。

社會與法等法治心得體會篇4

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加快建設法治交通

兩天的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豐富的學習內容卻使我受益匪淺。通過這次培訓,既使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又讓我明確了肩負的責任。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五次全會對依法法國、治省做出了重大戰略部署,而大力建設法治交通,是貫徹依法治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實際工作,我談幾點學習貫徹體會:

一、強化法治思維,養成依法辦事良好習慣

“最好的法律不僅僅是印在紙面上的條款,也不僅僅是寫進判決書裏的文字,而是銘刻在公民內心中的行為準則。”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要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提高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關鍵在於讓法治成為黨員幹部的共同信仰。作為領導幹部,首先就要帶頭學法用法,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要養成運用法治思維的習慣。一是要把“按法規程序辦事”、“合不合法”當成自己的常用語,使法治思維成為自發的一種心理需求,養成依法履職、依規辦事的習慣。二是在遇到權力與權利衝突、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衝突時,要主動運用正當程序和法律原則處理問題,堅持依法辦事。三是要處理好政治思維、經濟思維、道德思維與法治思維的相互關係,使決策既合法合規、又合情合理。

二、規範執法行為,堅持依法科學民主決策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交通,就是要在交通運輸行業中依法行政,依法履職,通過規範行政行為,落實崗位責任,完善監督機制,建立責任追究等制度體系建設,使行業管理在法治的軌道上得到加強,行業在法治的軌道上規範發展。一是要進一步提升執法隊伍綜合素質,通過加強執法隊伍全員培訓教育、執法責任量化到個人、執法崗位交流、交叉執法、編制執法手冊等措施,增強執法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服務意識,提升執法隊伍素質。二是要着力減少制度執行自由裁量空間,細化量化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對行政處罰裁量權的適用範圍、裁決幅度、處罰標準、處罰程序作出準確、科學、詳盡的規定,保障裁決合法、合理、公正。要建立重大行政複議訴訟案件報備制度和重大責任行政複議訴訟案件通報制度,加大對典型行政複議訴訟案例進行研究、分析、交流,出台應對和防範措施,保障程序和結果公開、公平、公正。三是要完善行政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對可能引發行業重大矛盾的決策,建立完善風險評估機制,綜合評估確定決策事項的風險等級後再進行區別決策。嚴格決策後評價和責任追究。通過民意反映、抽樣檢查、事後評估等手段,跟蹤重大決策執行情況。對違法決策以及決策失誤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責任。

三、提升服務水平,把法治建設與服務民生有機結合

法律是保障人民權利的武器,是為民眾謀福利的工具。只有從人民羣眾的期待和要求出發,法治建設才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才更有影響力和説服力。要把法治建設與服務民生結合起來,使之成為提供法律服務、滿足羣眾需求的過程。作為與羣眾聯繫緊密的交通運輸行業,我們要提高事關羣眾切身利益的各項服務能力。一是優化行政審批服務。要進一步減行政審批事項、減審批環節、減審批時限、減審批費用,着力提高行政效率。繼續優化和完善各環節工作流程、管理規範,深入推進行政審批“一站式辦公、一個窗口服務”制度,進一步完善“一門受理、統籌協調、規範審批、限時辦結”的運作方式,真正做到所有的行政審批事項“一個窗口對外、一次性告知、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公”。二是要廣泛徵求羣眾意見。對涉及交通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要廣泛徵求意見。對同人民羣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公交線路開闢調整、運力投放、運輸票價制定調整等重大事項,要實行公示、聽證制度,擴大人民羣眾的參與度。三是拓寬外部執法監督渠道。增加來自營運車輛駕駛員、經營業户和普通市民的執法監督員,將事後外部監督與事前內部監督相結合,將查案糾錯監督與超前防範監督相結合,將個案監督與全面監督相結合,推動形成全市交通行政執法監督的長效機制。

社會與法等法治心得體會篇5

讓民法典走進羣眾心裏

民法典一頭連着羣眾、繫着民生民計,一頭連着法制、引領社會風尚。民法典自啟動編纂以來,廣受社會關注。只有讓民法典真正走進羣眾、深入羣眾心裏,才能充分發揮作用,解決時代“痛點”,讓人民羣眾過上美好生活。

民法典可以説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人們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消費借貸、生產生活等方方面面,都能從裏面找到答案。在民法典即將正式實施之際,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併發出通知要求,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讓民法典走到羣眾身邊、走進羣眾心裏。這一要求,將通過普法工作,推動民法典走進尋常百姓家,讓民法典更加深入羣眾心中,讓羣眾更加了解和掌握民法典、正確使用民法典,不斷推動社會發展進步。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宣傳好、實施好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也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普法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今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實施好民法典,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羣眾身邊、走進羣眾心裏。讓民法典走進羣眾心裏,必須強化民法典普法工作的規劃和謀劃,將民法典的普及工作作為“十四五”普法工作規劃的重要內容,分層次、分重點、分領域開展好民法典宣傳工作,讓廣大羣眾能夠通過普法教育,更多、更好掌握民法典知識。要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注重在青少年中加強民法典教育,使民法典走進校園,走進青少年心中,為青少年增強法律知識,增強法制意識,使民法典所藴含的基本理念與確立的規則成為青少年知識構成的重要部分,成為青少年成長和參與社會生活的基本遵循。

人民羣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的提高,是依法治國的羣眾基礎。法國大革命先驅者盧梭認為,一切重大的法律,不是刻在大理石上或銅版上,而是銘記在公民們的心中。普及民法典,除了加強法制教育以外,創新法制宣傳手段、豐富宣傳內容也必不可少。相關部門應切實肩負起民法典普及工作的責任,通過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完善法制宣傳體系,推動負有法制宣傳責任的部門真正肩負起責任,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其中,形成制度化、體系化的民法典宣傳鏈條,營造濃厚的民法典宣傳氛圍。同時,有關部門還應該從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內容和手段入手,多編寫羣眾喜歡的普法書籍、影像資料,以及編印以案説法的宣傳資料等,採取羣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以召開羣眾會、院壩會,開展以相聲、小品等深受羣眾喜歡的藝術形式,讓民法典宣傳教育在寓教於樂中深入人心、直抵羣眾心靈。

知法是懂法的前提,懂法是用法的基礎。民法典不僅關乎民生、保障羣眾生產生活秩序,更藴含着“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本質,彰顯着“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的理念。開展民法典宣傳教育,不斷增強民法典宣傳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讓民法典深入羣眾心中,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衞者,讓我們的生活在法律保障下,變得更加美好、有序。

社會與法等法治心得體會篇6

@黨員幹部:請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站好“c位”

“c位”,指中間位置、重要位置。近日,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強調要堅持黨對法治社會建設的集中統一領導,凝聚全社會力量,紮實有序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各級各部門、全體黨員幹部務必全面貫徹綱要精神和要求,自覺在法治社會建設進程中站好“c位”。

在依法行政中站好“c位”,當好法治社會建設的“排頭兵”。黨員幹部時刻帶頭厲行法治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關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黨員幹部作為運用法治方式治國理政的執政主體,法治意識的強弱、法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着依法治國的成效。黨員幹部的處事方式、日常言行等更是對一般幹部和羣眾有着巨大的示範效應。因此,要進一步推動黨員幹部學法常態化、制度化,注重學用結合,進一步提高法治素質和能力。進一步培養黨員幹部依法行政能力,推動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嚴格執法中站好“c位”,當好法治社會建設的“服務員”。“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嚴格執法是確保國家法律的正確實施的重要保障。如果法律不能嚴格執行,那就會成為“紙老虎”和“稻草人”;如果執法不嚴、執法不公,社會就會失去起碼的公平公正,就會影響社會穩定;因此,全體執法一線幹部在執法過程中要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依法辦事,嚴格執行程序,讓每個案件都能彰顯公平正義、經受人民檢驗。“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要狠抓執法監管,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推動執法規範化建設,體現“人性化”。同時,要杜絕“人情化”,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非法干預,堅決防止和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堅決防止和克服執法工作中的利益驅動,堅決懲治腐敗現象。

在全民普法中站好“c位”。當好法治社會建設的“宣講員”。“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人民羣眾是法治中國建設的主體,國民法治意識的高低直接影響着我國法治環境建設的成效。各級各部門要改變“曲高和寡”的窘境,變政府“獨唱”為全民“合唱”,讓羣眾真正參與進來,讓法治真正走進羣眾生活,讓羣眾親身感受到法治建設帶來的成果。只有將法律信仰印刻在每一位國民心中,深植於民眾的日常生活和心靈深處,才能把全民知法、守法、信法、用法變為現實,人民羣眾對法治強國建設的需求才能得以實現。

法治社會建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任務艱鉅,務必強化“c位”意識、讓遵紀守法成為一種自覺、依法辦事成為一種自然,推動法治社會建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