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疫情下的心得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11W

疫情下的心得多篇

疫情下的心得篇1

在舉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時刻,為將高校思政課教學優勢轉化為防疫鬥爭的強大力量,3月9日14:30至16:00,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聯合舉辦了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

本次思政大課特別邀請艾四林、秦宣、王炳林、馮秀軍四位教授,解讀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分析中國抗疫彰顯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講述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

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一下子牽動着億萬人民的心,這注定是一個不一樣的春節。那些奮筆寫下請站書的醫護工作者;開建武漢火神山醫院的施工人員;用愛搭建橋樑,日夜馳援運送物資的駕駛員....他們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大愛無疆。

節目中,一個個白衣天使堅守崗位,用血肉之軀盡一份綿薄之力,用小小的身軀與疫情賽跑。無數的追光者們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做出無怨無悔的選擇。他們把對人民的愛,對祖國的愛放在心底,用一個個鮮紅而又堅定的手印,表達着火熱的擔當與承諾;他們用最愛的身影,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咬定青山不放鬆,不破樓蘭終不還。戰疫情、穩發展,羣策羣力、守望相助,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顯而易見。作為學生的我們,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機會,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規劃,今後的接力棒就交給我們吧,我們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是我們每個人的終生使命。中國一定會越來越好!

疫情下的心得篇2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需要愛心,在幼兒園學習和生活的孩子們更需要愛心,記得一位名人曾經説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作為幼教老師,教育好孩子是我們的最終目標,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

孩子上幼兒園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他從這裏開始了真正的社會生活和學習生活。對於剛剛脱離父母懷抱的他們來説,幼兒園是一個全新而又陌生的環境。他們希望得到認可、讚賞、同情、關心和愛護,希望得到老師的愛。這就需要教師用自己一顆真誠、熱愛、賞識孩子的心去喚醒、去呵護。多與孩子交談,多給孩子以愛撫,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愛心來澆灌和呵護他們。哪怕只是一道温和的目光,也會讓其爭當 好孩子 , 乖孩子 的信念倍增。

作為幼教老師,最大的過失莫過於對孩子沒有愛,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失去了對孩子的愛。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愛心的體現無所不在。幫忙孩子繫好帶子、穿好衣服、蓋好被子是愛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是愛心 愛心是重要的,有了愛心,我們就會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這種博大而寬宏的愛心不斷地轉換成日常保教活動的耐心,責任心。從有利於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不斷加強自身幼教專業素質的提高,精心設計好每一個教學活動計劃,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孩子。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認可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親近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喜歡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感到幼兒園如家一般温暖;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去關愛別人。請不要吝惜我們的愛心,讓我們在幼教崗位上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讓孩子在愛的海洋裏不斷茁壯成長。

疫情下的心得篇3

家訪是教師走進學生家庭,對學生進行的一種訪問,也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一次家訪就是一次讓孩子進步的機會,會讓一個學生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發生很大的改變。所以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我願虛心請教,傾心奉獻,把課外訪萬家工作推向一個新階段。

我們學校生源比較複雜。有的孩子是留守兒童,多數孩子父母外出打工,時常不在家,加上家長文化水平較低,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還有些孩子因為父母繁忙,由爺爺奶奶管教,他們卻更加寵愛,使得學生的心理放縱,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

正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於溺愛和放縱,養成了許多不好的生活習慣,從而影響到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習慣。這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的難處。家長望子成龍,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學業成績而忽視或放鬆了對子女的思想品德、紀律教育,有些家長對素質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對素質教育提出質疑,與其背道而馳,這使得學校教育工作開展很不順利。家訪讓我感受頗深:

第一,全面的家訪,深入到每一個家庭細緻瞭解,與家長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加強了社會,家庭,學生的聯繫,瞭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瞭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加強了師生感情,家訪對以後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訪,瞭解了家長對子女的關切與期望,也瞭解了一些學生家庭的困境,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也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第三,交換訪談方式,為家訪工作增加新的內涵。隨着社會的發展,家訪的方式也隨着改變。由於人們的職業特點、個人閲歷、經濟狀況、文化素質、思想修養、性格脾氣各不相同,學生家長可分為好多不同的類型。作為班主任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到什麼山唱什麼歌”。

第四,家訪也給教師本人上了一課。因為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二十三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裏,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老師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第五,家訪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因此,我建議家長要嚴格要求和愛的鼓勵相結合;對子女的學習輔導和思想品德教育、勞動教育並重,提供他們力所能及的勞動機會;協調好家庭成員內部的教育力量;要多與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聯繫,及時瞭解子女的學習和思想動向,並對症下藥;及時加強對孩子的心理開導,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注重孩子的養成教育,注重發展長遠利益,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着想。

疫情下的心得篇4

生命是可貴的,生命本該是縊彩斑斕的,應該是美麗無比的。當然,生命也僅有一次。生命就如煙花,只可綻放一時,卻不可再重來。生命也是脆弱的。保爾·柯察金曾經説過: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就是生命,生命對於每一種生物來説都只有一次。生命是有限的,是短暫的。

這個春節,我們本該快快樂樂、興高采烈的觀看城市的街景,欣賞美麗的花燈;去各種各樣的地方玩耍,旅行。當我正對着每好的未來充滿希望時,一件不幸的事發生了。這使原本滿心歡喜的我,霎時面如灰土,垂頭喪氣。往年熱鬧非凡的街道蒙上了一層灰塵,只有那美麗的花燈孤零零地閃爍着。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全中國人民人心惶惶,新型冠狀病毒“攻打”了整個中國。頓時中國便開展了對於疫情的全面治療一疫情無止休一次次快速傳播,快速地侵入人體。一次次變多的患病人數讓人們心驚膽顫,戰戰兢兢,特別是湖北肺炎最為嚴重,武漢人民挺住啊!

無數的白衣天使不顧一切的衝一線她們都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為了穿上防護服,她們把那美麗的長髮剪下。她們説過:“頭髮還可以再長,但是人死不能復生。”他們為了救人,被防護型口罩勒下一道道紅印由於長時間佩戴手套,手上都起了泡,看得人好不心痛。經過護士和醫生的治療,已有幾位病人成功克服病毒。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我歡呼雀躍。中國技術,加油!

令我震驚的是:這次強大的新型病毒竟原由一些弱小的野生動物,這些野生動物具有強烈的毒素,但是,天真的人類竟然隨意捕食,那些野生動物毒素傳播至人類體內,從而造成了這次規模宏大的冠狀病毒,這可怕的病毒都是人類自身引起的。珍稀野生動物吧!關愛大自然吧!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一定可以挺過去的,我們相信困難絕不會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加油!

疫情下的心得篇5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險的地方去,馳援武漢,一封封“請戰書”,一組組“離別行”,讓我們目睹了“逆行”最美的身影。

“別急,我們來了!”“你也報名了!”“大家都克服困難,願意為祖國的召喚去努力工作”“待疫情過去,春暖花開,再定時間舉行婚禮”……沒有豪情壯語,沒有驚天動地,他們用平凡演繹偉大,他們用行動書寫擔當,他們用大愛感動人間,這就是最美的“逆行”。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只因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執念,“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疫情防控阻擊戰必勝”。

“沒有國家就沒有老百姓,沒有老百姓就有國家。國家的困難也是老百姓的困難,百姓的困難也是國家的困難。”這是成都雙流區老大爺把做環衞工5年的積蓄10071元捐給武漢後説的一段話,既質樸又實在。在基層一線,還有很多這樣的故事在上演,3名90後退伍軍人重新穿上軍裝自發當起了勸導員,女大學生自發幫助村幹部一線值守站崗,菜市場最美的採價員……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每個逆行者身上散發的一點光芒,匯聚成一束最美的煙花,在天空中綻放的是最美的瞬間。

逆行,是一種大愛,也是一種擔當,肩負着責任和使命,凝聚着信念和力量。網絡上有一張總理用餐的照片濕潤了億萬羣眾的眼鏡,“一碗白粥一包榨菜一瓶水,還有一個十四億人的大總理”,身體力行、躬身示範,用“逆行”詮釋了共產黨人戰鬥在疫情一線的擔當作為,書寫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和赤子之心。

致敬最美的“逆行”,我們不能“空彈唱”,更不能樂當“鍵盤俠”。正如中組部部長陳希所強調,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大敵,要堅決防止高高在上,浮在表面、空喊口號。致敬最美的“逆行”,我們要自覺行動跟進,多一些家國情懷,少一些個人考量,立足本職崗位,盡一份力、發一分光,寫下最硬核的“逆行”。待到春暖花開,一起笑對陽光。

疫情下的心得篇6

親身走進農村,我才深切地感受到那種缺醫少藥是什麼樣的尷尬現狀,我的眼前是這樣一幅真實的畫面:村裏僅有兩個赤腳醫生,衞生所在5裏地外,很多村民平時有了小病就隨便開點兒藥來吃,管用就吃,不管用就扛過來甚至不理了,現有的醫療保險制度也就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加的人數少,報銷的比率低,手續麻煩,和一個大娘聊天,她每月僅有200元維持生活還要給小孩子買零食,還有一些中老年人甚至是第一次測量血壓,據我們測量的結果看血壓偏高的人佔總測量人數的一半左右,僅有極少數人堅持吃藥,用的也基本上是最便宜的淘汰的短效降壓藥,多數人即使明白自我血壓高也根本不吃藥。有些家裏還在燒着土灶,用着柴火,這真的是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市嗎我疑惑了。城區裏的老人有着優厚的退休金,有着完善的醫療保險,有着小康的生活條件。這個差距,這個距離,那麼,外省市呢外省市的郊區農村呢佔中國人口70%以上的農民,究竟在怎樣樣的醫療條件、生活條件下生活着!

我認為,目前農村醫療嚴峻的局勢的是政策和制度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的改善和發展。大力發展中醫是我認為解決現有農村醫療困難現象的好辦法,以目前農民的文化素質和認知水平,弘揚中醫以解決農村醫藥緊缺的現狀,有以下好處

1.草藥採集就地取材,價格便宜

2.望聞問切無需繁瑣的實驗室檢查指標輔助診斷

3.深入民間,深得民心

但也面臨以下問題

1.中醫治療週期較長,無法快速到達解除病痛的效果,農民更願意選擇療效快的西藥來解決病痛。

2.人才緊缺,農村生活條件艱苦,待遇較低,真正來到農村一干就是幾十年的人寥寥無幾。

3.中西醫屬不一樣系統,發展趨勢尚無定論,發展中醫條件不足。

作為一名醫學生,瞭解了目前的醫療現狀後,有益於站在更高的角度上計劃自我的人生。實踐自我的人生夢想。相信不遠的未來,在我們的努力下,農民的生活條件,醫療條件會漸漸提高併到達較好的水平。

今日參與社會實踐,明日實踐和諧社會。

疫情下的心得篇7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在當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嚴峻鬥爭中,要緊緊依靠人民羣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連日來,謝家灣鄉共組織304名大學生志願者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新力量。

汪寧是一名北京科技大學的在讀大學生。在謝家灣鄉,和他一樣每天堅守疫情監測點的共有304名大學生志願者。

汪寧告訴記者,在疫情到來之際,作為青年大學生,我們覺得更有義務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當中,對社會來講,我們這是對社會的一種責任與擔當,體現我們大學生的奉獻精神;對個人而言,我們既是一種自己能力的鍛鍊,又是一種能力的提升,我想,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在我們青年大學生的積極投入中,疫情防控阻擊戰這一場勝利一定會大獲全勝。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充分發揮人民羣眾的智慧和力量,調動廣大幹部羣眾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切實守住基層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自疫情發生後,謝家灣鄉黨委鄉政府高度重視,堅決落實各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安排,迅速啟動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同時向村民發出“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倡議,得到村民,特別是大學生們的積極響應,最終確定304名大學生組成“疫情防控志願者”,經過培訓,與鄉鎮檢測點的醫護人員、民警、鎮村幹部及羣眾一道站在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新力量。

截止目前,大學生志願者們配合鎮村幹部成立勸導站、檢查點67個,與村組幹部、黨員羣眾全天輪班值守,建立了人員流動詳細台賬信息。並通過建立微信公眾平台、製作錄音帶、張貼公告等方式,宣傳相關防控政策和相關知識,並勸導羣眾少出門、少聚集。共推遲婚慶活動12場,取消秧歌社火15場,有效避免了人羣的聚集。

謝家灣鄉衞計辦主任劉軍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各村羣眾響應黨的號召,自發組織成立了各種形式的志願者服務羣體,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在精準排摸返甘人員、卡點設置勸返羣眾、政策宣傳示範引領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防控任務落實的一股生力軍,為我們全鄉打贏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最充分、最有力的羣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