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孟子》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8W

《孟子》的心得體會多篇

《孟子》的心得體會篇1

作為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現在的我囿於自身的閲歷和知識自然難以三言兩語簡單概括。短短的選修課堂中掌握的知識,很難讓我説完全理解一代聖賢的思想內涵,但畢竟給了我管中窺豹的啟發,通過課程的學習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使我即使侷限於視野和眼識,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他的文字已經是論點論據俱全,不像《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像《道德經》玄妙牽強,《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説起,再慢慢引出道理,循循善誘,循序漸進。

孟子周遊列國,倡仁義之説,道性善之論,正人心,息邪説,以“捨我其誰”的胸襟和氣概怒斥以權利為核心的現實功利主義,力主改變諸侯割據的局面。孟子的哲學思想實際上遭遇了“生不逢時”的悲劇,他始終盼望在統一的僵土之上,安民撫民,建庠教民,然而這種偉大的理想在當時不合實際也沒有辦法實現。

孟子講“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大概是比較早也比較成熟的對“君臣”關係,和對統治哲學的表達了。《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這在當下也具有非常的借鑑意義。而在孟子眼中“聖人”只不過是“人倫之至也”,這也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和概括。《孟子》一書不同於《論語》語錄體的體裁,而是通過一些系統的文章和行動全方位的向我們展示了孟子的思想,而其思想整體上概括起來就是“仁政”。

《孟子》中名篇倍出。比如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表達:王道和仁政是立國的根本。為政者應該施行王道,反對霸道,實行仁政,反對暴政。仁義的準則應該是為政者處理國家政事的根本立腳點。仁義的思想應該貫徹在國家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這句話説的是,如果在經濟上能使大家安居樂業,社會自然就安定,政權自然就鞏固了。而在思想上,要樹立起“不忍人之心”,要樹立起仁愛的觀念。在關心民眾疾苦,要為解除民眾的疾苦而盡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無幼以及人之幼”。我在這篇《梁惠王上下》中,體會到一個國家的安定繁榮和發展,需要做到優則與民同憂,樂則與民同樂。

《孟子》的心得體會篇2

上個學期讀了《大學》和《中庸》,與這兩者相比,《孟子》不似《大學》,全篇一貫而下,行文流暢嚴謹,不似《中庸》,晦澀難懂,它是先從眾人熟知的一般事物説起,慢慢引入大道理,令人沒有辯駁的餘地,不知不覺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讀《孟子》,自己的思維也彷彿進入其中,坐在孟子的對面,接受那一句句深入靈魂的詰問,靈魂在這過程中不斷地梳洗、剔除、凝練、昇華。

作為一名教師,我在反省自身行為的同時,總不自覺得聯想到我和班裏孩子的相處,在心底對自己進行審判。比如《孟子·公孫丑章句上·第三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誠服也。”就是説“仗恃實力來使人服從的,不能讓人心悦誠服,只是因為他本身實力不夠的緣故,依靠道德使人家服從的,人家才會心悦誠服。”試想,當孩子們犯錯誤的時候,以暴力的溝通方式迫使學生糾正錯誤,合適嗎?“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力服人,似乎取得了快速的顯而易見的效果,於是自己滿意了,覺已經糾正了他們的錯誤,達到了育人的效果,是這樣嗎?我們不妨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被教訓的人是自己,何如?“非心服也”,不過是因為他們懼怕你的威勢,不得不暫時改變而已,於長久何益?

師者,人之模範也。要想真正讓孩子對你“中心悦而誠服”,自身必得是那個典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帶芬芳,人必心悦之。孟子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凡是行為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都應該反過來檢查自己,只要自身端正了,連天下的人都會歸服。只有自己做到了才有資格指摘孩子的錯誤,時常反省,方能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視角上,真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蹲下身子聽聽孩子的心聲。“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子路和禹,都是先賢聖人,他們的賢德在於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高興,聽到善言,就拜謝。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多溝通,多調研,對自己的錯誤不迴避,對善處,不驕傲,還愁走不進孩子心中嗎?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詞,多麼深重,乍擔此重任,必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辜負孩子,不辜負家長才好。

《孟子》的心得體會篇3

孟軻的文字,已經是論點論據俱全,長於説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玄妙牽強,讀起來萌化感比較強。《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説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

孟子説:“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説的顯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説:“不會。”孟子説:“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起直話直説的諫臣,孟子所説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又如“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譯:稱一稱,然後才知道輕重;量一量,然後才知道長短。萬物都是這樣,人心更是如此。這樣地向人説明道理,能讓人不服嗎?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廣大的人民羣眾又怎麼能忽視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沒有人民羣眾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嗎?“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譯:君主把百姓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快樂當作自己的快樂;君主把百姓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百姓也就會把君主的憂患當作自己的憂患。這個思想一直延續到現在。以人為本,“三個代表”,黨的宗旨,無不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體現。

《孟子》中有許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譯:動用心思的人治理別人,動用體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養活別人,治理人的人靠別人養活。

《孟子》的心得體會篇4

初次接觸《孟子》是在國中之時,當時並沒有多大感覺,只是把節選文段當作課文去學習。但是,當我在接到集團下發的《孟子》並讀了幾遍後,發覺這本書藴含着很深的哲理,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從此對之愛不釋手。

尤其是讀完《寡人之於國也》一文,我感觸良多。對於“五十步笑百步”更是有了自己更深層次的理解,結合當今社會,我有所感悟。

不知是否有人也跟我一樣曾經懷疑過“付出跟收穫成正比”這句話,因為也有一句“付出不一定得到回報”這樣的經典句子,但現在的我更傾向於前一句。很簡單的例子,就拿賺錢來説,一部分人在同一時間內會比另一部分人賺的多,甚至是多很多,賺的少的那部分人也許會抱怨,也許會嫉妒,也許會羨慕。但我們所沒有看到的是比我們賺的多的那部分人肯定比我們付出的“辛苦”要多,也許是身體上的,也許是心理上的,往往處在相近或一個級別上的人就會因為某些利益上或是某種心態不自然的產生了扭曲了的心理,這也許是社會複雜一面的部分原因吧。

人潛意識裏都渴望被別人重視,但只是有時個人的期望值過高,而當別人沒有達到你所希望的期望值時,也就會很自然的產生了所謂的失落感。有些人喜歡隱藏自己,有些人喜歡鋒芒畢露,永遠隱藏的也好,鋒芒畢露的也罷,只是還有一種偽裝善良的“智人”,你又奈何的了呢?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改變不了就適應它,正如《孟子》所説:“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所以我們不要去做那些“五十步笑百步”的人。

《孟子》的心得體會篇5

傳統文化知識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珍貴寶藏。它集中了古代聖人的智慧。在歷史遺留下來的經典著作中,藴含着許多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可是,在這科技發達的信息時代,傳統文化知識逐漸被人們所遺忘。因此,弘揚傳統文化,對我們青少年來説是責無旁貸的。

歷史流傳下來的經典著作有許多。這些著作中所藴含的理念是我們所追尋的。它們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教會我們許許多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和做人的最基本準則。《孟子》一書就是傳統文化知識的精髓。我讀了它,從中學會許多為人處世之道。我要學為自己所用,並把它發揚光大。

《孟子》教會了我們孝順。《孟子》一書中言“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他主張的本質上是對父母孝順,對兄長友愛。這種道德理論正是我們所崇尚的。可是現在的社會,新聞媒體曝光的因為父母年老而嫌棄自己父母是拖累而將他們趕出家門的例子比比皆是。曾有報道稱一名四十多歲的男子因為不務正業而單身着,他的八十多歲老母親為其擔憂而不與小兒子進城享福。因為該男子喜歡嗜酒,有一回醉酒回來後,毆打自己的老母親,並將其把她趕進廚房做飯。但老人因年老體衰,並且身上全是傷,摔倒在廚房裏。那時正值冬天,老人被活活凍死在廚房裏。該事件被報道出來後,引起社會的關注,許多人為此感到心寒。在這個科技發達的信息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着一顆向善的心。一個人,他如果想存在於這個社會,在這個社會立足,不被社會所淘汰就必須保持着一顆向善的心。我們也要保持有一顆孝順的心。“百善孝為先”,這是最基本的做人準則。

《孟子》的心得體會篇6

往事跨越千年,永恆的,是智慧;不變的,是思想。作為一代亞聖——孟子,這位儒家宗師,一生推崇其人生主張,遊説各國,後來隱退著書立説,為後世留下這包含了永不褪色的儒家文化的《孟子》。

程頤曾説過:“孟子有功於聖門,不可勝言。仲尼只説一個仁字,孟子開口便説仁義。仲尼只説一個志,孟子便説許多養氣出來,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寥寥數語,卻將《孟子》精要概述無疑。可見,孟子的思想之於孔子,既是繼承,更是昇華。孟子也強調仁義,仁是人心的本質,義是人所必由的大道,倡導“性善論”,並以此為基礎提出仁政學説和修養學説。孟子認為,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謂之本心,且與仁義禮智分別相對應。孟子對梁惠王説“仁者無敵”以強調“仁”的作用;對齊宣王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來推廣仁愛之心;孟子還説“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可見“仁義”在孟子學説中的重要地位。而“性善論”則是説人性本善,通過自覺努力,完善道德,人人都能成為聖人。

《孟子》中也出現了大篇幅的君主與孟子的對話。孟子作為世人的表彰,梁惠王、樑襄王、滕文公、齊宣王均問事於他。而孟子始終堅持着自己的理想,除推行“仁政”之外,“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更是推翻了君王一貫高高在上的思想,講究“民為邦本”,這種民權駕於君權之上的説法比法國盧梭的民權論早了一千多年。正可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孟子認識到了人民才是政權的根基。其次,孟子認為君為人父母,不僅要有賢德、重義輕利,更重要的是與民同樂,所以喜愛音樂的齊宣王才能明瞭“與少樂樂,不若與眾”的道理。又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在學習方法上,孟子也有諸多主張。他認為要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即“君子深,造之以道”,也包含了我們今天科學學習的眼光;他也注重“自得”,即自覺學習:“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所以要自覺地有所得,才能徹底領悟才能將知識變為自己所有。另外,還要廣泛地學習,達到融會貫通。而在教學方法上,孟子與孔子一樣善於啟發學生思維,善於使用問答,從不代替學生作結論,而是循循善誘,激發學生潛能,使其開動腦筋。孟子還提倡“專心有恆”“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等,其中很多部分對我們今天的教育仍有不可忽視的啟發作用。另外,孟子對為人師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就是“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也諷刺了那些“以其昏昏”卻妄想“使人昭昭”的人。即教師首先要自己明白,才能使學生明白,在提升學習的同時也要提高自己。

接下來談談個人修養問題。我們都熟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孟子提出“自暴者,不可與有信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社會環境固然重要,然而個人意願還是起着決定性作用,類似於周敦頤筆下的蓮“出淤泥而不染”,可見人的思想道德並不總是以外界環境為轉移的。

孟子提出的“取傷廉”“與傷惠”“死傷勇”也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取傷廉:取了有損於廉潔之稱,大家都能夠理解。而“與傷惠”是指給了有損於惠愛的稱號,是叫人們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不濫施恩惠。至於“死傷勇”,是指死了有損於勇敢的稱號,有時活下來比死去更需要一種勇氣,這也教導人們要珍愛生命,永遠不要輕生。

現代人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會遇到許多難以決斷的時候,《孟子》一書給了我們這些問題的答案。人們處在社會之中,難免會遇到難以抵抗的誘惑,孟子告訴我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誘惑時時存在,關鍵在於我們怎麼抉擇,孟子又告訴我們“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必要的時候要“舍魚而取熊掌”、“捨生而取義”。人生在世,總有失意的時候,這個時候,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並不能解決問題。孟子告訴我們:“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還注重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而“養氣”要在平日裏合乎道義,不可拔苗助長;他也教會我們知足常樂,“無為其所不為,無慾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他更是道出了堅持到底的難能可貴之處,“行百里者,半於九十”,在離成功一步之遙的地方放棄,以往的一切努力也在此時化為烏有;他還提出了個人對自身的要求,對國家、對社稷的貢獻: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的文章説理暢達,氣勢充沛,長於論辯,他能掌握對方的心,讀者的心,使之在全然不知的情況下就走進了他用語言佈下的圈套,這就是孟子語言吸引人的地方。而且作為面對君主的説客,孟子這麼做也體現了他的智慧,比起直言不諱的諫臣,孟子的話更易被君主們接受。正是由於孟子的雄辯才能,才出現了“王顧左右而言他”的局面。他善打比喻,幾句話便能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他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指出梁惠王仁政不足,更可貴的是他向梁惠王提出的建議中還包含了當今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時入山林”……這些都在保持自然的一個平衡狀態,孟子思想之先進可見一斑。他以“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來告訴齊宣王,有些事並不是做不到,而是個人不願去做,而大王不行王道也是因為不肯做而得不到民心的。再有,孟子説“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以此類比人心,就更需細細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