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心理健康主題教育心得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39W

心理健康主題教育心得多篇

心理健康主題教育心得篇1

心理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格教育,作為心理素質教育的核心,更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所謂人格教育,是指針對學生的身心特徵,在需要、動機、態度、理想、價值觀等方面所實施的指導和教育。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滲透健全人格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形成崇尚健全人格,注重健康心理的學生主流,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在教學思想上要滲透健全人格教育。

心理素質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至於做什麼樣的人,需要我們去引導。人格教育,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

其次,健全人格教育滲透於教學內容中。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老師面向百百的學生,應該把愛的種子撒向每一個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沐浴在愛的陽光雨露中,既愛金鳳凰,也愛醜小鴨。愛一個好學生並不難,因為他本身就討人喜愛。愛一個‘‘問題學生’’正是教師的天職。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沒有個性的學生是不存在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尊重和培養學生的個性。

心理素質教育是教學方法上的滲透。第一,尊重學生獨立的人格。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不能對學生諷刺挖苦,肆意辱罵,更不能體罰。一個孩子一旦失去自尊心,就會影響他一輩子。我們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一種能夠進行創造學習和活動的氛圍,使他們認識到自己作為一二獨立個體所具有的能夠成為一個最好的學生的潛在能力。第二,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人格分析。第三,可以幫助學生完善健全人格。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格教育並不是短期奏效的,不可能朝夕就獲成功的。它是一項複雜艱鉅的工程,我們教師要用一顆火熱的心,去碰撞每個學生的心靈,直至生產出燦爛的火花。

心理健康主題教育心得篇2

今天,我們學校舉行了隆重的心理健康遊戲。遊戲可好玩了。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遊戲是同舟共濟,剛上去的時候很簡單,但是,到最後只剩下一塊泡沫拼板了。我們互相抱在一起,不讓對方倒下。終於結束了,我問阿姨:“我們贏了嗎?”阿姨説:“你們贏了。”我們立刻歡呼起來。我還用票卷換了一盒飛行棋。

現在有許多的事情影響着我們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比如:最近接連發生的校園的慘案、如今的升學壓力……無時不在影響着我們國小生的心理健康。現在就讓我們來討論討論國小生的學習壓力。

我認為應該不要分什麼名校,如果説哪個孩子上的是名校,就認為他很好,説他將來一定有出息。而恰恰相反的,如果哪個孩子沒上名校,就認為他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這是肯定的嗎?我們常看到一些高智商的犯罪,犯罪分子不就是人們心目中從小長大的小天才嗎?而沒擁有知識淵博的人,不也照樣成為英雄嗎?因為有了什麼名校,父母都希望我們將來有出息,也不管我們願不願、適不適合,給我們報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我們國小生的週六、週日已經成了正常的上課時間,讓我們沒有了屬於自己的休息和娛樂時間。雙休日也成為了我們國小生痛苦的兩天。好希望不再有什麼培訓班,還給我們自己的時間,與家人在一起過一個愉快的週末。

我們沒有了壓力,學得輕鬆,成績一定更優秀。

① 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

中學生正處在心理機能迅速發育成熟的時期,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就是及時地針對性地施以教育,對症下藥。使學生知道什麼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學保持心理健康就能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成長。

② 有利於學習、工作效率的提高。

健康的心理對於學習、工作的效率起重要的作用,對競賽技能的發揮更為重要。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是朝氣蓬勃,開朗樂觀,學習和工作就有勁,效率就高。而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慮過多,不能集中精力於學習和工作上,既影響生活效率,也大大妨礙創造才能的發揮。

③ 有利於智力與個性的和諧發展。

心理健康對於促進人的智力與個性和諧發展,發揮人類最大的聰明才智,對培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對於處在智力發展成熟和個性形成時期的中學生尤為重要。一個人重視心理健康,可使大腦處於最佳狀態,更好地發揮大腦功能,有利於開發智力,充分發揮各種能力,有利於個性的和諧發展。

④ 有利於心理疾病的防治。

心理疾病的發生,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就會注意防止和消除產生心理疾病的各種因素,以防止病變的發生和發展。人的心理疾病,大多數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而積累逐漸形成的。如果發現學生有了心理病變的苗頭,就及時採取適當措施,使它在量變過程中得到以終止和消失;如果確實患了心理疾病,應及早給予積極的治療,使之儘快恢復健康。

心理健康主題教育心得篇3

區教師進修學校於xx年暑假舉辦了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本人有幸參加了三天的學習。雖然時間不長,卻從中收穫了一些實用的知識。對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頗有益處。在此闡述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通過學習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專業常識。作為一名班主任,經常要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問題。以前,我也知道學生的心理健康要及時關注,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但本人學的並不是心理健康專業,平時與學生接觸時也只是以自己的大致理解去處理一些問題。並沒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個專業性的高度上。而通過這次學習,我明白了:要想真正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首先自己得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不能靠直覺,不能盲目摸象。

二、通過對兒童的性心理學習,我釋然了平時的一些困惑。我對兒童性心理這堂課受益匪淺。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學習,讓我掌握了在生活中如何與自己的孩子談論性知識。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和方式去對待。二是,通過學習,我能夠解釋一些在平時的教學中碰到的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奇怪的性現象。

三、通過室外心理活動實踐,我掌握了一些心理學的活動開展方式。

這次學習不僅有理論傳授,還有心理活動實踐。通過一些具體的室外活動,讓老師們放鬆心情,互相瞭解,增進友情。在這次活動中,我認識了一些同行,也掌握了一些心理學方面的遊戲,可以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

總之,非常感謝xx區進修學校為我提供了這樣一次學習機會。讓我在擔任班主任的道路上又成長了一次。

心理健康主題教育心得篇4

大學生健康問題是我們大學生目前所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大學生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經過了幾個禮拜的學習,我學到了許多有關於大學生健康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的學習,有助於我們更好的認識當前大學生中存在的健康問題。下面就是本人學習之後的心得體會:

大學生是從為數眾多的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優越感和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大學生則承受着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大學生往往自視甚高,很容易受挫折,並隨之發生一系列心理衞生問題。相比生理而言,心裏健康就尤為重要了,故只談心理方面的問題。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着全面發展的實現。

那麼,如何預防或者消除大學生的心理障礙呢?我總結了以下幾種途徑和方法:

第一,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衞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鍊、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

第二,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鍊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第三,積極參加業餘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餘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餘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信息資料共享。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於心理保健,一個好的心理是成就大事的先前條件。

第四,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諮詢機構,獲得心理諮詢知識。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於有豐富經驗的心理諮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心理諮詢是指通過人際關係,運用心理學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沒必要感到不好意思或者羞愧什麼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有一點心理疾病,當我們心理呈現亞健康時,要儘早去看下心理醫生,儘早解決,不要帶着包袱上路。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加之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學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內在條件。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我在學習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後,我受益匪淺。它幫助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它讓我更好的認識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創造美好未來。

以前在我心中大學是一座充滿詩情畫意的殿堂,剛入大學時也十分興奮、愉快。但興奮和激動之後,卻發現現實中的大學原來是如此的平淡、枯燥,“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日復一日無限循環。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帶來心理上的不平衡,引起心理衝突。其次,大

學培養目標的“高”與“空”使我對目標難以把握,覺得很困惑和迷茫。大學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人才,可我卻感覺目標的內容比較空洞,目標的階段性也不明確,我完全不知道如何按照目標來設計和規劃自己。剛開始面對這一切,我茫然不知所措,後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面對目標失落與確立的衝突,它教會我要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 。生活在當今社會的人,不能單靠被動地順應環境,須主動地去適應環境,保持個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首先,一個人要能對自己做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然後,客觀認識個人能力的優勢和劣勢,確定適合自己的追求目標,既不輕易否定自己,也不過高的估計自己,儘量保持適中的自我期望水平。 在處理理想與現實、自尊與自卑的心理矛盾上,它教會我在全面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對影響自己成長的主要心理壓力進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找準自己的主要問題,然後有針對性的學習、努力提高,適時調整。它鼓勵我積極投身實踐活動,走進外面那個紛繁複雜的“課堂”,經風雨,見世面,在實踐中受到磨練和考驗,從而變得更加成熟和堅強。並從中獲得社會經驗,正視人生舞台後面的許多真實情景,領悟人生的哲理。

人的靈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礎是心理。這門課程幫助我塑造了一個自由高尚的靈魂,為我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指導,為我的未來照亮了道路。子曰:“有才無德,小人也;有德無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聖人也。”大學生心理教育不僅關係到學生個人的成長,更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學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不僅關係着我們個人的德性,也與我們的前途惜惜相關。從現在開始,培養健康有益的心理。

心理健康主題教育心得篇5

20xx年的4月22日至4月26月我有幸參加了涼州區教育局組織的清華偉新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遠程培訓。在此期間,學習了專家的專題講座,讓我們更深入的瞭解到了學校心理健康發展的概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實施途徑和方法,為以後更好的開展工作打下紮實的基礎。在這次培訓中,我們全體學員和老師都普遍產生共識:通過培訓在思想認識上都有了新的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以及自身素質的提高都很有幫助。本次培訓時間雖然極其短暫,卻撬開了我們廣大教師的心靈之門,為我們教師提供了一個瞭解自身,完善自我的平台。

在這次培訓中,我有了很大的收穫,感受頗多。我將本次學習的感悟總結為如下幾點:

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重要。

通過本次培訓,我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從無到有,從淺到深。健康不僅是身體上沒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確瞭解和接納自我,能正確地感知現實並適應現實,良好的適應及良好的人際關係,能平衡過去。

世界衞生組織把人的健康定義為:“不但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精神病學者麥靈格是這樣定義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是指人們對於環境及相互間具有高效率及快樂的適應情況,不只是要有高效率,也不只要能有滿足之感,或是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規範,而是需要三者俱備。心理健康的人應能保持平靜的情緒,敏鋭的智能,適於社會環境的行為和愉快的氣質。”也就是説,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的社會適應能力,乃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標誌。這也表明在教學中只講生理衞生是不夠的,對學生還必須注意心理衞生。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蘇霍姆林斯基説:“最完備的社會教育是學校家庭教育。”在影響孩子成長的各種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兩個,整合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對孩子的健康發展非常必要,這也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國小階段的學生,學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

二、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是教師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國小生生理、心理髮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國小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國小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和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走近新課程,“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理念撲面而來,它比過去的教育教學更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喜怒哀樂,更關注人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更關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更關注學生的尊嚴。這意味着,今後對老師的要求不僅是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而且應當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承擔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務。為此,教師學習和掌握心理衞生常識尤為關鍵。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反之則使學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師自身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非常重要。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積極健康的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較大影響。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常常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並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我認為教師應深入瞭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進行談心、交流,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情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老師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託,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老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保持心理相容。一個學生能與周圍人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

三、寓心理健康教育於各學科教學中,是開展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隨着社會的重視,目前學校教育已慢慢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戰場。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兩位專業教師的事,它還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這不僅僅需要專業的心理輔導員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師結合本學科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方法充分運用到教學中,兩者有機結合,確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1、每一位教師在上課時都應該時刻記得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情緒。對學生要和藹可親,以誘發其良好情緒;善於觀察學生情緒變化,及時排除不良情緒的干擾;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創造生動活潑的教育教學情境,使學生樂於學習;發現並表揚學生的優點,尤其是"弱視羣體",更應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抓住教育契機給予不同方式的讚許,鼓勵他們進取。

2、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培養健康情緒,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藉自己的語言、行為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體驗到愉悦、滿足的情感,並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培養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四、學校還應努力創設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

學校可以聯合社區等基層組織,定期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向家長傳授孩子身心發展的常識。讓家長們認識到: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離不開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環境。學生從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長輩的正確的愛,必然會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滿歡樂和信心,良好的情緒從小就佔據心理狀態的主要地位,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學生的人格得到和諧發展,為適應未來的社會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準備。使他們真正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心理健康主題教育心得篇6

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從素質教育的着眼點來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然而,在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由於社會、學校、家庭多方因素,這次能夠參加曹教授心理健康的學習。我感到非常的榮幸。

經歷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等內容的學習。經過一天的學習,使自己提高了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現對這次心理健康學習談一點自己膚淺的體會。

“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應,是人的各種行為的準則,是個體進行的社會活動思想基礎”。從這個定義上我們就不難看出認知對於人的心理的影響。

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是自主的,可以對自己未來進行選擇。正是因為有了自由和自主,人才可以嘗試消除種種條件的限制,去發展自我,實現自我,提高生命的質量。

再進一步從個體發展的角度展開之前,我們不妨接受中國古人的一個經典的論斷:“人之初,性本善”。這也許能解釋人類社會幾千年來對於至善至美的不懈追求,這種源自人類自身最深層次的追求是人類成長,進步的基本動力。把古人的這種普適的哲學的觀點放在今天的心理學上面來講就是:人的生命質量的提高(即自我實現)是指向健康的向上的,而不是指向破壞和毀滅的。

心理是腦的功能,腦是心理的器官。而不是過去人們所普遍認為的“心臟是心理的器官”。但對於更多的認識目前我們大多還只停留在一個描述性的階段。大腦是一個如此複雜而精準的構造,以至於現在的科學還不能完全瞭解它的工作原理的細節。腦機能定位嘗試瞭解大腦的不同區域對不同心理活動產生及發展的`分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