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育勵志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3W

教育勵志心得體會多篇

教育勵志心得體會篇1

伴隨着第一聲叫聲,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在這個世界裏我們得到過許許多多的關心與幫助,雖然我們都不能一一回報,但是我們必須時時刻刻懷着一顆感恩的心。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當想到這句話,就會讓我想起生我養我的父母來了。感恩父母,是他們把我帶到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回憶起小時候是父母用手牽引着我們,讓我們學會走路,學會奔跑……每當我們遇到失敗與困難的時候總是有一個熟悉的聲音在我們身後鼓勵我們,讓我們有克服困難的信心與勇氣,隨着我們年齡的增長,父母的頭上已經是長起了白髮、眼角也長起了皺紋,但是我們何曾認真想過父母的哪一根頭髮不是為我們而白?哪一絲皺紋不是為我們所生?反而,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冷淡。然而,認為父母給予我們的一切是我們應得的,可以盡情的享受。我們何嘗想過感恩父母呢?在今天,我終於明白了父母的恩情我們無以回報,從今以後,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珍惜我們身邊的一切,我們要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幫助父母做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以自己成績的優越與進步作為對父母的回報。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每當想到這一句話。就會令我想起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的您—老師來了。感恩老師,在那次感恩教育活動中,當與老師擁抱的那一瞬間,我們似乎想到了什麼:老師啊!你猶如一位辛勤的園丁日日夜夜為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所操勞着,在早上您一早就回來教導我們要好好珍惜早上的時間,然而在辦公室裏就有上百個作業本等待老師您的批改。在中午,當我們在看電視、在玩耍時……老師您卻在批改作業。在深夜裏家家户户都熄滅了燈進入夢鄉時,唯有您的屋裏是亮着燈的,在那燈光下是您老師一直拿着筆不放為明天備課……想到這兒我們不禁流下了眼淚,在流下真摯的眼淚的同時我們知道錯了,我們沒有明白您苦心孤詣是為了誰,您辛苦的付出是為了誰……老師,花朵以它馥郁的芳香作為對大自然的回報,那我們就以學習上的進步向您表示感謝吧!

感恩有你,感恩有我,正因為有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正因為有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正因為有感恩,我們才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教育勵志心得體會篇2

孩子成才不可或缺的四種磨鍊

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僅取決於智力因素的良好發展,更重要的在於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從小具有堅強意志和良好的溝通情商等非智力因素的養成。只有在強健的體魄、良好的習慣、豐富的情趣、平衡的性格的基礎上,才能發揮孩子的聰明才智。

如今,家庭教育不再是教育的邊緣方式,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父母人生的又一個輪迴,又一次機遇,伴隨着孩子成長,父母也在成長,而且,以愛作為基礎,恰恰是家庭教育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然而,老天爺似乎總是在捉弄成年人,我們做父母的時常忘記孩子兒時的特點,往往過多的溺愛扭曲了我們對孩子的態度,過高的期望值妨礙了我們真正瞭解自己的孩子。在與越來越多的孩子接觸中,在與越來越多的父母交流當中,我們對孩子的教育產生了這樣的共識,孩子的教育不能沒有“四種磨鍊”。

一是飢餓磨鍊。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孩子很少會為每天吃什麼而犯愁。從小餵奶開始,生怕孩子餓着,孩子不用動,奶頭就往孩子口裏塞;其實讓孩子主動覓食是最好的訓練方法,乳房離孩子的嘴有點距離,讓孩子自己摸索的找到奶頭,用飢餓感驅動孩子的求生本能,長大點了,吃得慢,奶奶不厭其煩地喂,不少孩子上了國小三四年級還要大人喂;吃得少,爺爺買來零食,哪能讓寶貝孫子餓着呢。為什麼相當多的孩子有偏食、挑食的習慣,而且食慾比較差?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無規律地進食,孩子常常是零錢不離身,零食不離口,到了吃飯的時候自然就沒有了胃口。二是無節制地進食,只要醒來,“吃”個不停,以致於孩子的精力都被用來消化。

二是勞累磨鍊。由於現代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孩子幾乎與勞動無緣,父母也很少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致使孩子不知道什麼是累。活動量小,缺乏必要的鍛鍊,造成孩子肢體懶散,肌肉無力,連讀書時也感覺到有氣無力,這不僅影響身體發育,也影響智力開發,更易產生脆弱、自私的性格。

三是挫折磨鍊。兒童意志薄弱者甚多,這與他們的生活總是一帆風順有關係。小的時候,父母總在替孩子着想,甚至孩子還未開口時就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我們的孩子不用動腦筋,不用花費任何精力,就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一切。時間一長,孩子遇到問題,不知道用變通的方式解決,更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而挫折教育不是吃苦教育,不是勞動教育,更多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父母不妨人為地設置一些困難,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以開拓他們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思路和能力。

四是約束磨鍊。一些孩子在家裏非常任性,一到外面更像一匹脱韁的野馬,讓父母傷透了腦筋。要使孩子有教養,父母從小就應該明確規定一些孩子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比如打人、罵人,糟蹋東西等,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教育勵志心得體會篇3

轉眼間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已圓滿結束.一個學期以來,有辛苦的付出,也有甜蜜的收穫,我盡心盡責,投入於工作中,在工作中不斷實踐、總結、更新,力求做到最好。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我與孩子們的感情也日益深厚,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容,我感到了莫大的快樂。以下是本人這個學年的工作總結

一、政治思想方面

認真學習《新綱要》的指導思想,貫徹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積極參加園內組織的各項政治業務學習,認真記筆記,會後總結學習體會,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思想水平和業務素質。工作中我團結同志,熱愛集體,服從分配,對班級工作認真負責,在工作中努力求真、求實、求新。以積極熱情的心態去完成領導安排的各項工作。積極要求進步。愛崗敬業,做到耐心、愛心、公平、尊重的對待每一個孩子。

二、教育教學方面

我從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園內工作計劃,精心安排好每週計劃活動內容,認真組織好每個環節活動。在活動中,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學習,使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獲得全面、和諧發展的同時也得到個性的發展。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堅持的努力方向。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積極想園長和老教師請教。

在開展區域活動中,我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發展需要投放活動材料,根據教學活動進展需要設計了一些與教學活動有關的區域活動材料,做到有計劃有目的地投放,並及時增減活動材料。引導幼兒積極認真參與區域活動,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針對幼兒個別差異,興趣、能力投放了不同難度的活動材料。

本學期我們加強了幼兒閲讀、寫字、講故事、算算式等各方面的培養,提前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充分利用了餐前、離園前這段時間,組織幼兒早期閲讀、識字遊戲、練習寫數字、做算術題等活動。利用多種形式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常規工作方面

從日常生活抓起,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鍛鍊幼兒的身體素質。為了更好的迎接一級園驗收,我嚴格遵守幼兒園的衞生制度,配合保育老師嚴抓幼兒的衞生情況,教育幼兒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頭、勤更換衣物和襪子等。提醒幼兒多喝水,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由於甲流疫情嚴峻,無論在進行活動時或是休息時,我都密切留意幼兒的身體狀況,經常檢查幼兒是否有發燒狀況或其他不舒服的狀況。另外,針對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非常寵愛,什麼事情都包辦代替,養成了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針對這些情況,我通過晨間談話、小故事進行有目的、有針對的教育,培養幼兒團結友愛、誠實勇敢、知錯就改、熱愛勞動、樂於助人等良好的品質。一個學期以來,孩子們都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進餐習慣、衞生習慣、身體素質逐步上升。

四、安全教育方面

嚴抓幼兒的安全問題,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增進幼兒的安全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經常檢查班上的環境有否存在安全隱患,比如桌子上的一些釘子等,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清除。每次出外活動前,先觀察四周圍的環境是否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如果有便及時清除,然後再帶領幼兒進行活動。本學期我班未發生安全事故

教育勵志心得體會篇4

成長需要自由

筆者出生於1956年,“低指標”時期開始記事。我與那個年代出生的所有人一樣,物質生活是及其貧困的,食不果腹絕不敢奢求饅頭腥葷。但是,老來回憶反而感到兒時的生活是最美好的,究其原因是那時候不缺少自由。

我曾寫過一篇《我小時候這樣玩》的文章,篇幅較長達一萬多字,比較詳細的回憶了我小時候如何玩耍遊戲的事情。不管是捉蟲,玩吸鐵石,彈琉璃球,還是製作泥模,自制彈弓,放風箏等等,都讓我全身心沉浸在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之中。仰望是藍天白雲,遠看有廣闊的田野,眼前是茂密的樹木,俯視有碧綠的小河。在那裏,我放縱着自己的意識,暢遊於自己的世界,不知不覺半天就過去了,“愛英(我的小名),你娘叫你吃飯了!”這才忽然聽到肚子咕咕叫起來了。

50年過去了,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豐衣足食奔向小康,再也不用為衣食發愁了。但是,孩子卻沒有了自由。在我按照兒童的自然規律放肆玩耍的時候,現在的孩子被關在了幼兒園裏。説起幼兒園我就想起動物園,不知道那些老虎猴子大象們喜歡鐵籠子裏的生活還是更向往山林,但我知道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們就有家庭作業了,就有考試了,名字後面出現分數了,要按分數排名了,孩子們有壓力了,再也不能無拘無束地玩耍了。

一位國小一年級孩子跟着爺爺散步時仰起童真的臉問道:“爺爺,我什麼時候能退休啊?”見爺爺滿臉茫然,遂補充道:“那時候,我就自由了,可以不寫作業了,跟爺爺一起在公園玩了。”聽了我心都疼。學校應該是孩子們嚮往的地方,但剛剛走進校園的孩子就想退休,我們的教育還不該反思嗎?

不久前我還寫過一篇《看看國小一年級的家庭作業》,那是我應朋友之邀,給他正上國小一年級的孫子程程輔導家庭作業的真實經歷。那一次,我陪伴程程經歷了一次作業的全過程,一個國小一年級的孩子,程程的家庭作業寫了近3個小時,中間只休息了10分鈡,程程沒有偷懶磨蹭,儘管略顯疲勞,鼻子和腦門上不斷有汗珠冒出來,但他一直在積極地思考,努力地書寫,對於我指出的錯誤也虛心地改正。據説,每個週末孩子還要去上英語和書法班。我們想想看,一個時間被作業填滿沒有時間玩耍的孩子,他的身心能健康成長嗎?

教育專家孫雲曉十分擔憂地表示:“現在人們急功近利的心態,不僅使孩子過早地成人化,更剝奪了兒童自己動腦、動手的權利,以至於在童年的最佳發展期喪失了一生的創造力。”小心翼翼地保護培養和發展兒童的創造力對一個民族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相對於創造力來説,寫在試卷上的分數就無足輕重了。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多年前就提出了面對兒童的“六大解放”,概括性的指出創新的前提是要解放人。要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嘴巴,解放兒童的空間,解放兒童的時間。這就是兒童本位思想,即我們的教育一切以兒童本身的發展規律為準,以兒童為中心,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解放學習能力。這就需要給孩子自由,人一定是在自由的情況下,才能夠進行創造——這是常識。

我決不是説不要幼兒園,不讓孩子上學,而是主張進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改變目前“分數至上”的教育模式,轉變為關注孩子的心靈,徹底解放了兒童的天性,尊重他們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點,其實就是大人浮躁的表現,過度地看重分數,依照大人自己的意願讓孩子上這樣那樣的班,只會驚擾了孩子的夢想。

要切記,兒童成長,需要的是自由而不是要分數

教育勵志心得體會篇5

關於大腦和記憶的20條建議

儘管科學家一個接一個的科研成果讓我們對記憶有了越來越多的瞭解,但直到今天,科學家所發現的所謂大腦的祕密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很大程度上,大腦和記憶仍是神祕的。研究人員認為,記憶是一個過程,並且當你記憶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你把保存在大腦中零零碎碎的信息進行重建。但讓人不解的是,究竟是什麼東西引發大腦開始這個重建過程?這個謎團繼續等待科學家們去尋找答案,但有20個事實是已經科學家證實了的。

1.大腦喜歡色彩。平時使用高質量的有色筆或使用有色紙,顏色能幫助記憶。

2.大腦集中精力最多隻有25分鐘。這是對成人而言,所以學習20到30分鐘後就應該休息10分鐘。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點家務,10分鐘後再回來繼續學習,效果會更好。

3.大腦需要休息,才能學得快,記得牢。如果你感到很累,先拿出20分鐘小睡一會兒再繼續學習。

4.大腦像發動機,它需要燃料。大腦是一台珍貴而複雜的機器,所以你必須給它補充“優質燃料”。垃圾食品、劣質食品、所有化學制品和防腐劑,不僅損害身體,還削弱智力。英國一項新研究顯示,飲食結構影響你的智商。

5.大腦是一個電氣化學活動的海洋。電和化學物質在水裏能更好地流動,如果你脱水,就無法集中精力。專家建議,日常生活要多喝水,保持身體必需的水分,而且一天最好不要飲用相同的飲料,可以交換着喝礦泉水、果汁和咖啡等。另外,研究資料顯示,經常性頭痛和脱水有關。

6.大腦喜歡問題。當你在學習或讀書過程中提出問題的時候,大腦會自動搜索答案,從而提高你的學習效率。從這個角度説,一個好的問題勝過一個答案。

7.大腦和身體有它們各自的節奏週期。一天中大腦思維最敏捷的時間有幾段,如果你能在大腦功能最活躍的時候學習,就能節省很多時間,會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8.大腦和身體經常交流。如果身體很懶散,大腦就會認為你正在做的事情一點都不重要,大腦也就不會重視你所做的事情。所以,在學習的時候,你應該端坐、身體稍微前傾,讓大腦保持警覺。

9.氣味影響大腦。香料對保持頭腦清醒有一定功效。薄荷、檸檬和桂皮都值得一試。

10.大腦需要氧氣。經常到户外走走,運動運動身體。

11.大腦需要空間。儘量在一個寬敞的地方學習,這對你的大腦有好處。

12.大腦喜歡整潔的空間。最近的研究顯示,在一個整潔、有條有理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在學業上的表現更好,為什麼,因為接受了安排外部環境的訓練後,大腦學會了組織內部知道的技巧,你的記憶力會更好。

13.壓力影響記憶。當你受到壓力時,體內就會產生皮質醇,它會殺死海馬狀突起裏的腦細胞,而這種大腦側面腦室壁上的隆起物在處理長期和短期記憶上起主要作用。因此,壓力影響記憶。最好的方法就是鍛鍊。

14.大腦並不知道你不能做哪些事情,所以需要你告訴它。用自言自語的方式對大腦説話,但是不要提供消極信息,用積極的話代替它。

15.大腦如同肌肉。無論在哪個年齡段,大腦都是可以訓練和加強的。毫無疑問,不要尋找任何藉口。不要整天呆在家裏無所事事,這隻能使大腦老化的速度加快。專業運動員每天都要訓練,才能有突出表現。所以你一定要“沒事找事”,不要讓大腦老閒着。

16.大腦需要重複。每一次回顧記憶間隔的時間越短,記憶的效果越好,因為多次看同一事物能加深印象,但只看一次卻往往容易忘記。

17.大腦的理解速度比你的閲讀速度快。用鉛筆或手指輔助閲讀嗎?不,用眼睛。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需要你的眼睛更快地移動。

18.大腦需要運動。站着辦公效率更高。

19.大腦會歸類,也會聯繫。如果你正在學習某種東西,不妨問問自己:它讓我想起了什麼?這樣做能幫助你記憶,因為大腦能把你以前知道的知識和新知識聯繫起來。

20.大腦喜歡開玩笑。開心和學習效率成正比,心情越好,學到的知識就越多,所以,讓自己快樂起來吧!

教育勵志心得體會篇6

一名老師如果想在育人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無疑是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那麼什麼是勵志教育呢?“勵志教育,就是應用教育心理學、教育激勵學和教育管理學理論,激發和喚醒學生內動力,使學生從?被成長?中產生生命自覺,讓學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長,最終達到成人成才的目的。勵志教育的精髓可以用三個帶有“堅”的詞來表示:第一個是堅信,第二個是堅強,第三個是堅持。第一個層次是堅信,就是對信心的堅定,是解決一個理想和目標的問題。如果我們對目標沒有信心,那不可能是勵志的。不過,勵志還需要在信心的基礎上再前進一步,再往上一個台階,就是有信念。信念比信心還要高一個層次,有更高層面上的是一種信仰。信仰是抬頭仰望心中遠大的東西,那是一種理想,是自覺追求的一種東西。第二個層次是堅強,它是指面對困難和挫折所表現出來的勇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司馬遷。勵志就是要敢於面對困難,面對失敗,有挑戰困難和失敗的勇氣。第三個層次是堅持,堅持是人的意志力的問題,只有堅持才有奇蹟。勵志就是要用堅持來創造奇蹟。勵志教育就是讓孩子們明白,只有不斷堅持才會創造奇蹟。

那麼如何對學生實行勵志教育那?下面我結合自己的體驗總結了幾點:

第一,對學生進行目標教育。

也許有人會説,對學生進行目標教育是對學生勵志教育最常用的方法,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其實不然,對學生進行目標教育能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根本原因在於如何來應用。對於學生進行目標教育,如果能讓學生看到目標實現的情形,就會有好的效果;反之,如果學生無法看到實現目標的希望,就不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們都知道目標可以分為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而長期的目標對於學生來説更有激勵作用。但是一味地來強調長期的目標,學生就會對其失去興趣,這是因為長期目標實現後是怎麼樣的情形,學生是沒有辦法預見的。而且對於學生進行長期目標教育時學生的目標大多是教師引導學生樹立的,或許起初的時候學生會感覺比較新鮮,對學生具有吸引力,但是至於目標實現後會是什麼樣的一種情形,學生只是停留於教師描述的基礎上,並沒有什麼感性的認識,時間久了,學生自然對長期目標的`説教就失去了興趣,隨之而來的就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目標教育的失敗。

也就是説,要想在長期目標教育方面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得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目標實現後的成功與喜悦。怎麼做呢?當然我們在現實中無法為學生模擬出取得成功後的場景,但是我們可以在學生意識當中為學生呈現出他們取得成功後的場景,通過學生的內在來激勵學生。

第二,利用自己的名字進行勵志教育。

林肯曾經説過:“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讚。”威廉·詹姆士也説過:“人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渴望被肯定。”愛聽讚美的話是人類的天性,人人都喜歡正面刺激而不喜歡負面刺激。如果在人際交往中人人都樂於讚揚他人,善於誇獎他人的長處,那麼,人際間的愉快度將會大大增加。但是誰也沒有辦法保證別人會對你一直稱讚,我們可以變一種方式來説讓人們時時處處都來稱讚我們。怎麼做呢?

就是利用自己的姓名來進行自我激勵。例如新加坡的著名企業家李家柱在介紹自己時説:“我是李家的頂樑柱。”別人一聽感覺這個人的介紹一方面很容易記得住,同時給人一種安全感。據他自己説,每次這樣介紹自己時都感覺很自信。其實我們中國的漢字每一字都可以用一句很有意義的話來表示出來,同樣,學生的名字也可以拆分成一句押韻而且很有氣勢的話表述出來,讓學生每天都大喊幾次,學生的自信心與自豪感便很容易被激發出來,這樣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形象暗示法。

與一些成功人士攀談,常常會有這麼一種感覺:這些成功的人士比較沉醉於自我,有着非凡的自信。其實這也很容易理解的,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不是一蹴而就便可以實現的,是一個長期、漫長而且痛苦的折磨人的過程。許多人都可以在開始做得好,但是堅持下來的卻非常少,這就是為什麼成功的人少之又少的的原因。如果在奮鬥的過程當中沒有非凡的自信,不自我欣賞,怎麼可能取得成功呢?這種方法我們同樣可以運用於對學生的教育過程當中,那麼怎麼做呢?其實做起來也不難,就是徵得家長的同意,給學生拍一張造型比較好、能顯示出學生自信的照片,並放大,在照片中打印上學生自己的奮鬥目標,並冠之以“世界上最牛的xxx”或者是“世界上最偉大的xxx”的稱呼,或者是學生感覺到能激勵自己的話,這樣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效果也是很不錯的。

教育勵志心得體會篇7

個人認為,勵志教育就是由外而內的反思過程。現在的學生都揹負着很大的壓力,內心都是很複雜的,學生最大的心理問題就是麻木冷漠,對一切事情漠不關心,缺乏感恩之心。學生為什麼會沒有感恩之心,主要是因為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對孩子提出的苛刻要求沒有加以阻止和教育;還有社會風氣不好,同學之間的攀比,而這又恰好沒有被老師加以改正;再加上孩子的虛榮心在作怪。這樣一來孩子還哪有什麼感恩之心了呢?

現在的孩子都會有這種情況,在學校看到誰誰買了新衣服、新電話、新的運動鞋,又加上擁有新東西的孩子跟所有人炫耀自己的東西有多好,這種時候孩子的心就受不住誘惑了,就會回家跟父母要這要那,這時有些父母就會説,如果不給買孩子就會一直不理他們,回家也不説話,但是如果你買了,那下一次有新產品他還是會繼續跟你要,有了新產品哪有心思學習呢,雖然説不能讓孩子一味的學習也要適當的放鬆,但不代表讓孩子有攀比心理,要讓孩子學會控制住自己對新事物的慾望,或者也可以跟孩子説考試考好就會有獎勵,這也是可以的,這樣他就會對父母有感恩,説白了如果只是一直慣着他,那他只會變本加厲,嚴重的會誤入歧途。

所以説,人人都有感恩之心,教育孩子的確辛苦,但也不能愛孩子反而讓他變成冷血人,有感恩的心就會記得回報,世界會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