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生的責任感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4W

第一篇:大學生的責任感心得體會

大學生的責任感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責任感是人對待事物的態度和一種對自身的自我約束,從本質上可以説是人對於宇宙萬物和自身處境的意識存在的具體展現,在日常工作中,責任感就是責任心,“不患無策,只怕無心”,一個人的學識、能力、才華很重要,但缺乏責任感、責任意識、責任心就不堪大用,即使小用也令人擔心,人們從事的工作不同,能力和作用不同,但無論是統管全局的領導者還是平凡崗位上的工作人員,繫於責任就沒有小事。當前,在社會、學校、家庭以及自身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部分大生的責任感趨於淡化。

重個人意識,輕社會需要; 過分偏重功利,講究實惠、自私、冷漠、懦弱、缺乏正義感,奉行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學;真畫龍點睛認識到責任感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質的大學生比例不高,這一切都是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缺失的表現,然而這與時代的要求背道而弛,因而如何做一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已經成為社會的迫切需要。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因當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社會;以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為重;自覺接受人生價值的教育,使自己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培養正確的責任意識;注重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一個人的責任感是認識過程,意志行為過程和情感過程的統一,這個統一的基礎就是實踐,通過參加公益性的活動,為自己創造服務社會、履行社會責任的實踐機會,使自己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更進一步地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一、社會責任感的概念

社會責任感對國家、民族、社會舉足輕重,是一個民族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大學生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社會責任感從廣義上説是指個人、組織對自己、他人、家庭及社會所應承擔的責任,從狹義上説是指個人、組織對社會的責任。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要求高校及其教師有針對性地通過理論灌輸、理性分析引導、情境激發、行為養成、實踐體驗等途徑,使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得以形成、鞏固、提升和發展。

二、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現狀

在現實生活中,多數大學生都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他們有着高尚的愛國情操和集體主義精神,並展現出了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時代風采。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如理想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弱化,意志品質比較脆弱,不能明確意識到自己的責任等,具體表現為:

1.思想上對社會責任感的認識不夠客觀。一部分學生不瞭解什麼是社會責任感,對其認識不夠全面,不夠均衡,甚至把社會責任感與家庭責任感混為一談。同時,也有一些大學生認為社會責任感與自己毫無關係,對其持無所謂的態度。一旦觸及到具體問題,他們總是寄託於外界環境的改變,而不從自身找原因,只是一味的抱怨環境、而行動上無所作為,這實際上也是責任心缺乏的表現。

2.行為上重視個人價值,輕視集體與社會的價值。在市場經濟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面對競爭的壓力,開始標榜個人主義,輕視集體與社會的利益。他們凡事從“我”出發,以“我”為中心,重視個人利益,輕視集體主義,對社會缺少主人翁責任感。當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衝突時,只強調個體,並以“我”為主,缺乏為社會和集體犧牲的精神,過於強調自我。

3.實踐上重視權利的享受,輕視義務的履行。不可否認的是,一部分大學生在提到社會責任感時,總是苛求別人,苛求社會該怎樣做。但在自身的義務履行方面,卻又避之不談,他們忘了自己有義務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很明顯他們存在着從意識到實踐的斷裂,如缺少社會公德意識,缺少積極實踐的行為。

責任感是一個人對自己、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包括國家、社會、集體、家庭和他人,主動施以積極有益作用的精神。“責任”和“責任感”有着本質的區別,責任是人分內應做之事,還需要一定的組織、制度或者機制促使人盡力做好,故“責任”有被動的屬性,而責任感是一種自覺主動地做好分內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狀態。把責任感定義為一種精神是恰當的,精神指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心理狀態,其範圍要比表示情緒和感情狀態的“心情”一詞廣泛得多,能夠涵蓋“責任感”的豐富內涵。作為心理學概念,責任感與一般的心理情感所不同的是,它屬於社會道德心理的範疇,是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內容。人責任感的形成和增強除受意識形態和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外,主要靠教育,包括自我教育。

責任感從本質上講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業、利國家、利社會,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時,要以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為重。人只有有了責任感,才能具有驅動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動力,才能感到許許多多有意義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才能真正得到人們的信賴和尊重。有了責任感,作為工人,就能夠精益求精,製品一流;作為農民,就能夠辛勤耕耘,收穫頗豐;作為士兵,就能夠馳騁疆場,屢建戰功;作為學生,就能夠主動學習,天天向上;作為知識分子,就能夠創新科技,勇攀高峯;作為領導者,就能夠殫精竭慮,造福一方。人人有責任感則國家富強,中華崛起。

而具有很強責任感的人則在自己的利益同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相沖突時,能夠不顧甚至放棄自己的利益,他們是民族之精英,國家之脊樑。所謂很強的責任感是怎麼體現的呢?以下説法儘管文學色彩濃厚但道出了事情的本質,故引用於此:“見到洪水猛獸拔腿就跑是求生的天性,但能讓人站住腳跟,迎危難而上解救同伴的,是責任感中的勇氣。千里長途跋涉想倒下休息是身體的天性,但能讓人咬緊牙關,俯首向前踏及目標的,是責任感中的堅忍。好逸惡勞貪圖享受是懶惰的天性,但能讓人勤儉勞作,努力奮鬥出一片天空的,是責任感中的克己。以自我為中心為己籌謀是自私的天性,但能讓人處處為他人着想,犧牲自身的,是責任感中的奉公。搶尖霸上愛出風頭是虛榮的天性,但能讓人自動自覺腳踏實地,心甘情願洗盡鉛華的,是責任感中的誠摯。”

尤其重

要的是:責任感創造奇蹟。在這個世界上,大凡做出重大貢獻的傑出人物,能夠創造奇蹟皆由其責任感使然,甚至這些人即使在自己並非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也可以創造出非凡的業績。幾年前,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艾爾森對世界100名各個領域中的傑出人士做了調查,結果證明其中61名竟然是在自己並非喜歡的領域裏取得了輝煌的業績。除了聰穎和勤奮之外,他們究竟靠的是什麼呢?這些傑出人物的答案几乎不約而同:“任何的抱怨、消極、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確與明智的選擇。”正是在這種高度責任感的驅使下,他們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

這個世界還充分證明,一個人如果沒有責任感,會從各方面出問題:作為公民註定不會正確行使憲法、法律賦予的權利並履行憲法、法律規定的義務,作為工作者註定不會取得應有的業績,作為經營者註定設法損人利己,作為家庭成員註定使這個家庭不幸福,作為朋友註定是個損友,作為同事註定不好共事,作為公共場所的一員或路人也註定會常常惹人厭、討人嫌。沒有責任感,甚至能使人發生異化,人的個性片面甚至畸形發展,為自己賴以生存的社會所不容,最後走向沉淪、頹廢或者成為社會的異己力量,反社會、反人類直至毀滅。如果缺乏責任感具有普遍的社會性時,則這個社會無法凝聚力量促進社會的長期繁榮和持續發展,社會的和諧程度更會受到損害,嚴重時甚至會使公平、公正、正義的現代社會核心價值觀體系崩潰,給國家和社會造成災難。責任感是人的基本道德規範,在責任感的基礎上才能架構整個道德體系的各種元素,沒有責任感也就沒有道德。因此,責任感在人的素質結構中處於核心地位。

第二篇:關於大學生的責任感心得體會-心得體會

關於大學生的責任感心得體會-心得體會 責任感是人對待事物的態度和一種對自身的自我約束,從本質上可以説是人對於宇宙萬物和自身處境的意識存在的具體展現,在日常工作中,責任感就是責任心,“不患無策,只怕無心”,一個人的學識、能力、才華很重要,但缺乏責任感、責任意識、責任心就不堪大用,即使小用也令人擔心,人們從事的工作不同,能力和作用不同,但無論是統管全局的領導者還是平凡崗位上的工作人員,繫於責任就沒有小事。當前,在社會、學校、家庭以及自身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部分大生的責任感趨於淡化。

重個人意識,輕社會需要; 過分偏重功利,講究實惠、自私、冷漠、懦弱、缺乏正義感,奉行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學;真畫龍點睛認識到責任感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質的大學生比例不高,這一切都是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缺失的表現,然而這與時代的要求背道而弛,因而如何做一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已經成為社會的迫切需要。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因當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社會;以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為重;自覺接受人生價值的教育,使自己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培養正確的責任意識;注重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一個人的責任感是認識過程,意志行為過程和情感過程的統一,這個統一的基礎就是實踐,通過參加公益性的活動,為自己創造服務社會、履行社會責任的實踐機會,使自己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更進一步地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一、社會責任感的概念

社會責任感對國家、民族、社會舉足輕重,是一個民族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大學生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社會責任感從廣義上説是指個人、組織對自己、他人、家庭及社會所應承擔的責任,從狹義上説是指個人、組織對社會的責任。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要求高校及其教師有針對性地通過理論灌輸、理性分析引導、情境激發、行為養成、實踐體驗等途徑,使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得以形成、鞏固、提升和發展。

二、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現狀

在現實生活中,多數大學生都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他們有着高尚的愛國情操和集體主義精神,並展現出了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時代風采。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如理想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弱化,意志品質比較脆弱,不能明確意識到自己的責任等,具體表現為:

1.思想上對社會責任感的認識不夠客觀。一部分學生不瞭解什麼是社會責任感,對其認識不夠全面,不夠均衡,甚至把社會責任感與家庭責任感混為一談。同時,也有一些大學生認為社會責任感與自己毫無關係,對其持無所謂的態度。一旦觸及到具體問題,他們總是寄託於外界環境的改變,而不從自身找原因,只是一味的抱怨環境、而行動上無所作為,這實際上也是責任心缺乏的表現。

2.行為上重視個人價值,輕視集體與社會的價值。在市場經濟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面對競爭的壓力,開始標榜個人主義,輕視集體與社會的利益。他們凡事從“我”出發,以“我”為中心,重視個人利益,輕視集體主義,對社會缺少主人翁責任感。當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衝突時,只強調個體,並以“我”為主,缺乏為社會和集體犧牲的精神,過於強調自我。

3.實踐上重視權利的享受,輕視義務的履行。不可否認的是,一部分大學生在提到社會責任感時,總是苛求別人,苛求社會該怎樣做。但在自身的義務履行方面,卻又避之不談,他們忘了自己有義務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很明顯他們存在着從意識到實踐的斷裂,如缺少社會公德意識,缺少積極實

踐的行為。

責任感是一個人對自己、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包括國家、社會、集體、家庭和他人,主動施以積(來源好範 文網)極有益作用的精神。“責任”和“責任感”有着本質的區別,責任是人分內應做之事,還需要一定的組織、制度或者機制促使人盡力做好,故“責任”有被動的屬性,而責任感是一種自覺主動地做好分內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狀態。把責任感定義為一種精神是恰當的,精神指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心理狀態,其範圍要比表示情緒和感情狀態的“心情”一詞廣泛得多,能夠涵蓋“責任感”的豐富內涵。作為心理學概念,責任感與一般的心理情感所不同的是,它屬於社會道德心理的範疇,是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內容。人責任感的形成和增強除受意識形態和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外,主要靠教育,包括自我教育。

責任感從本質上講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業、利國家、利社會,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時,要以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為重。人只有有了責任感,才能具有驅動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動力,才能感到許許多多有意義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才能真正得到人們的信賴和尊重。有了責任感,作為工人,就能夠精益求精,製品一流;作為農民,就能夠辛勤耕耘,收穫頗豐;作為士兵,就能夠馳騁疆場,屢建戰功;作為學生,就能夠主動學習,天天向上;作為知識分子,就能夠創新科技,勇攀高峯;作為領導者,就能夠殫精竭慮,造福一方。人人有責任感則國家富強,中華崛起。

而具有很強責任感的人則在自己的利益同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相沖突時,能夠不顧甚至放棄自己的利益,他們是民族之精英,國家之脊樑。所謂很強的責任感是怎麼體現的呢?以下説法儘管文學色彩濃厚但道出了事情的本質,故引用於此:“見到洪水猛獸拔腿就跑是求生的天性,但能讓人站住腳跟,迎危難而上解救同伴的,是責任感中的勇氣。千里長途跋涉想倒下休息是身體的天性,但能讓人咬緊牙關,俯首向前踏及目標的,是責任感中的堅忍。好逸惡勞貪圖享受是懶惰的天性,但能讓人勤儉勞作,努力奮鬥出一片天空的,是責任感中的克己。以自我為中心為己籌謀是自私的天性,但能讓人處處為他人着想,犧牲自身的,是責任感中的奉公。搶尖霸上愛出風頭是虛榮的天性,但能讓人自動自覺腳踏實地,心甘情願洗盡鉛華的,是責任感中的誠摯。”

第三篇:責任感心得體會

這應該是我們自己着手組織的第一次活動,當它終於落下帷幕的時候,我們的心裏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了。雖然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功,但我的心裏仍舊有了一絲的喜悦與滿足,因為在這次活動中我學到了很多很多……

有一首歌這樣唱道:陽光總在風雨後,請你相信有彩虹。的確是這樣的,有過真心的付出就會有收穫,全力以赴的奮鬥拼搏,就沒有什麼困難不可以戰勝。在這次女生部的活動中,不論是情義無雙還是水果拼盤我們都遇到了很多困難。曾經我也想過:做不好就不去做了,反正還有別人。但是我很快意識到自已的錯誤,作為一個成年人,遇到一點點的困難就想的退縮和逃避,這是多麼丟臉的一件事。既然別人能夠做到我又為什麼要畏懼。於是在困難面前我選擇了迎難而上:向學長學姐請教,向同學諮詢,上網、讀書查資料。我勇敢的去做好我的工作,因為我開始相信,我也能行。這次活動讓我明白:在沒有做一件事情之前,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勇敢的堅持勇敢的戰勝 do it ing is impossible .

我們是一個整體,我們要團結一心互幫互助,在這次活動中我深深的體會到這一點。我們不是一個人,我們是一家。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一起商量一起想辦法一起戰勝;取得成功時,我們一起高興一起歡呼。我們各司職守,各盡其責,一起努力一起進取。也許有時會有怨言,也許有時彼此之間會有小小的不滿與矛盾。但沒有人説過放棄沒有人説過退出,我們向彼此坦露自己的想法説出自己的意見指出彼此的不足。沒有爭吵,更沒有怨恨,大家平平和和同心協力的去做每一件事。只因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將這次活動做到最好。

在這次活動中我也明白了人一定要有責任感,承諾過得事情一定要做到。

在這次活動中,我感到了自己在成長。是的,經歷會使人成熟教會人成長的。我感謝這次活動,我也期待着有下一次的活動,我相信我會做到最好。

第四篇:增強責任感學習心得體會

增強責任感學習心得體會

通過學習股東代表大會工作報告報告,使我認識到國際經濟環境複雜變化,歐債危機深化蔓延,全球金融市場形勢嚴峻,外圍經濟的不確定和不穩定性,加上國內通脹壓力持續加大,導致國內貨幣緊縮政策持續,對鋼鐵產業鏈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形成嚴重影響。一年來,在公司董事會團結帶領全體員工,紮實工作,開拓進取,使各項工作逐步向正常化,制度化,規範化運行的軌道邁進,初步實現了企業健康發展,股東收益逐年提高,員工穩定增收。

對個人來講,也是一次重要的審視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提高自我的大好機會,是讓自己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壓力感,增加榮譽感,自豪感。

1 .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全面系統學習理論結合實際,及時掌握新知識,新技術,努力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與時俱進謀發展,開拓創新展形象。

2. 振奮精神,更新觀念,大膽工作,努力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做為一名化驗工作者,在平時工作中努力做到一絲不苟,認真、仔細,嚴格按照規程操作,力爭使化驗結果在誤差範圍之內,儘自己最大努力把好質量關,為公司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3. 從自身做起,切實落實工作效果,注意日常學習,工作和

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照好鏡子,把好尺子,找準差距,工作牢固樹立,爭一流的思想。在做樣時,對個人要求上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努力幹好本職工作,讓同事滿意,讓上級領導放心。

4. 在工作方面要以大局為重,在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也要幫助同事及時完成任務,並及時的、自覺的接受領導佈置的新任務。使單位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時時刻刻把公司的利益擺到第一位,寧願犧牲自己的時間,也要去完成每項為公司利益着想的任務,強化宗旨意識,誠心誠意的為公司謀利益,全心全意為公司服務。

第五篇:大學生責任感

一個國家能否永遠強盛,一個民族能否長期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關鍵就在於能否培養德才兼備的接班人。因此培養和加強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對我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對我國社會主義的建設,構建和諧主義社會以及大學生成為有用之才都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其實在中國的傳統倫理文化中,對個人責任更是非常看重的。“少年強,則中國強”,“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等等都充滿了對青年,對社會的責任意識。

當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開始下滑的主要表現為:學習目標短淺,有嚴重的個人功利主義傾向。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學習風氣確實濃厚,但是他們中有不少人的學習目標和志向都過於短淺,只不過是為了找工作、考研究生或者出國,完全是以對個人出路的考慮為出發點,很少考慮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意識不到自己肩頭還有更重大的社會責任。大學生中享受主義價值觀飆升,部分大學生生活腐化墮落,崇尚名牌,生活標準已向白領看齊,更有些女大學生傍大款追求物質享受。加之另類網絡校園文化十分流行,使得某些人沉迷於網絡而喪失了學業。還有一些大學生則胸無大志,高歌“六十分萬歲”,得過且過。更嚴重的是一些大學生不尊重生命,漠視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以致發生一些令人心痛的事情。

所以加強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和教育已經迫在眉睫。首先,加強思想道德教育。要使大學生的社會責任觀念轉化為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為,最好的途徑就是思想道德教育。通過思想道德教育,使社會道德規範和要求轉化為個人直接的道德需要和要求,使社會準則轉化為個人準則,才能有發自內心的、自覺的道德行為,在履行責任時,才能形成正確的責任動機,增強履行責任的堅強意志,有效地促進社會責任感的形成。再次,學校要積極組織社會實踐。如“三下鄉”活動、青年志願者活動、扶貧幫困活動等,都是大學生磨鍊意志、鍛鍊自己的重要方式。我們不僅要積極參加社會公益事業,更要為營造這種強烈的責任感氛圍付出努力,通過組織公益活動,喚起同學們對社會責任感更深刻的認識和實際行動。最後,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小處説,擰緊滴水的水龍頭,堅持不亂扔垃圾,給老年人、孕婦讓座,禮貌待人,尊敬長輩等,這些都是責任感的體現。社會並不要求每個人都做大英雄,只要我們能把自己身邊的小事做好,社會就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