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精選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09W

第一篇:《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精選多篇)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書心得

走進《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我們收穫了感動,得到了啟迪,好像有人給我們點亮了一盞燈,照亮了你我的教育之旅。閲讀中,我總是不由自主地發出感歎:“我要有這樣的老師多好!”,同時我也在暗暗下決心,我要向雷夫老師學習,做一位對孩子充滿愛,對工作充滿熱情與智慧的老師!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讓我們看到了對孩子愛的力量是多麼強大,這才是不斷創造奇蹟的根源。一些孩子,他們有幸從這間教室走過,他們的人生,因此改變了走向,改變了高度??

教室與教室原來可以如此不同!

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取決於教室捉一隻外的空白處流動着什麼。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侷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是什麼東西在決定教室的尺度——教師,尤其是國小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面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

第56號教室因雷夫.艾斯奎斯的工作變得充滿生機與活力,孩子們因為有了這樣的老師而學會了遵守規則、為他人着想、自我計劃、自我教育。而這一切的獲得並非教師最初的目標,他也是在不斷的實踐反思後才漸漸明白教育的真諦是什麼,當我們越是想讓孩子們達到我們設定的目標時,我們往往離目標越遠。所以作為教師有時要回到教育的起點,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走進孩子的世界才能夠真正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

為了課堂紀律,為了應試教育,許多老師使用的是“下馬威”,並佐之以“小紅花”的激勵,“邏輯後果”的制約等措施。其實在無形中降低了孩子的水準。我們常把老師是否“用心”只是理解為態度專注與否,並以此評判一個人事業上的得失。而雷夫老師創造的一個個奇蹟卻不斷告訴我們:有熱

情和態度還不夠,還要運用智慧,乃至一個小小的鬼點子!巧妙地做,堅持不懈的做,才會充滿力量,令人歎服。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講到了品格教育的六個階段。原來信任孩子,激發孩子對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根本!是我們父母、老師由於沒有認識到教育的根本,反而阻礙了孩子的發展,要知道孩子原本就是可以做到的!

雷夫.艾斯奎斯在培養孩子品質的六階段中細緻地描寫了每一階段的目標、做法、結果,同時也不斷地提出“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就是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雷夫.艾斯奎斯老師帶着自己的學生走到了第六階段。當我們讀完了這六個階段就會給自己一個新的目標,並且確信自己的學生也可以做的這麼好,因為我們都有一個教室,在這個教室裏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如果我們能夠像雷夫.艾斯奎斯老師一樣細心觀察,從愛每一個孩子出發,那麼我們也會有自己不一樣的教室,就讓我們從閲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開始,讓我們的教室變成孩子們心中嚮往的地方!

第二篇: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

李鎮西老師對學生真摯的愛,學生對李鎮西老師愛的回報,讓我不止一次感動的流淚。李鎮西擁有了一顆愛學生的心,這是他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牢固的防線。其實他也是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詮釋着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因為他明白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受學生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離開了感情,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

愛學生就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必須把學生當做自己的朋友。李老師認為自己目前遠沒有達到宗教的境界,但是把教育當做我熱愛的事業,並儘量使自己逐步具備一種宗教情懷。因此,他自覺地記錄、反思、改進自己的教育行為,於是便有了持續不斷的班主任工作日記。這已經不是他的工作常規,而已經成了他的生活習慣了。

李老師對愛的執著也深深打動了我。李老師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我們也都可以做到。可為什麼李老師能成為名師?而我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呢?這是因為李老師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説“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面對着一羣天真無邪、稚淳可愛的孩子們,我們又傾注了多少愛在孩子身上呢?李老師在書中這樣寫道:“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他還説:“離開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師愛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劑。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所以,讓我們對孩子多一份愛吧。

第三篇: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

李鎮西老師對學生真摯的愛,學生對李鎮西老師愛的回報,讓我不止一次感動的流淚。李鎮西擁有了一顆愛學生的心,這是他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牢固的防線。其實他也是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詮釋着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因為他明白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受學生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離開了感情,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

愛學生就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必須把學生當做自己的朋友。李老師認為自己目前遠沒有達到宗教的境界,但是把教育當做我熱愛的事業,並儘量使自己逐步具備一種宗教情懷。因此,他自覺地記錄、反思、改進自己的教育行為,於是便有了持續不斷的班主任工作日記。這已經不是他的工作常規,而已經成了他的生活習慣了。

李老師對愛的執著也深深打動了我。李老師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我們也都可以做到。可為什麼李老師能成為名師?而我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呢?這是因為李老師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説“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面對着一羣天真無邪、稚淳可愛的孩子們,我們又傾注了多少愛在孩子身上呢?李老師在書中這樣寫道:“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他還説:“離開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師愛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劑。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所以,讓我們對孩子多一份愛吧。

第四篇:《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

“素質教育”的大旗上,有一個大寫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為了一切人慾速則不達發展的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觀點:把每一個學生培養成幸福的人!他的信念就是:“要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他手裏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着眼於每一個“人”的發展,而不是培養“考試機器”;因此,唯分數至上的所謂教育,是目中無“人”的偽教育!

“總以為教育有愛心就足夠了,可是當我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我的想法就徹底改變了。”這本書沒有深邃的語言,有的只是對學生無盡的情感和最真實的教育。

《愛心與教育》最能打動人的是萬同的故事。“這長達50頁的轉化學生的教育手記,是我見過最感人的後進生日記,在閲讀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想,我有多少耐心來對待像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這樣讓人難以預料的反覆?” 教育僅有愛心是不夠的。愛學生首先要了解學生,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天賦傾向、性格特徵等,當一個教育者能夠真正地瞭解學生並在與學生交流中獲益而提升自己的時候,他的所得將要比他所付出的多得多!

在看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中,我深深的懂得,做一個教師,愛心更重要。如果説最初的愛來自於職業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自己提醒着自己,那麼,能讓這愛綿延不絕的,是我們的“心”。用心去愛孩子吧,讓愛一路伴隨他們成長。縱然不能給予鳥語花香,也可以帶來些微綠;用心去愛孩子吧,讓愛成為畫中和諧的一味色彩,即使不是畫龍點晴的神來之筆,也不會是大煞風景的塗鴉之作;用心去愛孩子吧,讓愛回報愛;用心去愛孩子吧,讓愛地久天長。 最後,我想用一首曾經讀過的小詩來表達我的情感:書是一扇沉重的門,它垂青於每一個敲門者。它敞開的門扉裏,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盡的礦,是一片看不夠的景,是一腔抒不倦的情。走進書裏去,從書裏走出來,讓知識浪花滋潤你的肺腑,讓動人的箴言樹起你人生的目標。讓陣陣馥郁的書香在校園縈繞,陶冶你優雅的氣質,不俗的談吐,自由的精神,高尚的情操。一路書香,一生輝煌!

讓讀書成為人生的追求,讓讀書成為學校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第五篇: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

酒泉育才學校馬建東

“教育彷彿是行駛的列車,老師就好像是乘務員,不同的時段迎來不同的乘客,這一批乘客我們還沒等充分了解,也許在下一站他們就要離開這列火車,同時上來另一批乘客。這些乘客也許來自同一個省份,也許來自全國各地,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搭乘這列火車到達心中的目的地。不管道路有多坎坷,不管沿途的風景有多美妙,不管天氣有多惡劣,將這批乘客安全送達,將是我們最基本的責任。珍惜上來的每一批乘客,關心每一位乘客,為他們送上最貼心的服務,最真誠的問候,最美好的祝願,讓每一位乘客在乘車的過程中都得到心靈的享受,這樣的旅途才算愉快。”——題記

藉助學校爭先創優活動的開展和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之際,花了一些時間,捧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讀完了一部分,良久無言。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 !這不是坐在書齋裏的玄妙之思,不是講席上的高聲佈道,而是從血管裏流出來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過的文字,是蘸着淚水與歡笑的文字,每一頁都寫着這樣的字眼:“愛心”、“良知”、“思考”、“責任”、“憂患”??

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文字:沒有屠龍的玄虛,沒有弄巧的文筆,沒有油滑的高調,沒有剪切的痕跡??這是我所熟悉的文筆:樸素中閃爍着華美,流暢中滲透着憂慮,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動着智慧??這樣的文字是生活之樹上最大的果,實踐的枝頭最美的花!一個教師,能夠做到書裏面所寫的這些已經相當不易了,在做到這些

的同時,又能夠有豐厚的理論素養,能夠以一種高度的自覺意識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就更屬鳳毛麟角!

《愛心與教育》應該怎麼讀?我以為,應該帶着自己的心去讀,帶着自己的夢去讀,帶着自己的實踐去讀,帶着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觀自身,反觀自己與鎮西師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感受很多,難以一一述及,這裏選一則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點思考,算是給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愛心與教育》最能打動人的故事是什麼?是每天煮給汪斌的雞蛋,還是特別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寧瑋帶給我們的感慨,還是對伍建的那份愛傳遞給我們的感動?都是,但是最能打動我的,毫無疑問,是萬同的故事。在我眼裏,一個教師“製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師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個教師,能夠長期地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這樣地對待一個學生,難!這份長達五十頁的轉化一個學生的教育手記,是我迄今為止見到過的最詳實最感人的後進生轉化手記。在閲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覆?這麼一問,羞愧無比!在萬同的身上,我看到了轉化一個差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哪個方向,都牽動着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出的反覆,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教師。

李鎮西老師不論是對“後進學生”的轉化,還是對“優秀學生”

的培養,李老師的愛無不滲透其中。他到底有怎樣的魔力,緣何讓學生們對他終生難忘。是高深的思想,是非凡的能力還是獨特的個性?這是值得讓我認真思索的問題。

是啊,一個專業知識紮實,人格魅力不同尋常的老師也許會吸引學生,讓學生去敬畏他,喜歡他,但能夠達到李鎮西老師這樣跟學生成為一生的知己的老師卻為數不多。當一位老師開始真正愛自己的學生的時候,他就會憑藉這種深深的愛,去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去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甚至為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心血。正如他所説:“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受孩子忠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

愛學生,不是掛在嘴上的口號。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善於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蘇霍姆林斯基曾在《巴甫雷什中學》中這樣説過:“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們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麼方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擴大,並且像我以後才意識到的那樣,連我不曾教過課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他因自己小朋友圈子的擴大而興奮,因走到小朋友的心靈深處而帶給他們快樂,而感到無比幸福。這些不是憑藉功利性的目的而做教育的人所能真正體會到的。李鎮西老師曾經這樣寫道:“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樸素的真理——教育者的尊嚴是學生給的!”他所做的一切,證明了這句話的價值。我想説,教育者的快樂也是學生給的。一個真正走進學生心靈世界的人會把學生的幸福當作自己的幸福,把學生的

不幸當作自己的不幸。

在獨生子女日益成長為社會建設者的同時,我們才漸漸發現他們責任感的缺失和愛的缺乏。真誠與善良似乎在這個社會成了一種無能的表現。看看時下充斥的書籍,多半是為升學而準備的輔導書,其次是幽默故事書、漫畫書,真正淨化學生心靈的書籍少之又少。隨着年齡的增大,他們懂得如何張揚個性,而不知如何感恩父母;他們知道要考上大學,卻不知考上之後該做些什麼;他們明白要踏實工作,但方向在哪裏卻從來都不明確。這分明是一種責任心與愛心的缺乏。現在國家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實施素質教育,我們作為教師恰好可以抓住這個機會,教會學生如何去愛,愛世界,愛國家,愛校,愛家,愛父母,愛自己,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只有在一個充滿仁愛的大環境裏,我們的班級才會更加團結,學校才會更加繁榮,家庭才會更加和睦,社會才會更加和諧,才不(一篇好範文帶來更多輕鬆)會讓那些正直善良的孩子走上邪路。

李老師的教育手記,讓懂得了理解的微笑,平等的交流,內心的寬容,真誠的關懷,不僅僅是為了當一名好老師應該這樣做,而是發自心靈深處的愛的驅使,讓他自然而然地去做一切。 正如李老師所説“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憑着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把幸福與快樂送達每一個孩子的心中。我們會以李鎮西老師為榜樣,努力做教育這趟列車上的愛心傳遞員,讓真誠、善良、友愛陪伴學生走過以後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