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時代區域經濟發展心得體會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62K

新中國成立 70 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非凡成就,中國區域經濟理論建設實現了深遠發展。

新時代區域經濟發展心得體會

其中,設立經濟特區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創舉。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全國大力支持下,各經濟特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勇擔使命、砥礪奮進,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進入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正在穩步推進,以城市羣為主體的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協調發展格局正在形成,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方興未艾……一系列區域發展的實踐,對區域經濟理論的創新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從均衡佈局到協調發展 區域經濟學是研究經濟資源在區域或者空間上進行優化配置的一門經濟學科。

從中國區域發展實踐的基本脈絡來看,總體上經歷了生產力均衡發展佈局(1978 年之前)、區域非均衡發展(1978 年至 1996年)、區域協調發展(1996 年以來)三個階段。與之相伴,中國區域經濟理論大致經歷了從均衡佈局理論到非均衡發展理論,再到協調發展理論的演變。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孕育了豐富的實踐創新,催生了許多富有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理論創新成果。

例如,經濟特區、經濟開發區、國家高新區、自貿試驗區的設立和發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實踐課題。通過設立一定的經濟發展目標,賦予一系列發展政策,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發揮企業等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力,它們在區域經濟發展、雙軌制改革、農村人口轉移的城鎮化進程以及製造業產業發展壯大過程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其中,“飛地經濟”作為突破行政區劃屬地管理限制的區域合作模式,在區域發展“先富帶後富”、共享經濟發展成果中扮演重要角色。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拉近了各區域和城市間的時空距離,以巨大的時空優勢催生了一系列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城市羣和都市圈建設、勞動力跨區域流動、區域合作等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又如,“點—軸”發展模式、城市羣與新型城鎮化的理論架構、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域合作理論、以行政區經濟為代表的區域關係理論以及聚焦開發區等特定空間的區域政策學等,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創新。

中國區域發展 70 多年來的實踐譜寫了一部壯麗的史詩,為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也為區域經濟理論創新提供了諸多現實案例。當前,中國區域經濟理論的發展正在朝着“實踐應用”與“理論創新”並進的方向邁進:

一方面,做好中國區域經濟現象的理論解釋以及特有理論的框架建設,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學理論體系。

另一方面,中國區域經濟理論既是廣泛實踐的偉大結晶,也必將在未來區域經濟發展實踐中扮演重要角色,更好地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一體化發展、高質量發展。

解釋和回答新現象新要求 面對經濟轉型步伐的加快以及日漸湧現的新現象、新要求,區域經濟理論需要實現創新發展,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區域經濟學理論體系,進一步發揮解釋現實、指導實踐的作用。

第一,加強區域協調發展理論體系建設。

針對空間不均衡問題開展學術研究與理論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大板塊”(“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以及“東部率先”)以及“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

經濟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共同形成了“條塊結合”的區域發展戰略。這一系列發展戰略的提出,旨在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看,區域協調發展理論需要進一步在“老少邊窮”和各類園區等特定區域的發展模式研究、協調發展政策體系設計、區域聯動和產業轉移協作的配套機制建設、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途徑等方面展開深入研究。

深化特殊城鎮化發展現象的系統研究。目前,經濟活動的空間分佈呈現明顯的集聚趨勢,生產與生活日益集中於城市尤其是國家和區域中心城市,部分地方則相應出現了“城市收縮”現象。面對這一現象,應當加快對“緊湊城市”“精明收縮”等概念的辨析和應用,及時轉變思想,做好對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特殊現象的理論解釋與回答。

第二,加強區域一體化發展理論體系建設。

區域一體化發展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形式。但是,目前學術界關於區域一體化的理論架構還不完善,缺乏相對應的理論體系和分析範式。為此,有必要加強對區域一體化發展理論的研究和支持力度。

在中國,區域一體化涉及企業生產、居民生活、區域分工等多方面內容,涉及行政關係上的隸屬、對等以及經濟關係上的競爭、合作等區域關係協調。因此,對其本質、內涵、機制建設和表現方式等,都需要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論探索。此外,還有必要加強對相關概念及其範圍的辨析。例如,長三角區域是一個多層次嵌套型的空間,存在城市、都市區、都市圈、城市羣等不同空間概念,應當對不同的概念進行準確定義和識別,明確彼此間的聯繫和區別。

第三,加強區域高質量發展理論體系建設。

中國經濟正在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這一過程中,要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融入區域發展理論之中,不斷推動區域經濟學理論創新發展。要加快對區域創新合作、創新要素集聚、創新外部性、創新體系評價、創新政策評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將創新發展納入空間分析當中。

要完善區域空間結構、協調發展機制、城鄉融合發展等方面的理論框架構建,探索建立“開發區—城市—都市圈—城市羣—巨型城市區域”由小到大的全尺度空間協調發展模式。

要將綠色發展納入區域發展理論當中,探索建立“空間佈局—產業發展—生態環保”三位一體的區域發展框架,並加強綠色發展績效評價,完善區域治理體系和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做好案例研究和經驗梳理,總結綠色發展的模式和路徑。

要持續推動開放經濟理論創新,在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新經濟地理理論等的基礎上加快對開放經濟新空間的研究,樹立全球思維,主動從更大空間範圍內考慮資源配置的效率問題,推動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的理論創新。

要加快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的區域發展理論研究,完善城鄉融合發展的要素配置、公共服務共享、基礎設施一體化等機制建設,探索城鄉教育、醫療、文化等資源的均衡配置模式,深化區域間對口支援(幫扶)和扶貧協作的合作模式,促進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