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西南聯大精神》專題講座心得體會——淺談西南聯大精神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4.93K

結合當前熱點形勢,本站小編為你整理了學習《西南聯大精神》專題講座心得體會——淺談西南聯大精神範文,以便大家在工作學習時參照借鑑。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學習《西南聯大精神》專題講座心得體會——淺談西南聯大精神的相關範本。

學習《西南聯大精神》專題講座心得體會——淺談西南聯大精神

淺談西南聯大精神--學習《西南聯大精神》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在聽了周本貞教授講授的“西南聯大精神”專題講座後,我深受啟發。周教授從西南聯大精神的歷史淵源、西南聯大的精神內涵、西南聯大精神的傳承和發揚等方面作了深入淺出、言簡意賅的講解。周教授把西南聯大精神概括為:愛國、民主、科學6個字,現我就西南聯大精神談一些粗淺的體會。

一、西南聯大的家國情懷與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今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西南聯大舊址時深有感觸地説:“教育要同國家之命運、民族之前途命運緊密聯繫起來。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西南聯大在昆辦學8年,是中國教育史上不朽的精神豐碑,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蹟。聯大師生秉承“剛毅堅卓“的精神,在抗日戰爭年代,在民族存亡的生死關頭為國家培養人才8000餘人。其中,培養出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70多位兩院院士等享譽世界的棟樑之才,更培養出宋平、周培源、費孝通等9位黨和國家領導人。還有800名多聯大學生抱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之志,投筆從戎,參加抗日鬥爭和反內戰運動,用生命書寫了從軍報國的凌雲之志。民盟先賢聞一多先生面對國民黨的反動獨裁統治,一句“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的豪言壯語,從一個學者變成了一個激情噴發的民主鬥士。錢偉長,一個曾在數理化上一塌糊塗,物理只考了5分的學生,在從廣播裏聽到“九一八事變”後拍案而起説:“我不讀歷史系了,我要學造飛機大炮,決定要轉學物理系!”最終他出版中國第一本《彈性力學》專著,被後人稱為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一批批聯大人書寫了教育報國、科技報國、從軍報國的精彩華章。西南聯大師生的愛國精神在今天看來仍然彌足珍貴,值得我們繼承和不斷髮揚光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今天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培養接班人則需要一大批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學高身正、明德睿智的優秀教師。教師在教學育人的實踐中,必須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課堂內外、校園內外。現在我們一些學校只重視智育和升學率,忽視德育培養,必須要引起足夠重視,只有把愛國主義精神、偉大的民族精神融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去,讓愛國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才能確保我們的教育培養的是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西南聯大的“剛毅堅卓”校訓與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作為戰時的聯大教育在當時來説,毋庸置疑是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精神標杆和高光時刻,在為挽救民族危亡,在為國聚才、為國育才、為國儲才方面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誕生在抗日烽火中的西南聯大,連“剛毅堅卓”的校訓都是這麼剛強和鋭利,給人無堅不摧的精神力量。“剛毅”激勵聯大人要堅忍不拔、刻苦自勵、無私無畏、追求真理;而“堅卓”則激發聯大人要自強不息、敢為人選、追求卓越、鐵骨錚錚。“剛毅堅卓”四個字道盡了聯大的精神內核和民族之魂。西南聯大所處的時代,正是日本入侵、民族危亡的時代,抗日戰爭的烽火催生了這所特殊的大學。當時聯大教師工作生活的艱苦令人難以想象。鐵皮頂、茅草屋的校舍,“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的景象可謂是聯大一絕。聞一多和華羅庚兩家十多口人蝸居在不足10平方的房子裏,中間用布簾隔開,形成了“布東考古布西算”的獨特格局,但他們都能筆耕不輟、心無旁騖搞教學、做研究。還比如,朱自清教授得了痢疾,蹲在馬桶上,拉了三十多次痢疾,卻給學生改了一通宵的作業,天亮時,人都昏了過去,被人戲稱為“蹲着馬桶改作業”的教授。聞一多一家,為節約開支,把每天的三頓飯改為兩頓,沒有乾飯就喝稀粥,蔬菜也從白菜豆腐降為豆渣,還抽空刻章謀生,文人雅士的愛好卻成了謀生的手段。清華大學歷史上四大哲人之一,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之一的陳寅恪。在聯大教書期間,本就體弱多病,生活極其艱辛,在發出“淮南米價驚心問,中統銀鈔入手空”的感歎下,卻一直堅持嚴謹教學和潛心研究。在授課之餘完成了《逍遙遊向郭義及支遁義探原》、《敦煌石室寫經題記彙編序》、《讀洛陽伽藍記書後》等名作。再比如梅貽琦夫人為維持生計的“定勝糕”、師生為省錢去“泡茶館”、學生兼職“放午炮”,等等。有人會説:西南聯大的校訓源於戰爭年代,師生的工作學習是特殊時期的產物,不足為訓。難道“剛毅堅卓”的校訓在和平年代真的過時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當今世界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信息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積聚力量,國家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而國家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因此,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需要繼承和發揚聯大“剛毅堅卓”的精神。首先,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正人先正己,培養良好的師德師風,以師風帶學風,以學風帶民風,建設一大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其次,要在教學科研中發揚堅韌不拔、追求真理,敢於超越、無私奉獻”的聯大精神,為國家培養一大批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各類人才。青年強則國強,教育強則國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早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三、聯大的嚴謹治學、兼容幷包、敬業奉獻、追求卓越的校風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曾説:“做老師要執着於教書育人,要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西南聯大時期,聞一多教授講課立論新穎,論證嚴密,深受學生歡迎,他講唐詩,與眾不同,不蹈襲前人一語。金嶽霖先生因專心思考哲學問題,常常對空襲警報充耳不聞。有一次,炸彈在其住所附近接連爆炸,他竟絲毫沒有察覺。等他反應過來,外面已炸成狼藉一片。華羅庚在昆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學術專著《堆壘素數論》。費孝通嘗試構建卡文迪許實驗室,寫出了《祿村農田》。王力書寫了中國現代語言學的開篇之作《中國現代語法》。熊十力寫出《新唯識論》。鄧稼先、趙九章等,研製出導彈、原子彈、人造衞星,成為兩彈元勛。汪曾祺成為文學大家,被稱作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等等。這些大師教授雖來自不同的學校,有各自不同的學術風格,卻有着共同的職業操守和科學精神:治學嚴謹、熱愛教育、誨人不倦、民主包容、淡泊名利、甘於奉獻。正如馮友蘭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文》中所説,聯合大學以其兼容幷包之精神,轉移社會一時之風氣,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違千夫之諾諾,作一士之諤諤。”今天,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這種敬業精神、職業精神、科學精神、奉獻精神,學習他們敢為人先、開拓進取、追求卓越的精氣神。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精神,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價值觀念,聯大精神和我們今天弘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脈相承的。繼承和發揚聯大精神,在今天看來就是要大力弘揚社會主核心價值觀,社會主核心價值觀承載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近代革命文化、現代改革開放文化最深層次的基因,承載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場所,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立德樹人,把社會主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教學和科研活動中、校園文化建設中和學生課堂中,融入到學校的各項管理和實踐活動中,使其真正內化為廣大師生的精神追求,外化為廣大師生的行為自覺。

“大一統,無傾折。中興業,繼往烈。”西南聯大在抗日烽火中應運而生,聯大師生懷揣着“千秋恥,終當雪”的赤子之心,秉承着“中興業,須人傑”的興國之志,投身於教育、科學和戰場,一批批民主鬥士、科學巨匠從這裏誕生,成為國家之棟樑,世界之翹楚。如今,西南聯大已成為歷史,多少感人的故事、多少大師級的人物,都在歲月中隨風而逝,逐漸被世人淡忘、被湮沒,而矗立在雲南師範大學校園中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一間聯大的教室,似乎在告訴和啟迪着我們每一箇中國人:西南聯大愛國主義的情懷、剛毅堅卓的風骨、嚴謹治學的學風、兼容幷蓄的校風、淡泊名利的情操、敬業奉獻的品格值得我們永遠繼承和發揚光大。

作者:民盟雲南省委組織部幹部 劉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