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4.17K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2017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第三部分:教育的組織與實施 篇一

一、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通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開展教育活動,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在活動中積累有益於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學習經驗而實現的。

二、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多種內容、多種形式的教育過程。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各種活動,是向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的基本途徑。

三、教育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教師要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富有彈性的工作計劃,並靈活地執行。

四、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應遵照本綱要第二部分的有關條款進行,同時體現以下辨證原則:

㈠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指向有助於達成教育目標的新經驗;

㈡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

㈢既體現內容的豐富性、時代性,又注重幼兒學習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與國小教育內容的銜接。

五、教育活動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整體性、綜合性、自然性、趣味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中。

六、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根據需要合理安排,以便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機會和條件,提高教育效益:

㈠因時、因地、因內容和幼兒的學習特點,靈活運用集體、小組、個別等活動形式;

㈡注意在教師直接指導的活動和非直接指導的活動之間保持適當比例,保證幼兒每天有充足的時間自主地進行活動。

七、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創設和有效地利用環境影響幼兒。

㈠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應有利於引發幼兒的主動探索與同伴交往;

㈡教師的態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於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環境;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

㈢社區環境應被視為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應引導幼兒實際參與社會生活,豐富生活經驗。

八、時間是寶貴的生命過程,應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讓幼兒在園的每一段時間都能有意義地度過。

㈠時間安排應有相對的穩定性與靈活性,既有利於形成秩序感,又能滿足活動的需要;

㈡儘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和過渡環節,減少和消除消極等待;

㈢教師直接指導的集體活動要能滿足絕大多數幼兒的需要,以減少和消除“隱性”浪費時間的現象。

㈣建立良好的常規,培養自覺的紀律性,減少不必要的管理行為。

九、執行教育計劃的過程是教師的再創造過程。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㈠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幼兒大膽探索與表達。

㈡關注並敏感地察覺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當按計劃進行的活動或提供的材料不能引起所期望的反應時,應主動反思,尋找原因,及時調整活動計劃或教育行為,使之適合於幼兒的學習。

㈢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教育的時機,提供適當的引導;

㈣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已有經驗、學習速度與風格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允許幼兒以自己的方式學習,並給予必要的支持與幫助,使每一個幼兒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

十、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則,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

㈠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保育教育工作,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㈡瞭解幼兒的特點和家庭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工作;

㈢家園配合,使幼兒在園獲得的學習經驗能夠在家庭中得到延續、鞏固、甚至發展;

㈣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解讀 篇二

2001年教育部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總共分為總則,教育內容與要求,組織與實施以及教育評價四部分內容,其中第二部分教育內容與要求,又着眼於語言,科學,藝術,社會和健康五大領域分別從目標,內容與要求及指導要點三個方面來進行説明的。因此,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是每一個想要成為幼兒教師的人都應該熟知和了解的。本文主要針對第四部分教育評價進行解讀。

一,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瞭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主要是強調教育評價的重要性。

二、管理人員、教師、幼兒及其家長均是幼兒園教育評價工作的參與者。評價過程是各方共同參與、相互支持與合作的過程。這裏主要是説明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以前評價的主體大多老師,而現在評價主體不再那麼單一,管理人員,教師,幼兒及其家長均是幼兒園教育評價工作的參與者。

三、評價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不但可以改進教學實踐,而且可以促進自我成長。

四、幼兒園教育工作評價實行以教師自評為主,園長以及有關管理人員、其他教師和家長等參與評價的制度。幼兒園教育工作評價要形成體系化制度化。

五、評價應自然地伴隨着整個教育過程進行。綜合採用觀察、談話、作品分析等多種方法。我們的教育評價應該伴隨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比如就餐,遊戲活動,午休等等過程中,而不僅僅是課堂上。

六、幼兒的行為表現和發展變化具有重要的評價意義,教師應視之為重要的評價信息和改進工作的依據。幼兒教師評價幼兒可以從幼兒的行為表現和發展變化等方面進行評價,比如幼兒上課時的常規,玩教具時的精細動作。

八、對幼兒發展狀況的評估,要注意:

(一)明確評價的目的是瞭解幼兒的發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和指導。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評價是為了促進幼兒的發展,以促進幼兒的發展為根本宗旨。

(二)全面瞭解幼兒的發展狀況,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識和技能,忽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在評價幼兒的時候要遵循全面性,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發展,因此,在評價幼兒時要從知識,技能,情感,社會性和能力等各個方面來進行評價。

(三)在日常活動與教育教學過程中採用自然的方法進行。平時觀察所獲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幼兒行為表現和所積累的各種作品等,是評價的重要依據。在評價幼兒時儘量不要去設置一定的情境來進行觀察和評價,自然的評價方式更能反應幼兒的真實發展水平。

(四)承認和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避免用劃一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在幼兒面前慎用橫向的比較。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具有個體差異性,因此,在評價幼兒時不要武斷地用統一的標準來評價幼兒,而要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評價。

(五)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既要了解現有水平,更要關注其發展的速度、特點和傾向等。這個也是我們常常説的發展性評價,不要只着眼於幼兒現階段的水平,現階段做的不好,就直接認定為他就是做不好。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幼兒,可能他現在做不好,但過一段時間,或者經過學習之後他有可能是能做好的。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 篇三

過去的教育目標比較陳舊、狹窄,分科過細,忽略了各種教育的內在聯繫性、系統性。在這個環境中成長的幼兒不給他們以活動的自由、思維的自由、表達的自由,久而久之,影響了幼兒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的發展。

一、建立新型師幼互動關係

新《綱要》則較多的使用了“體驗感受”“喜歡”“樂意”等詞語,這既突出了對幼兒情感、態度、興趣等方面發展的重視,也體現了發揮幼兒主體作用的理念。“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育活動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新型師幼互動關係建立的基礎是:教師和幼兒之間建立一種真正的平行的橫向關係。只有教師和幼兒在這種真正平等的環境中,才能有效地激發幼兒主動地與教師交往,才能形成互動關係。

二、關愛、尊重幼兒,促進幼兒成長,為其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每一個教師都必須真誠地關心和熱愛幼兒,並且是每一名幼兒。這是作為專業教育者必備的,也是專業教育者與非專業教育者(如家長)的首要區別。被尊重是幼兒的權利與成長的需要。幼兒無論怎麼不成熟,都是一個擁有獨立人格和權利的主體,他們和成人一樣擁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興趣和需求。以幫助幼兒充分認識自己,鍛鍊並增強他們的優勢和信心,促進每一名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富有個性地發展。

新《綱要》自始至終貫徹着“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精神,而且強調“幼兒園教育是人一生髮展的基礎”。因此,作為教師,不僅要把幼兒作為一個年幼的'個體來培養,而且要把幼兒作為一個成長中的個體、未來的社會成員來培養,對幼兒一生的學習和發展負責,為其一生成長奠定基礎。

三、具備全面、正確瞭解幼兒和有效組織教育內容的能力

教師必須具備正確、全面地瞭解兒童發展的能力。這是對幼兒進行有效教育、取得良好教育教學效果的首要前提。如果不具備這種能力,就會不瞭解或忽視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或規律,易導致教育過程中的失誤或矛盾衝突等,顯然這種教育是失敗的。教師對幼兒全面、正確的瞭解,既可來自書本知識和聽課,更需要來自於自身工作經驗的積累,來自於與幼兒共同生活、交往和教育互動這一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總結、反思、改進。

教師還應具備有效組織教育內容的能力。過去,我們總是在找教材、用教材,卻忽略了孩子們真正需要什麼,也忽略了所選所用教材的適宜性--即是否適合本班幼兒發展的需要。通過對《綱要》的學習和領悟,在選擇教育內容上我們有了新的認識。從孩子們的眸子、興趣和需求中找到了孩子們渴求的知識。這正是一名教育者所需要的“眼光”。但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幼兒的興趣是短暫的,不能更深入地開展主題,只能停留在表面。

四、具備創設支持性環境的能力

教師不僅要為幼兒創設豐富的、健康的生活和活動環境,以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還要為幼兒創設充滿關愛、温暖、尊重的具有支持性的精神心理環境,教師要成為幼兒“學習和發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綱要》指出,教師要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和每一個孩子交往,關注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同時注意積極地調整週圍人對幼兒的評價,給幼兒積極、健康、支持、温暖的成長環境。

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只有在正確把握幼兒學習方式的基礎上,才將避免或再次發生過去歷次教育改革在兩極價值取向上的偏頗,力圖在教育目的與幼兒發展規律之間尋求平衡點,揭示“控制幼兒”與“放任幼兒”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繫性,教育改革正在逐步興起,從根本上促進幼兒發展,體現《綱要》“以幼兒發展為本”提倡終身教育的這一理念。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學習心得體會 篇四

教育指導綱要總則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國小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以作其他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過程,讓幼兒的生活、遊戲,科學得到合理地安排。

1、家長和老師的角色

家園合作就是指家庭和幼兒園互相瞭解,互相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的條件,為幼兒的成長提供適宜的幫助。

幼兒園的教育並不是獨立的,要懂得利用資源,而且還的注重幼兒個性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所以説我們必須注重孩子道德品質的養成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話不假,幼兒除了在幼兒園上學的時間,也就是和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間多,一天到晚在成人的影響下,小孩就開始模仿了,在這種潛移默化的環境中,小孩自然而然就學到了很多,要是家長懂得一些方法,對孩子的成長不就是有很大的引導作用,在家裏要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這樣可以促進孩子個方面能力的發展,如:手眼協調的能力等等。家人要擁有一顆童心和耐心,這樣你就可以走走進幼兒的心理,不要讓他們和你有距離,你要適當的調節一下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角色,只要小孩會和你玩,你就可以在他的生活中瞭解到很多東西,因為幼兒是最真誠的,他們不會作假,要讓幼兒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必然少不了家長的細心和幼兒園老師的指導,家長要以身作則,老師更要以身作則。

小朋友都愛模仿大人,我們自己要給幼兒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所以説在家裏不要什麼事都寵着幼兒,家長要注意幼兒的興趣,以便幼兒不錯過這個時期的發展,我覺得,站在我自己的一個角度上來説,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就拿我自己來説,小時候,爸爸媽媽迫於生活就和我長期分開,不是我缺少愛,也不是説我得的愛太多,而是我從那時開始就已經缺少了和他們的溝通,在親情和語言這一塊我就掉隊了,以至現在的自己很是自卑,很是內向,小孩從小離開爸爸媽媽在心靈上是有一定的傷害,家庭的温暖和教育是不容忽視的。有自信,獨立和自我約束能力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

2、要使孩子感興趣

要讓幼兒學得開心,必然要讓幼兒對你的東西感興趣,不是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嗎?幼兒有興趣,他就會認真聽,老師上課的方式要變化多樣,這樣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以遊戲為主是現在幼兒園裏最常見的方法,也真的很有效果,我記得暑期我在福州的一所幼兒園實習的時候,當我第一次給小朋友上課的時候,就親身經歷過,我上的是一個混合班,不過目標則是以小班為主,像主題活動,領域活動都是以小班為主,我那次上的是幼兒園的大玩具這樣的一個主題。

我當時什麼也不懂,於是我就畫了幾幅畫,有滑滑梯,攀登架,用油畫棒上了色彩,寫了教案,自我感覺準備充分,我以為他們會很乖,可是我上了一會兒,小朋友就開始很吵,一直在講話,我那時真的不知道怎麼辦了,而且這是我第一次上課,我很緊張,後來我彈了一首曲子他們才跟上。我記得兒歌是這樣的;我表揚,表揚誰,表揚坐好的小朋友,我批評,批評誰,批評沒坐好的小朋友,還真管用。我還準備了小朋友最愛的貼貼紙,坐好了,有積極回答問題,表現好的小朋友就給他一個獎勵。最後我終於把課給上下來了。上完後,我問別的老師,為什麼小朋友會這麼吵,感覺沒興趣一樣。那老師説因為你的課不夠新穎,一個主題要上一個月,每天都重複,小朋友就覺得沒意思。再後來有一次上課上的是自制噴水壺,我就讓小朋友自己各自帶一個礦泉水的空瓶來幼兒園,讓小朋友自己動手,用彩釘把瓶子刺一個一個的小洞,然後排隊去衞生間灌水,之後還讓小朋友自己幫園裏的花澆水,這次的課比我第一次的課好些,因為他們也愛新穎,而且老師上課也要有技巧。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老師的教育方法要符合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

小朋友都是很聰明的,只是看老師用什麼樣的方法挖掘他們的潛力。就在我實習的那段時間我置身於孩子們的中間,細細體味園丁的感受:我享受着人間最清純的快樂——那一顆顆天真的童心!他們不僅讓我感受着快樂,更讓我對愛心、責任和教育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快樂着孩子們的快樂,為了讓孩子們也能感受我的快樂,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讀懂每一個孩子。我覺得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本獨特的書,需要我用智慧去解讀,並無條件地接納。然後我要選擇有效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在組織和設計活動時,充分挖掘每一個孩子的潛能,盡我所能創設一個豐富的、多樣的、可供選擇的、有啟發性的環境,提供多種方法,寓教於樂。在活動過程中我多鼓勵、表揚,少批評、指責,在指出孩子的缺點時,語氣做到委婉,還要講究方法,或藉助遊戲,或藉助故事,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改正錯誤,呵護他們的自尊心。就這樣我在快樂中實施了教育,同時讓孩子們感受了學習的快樂!

4、家長和老師要有溝通

有些家長説,怎麼幼兒園老師每天都是在教孩子玩,寫數字,什麼東西都沒有學到,這不是這樣説的,因為邏輯思維是智力發展的核心,所以數學是基本,是奠基石。皮亞傑曾經説過:“數學的抽象乃是操作性質的,他的發生、發展要經過連續不斷的一系列階段,而其最初的來源是一些十分具體的行動”。可見,數學的抽象依靠的是作用於物體的一系列動作的協調,同時在心理上建立相應的協調聯繫。因此,兒童只有通過摸、畫、剪、拼、排、貼等操作活動,讓數學變成看得見、摸得着,並受幼兒喜愛的活動。經驗來自於生活,《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烏申基斯認為大自然是教育人的最強有力的手段之一,不採取這種手段,即使是最細心的教育,也是枯燥無味的,片面而不能引人入勝,而今大自然以其無比寬廣和慈愛的胸懷,在季節變化的同時向孩子獻出妙趣橫生的禮物,這些禮物如何成為數學活動的材料?如何為幼兒營造“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的氛圍?如何引發幼兒體驗數學的樂趣?

這些東西都要老師自己去摸索,要自己去積累,觀察孩子,再分析什麼樣的教學最適合孩子,要尊重孩子的雙嬴,要自己總結哪種教育方式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既然選擇了學前教育,我就會一無反顧的做好,這樣才不愧於孩子,才對得起自己的職業。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學習心得體會 篇五

通過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我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體會到我國對學前教育的重視,也感覺到我們作為幼兒教師身上的擔子很重,我們應該踏踏實實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用自己的熱心去培育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樑,我們要為他們的一生打好基礎。

在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之後,使我感覺到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着每個幼兒,所以我們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自由的、安全的環境,讓幼兒自由自在地在這環境中生活、遊戲、學習。老師與孩子相處應是和諧的,我們應該尊重每個幼兒的人格,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我們要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結合本班的發展水平,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語言方面的發展,還有包括每個幼兒的作品。記得在一次區域活動中,我不小心弄壞了一個小朋友在區域中完成的粘貼畫,當時我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這種行為就足夠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對孩子造成不尊重,嚴重的話,説不定還會給孩子產生消極的影響。我無意中聽到一個幼兒在説:“老師都不珍惜,不重視我的作品,我幹嘛還要粘貼作品呀?”足以證明孩子跟成人也是一樣的,他們也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別人的讚美,作為幼兒園老師,就得具備與孩子一樣的心跟孩子相處,就像與自己的朋友相處一樣,用動聽的語言,不能用命令式的語言。

我認為教書育人的關鍵是教師本身的素質問題,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現代化的教育,所以在今後我更應該提高自己的業務教育水平,多通過各種教育活動的觀摩,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發展。

作為教師應平等對待每一個幼兒,尊重和關心幼兒。教師應從領導者的位置上走下來,蹲下身,帶着一顆充滿好奇的童心與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的所想。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把教師視為他們中的一份子,他們才願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告訴老師,師幼之間才能建立良好的關係。幼兒都具有好動,好奇,好問的特點,他們對一切都充滿好奇,成天總是問東問西,摸摸這兒,碰碰那兒,一不小心,就會犯錯誤。教師應以理解、寬容的心態對待幼兒的錯誤,心平氣和地幫助幼兒分析錯誤的原因,幼兒也就能心悦誠服地接受教師的批評。

這是我學習《綱要》後的一點體會,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我將不斷的更深入的學習,把《綱要》精神逐步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 篇六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怎樣通過遊戲、藝術、烹調、體育、文學等各種活動,利用幼兒園、家庭、社區、社會資源,“適當向兒童介紹我國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培養理解、尊重、平等的態度”。《幼兒園工作規程》總則,也指明瞭幼兒園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而中外重大節日恰恰是最好的突破口。

在我們日常社會中,有着許許多多的節日。而在這些重要的節日、紀念日中,都藴藏着寶貴的不可估量的教育資源。節日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而節日活動則是民風習俗的最集中體現和重要組成部分。不同類型的節日的起源都是不同的,它的活動內容也是不斷變化發展的。通過節日教育,我們可以尋筧不同民族歷史發展的軌跡;可以看到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交往及其傳統友誼;可以體會到各國人民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的真切之情;可以多方面領略各國人民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只要是人為的東西,肯定是有缺陷的,節日文化也不例外。受歷史條件和其他因素的影響,節日文化中也存在一些不科學、不健康的東西。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家長、和社會上其他人員(即幼兒園、家庭、社區、社會)一起精心篩選出有趣味性、有重要教育意義的節日,讓幼兒學會尊重來自不同種族、民族、地區的兒童,學會能夠公平對待具有不同宗教信仰、語言、文化的兒童,學會與他們一起分享快樂,應用直觀形象的教育提高幼兒綜合素質。

只有選擇與幼兒直接經驗相聯繫的內容,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動眼、動口,自主的參與活動,只有這樣才能被幼兒所接受、所理解、所掌握。教育是人際間的。影響和互動,道德、智慧、意志、思考方式、情感的傳遞和暗示都是在這種互動和影響中發生。因此,節日教育需要幼兒園、家庭、社區、社會的參與。(其實,無論什麼教育都是需要幼兒園、家庭、社區、社會的參與。)只有這樣才能為幼兒創設出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空間。

2017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第二部分:教育目標與內容要求 篇七

一、幼兒園教育應當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全面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標。

二、幼兒園教育的內容是廣泛的、啟蒙性的,可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範疇相對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五個方面,也可以按其它方式劃分。各方面的內容都應包含知識技能、情感態度、活動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學習。

三、幼兒實際的學習是綜合的、整體的,幼兒園教育內容範疇的劃分是相對的,教育過程中應依據幼兒的學習特點進行整合處理,以使幼兒通過真實而有意義的活動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獲得完整的經驗,促進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一、健康

——增強幼兒的體質,培養健康生活的態度和行為習慣

(一)目標

1、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情緒穩定;

2、生活、衞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能力;

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

(二)教育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係,讓幼兒體驗幼兒園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2、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個人生活衞生習慣和愛護公共衞生的習慣。

3、指導幼兒學習自我服務技能,培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4、以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户外和大自然中的活動來吸引幼兒,培養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並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5、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6、在走、跑、跳、鑽、爬、攀等各種體育活動中,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三)指導要點

1、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連的,要高度重視良好人際環境對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2、教師應該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

3、幼兒不是被動的“被保護者”。教師要尊重幼兒不斷增長的獨立需要,在保育幼兒的同時,幫助他們逐漸學會生活自理,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4、體育活動要尊重幼兒身體發育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注意不要進行不適合幼兒的專門體能訓練。

二、科學

——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發展認識能力

(一)目標

1、有好奇心,能發現周圍環境中有趣的事情;

2、喜歡觀察、動手操作和實驗,積極尋求答案;

3、初步理解事物的數量關係,能用比較、分類、測量等簡單方法探究事物;

4、願意與同伴共同探究、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發現;

5、喜愛動植物,親近大自然,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

(二)教育要求

1、引導幼兒接觸自然環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與奧妙,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認識興趣;

2、結合和利用生活經驗,幫助幼兒認識自然環境,初步瞭解自然與自己生活的關係;

3、引導幼兒注意身邊常見的科學現象,感受科學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利,萌發對科學的興趣;

4、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

5、幫助幼兒認識和理解事物的形狀和數量關係,形成初步的數概念;

6、引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材料開展活動,發現物品和材料的多種特性和功能。

7、鼓勵幼兒用語言和非語言等多種方式來反映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表達發現的愉快並與他人交流、分享。

(三)指導要點

1、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慾望,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推論等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2、學習科學的過程應該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要讓幼兒親自動手、動腦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幼兒之間的合作,並積極參與幼兒的探索活動。

3、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三、社會

——增強自信,培養幼兒樂羣、友好的態度和行為

(一)目標

1、喜歡參加遊戲和各種有益的活動,活動中快樂,自信;

2、願意與人交往,禮貌、大方,對人友好;

3、知道對錯,不做明知不對的事;

4、樂於接受任務,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愛父母、愛同伴、愛家鄉、愛祖國。

(二)教育要求

1、引導幼兒參加遊戲和各種活動,體驗和同伴共處的樂趣;

2、加強師生之間、同伴之間的交往,培養幼兒對人親近、友愛的態度,教給必要的交往技能,學會和睦相處;

3、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的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

4、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和計劃活動,鼓勵他們認真完成;

5、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幫助幼兒理解行為規則的必要性,學習自覺遵守規則;

6、教育幼兒愛護玩具和其它物品,用完收拾;

7、引導幼兒接觸常見職業的人,瞭解他們的勞動及其與自己生活的關係,尊重、感激他們;

8、擴展幼兒對社會生活環境的認識,激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三)指導要點

1、社會學習是一種跨越不同領域的綜合學習。《社會》不是一個獨立的科目,而是一個綜合的學習領域。社會學習往往融合在各種學習活動中,並滲透於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

2、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尤其是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學習,往往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幼兒主要是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的經驗和體驗而學習的。教師要注意通過環境影響幼兒。

3、教師和家長是幼兒社會學習的重要影響源。模仿是幼兒社會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和家長的言行舉止直接、間接地影響着幼兒,構成他們學習的“榜樣”。因此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兒童提供良好的榜樣。

4、幼兒的社會性培養需要家、園教育保持一致。

四、語言

——提高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積極性,發展語言能力

(一)目標

1、喜歡用語言與人交往;

2、能清楚地説出自己的想法、經驗;

3、願意傾聽並能理解別人的講話;

4、喜歡閲讀畫冊和圖書。

(二)教育要求

1、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2、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

3、鼓勵幼兒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4、教育幼兒使用禮貌語言與人交往,養成文明交往的習慣;

5、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6、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

7、利用圖書和繪畫,引發幼兒對閲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閲讀和前書寫技能;

8、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幫助幼兒熟悉、聽懂並學説普通話。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的幼兒學會本民族語言。

(三)指導要點

1、幼兒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語言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在各種活動中進行。

2、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應重視與幼兒的個別交流,以及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

3、語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思維、社會參與水平、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的,語言教育應當是跨領域的綜合教育。

五、藝術

——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

(一)目標

1、能初步感受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藝術活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表現;

3、樂於與同伴一起娛樂、表演、創作。

(二)教育要求

1、引導幼兒接觸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

2、引導幼兒欣賞藝術作品,激發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

3、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經驗、感受和體驗;

4、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廢舊材料製作各種玩具、工藝裝飾品,體驗創造的樂趣;

5、為幼兒創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理解和欣賞。

(三)指導要點

1、藝術是幼兒的另一種表達認識和情感的語言。幼兒藝術教育應在引導幼兒接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進行。

2、藝術活動是一種情感和創造性活動。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應有愉悦感和個性化的表現。教師要理解並積極鼓勵幼兒與眾不同的表現方式,注意不要把藝術教育變成機械的技能訓練。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學習心得體會 篇八

在園領導與課題組的的組織帶動下,我認真學習了《綱要》,深刻領會《綱要》的最新精神,更深刻地感覺到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肩上的重任,使自己在認識上更上一層樓。在學習中讓我感想頗多的是《綱要》中的總則中的第五條,其內容是:規定了幼兒園教育的內部原則,即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活動,如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的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等等,並且提出了“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的要求。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在對幼兒的教育過程中要善於順應幼兒的性情,走進幼兒的情感世界,要學會接納他們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積極的氣氛和情境,將每一個教學過程視為師、幼雙方一次心靈的對話,敞開心扉,讓幼兒在遊戲中無拘無束地交流,讓幼兒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讓幼兒在愉快的學習中求得發展。所以,我們應結合工作實際,努力實現教育方式的轉變,儘可能把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為幼兒自身學習的興趣和需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自由地、愉快地展現自己,讓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綱要》要求“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發展。”特別強調了環境教育,強調了環境在促進幼兒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説明:兒童是社會生態環境中的一份子,愛主動探索周圍環境,而非被動的學習者。周邊的社會生態環境為兒童提供了潛在的發展機會,並對其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同時幼兒的反應行為與習慣亦會影響到與其直接相關的家庭、幼兒園、社區。

當前,我國實施獨生子女政策,由於家庭的過度呵護,電視電腦的普及,以及城市不利於親近自然和社會交往的居住環境等,使幼兒的生活空間越來越狹窄,越來越虛擬化。通過環境相互作用獲得經驗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越來越少,使幼兒變得依賴與被動。因此,《綱要》大力提倡幼兒環境教育是非常具有現實針對性和長遠發展意義的。我們的幼兒教育不僅要關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學科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為其提供優質的物質和精神環境,並協助兒童主動的觀察甚或管理周圍的環境活動,推動幼兒素質教育。

因此,我們要充分挖掘各種環境資源,並創設和利用好這重要的資源。比如,給幼兒提供豐富的遊戲活動材料,這既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要適合幼兒的個體發展水平。層次不同,難易程度也不同,從而讓每個幼兒在活動中得到不同發展。同時,要充分挖掘足夠的空間,並創設利用好每個環境,擴大幼兒活動的範圍,使其與周圍之間產生積極的交互作用。

《綱要》中指出,幼兒同伴羣體及幼兒園教師集體也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教師的態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於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環境,老師的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所以,我們努力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的、和諧的、安全的、自由的環境,讓幼兒自由自在地在這環境中生活、遊戲、學習、發展。《綱要》還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師要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的確,家長的作用也是不小的,我們要認真做好家長的工作,取得他們的信任,得到他們的幫助和支持。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幼兒教育工作。

以上是我學習《綱要》後的一點體會,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我將不斷的更深入的學習,把《綱要》精神逐步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學習心得體會 篇九

關於<<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前是有接觸過,但是不是很深,這次培訓在仔細閲讀,深有感觸。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是為了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幼兒園管理條例>>和<<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導幼兒園深入實施素質教育而特別制定的。他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定階段,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該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國小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條件。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幼兒園應該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的個別發展。

家長的職業也是決定價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本身是教師的幼兒家長,由於長期與孩子,與教育打交道,所以他們的價值取向應該有所不同。而作為農民的幼兒家長,由於周圍環境和社會地位的不同,他們的價值取向也應有所不同。居住地是對周圍環境的重要詮釋,而文化程度本身就顯示了人的社會閲歷。同時,家長的收入應該對教育目標的價值取向也有一定的影響,收入越多,往往在孩子身上花的錢也相應會多。除此之外,應該説越年輕的家長越追求進步,越懂得怎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筆者瞭解到對於此項研究,我國學者只對西北農村做了相關研究,但是幼兒教育不僅僅是存在農村與城市的差別。各類教育機構,各種周邊環境都影響着幼兒教育以及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家長本身的價值取向也是決定幼兒教育發展與否的重要因素。大多數家長還是認為學前教育是孩子成才的重要階段。而對幼兒園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孩子的未來。而教育目標的確定已經基本上確定了幼兒園的教育模式和發展方向。家長對幼兒園的選擇也可以體現家長的價值取向。

現在的大部分幼兒園出現了教育偏差,只注重單方面的教育。但是,現在的社會要求培養人的素質是全面發展的,而不是單一的注重人的某一方面。個體素質的全面發展是提高民族素質的細胞和基石,造就各類專門人才必須以發展素質為基礎。因此,基礎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

總之,幼兒教育只有根據幼兒教育的啟蒙性質,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以及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其需求來進行。才能使幼兒教育有一個穩步的發展,才能促進幼兒的茁壯成長。不管是家長還是社會以及幼兒園老師,都不能將自己的主觀思想強加於幼兒以及幼兒教育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