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學習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89W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學習心得體會【多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學習心得體會 篇一

新《綱要》遵循《規程》的精神,從幼兒園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出發,具體地規定了我國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內容範疇、目標以及基本的實踐規範和要求。我園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和培訓,認真組織全園教職員工學習和理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通過此次的活動,我逐漸感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是我一個階段學習綱要,領會綱要中的意義,並用綱要指導着我的工作。

幼兒的發展應該是多樣性的,不拘一格,有個性的,幼兒是以主體的身份在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的活動中發展的,幼兒的認識,理解,想法,感受以及活動的方式等主體性表面需要受到尊重。幼兒教育要創設有利於幼兒發展體現其主體性的機會與條件,通過幼兒自主,創設性的活動,促進其發展。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性的,啟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發展。在教學活動設計時候,我運用綱要中的理論、用綱要中的精髓去指導自己設計思路。如在設計活動中,我努力把握以開放式的提問去引導幼兒,充分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並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教育活動的內容考慮到了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讓幼兒喜歡學習,喜歡探索。改變了以往我過多的強調認識、強調幼兒學會什麼、掌握了什麼,而不顧幼兒實際能力和需要。同時在設計課程時我會考慮到個領域相互滲透、相互結合,選擇的教材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視野,又重視幼兒的興趣上和能力上的差異。

教師要注重兒童的發展潛能,注重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現在的教師對兒童發展的評價,要拋棄陳舊的兒童觀和偏見。我們必須要以幼兒為中心採用多元化的標準為手段,從多種角度觀察,分析兒童的行為和情緒。尤其要透過表面的現象,深入兒童的內心,理解其行為和情緒變化的意義。而不是根據一種標準對兒童的外在行為下簡單的判斷。對孩子評價的視點應是孩子的長處、個性特點、潛在發展的可能性,而不是他的缺點和弱處。

如果教師只看到孩子身上的不足,在態度、表情、語言上向他暗示,會疏遠教師於孩子的關係,使孩子產生自卑,失去自信心。所以,我們教師應多看到孩子的長處,發展潛能,投以讚許、肯定的目光,使孩子樹立自信心,利用他的優點,展開活動,只有這樣,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教師要尊重幼兒,以關懷、接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教師要成為孩子的朋友,和孩子有心靈上的溝通,摘下“師道尊嚴”的面具,不吝惜讚美。其次,要成為孩子的引導者,教師的教育機智是非常重要的。而教育機智又體現在教師的知識底藴及綜合素質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善於研究、多學習。利用業餘時間不斷充電、洗腦、思考、反思,在對自己的否定與批判中發展自我。所以我們要及時反思、定期反思。只有我們自己完善了,孩子們才能從中獲得有益的經驗。

教書育人得逞關鍵是教師的素質,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具有現代化的幼兒教育觀,所以,我將一如既往的學習下去,以便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通過各種教育活動的觀摩,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為,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 篇二

通過本次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學習,我更深刻地感覺到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肩上的重任,使自己在認識上更上一層樓。《綱要》的理論知識是我們平時教育活動目標制定,內容選擇的支撐點。認真學習《綱要》知識,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數,不再迷茫,對於教育所遵循的發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標,都有據可依。可以根據《綱要》要求——“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發展。”所以,學習《綱要》,為我們的工作指引了方向。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一下幾點:

一、要樹立終身教育的思想:

作為我們教師要不斷的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從幼兒的根本上促進幼兒的發展,要知道教育不僅僅是指單單的年輕時的教育更應該是一生的教育,要為幼兒的一生的發展打下基礎,去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這一理念。

二、幼兒園教育的外部連接的重要性

《綱要》特別強調了環境教育,強調了環境在促進幼兒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説明:兒童是社會生態環境中的一份子,愛主動探索周圍環境,而非被動的學習者。周邊的社會生態環境為兒童提供了潛在的發展機會,並對其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同時幼兒的反應行為與習慣亦會影響到與其直接相關的家庭、幼兒園、社區。當前,我國實施獨生子女政策,由於家庭的過度呵護,電視電腦的普及,以及城鎮化的不斷擴大帶來的不利於親近自然和社會交往的居住環境等,使幼兒的生活空間越來越狹窄,越來越虛擬化,通過環境相互作用獲得經驗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越來越少,使幼兒變得依賴和被動。因此,《綱要》大力提倡幼兒環境教育,是非常具有現實針對性和長遠發展意義的。我們的幼兒教育不僅要關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學科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為其提供優質的物質和精神環境,並協助兒童主動地觀察或管理其周圍的活動環境,推動幼兒素質教育。

由此,要求我們要充分挖掘各種資源環境,並創設和利用好這些重要的資源。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家庭、社區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的一部分,我們要積極爭取家長對幼兒教育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我們也應該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我們還要與社區密切合作,爭取社區對我們幼兒教育的支持,創設利用好周邊的環境,擴大幼兒活動的範圍,使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產生積極的交互作用。通過以上綜合利用各種資源,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更好地做好幼兒教育工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篇三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其實質就是學前教育不應當把重點放在書本知識的學習上,而應當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幼兒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三字經》開門見山就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之言,這裏的“習”可以認為是最初的學習。着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過:“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可見,幼兒期是養成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對於幼兒教育而言,關鍵是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養成教育就是教師根據幼兒德育的任務、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幼兒品德發展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施加教育影響,把當代社會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轉化為幼兒道德品質的過程。如何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呢?依據十幾年的班級管理經驗,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有效結合教學活動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對於3~6 歲的幼兒來講,他們的自控力差,知道該怎樣去做,但往往搞不清為什麼要這樣做,常常出現一些不良行為,或好的行為習慣得不到鞏固的現象。如果一味單純的説教是無濟於事的。針對這種現象,老師們常常要根據班上實際情況,有目的地設計一些活動,強化幼兒的行為,如:我發現我班的幼兒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關心他人、尊重他人。

我利用音樂活動《人人叫我好兒童》、《客人來了》,通過有感情地歌唱,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同時,我結合社會教學《學做小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的朋友》等活動對幼兒進行教育。在語言課上,我讓幼兒用自己的話説説長輩們的辛勞及是怎樣關心自己的。再比如:我班上的幼兒在相互謙讓、團結友愛、相互幫助

方面做得不好,我就利用童話故事《蘿蔔回來了》、《小白兔過橋》、《幫助朋友》等,讓幼兒從故事中吸取營養,從故事中去分清是非、辨別好壞。另外我還抓住契機,結合節日進行教育。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意義,根據不同節日的名稱和含義,我分別創設相應的活動進行教育。如:利用“三八”婦女節培養幼兒尊敬媽媽、關心媽媽、懂得感恩的品行;利用國慶節培養幼兒愛祖國的情感。充分利用遊戲活動,強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幼兒期可塑性大。學習的波動性也很大,往往一些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的,更不是一兩次活動就可以鞏固的。因此,行為習慣教育需要長期堅持,不斷為幼兒創設重複與練習的機會,方能生效。遊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為此,我們要求各班為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如:“小超市”、“寶寶商店”、“小醫院”、“小巧手”等,讓幼兒隨時都有機會在活動區參加活動,使他們在與同伴的相互交往中逐漸鞏固禮貌用語,學會熱情地接待客人;有條理地收拾玩具、愛惜遊戲材料等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關心幫助他人,主動為他人服務等一些優良的品德行為。這樣,幼兒的良好行為經過多次重複,自然而然地、習以為常地形成與習得。寓養成教育的內容於一日生活之中幼兒養成教育的培養有一個循環往復、不斷深化的過程,要長期細緻反覆地進行。美國進步主義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經驗的重組和改造。”在杜威看來,兒童從未成年狀態發展到成年狀態,他們的智慧與能力是不斷髮展的,兒童的習慣與道德也是在生活與適應環境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教育者要利用各種條件去促進兒童的習慣與品性的形成,而不能阻礙其生長。可見不能將幼兒的生活和教育活動分離,要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滲透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培養。滲透性是兒童養成教育的一個顯着特點,如在文明禮貌習慣養成教育中要求幼兒早上入園向老師問好,離園時要説再見,這個習慣的培養就是依靠日常生活中的反覆練習,促使

幼兒的認知結構不斷重組與建構才得以培養起來的。再如培養幼兒愛惜勞動成果,可以在喝水、進餐、遊戲中反覆進行。從中可看出,日常生活是幼兒開展養成教育的最佳實踐場所,具有範圍大、機會多、反應快、幼兒無心理負擔,以及針對個別幼兒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的諸多優點。教師言傳身教,以人格魅力感染幼兒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兒童通過觀察他們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為而習得社會行為。因此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對兒童有重要影響。教師和幼兒朝夕相處,是幼兒最直接的模仿榜樣。教師的言談舉止給幼兒以耳濡目染的影響,在教師的潛移默化長期薰陶下,幼兒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習慣、是非標準,並以此來檢驗和調整自己的行為。兒童常常説的一句話是“老師都是這樣的”。教師要求兒童將地上的玩具撿起來,同時也在要求自己去撿,一改過去教師站立不動,卻對幼兒行為指手畫腳的“嚴師形象”;對幼兒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時,教師也常常對幼兒的行為作出“謝謝”的反應;在街上偶遇幼兒家長,教師熱情地向家長打招呼等等這些都看似微不足道卻十分重要的教師表率行為會直接作用於幼兒。公務員之家 家園密切合作,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目前,學前兒童養成教育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家庭對兒童養成教育的忽視。隨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對兒童吃、穿方面關注較多,但對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及行為習慣問題卻忽略不見,甚至對兒童產生負面影響,如一位家長在孩子的書被別人撕壞後教育孩子:“他撕了你的書,你也要撕他的書。”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採取了召開家長會、交流家教理念、創辦德育小報等一系列的家園活動策略,極大地轉變了家長的思想及做法。從教唆幼兒打架到教育幼兒團結友愛;從一味順從幼兒的不合理要求到主動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為。開展教科研活動,有效保障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如何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使每一位幼兒都能健康成長?我深刻認識到要以教科研帶動教育教學。教師是教科研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有充分發揮專長,對養成教育過程中產生的疑問進行探究,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更好地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師應多與幼兒互動交流,多掌握幼兒的一些行為習慣,從而促使幼兒養成好的行為習慣,改正一些不良行為習慣。如偏食挑食、亂丟垃圾、遊戲後不知整理等,教師都應該十分關注,進而開展以此為主題的教研活動,注意發揮教師羣體的智慧,集思廣益,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研究,提高教科研活動的質量,並在實際養成教育過程中加以運用,從而更好地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總而言之,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必須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必須從大處着眼,細微處入手,必須貫徹落實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必須多渠道、全方位地開展一系列活動,教師要作表率,嚴格要求,反覆抓,抓反覆,另外家園還要密切配合。只有這樣,才能有助於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國家教育部頒發。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1.[2](美)約翰·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王承緒,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 孟昭蘭。普通心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4](加)馬克斯·範梅南。生活體驗研究———人文科學視野中的教育學。宋廣文,等,譯。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5] 施良方。學習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美)艾裏克·J·馬施,大衞·A·沃爾夫。兒童異常心理學。孟憲章,等,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幼兒雙語教育的必要性探究論文

關鍵詞:學前兒童雙語教育關鍵期 第二語言語言環境電教設備 摘要:語言的多樣性在世界範圍內普遍存在,學前兒童的雙於教育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然而在我國雖然學前兒童的雙於教育已經……

幼兒雙語教育的必要性探究論文

關鍵詞:學前兒童雙語教育關鍵期 第二語言語言環境電教設備 摘要:語言的多樣性在世界範圍內普遍存在,學前兒童的雙於教育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然而在我國雖然學前兒童的雙於教育已經……

適合兒童生理髮展的音樂教育措施分析論文

關鍵詞:幼兒教育 教育理論 幼兒音樂教育生理特點 摘要:文章概述了音樂教育對幼兒的重要影響,闡述了我國目前音樂教育所存在的問題,重點分析和説明了幼兒的生理成長特點以及針對這些特點採取的相……

師校學前教育專業課改策略探討論文

關鍵詞: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課程 摘要:改革高師學前教育專業日前的課程體系已成為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的大事。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改革可從充實通識課程中自然科學方而的學科門類、加大技能教育課……

2017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解讀(二):對《綱要》簡析 篇四

第一部分 總則

它規定了我國幼兒園教育的性質。《綱要》明確指出: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幼兒園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在教育中,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國小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反映了倡導辦開放的、社會化的幼兒教育,以促進教育社會化、社會教育化的進程的理念。《綱要》中突出了生活與環境對幼兒成長的影響作用,規定在幼兒園教育中,應當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表達出幼兒教育必須遵循的基本規律和內部原則。

第二部分 教育內容與要求

(1)《綱要》第二部分在教育內容與要求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將幼兒學習的範疇按學習領域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等五個領域,並同時強調“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的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每個領域的目標要背,簡答)

每一個領域都分為“目標”、“內容要求”和“指導綱要”三部分。各部分功能各有側重。

(2)在教育目標方面,《綱要》重視幼兒的興趣、情感、態度,在實施中重視幼兒為主體的探索性學習。

使用諸如“體驗”、“感受”、“喜歡”等詞彙,表明該領域要達到什麼目的和它的價值取向。

(3)在“內容與要求”部分則在説明為實現教育目標,教師應該做什麼、該怎麼做、用什麼內容做。在教育內容方面,《綱要》吸收了建構主義和現代認知心理學的成果,強調了作為教育內容的知識的建構性、過程性。在教育內容與要求上,把知識獲得作為動態變化的、幼兒主動建構的過程。

(4)在學習方式上,《綱要》強調幼兒的主動學習,改革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要着力組織適合幼兒的活動,創造適宜的教育環境,從幼兒的實際生活中去發現教學賴以展開的資源,通過作用於幼兒的活動來對其發生影響,強調幼兒的主動學習,讓他們獲得體驗,獲得一定的知識與技能。

第三部分 組織與實施

(1)幼兒園的任務:為所有在園兒童健康成長服務,為每一個兒童提供積極的支持和幫助。

(2)教育資源: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5點,可以轉變成自己的話記憶)

(3)如何科學合理的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4點,需要背,考簡答)

①時間的安排應有相對的穩定性和靈活性。既有利於形成秩序,又能滿足幼兒合理的需要,照顧到個體差異。

②教師直接指導的活動和間接指導的活動相結合。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的時間。教師直接指導的集體活動要能保證兒童積極參與,避免時間的隱性浪費。

③儘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和過渡環節,減少和消除消極等待現象。 ④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

(4)明確了幼兒教師的角色定位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求教師尊重幼兒權利、發展規律、特點、水平、個體差異;教師要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盡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幼兒大膽探索與表達。

(5)在《綱要》的實施原則中,要求保證幼兒的遊戲、自由和自發的活動時間。同時,強調幼兒園教育的生活性,要“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與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要“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第四部分 教育評價(2013年已經考論述題)

(1)這一部分明確了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評價的性質——什麼是幼兒園教育評價)

(2)評價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幼兒的發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和指導,促進幼兒發展;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反思成長和提高教育質量。(評價目的——為什麼評價)

合理安排户外活動形式,切實提高户外活動的質量,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篇五

户外體育活動既是幼兒園一日教育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幼兒健康領域教育的有效載體,因此,不能把它看成可有可無或者作為集中教育活動之後的一種放鬆,無目的、無計劃、隨意安排,它也是藴涵着教育目標的,因此每天的活動內容我們都根據班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來進行預設。首先精心選擇內容,一些傳統的體育遊戲都是經過長期實踐的智慧結晶

至今仍然深受幼兒的喜愛,如:揪尾巴、跳房子、老鷹抓小雞、老等等,這些遊戲都比較質樸、活潑,所以這樣的活動我們也會經常開展,同時根據主題的內容再挖掘生成一些新的體育遊戲內容。其次確定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地提供器材,在幼兒園現有的器材中選擇適當的、有層次的活動材料進行活動,並在運用幼兒園現有的體育器材的基礎上進行自制適用的體育器材,如紙球、沙包、毽子、拉力器等器械。最後在組織幼兒活動時注意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

形式要生動活潑,富有啟發性、趣味性,來激發幼兒的鍛鍊興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挖掘活動器材的功能性和可變性,進一步增強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的主動參與性。通過豐富的户外體育活動以達到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增強幼兒體質的目的。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學習心得體會 篇六

通過本次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學習,我更深刻地感覺到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肩上的重任,使自己在認識上更上一層樓。《綱要》的理論知識是我們平時教育活動目標制定,內容選擇的支撐點。認真學習《綱要》知識,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數,不再迷茫,對於教育所遵循的發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標,都有據可依。可以根據《綱要》要求——“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發展。”所以,學習《綱要》,為我們的工作指引了方向。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一下幾點:

一、要樹立終身教育的思想:

作為我們教師要不斷的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從幼兒的根本上促進幼兒的發展,要知道教育不僅僅是指單單的年輕時的教育更應該是一生的教育,要為幼兒的一生的發展打下基礎,去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這一理念。

二、幼兒園教育的外部連接的重要性

《綱要》特別強調了環境教育,強調了環境在促進幼兒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説明:兒童是社會生態環境中的一份子,主動探索周圍環境,而非被動的學習者。周邊的社會生態環境為兒童提供了潛在的發展機會,並對其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同時幼兒的反應行為與習慣亦會影響到與其直接相關的家庭、幼兒園、社區。當前,由於家庭的過度呵護,電視電腦的普及,以及城鎮化的不斷擴大帶來的不利於親近自然和社會交往的居住環境等,使幼兒的生活空間越來越狹窄,越來越虛擬化,通過環境相互作用獲得經驗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越來越少,使幼兒變得依賴和被動。

因此,《綱要》大力提倡幼兒環境教育,是非常具有現實針對性和長遠發展意義的。我們的幼兒教育不僅要關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學科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為其提供優質的物質和精神環境,並協助兒童主動地觀察或管理其周圍的活動環境,推動幼兒素質教育。由此,要求我們要充分挖掘各種資源環境,並創設和利用好這些重要的資源。更好地做好幼兒教育工作。

三、關愛、尊重幼兒,促進幼兒的成長

我們老師必須應尊重每一個的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我們作為幼兒教師,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堅持對幼兒進行教育和保育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幼兒教育和保育並重,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方式,努力做到:增進幼兒體質,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發展幼兒智力,培養興趣和求知慾,以及初步的動手能力;萌發愛國、愛集體的情感,培養幼兒感受和表現的情趣和能力。

幼兒園的教育應該是全面的、啟蒙性的,相對地説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這五個領域的內容是相互滲透的,要求我們在開展幼兒教育工作中,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通過五個領域的教育內容,從不同的角度,努力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四、“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感受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在對幼兒的教育過程中要善於順應幼兒的性情,走進幼兒的情感世界,要學會接納他們的個性差異,在教學中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積極的氣氛和情境,將每一個教學過程當成師、幼雙方一次心靈的對話,敞開心扉,讓幼兒在遊戲中無拘無束地交流,讓幼兒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讓幼兒在愉快的學習中求得發。所以,我們應結合工作實際,努力實現教育方式的轉變,儘可能把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為幼兒自身學習的興趣和需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自由地、愉快地展現自己,讓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以上是我學習《綱要》後的一點心得。在今後的工作實際中,我要以《綱要》為指導,把《綱要》的精髓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 篇七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怎樣通過遊戲、藝術、烹調、體育、文學等各種活動,利用幼兒園、家庭、社區、社會資源,“適當向兒童介紹我國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培養理解、尊重、平等的態度”。《幼兒園工作規程》總則,也指明瞭幼兒園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而中外重大節日恰恰是最好的突破口。

在我們日常社會中,有着許許多多的節日。而在這些重要的節日、紀念日中,都藴藏着寶貴的不可估量的教育資源。節日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而節日活動則是民風習俗的最集中體現和重要組成部分。不同類型的節日的起源都是不同的,它的活動內容也是不斷變化發展的。通過節日教育,我們可以尋筧不同民族歷史發展的軌跡;可以看到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交往及其傳統友誼;可以體會到各國人民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的真切之情;可以多方面領略各國人民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只要是人為的東西,肯定是有缺陷的,節日文化也不例外。受歷史條件和其他因素的影響,節日文化中也存在一些不科學、不健康的東西。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家長、和社會上其他人員(即幼兒園、家庭、社區、社會)一起精心篩選出有趣味性、有重要教育意義的節日,讓幼兒學會尊重來自不同種族、民族、地區的兒童,學會能夠公平對待具有不同宗教信仰、語言、文化的兒童,學會與他們一起分享快樂,應用直觀形象的教育提高幼兒綜合素質。

只有選擇與幼兒直接經驗相聯繫的內容,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動眼、動口,自主的參與活動,只有這樣才能被幼兒所接受、所理解、所掌握。教育是人際間的。影響和互動,道德、智慧、意志、思考方式、情感的傳遞和暗示都是在這種互動和影響中發生。因此,節日教育需要幼兒園、家庭、社區、社會的參與。(其實,無論什麼教育都是需要幼兒園、家庭、社區、社會的參與。)只有這樣才能為幼兒創設出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空間。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學習心得體會 篇八

為了更好的組織和實施教育活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我們全園老師都認真閲讀、學習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本綱要分“總則,教育內容和要求,組織與實施,教育評價”四個部分。它從制定本綱要的目的出發,闡述了幼兒園教育在幼兒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重要性。是一個奠基階段,從這裏,就讓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我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的責任之重大。在第二部分教育內容與要求中,它把內容劃分為語言、科學、社會、藝術、健康這五個領域,分別向我們介紹了每個領域所達到的目標,要求和要掌握的要點,一切從幼兒出發。從不同的角度促進了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怎樣去開展一個教育活動。在第三部分組織與實施中,又給了我們要求和幫組,讓我更加清楚,有條理的安排孩子們的一日生活。第四部分的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幼兒、對老師自己,對教育工作的評價,怎樣去評價,評價的方法,注意的事項都介紹得很全面。

從各個方面瞭解綱要的內容要求之後,它讓我在平常(來自好範 文網的生活工作當中收益不少。我們班的孩子都非常活潑、好動,還有部分孩子比較叛逆、調皮,所以班上常規都很亂,對此,我很着急,便很嚴厲地訓練常規。在我的“威嚴”之下,大部分孩子在我的面

前都很乖了。但是我漸漸發現在孩子看我的眼神中多了一份“恐懼”。而且,我不在的時候,他們還是照樣一團糟。這時,我想到了綱要中的一段話“幼兒與教師在人格上平等,教師在與幼兒共同生活中要建立平等、親密、信賴的良好關係,創造一種開放、温暖、和諧、寬鬆的活動氛圍,使幼兒快樂、健康地成長。於是,我試着與每一個幼兒做朋友,不再擺着老師的姿態,要求他們怎樣做。而是以尊重的態度與他們溝通,久而久之,孩子們與我親密起來,喜歡和我一起玩了,我也引導他們怎麼樣做才是對的,孩子們都很容易接受。

漸漸地,我明白了許多。其實,多於孩子溝通,多給他們一些鼓勵、稱讚,是比批評、指責更容易讓孩子改正缺點。

2017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第四部分:教育評價 篇九

一、教育活動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應自覺地運用評價手段,瞭解教育的適宜性,調整、改進工作,提高教育質量。

二、教育活動評價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幼兒發展知識、學前教育原理等專業知識分析問題、總結經驗、自我反思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

三、教育活動評價應以自評為主,同時發揮教師羣體的智慧和合作精神,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四、教育活動評價應結合教師的實際工作、自然地伴隨着整個教育過程進行。

五、幼兒的行為反應是對教育工作最客觀、直率、真實的評價,教師要關注幼兒的反應,把它看作重要的評價信息和改進工作的重要依據。

六、教育活動評價宜重點考察以下方面:

㈠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組織與實施方式、以及環境能否向幼兒提供與本指導綱要所要求的教育目標相一致的學習經驗,滿足幼兒全面發展的需要;

㈡教育內容和活動方式是否適合幼兒的興趣和學習特點,貼近幼兒的生活,對他們有吸引力;

㈢活動內容、方式以及教師的指導是否既適合大多數幼兒的發展水平和需要,又體現了對個體差異的尊重和適應,使每個幼兒都有成功的體驗;

㈣教育內容、方式、環境條件是否有利於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動手動腦,探索創造;

㈤教師的指導是否有利於幼兒進一步探索與思考,有利於擴展、整理和提升幼兒的經驗。

看了“2017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人還看: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心得體會 篇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正式頒佈了,這標誌着我國的幼兒教育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全體教師在園領導的組織帶動下,認真學習了《綱要》,深刻領會《綱要》的最新精神。根據《綱要》要求——“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發展。”下面就《綱要》藴涵的幼兒環境教育來談談自己的一點認識。

《綱要》特別強調了環境教育,強調了環境在促進幼兒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説明:兒童是社會生態環境中的一份子,愛主動探索周圍環境,而非被動的學習者。周邊的社會生態環境為兒童提供了潛在的發展機會,並對其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同時幼兒的反應行為與習慣亦會影響到與其直接相關的家庭、幼兒園、社區。

當前,我國實施獨生子女政策,由於家庭的過度呵護,電視電腦的普及,以及城市不利於親近自然和社會交往的居住環境等,使幼兒的生活空間越來越狹窄,越來越虛擬化。通過環境相互作用獲得經驗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越來越少,使幼兒變得依賴與被動。因此,《綱要》大力提倡幼兒環境教育是非常具有現實針對性和長遠發展意義的。我們的幼兒教育不僅要關注那些有目的性的學科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為其提供優質的物質和精神環境,並協助兒童主動的觀察甚或管理周圍的環境活動,推動幼兒素質教育。

因此,我們要充分挖掘各種環境資源,並創設和利用好這重要的資源。比如,給幼兒提供豐富的遊戲活動材料,這既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要適合幼兒的點擊查看本資料原創網站更多文章個體發展水平。層次不同,難易程度也不同,從而讓每個幼兒在活動中得到不同發展。同時,要充分挖掘足夠的空間,並創設利用好每個環境,擴大幼兒活動的範圍,使其與周圍之間產生積極的交互作用。

《綱要》中指出,幼兒同伴羣體及幼兒園教師集體也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教師的態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於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環境,老師的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所以,我們努力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的、和諧的、安全的、自由的環境,讓幼兒自由自在地在這環境中生活、遊戲、學習、發展。《綱要》還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師要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的確,家長的作用也是不小的,我們要認真做好家長的工作,取得他們的信任,得到他們的幫助和支持。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幼兒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