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五月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8W

五月的心得體會多篇

五月的心得體會篇1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端午習俗傳千古。”端午節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傳承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2006年,“汨羅江畔端午習俗”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中國端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每個傳統節日都有屬於它們的習俗,端午節就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諸如扒龍舟、掛艾草與菖蒲、打午時水、浸龍舟水、食粽、拴五色絲線、薰蒼朮、佩香囊等,都是端午節的習俗。每逢農曆五月初五,形式多樣的端午節俗都會在全國各地上演。多樣的節日習俗能夠增強民族認同、強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能夠讓人們重新認識、感受藴藏和流淌在民族血脈中的傳統文化。

“互聯網+端午節”,傳統文化更具時代活力。科技改變世界,網絡温暖生活。近年來,隨着“寬帶中國”戰略加快實施,互聯網越來越“飛入尋常百姓家”。兼具包容性和開放性等特點,互聯網與端午節也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雲端”過端午越來越成為時尚,網上摘粽葉、自助配香包紅紅火火。隨着表達方式創新,端午傳統文化變得更加生動、豐富、親民,互聯網和傳統文化也越來越相得益彰、水乳交融。

端午節加入“國際味道”,中華文化世界飄香。習近平總書記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説過,交流互鑑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龍舟變身為國際賽事,粽子加入了西餐味,菖蒲酒取代了雄黃酒,黃姜糯米飯成了主食……隨着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中華文化魅力日益滲透到全世界,端午節也一步步走入世界各國視線。中華文化正在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燦爛名片,文化自信正在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傳統節日凝結着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比如端午節吃粽子,其就是要從端午文化中挖掘講仁愛、重民本、崇正義等思想時代價值,激發人們愛祖國、愛家鄉、愛親人、愛他人、愛自然的深厚情感。在“互聯網+”時代持續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14億人民羣眾的文化自信將進一步增強,文化強國夢將越來越清晰。

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今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形式多樣的端午節俗,既見證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精神、中國風格、中國氣度和中國自信,鞭策着14億中華兒女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在新時代創造新成績。

五月的心得體會篇2

“節分難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是為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節也是因為屈原而流傳於世的。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特有的習俗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因為當時撈救投泊羅江而死的屈原所傳承下來的。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賽龍舟不再只是單純為紀念屈原而舉行的了。它演變成了一項最富激情、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努力奮爭,拼搏向上的精神的運動。賽龍舟這項具有紀念意義的運動,不僅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還成為了國際性的賽事,得到了新的發展。

包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意義。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當然,粽子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地區,就會包出不同的粽子。雖然形狀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雖然風味大不相同,但都寄託着老百姓對屈原這位偉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可是,心中卻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隨着社會的發展,端午節的節日氣氛也在逐漸減弱。端午節和眾多的中國傳統佳節一樣,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之説不只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個,但卻是最有説服力的一個。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傳説,雖是眾説紛紜,卻也為它增添了不少神祕與魅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華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端午節在我國已延續了二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澱,從而賦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內涵。

其次,端午節還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節的每一種延續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託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與心願。如果説端午節是因為傳説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節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出永恆的魅力。傳説可以動人,而情更加感人!

節日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於挖掘和弘揚,有時我們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夠。我們的社會,應該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傳統文化絕不是“封建”、“落後”的代名詞,而應該成為新時代我們引以為豪、為傲的民族瑰寶。

五月的心得體會篇3

粽葉飄香,雄黃酒濃,又是一年端午到。傳承千百年,歷久而彌新,這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今天仍有着濃郁的傳統意、文化味。在湖北秭歸,一年一度的端午詩會、龍舟比賽如期開場,吸引了海內外遊客的目光;在安徽合肥,“益起讀”公益活動進入社區,和孩子們在閲讀經典中尋找端午節的意義。這些活動,讓人們在吃粽子之外,體會到節日更豐厚的內涵。

近年來,擔憂“端午節成為‘粽子節’”的聲音不時出現。的確,端午節吃粽子,這是千百年來的民俗傳統,但如果把端午節等同於吃粽子,則可能在“除了吃還是吃”的單調活動中遺忘了文化內涵、丟掉了精神價值。飲食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卻絕非是載體。端午承載着我們這個民族相沿不廢的集體記憶,這其中的歷史傳承與文化韻味,比粽子更加芳香,也更值得品嚐。

一個傳統節日,就是一杯歲月的陳釀,也是沉澱着厚厚文化土層的歷史河牀。端午節,吃粽子只是其中內容之一,它更是除穢驅病的衞生節,也是詩人節、運動節、女兒節,除了吃粽子,還要掛菖蒲、賽龍舟、祭屈原。傳統中,在端午這天女兒回孃家探親,家人喝雄黃酒,備艾葉、菖蒲和大蒜,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戴香囊……祛病消災、祭祀祈福、回家團圓、強身健體,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從這些美好的生活願望出發,為端午節創造出許許多多美麗動人的習俗,這是應該繼承的文化財富。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民俗起源説法眾多,但屈原無疑是端午節最醒目的文化符號。每逢端午,人們彷彿總是能穿越時空,遇見這位行吟澤畔的大文豪。“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愛國情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民本情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着剛毅,“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的高尚品格……這些精神如同黃鐘大呂,穿越時間仍然在現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響。文化是端午節的靈魂,在這一天,正可以重温時間的厚重、文化的韻味,築牢民族精神與家國情懷。

五月的心得體會篇4

今天,學生剛放學,就接到通知:全體班主任參加學校栽花束勞動。所有的班主任老師送走學生之後馬上加入到勞動的隊伍中。校園頓時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所有的領導老師都加入到勞動的大軍中,勞動中,大家配合的那麼默契,挖坑的挖坑,栽樹的栽樹,培土的培土,今天的勞動沒有思想準備,很多女教師穿着五一假新買的高跟皮靴,漂亮的新衣服,來不及換衣服和鞋子。但大家毫無怨言,一個不少參加了勞動,還有的教師帶病參加勞動。今天的天氣也真考驗人。突然的高温,加之男教師少勞動強度又大,下班前還要完成任務,讓同事們個個滿頭大汗,男教師已經勞動一下午了,沒有休息時間,此時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目標,下班前完成任務。為此勞動中大家不嫌髒,不怕累,同心協力終於在下班前幾分鐘完成了勞動任務。

學校是一道風景,老師們敬業的精神是一道風景,領導們以校為家的精神更是一道秀麗的風景。毛家店中心國小在領導的正確帶領之下,教育事業正蒸蒸日上,校園環境大有改觀,學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作為中心國小的一名教師,我感到自豪,雖然班主任工作很累,但和諧的集體錘鍊了我的敬業精神,超負荷的勞動培養了我的上進意識,一天一個太陽,點燃一個希望,一天一個故事,每個都不尋常。一天一個變化,鑄造一個夢想。我相信毛家店中心國小在全校領導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教學、環境又面臨新的挑戰,讓我們共同努力,讓毛家店國小的明天更美好!

五月的心得體會篇5

涉水吟天問,角黍慰靈均。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已經來臨。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以歷史人物為主題的節日不多,除了以介子推為主題的寒食節之外,端午節或許是其中“知名度”的一個節日了。我們都知道,從文化學的意義上講,傳統節日的形成,是特定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結果,是人類社會活動在文化風俗層面的深層映射。無論是紀念介子推的寒食節,還是紀念屈原的端午節,都寄託着人們對直行懿德之士精神推崇的厚重民俗情愫。在傳統社會的家國框架下,對於直行懿德之士的厚重情感,在廟堂的大傳統和江湖的小傳統這兩種文化生髮環境互相摩蕩的作用力下,逐漸凝聚成社會生活中的一個個精神文化座標。

端午節無疑就是這樣的精神文化座標。為民眾所熟知的端午節應季食品粽子,以及彰顯體育精神和文化符號的龍舟競賽,固然是端午節作為精神文化符號的不可或缺的外在物質形式,但我們只有將這種外在物質形式與其內在精神文化內核相融合,才能從更宏闊層面上統觀作為傳統節日文化的端午節之全貌。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形成,龍舟與粽子也是我們表達對屈原“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猶未悔”之愛國操守的樸素情感寄託。屈原所在的社會環境,他對故土故國的深厚感情,對自己愛國為民政治主張無法得到重視的精神熬煎,他的遭受謠諑饞嫉以及被放逐,乃至最後自沉汨羅江,顯然充滿着傳統士人在逼仄環境中的苦痛熬煎。傳統士人出於悲天憫人的愛國主義情懷,雖然與其所在時代的褊狹逼仄發生苦痛衝突,但這種選賢任能、修明法度政治主張所藴藏的愛國情懷,以及“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背後的民本思想,即便經歷了幾千年的歲月洗禮,仍然散發着耀眼光芒。

某種意義上説,文化發展類似大浪淘沙,是一種揚棄的過程。反映在傳統節日方面,有的節日幾近湮滅了(比如今天我們基本上不過“寒食節”了),有的則在歲月洗禮中嬗變,吸收了時代因素後變得光怪陸離,比如過度注重物質形式,以及商業化的過度侵蝕,這些無疑對傳統節日所藴含的文化內核和民俗精神是一種挑戰。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正確對待傳統節日,把現代文明因子與傳統節日文化內核進行無縫對接、有機融合,不僅關乎傳統節日的繼承,更關乎現代文明對傳統文化的揚棄發展。應該説,物質形式是表面的,精神內核才是傳統節日的靈魂。拿端午節來説,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固然是我們對端午節文化記憶的一種外在物質呈現,但重新發掘這個節日所藴含的愛國精神和民本思想,審視其所發生的特定社會文化環境,重新考量其所藴藏的精神文化內核,放置在當今社會發展、公共治理和現代文明的時代序列中,讓其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這無疑是包括端午節在內的傳統節日無法迴避的境遇。畢竟,汲取傳統文化精華與發展現代文明精神,都是促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題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