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五課堂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4.7K

五課堂心得體會多篇

五課堂心得體會篇1

今天當我看一些交通事故圖片展覽後,使我受益匪淺,一例例交通事故產生,警示我們要珍愛生命,遵守交通規則。

由於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對交通事故的認識嚴重不足,以至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劇,當面對那些觸目驚心的場景時,使人感到痛心疾首,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種事故領域的“頭號殺手”。而導致悲劇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欠缺交通安全防衞知識,自我保護能力薄弱。

有的司機為了自己能賺更多的錢就嚴重超載,有的自信“高超”的駕駛技術而把“酒精能麻痺人的神經”忘記得一乾二淨,有的為了趕時間,日夜兼程,疲勞駕駛等等所有這些無不給交通安全帶來隱患。

回想起所見的一幕幕慘不忍睹的場面,讓人不寒而慄,司機大佬超載、無證、超速、酒後、疲勞駕駛等違規操作,讓無數人倒在車輪下、倒在路邊、倒在橋下……一個個鏡頭令人心寒。據統計,每年因各類交通事故死亡達到70多萬人,也就是每五分鐘都有人死亡,每一分鐘都有人受傷,多麼驚人的數字!

所以作為一名駕駛員,其真正把握的不是方向盤,而是人民的財產和生命,交通意識的淡薄,和對交通法規的漠視是最大的殺手。珍惜別人的生命就是自己活着的最大意義,好好地檢查自己行為吧!

不要再勸司機喝酒了,因為他是你的親人,他手裏把握着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要再開帶病車上路了,因為它關係到別人的生命!

不要再超載,超限,超高,疲勞駕駛了,掙錢難道比生命還重要嗎?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應該倍加珍惜,重視交通安全,學習交通法規,遵守交通規則,讓交通安全的警鐘在我們身邊常嗚吧。

五課堂心得體會篇2

一、如何構建高效課堂

(一)備課求“實” ——預設、生成,相輔相成

為一名教師,在備課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備課準確到位,做好課堂教學預設。因此,必須明確編者意圖,明確每節課所學的知識點、知識塊在整個單元、整冊教材、整個學段所處的地位、作用。每節課的重點、難點、關鍵點都做到心中有數。當然,教材是專家編的供學生學習的材料,內容單一,片面,所以教師不能完全依賴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將相關的課外材料引入課堂,使現有的課本與課外的材料相互補充,使我們的課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教材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為了更好地實施教學,我們需要科學重組教學內容,大膽的改造教材,讓教材“為我所用,為生所用”。

課堂教學需要預設,但也不是按部就班,連説開場白、過渡語、結束語都預設好,甚至將語氣、手勢、表情都事先設計好了,這不是教學而是演戲。同時,過度強調現場生成教學,可能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就到哪裏。預設與生成應該是相輔相成,互為作用,通過預設去促進生成,通過生成去完成預設的目標。

有效的預設應促進課堂上的有效生成。有位老師在教學《長城》一課時,做了這樣一個預設:他出示課件,向學生饒有興趣地介紹長城的結構。後來評課時有人問他為什麼做這樣的預設,他支吾地答道是為了讓學生了解長城的構造。像這樣的預設就屬於無效預設或低效預設,不能完全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思維,不能促進課堂的有效生成。如果我們讓學生在圖上找一找課文中涉及的長城的各部分,如:城牆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並在圖上註明,用自己的話説一説各部分的作用。充分了解長城的特點,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進而激發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促進學生情感思維的形成,這樣才是有效預設。

有效的預設應有教學梯度,而不是盲目的、隨意的,它應促進課堂教學向縱深發展。前不久,聽了一位老師上《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課堂導入之後,老師提出了兩個問題:“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如果讓你學該學什麼?”然後組織學生討論,再讓學生回答。大家不難想象,整個課堂大部分學生不知所云,不知從何應答,整個課堂顯得雜亂而沉悶。究其原因,是其過分注重課堂的生成而忽視了有效預設,致使教學無法向縱深發展,時間也無法掌控。如果採取課前先下發探究表,課堂上教師依據問題難易程度梯次推進課堂教學,就會收到好的效果。

過去把生成看成一種意外的收穫,現在則把生成當成一種價值追求,當成彰顯課堂生命活力的常態要求。我們説,預設是為了更好的生成,一堂充滿生成活力的課必須要創設有效乃至高效的預設。

(二)課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

只有確保課堂教學高效,才能帶來教學質量的高效。這就要求我們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1、靈活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依據學生特徵選擇教學方法;根據學科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依據教師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依據時間標準選擇教學方法。

2、活躍的教學狀態。只要能讓學生的思維總處於活躍狀態,積極地探索知識並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就是一節高效的課,成功的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要將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學和練,學習目標由學生確定,過程讓學生參與,問題讓學生提出,內容讓學生總結,方法讓學生歸納。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和促進者,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3、科學的學法指導。俗話説:“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教師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善於為學生創設提問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

形式和方法層出不窮,開闢了課堂教學的新空間,但要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務實高效,還必須有度。如:小組合作學習這種常見的學習形式已被廣泛地引入課堂,併成了新課程課堂的標誌。有位老師在上《花鐘》一課時提問:“花兒開放的樣子是一樣的嗎?開花的時間相同嗎?”請分小組討論。教室頓時熱鬧起來,那位教師反而顯得無所事事。有的小組討論漫無目的,缺乏有效引導;有的小組只是優等生髮言,其餘當聽眾;有的小組只是象徵性的説上幾句。整個課堂看似活躍,其實是散亂的活躍、假活躍。毋庸置疑,小組合作教學方式打破了過去師生交流的二維模式,構建了一個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生本對話的三維模式,但千篇一律採用一種形式就值得商榷了。其實,討論問題必須是高質量、有探究價值的,而且必須建立在學生個體思考基礎上,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小組合作方式的優點,才能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

二、構建高效課堂的意義

(一)高效課堂的構建,使原來死氣沉沉的傳統課堂煥發了勃勃生機。

傳統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是“灌輸——接受”,學生處於被動狀態;高效課堂採用新理念,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踴躍發言,談感想、談收穫。新理念讓學生在“聽中學”、“看中學”、“想中學”、“議中學”、“演中學”。這就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實現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使學生處於主動狀態,教師在課堂上關注的是每一位學生,關注的是學生的一切,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高效課堂切實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水平,培養了學生能力。

(二)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增強了學生的自信。

“做中學”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想中學”增強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議中學”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應答能力,“演中學”鍛鍊了學生的膽量,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這些能力的提高是潛移默化的。

三、構建高效課堂對教師能力的要求

(一)高超的課堂導學能力

高效課堂中的教師更為關注的是學生在課堂上做了些什麼、説了些什麼、想了些什麼、學會些什麼和感受到什麼等等。教師給予學生充分自主學習、探究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充分的發展。板書也許是學生來寫,總結也許是學生來説,但這依然是一堂好課,一堂學生“學”得好的課。

(二)準確地教材把握能力

高效課堂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必定會引發學生形形色色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儲備豐富的相關學科領域的知識,不能侷限於教材範圍的知識,教師要學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靈活的課堂管理能力

無法滿足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參與,熱鬧又是課堂紀律的大敵,如何能讓學習在“熱鬧”中“有序”地進行,取決於教師課堂管理能力。

(四)機智的課堂環節把控能力

環節的設計能力要求教師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設計環節進行,要富有彈性,以便隨學生的表現來靈活調整,這取決於教師的隨堂機智。

四、存在不足及困惑

(一)課堂活動 要求容易養成難

高效課堂讓老師少講,學生多學、多説;老師先不講,只是告訴學生學習的方法和內容,學生要將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索取,學生要動起來,還要在同學面前講出來。學生要從過去的觀眾變成演員、當事人,要重建一種新的課堂秩序,要克服人類最大的弱點“惰性”。學生的規範變成習慣,需要教師告訴學生如何做,需要老師堅持點評,採用合適的評價。讓學生髮生質的飛躍這一過程需要長期的培訓。

(二)課堂展示 參與容易精彩難

展示是高效課堂的亮點。為什麼要展示?展示什麼?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如果任由課堂自由發展,課堂出現了“展示專業户”的問題;如果教師人為分工,擴大參與度,又使得 展示雖然參與廣泛但又變得 “泛泛而展”,失去了精彩,難以達到高效率。這是教師教學的困惑,

高效課堂改革是一個蝴蝶破繭、鳳凰涅槃的過程。它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前途是光明的,但過程是曲折的。

五課堂心得體會篇3

今天,我們在教室參與了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首次太空授課,“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給我們上了一節生動有趣的物理課。

首先,王亞平老師給我們展示了天和核心艙的主要結構,先後帶我們參觀了居住區、衞生區和太空廚房。隨後,老師還介紹了太空跑步機、太空自行車、“企鵝服”等運動裝置的用法,並解釋了太空中鍛鍊的重要性:空間站幾乎沒有重力,微重力的環境會使人血液上湧、骨骼疏鬆、肌肉萎縮,需要堅持鍛鍊以保持身體健康。葉光富老師還為我們演示了在太空中如何行走、轉身,從而讓我們對宇航員在太空中的生活有了更多的瞭解。

接着,就是最激動人心的太空實驗環節了。三位老師演示了太空細胞學實驗、浮力實驗、泡騰片實驗等,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水球成像實驗。王亞平老師先製成一個水膜,再向水膜中緩緩注水。由於微重力環境下表面張力較強,水膜變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水球。老師又向水中注入一個氣泡,將臉靠近水球時,水球裏竟然呈現了一正一反兩個像。老師解釋道,這是由於氣泡將水球分割成兩部分,使其分別成像。這樣一節別開生面的“天宮課堂”結束之後,我終於明白了“太空授課是物理課堂上最生動的實踐案例”這一説法。

正如王亞平老師在課程最後給我們青少年的寄語,“我們是祖國含苞待放的花朵,希望我們的夢想在廣闊無垠的太空中綻放”,我們當今的任務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報效祖國,為祖國的航天事業、科技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五課堂心得體會篇4

1、組織好一堂課的開端。指導教師採用恰當的開課技巧,創設良好的情境,使全班學生很快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主要做法和要求是:(1)組織好教學情境。上課準備鈴響,要用眼神暗示學生做好上課的準備工作。上課鈴響,教師立即登上講台,此時要環視全班學生,檢查有無缺席,情緒怎樣,同時也以自己的飽滿的精神狀態為示範,暗示學生要振作精神,儘快進入教學情境之中;(2)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感的氛圍。教師要把自己對學生的期待及對教材的情感,儘快融入教學的情感中,使學生在情感上與教師產生共鳴,促使他們表現出與老師配合的積極性;(3)根據不同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開課技巧。

2、抓好課堂紀律的管理。 管理好課堂秩序是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基本保證,有助於師生教學情緒的穩定,有助於師生雙方信息的交流。課堂紀律管理的做法和要求是:(1)創設好合理的課堂情境;(2)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結構;(3)調節控制好學生的學習焦慮;(4)從心理學的角度,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輔導;

(5)採用適當的制止手段,排除各種干擾。課堂紀律管理需注意的是:(1)始終明確紀律只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而教育才是根本;(2)要建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師生關係;(3)當破壞課堂紀律的行為已出現或已干擾課堂教學時,教師首先要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要把學生看成教學的合作者。

3、運用語言信息和非語言信息調控教學情緒,以平衡教學活動。這是指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利用反饋的語言信息和非語言信息(表情、動作等)排除干擾,調節控制學生的學習情緒,以求得教學活動的平衡。教師運用語言信息控制教學情緒的做法和要求是:(1)教師輸出的語言信息要準確、清晰,有啟發性;

(2)要善於借用聲調、音量、速度等輔助性語言信息吸引學生;

(3)利用有效的課堂提問,給予學生恰當的認可和鼓勵;(4)控制好語言信息的量度;(5)借用語言信息的輸出控制好教學節奏;(6)適當控制學生的學習情緒;(7)對於外來干擾信息,可採用指令性或輔助性語言信息加以排除。

4、運用注意規律,把學生的注意指向和集中到學習內容上。有效地喚起和組織學生的“注意”是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基本條件。運用注意規律駕馭課堂教學的做法和要求是:(1)掌握注意規律的分類,一般可分為無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後注意三類;(2)掌握喚起學生“不隨意注意”的方法;(3)掌握喚起學生的“隨意注意”的方法;(4)掌握喚起“隨意後注意”的方法,這是由隨意注意發展而來的高級的注意形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着重啟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同時教學生學會學習;

(5)通過設計問題,控制與引導學生的注意。

5、運用教育機智,隨時調節控制好課堂教學情境,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教育機智不是教師隨心所欲的靈機一動,而是建立在觀察、瞭解學生的基礎上,不斷積累教育經驗的結果,

屬教師的一種特殊的智力定向能力。教師運用教育機智排除課堂干擾的做法和要求是:(1)樹立教師必要的威信。教師的威信是學生接受教誨的基礎和前提,能喚起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產生向老師模仿的意向。這種威信使教師在採取有效措施,排除課堂干擾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2)深入瞭解學生的年齡、特徵、個性特點。觀察學生要有敏鋭的洞察力,能透過學生外在的表現,找出其心理原因,以使自己具有正確估計情勢的能力。(3)把握和控制全班學生的學習情緒。(4)掌握排除課堂干擾的方法。

6、運用小結、佈置作業等手段做好一堂課的結束工作。指教師在一堂課的教學結束前,為繼續維持好良好的教學氣氛,以做好課的結束工作所採用的行為方式。一堂課的結束環節十分重要,一般做法與要求是:(1)小結本節課的基本內容,幫助學生加以整理歸納,突出重點,理出學習內容的層次結構,使之條理化;(2)做好課外作業的佈置工作。結合學習的內容,選取有代表性的且能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鞏固學習內容的作業佈置給學生;(3)講究課堂結束時的藝術。如結束前留下帶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課後繼續思考,或給學生留下一個含蓄結尾,以“言盡而意未盡”的魅力促使學生展開想象,或在總結本節課所講的內容之後提出與下節課有關的新問題,造成懸念,激起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慾望等等;(4)要按時結束一堂課,做到準時下課,不可提前,也不可拖堂。

7、創設民主的教學環境,以保證學習氣氛的輕鬆、和諧。

做法和要求是:(1)採用民主型的教學方式;(2)在學生中享有威信;(3)具備良好的心理品質;(4)樹立正確的學生觀;(5)善於建立以教師高尚師德為主體的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6)善於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集體;(7)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理解並認可他們提出的不同意見,創設一種諒解、寬容的教學氣氛;(8)教師要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9)要具備一定的教學素養;(10)對學生能作出客觀而又公正的評價;(11)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12)要求教師具有人際交往的技巧,通曉青少年社會心理學;(13)要扮演好心理顧問或知心朋友的角色;(14)在教學中創設使學生暢所欲言的情境和以勇於發表個人見解為榮的氣氛。

五課堂心得體會篇5

“微課堂”是以“課程小組”為中心的互動學習社區。課程小組由需求和興趣產生,每個課程小組都是一個圈子,由多個課程小組形成了大圈子。

“微課堂”作為一款手機學習應用,突破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將課堂搬到了學生的手機或ipad裏。只要下載老師們上傳的“微課”便能隨時隨地的學習,也能隨時隨地與同在學習一門課程的小夥伴們溝通交流。與此同時,“微課堂”裏的課程不僅僅只是傳統的ppt放映,更有視頻教學、音頻教學、在線作業與考試等多種選擇。

作為一名管理者,最希望的就是既能夠節省教師外出學習的費用,外出學習的時間浪費,又能夠讓教師學習到更有效的內容,那麼微課堂就給我們建立了這樣的一個好的平台。因而“情境數學微課堂”就是遠程教育的一種形式,它打破了傳統培訓在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最大化地進行教學資源共享,可吸納更多的教師參與其中,是提高教師教育素質的信息化和便捷途徑。

通過微課堂的形式讓全國各地的老師們聚集在一起,共同學習、探討、鑽研,從而減少了教師外出學習的時間及其差旅費用,最重要的是微課堂能夠讓老師們把外出的時間遷移到網絡,更有效的在網絡學習和探討。這樣的學習模式我個人覺得非常有效。

同時,“情境數學微課堂”可以輔助並配合《情境互動式幼兒數學教育課程》在幼兒園的實施開展,可以結合教師的實際教學問題,提供給教師實操性較強的教學指導,並根據每週的教學計劃,與教師一起進行備課,這樣教師可以隨即將所學所獲在第一時間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實效性強。

微課堂還可以根據教師不同教學水平制定不同級別的培訓內容,對課程的理念、教法和延伸應用等進行深挖,對系統提升教師的數學教育素養起到積極的作用。以上則是我看完微課堂以後的個人感想,希望我們京師樂育能夠把微課堂辦的越來越好,讓更多的老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