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懺悔錄6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04W

讀懺悔錄6心得體會多篇

讀懺悔錄6心得體會篇1

“人活着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因為“有什麼意義 ”這類問題,其終極答案就是“有利於人類的發展”,所以那個問題就會變成 “人活着對人的發展有什麼用?”

我認為我們是無知的,很被動的,很多東西我們是弄不清楚的,既然我們已經被莫名其妙的放在這個世界上了,就活得開心就好,愛你愛的人,做你能感到快樂的事。

列夫托爾斯泰最後做的那個夢太絕了,託翁一開始苦苦探尋生命的意義,(但他自始至終也沒找到答案),無果後,投奔宗教,不再尋根問底,只求有所支撐,相信上帝的存在是他生命的支撐,原文中寫道“他了解並看到我探索,絕望,鬥爭,他是存在的,只要我瞬間承認這一點,生命就立刻在我身上高漲起來,”(我覺的這是因為他把上帝設置為一個具有最高理智的,正義的上帝的角色,認為這樣的角色創造的生命一定是有一意義的)東正教的缺陷使他失望了,最後在夢中,他向上看,看到藍天就感到安穩了,因為他找到新的信仰,相信進步,相信明天,相信美好,努力生活。那句話“宗教信仰是生存的能量,只要人活着,他總要有宗教信仰”中應該把“宗教”去掉。每個人都需要相信些東西。我們不信宗教,但我們都相信美好,不是嗎?在社會底層掙扎的人,要不就是相信自己能一點點向上,要不就是沒有思想的行屍走肉。

讀懺悔錄6心得體會篇2

孟子曾經説過: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法治”指一種治國方略或社會調控方式,在這個意義上,法治是與人治、德治相對立的。如果許多人都不受法治控制,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那麼世界該變得如何?法治讓人講究文明,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少些人們的糾紛,使人們和諧,社會安定。

法治,無聲警察

一個未滿18歲的青少年,他的父母由於身體不好,而沒有時間管他,他便像一個流浪子一樣,整天遊着,遊着。他慢慢地迷上了電腦遊戲,為了去網吧打遊戲,有時甚至還逃學。當他沒有錢時,他第一想到的就是他的母親,無論是誰説的話,他母親都會信。他就以她母親的這一弱點,來求得他的奢侈之心。他回了家,騙他母親説學校要買資料,需要交15元錢,他的母親毫不猶豫的把15元錢給了他。

他繼續逃學,並得寸進尺地向他母親要更多的錢。直到後來,學校老師知道了這件事,狠狠地批評了他,並告訴了被矇在鼓裏的父母,讓他們認真監督他,不讓孩子偷偷溜去網吧,然後讓學生幫助他,讓他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一種這麼可貴的東西——情感!

法治,知心朋友

説到國小,我便想起了我的一位同桌,她。。。。

我每次出教室的時候,總感覺有一件不好的事要發生,當我回來的時候,發現我的一支筆不見了,反正是一支筆,我也沒去探究了,但後來,這種情況出現很多回,我就發誓:這件事我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有一次,我假裝出去了(其實我在牆壁邊謹慎地望着)。突然,我看到我的同桌,趁有些人不注意,悄悄地從我的位子裏拿出一樣東西來。我便跑去告訴老師,要老師為我做主。

老師把同桌叫去,同桌進教室時眼睛紅腫着,後來,老師安排他一個人坐,並讓她父母好好教育她,讓她改正偷東西的行為。

法治,法治,就是這麼厲害,你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它看在眼裏。

法治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治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讀懺悔錄6心得體會篇3

上一週用了兩天的時間看完了盧梭的《懺悔錄》和餘華的《活着》。

感覺到的不是某些情節的動人,而是那種隱藏在其後的幸福與自由。

越讀書越覺得自己的匱乏,想突然間讀完所有的書,有人説讀書應該“少而精”,有人則認為該多而廣,我被這些相左的觀點弄得很迷茫。我想不論怎樣還是先來個多而廣吧,因為如果精就等到上了博士再説吧!

喜歡的是盧梭那種自由,他的自由不與金錢掛鈎,他追求的是屬於自己內心的快樂。他喜歡閲讀,喜歡到處遊玩,喜歡按自己的意願寫作,喜歡為自己所愛的人付出一切。儘管他做過壞事,而且“有罪者的良心為無罪者復仇”,他終身為了良心的譴責而不安。他在那個時代,是個不與上層社會同流合污的下層人,卻有着超出時代的思想和崇高的道德……我想給自己的自由也許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因此告誡自己不要過多的按照世俗的眼光來約束自己,畢竟束縛不利於自己的發展,走自己的路,不管對不對,只要堅持下去,相信能夠超越原來的自己。

?活着》給我的啟示是幸福。幸福不必然和金錢或背景相聯繫,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夠彼此真心付出,相親相愛。有了那種維繫全家人的感情,一切都不重要了。也許福貴在物質上是貧窮的,但是在精神上一定是幸福的。雖然他“在笑中哭,在死亡的陪伴下活着”,可是家人給他的愛讓他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我生活在一個貧困的家庭裏,但是我缺少這種家庭真正的愛。不是説父母不愛我,而是發現他們總是為了錢而爭吵。我和妹妹在他們的爭吵中長大,一直認為錢是最重要的,因此很早就立下目標賺好多好多的錢,以後不讓父母吵架。於是,我在努力,而努力的目標不是自由與幸福,是束縛人使人異化的金錢。於是覺得自己不是自己的主人,而是金錢的奴隸。拼命的家教掙錢,寧可為了掙錢而放棄一切娛樂和自由。這種想法讓我過的好累。好想讓自己離開這樣的生活,可是每每想到父母吵架的心寒,和對我抱有的期望,我都會投降。於是,我不是快樂的,也不明白為什麼別人是快樂的,難道別人的目標是輕鬆的嗎?

現在我找到了原因,彌補家庭裂痕的藥膏不是冷冰冰的金錢,而是真情。雖然母親還在為了那五斗米而拚命的苦幹,而我也沒有辦法勸説母親休息,那麼能給他們的只能是我對他們的愛。

我想未來的社會一定不會再有一個我,因為錢將在未來一文不值!

讀懺悔錄6心得體會篇4

奧古斯丁的《懺悔錄》是我大學讀的第一本文學書,大學的我不喜歡讀文學類的書籍。記得那時任老師教我們西方外國文學,當時考試的要求就是要我們讀一本關於學前教育方面的西方名著,迫於考試壓力所以選擇了《懺悔錄》,但是後面的研讀改變了我之前的想法,漸漸的接受文學書籍。

在《懺悔錄》中,奧古斯丁描述了自己真實的生平。尤其是書中對耶和華的信仰,是那麼的執着。對於我這種無神論者而言,真的十分佩服,不知他們是怎麼從無信仰到執着信仰的。在《懺悔錄》中提到“天主是主宰自然的,破會了自然的規律,就破壞了我們和自然之間應有的關係。”這裏提及到要遵循自然的規律,不能破壞自然的意志,要尊重自然。其實這也暗示我們,孩子出生到社會上,就是大自然孕育的產物,作為成年人,我們要尊重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強迫他改變他自身帶出來的本性。這對於幼師的我,真的有很大的提示,在幼園,總是擔心幼兒不聽話,調皮,導致安全出現問題,於是作為老師的我們總是不允許他們做這個,不允許他們玩那個,其實他們只所以調皮,那是因為他們好奇心的本性而導致的,我們一致的壓迫會不會改變孩子們原本的天性呢?而且他很注重在書中,他沒有隱瞞也沒有誇耀,沒有焦躁也沒有自卑。我們常説世上沒有後悔藥,我們也常常受人告誡和告誡人:後果自負。也許自己的人生路途是一錯再錯過來的。

讀懺悔錄6心得體會篇5

今天當我讀到盧梭的這句話,仍然激動不已。他説:當時我是什麼樣的人,我就寫成什麼樣的人:當時我是卑鄙齷齪的,就寫我的卑鄙齷齪;當時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寫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萬能的上帝啊!我的內心完全暴露出來了,和你親自看到的完全一樣,請你把那無數的眾生叫到我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讓他們為我的種.種墮落而歎息,讓他們為我的種.種惡行而羞愧。然後,讓他們每一個人在您的寶座前面,同樣真誠地披露自己的心靈,看看有誰敢於對您説:“我比這個人好!”。這一段話像極了耶穌對惡意誹謗一個妓女的法力賽人説的話一樣:你們當中誰若沒犯過罪,就可以打她。結果,眾人一個個丟下石頭,低首離去。

盧梭的為人向來遭人垢病。他性格激烈、多變,熱情奔放而又極端敏感,大悲大喜旁若無人,缺乏自制力。正是這些相互衝突的個性讓他更像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他睿智但是也活得苟且,他驕傲但是也卑微,他坦誠但是也有掩飾。在自傳裏,盧梭懺悔了一個年輕時犯的錯誤。有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顆貴重的鈕釦,把事情賴在一個他喜歡的小女僕身上,因而使那個無辜的女僕蒙受了羞辱。由於盧梭的“自暴隱私”,一些後來的哲學家包括羅素甚至認為盧梭根本談不上是個哲人。而我卻認為盧梭觸及了哲學的本質問題-他首先用自己為解剖標本,對人性做了一次深刻的探討。

從氣質上講,羅素與這些人是兩類人,他對於浪漫主義激情向來不以為然。其實羅素本人也不是一個冷靜的書齋學者,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三番五次鬧離婚,不會提倡性解放,不會反宗教,不會被當局禁止講學,不會相信社會主義,不會參加反戰運動甚至弄到要坐牢。激情是每個人都有的,羅素也認為激情與理智相比是推動歷史的一種更主要的力量。

盧梭是法國第一個最勇敢的平民思想家。他出身貧寒,年輕時代長期處於奴僕地位。羅素這樣的貴族子弟當然不會去偷鈕釦,羅素的子女當然也不用進孤兒院。盧梭跟一個地位低賤的女侍結婚,這也被羅素拿來進行了一番精神分析,意思是盧梭只有在下賤的女人面前才能得到一種完全的自信。我對羅素一向敬仰,但這一次我覺得羅素講話未免刻薄了一點。在法國大革命前,逆向等級的婚姻是不被允許的,他與華倫夫人的關係不可能為當時的婚姻制度許可。

上帝造人的時候,給我們一雙眼睛看外部的世界,審視內心的智慧之眼則是這顆懺悔的心。如果説讀蒙田讓我心靈安詳閒適,讀盧梭則使我悲天憫人。盧梭覺得前輩作家蒙田還坦白得不夠,他説蒙田雖然也講了自己的缺點,卻把它們寫得相當可愛。看起來像是自責,但是卻是自贊。他針鋒相對地提出了一個哲理性的警句:“沒有可憎的缺點的人是沒有的。”在懺悔錄裏,他寫了他的吝嗇,他的偷盜習慣,他對朋友的背叛,他説的謊行的騙。

談到盧梭不能不提到華倫夫人。如果沒有這個傑出的女性慷慨仁慈的培養和經濟支持,歷史上就不會有這位盧梭。他在與華倫夫人同居期間,生活才稍稍穩定,安心讀書、思考問題並寫作。年長盧梭11歲的華倫夫人出身於一個古老的貴族世家,她很年輕的時候就結了婚,婚姻並不美滿。她逃到法國,法王便把華倫夫人收留在他的庇護之下,並且給她一千五百銀幣的年金。風姿綽約的華倫夫人是一個有非凡智慧的女人,她成了盧梭的庇護人、老師、情人及知心的朋友。從一件小事上我們可以看到盧梭是如何痴戀這個可愛的女人的:一天吃飯的時候,華倫夫人剛把一片肉送進嘴裏,盧梭便説上面有一根頭髮,華倫夫人將肉吐到盤子裏,盧梭用叉子叉起來,飛快地吞下肚去。因為這是一場超越肉慾的情感,所以盧梭、華倫夫人及夫人的男管家阿奈之間的三人戀情也充滿了柔情蜜意。

盧梭的晚年孤獨不幸。由於《愛彌爾》一書的出版,被當局者視為異教邪説,因此最高法院判決將已出版的《愛彌爾》全部燒燬,並立即通緝盧梭。再加上處理人際關係上的不如意,令盧梭在精神上的狀態近乎瘋狂。他疑心重重,不得安寧――水果商減價賣給他蔬菜,以施捨來羞辱他;馬車轉彎時差點撞死他;人們賣給他的墨水是無色的,讓他寫不了辯護詞;甚至到處都有人在跟蹤和監視他。

然而神是公正的,盧梭的思想光芒沒有因歲月而黯淡。盧梭不論在社會政治思想上,在文學內容、風格和情調上都開闢了一個新的時代。曾有一位法國批評家説:我們十九世紀的人就是從盧梭這本書裏走出來的。

盧梭在地下應該瞑目了,起碼他在死後的,有我這樣一個讀者在崇敬他,捧讀他的作品。縱橫古今中外,有多少作家能像他那樣毫不留情地剖心剜肺地寫自傳呢?沒有,一個也沒有。

讀懺悔錄6心得體會篇6

通過觀看廉政圖片展覽、警示教育片,預防職務犯罪講座,迷途者的現身説法以及行領導的集中廉政談話,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感觸很多、體會很深,更加堅定了要廉政、勤政、為人民服務的信念。通過思考,總結了幾點我的心得體會:

一、利用反面教材,引以為戒。

認清大窟窿都是由小砂眼演變而成的,必須慎初、慎微、慎獨;認清行賄者總是披着熱情、友好的外衣,處心積慮地投你所好,借用你的權力為他服務,必須提高警惕,慎好、慎友、慎權。

二、樹牢防腐意識,切莫糊塗。

在廉潔問題上犯不得一點糊塗,抱不得一點僥倖思想。面臨各種和考驗時,要自覺拒腐防變,否則,不但毀了自己的一生、又危害家庭,更危害了國家利益、危害了社會。今天,幾個犯人的現身説法,在讓我們感到無比惋惜的同時,又不難發現他們共有着以下四個特點:一是都曾受到家庭、組織的良好教育,都曾是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棟樑之才;二是都有輝煌的過去,曾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了較為顯著的工作成績,得到了組織和羣眾的信任;三是都曾擔任一定的領導職務,手中都或多或少掌握一定的權力;四是最終走上犯罪道路、成了人民的罪人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因為放鬆了學習,放鬆了世界觀改造,而失去了拒腐防變能力。他們走上犯罪道路,組織惋惜,家人痛心,自己悔恨。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必須從他們身上吸取教訓,以此為鑑。

三、慎用手中權力,造福社會。

權力是一面雙刃劍,用好權會給社會做更多的好事、實事,用不好權也有可能會毀了自己、毀了家庭、貽誤事業、危害社會。迷途者的現身説法也表明在走上領導崗位之初,還是慎重掌權,慎重用權,但當獲取了榮譽和得到領導的信任後就漸漸變得麻木不仁,放鬆警惕,混淆甲乙方,稱兄道弟,無形中將權力變成以權謀私的資本。我們必須引以為戒,從他們身上吸取教訓。

四、端正人生態度,知足常樂。

錢財是過眼雲煙,幸福才是永恆。萬惡皆因貪字起,貪念會讓人的私慾無限膨脹,直至衝昏頭腦,失去理智。迷途者的現身説法無一不是因為貪慾之手觸及法律底線,而受到了黨紀國法的嚴厲制裁。因此,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要一切向“錢”看,不要搞“攀比”,珍惜現有崗位和待遇,算好七本帳,不要迷失方向,在履行崗位職責時,才能真正做到廉潔奉公,問心無愧。

五、加強學習改造,自警自律。

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都發生了多方面的變化,一定要不斷加強對黨的方針、政策和黨紀國法、部門法規的學習,更要加強自身的世界觀的改造,樹立正確的思想信念,努力增強廉潔自律意識,不斷提高反腐倡廉的自覺性和自身免疫力,始終牢記黨員標準、崗位職責,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不法分子便無機可乘。時刻提醒自己,約束自己,紮紮實實做好工作,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要在保證自身廉潔的前提下,加強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自覺接受組織和羣眾監督,加強員工教育管理,完善制度,杜絕管理漏洞,強化監督,保護好隊伍穩定;加強自身抓廉政建設的能力提升,與時俱進地改進工作方法和手段,把廉政建設的成果切實轉化為企業經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