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的講座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02W

教師的講座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教師的講座心得體會篇1

12月8日至9日,我有幸參加了在城北國小舉行的新課程標準下美術教學“疑難問題”研討會,並聽取了西湖國小教育集團章獻明校長的講座。

在歷時兩天的學習中,我認真地聽了講座,並做了詳細記錄。章獻明校長的講座讓我感覺受益匪淺。在這章獻明校長几個小時的講座裏,沒有感覺到疲勞,反而如沐春風。章校長的幽默、樂觀、豁達,令會場不時爆發出陣陣笑聲與掌聲,讓我真正領略了一個特級教師的人格魅力,感觸頗多。聽章獻明校長的講座,我更折服於他的語言藝術,章校長很少看演講稿,但卻旁徵博引,侃侃而談。那詼諧的話語,讓人覺得親切輕鬆;章校長從美術教師“備課、課堂教學、評課”幾個角度出發,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並與老師們進行了交流。

回憶章校長的講座,我得出以下幾點體會:

1、聽課與評課體現出一位教師的教學能力

章獻明校長在講座中提到西湖教育集團的教師聽課要求做到“三個六”指標。對上課教師要提出六個優點、六個缺點和六條建議。他建議教師們在聽課時要做到筆要勤、手要快,做好每個環節的記錄和評語,尤其強調了同步評課的優越性。對於集中評課要有針對性、實效性。類似“教態自然與否”、“課件是否精美”等方面的淺層次評價儘量少講,甚至不講。

結合章校長的聽課要求,對照自己的聽課筆記,發現平時聽課過程中大都是以上課教師教學環節為主線進行的。雖然評課中,也能根據教學目標、難點落實等方面記錄評語,但都停留在自己平時所積累的零碎經驗的層面上,沒有一整套的理論聯繫實際的有效性點評。今後仍將加強理論學習,在聽課、評課過程中還要進一步探究、細化。

2、讀透教材是備好課的大前提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這是毋庸置疑的。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先全面瞭解教材,再進行備課。但有時會發現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完成的作品思路單一等問題。所以,如何才能讀透美術教材是上好課的關鍵因素。

在章校長的講座中我找到了方向,他針對如何讀透教材的幾個問題做了進一步探究。第一,教師要讀“透”教材的地位和重要性,一課教材往往包含了諸多內容,如何對教材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就是建立在明確教材地位的基礎上進行的。第二,教師要“深入”教材,要挖掘教學內容,加之地區美術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對教材的處理與整合就顯得尤為重要。第三,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強調了備課就是備學生的教學觀。

3、教師要拓展視野,培養學生的創作慾望

以往自己的美術教學是以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技能進行的。雖然教學內容能注意題材廣泛,但學生的創作慾望不強、作品中也缺少孩子們天真、浪漫的氣息。聽過章校長的講座後,我發現教學內容和方法是一個整體,選擇什麼樣的內容,對擴大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探索世界的興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樣也是美術教學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目標。

為此,我設想改變以往停留在單一領域目標的做法,應該深入到學生生活中去發掘他們關注的熱點,將目標拓展到學生的興趣方面,還要開展一系列探究活動並從中去尋找美術創作的題材,將美術創作放在一個不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中,使學生不斷體驗探究新知的樂趣。

4、教師運用各種途徑與手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的能力

在章校長的講座中我瞭解到圖畫、符號、剪貼等美術手段經常會成為學生的手段。這些記錄雖然稱不上藝術作品,卻十分有助於學生學習如何去把握新的信息。教師設計探究活動能使學生主動獲取信息、處理資料並加以利用,是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能把美術教育侷限於專門的美術活動。當美術作為學生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時,它的目標就不是學習某種表現形式,而是把握更為靈活的學習方法,形成自主學習、自我實現的能力,使美術在學生髮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5、教師要養成學科課堂的專業習慣

平時自己對於教學中偶發事件或對於教材的新的認識,很想記錄下來,但是往往是激動之後,沒有動筆,還是自己的惰性比較大以及動筆的習慣不好有關。我覺得章校長説得很好:“一堂課兩萬字的評課記錄也不為多”。這次講座使我逐漸認識到教科研的重要性,尤其在新課改過程中,更應該值得去學習一下新課改的理念,以便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教我明學思之理,外在的知識要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能力,就必須用理性的思維,挑戰的眼光去審視、吸收、創新。

在得知章獻明校長開完講座後還要立刻奔赴杭州開會時,我感受最深的還是作為一名教師的敬業精神。章校長用精彩的授課方式為我們講解、指導,表現出了極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他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就教師的觀念、新課程、教學設計等方面進行分析,讓我獲得進步的同時,也感受到事業心和責任感的重要性。

這次聽講座學習使我獲得的了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也對今後的美術教學工作充滿了信心。

教師的講座心得體會篇2

震撼:用這個詞來形容我聽完講座的感受,我認為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震撼一:剛一上台,沙老師就非常嚴肅地説:“剛才在導師代表、學員代表發言時,有兩位老師在小聲説話,我現在很衝動,想把他們叫起來讓他們説説,剛才兩位老師發言的主要意思,但我考慮到不是我們海淀老師,所以給你留個面子,但我希望你認真傾聽別人發言,這不但是對發言者的尊重,同時也是你獲取新知識、新理念的絕好機會。”夠厲害的吧!(語調平靜)着實讓我“精神”了一下。從中,我感覺到了沙老師做事一絲不苟的態度。真是個認真的老太太!

震撼二:七十多歲的老人,應該是享受老年清閒自在生活的年齡,告別工作的繁忙,告別緊張、忙碌的都市生活節奏,而我見到的沙老師卻是一位有着先進教育教學理念,仍舊為教育事業奉獻着自己餘熱的一位兢兢業業的教育先導者,他的一些理念,他看待教育的角度不得不讓人折服,教師要培養多方面的人才,國家的建設需要多方面、多層次人才,需要高尖端科技人才,需要有專業技術的工人,需要無私奉獻的普通勞動者,作為教師,要明白:並不是所教的學生成績一流就是最好的老師,要給學生不同的發展空間。

震撼三:涉取知識的廣、博。深厚的文化底藴需要積累,沙老師就是一位極具文化底藴的教師,她的積累來源於生活、實踐、講座、讀書??善於學習的人總能發現身邊處處皆學問,總能把同時、身邊人的一些想法變成自己的想法,沙老師説:“不要放過每一次講座,講座短短几小時的時間,可能是他幾年甚至十幾年在工作中不斷實踐、總結出的經驗,可能是他看過數十本書總結、悟出的道理。可能是他花費很多時間才總結出的方法,你短短几個小時甚至一兩個小時就學到了,多划得來呀!”沙老師知識的廣泛涉取還表現在:旅遊也是學習的好機會。

年過半百的沙老能有這樣的理念,還有這樣不斷學習的精神,做為教學中堅力量的我們又該以怎樣的姿態去從事和對待自己的工作呢?這確實是個值得我們思考的的問題,也是值得我們用行動來證實的問題。

教師的講座心得體會篇3

幾天來和國家特級教師們零距離接觸,專家們對國小數學的前沿引領,對課堂的高超把握,無不讓人心生敬仰。又一次讓我經歷了思想的.洗禮,享受了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領略到名師課堂的精彩,欣賞到名師的教學和獨到的見解,讓我豁然開朗,發現了數學教學的新天地。不禁讓我感覺到:越是名師,上課越有激情、越對學生親近,大概是他們身體中文化積澱到一定的厚度,人站到一定的高度,才有那樣的教學功底。學習後給我的是心靈上的震憾,精神上的頓悟,思想上的淨化,認識上的昇華。通過這次學習,整理筆記、盤點收穫、幾多感悟在心頭:

一、異彩紛呈的講座收穫頗多

海淀區著名的特級教師田麗麗老師的講座就象是一頓豐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異彩紛呈。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數學教學中的經驗、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幽默風趣,讓人久久難忘,讓我們深深感覺到教學技藝無止境,教學創意無極限。但是對我們來説,每位教師都是一座豐富的寶藏。作為一線的國小數學老師,我們有自己的獨特個性,每個人又身在不同的學校,面對不同的學生,因而專家們的新潮觀念、精妙方法等不一定適合我們每個人,這就要求我們用心研究分析,對照自己的實際,為我所用。

二、注意了課堂上的生成資源

教學活動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幾位教師用各種激勵性的語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強調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感受,真實地遵循了學生認知過程。展示了學生的所思,所想,所做。使一個真實的課堂,以人為本的課堂,以學定教的課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彰顯。課堂中生成的許多新課程資源,真實寫了學生間的認知差異,啟發了學生更加深入,全面掌握知識,提升能力。如:田老師在教學《認識體積與容積》時,當學生回答錯誤是,她並不是馬上否定她們,而是從側面誘導他們。如果此時我們的老師對這樣的學生大加挖苦或否定,那麼這位學生就可能無所收穫,甚至會影響到他今後對這門學科的興趣。此時的田老師及時地給學生以鼓勵,儘可能知道學生的亮點。學生也很舒暢,在教學中,田老師或點撥、或點頭、或巡視、或參與談論……真正履行着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的角色。

三、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

1.多創造一些讓學生髮言的機會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師生觀已經是教育界的共識。所以我們的教學應多創造一些讓學生展現自我個性,展現自己的思維過程的發言的機會,決不能讓少數“精英學生”包攬課堂發言權,作為教師應具備這樣一種教學民主意識,即不管學生的學習成績如何,學習狀態如何,都應讓他在一節課上至少發言一次或更多。(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關注學困生)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我們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地創設數學問題,通過數學問題把不同層次的學生引進數學學習的殿堂。

2.多創造一些讓學生自我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着觀察,實驗,模擬,判斷,推理等探索性和挑戰性的活動,要改教師的“講授”為學生的“自主”,必須要給學生充分的自我思考時間和空間。有了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學生的學習過程才能得以充分展示出來,學習成果才能瓜熟蒂落。那些違背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最終並不會在學生的大腦中留下什麼值得回憶,回味的東西(哪怕你塞給他許多知識)。有的甚至造成學生後繼學習的困難。這些難道還不能引起我們的驚醒嗎?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發動學生去觀察,去感受,去實驗,去猜測,去交流,去概括,讓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來,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來。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牢固的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在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過程中體會學習數學的快樂情感,形成穩定的,積極的情感態度。

四、浮華退去,盡顯本色

這次聽課最大的感受就是,名師執教的觀摩課都很樸實,注重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淡化了課件等的輔助作用。華麗惹眼的課件被幾樣簡單的物品代替;五花八門的活動被紮實的動手實踐所代替,真正彰顯了課堂本色。

五、高效成為衡量課堂教學標準。

教師教學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圍繞着“高效”,注意提高課堂效率尤其學生的學習效率。每節課都非常注重對重難點的落實。學生學習目標明確,有利於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抓住重難點的好習慣,上起課來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做一名好教師不容易

幾位老師的課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無窮的藝術魅力。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首先要苦練教材關。只有把學科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目標鑽研透了,把教材吃透了,才有可能設計出精彩的教學過程。其次教師必須在現代教學理論指導下不斷實踐,因此要有計劃的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最後,教師要有真本事。國小數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教學的藝術是教師鑽研教材、研究學生、進行創造性勞動的智慧之果。

想一想一名教師一輩子從事學校教學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時間和精力,是在課堂中和為了課堂教學而付出的。每一堂課都是教師生命活動的凝聚。課堂教學對教師而言,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我們自身生命價值的體現和自身發展的組成。雖然我們希望生活是多彩的,但平實是生活的本質,多彩只是生活的點綴,捨棄平實而追尋多彩,結果必定是浮華人生。課堂教學不也正是如此!名師們走進課堂,讓課堂走進生活,用真情撥動學生那鮮明的思想、生動的語言、創造的精神的琴絃。我們也只有將課堂教學當作人生中的生命經歷,去享受、去充實,才會將課堂教學當作學生的生命經歷,自覺地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這段生命經歷。名師正是深知其中的精髓,所以名師的課堂樸實而顯睿智。

走近名師,學習名師紮實的理論功底、深厚的文化積澱、開闊的教育視野、精湛的教學能力及永不滿足的超越精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們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堅持不懈。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去,我堅信通過這次學習,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於自己鍾愛的教育事業。

教師的講座心得體會篇4

長安鎮教辦開展了國小數學青年骨幹教師的培訓活動,聽了特級教師黃愛華老師的專題講座後,我受益匪淺,下面幾點值得我借鑑:

一、用好教學用書、教科書。

黃老師在演講中着重講了教科書的重要性怎樣去讀好教學用書?怎樣運用?

(1)站在編者的角度去看教材;

(2)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教材;

(3)站在教師者的角度去看教材。

讀懂教材,理解教材中的知識和重、難點,在教學中應如何去展開教學,學生對我的這種方法是否接受?學生在閲讀例題時會出現哪些問題?……等等都要考慮好。所以在上課前一定要認真專研教材,從多個角度去思考教材,做到活學活用。

二、提倡“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

在會中,黃老師提倡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正好與我校開展的數學“學案式”的教學法相吻合。聽了他的課後,我學得這點值得我去學習和借鑑,在教學中提倡學生先提前預習,再抓重點、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然後進行大容量的課堂練習,當堂消化,不留或者儘可能少留家庭作業,提倡減負工作,這些不正是我校正在進行的教學模式嗎?

我校從三至六年級開始正在嘗試使用“學案式”教學法,今學期我也開始嘗試使用學案進行教學,在嘗試使用教學的過程中,我曾產生了一些疑問,遇到了一些問題,聽了黃老師的講座後,找到問題的根源和解決問題的辦法。使我更加明確自己的教學方法和對策,懂得怎樣更好的運用“學案式”教學法進行教學。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堅定這樣的教學模式,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探索,繼續完善自己的教學。

三、勤寫教學反思,養成經常閲讀教材、文本、書刊的習慣。

作為站在教學一線的我,深受啟發,只有不斷的積累教學心得,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教學,才會有更大的進步。同時,也要經常性的閲讀教材、書刊等書籍豐富自己的知識,開拓自己對知識面的寬度。針對性的對閲讀的書刊進行“勾、點、畫”等記錄的標示,並寫讀書心得,如有可行的方法可在教學中進行嘗試和調整,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的講座心得體會篇5

3月4日,我跟隨着教體辦領導和兄弟學校的老師,前往濱州蓮華學園參加了“名師之路”研討會,有幸親耳聆聽了著名教育專家魏書生的報告,受益匪淺。

想象中,這麼著名的人,講起報告來,那一定是高深莫測、暗藏玄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相反的,沒有太多的客套話,也沒有什麼開場白,魏老師的報告會就這樣開始了。

魏書生老師在教育教學上卻有很深的造詣,同時也是集多重身份於一身的人,教師,校長,局長,一般來説坐着報告很正常,可是魏老師所有的報告不管是多長時間都是站着,卻不顯一點倦意,着實讓人敬佩。魏老師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高談闊論,那樸實而又不失幽默的語言,平緩而又不乏激情的語調,還帶着東北二人轉的味道,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事例,讓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感染着每一位聽課老師,整個會場笑聲、掌聲不斷。我覺得,魏老師的講座,更像是一位心理學家的心理輔導,一位演員的表演,一位智者的人生點撥,它不僅在告訴我們當好班主任之法,教書育人之法,更在教給我們做人之道,使我們每個人在笑聲中接受着心靈的洗禮。

聽完他的講座,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以下幾點:

一、做一個守得住清貧與寂寞的快樂教師

魏老師19歲當民辦教師,他21歲進工廠,1978年2月重返教壇。六年後他便成了遼寧省的“特級教師”,此後無論是作教導處副主任,還是校長,乃至市教育局長,他都從未放棄過教學,還擔任班主任。在報告中,我們一直都聽魏老師説如何擺正心態,如何使自己快樂,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許多時候,我們聽到的是教師的活有多累,工資是某某單位的幾分之幾等等的一些話,看着説者臉上的那份不平與無奈,作為同行的我們都深有同感。反思自己,也曾有過許多不滿的情緒,也曾抱怨過自己的收入不夠高,也曾抱怨過工作累,也曾抱怨學生難教。聽了魏老師對人生、對生活的詮釋,讓我不禁想:既然自己已經無法選擇人生,無法選擇職業,無法改變環境,何不從改變自己開始呢?自己不快樂,就首先讓自己快樂起來;自己壓力重,就放下心中的包袱,輕鬆生活;教師的地位不高,就讓自己的人格與態度去渲染周圍的人,另他們刮目相看,感受到教師確實是“德高為師,身正為範”的;學生厭倦了你的課堂,那你就從改變自己的方法開始。一切的一切,只要你去想了,去做了,都會好起來的。

二、做一個能夠尊重學生人格的愛心教師

聽着魏老師轉班來的“8分學生”的故事,讓我感慨萬千。魏老師用他自己的人格去渲染他人的人格,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那些被人遺棄了的孩子。看着孩子的一點一滴進步,他欣慰了,而我聽着也感動了,慚愧了。曾經的我,不是經常對班級裏不聽話的學生,考試不理想的學生進行挖苦諷刺嗎?可挖苦諷刺之後呢?看到的只是他們一臉的惶恐與不安,以及長久下去之後的自卑。除此之外,他們真正能學到什麼,我真的沒有給予太多的關心。魏老師説:“把愛守住”,是啊,這是我們當教師多麼需要的條件呀!

三、做一個善於約束學生行為的睿智教師

都説“不成規矩。難成方圓”,“規矩從細事,應從小事開始”。在給予學生眾多的欣賞與認可後,對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還是要有監督管理的方式,魏老師的方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就如他的監督管理系統吧,條條相扣,責任到位,既科學又省力。是這樣的:“一、自檢;二、互檢;三、責任人檢查關;四、集體輿論關;五、教師檢查關。”科學的管理方法魏老師還有很多很多,如“凡是學生能幹的事,班幹部不要幹;凡是班幹部能幹的事,班長不要幹;凡是班長能幹的事,班主任不幹”;又如違規違紀的學生要寫幾百字的説明書、心理病例、法院狀告書等等。無不看出他是個睿智的教師。

四、做一個超健康的人

所謂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裏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強。魏老師把他的健康法寶傳給了我們,即“鬆、靜、勻、樂”。鬆——身體放鬆;靜——心裏安靜;勻——呼吸均勻;樂——心情快樂。生活、工作是瑣碎的、平凡的。如果我們不能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一切,那麼一切給我們的便是許多的煩惱,如果你能真正領悟這些,那麼一切將會變得輕鬆,煩惱一定會離我們遠去。

最後,還是用上魏老師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生活不為輸,不為上,只為實,看得開,少生氣,平心靜氣,忍着點,高高興興過日子;工作想得深,乾的實,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

教師的講座心得體會篇6

20xx年1月4日的下午,迎來了教培院的特級教師冉茂娟老師,學校的報告廳裏坐無虛席,特別安靜,老師們都在靜靜的聆聽着美女教師講述她的教學歷程和學習經歷,短短的一個半小時的報告,卻讓我受益匪淺。

教師的這一角色特徵,要求教師注意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養,並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注意自己的人格因素對學生所起的影響作用。不管在什麼社會條件下,教師的角色,總是社會成員精神面貌的樣板之一。事實上,在任何教育體制下,教師總是充當着引領者的角色,教師的品行、內涵,代表着社會的文明程度。

教師不斷地進行專業的學習是教師角色適應與發展的必要條件。一個成熟的教師,不但能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不斷的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表現自身的價值,並能進行團體的合作與協調,也有能力不斷地學習和提高。這就要求教師不能靠職前教育維持一生,必須在整個生存期不斷自覺地更新知識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別要不斷地學習科學最新成就,培養終身學習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素養,成為自主成長型的教師。

我們教師當然也能也應該做到這一點,一旦把教育確立為自己的事業,就會為了教育事業付出畢生的精力,並在自己的事業發展中苦累並快樂着,這正是一名教師專業成長的思想基礎,也正是一名幸福老師的起點,我要努力做一名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成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合格教師,並且要做一個幸福快樂的教師。

講座中,我覺得講台上冉老師是自信的,開心的,幸福的!這讓我明白做一名老師只要做到把“教育作為自己的事業而不是職業。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活動。作為人才培養者,教師不僅要通過自己掌握的知識影響學生,還要通過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去影響和感染學生。那他將會成為一名幸福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