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弘揚傳統文化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92W

弘揚傳統文化心得體會多篇

弘揚傳統文化心得體會篇1

星期五那天,學校開展了一個有意義的活動,主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世界的影響”。

首先,第一位同學為我們講了中國的傳統節日。然後,另一位同學講了中國的剪紙藝術,她還帶了自己家收藏的作品,看着那一張張栩栩如生的剪紙,同學們都大開眼界。接着,一個個同學都上台了,有講名人的,有講圍棋的,有講皮影戲的,有講刺繡的……同學們的演講生動而精彩。其中最典型的要數中國戲曲了,經過了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美學精神。

弘揚傳統文化心得體會篇2

暑假裏的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參觀了石家莊美術館。一進館,首先映入眼簾兒的是這段時間展覽的主題——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__週年書法美術作品展。

一樓的幾個展廳都是書法作品,有的是小楷,寫毛主席詩詞的,媽媽告訴我説是《沁園春·雪》,有的是形草,寫的“八年驅倭擄、百代念英魂”“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氣壯河山”等等,我一邊看一邊聽媽媽講,無論從書法的內容還是從書法藝術本身,都深深感受到了我們中國人不屈不撓、保家愛國的靈魂和氣魄。其中我們停留時間最長的是徐光耀爺爺的書法作品展廳,因為我最喜歡根據徐爺爺的小説改編的電影《小兵張嘎》了!

接着,我們上了二樓,只看了一眼,我就驚喜地差點跳起來。原來,二樓展覽的都是徐爺爺的小説《小兵張嘎》中的插圖繪畫作品,只不過比書中的圖大多了,不光是黑白的,還有顏色。看着一幅幅的畫,《小兵張嘎》中嘎子拿木頭槍智捉胖翻譯、向小夥伴們炫耀他的真槍、勇敢和日本人作鬥爭等情景浮現在我的眼前,活生生的。我們一扭頭兒,在另一個展廳正在播放《小兵張嘎》的電影呢,我和媽媽趕緊跑過去坐在凳子上開心地看了起來……

我們參觀的書法和美術(國畫)作品都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我想,我們不僅要學習並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而且還要通過這種傳統的文化形式,表達我們的愛國情懷。受這文化的薰陶,我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了!

弘揚傳統文化心得體會篇3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傳承民族精神!”這響亮的口號聲是我們新世紀中國小生秉持的信念。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而古詩文就是這當中的一朵奇葩。古體詩一般又稱古風,這是依照古詩的作法寫的,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的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四言詩是四個字一句,五言詩是五個字一句,七言詩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詩和七言詩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三五七言皆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中國文化真是源遠流長啊!

而《論語》,也是一部代表着中國禮儀文化的名著。《論語》有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的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使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語錄體”。中國現在發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有很多,例如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位於今天的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米處的兵馬俑坑內。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戰車,戰馬和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作為國小生的我們,雖然做不出什麼弘揚文化的事蹟。但是,我們從小接觸這些代表着中國文化的東西,就是在傳承,繼承!這種文化,代表着我們的民族精神!

祖國悠久古老的文化,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正因如此,我們才應該繼承,傳播下去!

弘揚傳統文化心得體會篇4

在我們椒江有許多文化牆,烈士山腳下就有一處。在那幽靜的小路旁是一排圖字結合的文化牆。

在大年初五的早上,我和爸爸吃過飯,一起來到烈士山腳下參觀文化牆。我們來到了山腳的小路上,映入眼簾的是《千字文》三個大字,接下來是千字文的簡介,我從介紹中知道了《千字文》是周興嗣所編的,《千字文》是四言長詩,首尾連貫,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開頭“謂語助者,焉哉乎也”結尾。全文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複,據句押韻,前後貫通,內容有條不絮的介紹了天文、自然、修身養性、人倫首理、地理、歷史、農耕、祭祀、園藝、飲食起居等各方面。

?千字文》前四句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辰宿列張。”説的是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黃色的,宇宙形成於混沌矇昧的狀態中。太陽正了又斜,月亮圓了又缺,星辰佈滿在無邊的太空中的天文現象。接下來是有關自然地理的“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説的是雲氣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夜裏露水遇冷就形成霜。黃金產地在金沙江,玉石產在崑崙山岡。有修身養性的“德建名立,行端表正。空谷傳聲,虛堂習聽。”説的是養成了好的道德就會有好的名聲:就如同形體端莊了,儀表就正直了一樣。空曠的山谷口呼喊聲傳得遠,寬敞的廳堂裏説話聲非常清晰。還有關人倫道理的“罔談彼短,靡恃已長。信使可覆,器欲難量。”説的是不要談論別人的短處,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長處就不思進取。誠實的話要經得起考驗。

我一邊走一邊看使我受益匪淺,學到了許多的知識,懂得了很多的做人道理。我要向他們學習,繼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弘揚傳統文化心得體會篇5

中國,一個以五千年文明為積澱,以百餘年磨難為基點,以五十餘年發展為基石,多少榮辱悲歡,多少興衰成敗,成就了中國這隻浴火重生的鳳凰!

説起中國的傳統文化,那可真是數不計數。如:中國陶瓷、文房四寶、四大發明、皮影、樂器等等。今天,我就着重説一説元雜劇和文房四寶。元雜劇第一人是關漢卿,這位中國第一位戲劇作家一生寫了60多種雜劇,是元雜劇的奠基人。他的部分劇作700年來一直上演不衰。關漢卿的劇作有描寫社會矛盾、歌頌人們鬥爭的《竇娥冤》、《蝴蝶夢》、《魯齋郎》等。

文房四寶就是人們説的筆墨、紙、硯。筆因王羲之的緣故,李渡毛筆名聲大振。墨:具有“落紙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紙:明代《天工開物》中記載了鉛山造紙狀況,對連四紙作了説明,並給予很高評價。硯:星子的金星硯和婺源的龍尾硯都具有1000多年曆史。

是啊,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歷史悠久呀!

弘揚傳統文化心得體會篇6

遙遠的東方有個美麗而古老的國家——中國。她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有着數不盡的神話傳説;有着文明而古樸的民風;有着燦爛無盡的民族文化。世上最雄偉、壯觀、迷人的山,世上最沸騰、氣派、醉人的河,滋養着她勤勞、堅韌、可愛的兒女。她善良、多情、博愛、深沉、又充滿智慧,是地球媽媽幾百個孩子中的一個。你看,她開放了,漸漸朝着富裕接近,明天的她一定更強大。這就是我的祖國,我深愛的祖國,我是中國人,愛説中國話。

從漢語誕生的第一天起,已經和中華民族的歷史緊緊相連。五千年的歲月積累,早已像高山一樣博大雄偉,似海洋一般廣闊無垠。獨特的四聲,有着音樂般的聲調,配合我國特有的詩詞歌賦,即可終日吟唱世代相傳。這種世界上使用最廣泛、最有活力的語言,生生不息、蓬蓬勃勃,它包含了多少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修築萬里長城是為了保護它不受傷害,英雄兒女為了捍衞它的尊嚴浴血奮戰抵禦外強,正是他們撐起了我們民族的脊樑,祖國的希望,是他們用滿腔的熱血,譜寫了無愧於時代的凱歌,才使得我們的母語響徹神州,那麼氣勢磅礴,那麼雄壯嘹亮。這是一種多麼美麗的語言啊!

正是會説這美麗語言的民族,創造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漢字——方塊字。它以平凡的一筆一畫組成了不平凡的統一體,以其獨特的結構向世人展示中華民族傳統的悠久,展示歷史的浩蕩、曲折,和中華民族的與眾不同。它的魅力是任何別種文字所無法企及的。它是一首古老的情歌,深情、纏綿;它是一首精闢的詩,刻骨、醉人;更是一篇抒情散文,向人訴説着滿腔激情,令人隨之起伏、盪漾,大有與之同生死、共命運之勢。

課堂上,老師帶領我們走進文學的殿堂,盡情地在古詩美文中流連忘返。同學們一起欣賞“漢字宮”,領略古人造字的偉大;一起翻閲背誦古典詩歌,與詩人一同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一起品詞析句,體會漢語的精華。點點滴滴使我們愛上了語文,愛上了文學,愛上了我們偉大的祖國。

多彩的語言,豐厚的人文,綿綿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啟心智,長知識,令我們愛上了漢語,瞭解了民族文化,感歎着祖國的偉大。

是啊,漢語是熱血一般黃河的波濤,是羣星一般祖先的謎,是春蠶口中吐出的絲綢古道。它是遨遊太空時發出的問候,是奧運升旗時奏響的國歌,是每次放飛白鴿時祖國的生日。

弘揚傳統文化心得體會篇7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一個民族真正的力量的決定性因素。文化必將深刻地影響一個國家的發展進程,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

許多有識之士不斷地呼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應當以文化復興作為靈魂。警惕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不斷地在流失!遺憾的是,傳統文化的流失,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異彩紛呈、獨具特色,是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積澱而形成的,不同的傳統文化自然都深深地刻上了本民族的烙印!敞開國門之後,接受外來文化的衝擊,民族虛無主義思想抬頭,洋節日越來越火,傳統節日漸趨消失;狂熱的舊城改造,令許多國家保護的古建築,竟頻頻遭到拆遷改造的破壞,結果全國形成寬大新道路、高大建築物、千城一面,丟失人文特色文化,丟失特色文化傳統。

在以革命和建設為發展的進程中,我們周邊的文化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文化遺產、大量古代建築,在有意或無意間消失了。文化遺產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少承載着巨大歷史文化價值的物質遺產,輕而易舉地永遠離開。許多地方城市建設,缺乏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意識,造成對歷史古城的摧殘;結果,改造成百城雷同、千城一面,缺少民族精髓、傳統特色,丟失傳統文化的新城區。

我們中華民族創造了五千年的光輝燦爛文化,是具體體現在城市鄉村的精神內容功能上,每個城市鄉村有其個性,一方水土養育一方的獨特文化,是一方人的審美、智慧、才華、性格獨特的創造,不可替代。民族文化是一個精神環境,是鄉土情感和愛國情感的載體,是一方歷史經歷的活生生的物證。

馮驥才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在提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要用拯救來説,拯救歷史文化名城已經刻不容緩,國家在進行大規模舊城改過程中,城市的歷史特徵、文化風貌在全國正迅速消失,已經到了存亡的關頭。

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傳統正是現代文明的前提與根基。“四書五經”等中華傳統名篇寶典作為其主要載體,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時下大力提倡“文化全球共享”的背景下,我們更應重視本民族傳統文化當中的“稀有物種”。所以作為傳統經典的“書”與“經”不可丟,必須加以傳承與光大!傳統文化需要保護,更需要在繼承中鼓勵創新,使之適應現代社會和現代人精神生活的需要。在文化傳承過程中,書籍擔當着重要角色。讀書的趣味、喜好,可以看作是一個人甚或是一代人文化觀念的價值取向。少年兒童、青年朋友作為未來的主人翁,讀什麼樣的書倍受關注。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讀的書不同,所養之氣也不同。要“養吾浩然之氣”,所讀之書必須得有“浩然之氣”。

大多數的中國人,一般都只是從課本上讀到“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燦爛文化”的字樣,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和傳統文化做“親密的接觸”呢?不讀《楚辭》,不知其“鋪陳抒情、浪漫想象”;不讀《論語》、《孟子》,不知其“雍容和順、靈活善譬”;不讀《莊子》,不知其“想象豐富、奇氣襲人”;不讀《韓非子》,不知其“鋒利峭刻、研箴析理”……讀“經”,然後方知傳統文化之博大精深。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應當以文化復興作為靈魂。提倡傳統文化教育,要讓下一代擁有對社會的關注、對人性的尊重、對家庭的責任,應有惻隱之心,應有憂患意識,應有赤子之心,應是立足於中國文化基石上有改造自然、改造世界能力的傳人,以正直、睿智、勇於探索、仁和的形象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我們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藝術,有自己的風俗、禮儀、飲食、建築、服飾等,構成了獨具魅力的人文風景。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的傳統文化具有了解歷史、教育後人、凝聚國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淨化靈魂的功能。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應當以文化復興作為靈魂。希望在全社會形成弘揚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人人都來為這件事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