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有關學生成長的教師教育心得:等待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2W

有關學生成長的教師教育心得:等待由本站會員“zzhangzhengking”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有關學生成長的教師教育心得:等待

編者按:作者通過一次與學生小賢的媽媽通話得出了成長需要等待,需要耐心地等待的教育心得。下面讓我們共同閲讀這篇等待。

等待

焦豔妮

有一晚,數位老師在辦公室加班,聊到當老師這麼多年的心態變化,説是第三年、第五年是個坎。我心裏默默地想:“我當老師不到15天。”

今天是我從教的第25天。好像真的沒有那麼多故事分享,25天作為一個研究週期似乎也有些短。這25天似乎充斥了人仰馬翻的狼狽,以及乘興而出,敗興而歸的失落。

儘管曾經有過實習經歷,但真正走上崗位之時,所有的東西都不一樣了。實習的時候能夠淡然面對所有事情,因為知道這一切都將會在短短的兩三個月後離我而去,他們繼續學習,我也繼續學習。當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所有的事情都將是我的分內之事,是我必須要負的責任。正因如此,面對發生的所有事情,我反而有些手足無措,開學之前所做的心理準備和心理建設開始全線崩潰。四十八個孩子聚在這裏,各有各的個性,嘰嘰喳喳,一團混亂。強調的規矩,轉頭就忘。上一秒剛提出要求,下一秒就天真地問我:“老師,你剛剛説了啥?”每日清晨出門,我向室友發誓:今天,我絕不發火。可每日晚間回到宿舍,我又向室友請罪:今天,我又發火了。死循環如同日月的升起與降落。直至一週前我與學生小賢的媽媽一次通話。

小賢到班上的第一天就已經引起全班師生的關注。軍訓時,因為入列未打報告,被教官拎出列一次又一次地大聲喊報告,直至臉色因聲嘶力竭而漲紅。全班同學都深深記住了這個大聲喊報告的男孩。正式上課時,每一天小賢都會因類似的原因被老師批評點名,比如和周圍同學説話,上課自顧自地玩水杯,趴在桌子上手舞足蹈等等。星期三下午放學,我將他留下來,詢問他是不是有什麼難處。小賢説:“老師,其實我也想靜下來聽課,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和別人説話。”於是我和他商量:明天一天儘量堅持上課不和同學説話,不影響課堂秩序。週四時我發現他上課仍舊會和同學説話,於是我又找他説這件事情,但小賢告訴我:“老師,其實我今天已經比昨天進步了,我説話的頻率沒有那麼高了。”於是我又和他約定,從週五開始,每堂課都需要記筆記,下課拿給我檢查。週五堅持了一天,他做到了。但不想,過了一個週末,他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我有些接受不了,和他商量出的辦法似乎沒有作用。也許我應該跟他的媽媽通個電話,更多地瞭解孩子的情況。

電話裏,小賢的媽媽跟我訴苦,説她也很關心孩子,可孩子的表現總讓她很窩火,於是她總是帶着火氣和急切面對孩子,母子之間的關係也因此逐漸冰冷,兩人之間總是説不到一起。我和小賢媽媽説咱們對孩子耐心一點,好好跟他交流和溝通,一點一點改變。説到這裏,我突然想起,我自己又何嘗不是常常帶着急切走進班裏呢?急切地想要他們按照要求立馬做到,急切地想讓他們馬上步入正軌,急切地想讓他們馬上調整狀態。可我忘記了,他們和我一樣,都是剛剛步入一個新階段,面臨着身份的轉變,面臨着許多未知數。我作為成年人,在這短短的時間,尚且不能完全適應從學生到老師的身份的轉變,沒能完全適應進入社會後工作的快節奏,面臨一波又一波的突發事件我也會慌了手腳。過慣了輕鬆快樂無壓力的國小生活,突然進入學科多、要求多、節奏快的中學,這羣僅僅十二三歲的孩子又怎麼能一下子完美達到老師要求呢?他們或許也跟我一樣,茫然且手足無措。

與小賢媽媽的交流讓我意識到這段時間裏,我正在做“欲速則不達”的事。我總是過於急切地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夠立竿見影,凡是達不到心中目標的,立馬嚴厲地指出來。於是我急躁地催促、嚴厲地指責,卻忘記了人的成長本就艱難、曲折,有自己的規律,一點也勉強不得。等待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耐心。

小賢也需要更多的時間慢慢改變。習慣形成已久,又怎麼能在一兩天內完全改變?上週,我再次跟小賢商量,本週一方面堅持每堂課記筆記,一方面按老師要求完成作業,希望在各科作業黑名單上沒有他的名字。小賢也的確做到了在大多數作業黑名單上沒有他的名字,只是仍舊上課會被點名,仍舊會被老師批評,但頻率已然降低了不少。正如他自己所説:“老師,我已經有一些進步了。”

不僅是小賢,對於所有孩子,都應給予時間,耐心等待。張文質在《教育是慢的藝術》中寫“對於兒童的成長,我們需要等待他智慧的覺醒、力量的增強、某種人生信念與價值的確定;他需要你對他這個具體的人而給予的幫助,是温情的理解,真摯的同情,誠意的鼓勵,恰當的提醒。”教育,其實就是一種互相尋找、發現,彼此增進理解的過程。在彼此瞭解與熟悉的過程中,孩子在我的陪伴與幫助下逐漸成長,而他們的成長也正是促進我成長的養料。

龍應台在《蝴蝶結》中寫道“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在從教第25天,我告訴自己:慢慢來。在從教的第26天、27天、100天……我依舊會告訴自己:慢慢來。慢慢等待孩子成長,等待自己成長。

成長需要等待,需要耐心地等待。

公眾號:曲一奏雅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寫寫幫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