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鐵在燒紀錄片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3W

鐵在燒紀錄片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鐵在燒紀錄片心得體會篇1

又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此時,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社會,建立新中國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的先烈們。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長城,是你們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着殊死鬥爭,是你們不怕犧牲,勇往直前,讓後人翻身做了主人。你們是新中國的創使者,你們的一生是偉大的。

我熱愛你們,我讚揚你們,我崇敬你們。你們為了革命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殘暴折磨中,他們沒有透露半點消息,寧願死也要守住黨的祕密,他們寧願做光榮犧牲英雄,也不願做苟且偷生的叛徒,我對他們產生了無限的敬佩,無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讚揚你們,你們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感謝者,你們是神聖的,在我的眼裏,你們是光明的象徵,你們是我人生道路上戰勝一切困難的動力和榜樣。

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在這個富裕的國家裏,我是多麼的美滿和幸福,而在那個艱苦的鬥爭社會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我要鄭重的對你們説:“偉大的革命先烈們,我會認真的學習,學好本領,長大後建設祖國,我會努力的!

在這清明之際,獻上一朵純潔的白花,代表我的深深敬意,敬愛的烈士們,你們安歇吧!

鐵在燒紀錄片心得體會篇2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某某週年即將來臨之際,由由國防大學和中共陝西省委聯合出品與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5集紀錄片《重生》。

從浙江嘉興紅船的創業維艱,到井岡山革命歲月的艱苦卓絕,再到西柏坡趕考的成敗之惑,紀錄片——《重生》這部精神大片,通過史詩般的拍攝手法,以情景再現的形式,通過勾勒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國際國內局勢的風雲變幻,還原了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重大決策、重要事件,從南湖紅船到八一槍聲井岡號角到長征壯歌抗日烽火到建國大業等多個維度,講述了我們黨從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光輝歷程,講述了我黨在絕境中憑藉入黨的初心和精神的力量,獲得重生的艱難歷程。看過之後,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復,也懂得了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取勝的關鍵所在。

一是不辭辛苦出山林,但願蒼生俱飽暖的為民情懷。溥儀退位,標誌着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帝制畫上了句號,但此刻的中國仍面臨着列國列強瓜分、袁世凱復闢稱帝的內憂外患,老百姓仍處於水生火熱當中。在這種環境當中,以毛澤東、周恩來為代表的國內進步青年舍小我,為大家,秉承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為民情懷,義無反顧的投身革命,給中國這片飽經戰亂的焦土帶來了新生與希望。我走到行政崗位上已經有一段時間,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每天瑣碎的工作讓我時常困惑自己存在的價值,觀看紀律片後,我為自己過去的想法而羞愧。作為黨員幹部,首先需要樹立的便是為民情懷,些小吾曹州縣吏,無論身處何位,只要能夠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就能體現出一個共產黨員的價值。

二是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獻身精神。革命沒有順風順水,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在國共合作期間接連策劃並發動了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等一系列陰謀詭計,中國共產黨的有生力量得到了致命打擊。在此危險存亡之際,許許多多的共產黨員並沒有消沉退縮,反而如同撲火的飛蛾奮起抗爭,給革命留下了希望的火種。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平常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委屈,不應該時時刻刻只想到的是自己的一點小利益,正如毛主席在詩中寫的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我們應該有大格局和廣闊的眼界,把自己融入到祖國的發展洪流當中,為黨的事業,社會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執着精神。在腥風血雨中,中國共產黨身上有股寧死不屈的執着定力。面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了擺脱國民黨軍的追擊,中央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走上了漫漫長征之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由中國共產黨帶領的這支隊伍用熱血在長征的路途中譜寫出了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這樣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他們用腳步丈量了兩萬五千裏的沃土,在連綿起伏的雪山上,在荒無人煙的草地裏留下了英烈的累累白骨和革命的點點足跡。現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新時代的南圖將會由我們所著就,我們需要學習先輩們身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着精神,做新時代的先行者、建設者。

四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定信念。在櫛風沐雨後蜕變,中國共產黨人身上有着貫徹始終的強大信念。西安事變促使國共兩黨止休干戈,一致抗日,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以平型關大捷為起點,取得了全國抗戰以來中國對日戰爭的第一場大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到1940年,國民黨完全斷絕了對八路軍的經費供應,並對邊區實施了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同時日軍也不斷對佔領的邊區推行三光政策,導致邊區物資供應匱乏,戰事難以為繼。面對困難,軍民齊心,在南泥灣這片土地上演奏了豐收的旋律。內戰不斷,硝煙瀰漫,在西柏坡的指揮部裏,決定未來中國走向的三大戰役的戰鬥號角從這裏吹響,紅色政權自北向南席捲中國,共產黨人用了28年的光陰,歷經無數磨難,終是帶領着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衝破了歷史中的黑暗,走向了重生後的光明。習總書記曾經説過,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得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十分重要,只有強大的理想信念才能支撐我們戰勝一個個看上去不可戰勝的困難,才能讓我們行穩致遠。

影片結尾處引用了毛澤東《沁園春﹒雪》裏的經典之句來作為總結: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誠然,歷史已經成為了過去,在這個新的時代裏,我們便是時代的主角與弄潮兒,我們應該繼承起先輩們的精神與遺志,將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時代建設的更加美好!

鐵在燒紀錄片心得體會篇3

對過去最直接的認知方法是回到歷史,對歷史最好的瞭解方式莫過於回到現場。由市委宣傳部策劃,北京電視台、北京衞視《檔案》欄目攝製的九集大型系列紀錄片《紅軍不怕遠征難》實地探訪長征途經地,以實景還原歷史,用影像告慰英魂。

該片拍攝歷時一年,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導演組從江西出發,橫跨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甘肅、寧夏、陝西等14個省市自治區,穿越松潘大草地等大量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革命意義的長征地標,祭掃了100多處紅軍烈士紀念碑和無名烈士墓,採訪了200多位長征歷史親歷者、見證人和紅軍後代,發掘了100多份從未被發現或較少被關注到的歷史檔案,共拍攝素材超過1500個小時。

這些史料檔案中,有些是正本清源的重要文獻,如1934年9月長征前夕出版的《紅色中華》雜誌,其中刊登的張聞天社論,從側面證明了長征不是一次倉促的軍事行動,而是經過策劃準備的戰略轉移;有些是轉折關頭的重要決策,如湘江之役前,紅五軍團團長董振堂和政委劉伯承手寫給紅34師的一份作戰命令,命令他們要作為後衞力量掩護全軍過江;另一些檔案則是飽含情感的歷史見證,如19歲的紅軍戰士石長階在長征前夕寫給父母卻沒有寄出的四封家書,以及紅軍戰士為了向一户藏民家庭購買青稞充飢,插在田地裏的一塊刻着借據的木牌。

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在這次紀錄片中被重點揭示。在中央紅軍開始長征時的86000多人中,指揮員的平均年齡不到25歲,戰鬥員的平均年齡不到20歲,14歲至18歲的戰士佔到了隊伍的四成。年輕的導演組以此為核心,在片中重塑了80年前這羣同齡人的故事,10歲的劉福昌、17歲的鄭金煜、19歲的石長階、22歲的鄧詩方,這些年輕的紅軍成為全片的絕對主人公,“青春”成了長征人的時代新註腳。

長征的歷史幾乎沒有留下真實的影像記錄,而以往關於長征的影視作品也不能滿足紀錄片以真實準確為標準的影像呈現。為此,攝製組大量採用三維地圖、實地講述、角色扮演和實景演繹相結合的方式,用鏡頭對話歷史,用電影化手法再現長征場景。片中還打破《檔案》的表現方式,首次採用雙講述人的設置,主持人石涼在片中化身長征途中的多個歷史角色,如通訊員、炊事員、紅軍連長、普通百姓,帶來真實的長征體驗;講述人譚江海則以全知敍述者的身份梳理和總結這段歷史,推進故事的講述。該片將於今日起,每天19時30分在北京衞視首播。

鐵在燒紀錄片心得體會篇4

時間踱步至此,一切便已塵埃落定,蒼白是唯一的顏色,而結局是絕無僅有的悽楚謝幕。但還是那樣懷念高三的那段時光,那段彌足珍貴的時光。回憶起,會有些痛,深刻的絕望中隱藏着久久的落寞,像是一道細長的傷口,略帶甘美的嫣紅。

曲曾問我,大學聯考是最重要的嗎?我説,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説是。

那時我們剛上高三,忙碌已初見端倪,埋頭演算是唯一能做的事,大學聯考就是敵人,打贏了最後的戰役將獲得永久的勝利,人人勁頭十足,態度決絕。接踵而至的是一次次的單元測,月考,模擬考,當初的決絕已被消磨了大半,更多的是拼盡全力地堅守,期待着黑色六月後的解脱。

生物小李説,堅持追求,享受過程是每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老肖説,享受,享受,越享越瘦。

開始瘋狂地掉頭髮,髮梢有很多分叉,剪短不到一週,分叉捲土重來。同桌的體重減了近十斤,側臉也可以用骨感來形容。體育課成了自習課,操場周圍隨處可見有人埋着頭背單詞。四周瀰漫着壓抑的氣息,像是垂死的人沉重的呼吸,敲打在心房壁上有着鈍重的'疼痛。不知在哪一個紅日破曉的早晨或者暮色四合的黃昏,一下子變得麻木,遲鈍,甚至有些錯亂,無助的時候笑得沒心沒肺,驚喜的時候表情冷漠。

老班説,平時的考試只是練兵,大學聯考才是真格兒的,一錘定音。

突然有種沒來由的傷感,好象一切都只是徒勞。因為一次靠砸而蒙在被子裏哭了很多個晚上,再在第二天微笑着上學不讓別人察覺,又或者為了某一次突擊小測的咒罵,因為要抓緊時間多做根本不知道會不會考到的題而錯過好看的電影精彩的賽事,放棄聽歌的時間或擱置一邊半途而廢的小説,結果頭一天辛苦做了一夜的題第二天連題型都沒有考到,範圍差了十萬八千里,好像我們辛辛苦苦的這些勞動,忍痛割愛的這些犧牲都是沒有用的,不被重視。轉個身就被忽略掉了,頂多自己回想起來心有不甘,而別人看來分毫不值。

所有的人都是對的,我們的未來太渺茫了。

不甘於這種令人窒息的壓力,迷茫中選擇了放縱。開始無節制的看小説,其實不是為了消遣,只是為了發泄,在別人的故事裏,痛別人的痛,流自己的淚。淚乾了,夢醒了,凌晨爬起來繼續做題。白天仍然是面無表情地接受各種安排,晚上在日記裏放肆地大哭。在那些忙碌的白天過後的黑夜,那些不眠的黑夜過後的白天,依然可以如此矛盾地生活。

哥説,高三這段日子,雖然很累卻和珍貴。

在六月的陰霾完全被掃盡之後,開始守在七月寂寥的時光裏回憶着過往的歲月。一幕幕地看着自己穿越過迷惘的細節和單調的曲折,看着自己在時間的長廊裏慢慢地改變,清澈的眼神變得渾濁再變得敏感而鋭利。

沒有人再約束我們,脖子上掛上了自由的銘牌,卻沒有更多的力氣去歡笑着迎接着鳳凰花開後的燦爛夏季。耳機裏在唱:大樹下的風還有點燙/仰着臉我笑了/內心卻是/滿滿的悲傷。

曾看到這樣一段話:人生好象永遠在自己面前咫尺之遙,卻又永遠猜不到在那一個個令人好奇的拐角背後會遇到哪些冥冥中等待着自己的人與事。又要等到多少年以後,才能從那些令自己始料未及卻又在別人眼裏平凡得缺乏新意的悲歡離合中恍然醒悟,原來踏入人生的那一刻比回憶中還早很多。

時光穿過寂寞的流沙撫上每個人的臉龐,這場祭禮該以什麼來句讀。

鐵在燒紀錄片心得體會篇5

快到清明節了,老師帶領我們全班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我們懷着沉痛的心情來到了烈士陵園。

一進門,一棵高大的松樹毅然聳立,那松樹是多麼結實、挺拔。往裏面走,我們來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看着雄偉高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我彷彿看到了人民英雄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安寧的生活,在戰場上流血犧牲。瞻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後,我們又來到烈士的墓碑前,並獻上了我們親手做得小白花,以表達我們對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再往裏走,就是革命烈士紀念館了。走進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不知用什麼金屬做的一塊人民英雄的合影,下面擺放着許多戰爭時期的房子模型。往裏走,有許多英雄的歷史記載和戰爭時期使用的、刀、鞋子、帽子、衣服、茶杯、碗……那裏面還陳列着許多烈士的獎狀、勛章,都是戰爭時期的東西,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戰爭時期的“監獄”和“解放許昌”了。先説説“監獄”吧,那裏面擺放着各式各樣的刑具,牆上還印着一個血手印兒,看一眼都覺得渾身冒冷氣,可以想象我們的英雄叔叔阿姨們遭受了怎樣的迫害和折磨,但他們依然毫不屈服,我從心裏佩服他們。再説説“解放許昌”吧,裏面不知是用什麼材料做的一副許昌解放的畫面,畫面上許多解放軍都犧牲了,房子也被燒了,看到這幅畫面,我的眼前呈現出革命先烈們不怕犧牲冒着生命危險和敵人戰鬥,這才迎來了全中國的解放,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

這一次去烈士陵園,對我觸動很大,今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能讓革命烈士的鮮血白流。

鐵在燒紀錄片心得體會篇6

今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週年紀念日。近日,6集歷史記錄片《為了和平》在央視黃金檔播出,這段塵封的歷史又映入了人民的眼簾,引起了社會上強烈的反響。

1949年10月1日,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向世界宣告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但國際上普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並不感冒,認為中國仍然是那個任人欺辱的、待宰的羔羊。新中國成立不到一年的抗美援朝戰爭,讓世界對中國有了全新的看法。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宣告了延續百年之久聽任列強隨意宰割的舊中國已一去不復返,強大國家憑藉淫威為所欲為的霸權體制也由此而發生根本性動搖。隨着時間的推移和世事的變遷,這場戰爭之於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和平來説,其所具有的積極影響則愈發顯得持久恆遠。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正義之戰,戰爭的勝利,粉碎了侵略者侵吞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圖謀,保衞了新中國,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在世界反侵略戰爭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立國之戰,打出了中國的偉大地位和尊嚴,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新中國絕對不是任何一個國家想欺負就能欺負的。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立威之戰,中國人民志願軍以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變幻莫測的戰略戰術有效對抗在裝備、補給等各方面遠勝自己上百倍且訓練有素的強大美軍,並最終迫使其第一次在未能取勝的停戰協定上簽字,打出了國威軍威,大長了中國人志氣。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人民戰爭,面對敵人的破壞,全國人民節衣縮食、捐錢捐物支援戰場,向全世界表示了中國人民堅決保衞自己的勝利果實的偉大意志,振奮了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當下重温這段歷史,有着特殊的意義。世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仍未改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霸權主義國家揮舞着制裁大棒,對我國採取經濟、外交、軍事、科技等全方位的打壓,侵略主義正以更加多樣和隱蔽的手段進行着,可以説當前正在打着一場新的抗美戰爭。

中國經歷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積蓄努力,綜合國力已不能同日而語,各方面都有領跑世界的潛力。我們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七十週年,就是要大力學習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繼續發揚全國人民和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中表現出來的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中國人民不惹事,同時中國人民也不怕事。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精誠團結下,一定能取得反對霸權主義戰爭的勝利!

鐵在燒紀錄片心得體會篇7

這是最黯淡無光的春節,新冠肺炎恣虐於神州大地,人心惶惶。這是最熱血高昂的春節,炎黃子孫守望相助,高歌無畏的家國無疆。

沒有硝煙,沒有炮火,有的只是在一個不經意間,侵入身體的病菌。1例,2例,10例……直至如今的接近10000例。在這疫情面前,我們忽然明白了,什麼是眾志成城。不曾忘,鍾南山院士耄耋之年挺聲而出;不曾忘,請戰書上一個個鮮紅而堅定的手印,“不計報酬,不論生死”,寫滿了無數醫療工作者鏗鏘有力的內心誓言;不曾忘,風華正茂的女子褪去華裳,剪斷青絲,堅守戰場。他們何嘗不知疫情難料,但國難當下,血脈滾燙,他們的眼中只有危難的中國,啜泣的病患,因為他們知道,捨棄小我,是為了大國安然。

越是一髮千鈞,存亡絕續之時,越能研讀人性的平凡與偉大。新年前夕口罩生產廠復工加班,流水線傳遞的是質樸的關懷;除夕夜火神山醫院工地的特殊的“年夜飯”,是無數工人們在萬家燈火裏堅守着的戰場;全國各地紛紛打響一級響應,緊跟黨中央,擰成一股勁;全國各地的募捐浩浩蕩蕩,每一份物資都寄予着執着的信仰。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疫情危急之時,有人願意披上鎧甲,匆匆奔赴戰場,也有人一次為契,填補內心的陰暗:無良商家抬高口罩價格,將國難財視為高尚;不法分子藉機造謠生事,人心惶惶是他們的目標;無能領導欺上瞞下,聲稱一切安好,百姓無患。此種蠅營狗苟之輩,無疑是人格的猙獰。

因此,當務之急是斬除違法作亂者的囂張氣焰,革除形式主義的官僚風氣,掃清痼疾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再現國泰民安。

武漢是河流的分支,但絕不會被河流拋棄,暫時的封城只是為了防止疫情的擴散。我們堅信,環繞城市上空的終會是浪漫與熱愛。願四海疫情已終,疾患永散,明年春天,我們再赴武漢,賞盡十里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