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22W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多篇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篇1

“英特奈什納爾,就一定要實現!”聽到沈安娜夫婦哼唱着國際歌,兩人滿頭華髮卻笑容滿面,我高興地幾乎落下淚來。

在中國共產黨的隱蔽戰線中有無數為了追尋光明而隱姓埋名甚至付出生命的人,這些藏在時光裏的人有的默默無聞,也有的威名遠播。不管是哪一種,我都願意稱之為“英雄”,而沈安娜,則是巾幗不讓鬚眉的大英雄。

1935年剛剛畢業的沈安娜懷着對祖國的一腔熱血成為了中共祕密情報員,潛伏在國民黨的黨務機關,為中共提供了無數珍貴的情報。十四年的蟄伏生涯中有過動盪有過危機,但是不變的是對祖國、對人民的拳拳愛意。

都説“不見英雄遲暮,美人白首”,可是看到既是英雄也是美人的沈安娜從容地坐在那,哪怕她已滿頭白髮、滿臉皺紋,還是讓人忍不住開心,那些尋找光明的人,那些追尋理想的人,那些為國為民奮勇獻身不顧個人安危的人,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看完紀錄片,我又忍不住去查了沈安娜的資料,原來她一直活到了95歲的高齡,原來她去世前最放不下的還是年輕時的諜報工作,原來她也曾有過迷茫最終又堅定了信念。正值清明,希望春風能將我的追思帶去,告訴她國家現在有多好,也告訴她,她的故事感動了多少人。

顧城説,“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我想,她找到了。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篇2

莫言、賈平凹、阿來、遲子建、劉震雲、畢飛宇等一批作家,對於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當代文學而言無異於一場“風暴”。他們席捲了之前文學創作的陳規,塵埃落定後,8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文學的基本面貌形成了。

這些作家的創作豐富、駁雜,在那個年代裏為讀者帶來了全新的主題、人物以及感受形式。因而他們的創作充滿了啟發性,但同時也是難解、費解的。文學研究者一直在尋找“鑰匙”,試圖用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這些創作中藴含的奧祕。

那把“鑰匙”,可能就埋藏在“故鄉”的土地之中。

這一批作家的創作有一個“共性”,即筆下的文字和故事總呈現出鮮明的“地域性”。高密東北鄉、商州、阿壩、北極村、延津、王家莊……許多個封閉而又開放的文學空間,拼湊成了一幅當代文學的版圖。這些地名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現實中存在的空間和時間在作家的想象力中翻天覆地、滄海桑田;但與此同時,這些地方不約而同地就是作家本人的故鄉,故鄉既孕育了作家的肉身和童年,也生長出了那些鮮明的人物和偉大的故事。

從2016年夏天開始,《文學的故鄉》導演張同道率領團隊,在兩年的時間裏,用影像的方式走進了作家的故鄉和生活,詮釋了當代文學發展的奧祕。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一般讀者的眼中,文學創作是神祕甚至神聖的,是靈感、天賦的產物。但在《文學的故鄉》呈現出的景緻之中,我們卻能看到文學的“另一面”。在紀錄片第一集中,《高興》的人物原型與作者賈平凹一同出鏡,虛構與真實之間的界限模糊了,我們看到了文學堅實的現實根脈。第二集中,阿來化身為“植物學家”,這讓他筆下的“萬物有靈”不再是一種想象或虛構,而是現實存在之物。第五集中,劉震雲坐在老家的院子裏,吃着家常菜,以普通人的口吻説起對於《一地雞毛》中的小林夫婦而言,“豆腐餿了”不是小事而是嚴重的“世界性問題”。第六集中,觀眾跟隨攝影機看到了莫言童年的生長環境,聽到他講述童年的飢餓經驗,早早就懂得了在物質生活沒有保障的情況下,人的尊嚴之“輕”,以及人性的“底線”。這些都與作家的創作息息相關,那些故事、人物,不是作家發動聰明才智虛構出來的,而是從現實中的生活經驗、故鄉的一草一木中生長出來的;故鄉的現實,為那些天馬行空的故事增添了一個更加複雜也更加真切的層次,瞭解了作家的故鄉和生活,讀者就相當於找到了那把進入文學創作深處的“鑰匙”。

在今天這個“影像時代”裏,《文學的故鄉》用比文字更為通行的“載體”或“語言”,讓更多文學讀者瞭解到了這一層奧祕。與此同時,我認為《文學的故鄉》除了在文學的場域和範疇內闡釋嚴肅文學,其意義更體現在告訴更多漸行漸遠的人們,文學仍然在今天的生活之中,與這個時代息息相關。

對於文學行業之外的人來説,嚴肅文學意味着什麼?是難讀、難懂,與自己的日常生活無關嗎?在第三集中,遲子建走過了哈爾濱的中央大街、老道外付家甸,走過了冰封的河流和白雪皚皚的山林;像每個普通女兒那樣為母親選衣服,快樂地吃着街邊的馬迭爾冰棍兒。第五集中劉震雲騎着電動自行車穿過田間地頭,説家鄉有個“著名哲學家”,就是自己的木匠舅舅;作家身邊有眼神疑惑、滿臉風沙的三輪車師傅,或光着屁股蛋兒的小孩。當作家從書案之前、字裏行間走入茫茫人海,出現在你我曾經走過的地方時,文學與每個人、與這個時代之間的關係也就浮現了。

時間如水,人們的生活、情感像波紋一般盪開又平復,從此不再有痕跡。而文學仍然是這個時代記錄、提煉這一切的最佳方式之一。《蛙》《商州》《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吃瓜時代的兒女們》《青衣》……這些作品不僅是作家個人風格外化的產物,更有無數普通人蔘與其中,其中就包括那些顯在與潛在的讀者們。讀者在故事中看到的不僅是虛構的人物和情節,更是在歲月中蹉跎着、在生活裏體驗各種喜怒哀樂的自己。並且相比於這個時代大量的短文、照片、短視頻而言,嚴肅文學因其長度而體現出了完整性,因作家的學養和對文本的千錘百煉獲得思想性,讀者不僅能從中看到眾生百態和自己的經歷、情緒交相呼應,更能從中得到啟發和感悟。

例如第三集中,遲子建提到炊煙無聲地説着北極村的女兒回來了,她對這裏的每一粒雪花都是有情感的。對於今天的人來説,這樣的思維模式或許是相當陌生而另類的,今天我們更習慣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得與失,計較成與敗。而文學則提示我們應該用一種感性的方式,去發現這個世界以及生活中那些“美”的瞬間。文學在今天確實某種程度上與經濟增長無關,甚至逐漸變成一種“小眾”的藝術,但它卻仍可能給今天的人們帶來重要的啟示。

?文學的故鄉》還收錄了陳思和、李敬澤、張清華、朱向前等著名文學批評家、學者的鏡頭,將文學界對於作家的專業闡釋,放在了作家與讀者的交流之間,進一步拉近了整個嚴肅文學界與大眾的距離。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紀錄片的創作團隊非常重視“海外視野”。這不僅是説片中出現了莫言或諾貝爾文學獎、劉震雲獲法國藝術及文學勛章騎士勛位的鏡頭,更是指片中經常出現海外漢學家對於作家的評價與解析,以及作家參加海外文學活動時座無虛席人頭攢動的景象。中國嚴肅文學不僅仍然在中國大眾的日常生活中佔據一席之地,也已經開始在世界文學的範疇內擁有了自己的位置。

文學與影像的關係一直非常密切。例如莫言的《紅高粱家族》、餘華的《活着》、蘇童的《妻妾成羣》等當代文學中的重要作品,都為電影創作提供了彌足珍貴的靈感和框架。反過來,這些作品也因為改編成了影像,而受到更多人關注。《文學的故鄉》走的是另一條“影像化”之路,但殊途同歸,希望這部紀錄片能讓更多觀眾意識到文學的存在與意義,讓更多人走進嚴肅文學,重拾閲讀和寫作的習慣,進而尋找到更好的面對自己、面對世界的方式,獲得內心的安寧。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篇3

備受關注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已經在京閉幕,圍繞腐敗與反腐敗的話題卻依舊是社會輿論關注的熱點。反腐敗鬥爭,從一開始就有條不紊地進行,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反腐運行機制,人民羣眾根深蒂固的腐敗“難治”論煙消雲散。但問題也同時出現,腐敗現象是否已積重難返,“越反越多”?反腐敗鬥爭應堅持“持久戰”還是“速勝論”?羣眾參與,能否成為反腐“生力軍”?這些問題,成為會後人們對當前反腐形勢的疑問。

反腐正在進行中,暴露出來的腐敗案件越來越多、案值不斷增大,讓不少人對反腐敗鬥爭產生了悲觀情緒,認為腐敗是一種社會頑疾,積重難返,無法根治,“反腐無用論”、“反腐無效論”一時間擾人耳目。

為解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主要、最關鍵制約性突出矛盾和問題的反腐敗,因歷史形成的心理積澱和反腐敗形式的變革,當以原有的思維定式看待深入開展的反腐敗鬥爭的時候,各種各樣的認識誤區就出現了。

其一,對反腐敗鬥爭的巨大危害性缺乏正確認識。黨和國家機體內部存在的腐敗,與其反腐力度有着此長彼消的因應關係和內在聯繫,建國後的幾十年間,從清正廉潔德才兼備的幹部隊伍中擇優選拔領導幹部,嚴懲腐敗,領導幹部視貪腐為恥辱,以實績論升遷的嚴格管理,增強了黨和國家的活力。懲治腐敗失之於寬,是腐敗蔓延乃至越演越烈的天然沃土。而説反腐有巨大危害性的人,是把極少數腐敗分子與希望從嚴治黨懲治腐敗的黨內外羣眾混為一談的結果,或者説就是腐敗分子自我保護的搪塞之言。

其二,對媒體披露查處的大老虎存在“選擇性查處”缺乏正確的認識。反腐敗是事關黨的生死存亡的政治鬥爭,在腐敗與反腐敗的問題上,甚至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反腐敗鬥爭的艱鉅性和複雜性,決定了新形勢下的反腐敗必然要有形式上的變革,也就決定了正在進行的反腐敗,與媒體披露的反腐進程之間,會有一定的差距,其中就有視其情況和震撼力擇機公佈的問題。因此,不能認為沒有公佈就未打大老虎,沒有看到打大老虎的總體情況,就斷言是“選擇性查處。”

其三,對習慣性的思維定式看待十八大以來的反腐缺乏正確的認識。產生這種誤判的原因,是以十八大前查處貪官宣佈“雙規”為前提,現在又以中紀委網站公佈查處的官員作為判斷反腐力度的依據,彷彿沒有公佈查處的官員,都是安然無恙的。去年以來披露案件使用的“帶走調查”等均説明,王歧山領軍的中紀委,為懲治腐敗,做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工作。以反腐敗鬥爭的成效告慰先烈、掃除民族復興路上的攔路虎,實質中央的打虎力度並沒有降温。

總之,反腐敗鬥爭的艱鉅性和複雜性,決定了我們必須以 “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正確理解全力支持黨中央和中紀委的反腐敗,奪取反腐敗鬥爭的勝利。同時,像“反腐敗無效論、無用論”毫無根據的這種説法,我們也要有清晰的認識,腐敗分子或嚴重違紀的黨員只是極少數,中共黨員幹部隊伍的主流是好的。我們必須堅定反腐敗鬥爭的決心,正視現實問題,始終堅定: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的歷史的必然。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篇4

在大家喜迎2020年,張燈結綵的時候,迎來的不是過年的歡聲笑語,而是冠狀肺炎病毒的蔓延。觸目驚心的數字與日俱增,四千、五千、一萬,每增一點都牽動着國人的心。

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在舉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時刻。

災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職責。“白衣天使”是戰“疫”一線“最美逆行者”,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地奔赴疫情防控一線,用專業的醫療技術與病毒搶時間,用強大的職責心守護着每一個病人的生命安全。

總有一種力量激勵我們前行,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淚流滿面,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億萬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戰“疫”路上的一個個“好人”,一件件“好事”走進我們的視野,他們的事蹟,他們的名字……感動着我們,凝聚起社會正能量,號召着我們必有信心和決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普通人雖不能親臨主戰場,但我們能堅持在大戰中堅定信心、明確了夢想,今後的歲月定將不負韶華。

雖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給我們的生活蒙上了厚厚的陰影。可是作為學生的我們,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要把這次的疫情當作學習的機會,去學習前輩們這種處變不驚,捨己為人的精神,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機會,靜下心來想一想自我的人生規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

另外,還要學會如何做好防護措施:第一。儘量不出門,如果必須要去公共場所記得佩戴口罩;第二要勤洗手;第三不要過度疲勞,這樣會降低免疫力。不能吃野味,從自我做起,從每一個家庭做起,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最終為逆行的勇士祈福,願平安歸來!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篇5

在黨和國家的號召下,我作為向黨靠近的一員,充分利用工作之餘觀看了歷史文獻紀錄片《築夢中國》,該紀錄片分為風雨如磐、中流擊水、正道滄桑、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發展新境、圓夢有時七個部分,運用大量的實物和圖片資料,真實地反映了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生動闡釋了中國夢的深刻內涵。

?築夢中國》帶領我們重温歷史,洗禮心靈,堅定信念。紀錄片以回顧歷史的形式為我們重新展現了那個崢嶸歲月,其目的就是要人們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從而更好地投入到現代化建設的大潮中,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共產黨人作為築夢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該銘記歷史,始終以崇高信仰作為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奮鬥目標。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更為其鮮明的主題、豐富的內容、生動的故事所感動。我切實從中體會到了風雨如磐、歷史滄桑。既為我國千年輝煌而自豪,又為百年滄桑而感慨,心靈為之震撼,鬥志備受激發,得到了一次深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

首先,《築夢中國》告訴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堅定步伐。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有志之士通過變法和革命對救國救民之路進行艱辛努力和不懈探索,求索之路充滿了曲折和艱辛!在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下,革命才換來了一絲曙光。新文化運動後期,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主流,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的結合,在此基礎上中國共產黨誕生,1921年7月23日,中共第一大的召開,標誌着中國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此後的90多年,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推翻了三座大山,人民當家做了主人,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在經濟、政治和文化變革的努力中,中國社會逐漸發生變化。30多年的改革開放,國家的經濟、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當前時期,又闡述了偉大中國夢的深刻內涵,為我們指明瞭發展方向和奮鬥目標。中國夢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它凝聚和寄託着幾代人的宿願,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共同的夢,是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其次,《築夢中國》激勵我們要穩步發展經濟,奮發前行,齊心築夢。19世界末期,藉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浪潮,我們迎來了工業大發展的轉機。但是,當時的中國已完全淪為半殖民地社會,帝國主義國家是容不得民族實業發展壯大的。一戰結束後,帝國主義捲土重來,迅速發展的民族資本主義重新受到壓制,張謇等創辦的民族工業不斷衰退,使處於萌芽階段的中國工業革命被迫夭折。可以説,內憂外患之時沒有絲毫髮展的機會和空間。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兩個百年的目標指日可待。但是,一些心懷叵測的人害怕崛起的中國會撼動其霸權地位、觸碰其既得利益,就極力拋出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來進行誣陷,還強加干涉中國領土和主權問題,在地區事務上煽風點火,有意掀起波瀾,其目的就是想打亂中國發展步伐,阻礙中國現代化實現進程。局勢越是複雜,就越是要靜下心來搞好改革和發展,就越是要壯大自己實力,不給別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機。在採取政治手段解決台海、南海,東海等問題的基礎上,還要防範和警惕國家上一些陰謀論者,要靜下心來搞好發展,保障政治穩定。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更應立足自己的本職工作,盡心盡力地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實現偉大中國夢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五千年民族魂,生生不息;一代代炎黃人,風雨前行。想想近代史的中國,歷經滄桑,受盡了凌辱。從1840年開始,中國經歷了從被打開國門到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再到被日本的鐵蹄踐踏,最後我們得出落後就要捱打的血的教訓。究其原因,是國家綜合實力特別是經濟實力的落後。在此之後,我們不再盲目自大的説我們中國地大物博,繁榮富強,而是以一種嶄新的目光審時度勢,改革創新,與時俱進。中國在血與淚鋪就的道路上成長,因為我們知道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只有經歷困難才有衝破陰霾的力量,只有忍受地獄的磨練方可實現夢想。正是在一代代的奮鬥中,我們的中國夢才得以延續,我們的中國夢才能越飛越高。

中國夢的提出,展現了中國人的自信,它不是虛幻的夢想,而是能用腳步丈量的希望。在全黨上下大力開展羣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的今天,改進作風,求真務實,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需要人民羣眾的辛勤勞動來 築夢。

看歷史長河,載興衰榮辱,奔流東去;聽時代號角,吹奏復興強音,響徹雲霄。伴隨着改革開放的腳步,三十多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日的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神十直升蒼穹,蛟龍深潛萬丈。北京申奧再傳捷報,中國作家終摘諾獎。成就讓我們欣喜和自豪,我們正沿着正確的道路向夢想前行。

最後,作為單位的入黨積極分子,我更要使自己向黨員靠齊,時時以身作則,不斷完善自我,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幹事創業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工作,真正做到敬業、勤業、精業。 面對中國與世界發生的廣泛而深刻的改革,我也要順應時代潮流,把個人理想與國家前途命運緊緊相連,加強修養,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追求卓越、追求和諧、追求成功,把求實創新、完善自我放在首位,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素質,在服務祖國、服務人民的實踐中,讓個人的價值得以實現,讓自己的熱血為國家和民族燃燒,同時,我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堅定作為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繼承和發揚中國共產黨密切聯繫羣眾的優良傳統,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立足平凡崗位、做好本職工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懈奮鬥,為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貢獻出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只有我們每個人都為此努力奮鬥,實現國家繁榮富強,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的幸福,每個人的權利得到更充分的實現。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我堅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週年之時,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會實現;我更堅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會實現!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篇6

中華民族歷來崇拜英雄,這其中不僅僅是他們為我們現在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更是因為他們值得,他們值得成為我們所有中國人的標杆,值得被我們所有人銘記、學習。他們在和我們幾乎同齡的年紀,身處於戰火紛飛的境地裏,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挫折,他們都努力頑強的去克服,他們所為的只是心底的那一抹紅色,即便這抹紅色幾近明滅,他們依然懷揣着堅定的信念,相信勝利是屬於這抹紅色,他們心甘情願的為之付出,勇擔使命如沈安娜,堅定執着如張克俠,還有那千千萬萬的先烈,他們如同燭火,身處黑暗,卻為新中國照亮了前行的路。

歷史風雲,暗流湧動,他們於危難之際,踏入隱蔽黑暗的那條戰線,揹負着使命,與常人無法理解的壓力,在那條路上,一步一個腳印的將光明灑向黑暗,即便有着無數人不瞭解他們,即便每個腳印都充滿着血與淚,即便他們的身邊隨時有人倒下,他們都未曾放棄,他們用生命刻畫出了新中國最壯麗的開篇。

此刻,在清明之際,在我們每個中國人都能堂堂正正的面向世界的時代,我們更應銘記諸多先烈的付出,學習他們為了心中的理想,不斷砥礪前行的精神。愛企、愛黨乃至於愛國,我們也要一步一個腳印的從做好自己開始,從規勸好身邊人開始,為了國家的興盛強大,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篇7

這是最黯淡無光的春節,新冠肺炎恣虐於神州大地,人心惶惶。這是最熱血高昂的春節,炎黃子孫守望相助,高歌無畏的家國無疆。

沒有硝煙,沒有炮火,有的只是在一個不經意間,侵入身體的病菌。1例,2例,10例……直至如今的接近10000例。在這疫情面前,我們忽然明白了,什麼是眾志成城。不曾忘,鍾南山院士耄耋之年挺聲而出;不曾忘,請戰書上一個個鮮紅而堅定的手印,“不計報酬,不論生死”,寫滿了無數醫療工作者鏗鏘有力的內心誓言;不曾忘,風華正茂的女子褪去華裳,剪斷青絲,堅守戰場。他們何嘗不知疫情難料,但國難當下,血脈滾燙,他們的眼中只有危難的中國,啜泣的病患,因為他們知道,捨棄小我,是為了大國安然。

越是一髮千鈞,存亡絕續之時,越能研讀人性的平凡與偉大。新年前夕口罩生產廠復工加班,流水線傳遞的是質樸的關懷;除夕夜火神山醫院工地的特殊的“年夜飯”,是無數工人們在萬家燈火裏堅守着的戰場;全國各地紛紛打響一級響應,緊跟黨中央,擰成一股勁;全國各地的募捐浩浩蕩蕩,每一份物資都寄予着執着的信仰。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疫情危急之時,有人願意披上鎧甲,匆匆奔赴戰場,也有人一次為契,填補內心的陰暗:無良商家抬高口罩價格,將國難財視為高尚;不法分子藉機造謠生事,人心惶惶是他們的目標;無能領導欺上瞞下,聲稱一切安好,百姓無患。此種蠅營狗苟之輩,無疑是人格的猙獰。

因此,當務之急是斬除違法作亂者的囂張氣焰,革除形式主義的官僚風氣,掃清痼疾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再現國泰民安。

武漢是河流的分支,但絕不會被河流拋棄,暫時的封城只是為了防止疫情的擴散。我們堅信,環繞城市上空的終會是浪漫與熱愛。願四海疫情已終,疾患永散,明年春天,我們再赴武漢,賞盡十里櫻花。

?見證》中描寫的感人的場面讓人動容,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原本正常的生活,2020年的春節註定是不平凡的,在我們闔家團圓吃年夜飯的同時,有這樣的一羣人,用生命在和病毒打交道;在我們嬉笑玩耍開心時,有這樣一羣人,每天都在面對生離死別。

疫情當前,小家和大國,無疑先有大國才能有小家。無數志願人員奔赴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為了更好的工作而剪短頭髮甚至剃成光頭,許多熱心市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捐贈口罩,不留名字。鍾南山院士義無反顧地奔走在疫情一線,從未放棄。

萬水千山的距離,是你們,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用愛扛起生命的重量,我向你們致敬!

這場無聲的戰役打響以來,千千萬萬醫護人員奔赴前線,自動請纓、毫不猶豫、毫無退縮,微信羣裏一句句“我請願”“我報名”是我聽過最動聽的誓言,請戰書上的一個個紅手印是我見過最耀眼的色彩,視頻上掉落的一縷縷髮絲是我見過最決絕的感動。

如果這算是一封信,這封信,是寫給奮戰在前線的全體戰士,寫給堅守崗位為人民服務的勇士,寫給同是中國的英雄相見而又不能見的親人,寫給努力抗擊疫情的所有人,待到春暖花開之際,見面必定熱情相擁。

這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運動,是一場齊心協力的人民戰爭。每個人都應當牢牢堅守自己的戰位,只要我們繼續發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把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位,相信一定能打贏這場阻擊戰。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有無數“逆行者”的拼搏奮鬥,一定能戰勝疫情、打贏這場特殊戰爭,確保人民羣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作為2020年的大學聯考生,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聽聞新型冠狀病毒的噩耗,我不覺恐慌。每天醒來看到手機最新的新聞總是感染人數又增加了多少、某地又增加了多少、疑似病例多少等令人驚駭的消息。21世紀以來sars、mers以及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你們一直在前線戰鬥,從未退縮。“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軍事家孫子這樣描述一支強大的軍隊。疾和病組成疾病。疾,在漢語中也有快的意思,用“疾如風”“侵掠如火”來形容一場烈性傳染病的傳播擴散是毫不誇張的。而你們,不懼艱難竭蹶,不畏艱辛苦楚,在前線為國家爭分奪秒,在醫學的戰場上浴血奮戰。你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任何經歷過非典的醫護人員都十分清楚這次的病毒感染有多麼嚴重,可是你們依然沒有退縮。武漢的15名前線醫護人員已經被感染,於1月28日上午十一時出院。協和醫院西院胡醫生表示,出院後,希望能儘快回到抗擊疫情的一線。“做好科學防護,相信黨和國家,相信一起奮戰的白衣戰士,一定會守護好我們的城,一定能打贏這場硬戰!”你們感染治癒後立刻迴歸崗位的時候,是最美的;你們治癒一個一個的感染病人的時候,是世界的逆行者,是我們的照明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全國的醫護人員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擊疫情第一線,湧現出一批敢於鬥爭、敢於擔當的先進典型。

放棄假期,首個請纓,奮戰在抗擊第一線的中心辦公室主任羅黎,下班回家後,一直關注新冠肺炎感染新聞,敏感地意識到了防疫事態的嚴峻,立刻向中心領導表示,取消春節期間外出計劃,留守待命,隨時聽從中心的統一調度及安排。1月24日羅黎接到中心副主任佘毅的電話,轄區有一名密切接觸者,需要立即轉運到指定觀察點。接到命令後羅黎立刻出發到中心,在中心守到凌晨收到任務取消的消息後,才返回家中。回到家中已是11點過,看着家人端上來的湯圓,沒顧上吃晚飯的羅黎才想起今天是正月七年級。“面對疫情,我選擇迎難而上,衝鋒在前,兑現一名共產黨員莊嚴的承諾。”羅黎説。羅黎是家人的寶貝,更是祖國的堅守者。

中心醫務科科長羅娟堅守崗位,大愛無疆,連續工作近10天。戴口罩、護目鏡、橡膠手套、穿隔離防護服,是羅娟在發熱門診每天開始接診前的首要工作。“這套防護裝備的防護性雖好,但透氣性確實不佳,常常會發現自己的髮絲、眉毛上都沾滿水汽。”羅娟説,“穿起這套防護裝備,就不能像往常一樣自由的轉動頭部,坐診時間又基本在6小時以上,等離開診室脱下厚重的防護服時,會覺得如釋重負。但是為了患者和保護自己,我們必須堅持住。”羅娟是醫護人員,更是抗擊病毒的逆行者,國家的堅守者。

眾志成城,在不經意的細節中展現,大愛無疆,是你們的職業品格。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你們堅守崗位、恪盡職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線,將廣大人民羣眾的健康放在心頭、護在身後。你們是疫情來襲時最美的逆行者!是國家淪陷時最偉大的堅守者!

觀紀錄片心得體會篇8

此時已鶯飛草長,冬雪消融;春暖花開,綠上枝頭。一別前日草木枯黃,衰葉飄零之景。二零一九年的冬天太過漫長,在春節前夕,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悄然來臨,彷彿就在一剎那,一幅幅從未想象過的畫面,展現在眼前,一個個從不熟悉的字眼,砸向心頭。似乎一夜之間,一座燈紅酒綠,熱鬧繁華的大都市,成了沒人守候的“空城"。縱使遙隔萬里,也讓人像是心中堵了一塊石頭,不時的翻看最新的消息,祈禱着疫情趕快消去。頃刻間,十四萬萬人民的心,開始共同凝聚在江城大地。

回望疫情爆發伊始,盼着月明日升,已經過了一月之多,有感動,有淚水,在這同承一脈的華夏兒女中,我看到了一個個英勇無畏的身影,看到了一個個心繫他人的天使,更看到了我們民族堅不可摧的凝聚力。某一刻,心中的理想之火開始熊熊燃燒,或許多年之後,在某個特別的時候,堅持真理,縱使會化做白骨一堆,也要不顧一切,為人民的安危殊死拼搏;我要像那些風華正茂的護士一樣,抱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着着一襲白衣,在世界的盡頭從死神的手中奪回那些寶貴的生命;我要像那一農民大哥,從四十多裏外的地方,給在戰“疫”一線的人們,送來新鮮的蔬菜,不為稱讚,只為“他們在那麼危險的地方救死扶傷”而由衷的感動;我要像從馬來西亞靠人力馱運口罩的大哥一樣,或許一點小小的努力微不足道,可生為華夏子孫,手足有難,縱然傾覆所有,也定當毫不退縮;我要像鍾南山院士一樣,拿畢生所學,在年近七旬之時,仍能再次“揮戎殺敵",捨棄自我,別人不敢去的,他去,別人無法攻破的,他廢寢忘食刻苦鑽研,別人承受不了的壓力,他一個人抗着,實為不負"國士無雙”的稱號。

我想成為的,不僅僅是他們,而是萬千為疫情防控無私奉獻的人們,病毒帶來的是恐慌,帶走的,是冰冷的身體,如寒風之刺骨穿心,而那些不畏生死,逆風而行的勇士,帶去的是暖暖情意,是流淌着同祖血脈的奔騰着熱情,是一如同家人的無微呵護和親密無間…

冬雪已經漸漸消融,就像被十四億顆心凝聚的熾熱光芒融化;萬物已經復甦,就像被十億祈禱的聲音喚醒;明日的太陽和動聽的歌聲,又在春風來臨之際,紛至沓來,是十四億人們共同譜寫的新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