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民法典後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4W

學習民法典後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學習民法典後心得體會篇1

7月31日下午,本人蔘加在局機關舉辦的《民法典》專題講座,主講人為廣州金鵬律師事務所的熊浩老師。熊浩老師從民法典編纂的歷程、地位、頒佈的意義以及各編的熱點來深入淺出的講解民法典的內容,講解中穿插各種案列加深了我們對條文的理解。聽完講座後我獲益良多。

民法典的編纂歷程,可以説是千雕萬琢。回顧新中國立法史,編纂民法典最早開始於1954年,到今年5月28日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民法典編纂之路走了整整66年,幾乎貫穿了迄今為止的整個新中國的歷史。編纂過程中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積極迴應社會關切,草案經過反覆修改並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見建議。民法典編纂的歷程之久、工程之大,這是因為民法典對國家和社會的治理、人民的生活有着根本性的影響,國家在制定民法典時不得不慎之又慎。

民法典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民法典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僅次於憲法。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準則,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這就將民法典定位為一部基礎性法律。

民法典具有重大意義,王晨副委員長在民法典草案説明中提到:“回顧人類文明史,編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標誌意義的法治建設工程,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繁榮強盛的象徵和標誌”。看看外國的民法典,最早是《法國民法典》1804年頒佈,又被稱為《拿破崙法典》。該法典一掃法國的封建制度,確認和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開啟了法國的近代化道路。其次是《德國民法典》1896年頒佈,當時德國統一不久,需要一部統一的法典為民族鑄魂、為國家築基、為統一的市場建立統一的交易規則。《德國民法典》開啟了德國強盛的道路。而離我們最近的日本《日本民法典》1898年頒佈,是明治維新中變法的重要內容之一。《日本民法典》全面學習西方的民法制度,開啟了日本近代化的強國之路。可以説民法典常常是一個國家在歷史的上升拐點處立下的一座里程碑。從這個意義上説,中國民法典的制定,恰逢其時。

民法典的內容“接地氣”。這是我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這1260個條文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無疑就是一本“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換一種説法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作為事關每個公民漫長歲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與每個人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熊浩老師在講解的熱點中就有物權編中對住宅使用權70年後自動續期的明文規定;對小區公共區域收益歸屬問題的確認強化了小區業主權利保護;在人格編中加強了對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的保護;在婚姻家庭編新增加了30天離婚冷靜期,訴訟離婚的兩次起訴間隔由6個月改為一年;在侵權責任編中把時下爭議的高空拋物問題也納入其中;等等一系列的社會熱點問題在這部民法典中都能找到,民法典實實在在的做到了民有所呼,法有所應。

總而言之,民法典是一部能讓社會更公平發展、讓羣眾步入幸福安康生活的法典;是一部能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讓公民尊嚴得到充分尊重的法典;是一部值得我們每一位公民認真去學懂它、尊重它、並用好它來維護我們切身利益的法典。

學習民法典後心得體會篇2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我們要充分認識頒佈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

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實施好民法典,重點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強民法典重大意義的宣傳教育。實施好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必然要求;實施好民法典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實施好民法典是提高我們黨治國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第二,加強民事立法相關工作。民法典頒佈實施,並不意味着一勞永逸解決了民事法治建設的所有問題,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檢驗、探索,還需要不斷配套、補充、細化。要發揮法律解釋的作用,及時明確法律規定含義和適用法律依據,保持民法典穩定性和適應性相統一。

第三,加強民法典執法司法活動。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維護民法典權威的有效手段。各級政府要以保證民法典有效實施為重要抓手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把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的重要標尺,不得違背法律法規隨意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增加其義務的決定。

第四,加強民法典普法工作。民法典共7編1260條、10萬多字,是我國法律體系中條文最多、體量最大、編章結構最複雜的一部法律。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羣眾身邊、走進羣眾心裏。要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將其作為“十四五”時期普法工作的重點來抓,引導羣眾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也是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循的規範,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要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第五,加強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理論研究。要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立足我國國情和實際,加強對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論研究,儘快構建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為有效實施民法典、發展我國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論支撐。

學習民法典後心得體會篇3

一、編制目的:為了使自我的大學過得充實而快樂,每一天都能取得一點點的進步,充分掌握課本知識,提高自我的自身素質和綜合水平。

二、目標:讓自我具備基礎殯儀服務,殯儀防腐,殯儀設備等專業知識,順利透過即將到來的英語三級、計算機一級、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

三、需掌握的資料:基礎會計、電算會計、財務會計、計算機應用基礎、英語、計算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四、實踐計劃:步入大學,就意味着我們要透過獨立生活去完善自我的大學生活。大學的教學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和開放性,所以,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學會改變,學會向他人學習,學會利用網絡學習是大學的必修課。要想有一個好的學習效果,我們能夠透過大學的課餘時光,做我們感興趣的事情,比如:聽歌、逛街、看課外書等娛樂活動。在大一的剛開始,我就參加了學校的愛心社和禮儀隊,短短的幾個月,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提高我個方面的潛力,還讓我結識了很多朋友。我期望今後的日子的,我能在這些社團中有更好的發展。

當然,學好專業知識是最重要的。在大一的下學期,我要把殯儀服務,殯儀設備等專業知識學好,為今後的2年學習和步入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不因為課外活動而影響了專業學習,做到勞逸結合。計算機一級、英語三級、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即將來臨,我要拿出當年面臨大學聯考時的奮勁,不斷紮實計算機、英語、會計等知識。期望在不久的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

總結:總之,大一是一個務實求學,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一年。拋棄以前的一切,從零點開始!期望自我能夠不辜負父母老師的期望,努力實現自我的夢想,走好每一天,提高自我。

學習民法典後心得體會篇4

結合貫徹落實依法治國重要論述、學習《民法典》的情況,談幾點學習體會:

一、意義重大,《民法典》為治理現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人民的福祉是的法律。”此次民法典草案亮點很多,的亮點就是為民立法、以民為本,化地謀求人民的利益。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和目的都充分反映人民羣眾的意願,保障私權,維護廣大人民羣眾的利益。因此,民法典在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同時,也被譽為“權利保障的宣言書”。它的誕生更推進了我國民事立法的體系化,在中國法制具有深刻的里程碑意義。

民法典能夠充分調動各類主體參與國家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一方面,進入新時代,人民羣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對民事權利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保障人民更加廣泛的民事權利十分重要。民法典的分則各編由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和侵權責任編構成,既確認了個人享有各項具體民事權利,明確了這些權利的具體內容和邊界,又保護個人能夠正常行使和主張權利,免受他人不法侵害。如:民法典增設的居住權制度,為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提供了法律支撐;在產品責任制度中規定了懲罰性賠償,可以有效保護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再如,鑑於高樓拋物行為頻頻發生,民法典在侵權責任編中專門規定了高樓拋物致人損害責任規則,強化了有關機關在查找行為人方面的職責,有力保護了人們“頭頂上的安全”。另一方面,民法典通過確認和保護私權,成為依法行政的基本遵循,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説,民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規範公權的作用,有利於實現多層次、多維度的社會治理,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堅持人民至上,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為民職責

“悠悠百姓事,兩會總關情”。“人民至上”是貫穿今年全國兩會的主線,國家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出現了39次,“民生”出現了_次,眾多“熱詞”“新詞”“暖心詞”飽含着滿滿的民生温度,彰顯着黨和政府一以貫之的人民情懷。”我想,在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依法治國重要論述時,我們應該牢牢抓住“人民至上”這個根本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全面依法治國,必須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來進行。公平正義是我們黨追求的一個非常崇高的價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我們必須追求公平正義,保護人民權益、伸張正義。人民至上,從來不是一句空話,作為黨和人民的幹部,我們需要將其落實在實際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踐行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為民職責與使命,比如:眼下,我們就需要用實際行動去答好“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張大考卷!

三、堅持以身作則,領導幹部要發揮“關鍵少數”的作用

圍繞全面依法治國理念,構建法治社會已成為了時代的主旋律,我們領導幹部不能僅僅滿足於對基本法律知識的掌握,還應充分了解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原理,更好地樹立正確的法治價值觀,同時還應充分了解法律立改廢釋的來龍去脈,深入理解國家治理的現狀和形勢。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結合我分管的公安、司法、城市管理、生態環境、交通運輸等工作而言,我更需樹立法治意識、法治思維,更需要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手段來解決實際問題,該履行的法律程序必須履行、有相關法律規定的就必須嚴格依照執行,決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等行為。只有這樣以身作則,才能更好發揮“關鍵少數”的作用。

學習民法典後心得體會篇5

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更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劃時代”法典。而在此時,如何實施好“民法典”,切實發揮其效用,各級黨組織及廣大黨員幹部的舉措就顯得尤為重要。要帶頭示範,深刻理解法典條文,將其融入日常工作生活,當好民法典使用的“領頭雁”。要廣泛收集民情民意,將其不斷配套、補充、細化,把“民法典”放在發展的滾滾車輪上。也要用好監督手段,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以此為基抓好法治型政府建設。

“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理解”是衡量“民法典”效用的標尺。知行合一,亦要先知而後行,是王陽明先生在認識事物時所推崇的思維模式,正如認識“民法典”時,各級黨組織與廣大黨員幹部更要在“理解”上下功夫,從而帶頭髮揮出其優勢。其一,要聚焦理解“民法典”條款。民法典是我國法律體系中條文最多、體量、編章結構最複雜的一部法律,其專業術語眾多,更是要選取與工作相關的進行專業解讀,加快民法典融入政府工作的腳步。其二,要深度理解“民法典”的“人民情懷”“實施好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堅持將“人民至上”理念融入民法典的推廣與實施工作,大力開展普法工作,引導羣眾形成自覺守法習慣,鼓勵羣眾靠法的意識和能力解決問題,讓百姓主動拿起法治武器。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民意”是推動“民法典”發展的動力。“法與時轉則治。”亦指法律應與時代需求相切合,民法典的發展思路也是如此。當前,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民法典面臨的是一個又一個時代難題,需要不斷在實踐中去探索、去解決,才能讓民法典久久留下為民服務的身影。而“解鈴還須繫鈴人”,促使民法典完善更新的正是民情民意。故此,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多聽羣眾呼聲,找準民法典在解民憂方面存在的不足,歸納整理,及時上報。要拓寬與民交流渠道,多使用調研、走訪等方式尋找民法典使用、推廣的難點、堵點,聯合地方專業法律機構力量,共同分析研討,爭取早日補足存在短板。要重視地區案例,及時吸納其他地區羣眾意見與相關案例處理經驗,舉一反三,幫助“民法典”發展穩定,從而順利使其融入羣眾,服務羣眾。

“十目所視,十指所指”,“監督”是維護“民法典”宗旨的武器。民法典的出台無疑是為法治型政府建設安裝了“強引擎”,也為維護人民利益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保證。加強對民法典實施工作的監督力度,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高“民法典”公信力已成為實施“民法典”中的關鍵。因此,各級黨組織以及黨員幹部要從自我監督做起,把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等日常工作的準繩,不得作出危害公民權益的任何決定。要從日常監督中加大規範行政處罰、行政檢查、行政裁決等活動,並依法嚴肅處理侵犯羣眾合法權益的行為和人員,提高羣眾公信力。要引入羣眾監督機制,促使各級司法機關及時修改完善相關民事司法解釋,統一民事法律適用標準,幫助民法典順利落地生根。

“民法典實施得好,人民羣眾權益就會得到法律保障,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就會更加有序,社會就會更加和諧。

學習民法典後心得體會篇6

20_年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獲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_年10月1日起施行。這為我國民法典編纂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按照國家立法規劃,屬於我國自己的民法典將於20_年問世。

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雖然我國曆朝歷代都有各種律令,新中國也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但 是我國的民法體系一直沒能完整地建立起來,而這成為了幾代人孜孜以求的“中國民法典”夢想。這一任務早已上升至國家層次,黨的_屆四中全會就明確提出編纂民法典這一重大立法任務,《民法總則》誕生為民法典翻開了第一頁。

?民法總則》共206條,全面系統地確定了中國民事活動的基本規定和一般性規則,關係到每個中國人從“搖籃”到“墳墓”的方方面面,被譽為民事法律體系中的“小憲法”。《民法總則》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國家“五位一體”的發展理念,增加了許多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內容;體現了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為經濟社會平衡、包容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民法總則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入開篇第一條,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資格,完善監護制度,體現了中國特色;基於現行民事法律,對不適應現實情況的規定進行修改,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作出有針對性的新規定,適應了社會的發展;“綠色原則”被確立為民法總則的基本規定,促進可持續發展;民法總則既傳承我國優秀法律文化傳統,堅定文化自信,又有世界眼光;民法總則健全民事法律秩序,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凸顯對民事權利的尊重。

民法總則中鼓勵見義勇為、保護救助人,增加條款消除救助人的後顧之憂;規定英雄烈士是國家和民族精神的體現,是引領社會風尚的標杆,增加惡意詆譭英烈承擔民事責任的條款;針對中老年人監護問題,進一步擴大了被監護人的範圍、調整了監護人範圍、強化了國家監護職能並完善了撤銷監護相關規定;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最低年齡由10歲調整為8歲。這些都是建設法治社會、追求現代文明的具體體現。

作為普通的民眾,隨着我國法治社會的不斷完善,我們一定要加強法律知識學習,提升法制觀念,做學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從而為推動和諧、法治社會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學習民法典後心得體會篇7

2020年第12期《求是》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充分認識頒佈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全面闡述民法典涵蓋內容、重要地位和重大意義等,提出要做好五個“加強”工作,切實實施好民法典,以更好地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地保障人民權益。

進入“民法典時代”,如何讓這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走到羣眾身邊、走進人民心裏,如何更好地實施以保障人民合法權益成為我們必須答好的“命題”。民法典內容繁多、涉及領域廣泛,與人民權益密切相關,綜合性、實踐性都非常強,這對我們實施好民法典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要在講好、用好、發展好三個方面着力下功夫,推動民法典落地落實,真正保障和維護人民合法權益,為人民美好生活保駕護航。

講好民法典重大意義和基本內容,是實施好民法典的基本前提。法律要發揮作用,就需要全社會認同、尊崇法律,而這離不開有力有效的宣傳教育,也只有深入、徹底地講清楚、講明白了,專業性、綜合性的法律才能走到羣眾身邊、走進羣眾心裏,才能真正為民所懂、為民所用,真正惠及百姓。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中特別強調要做好民法典重大意義的宣傳教育和民法典普法工作,這也為我們講好民法典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思路方向。一方面,我們要在充分認識和理解民法典實施的重大意義的基礎上,通過宣講釋疑、座談交流、社會宣傳等方式擴大人民羣眾瞭解認知民法典重大意義的範圍和渠道,引導人們清楚認識到,實施好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必然要求,從重要性、必要性上準確把握民法典的地位作用,進而從思想上重視加深對民法典的學習和運用。另一方面,要在全社會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聚焦民法點總則編和各分則編,需要重點把握好的核心要義和重點問題,闡釋好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基本要求和一系列新規定新概念新要求,特別是要做好與民眾權益密切相關的法律宣傳解釋工作,才能讓民法典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科學規範用好並落實貫穿於執法司法全過程,是實施好民法典的重要途徑。民法典承載着人民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嚮往,承載着引導、規範社會行為的重要使命。這也意味着,既學好講好、又用好落實好,才是民法典實施的根本要義。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民法典的科學運用與貫徹落實,以保證民法典有效實施為重要抓手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級領導幹部要充分領會和深入學習民法典立法精神和重要理念內容,以上率下、貫徹落實,把民法典貫穿落實到具體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的全過程中去,在運用與實踐中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要履職盡責,將民法典立法精神和新的價值理念貫穿運用到執法司法全過程,秉持公正司法,加強民事司法工作,切實維護人民羣眾合法權益訴求,提高司法公信力。與此同時,要充分發揮律師事務所、法律專業機構、專業人員和人民調解、商事仲裁等糾紛解決機制的作用,更針對、有效地落實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工作,通過配相關社會力量、建強基層法律服務組織,形成多元化、長效性的糾紛化解機制,多方面推進民法典實施工作。

學習民法典後心得體會篇8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國截至目前體量最為龐大的法律,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我國《民法典》是保護公民私權利的法律彙總,從某種意義上講,《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作為事關每個公民“從胎兒到身故後五十年”漫長歲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與每個人的生活工作休慼相關。大到國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普通百姓的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生產經營、個人信息保護、私有財產權利保護都可以《民法典》中找到依據。《民法典》不僅能統一民事法律規範,消除法律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而且可以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民法典是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準則,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翻開歷史的畫卷,從1954年到2017年民法典走過了漫長的道路,一部“法”的誕生伴隨着中國社會60多年跌宕起伏的發展,伴隨着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以“人民至上”絕不動搖,為“人民幸福”保駕護航。

從生活的雞毛蒜皮到人生終身大事,更新服務零距離。從生活中的充值、“霸座”到結婚登記、夫妻債務等,從細節中為人民羣眾的“錢袋子”“米袋子”保駕護航,為人民羣眾打開幸福之門提供有力保障。

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法典,使命是打造公平正義環境。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了日常遵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滿意度不斷加強。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矛盾變化的過程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驅動下的創新創造,在這個過程中,“法”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

從一個人懵懂時為遊戲充值,再到初入社會時網貸平台的“利滾利”,再到見義勇為時不慎造成的損害,再到接到無數垃圾短信的維權,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卻記錄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程,展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斷完善,體現了中國社會矛盾的轉化過程。在“小明”生活的點滴中,是“一枝一葉總關情”的人民情懷,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成果展現。民法典讓社會更加公平發展,讓羣眾步入幸福安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