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選派幹部跟班學習心得體會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3W

根據***統一安排,我赴**市**鎮進行為期1個月的跟班學習鍛鍊。一個月的掛職學習,雖然時間很短,但受益匪淺,感觸頗多。

選派幹部跟班學習心得體會

一、跟班學習心得體會

我深刻感受到**與**的差距,這種差距有區位優勢的差距,但最根本的還是思想理念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思想上有差距。眼界境界決定着發展高度,有怎樣的發展格局,就有怎樣的思路。思想不解放,一切難創新。**鎮堅持把思想解放作為一項頭等大事,強調“解放思想、敢破善立;創先爭優、走在前列”,在實際工作中不僅把自己放在**市去謀劃、去發展,更多地是把自己放在全省發展的大格局中去定位、放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大趨勢下去趕超,所以才會有今天的發展成就。

標杆上有差距。沒有因為經濟處在快速發展階段而放慢腳步,反而是越領先,越有“憂患意識”,強調“標兵漸遠、追兵漸近”,始終保持永不滿足、永不停步的進取精神。而我們作為欠發達地區,特別是經濟發展任重道遠,我們既沒有慢乾的資本,更沒有躺在“功勞簿”上的優勢。人家沒有停下腳步,而且發展得又快又好,我們必須樹立雄心壯志,在全縣乃至全市發展中立標杆、找定位、謀發展。

看齊上有差距。**鎮具有強烈的看齊意識,這種看齊,不僅是政治上的看齊,也包含發展方向和戰略思維的看齊。**鎮優化產業結構,堅持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全方位規劃,定位自我,打造亮點。在競相發展的大格局下,我們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發揚“先人一步”“高人一招”的改革創新精神,勇於拼搏、齊步共進,努力把潛在機遇和有利因素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擔當上有差距。跟班學習期間,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鎮上上下下都有一種人心思齊、人心思進的濃厚氛圍,這也是該鎮能夠持續加快發展的原動力所在。每到一個考察點,負責人對發展規劃、項目建設情況、工作打算、存在問題、對策建議等總能侃侃而談、熟稔於心,政策把握得準、工作研究得透、業務專研得精,這都是在實踐中幹出來的,既是敬業的體現,更是專業的體現。聯繫我們自身,就要學習這種認認真真、嚴謹務實、潛心專研的精神,學習這種一心一意謀發展、幹事業的境界,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敢於擔當、敢於作為,對事業負責、對人民負責,堅定地幹在實處、走在前列。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發展是第一要務,一切都為了發展。我將把這次跟班學習的所感所思所悟與板橋頭鄉實際創造性地結合起來,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板橋為目標,不斷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強化作風建設。對照省委“一改兩為”工作要求,對標縣委“六個年”工作目標,做好各項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和貫徹落實。以“六重六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為契機,加強幹部管理,持續轉變工作作風。力爭工作高標準、辦事高效率、發展高質量。找準標杆、明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一線工作”“集中調度”“清單閉環”,迎難而上、克難奮進。抓實“夜學”充電提能,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堅決破除幹部能力上的“本領恐慌”,不斷增強履職盡責所必需的各項本領,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乾事氛圍,確保全鄉各項工作提速提質提效。

優化產業發展。聚焦生態優勢,傾力打造“筍、米、魚、花”四大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把“雙招雙引”擺在首要位置,強化“主動跑、主動找”意識,廣泛捕捉各類招商信息,確保完成年度目標。堅持項目為王,聚焦要素保障,謀劃好美麗公路、中心水廠項目,全力推進衞生院易址。推進蜀馬農莊等多村資源資產抱團發展模式,以舉辦溪流釣大賽為契機,開發精品民宿及“土特產”,打造休閒垂釣品牌,持續壯大扶持村集體經濟。依託紅色文化、農耕文化等,認真統籌謀劃,完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打造特色鄉村旅遊。

深化社會治理。堅持*建引領,打造“一村一品”*建品牌。加快“數字板橋”建設,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緊盯動態清零目標,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作用,聚焦源頭治理,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全力化解信訪積案,深化“平安板橋”建設,切實維護羣眾合法權益和社會大局穩定。認真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突出抓好重點領域的安全隱患排查,強化值班值守,加強應急響應體系和能力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堅決防範和遏制特重大事故發生,為全鄉經濟社會發展創造穩定環境。

增進民生福祉。持續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落實落細網格化管理,加強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深入實施“暖民心行動”,着力解決好人民羣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衞戰。完成廟山省級美麗鄉村建設,啟動實施玉台村省級美麗中心村建設。常態化開展文明創建,打造集鎮區入口景觀,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多措並舉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使鄉村建設從“一處美”向“處處美”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