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白堊紀往事》有感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7.56K

第一篇:讀《白堊紀往事》有感

讀《白堊紀往事》有感

讀《白堊紀往事》有感

六年級一班 張洲賢

《白堊紀往事》這是一本科幻小説書。這本書收集了作者劉慈欣的多部作品有:《夢之海》、《地球逃亡》、《白堊紀往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白堊紀往事》這個故事。

故事講述了:螞蟻和恐龍如何創造了白堊紀時代,並跨越了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機時代、電氣時代、原子時代,;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但由於這兩種物種不同的性格,讓這兩個持續了約五萬年的恐龍螞蟻相互依存的關係出現了明顯的裂痕。在螞蟻消滅恐龍的計劃中,一隻名叫喬冶的螞蟻聽到了“海神”“明月”這兩個詞,並再一次卧底行動中瞭解了。“海神”“明月”這兩個東西盡然足以毀滅世界!可就在這時,螞蟻們的“恐龍的計劃”啟動了。恐龍世界中的電線被切斷了,有些恐龍的大腦被炸壞了。幾十小時後“海神”“明月”這兩個東西因拯救無效而啟動了,世界毀滅了。只有小部分的螞蟻逃了出來。讓這個在歷史長河中剛剛燃起的智慧之火永遠熄滅了……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有了一些感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什麼生物都會有自己的缺點,比如恐龍的瘋狂、對什麼是都毫不在乎。而螞蟻呢?螞蟻就是缺乏好奇心、想象力。恐龍不可有傲氣,螞蟻不可無好奇心。正是因為這兩個不同的物種各自的缺點以及這兩個不同物種之間明顯的裂痕才導致了這個世界的毀滅。讓那一天成為白堊紀的最後一天。

《白堊紀往事》這本書中還有許多科幻小説故事,你不妨也來看看!

第二篇:讀《往事如歌》有感

當我打開全國中學優秀作文選的第一頁時,又一次看見了那幾個熟悉的字——往事如歌。這是曾獲得過“文心杯”全國中學師生作文大賽高中組一等獎的一篇文章,這又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

那是個淡淡的季節。因為上學路上一個小小的疏忽,疾馳的車便使“我”的腿粉碎性骨折,所以休學了。在家的日子單調乏味,每天除了撕日曆之外,就是對着窗前發呆。

這天,當“我”打開收音機時,裏面正是點歌節目。忽然有一個活潑的聲音闖進耳畔:“我叫夏陽,夏天的太陽。我要把《星星點燈》這首歌送給所有正與病魔作鬥爭的人們。我的電話是:4832773。”聽到這話後,“我”便給她打了個電話。聽説她明天就來,“我”別提有多高興了!

第二天夏陽果然來了。她還為“我”制訂了一份課程表,説是每天都來為“我”補課呢!就這樣,“我們”成為了好朋友。不知怎麼的,她總喜歡穿紅色的衣服,當“我”問起來時,她也只是微微一笑。

轉眼一年過去了,“我”便要去城裏參加考試。聽校長説,“我”考上了省重點中學。當“我”想把這個喜訊告訴夏陽時,她已經在醫院裏了。原來,她是一個患了血癌的18歲女孩兒。現在我才知道她為什麼喜歡紅色,因為她是多麼地熱愛生命啊!“我”又唱起了那首《星星點燈》,漣漣淚水洶湧而下,“我”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唱着,為夏陽,為自己……

這篇文章追憶了一位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樂觀向上的青年學生——夏陽,讀後令人感動。當代學生都生活在陽光季節,“每一天的太陽裏都藴含着無限的温暖”。正當作者因骨折在家過着“單調乏味”的生活時,是夏陽闖進了他的生活。《星星點燈》裏的其中一句:“……天邊有顆模糊的星光,偷偷探出了頭,是你的眼神依舊在遠方為我等候。星星點燈,照亮我的家門,讓迷失的孩子找到來時的路;星星點燈,照亮我的前程,用一點光温暖孩子的心……”這可以説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從作者碰到夏陽,到領取了錄取通知後。

啊!讓我們望望傍晚的星星。每一顆星星上都載着虔誠的希望;每一天的太陽裏都藴含着無限的温暖;就如每一首歌中都珍藏着一件悠悠的往事!

第三篇:讀往事並不如煙有感

歷史的温度

——讀《往事並不如煙》有感

歷史是有温度的。歷史的温度就在於偶爾它會讓人感覺温暖,有時也會讓人感到徹骨的寒意。它總能留給我們不盡的沉思和啟示。當然,歷史的天空不會永遠湛藍,有時甚至是一片血色。《往事並不如煙》記錄的正是這樣一片血色的天空——中國知識分子遭遇的最為黑暗的年代。有些記憶隨着時日見長,可以如同一縷青煙飄散。有些記憶卻只會隨着年歲慢慢沉澱,如同一縷縈繞在心間的永不消散的青煙。 花了兩天晚上,一口氣讀完了“中國第一大右派”章伯鈞之女章詒和寫的這本《往事並不如煙》—— 一本兼具文學性與歷史性,被外界認為是建國以來中國大陸文壇最好的作品之一的書。在網絡上看了張伯駒夫人潘素年輕時候的樣子,掩蓋不住的氣質。再看看風流倜儻的張伯駒,覺得眼淚都要流下來。我無法憑文字去想象中國知識分子經歷過怎樣一個不可思議的時代,只覺得人世起落沉浮,太讓人唏噓感慨,我們現世的安穩,包含了太多人的血淚

章詒和在序言中寫到,“我這輩子,經歷了天堂、地獄、人間三部曲,充其量不過是一場孤單的人生,沒有什麼意義和價值。我拿起筆,也是在為自己尋找繼續生存的理由和力量,拯救我即將枯萎的心。”這確實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思想之旅,是一段註定孤苦的回憶。章詒和以個人的眼光,以主觀的感受,描寫了這些人與父母、與自己之間的交往。讀罷此書,從羅隆基、聶紺弩、史良、張伯駒、康同璧到儲安平,乃至潘素、羅儀鳳,一批批從前只出現在書中的中國精英

階層的知識分子們,突然變得有血有肉起來。他們的談吐、見識、思想也變得生活鮮活起來。

這些原本屬於中國最輝煌的知識分子,在一場反右浩劫中,走向了與原本的生活軌跡截然不同的人生。他們本是處於中國最頂端的精英階層,然而褪去光環,他們也只是普通人罷了。當素來與章伯鈞交好的史良當眾質問他是不是支持儲安平的“黨天下”思想,甚至將章伯鈞私下的話語公之於眾時;當羅隆基被相戀十年的女友當眾揭發,大罵他是反黨反人民的階級敵人時,我為反右運動生生割斷人與人之前的情感、信任而感到寒心。當儲安平遭遇妻子紅杏出牆,衣食無着眾叛親離時,我回想起書中那個數年前會在西湖收集半袋桃花寄給徐志摩的謙謙君子,會淪落到如此落魄的地步,以至最後選擇了淡然赴死,心中又會感到無比的揪心。我驚異於他們的選擇,但又感到在常理之中。在“反右”那個混亂的年代,我痛心統治階級以這樣一種強硬的姿態,割斷了親情人倫,讓社會進入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癲狂狀態。

然而,在那個人情冷暖如此分明的年代,也還有張伯駒這樣淡定從容、不慕容華的才子,也還有康同璧這般在亂世中依然能保持優雅的慈祥老人。他們的淡定、優雅、從容、樂觀,他們對生活的樂觀和隱忍,無一的讓我敬佩。我想“豁達”可能是人一生最難能可貴的品質了。像張伯駒這樣能把萬貫家財都捐獻給國家的人,在當今社會簡直是屈指可數。為了收藏文物,他可以賣房、賣地、甚至賣妻子的首飾,然後就是這些動輒數萬兩黃金買來的真跡,他卻可以盡數捐給國家。在被扣上“右派”的帽子後,他還可以與章伯鈞結為“君子之交”。反觀現世社會,金錢、名利、權勢成為了許多人不懈的追求。相比張伯駒先生這樣的“豁達”,真是讓人自慚形穢。作為章伯鈞口中“最後的貴族”,康同璧和羅儀風這對母女,同樣令人敬佩、感概。一個

真正的貴族,並不是看她財富的多少,而在於一種內在的氣質。這對母女在危難之中,依舊能從容優雅的生活。可以用六個鐵盒買口味不同的豆腐乳,可以在康同璧老人過生日時,在破四舊的特殊時期,依然盛裝舉辦宴會。更可以在章詒和一家落魄之時與之從容交往、仗義相助。這才是真正的貴族氣質的流露。 章詒和的這支筆,寫進了太多辛酸、無奈、悲苦和感慨。她十年的冤獄、父親章伯鈞半生的傷痛,皆來自1957年的這場無妄之災。 “寂靜的我獨坐在寂靜的夜,那些生活的影子便不期而至,眼窩裏就會湧出淚水,提筆則更是淚流不止,毫無辦法,已成疾。”縱然經歷了這樣深重的悲苦,章詒和還是像一個孤獨的鬥士,獨自回憶着傷痕,還原歷史的真相。在她的筆下,我們看到了每一個人鮮明的性格特徵,這些永遠只出現在書本上的精英階層的知識分子們彷彿也成了有血有肉的“活”的人。往事並不如煙,逝去的歷史時時刻刻敲打着我們的心扉,提醒着人們在未來的道路上少走些彎路。

第四篇:讀《紅塵往事堪回首》有感

世上有賢明雄霸的英雄,也有聰明驚豔的紅顏。長期以來,我們並不吝嗇對男性、對英雄的讚美之詞,而女性往往成為了陪襯,更以外在的豔麗成為其主要特徵。其實,古今以來,女性所展現的光輝同樣耀眼,特別是近現代以來,隨着社會各方面的開化,她們帶給世界的驚奇、夢想、智慧和感動,如高岸紅杏,引領春喧;亦如雪嶺橫梅,點染江山。

從我的閲歷來説,張愛玲、林徽因等算是熟知較早的名字,著作也略讀了兩三本,但認識還是偏於感性,並沒有在內心形成立體形象。當然,不論是對歷史人物還是近現代的傳奇,我們的認識來源主要是書籍和影視劇作,而書籍的接觸有限,影視劇作上表現人物的點面又側重不同,這就多少侷限了我們對很多人物的真實看法。或許我們瞭解到的人物總是有些臉譜化,不是好就是壞,而往往缺乏更多層面的集合。

近日讀的紅塵則在剖析個性及人性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使我們可以更加透徹地、立體地建立形象。如介紹林徽因的篇章就從多個層面展現了她的風華絕代,我們不僅可以看見作為建築學方面的專家,也可以看到作為人文領域的通才。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這樣的詩句着實讓人對林徽因有無限的聯想。而關於張愛玲的篇章則從“被蝨子吞噬的女人”為題,用作家與作品人物的同構關係,向我們展示這位奇女子的人生面。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將好的事物與事情和那些成就卓越的人物聯繫起來,或者説是出於人性的善良本質,我們單純的認為在某些方面如此突出的人,其生活和人生也應該是多姿多彩、醇美幸福的,只是我們算錯了生活這張網、人生這場戲。張愛玲如同她筆下的人物那樣,承受着生活的許多不幸,忍受着常人難以想象的寂寞和病態的折磨。這或許不應是我們想象的張愛玲,但這卻是活生生的張愛玲。幸福的人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則各有各的不幸,很是感觸。書中還有許多的傳奇人生,如蘇青、蕭紅、謝冰瑩及宋氏三姐妹等,無不是熠熠生輝。

人生是多彩的,而多彩並不侷限於鮮亮,也有灰暗,甚至是漆黑一片,這都是人生的表達。

紅塵歸來,往事歷歷,巾幗人生,點點入心。

人生有許多許多的方程式需要我們去求解,人生有許多許多的變數需要我們去應對;我們以解方程思維求解人生,以不變應萬變,我們也能寫下多姿多彩的一章。

第五篇:看《台灣往事》有感

觀《台灣往事》有感

之前一直沒有看過《台灣往事》,但在腦子中一直有着對這部影片名字的模糊記憶,忘了是聽朋友説過還是它獲得華表獎的原因,總覺得熟悉的很。今天靜下心一口氣把這部片子看完了,心裏的感慨也像窗外的風一樣停不下來。就是這麼一段特殊歷史背景下的普通的人物給我們展現了一幅生動細膩生活長卷,每一個人行為、思想、命運的轉變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場蕩氣迴腸的親情、友情、愛情、故土情和民族情。

主人公家族的變遷、感情的變化、人事的變動都透視着漫長的歷史,儘管有的地方點到為止,可給我們留下的想象空間卻很大。我想心裏裝着一個"情"字去品這部影片,悟出的人生意義會更多。影片裏我們看到了母子情深、看到了為懺悔而轉變的友情、看到了為愛痴痴的等待,看到了思鄉的痛苦無奈,看到了骨子裏的愛國情。這一份份的情感無時無處不在我們的現實生活裏出現,面對着種種情感我們又是怎麼做的?是否小心翼翼的珍惜?是否用盡全力去維護?在面對利害抉擇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把情看得更重一些?

無論是在網絡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家似乎都覺得當下社會物慾橫流,道德淪喪,更有甚者對社會主義失去信心。在我們質疑的同時,我們有沒有反思過大到於國於家、小到於人於己我們有沒有一直懷着一份真摯的"情"而努力?什麼是社會,什麼是國家?是我們這一個個個體,家庭組成的大的集合體,是我們共同努力,付出才創造的共同體。其實這個"情"字説來説去是一種思想,沒有這"情"我們不會看到影片中平淡而感人的故事,沒有這"情"我們也不會惆悵慨歎。

人在一生中會面對很多對與錯,得與失的抉擇,但最重要的是要心懷一份"情"。人在世,情在心,我們的人生才會豐富而不失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