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千課萬人活動學習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62W

第一篇:千課萬人活動學習心得體會

千課萬人活動學習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千課萬人活動學習心得體會

4月16日~19日,我有辛赴杭參加全國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研討觀摩活動,在短短的四天時間裏,觀摩了40節示範課,聆聽了7個學術報告、4次互動點評。本次活動提出的口號是:“關注學生才‘人文’,‘兒童課堂’堪稱‘優質課堂’”和“高效低耗最‘精彩’,‘生本課堂’也是‘低碳課堂’”,提出了“生本課堂”的主題,她的內涵我們並不陌生,但要轉化為每一位老師的教學行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讓我們為了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為了那一個個未來的主人,一起追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在課堂中讓學生得到智慧,讓老師智慧成長;讓學生智慧地學,教師智慧地教,師生在生成中智慧得到成長,享受過程中的精彩。

聆聽了專家們的課,總覺得他們的課猶如春風拂面,如此的細膩!“大師”就是“大師”,真是與眾不同。這些大師們幽默、睿智的語言讓人折服;大師與大師的對話,真是英雄惜英雄,讓人聽了為之感動!大師的課堂給我們帶來的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更多的理性思考。如何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愈發顯得真實、自然、厚重而又充滿着人情味,作為數學老師我們更要關注的是藴藏在數學課堂中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身臨其境的教師和孩子們才能分享的東西,要關注那些伴隨着師生共同進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們教學要成功,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啟迪智慧,更要點化生命,潤澤靈魂。

體會一、課堂需要“激情”,但決非煽情,課堂還需“本色”

本次上課的各位老師,其課堂教學的一個共同的特點是——課堂上沒有“花哨”的課件,是一堂堂充滿“本色”的課。有的是教師的激情,有的是師生間、生生間充滿智慧的交流,有的是心靈的交融,思維的激盪。柏繼明老師的《手能幫我學數學》這堂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她的這堂課中沒有采用華麗的詞藻,沒有選用美麗的圖片,而是採用我們人人都具備的常用工具---手。她首先讓同學們伸出雙手,並念兒歌:“小朋友,張開手,五個手指人人有,五指之間有幾空,請你仔細數一數”,由此引入整堂課的教學。接下來通過植樹問題、鋸木頭問題、樓層數與台階之間的關係,鐘點數與秒數之間的關係,讓學生通過這五個事例去發現它們之間的規律。最後,還向學生演示了用手計算加減乘除。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整堂課氣氛活躍,孩子們學的津津有味。柏繼明老師用是樸實的教學手段營造了一個成功的課堂,讓在座的學生終生難忘,讓在座的老師受益匪淺。正如一個老師的點評:“聽柏老師上課就像小時候聽姥姥講故事,親切平和,過渡自然,具有濃濃的生活味又不失數學味” ,引用柏繼明老師的一句話就是:“在新課程理念下以生為本的今天,我們數學課也充滿歡聲笑語,數學課也充滿趣味激情,數學課也充滿生命活力”。

體會二、數學課堂以生為本。

這也是這次活動的主題,就像活動的一句標語關注學生才‘人文’,‘兒童課堂’堪稱‘優質課堂’”和“高效低耗最‘精彩’,‘生本課堂’也是‘低碳課堂’”,這也是參加這次活動所有的特級教師課堂的共同優點。特別是華應龍、黃愛華兩位老師的課,讓我印象最深,一堂課下來,老師説的並不多,總是在適當的時候提出一些疑問,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突破難點,真正避開了“灌輸式”的教育。課堂上,學生的聲音才是最美的,他們的思考過程是最重要的,即使學生理解錯誤,卻有着自己獨特的想法,例如許衞兵老師,他在課堂上聽到學生錯誤答案的時候,並不急着反對糾正,而是通過其他學生的回答去幫助理解。

體會三、課堂教學要關注後進生。

聽了這麼多的特級教師的課,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風格,都有自己的想法,唯一不變的只有這個話題---關於後進生,關注課堂的後30%,黃愛華老師提到一個也不能掉隊,伸出手幫助需要幫助的孩子,吳正憲老師在她的講座中提到中談到,孩子你聽懂數學了嗎?你快樂嗎?你的營養午餐營養嗎?朱德江老師説道的:學會蹲下身子、彎下腰來,走進孩子的世界,聆聽童聲,透視童真,讀懂童心。他們提到孩子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上學不懂,聽不會,該多鬱悶啊!讓我們的數學課堂為後進生開放,儘量讓學生好學,好懂,這就是這些特級教師的心聲。他們無不關注後進生的成長、經歷和發展。引申到我們今天的數學課堂,我們該怎麼做呢?我想只有這樣關注了後進生的心理,關注了後進生的學習態度,也關注了後進生的發展,把數學課堂中的教書和育人完美結合,數學教學才能厚重。

體會四、課堂需要快節奏,也需要慢鏡頭。

劉鬆老師説的:“蜂蜜是蜜蜂釀的,養蜂人自己釀不出蜂蜜。老師要學養蜂人,把學生帶到有花蜜的地方,其它的事讓他們自己去做就好了。”所以,我們要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探究,去思考。只有關注學生、讀懂教材,才能使課堂迸發出生命。同時,我們關注的不應該僅僅是成績優秀的學生,而更要關注的是那些“後進生”。 數學課堂確實需要保底,那就是每個目標要實現,每個孩子要接受。課堂要實實在在,對待學困生我們要感同深受,所以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也要適當放慢腳步,如果不這樣,那麼前面的學生走得越快,後面只會越來越跟不上,那我們的教學就沒有質量可言。自問我的課堂我就做不到這一點,總是很心急地繼續上課,不會耐下心來一步步紮實地走。

在這些觀摩課當中,我們看到的是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不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一個統一體。每一位老師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就讓學生自己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並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對於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讓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理解和發展,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創設鮮明的問題情境作為學習素材,吸引他們展開學習活動,並從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的意義。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令我大開眼界,領略了名師的教學風采,為我的課堂教學增加了大量的寶貴經驗。結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也使自己認識到了在工作中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多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教壇無邊,學海無涯,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有痕,精彩無痕。“有效教學,發展思維”這次聽課留給我太多太多……讓感覺貧乏的我狠狠地吮吸了一回。就讓我們勤於鑽研,慎于思考,勇於創新,善於反思,去踐行自己的追求吧!(雲石山中心國小 劉曉燕)

第二篇:千課萬人學習心得體會

“千課萬人”全國國小語文學導課堂教學研討觀摩活動心得體會

從去年聆聽了一小老師帶回的“生態課堂”展示課開始,我就對“千課萬人”充滿嚮往,今年很有幸能親臨杭州去領略大師的風采。駐足在“千課萬人”的會場上,我被這恢弘的氣勢所震撼和折服;徜徉在這魅力無限的課堂裏,我不但欣賞着小語名師的教學風采和精彩,更是在接受者新課程,新理念的洗禮。

第三篇:千課萬人學習體會

收穫,促進成長

在十一月初,我去杭州參加“千課萬人”活動,聽了兩天半的課,自己沒有疲倦,是因為,每節課都有不同的亮點創新,收穫多多,就像人們形容秋天一樣,這次杭州之行,碩果累累!

通過至此活動,認真地聆聽每節數學課,真正感受到:從學生中來,在學生中做,歸學生所有,可謂成長課堂;尊引而不發,學不憤不啟,求導之有度,才是修煉之道。例如朱國榮老師講的《方程的意義》,從複習“用字母表示數”導入,在連接學生對數兩件相等關係原有認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方程的意義,重視培養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找出等量關係的能力;沈勇老師風趣幽默的講《用數對確定位置》,從開家長會找位置,很自然的導入!…每節課都做到了:想學生所求,給學生所需,努力為學生提供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聽清楚,想明白,會運用,從而成就學生之精彩。

通過此次活動,感受到:要想上好一節課,自己必須要注意平時知識的積累,要善於思考,善於反思,善於學習,善於觀察,關注細節,積累經驗。要做一名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自己必須要付出努力!

通過此次活動,感受到:走進新課改,自己要多思:為誰教,教什麼,怎麼教,最重要的是“為誰教”,讓課堂成為“生命發展的課堂”!

總之。這次杭州之行,使我產生了前進的動力,使我的教學理念有了新的進展,我覺得説再多,不如踐行自己的行動!我一定努力,把自己所學,付諸在工作中!

第四篇:千課萬人學習體會

“千課萬人”學習心得

東西南北三五成嶽,千課萬人聚集你我。一路風塵一路奔波,一節節好課不盡的收穫。

有幸赴杭州參加為期4天的“千課萬人”觀摩活動,總的感覺是“累並收穫着”!可以如此近距離目睹名師們的風采,感受“名家課堂”,真是受益匪淺。現就本次活動淺談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新課程轟轟烈烈進行了11年,走進“千課萬人”活動,才體會到自己的那一步邁得何等小。自己的課堂還停留在“學別人上課”“比着課件上課的基礎之上。”。在名師們的課堂上,你總能聽到 “誰還想説?”“誰還有補充?”“誰聽明白了?”“你想好了,你該怎麼説?”等話語。整堂課都充滿思辨,充滿着教師的追問和點撥。學生需要這樣的課堂,因為這樣的課堂關注到了學生的差異,老師們也需要這樣的課堂,因為這樣的課堂能實實在在地指引我們的課堂實踐,不為一些花架子而失去課堂的真諦。在我們的課堂中正是缺乏讓學生“安靜思考,合理表達”,我們總是迫不及待地不等孩子思考、表達,老師就急於包辦代替孩子去思考,去表達。

著名的特級教師黃愛華分析了美國與中國的教育。他説,中國的教育是打基礎,體現知識的權威;美國的教育是培養創造力,對知識的質疑和懷疑,其核心的價值是“簡單、實在、培養創造力,學以致用”。在對知識的“是什麼的?”“怎麼來的?”“做什麼的?”“怎麼做的?”中國的教育注重的是前三項,而美國的教育注重最後一項。他還提倡我們的數學課堂要有三聲“掌聲、笑聲、歡呼聲”。從他的這

些話語裏,我們是否應該思考些什麼?也盡最大能力在中國的教育環境中去做些什麼?

四天三夜的學習收穫還是很大的,主要是思想上的。我會學着把學生看做“真正的人”,正視孩子的出錯,而不是一味的斥責,名師們的一句話説得真好“課堂就是出錯的地方!”讓自己的教育工作有聲有色起來。朱國榮老師説:教師的魅力在於喚醒在於激發,讓學生浸潤其中,求索、跋涉、碰撞思維。教育是慢的藝術,是薰陶,是潤物無聲,是潛移默化,教師要學會慢下教學的腳步,讓更多學生自我完成自我建構,能力發展。

喻巧月老師《搶數》一課,她的裝傻智慧真是一種藝術。“你怎麼知道你一定贏定了呢?”“你想怎麼樣贏他?”“你來試一試。”這一句句啟發似的疑問,激發孩子的表達慾望,更多的使用“生生互動”的交流形式,給孩子充分的活動,展示的空間和思考時間,讓孩子自己教會了自己。

俞正強老師的《乘法分配律》,沒有課件,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你能寫一個像我這樣的算式嗎?”同學們在俞老師的靜靜等待中終於發現了規律,“我能寫。”“我能寫。”“報,報,報〃〃〃〃〃〃能寫完嗎?”他的語言生動活潑,當講到分配律的變式時,他問同學們:“知道了去外婆家的路,能從外婆家回來嗎?”“在外婆家方便,還是在自己家方便?”這簡單的一句話,提醒同學們,乘法分配律和變式兩者在應用當中的區別。當下課的鈴聲響了,同學們還沉浸其中,“下課了,下課了。”同學們才依依不捨離開座位。這樣的數學課真的是一種享受。俞老師慧言:把自己的每一節課作為禮物呈現給學生。他確實做到了。

一位大師一份精彩,一位大師一種風範,我們在看在學,不管臨摹的再精確,總不得其神韻。上課不是演戲,不是在演別人設計好的台本,不是在背台詞般背教案。而是我們在演繹我們對教材的理解,對不同教學對象的必要引領。

千課萬人,百花齊放,在西湖的碧波里放飛夢想,千課薈萃,萬人共享,在名師的引領下激情飛揚。千課萬人,成長課堂,從學生中來,在學生中做,歸學生所有,可謂成長課堂。千課萬人,五力修煉,遵引而不發,循不憤不啟,求導之有度,才是修煉之道。

第五篇:千課萬人學習體會

“千課萬人”學習心得

有幸赴杭州參加為期4天的“千課萬人”觀摩活動,總的感覺是“累

並快樂着”!可以如此近距離目睹名師們的風采,感受“生本課堂”,真是

受益菲淺。現就本次活動淺談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曾以為在自己的努力下,距新課程改革的步伐為之不遠,有時甚至為

一些成就沾沾自喜。走進“千課萬人”活動,才體會到自己的那一步邁得

何等小。我們且不説名師們的課堂教學語言的精煉得當,因為人家畢竟是

名師;也不説名師們的教學設計如此的新穎卻不失效,因為人家是多次打

造出來的精品課。只説我們也能做到的一點“把學生當做真正的人,發展

的人”。在名師們的課堂上,你總能聽到那聲親切的稱呼“孩子”,老師説

的最多的話是“誰還想説?”“誰還有補充?”“誰聽明白了?”“你想好了,

你該怎麼説?”等話語。整堂課都充滿思辨,充滿着教師的追問和點撥。

學生需要這樣的課堂,因為這樣的課堂關注到了學生的差異,老師們也需

要這樣的課堂,因為這樣的課堂能實實在在地指引我們的課堂實踐,不為

一些花架子而失去課堂的真諦。在名師們的眼裏“生本課堂”就是讓學生

安靜的去思考,合理的表達。在我們的課堂中正是缺乏讓學生“安靜思考,

合理表達”,我們總是迫不及待地不等孩子思考、表達,老師就急於包辦代

替孩子去思考,去表達。我們教出來的孩子善於低頭做題,而不善於思考

並流利表達自己的想法,丟失了很重要的東西,忽略了孩子們的“社會性”。著名的特級教師黃愛華分析了美國與中國的教育。他説,(請收藏本站:)中國的教育是打

基礎,體現知識的權威;美國的教育是培養創造力,對知識的質疑和懷疑,

其核心的價值是“簡單、實在、培養創造力,學以致用”。在對知識的“是

什麼的?”“怎麼來的?”“做什麼的?”“怎麼做的?”中國的教育注重的事前三項,而美國的教育注重最後一項。他還提倡我們的數學課堂要有三聲“掌聲、笑聲、歡呼聲”。從他的這些話語裏,我們是否應該思考些什麼?也盡最大能力在中國的教育環境中去做些什麼?

可以説收穫是很大的,主要是思想上的。我會學着把學生看做“真正的人”,正視孩子的出錯,而不是一味的斥責,名師們的一句話説得真好“課堂就是出錯的地方!”讓自己的教育工作有聲有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