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物理學習的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4.27K

物理學習的心得體會優質多篇

物理學習的心得體會篇1

再此,祝大家取得好成績!

物理學習的心得體會篇2

國中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生習慣是物理新課程要求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比掌握知識更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從“教會學生物理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要針對物理學科的特點——觀察和實驗,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要引導學生有目的的觀察,認真觀察實驗中物理現象,注意觀察引起變化的原因和條件。 新大綱規定的“必學”知識是物理學核心、基礎的知識。這些知識不但是物理學本身的基礎,而且也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必須狠抓這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和訓練。對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規律,要不厭其煩地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去理解和應用。新大綱對“必學”知識提出的教學要求是用國家教育部對我們教學提出最基本的要求,這是在教學中所必須讓學生掌握的。當然,我們在完成“必學”知識教學後,還可根據需要完成“選學”知識教學,讓學生閲讀“閲讀材料”,動手做“小實驗”,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思維。同時,我們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對教學的內容和要求可根據學生情況高於新大綱規定的內容和要求:既可在規定的內容的知識廣度上做文章,也可以在知識的深度上下功夫。

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更新教學理念。

新教材對物理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更高,沒有高素質的教師,就培養不出高素質的學生;沒有創造性的教師,就很難培養出創造性的人才。我認為為適應新教材的需要,應具備以下一些基本素質:

1、有敬業、樂業、勤業的精神;

2、具有系統的專業知識,在整體把握物理學理論體系的同時,能居高臨下地分析和處理教材;

3、掌握教學藝術水平。因為教師的教學藝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

4、具有終身學習的觀念,開拓自身的視野,對教學進行研究,以不斷提高自身的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

堅持以學生為本:

物理教學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物理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物理課本中不僅有豐富的物理知識,而且滲透了大量的物理學思維方法,如牛頓從蘋果落地現象,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奧斯特從通電在導線下小磁針的偏轉現象發現了電流的磁場等。學習物理,應該學習物理敏鋭的洞察力,深刻的思維能力,推理判斷能力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學習物理從現象到本質,從具體到抽象,從宏觀到微觀是思維方法。同時還應該學會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如控制變量法、理想化模型法,虛擬假定法等。並自覺地運用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使知識轉化為能力。另外還要引導學生儘可能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與眾不同新觀念,新思維,然後歸納總結,從中篩選出最好的解決辦法。只有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學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才能逐步培養學生樂於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物理學習的心得體會篇3

新課程實施過程中,解讀新課標,教師們花了力氣,學生費了時間,可教學目標卻不能有效達成,教學效率也較為低下。因此,筆者反覆回顧和思考及驗證,有以下心得與大家商榷。

誤區之一:以速戰速決的過程替代科學探究

例如“電磁感應”的教學,新教材用三個課時逐漸展示,其內容與人類認識“電磁感應”的過程相一致。對於初學者是一個環環相連、邏輯線索清晰的整體,並通過大量的實驗等豐富的素材給學生一個學習、認識科學規律的較完整的過程。但有的教師只簡單地介紹幾位科學家的發明和發現,作為科普講座式輕描淡寫地帶過,就講大量的習題,使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價值觀、科學方法、科學過程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這種把“理論”與“習題”教學對立起來的做法,看似節省了所謂“理論”教學的時間用於“習題”教學,卻忽略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是捨本求末,得不償失的。

新課程改革倡導“自主、探究、合作”,要以物理知識和技能為載體,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科學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因此,教師應當加強學習,認真領會新課程理念,體會探究的過程既是學習的目標更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使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發揮學生非智力因素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誤區之二:以膚淺的提問當作探究教學

個別教師把一個完整的物理問題表述劃分為很多支離破碎的“對不對”、“是不是”、“行不行”等小問題不停地問;有的教師上課的設計以“讀一讀”、“看一看”、“背一背”、“做一做”、“練一練”、“思一思”的互動形式使課堂教學程序化。上述教師的方式和做法對活躍課堂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膚淺的提問與表面熱鬧的教學形式,造成了教學的低效率。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故而課堂提問一定要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認知特點精心設計,問在關鍵之處,問在學生思維的薄弱點,有效地激發學生思維。

誤區之三:以簡明輕快的實驗換取習題教學時間

大多教師把實驗當作魔術表演,然後提一些簡單問題得出結論,就“簡明、輕快”地完成實驗,擠出時間讓給習題講解。例如“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教師分別做了鋭角、直角、鈍角三種情況下的實驗演示,較詳細地介紹完作圖法之後,就板書出法則進行“思考與討論”,隨後補充大量的數學知識“正弦定理”、“餘弦定理”。從學生的學習規律來看,在對分力、合力、等效思想和作圖的基本要領都沒掌握,還缺乏感性認識,學生對物理基本理論還很陌生,此時急於求成地引入數學定理,沖淡了對基礎物理知識的掌握,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大量的習題訓練只會讓師生跌入教師累、學生苦的低效的“題海”教學漩渦。

教學中,若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經過充分的觀察和實驗,自我總結或發現其規律,使學生深刻理解其本質,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靈活運用。在此基礎上,補充必要的數學知識,拓展解題思路和空間,就水到渠成了。

誤區之四:以知識的拓展取代素質提高

教師普遍存在對新課程理念理解的偏差,認為“一標多本”增加了教學內容和學生負擔,對教材所編習題教師擔心太少,於是在必修本的教學中參人不少選修教材中的內容,在選修本的教學中參人大量大學聯考要求的內容,在大學聯考複習中參人大學普通物理知識和思維方法。這種教學內容惡性膨脹的反覆循環,嚴重地干擾了正常的物理教學,反而使學生的學習無所適從,造成學生知識的不完整和基本功不牢,不利於其學習。這樣漫無邊際地對習題拓展和延伸,反而會造成習題教學的低效,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重重的壓抑感在學生中瀰漫着,會使學生成績出現大面積滑坡。

新課程教學更加重視能力培養。新課後需要一定量的例題,通過題目的分析和討論,進一步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達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絕不是拓展了知識面就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大量的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只會使其負面效應越來越影響正常的習題教學。少量的一題多變、多解還是有益於習題教學的。因此,教學中不要把學生當作接受的容器,而要看作是活生生的有一定經驗的人。當今社會,學會學習才是最重要的。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習題教學”規律,踏踏實實地完成必修、選修、大學聯考複習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任何拔苗助長都只會適得其反。

總之,新課程提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才是課改的根本。相信大家在今後的實踐中會不斷地改進、完善和發展,為課改提供自己合理化的經驗和建議。

物理學習的心得體會篇4

20xx年物理複習研討會於3月7號在裏莊中學召開,九年級全體物理教師到會參加研討。

會議安排三項主要議程:

1、觀摩裏莊中學王勇老師的複習課《力》。

2、教師分組進行研討,交流九年級物理複習計劃與方法。

3、袁老師組織主持交流各組研討結果,並對20xx年物理會考試題變化進行分析。

研討會上,與會教師認真觀摩了該校王勇老師執教的《力》,該堂課顛覆了傳統的複習課模式,大膽地進行了創新,讓學生進行小組領學積極參與,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學生學得積極、主動。教師們通過觀摩拓展了複習課中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思路,進一步明確了通過複習使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大提升的途徑。課後,參加活動的老師對兩堂課的課堂教學進行了精彩的點評。

最後,縣教研室袁老師具體闡述了20xx年會考複習熱點,高度概括,凝練實效,提出了不少有建設性的意見,供與會老師借鑑,要求老師們以生為本,以考綱為本,重視實驗,關注前沿,注重複習效率。

通過這次教研活動,對於今後物理會考複習階段的教學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讓老師們理清了複習思路,從而提高課堂複習教學的效率,參會教師一致認為不虛此行,收穫很多。

物理學習的心得體會篇5

1. 記好提綱

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那麼多,全部記下來沒有必要,上課時又疲勞又緊張,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老師講的問題,其實提綱是一堂課的骨架和脈絡,它反映了課堂教學內容的結構、系統和要點,老師一般都要板書出來,記提綱可以條理知識,鞏固記憶、筆記時要邊記邊體會,力爭不重不漏。

2. 記錄實驗現象及其本質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材中有許多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這些實驗能直觀地反映物理規律,因此,觀察並認真記錄實驗中的正常現象,有助於迅速正確地理解物理規律。當然,實驗中的意外現象也不可忽視,它或許是你迸發靈感的基點。同時,力求認識現象的發生本質,溝通和理順各現象間的聯繫,明確記錄其實驗結論。

3. 記錄重點、難點和疑點

每節物理課都有學習的側重點、難點和疑點。因此,應注意老師的啟發誘導、分散講解和設疑討論,根據教師的闡釋和板書,有條理、有針對性地整理在課堂筆記中,同時,要把課堂上一時沒聽清或沒聽懂的內容記下來,課後和老師商榷,這將有利於拓寬自己的思維空間。

4. 記錄注意、説明和要思考的內容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老師常會説“注意”,提醒學生易上當、易錯、易誤解和易產生錯覺的問題,通常用“説明”二字交待特殊形式和現象、特定條件和結果、特別問題及原因,以及以課外作業的形式留給學生討論、思考、觀察的問題,這些都是透徹理解和全面掌握物理規律的關鍵點。

5. 記錄思路、方法、小結和內容之間的'聯繫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老師會不斷地介紹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技巧。筆記時要側重記下分析的關鍵依據和思路、解答的步驟,並歸類掌握,使解題有“規”可循,有“法”可依,便於總結各知識點、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繫,使知識、思維網絡化,這對綜合複習、提高解題能力大有益處。

除了以上幾點外,同學們還應提高自己的筆記速度,學會用最簡單的縮略句表達一個複雜的內容。一堂課後,抽一點時間整理一下筆記,該補充的就及時補充,該提煉的就提煉。

物理學習的心得體會篇6

在教和學的雙邊活動中,教法是先導,學法是中心。有的教師只是僅僅關心學生是否“學會”知識,而對學生是否“會學”缺乏思考。葉聖陶先生早有“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論述,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中也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提高到了極為重要的地位。

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研究教材,研究大綱,研究教學方法,研究學生,研究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個性特徵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想學、會學、學得主動、學得積極,讓學生對掌握的物理知識既紮實又靈活。鑑於學習方法對學物理的重要性,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下面我談幾點學習物理的方法指導:

一、重視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觀察和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引起學習興趣,都存在不可代替的作用。”可見,重視物理實驗,掌握科學的觀察、實驗方法是實驗教學成功所在。

作為以實驗為基礎的物理學科,在教學中應把課本上的一些實驗進行合理的科學改進創新,可以使學生在認識、情感、意志、行為、態度、思維和方法等獲得較大提高,這不僅是通過實驗掌握物理知識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學生學好物理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1、改進實驗,加強教學的探索性

在實驗教學中儘量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把演示實驗改為邊講邊實驗,把習題中的敍述實驗改為操作實驗,以及實驗裝置、器材的改進等,挖掘科學內容的學術性,嘗試實驗設計、操作,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創新功能。挖掘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在講授晶體和非晶體熔化特點的時候,我試着把石蠟的熔化實驗改為學生實驗,發現學生的參與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並且能根據實驗現象、實驗數據和圖象清晰的描述固體熔化的過程及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

2、在實驗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思維動機的激發。為演示過程創設良好的問題情況,有意識的創造一種探索的氛圍,激發學生求解的願望和熱情,教師可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強的特點,把學生知與不知,深知與淺知之間的問題帶到教學中去,使學生參與思考,努力去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

例如:在講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時,先用條形磁鐵的n極對準小磁針的s極,然後又用條形磁鐵的n極對準小磁針的n極。這個實驗同學們國小自然課上做過,很熟練,卻很少有學生思考有什麼問題,一旦他們仔細觀察,並口述觀察的現象時,發現條形磁鐵先是吸引小磁針後又推開小磁針,於是引出“為什麼吸引”“為什麼推斥?兩個問題情境,學生們為弄清原因,積極思考期待得到科學的答案,如此一來,不僅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從而開發學習動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學生明確思考的方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3、加強課外小實驗,引導學生參與實驗

蘇聯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經驗之談:“學生的聰明才智來自他們的手指頭,它激發了智力開發的真諦——人類智慧來源於勤動腦勤動手“。

課外實驗活動的教學功能是顯而易見的,學生的自主性、參與性高,尤其在設計和準備實驗中那種極富有創造性的思維及操作過程,在其它途徑中無法體會到的,同時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的應用無處不在,激發他們自覺應用物理知識創造性地解決一些具體問題。

比如在引言中“裝滿了水的玻璃杯還能放回形針嗎?”這個實驗作為課外小實驗,比在課堂上做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更多的學生帶着自己的很多疑問第一次參與到了物理中來,從而使學生知道我們的物理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實際。我們可以在實踐中參與,在參與中解決。知道實驗不僅可以在實驗室做,還可以在家裏做。不僅老師可以做,我們自己也能做。

二、重視聯繫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物理是一門與生產、生活、科技聯繫非常密切的一門學科。要想學好物理,必須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我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以做好演示實驗為前提,增強實驗的趣味性,為學生做好實驗起到良好示範作用。同時,在實驗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現象,勤于思考問題的習慣。比如説在做“水果電池”的實驗中,不僅讓學生觀察電壓表的指針是否偏轉,還要讓學生觀察朝哪邊偏轉,想想説明了什麼?更換不同的水果和連接的導體,看現象是否發生改變,這又説明了什麼?這樣學生就不可能只看,他們要動腦筋,想為什麼?

此外還注意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周圍的實際生活和生產中及大自然中的物理現象並與課本知識聯繫。物理是離不開生活的,生活中處處有物理。

例如:學習大氣壓時,讓學生注意觀察並思考,為什麼茶壺蓋上都有一個小眼,這個小眼起什麼作用?再如學習壓強、摩擦後,可以有意識地觀察日常生活中人們用針在縫被子時,為什麼手上套上頂針箍,並把針在頭皮上摩擦,這目的又是什麼?使學生養成愛觀察、勤思考的習慣。從而能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發揮教材優勢,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師在學生剛接觸到物理時就要指導學生如何閲讀教材,按照教材特點,首先要閲讀課前問號和課題,瞭解問題的提出的背景或原因,弄清問題解決的方向;其次閲讀小標題、插圖和正文,讀小標題可以知曉知識重點,插圖可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補足有些學生孤陋寡聞的現象。

教材中的插圖很多,且具有形象生動,直觀性強,圖文並茂,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特點,教師在指導學生讀書時,一定要讓學生重視對插圖理解,知道插圖表示什麼意思,説明了什麼問題,表示了什麼物理現象和過程。培養學生看插圖的能力,有利於學生掌握物理知識和理解物理概念,將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便於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蒸發現象中有一幅坎兒井的插圖,我就問學生,你知道坎兒井的作用嗎?在現實生活中還有什麼現象與它是類似的呢?

指導學生如何閲讀正文,首先要讓學生抓住中心。認真分析每一個定義和規律的內容、物理意義,明確公式和定律的適用範圍及條件。如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要使學生掌握這一定律,需要學生認真做好實驗想象推理到位,同時讓學生知道物體在什麼時候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什麼情況下又保持靜止狀態。這一定律的適用範圍是一切物體,適用條件又是物體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時,從而真正理解掌握這一定律。

四、指導學生解題的正確方法並要求學生規範解題

學生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學生複習、鞏固、應用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在指導學生解題過程中,必須指導學生解題的正確方法。如我在指導學生解答説理題時,要求學生按三步進行:講道理、擺事實、得結論。如踢足球時腳感到有點疼,這是為什麼?

答: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講道理),腳對球施加力的同時球對腳也施加了力(擺事實),所以腳感到有點疼(得結論)。通過訓練,學生就能掌握這一類題目的一般解題方法。電學題目中看懂電路圖是最基礎的,可學生往往由於電路中接入電流表、電壓表而看不懂電路,當然問題也就無法解決。

根據電流表內阻很小,電壓表內阻很大。我就指導學生把電流表看成是閉合開關或一段導線,把電壓表看成斷開的開關,這使電路大為簡化,看出一個電路的主幹。同時解物理題時要求學生要規範、全面,符合要求。

如①畫光路圖時光線一定有傳播方向並畫實線,法線、虛像用虛線;

②問答題敍述要清楚,不能答非所問,詞不達意;

③計算題要寫必要的文字説明,寫出公式,代入數據,最後結果一定要有單位。

我認為要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養成規範解題的習慣。教師要儘量做到以下幾點:

1、上新課時,要把知識要點和概念講清楚。

2、在講解例題時注意解題的方法和書寫格式,更要讓他們學會如何審題。

3、對學生的作業嚴格要求,不能馬虎,通過歸類講解、認真分析、規範訓練、嚴格要求。

總之,通過自己的實踐和這兩年的課題研究,我知道如何指導學生學好物理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我們物理教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去探索,去實踐,從而能真正幫助學生從實踐中總結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對物理的興趣,增強學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