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創新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6W

創新教育學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 篇一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創新已成為一個民族興衰存亡的關鍵。隨着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全面展開,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已成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傳統語文課教學正面臨着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擺在每一位語文教師眼前的頭等大事。現代遠程教育的學習,我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理念。下 面,結合課改,就語文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改變師生關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創新熱情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培養創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傳統的師生關係是一種倡導師道尊嚴的不平等的關係,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控制者、組織者、制定者和評判者,是知識的化身和權威,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是主動者、是支配者。而學生是來向老師求學的,理所應當聽老師的話,服從老師的安排,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只能是消極、被動的學習者和服從者。而新課改基於對課堂與教學一體化的認識,提出新課程需要相應的新的教學觀,強調師生的互動關係,倡導主動的多樣的學習方式,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係,塑造師生之間多種多樣、多層面、多維度的溝通情景和溝通關係。學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為方式應該得到同樣的尊重,應給予學生足夠的展示自己才華,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機會。在教學中,學生不再是消極、被動的學習者和服從者,而是積極、主動的求知者。這樣,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培養。教師應本着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原則,樹立師生平等觀念,注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融,才能創造一種平等、尊重、和諧、發展的師生關係,營造一個民主、活潑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開拓學生思維,把課堂變成實現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心的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二、創設知識能力實踐機會,增強創新意識。

學習的三大要素是接觸,綜合分析,實際參與。把實際參與看成學習的最高水平,這是因為在實踐中學習知識,易於遇到新情況和產生新問題,這就是創新的過程。陶行知先生也説過:“行動生困難;困難生疑問;疑問生假設;假設生試念;試念生斷語;斷語生行動,以此演化無窮。”因此,只有注重綜合實踐課的開展,多創設知識能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在實踐中養成主動思考、認真分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遇到棘手的問題,學會開動腦筋,從多方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才能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實施創新教育它要求要開放教育空間,要打破囿於學校,囿於教室的教育空間概念,讓課堂向社會延伸,向影視報刊等傳媒延伸,向電子網絡延伸。這種空間的開放既是培育創新素質的需要,也是現代科技發展牽動教育的必然走向。身為教育者應讓學生多接觸社會、大自然,培養學生開闊的視野、縱橫綜合的思維和恢宏博大的胸襟。

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貶低發現和探究,從而在實踐中導致了對學生認識過程的極端處理,把學生學習書本知識變成僅僅是直接傳授書本知識,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接受、記憶的過程。這種學習窒息人的思維和智力,摧殘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改變這種方式,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現、探索、研究等認識活動突出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的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教育的責任在於對民族負責,對未來負責。在當今知識急劇膨脹、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教育的着力點必須由文化傳承轉向激發創新,這是不可違逆的趨勢。強化教育的“創新”追求,就是順應時代要求,承擔歷史責任。因此,身為教育者,身為語文教師,在實施創新教育中,一定要堅定教育信念,把握學習機遇,做好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接班人,把我們的下一代培養成有用的人。改變學習方式,鼓勵學生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批評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

超越,讚賞學生獨特化與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這就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對學生的好奇和求異加以引導和鼓勵。沒有求異就沒有創造,求異往往成為創造的開始。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的求異,讓學生知道沒有絕對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什麼專家,要敢於對權威、對理論、對教材、對教師、對學校提出質疑,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設想,引導學生去探索、去質疑、去創新,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三、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打破了“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教學格局,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錄音、投影、電視、錄相、電子網絡等引入課堂。這些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直觀、生動、情境性強等特點,能將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增強了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説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創設讓學生思維層層展開、步步深入的教學情境,有助於學生分析能力、綜合能力的提高。特別是現代網絡的高速發展,開拓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教師應熟練掌握和應用網絡信息,教會學生使用網絡遠程技術來收集資料、整理數據、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的體驗中培養創新的能力。

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之力。”一個民族惟有創新,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腳踏實地,大膽改革,鋭意進取,與時俱進,為祖國培養出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創新培訓心得體會 篇二

10月19日、20日,我參加了市國資委舉辦的“創新型班組長修煉培訓”學習班進行學習。本次培訓由*****大學創新創業學院蘇磊教授授課,下面把培訓後的一些心得進行提煉並與大家分享。

本次培訓主要是新鋼鐵、撫順特鋼、熱力公司等企業的員工組長代表參加,踏入會場那一刻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氣氛或者説文化,感受到不同企業工作者之間相相互尊敬、相互交流的氛圍,兩天的學習短暫而充實,不僅有老師的諄諄教誨,更有學員間志同道合的共同進步。

突然想起一句古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覺得任何企業都有自己的文化,只有自己的文化企業中的團隊、班組骨幹、員工才能有使命感、榮譽感、傳承感,就像蘇磊老師提到的狼性文化一樣。企業的班組建設很重要一點是制度健全、標準統一科學,做好班組建設主要抓三個方面:文化、激勵、鞭策。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通過班組通過共商機制的建立來調動員工把所有想法説出來,儘可能的去思考問題,説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讓大家參與進來表達意見。

在選擇班組長培養員工方面,我們過去的做法是人能幹務實,專業知識優秀專業技能突出、突發故障指揮冷靜果敢,而通過蘇磊老師的講解在選擇班組長方面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忠誠、深度思考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在這裏更側重的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養成,通過老師的講解讓我意識到在人才培養及選擇上要由幹到管再到會深度思考的轉變,人是比不過機械設備的,只有懂得創新、改善的員工才是企業永久支柱。通過這次學習我要重新換視角來衡量目前班組長及未來梯隊建設。

蘇老師在重點強調了反饋機制、舉薦機制、思考機制、退出機制等八大機制的建立的意義和目的和“五個人人”的激勵手段,通過講解肥皂盒等案例來詮釋管理工具在實際生產中的運用。在這裏學習到了每一個人都有恐後心理,通過錄制、透明化機制的建立來讓員工感覺到我已經落後或者即將落後,通過班組排名員工積分的方式來激勵員工不斷改善不斷提高自己技能,同時又講到了破窗也是一種行為示範,做到標準化的流程分配,老師講到認同機制每個人都希望被認同,同時要帶領員工樂於溝通樂於分享。

第三部分講到了雙控法的使用,一人一控、一事一控,即人控事控。同時提到改善要從四個維度進行改善,人、物、環、管的維度進行管理。通過學習還要經常運用三台的推廣,即班前會的平台、看板平台、班組建設的平台,這裏舉例説明一下布告欄的重要性,其實員工對於信息的傳遞時非常重視的,每一個員工都或多或少的企業的發展情況及政策政令,通過公告欄才能讓這些透明化讓員工消除疑慮,越遮蓋越容易欲蓋彌彰,讓員工產生疑惑造成負面言論的散播,員工想要知道一件事缺沒有渠道知道往往是三五成羣的議論工作的專注度隨之下降,所以公司推動公告欄這項措施我個人是非常贊同的。要學會建立風險控制卡,多與員工交談多問開放性的問題,要讓員工敢説話,敢提建議,要讓員工懂得應會的知識是哪些,基礎知識要知道,崗位説明書要知道,要主動與員工進行交流運用巧妙的方法解決問題對待一個問題要用多視角多個維度進行解決。

通過學習,對精益生產有了進一步瞭解。精益生產其實就是去除生產過程中人、物、作業時間、作業流程的浪費,通過不斷優化不斷改善來達到提高人、機工作效率與質量的目的。由於長期從事基層管理,時間久了思維已經形成定式,不懂得多視角多維度去思考問題,不懂得把不能變成可能的道理,其實個人認為我們欠缺的是一種思維習慣的養成如果一件事能從原因、結果、條件、困難去分析解決它,哪怕是每個月解決一件事日積月累,當你回頭看看的時候會覺得有很大的進步,例如探討脱硫能力的問題可以通過增加管道來提高脱硫利用率,當時我覺得原來問題還可以這麼想還可以這麼去考慮問題。只有通過自己的專業水平、知識、視角得到鍛鍊和提高了才能感染更多的人更多的班組長及一線員工,這樣一個團隊才有精神、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骨氣。公司近期一直在推動改良改善,其實我這段時間一直在大力宣導這件事,做了一段時間發現一件事員工的很多想法很好甚至化難為簡,比如有一次某個班值班長曾經找到我和我進行交流想把落地皮帶進行拆除改造每年節省電費維護費用、要把90平成三皮帶取消改成液壓翻版溜槽形式等降低了機物料、人工成本等費用,當然這些都要作業區進行論證和科學評估才能實施,但是讓我意識到只要把公司的政策跟大家講清楚,讓大家通過這些改良改善的運用,使員工得到部分激勵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成果的肯定,只要把握這點大家就能認可,通過交談讓我發現有很多好的想法沒説出來沒做出來,讓我意識到基層員工的重要性,就好比一個員工做一件改善項目,那麼燒結作業區328名員工的意見是何等大的財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以後定會多聆聽員工的心聲、多與大家交流不斷前進。其實做精益最基本的知識去除浪費。

創新培訓心得體會 篇三

10月19日下午16:00,為深入貫徹落實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精神,根據中央領導要求,我園區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在園區管委會黨建活動室認真觀看了全國十個社會管理整體創新的典型縣區經驗交流專題片,並在觀看之後展開討論與交流。

該系列專題片主要介紹了十個中央綜治委重點培育的縣區整體推進社會管理創經驗做法。如深圳經驗,讓流動人口逐步融入城市;南通經驗,推進社會城信體系建設;新鄭經驗:走“民生優先”“城鄉統籌”的道路,努力實現“城鄉一體化”等。

我園區黨員幹部學習交流並總結出以下幾點經驗: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人民羣眾根本利益

社會管理方法的創新的前提是要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民生是社會和諧之本。所以社會管理創新的立足點以及根本出發點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解決廣大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進一步夯實了社會管理基礎,讓人民羣眾成為社會管理創新最大的受益者。

二、以人為本、服務在先

通過專題片中各個試點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在學習各試點採取的對策與解決方法中認識到,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各試點地區無不凸顯“服務”二字。創新社會管理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的理念。

三、整合基層資源,形成社會管理合力

大量矛盾糾紛出現在基層,羣眾的無窮力量也藴含在基層。如何做好基層基礎工作,是關乎整個社會管理工作根基穩固與否的重要問題。調動、發揮好基層組織作用、建設好基層隊伍是社會管理的重要保證。各試點地區大力推進鄉鎮(街道)綜治工作中心和村(社區)綜治工作站建設,有效整合公安、司法、社保、民政、宗教、計生、教育、信訪等資源和力量,打造基層社會服務管理平台。準確及時掌握基層動態,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加強和完善基層社會服務和管理體系——把人力、財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層,努力夯實基層組織、壯大基層力量、整合基層資源、強化基礎工作。

四、人人蔘與、人人共享

加強社會管理創新,事關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更事關人民羣眾切身利益。動員社會各方基層羣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和廣大人民羣眾各方參與、齊抓共管齊抓共管,逐步形成各層單位、各個部門互補互動的社會管理服務網絡。充分整合社會資源和力量,發揮羣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參與社會管理創新。

我園區通過學習全國先進典型縣區、模範社區的管理方法與經驗,努力加強本園區綜合治理工作的開展實施,並結我園區的實際情況,學習借鑑典型地區探索與創新的經驗,堅定不移的以維護人民羣眾根本利益為出發點,以“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為理念,努力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挖掘提煉創新經驗,取長補短,整體推進我園區社會管理創新向縱深發展。

創新培訓心得體會 篇四

12月20日開始在銅梁進行的為期三天的重慶市科學教師培訓結束了,短暫而又緊張,對我來説收穫頗多,受益匪淺。培訓學習是一個從不會到會提高的過程。此次科學培訓請了一些知名的專家授課,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學員們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討論熱烈,討論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虛心誠懇地接受培訓,如飢似渴地接受着科學知識的新概念、新理念。雖然學習時間很短暫、很緊張,但在很短時間內順利完成了科學培訓任務,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這次的培訓使我對國小生科學創新活動有了更深的瞭解和認識。通過聽專家的授課,使我對如何開展相關的科學活動有了一些頭緒,同時也感受到科學創新並不神祕,並不是遙不可及,很多發明創造都是源於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學生能不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會不會思考,會不會探究。幾天的學習,也讓我認識到搞科學教育目的並非是為了讓學生在各類比賽中能獲獎,而主要是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善於探究、善於創新、善於實踐的習慣。

隨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會有很多科學領域是我們未曾見過、未曾接觸過的,那麼,科學教育將應該如何開展?如何營造科學教育氛圍?我想,開展校園科學創新活動,應該首先要建立一支事業心強的科學輔導員隊伍,有步驟、有計劃、有組織、有規模的開展生動有趣科普活動。剛開始應先開展一些簡單的、容易操作的科學活動,如:“巧手創新,變廢為寶”、“小發明”、“科學幻想繪畫比賽”、“讀一本科學書”……等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營造科學教育的氛圍。然後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慢慢去探索,去嘗試、去實踐,這樣科學活動才能搞出特色、搞出成效。

科學培訓雖然已經結束了,讓我們藉助重慶市教委技裝中心開展的培訓學習東風,重新樹立科學興國的觀念,為黨和國家培養出更合格、更全面的科學創新人才。

教育教學創新心得體會 篇五

教育教學創新心得體會

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動物的生存與人的生活都是生命活動的存在方式,但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人的生活是一種不斷地創造新的意義和價值的高級生命活動。因此,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實現課堂教學的重建,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活力,要求我們必須關注教育主體的生活質量、生命價值和意義,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教師與學生進行不斷髮現和創新的過程,在發現和創新的過程中去展示個體生命的靈動與飛揚。“創新所帶給人的精神愉悦是任何物質享受和感官享樂所無法比擬的,那是燦爛的生命之花最深沉、最輝煌、最汪洋恣意的綻放。從某種意義上説,創新是自我實現最高的表現形式。教育作為人道主義的事業,理所當然應該關注個人生命質量的提升。”

(一)課堂教學是教師不斷通過創新而實現自我生命價值的過程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職責主要定位在知識的講授和傳遞,就像是把知識從一個倉庫搬運到另一個倉庫,這樣一來,教師就變成了知識的“搬運工”,他們的職業活動變成了一種單調乏味、簡單重複的機械“操作”,淪為了只是按照固有程序機械運行、缺乏創新意識的“教書匠”。在這種單調乏味的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體驗不到自己職業生活的快樂、幸福,更感受不到自己的生命價值和生命意義。

馬克思曾經説過:“能給人以尊嚴的只有這樣的職業,在從事這種職業時我們不是作為奴隸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領域內獨立地進行創造。”對於教師而言,課堂教學從根本上來講是教師不斷進行創新和超越、體驗生命律動以及實現自我生命價值和意義的過程。因此,教師必須實現從“教書匠”向發展型、反思型和創新型教師的轉變,把研究和反思作為自己的專業成長與發展的基本方式,通過自由而富有創新性地對課堂教學進行積極探索和深刻反省,不斷地確認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師的生命價值和生命意義在這種創造性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得以體現,從而使自己的職業生活煥發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才是全身心的投入。他們不只是在教和學,他們還在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湧動和成長;只有在這樣的課堂,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才不只是與科學,而且是與哲學、藝術相關,才會體現出育人的本質和實現育人的功能。”

(二)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一個教師能否形成獨特教學風格的關鍵因素

一名優秀教師與其他教師的區別就在於他具有高超的教學藝術和獨特的教學風格,在根本上是因為他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一個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師,是不可能形成高超的教學藝術和獨特的教學風格的。

所謂教學風格,是指教師在長期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個性特徵的教學觀點、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的獨特結合與表現。教學風格是教師的個性特徵在課堂教學中的全面反映,是教師在教學藝術上成熟的標誌,也是一名優秀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而且,教師的教學風格也直接影響着學生個性品質的發展,沒有自己獨特教學風格的教師,也難以培養出富有個性品質的學生。

教育教學創新心得體會 篇六

在教學中不斷開拓創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創新主題心得體會

迎澤區起鳳街國小杜善榮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實現課堂教學的重建,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活力,要求我們必須關注教育主體的生活質量、生命價值和意義,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教師與學生進行不斷髮現和創新的過程,在發現和創新的過程中去展示個體生命的靈動與飛揚。“創新所帶給人的精神愉悦是任何物質享受和感官享樂所無法比擬的,那是燦爛的生命之花最深沉、最輝煌、最汪洋恣意的綻放。從某種意義上説,創新是自我實現最高的表現形式。教育作為人道主義的事業,理所當然應該關注個人生命質量的提升。”

(一)課堂教學是教師不斷通過創新而實現自我生命價值的過程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職責主要定位在知識的講授和傳遞,就像是把知識從一個倉庫搬運到另一個倉庫,這樣一來,教師就變成了知識的“搬運工”,他們的職業活動變成了一種單調乏味、簡單重複的機械“操作”,淪為了只是按照固有程序機械運行、缺乏創新意識的“教書匠”。在這種單調乏味的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體驗不到自己職業生活的快樂、幸福,更感受不到自己的生命價值和生命意義。

馬克思曾經説過:“能給人以尊嚴的只有這樣的職業,在從事這種職業時我們不是作為奴隸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領域內獨立地進行創造。”對於教師而言,課堂教學從根本上來講是教師不斷進行創新和超越、體驗生命律動以及實現自我生命價值和意義的過程。因此,教師必須實現從“教書匠”向發展型、反思型和創新型教師的轉變,把研究和反思作為自己的專業成長與發展的基本方式,通過自由而富有創新性地對課堂教學進行積極探索和深刻反省,不斷地確認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師的生命價值和生命意義在這種創造性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得以體現,從而使自己的職業生活煥發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才是全身心的投入。他們不只是在教和學,他們還在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湧動和成長;只有在這樣的課堂,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才不只是與科學,而且是與哲學、藝術相關,才會體現出育人的本質和實現育人的功能。”

(二)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一個教師能否形成獨特教學風格的關鍵因素

一名優秀教師與其他教師的區別就在於他具有高超的教學藝術和獨特的教學風格,在根本上是因為他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一個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師,是不可能形成高超的教學藝術和獨特的教學風格的。所謂教學風格,是指教師在長

期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個性特徵的教學觀點、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的獨特結合與表現。教學風格是教師的個性特徵在課堂教學中的全面反映,是教師在教學藝術上成熟的標誌,也是一名優秀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而且,教師的教學風格也直接影響着學生個性品質的發展,沒有自己獨特教學風格的教師,也難以培養出富有個性品質的學生。

課堂教學如何適應新形勢,如何創新提高教學效率呢?

1、課堂教學觀念要創新

思想支配行動,沒有教育觀念的創新,人們的教育教學行為就不可能有深刻的變化。為此,課堂教學必須在觀念上創新,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學生觀、教學觀。科學的學生觀,要求教師以發展的、全面的觀點來看待學生,不因為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不足而過多地責備他們。科學的教學觀,要求教師改變舊的教學觀念,不僅要使學生學好、學會,還要引導其好學、會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人類已存的知識,而且要讓他們學會探索和發現。

2、課堂教學模式要創新。

創新性教學模式的構建,不可能脱離我國現實的課堂教學現狀。目前,課堂教學採用的教學模式,概括起來為如下五種:傳遞接受式;問題探究式;情境陶冶式;自學輔導式;互動交往式。這些教學模式,只要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特點有選擇性的使用,都能保持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達到課堂教學創

新的目標。由此【】看來,能否實現創新目的,關鍵是教師怎樣科學的組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模式、學生能力。對於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師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切忌生搬硬套,形式上轟轟烈烈,內容上新瓶裝舊酒,這樣是對“創新”的誤解。真正的創新教學模式存在於教師對古今中外各類教學模式的借鑑、組合及巧妙運用的過程之中,存在於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之中。

3、課堂教學內容要創新。

教師在使用現有教材時,對教學內容的創新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①從教學內容的背景入手。如數學教材可注意教材背景的適當拓寬,開拓學生的視野。②從教材內容的過程入手。應試教育注重教給學生知識的答案,對傳授知識的過程重視不夠,特別是在傳授科學知識的產生過程時,滲透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的教育不夠。③從教學內容的新穎入手。教學內容必須加強與現實生活的聯繫,用當代科學技術最新成果,最大限度地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學內容不能僵化,課堂氣氛更不能死氣沉沉。④從教學內容的應用入手。讓學生明白知識應用的價值,引導學生到工廠、農村、科學實驗基地親身感受知識應用的巨大作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創新欲。

4、課堂教學原則要創新。

課堂教學原則創新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①主體性原則。貫

徹這一原則,一是要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二是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三是要發揚教學民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②開放性原則。創新課堂教學原則應該是一個開放的教學空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心智應是開放的、自由的,不受壓抑的;教學內容不是孤立的、單一的、封閉的、既不拘泥於教材,也不侷限於教師的知識視野;教學效果不滿足於課本和教師的所謂標準答案。③挑戰性原則。在課堂教學中,提倡學生向老師挑戰,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尤其允許學生髮表與教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提倡學生向課本挑戰,鼓勵學生提出與課本不同的看法;提倡學生向權威挑戰,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否定權威的結論等等。④差異性原則。學生是具有差異的個體,這種差異表現在智力因素、個性特點、學習習慣等各方面。創新性課堂教學不能像過去那樣“一刀切”、“齊步走”,而是通過分層教學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體差異發展的需要。

5、課堂教學方法要創新。

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應以“追求卓越”為目標,創設讓每個學生都躍躍欲試的開放、寬鬆、民主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激情。在方法創新的課堂上沒有標準答案,只有發散性思維;沒有批評制止,只有真心誠意的讚賞和鼓勵;沒有高高在上的嚴師,只有和藹可親的兄長。在這樣的課堂裏,我們看到的是在一個寬

鬆的環境裏,一個充滿創造激情的老師,帶領一羣充滿激情的學生,在享受學習的快樂,研究的快樂和生活的快樂。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五日

創新培訓心得體會 篇七

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一年半多經歷了數不清的瑣碎事情,也正是這些瑣碎的事,鍛鍊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養自己成為細心,注重細節的人。但是這種瑣碎的平凡,卻是一種神聖的使命,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孩子,每一個瑣碎可以説聯繫到孩子的健康、安全、成長和快樂!

這一年半多來,我面對着孩子,懵懂、迷茫、不知所措、驚慌、焦慮也有喜愛和成就感帶來的快樂。總的來説,自己是發自內心的愛孩子,但是沒有更好的方法和專業理論來指導自己工作。愛孩子是母雞都能夠做到的事,所以真正做到愛孩子,要不斷學習師德師風,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才能真正使孩子一生受益。

通過培訓,我反思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之處,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獲得的幾個方面的一些體會:

一、以愛為本,尊重理解幼兒

霍姆林斯基説過:“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尊重孩子是建立平等、友好、和諧的師生關係的基礎。尊重幼兒人格,允許他們在思想、感情或行為中有自己的獨特性,併為他們提供更大的、獨立的生活空間作為幼兒教師必須具備一顆愛心,這是衡量一名教師最起碼的標杆。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更需要具備這樣的愛心,或者説,需要具備比其他年齡段教師更多的愛心和包容。我們要學會怎樣愛孩子、關心孩子、尊重孩子。記得剛接觸幼兒,他們純真的笑容感染了我,因此對於一些童趣十足,無傷大雅的舉動我總是寬容對待,欣賞他們的可愛之處,保護他們珍貴的自尊心。

孩子在老師愛的教育下輕鬆快樂的學習,生活。即使他們有時候違反了紀律,嚴厲批評時,我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更要讓他們明白:老師師關心你,愛護你的,是為了你着想才如此嚴格要求……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們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或歧視情緒,而是理解了老師的一片苦心。學會愛每一個孩子,但要注意愛不要偏愛,偏離的愛有可能會害了孩子,比如孩子自己能吃飯,你為了愛孩子就餵它吃,什麼都不讓他做這不是愛,這樣的愛就偏離了,所以孩子能做的儘量讓他自己做,一定要把握好愛的尺度;事事關心每個孩子,從小事做起,做到每時每刻讓孩子不離開自己的視線,善於觀察孩子;尊重每個孩子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做事要讓孩子感到我們公平、公正、平等地對待孩子;真正的做到以身示範,學會為孩子服務,為孩子服務是各方面為孩子的一切發展而着想,幫助他們堅強、快樂成長,使孩子的思維活躍,快樂健康起來。

二、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為人師表不能説一套做一套,應嚴以律己,言行一致,表裏如一,成為幼兒的表率。我面對的是一羣五六歲的小孩子,我就是他們的榜樣。孔子説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切師德要求都是基於教師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表現出來。我樂觀向上,每天都帶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帶着微笑迎接孩子。看到家長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孩子在我的帶領下玩的很開心,我覺的這就是我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可以説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態、飽滿的情緒,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孩子。排除追逐名利拈輕怕重心理,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心情來幹實實在在的事情。

其實我們都知道幼兒園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天真爛漫喜歡模仿。教師的文明動作行為也是影響孩子的行為因素,孩子與老師朝夕相處,行為的養成是環境決定的。教師應當以得體的語言和動作行為來指導幼兒的一日生活。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形成文明的行為規範。讓孩子得到周圍人的尊重和喜愛,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每個孩子都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教師的這一舉動可以説為社會創造了和諧。所以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自認為,不但要告訴每個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更應該將這種要求內化到自身的行為實踐中,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改變孩子,讓孩子向着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 篇八

我讀了魏書生的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使我受益匪淺,越讀越有滋味,越讀越茅塞頓開,思索之餘寫下幾句體會與大家交流。

一、愛的教育 偉大的人格

崇高而無私的愛心,是魏書生身上熠熠閃光的燈塔。照亮了學生內心深處頹廢、陰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寬廣的胸懷,能容納和理解學生所有的錯誤。因而,他從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個學生,從不偏私。對待學生的錯誤,從不體罰,而是讓學生唱歌或做件好事來改正錯誤。在充滿愛的教育中,真正體現出他在學生心目中偉大的地位。學生怎能不受到感動,不受到愛的薰陶呢?學生從內心深處信服、崇敬和愛戴他,所以,能夠主動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在魏老師偉大人格魅力薰陶下,學生才能胸懷坦蕩、光明磊落。才會敢於承認自己的所作所為,這足以説明,老師的典範作用及偉大人格的寫照。

他愛自己的事業,更愛自己的學生,他用滿腔的愛,來譜寫着人生光輝燦爛的篇章。難怪有人會説:魏老師具有着“神”的思想品格!他當之無愧!

二、教師要有務實的品德,強壯的生命支柱

教師的良好品德情操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的發展有很強的感召力。它不僅影響一個人的學生時代,還可能影響他們的一生。教師要務實,把師德規範內化為自身內心信念,化作行為品質並時時處處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動。只有給予學生愛,讓學生感受到愛,體會到被愛之樂,他們才會學着去愛別人。

人要全面的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使自己頂天立地,有所發展,有所作為,必須建立自己強壯的生命支柱。學習、熱愛、研究、享受都是生命的支柱。為師者只有達到厚積薄發,遊刃有餘的境界,才能應變不驚,勝任教師職業。面對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二十一世紀的挑戰,面對多層次素質人才的呼喚,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觀念,更新知識,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惟一的途徑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教師只有嚴謹治學,勤練基本功,方能精於教書而不失職!

三、指導學生創新

每一個學生都有敏鋭眼睛,他們好奇好探索,正因為有強烈的好奇和探索的慾望,就像成人一樣有了慾望創新也就從這開始了。我們既不能忽視學生正確認識,又不能忽視學生的個體發展。

對於我們國小教師來説,我們的目的並不在於結果,在於過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培養勤奮好學的精神,養成自尊、自信的心態。

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索問題,解決疑難,發展自身內在的能力,也就是情感與價值觀教育與語文知識與技能教學相結合。使教學過程充滿“活力”和“刺激”使學生能主動,活潑、愉快地進行教學活動,從而達到既傳授知識,又開發智力。

四、養成少説多於做的好習慣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以德治教,身教重與言教是教師必須牢記在心,實踐在身的,要少説多幹、養成習慣。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無小節,節節皆楷模。學生往往把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作為自己學習的內容,教師要從言行到舉止,處處帶頭做到最好,以利於潛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學生。

以上是我學習魏老師教學思想的點滴體會,以後在不斷的學習中會進一步地向魏老師提倡的做法去靠攏,爭取也能從中得到一點點成功和喜悦。

創新教育心得體會 篇九

學忠縣精神

議創新教育

要當一名好教師卻是不易的,作為一名教師我有幾點體會:

一、教師必須具備創新觀念與創新思想。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孩子全面發展的,教育的價值在於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同一,這就是新的教育觀。

創新教師教育觀的基本內涵包括:轉變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的傳統教育觀,形成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的新教育觀;把課堂氛圍的死氣沉沉,營造生動活潑的;鼓勵創新性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尊重學生個性,善於發現和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使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身潛能;不能只關注孩子的分數而忽略孩子的全面發展,這就要老師解放思想。

二、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要實施創新教育理念,創新型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種業務素質:

(1)有豐富的知識結構,這是教師發揮創造性的基本保證。

(2)有較高的治理藝術。治理包括兩方面:班級的治理和學生的個體差異。

三、教師要有敬業精神。

能否成為一個好教師首先在於有無敬業精神,是否喈歎這項職業。要有“捧着一顆心來,不代辦根草往”精神,陶行知先生獻身教育無怨無悔,關鍵在於有一種精神。從一個人心理角度看這是一種自我超越的境界。我們每個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心理層次,培養教師的敬業精神,弘揚好的風氣,鼓勵教師為神聖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會使每個人通過自我的修養,約束本我的不正當慾念,達到超我的境界。以上三點體會是我在學習《創新與創新教育》這本書時得來的。我天天都在想,我們的教育是在不斷創新中得以發展的,我身為一名老師更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地往創新,才能更好的吸引學生,進步學生的學習愛好,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得到全面的發展。

教育要創新,生活要更新,我要加倍地往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把它們運用到實踐中來,讓自己的學習風氣、敬業精神感染到身邊的每一個人。

2013年,給力之年,必須給力!必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