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6W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三傻大鬧寶萊塢》有感 篇一

這是關於三個“傻子”間的温情故事。電影的開頭就不同尋常:法汗聽説蘭徹回來了,裝病緊急迫降了一架飛機;拉朱聽到蘭徹的消息,急的出門忘穿了褲子和襪子。那麼蘭徹是誰呢?他呀,就是拉朱和法汗的好兄弟,一個完完全全的“天才”科學家。然而是誰告訴他們蘭徹的消息呢?是消音器(總與蘭徹作對,曾約定10年後與蘭徹一決高下。因為他總是吃奇怪的藥丸,導致他總是放屁,但他並不知道是自己,還總是怪在拉朱頭上)。

就這樣,三人踏上了尋找蘭徹的旅途。在途中他們回顧了大學時光,找到了真正的“蘭徹”,瞭解到他們的兄弟是園丁的兒子,因為熱愛科學,代替真“蘭徹”上學,幫其拿到學位。知道兄弟位置的拉朱、法汗,又踏上了找蘭徹的旅途,他們突然想到了蘭徹大學時的情人——Pia,得知其要與一個愛財之人結婚,連忙調轉車頭,就要搶婚。將Pia搶過來後,他們直奔蘭徹所在的地方,找到了一所學校,一所蘭徹心中的理想學校,這裏的孩子都愛科學、愛工程,將科學落實在實際生活中,在這裏,一行人找到了蘭徹:消音器並沒有蘭徹(旺度)成功,拉朱、法汗見到了幾年未見的兄弟,Pia收穫了愛情。每個人都十分圓滿。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蘭徹接生嬰兒的場景,Pia的姐姐臨產,卻遇上了暴雨,蘭徹與幾位同學就地製作儀器,將Pia姐姐的孩子順利生出,最後又通過“All Is Well”,將孩子喚醒。這件事讓“病毒”真正認可了蘭徹,將那隻耗資千萬研究出來的筆,傳給了蘭徹。

蘭徹是真正的傻子麼?他不是,他支持法汗的夢想,讓拉朱不再恐懼,他是唯一一個將科學運用到現實的人,他並不像書呆子一樣死學,他真正愛學習,享受科學,認為科學就是為了讓生活更好的。他並不傻,反而他是一位智者。

影片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600字 篇二

曾看過一部電影,叫《三傻大鬧寶萊塢》,和全班同學們一起看的,第一遍看是笑着看完的,後來在家又看了一遍,就有點感觸了。

其中講的是兩個朋友法爾汗和拉杜找到昔日的朋友“蘭徹”而引發的一段回憶,他們曾是皇家理工學院的一名學生,院長病毒是信奉所謂的杜鵑鳥巢理論的人,沉默者查託是一個只會死記硬背的學生,因為蘭徹將查託為了恭維病毒的演講詞改了,所以他們起了衝突,就有了開頭的一幕,沉默者與法爾汗和拉杜開始尋找據説落魄的蘭徹,最終引發的一系列事情。

我之所以有感觸,而是因為其中的不停穿插的悲劇,喬伊因為病毒的拒絕而自殺,蘭徹指責病毒那是謀殺,精神壓力的壓迫而產生的自殺;拉杜的跳樓,因為病毒的壓力……雖然我不懂填鴨式教育的悲哀,但其中的有些話我卻能記住。

“平安無事。”儘管這只不過是一種祈禱,但卻能讓心靈平靜下來,好像真的有了這個依靠,這句話幾乎貫穿了全文,我幾乎也想把右手放在心前,閉上眼,祈禱:“平安無事。”

“尊敬的陛下,您太偉大了,請接受我們卑微的供奉吧!”即使這句話出現的環境讓人有點笑意,但在幾個場所,卻表達了了兩個朋友夢想實現而對“蘭徹”的感激。最後的沉默者認輸,其實“蘭徹”不是蘭徹,而是蘇克·旺度,那個有400項專利的偉大科學家,沉默者與蘇克,簡直不能説是太有緣分,我看到這裏,不知道想笑還是想哭。

“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這句話真正的貫穿了全文,從一開始的玩笑,到最後的。認真,這其中都是蘇克的堅持,甚至我覺得,這簡直就是蘇克一生的總結。

看完‘三傻大鬧寶萊塢’,你可能會真正的感受到人生的意義之所在。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 篇三

可以説,不一樣的世界,一樣的父母,每個國家的父母,都不遺餘力的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如影片中法罕的父親,唯一的空調也要裝在兒子的房間,拉賈的家庭,即使一貧如洗,也要讓兒子讀最好的大學;買學區房,如北京海淀,如上一篇推文介紹的《起跑線》;請家校;上補習班……可是,家長們付出了這麼多,有沒有想過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我們要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子?孩子真正喜歡什麼?

國內情況也差不多:我們隨波逐流的跟着社會上大多數人的腳步,上學、工作、結婚、生子、升職加薪,從沒有走進過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究竟想要什麼?這導致很多畢業生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畢業後想做什麼?該做什麼?因為我們所謂的教育,只是和大家一起讀書而已,既然大家都説上大學好好,那我也上大學,僅此而已。

學習是手段,不是目的,教育的本質,是利用國家和社會資源,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吸取足夠的知識,發揮自己的才能,並能從中體驗成就感和幸福感。(筆者定義,不喜勿噴)就如同影片的中的蘭徹,對機械有一種異乎尋常的熱愛和天賦,學以致用,幸福異常。

影片中最大的轉折恐怕就是法罕和拉賈在查爾圖的帶領下,千辛萬苦找到蘭徹後,卻發現眼前人“改頭換面”了:真正的蘭徹出身於名門望族,他想要的只是一個學歷而已,周圍的人關注的也只是牆上掛着的那張畢業照而已,至於是誰讀的書,讀了多少,讀的怎樣,沒有人關注;影片中除了“冒名蘭徹”,以查爾圖為首的其他人讀書的目的也是一樣:上好學校,找好工作,買豪宅名車,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峯。在這裏,筆者不是完全批判學習功利性,因為從另一個方面講,功利心可以督促你更加發奮和上進,取得更好的成就,但是如果既有功利心,又有喜愛之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要什麼,不是更好嗎?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 篇四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話可以説已經充分地詮釋出了應試教育的特點。電影中,蘭徹可以説就是衝擊這個應試教育的領頭人,他認為動手能力,比所謂的理論更重要,不要讓學生束縛於分數,才能做出更好的機器。

還有令我形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劇中的“消音器”,他那埋頭苦讀的樣子可以説正是廣大高中生的縮影,我們在中學階段又何嘗不是像他這樣,為了提高一分,甚至把書“吃”了都願意。

誠然書上的東西,理論確實也重要,但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書上的理論,在高壓鍋中學習,這樣的效果並不會達到最好,動手能力也很重要,要不學生根本沒有自己思考,什麼東西都按着書上來做,這樣又怎能達到學業上的更高的高度呢?

以喜劇的形式,折射出社會的現象。希望同學們可以在追求分數的道路上,不忘初衷,做好自己想做的。

在當今物質的社會,讓自己依然擁有着一個充盈的靈魂。

這部電影雖然是一部喜劇,但它並沒有很刻意地製造笑點,電影呈現出來的快樂往往建立在悲傷上,喜劇的內核都是悲劇。在別人的故事裏,流着自己的淚,不自覺地思考自己。

我們要全心全意去學習,但不只是為了成績。我們這一生,很多時候都在為別人而活,走着別人走過的路,模仿別人的成功。引用一位智者的話:學習是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受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蘭徹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拉朱與法蘭的一生,同時改變了“病毒”校長的舊觀念,在蘭徹追求自我、追求創新的渲染下,法蘭為了追求自己的初心與父母交談,內容雖樸素,但真實有感,拉朱也不願去不適合他的公司工作,校長的二女兒為了蘭徹逃婚等等。我不禁在想自己敢不敢像他們一樣改變。

蘭徹對待朋友真實善良,對待事物敢於探索,這些都令我向往。

就以蘭徹的話結尾吧:我們的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去哄它,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告訴自己的心“一切順利”。

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 篇五

這是我第一次對電影做一個發自內心的觀後感,內心被深深地打動了。看着俗不可耐的電影名字——《三傻大鬧寶萊塢》,原本對它沒有抱很大的期望,只是吸引我是它的影評高達9.9分,從眾和好奇的心理促使我來一窺究竟。

寶萊塢的電影通常是音樂片。幾乎所有影片中都至少有一段唱歌跳舞的場面。要説的印度電影叫《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毫不意外的擁有唱歌跳舞的場面。“七分共鳴、三分感動、一分搞笑”的電影竟然不能用“十分制”來打分了。以嬉鬧的行為抵抗印度的填鴨式的教育,不禁有了幾分現在我們讀書的無思考的獲得學位,很有啟發性。主人公的口頭禪“一切順利”鼓舞了朋友,不是因為這句話可以解決困難,而是因為記住這句話並不斷的告訴自己要有勇氣面對一切。

影片中的哲理與友誼只有自己才能悟出,片子中讓我體會到什麼叫喜極而泣,沒有半點壓抑感卻讓人看後懂得去體會和回味人生哲理,不僅僅是教育的思考,還有父母、朋友、甚至成功。我們不是為了成功而競爭嗎?我們追求高分、追求名次,學完後連最基本的動手操作都不會,試問如何學以致用,影片中在搶救莫娜生小寶寶而快速的動手自制所要用的工具。主人公蘭徹為了朋友的滑稽事情讓我們在樂中思考什麼是朋友?最後的結局自己去看看就明白: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劇情開始就是覺得搞笑可是越來越覺得這原來是一部這麼與我心靈接近的片子。這篇片子定位是喜劇,好像不太準確,個人覺得定位喜劇有點淡化其中的深刻意義,劇情片更像作為在中國教育體系下成長的我們80後,是會對此片產生強烈共鳴的。特此推薦。

觀《三傻大鬧寶萊塢》有感 篇六

我今天看了三傻大鬧寶萊塢,有名“三個傻瓜”這部片很搞笑,可又耐人尋思。這部片圍繞蘭徹、拉朱、法汗、皮婭、“臭皮王”查爾圖和病毒院長。

查爾圖去找法汗和拉朱,十年前他們説的約定,他們去找蘭徹。回憶起了以前。蘭徹剛去皇家工程學院,所有新生必須脱褲子為學長致敬,可蘭徹不脱,去了自己的卧室。學長給他十秒鐘,蘭徹在十秒鐘做了一個電流器,學長數的十秒鐘到了,在他門上尿了,但剛尿,電流通上了電,把那位學長電得不輕。還有他為了拯救跳樓的拉朱,而説姐姐要嫁人,父親康復了,母親買了新衣服,拉朱康復了。

這部電影真是感人至深,雖然蘭徹不叫蘭徹而叫×××,但他留給我們的快樂,他替同學完成作業,可那個人卻上吊自殺了。蘭徹是樂於助人的,從他的精神我受到很多啟發如:要有樂於助人的精神;勸導同學做自己喜歡的、自己感覺快樂的事。他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要學習蘭徹的精神,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快快樂樂的生活。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 篇七

最近剛看了一場電影,名字是:三傻大鬧寶萊塢,相信很多人很多年前都已經看過了。這是一部經典的喜劇,在我看來,它絕對是喜劇界裏的翹楚,是我最喜歡的電影,沒有之一。

這部電影採用的不是簡單的時光敍事,用的是插敍的方法。故事是從回憶開始進行的,初看來,我還有些不能理解,慢慢的,進入情節,進而才能夠體會喜劇背後帶來的震撼!

我喜歡看喜劇的原因絕不僅僅僅是因為喜劇電影好笑,帶給人歡樂。我更喜歡發覺更深層次的一些東西,能給我靈魂帶來共鳴的一些東西,況且,多數的喜劇電影的台詞,總會帶有必須的深刻含義。這部電影,也不例外。比如:一出生就有人告訴我們,生活是場賽跑,不跑快點就會慘遭蹂躪,哪怕是出生,我們都得和3億個精子賽跑;再如,“回去吧!你們明天還有考試”“我們有很多考試……但老爸僅有一個” ;“在人類行為學課上我們曾學過,朋友失敗時你難過,朋友成功時你更難過!” 很多很多,經典而深刻。當然,電影裏,給我最深印象的還是這樣的一段對話:

蘭徹:“那天我明白了人心是很容易陷入恐懼的,你得哄哄它,無論問題有多大,告訴你的心,‘一切安然,朋友’”

拉加:“這就能解決問題?”

蘭徹:“不,但你增加了應對它的勇氣!”

人,只要生活着,就總是會遇到大大小小的不一樣難題和困難,在人心陷入恐懼時,就去哄哄它,告訴它,一切安好(All is well)。 相信這句話,總會在某個時候,給我莫大的力量,鼓舞着我前進。

最終,仍然用電影裏的一句話結尾:“有位智者説……學習是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樂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帶着一顆安定的心,出發!

觀《三傻大鬧寶萊塢》有感 篇八

一部《三傻大鬧寶萊塢》,讓我享受了一次靈魂的洗禮,思想的盛宴。這一點兒也不誇張,完全是我看完之後最真實的,也是最直觀的感受。

這部影片一開始就給我們設置了懸念,尋找蘭徹之旅啟程,那麼誰是蘭徹呢?在相隔十年之後,是什麼樣的人才能讓朋友和敵人都如此的記掛呢?於是緊接着便開始了今日的尋找與往昔的歲月點滴穿插敍述,這給人一種時空變幻之感。而此時男主人公也開始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了。

這確實是一位值得紀念的朋友,當他最好的朋友法爾文棄他們而去的時候,他並沒有埋怨,在法爾文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他一直陪在他的身邊。是他的不變的執着與堅信,讓法爾文從植物人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生命;是他的鼓勵,讓拉杜重新追回了自己的夢想。正是因為有他在身邊,所以他們相信“都會好起來!”。

這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對手,因為他的創造力是無窮的。他從不相信死記硬背是成功的方式,他總是認為追求夢想才是走向卓越的唯一途徑。所以他對工程學的熱愛,讓他在千鈞一髮之際,成功地發電並造出了助產器,為垂危的女子順利接生並母子平安,所以我們相信“All is well!”。

蘭徹讓我們反思,如今中國的教育也完全是應試教育,素質教育的推行,沒有讓我們看到任何實質上的變化和進展。在這樣死記硬背成風的教育體制下,我們培養出來的只能是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學以致用似乎從來都不是我們追求的方向,因為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理論是從來不用結合實踐的。夢想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也是最不現實的,因為我們所要做的只是把書本倒背如流,然後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

我在想什麼時候中國才能真正擺脱應試教育的魔爪呢,什麼時候中國才能真正出現眾多像蘭徹一樣可以自由追求夢想,發揮自己無窮的創造力的學生呢,什麼時候中國人才能真正相信呢?

希望這個夢想已經在前行的路上了。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後感 篇九

很早之前就看過這個片子,這次又看了一遍,這部片子表面看來是一部荒。唐的喜劇,其實卻是一部發人深省的勵志片,看完之後讓人思緒萬千,影片中的三個年輕人的友情真摯而熱烈,蘭徹、法涵、蘭俱,三個男孩是印度一所皇家工程學院的學生,他們從眾多的考生中脱穎而出考上了這所着名的工科院校,每個人身上都承載了家庭太多的期望。

蘭徹是花匠的兒子,從小聰明好學,善良調皮,他代替小主人來那裏上大學,任務是四年以後為主人拿回一張光宗耀祖的文憑,可是對於傳統的以分數論等級、以分數定前途的教育提出了不滿和抵制,引來了眾多教師的斥責和刁難。法涵是貧困人家的孩子,他來那裏上學的目的就是有錢讓爸爸治病、讓媽媽過上好日子、讓姐姐能夠有出嫁的嫁粧,由於壓力太重,他膽小而謹慎,學習成績一向墊底。而蘭俱喜 歡野外動物攝影,由於懼怕父親的權威,選擇了不喜歡的工程專業,學習成績更是倒數。

三個年輕人,各有自我的生活,各有自我的無奈,因有緣相逢在一所大學的屋檐下,共同分擔着彼此的憂慮和不幸,以各種方式排解着內心的壓力和處境,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有一句我印象深刻的話就是“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哄它,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告訴你的心,‘一切順利,夥計’。雖然不能解決問題,但讓你有勇氣去應對困難,解決問題。”是啊,每個人的心靈都是脆弱的,再怎樣堅強的人,也是需要安慰安慰飽受風霜的心的。

學習是興趣,工作是娛樂“有多少孩子能夠享受到這些呢?我們的家長和教師不是把自我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就是把自我的名譽和地位與孩子的前途連在一齊,害了多少孩子啊”有位智者説學習是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樂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讓我們善待自我,善待孩子們,為了他們的健康、自信、歡樂而努力!記得以前看過的一則新聞,報道中國的孩子創造力低至歷史最低,這就是這些年應試教育造成的後果,學生正在成為考試機器,而不是按照自我的興趣去學習。

片子中讓我體會到什麼叫喜極而泣,沒有半點壓抑感卻讓人看後懂得去體會和回味,不僅僅僅是教育的思考,還有父母、朋友、甚至成功。我們不是為了成功而競爭嗎?我們追求高分、追求名次,學完後連最基本的動手操作都不會,試問如何學以致用,影片中在搶救莫娜生小寶寶而快速的動手自制所要用的工具。主人公蘭徹為了朋友的滑稽事情讓我們在樂中思考什麼是朋友?最終的結局自我去看看就明白: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

劇情開始就是覺得搞笑可是越來越覺得這原先是一部這麼與我心靈接近的片子。這篇片子定位是喜劇,好像不太準確,個人覺得定位喜劇有點淡化其中的深刻意義,劇情片更像。作為在中國教育體系下成長的我們80後,是會對此片產生強烈共鳴的。

電影中的經典台詞—All  is  well這句話總展現於整個故事中,包括最終喚醒那個剛出生的嬰兒,有點虛構,但展現着一種心態,可是生活中不管發生什麼能淡定的拍着胸口説聲All  is  well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境界。不能”做自我“,總能説聲”All  is  well“也是好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很怪的片名,近三個小時的片長,有喜有淚,這部電影的經典之處個人認為在於融入了生活,昇華到了人性,總能把那些觸動人心的東西演繹的淋漓盡致。

電影的很多情節也許涉及了印度的現實的社會問題,但似乎和我國的國情差不了多少,所以也別總是信口”阿三“。社會很浮躁,我們更是浮躁,總想特立獨行,但現實的生活使我們不可能那樣去做,很多時候只能沿着那特定的軌道或被牽着鼻子走,展此刻我們自我的身上就是親朋的期許,生存的必須,努力的艱難。這部影片中講述的”做自我“也許才是人生終極的成功,故事中融入了親情,感情,友情,雖然很曲折,但最終都近乎完美的實現,然而電影終究是夢想主義的美夢,若在現實中演繹,除了成功,更多的是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