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電影攀登者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6W

電影攀登者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攀登者》觀後感 篇一

拍登山運動的題材,國內導演應該還沒有經驗。於是導演就加了愛情這條線,把一個陌生的題材拍成熟悉的兒女情長片。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把一個宏大的愛國題材變成狹小的愛情題材。

本來這部電影能把格局升到愛國精神的層面,但卻被方五洲和徐纓、李國樑和黑牡丹的愛情故事一攪和,格局瞬間就被拉下來了。

拍不出宏大的感覺,我們也可以在細小處用功,着重強調細膩的人物情感,但導演顯然也不夠細膩,把人物的情感表現得太粗糙,有着歷史電影的通病——假大空。

導演的表現手法粗糙提現在哪裏呢?例如為了表現人們對方五洲的偏見安排了砸玻璃的情節,這都是多少年前的表現手法了。例如很多劇情都要靠旁白推進,技術高超的導演會用影像説話,而不是像新聞紀錄片一樣念旁白,用太多旁白,就會導致電影看起來像博物館裏的歷史資料,冷冰冰的。

電影結構上是的很平庸的平鋪直敍,缺乏新意。我認為如果能60年代和70年代兩條線並行推進,60年代的劇情影響着70年代人物的做出抉擇,最後同時達到高潮,電影在邏輯上會通順很多,情感上會強烈很多。

電影透露出的價值觀也不符合中國精神,要知道,中國精神強調的是每個個體的默默付出,是不提倡個人英雄主義的,片中方五洲個人的主角光環太強,顯得其他人都像廢物一樣,這樣設置完全否定了其他人的付出,是不尊重歷史。

《攀登者》觀後感 篇二

從《攀登者》拍的時候就很期待,既是因為演員陣容,也是因為這種題材(哪怕很官方)也非常喜歡,但是因為沒人陪我去看,所以只能等到vip有,然後在家看,悲傷。

看的時候老公説,網上評分很低耶,我覺得不可能,肯定好看,然後看完的第一感覺,還是覺得很好看。

至於網上的評分,我沒去太關注,但我個人的感覺,這個電影吧,有我喜歡的一面,也有我覺得bug不小的地方,但是瑕不掩瑜,好看還是好看的,推薦還是推薦的,連我家小姑娘(六歲)也喜歡,看完之後就跟我説還要再看一遍(讓她反覆想看的非動畫類電影目前除了攀登者也就摩天營救而已)。

先説我覺得好的地方,攀越珠峯,挑戰人類極限,高大壯美的雪山,光是這個就讓人超喜歡了,還有演員陣容,都是我喜歡的演技派,我覺得每一個人物都把握得很好。

的確,作為主旋律電影,它要表現的東西可能就跟我們平時想看的不一樣,但是我依然覺得很震撼,其中個人生死榮辱與集體、國家的那種碰撞,個人的追求和犧牲,與國家集體的衝突,雖然並不算完美呈現吧,但是我覺得處理的還是不錯,畢竟得記住前提,這是個主旋律的電影。

第一次攀登珠峯的過程的確是悲劇性的,無論是對於那些犧牲的,還是活下來的,但是,後來再有一次機會,他們依然激動,依然充滿熱情,我覺得我能理解那種感覺。

張譯演的那個角色,有時候會讓人覺得他有點剛愎,有點偏執,但是看下去,就會覺得其實演員把人物的情緒把握得很好,他的執念不是沒有原因的,他的改變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青年一代接棒了上一代的責任,付出的犧牲,雖然在我意料之外,但是卻能明白,人類為什麼要傳承,傳承的又是什麼?歸根到底,上一代與下一代,總要有這種傳承的,一旦斷了,人類世界的過去與現在就再也鏈接不起來了,血緣如此,精神也是一樣不是嗎?

所以,會有這樣代代相傳的精神與情義,會有不惜犧牲個人生命,放棄一切也要去做到的事情,我覺得,這大概就是這部電影想要告訴我們的。

我覺得,整部電影裏,關於登山部分,真的沒什麼好挑剔的,我不是專業的登山運動員,我對於專業性的東西不太瞭解,我能看到的就是電影裏展現出來的那種精神。但是,我覺得這部電影,最主要的bug是在感情線。

章子怡演的角色和吳京演的角色在當年錯過,這點倒是沒什麼,當時他們所處的環境、所各自經歷的境遇,放在其他人身上,也未必不錯過;就算勉強在一起了,我覺得也未必能幸福,搞不好還要弄成怨偶而分開,倒不如當初錯過了,但又因為這座山,他們又重新開始,這個處理沒有問題。

但是,我覺得問題就在於最後部分章子怡演的氣象專家的犧牲這一段處理的有點太過感性了(可能是因為影后的緣故必須多點戲份?但我覺得這後面她的戲份不要有,還有不要那種犧牲更感人好嗎?影迷勿噴,個人看法。)

在再一次的登山失敗,氣象組察覺還有一個窗口期,但是因為氣象瞬息萬變所以必須跟着他們登山隊一起行動這段我覺得沒問題,但是最後,章在肺氣腫那麼嚴重的情況下,非要親自往上走這點,我真的想不通。

的確,她是氣象小組的負責人,也是力主還有一次窗口期的人,一路帶隊跟上去沒什麼,但是到後期身體吃不消,隊員們都勸她休息,不要再跟的時候,我真不明白為什麼還非要跟,送死很有意思嗎?方五洲未必會死,可是她這樣肯定要死吧,那不是為了悲劇而悲劇嗎?

當時那種情況,應該是舉全國之力攻珠峯,能夠被派去的氣象隊員就算沒有徐能幹,但也不至於很差,當時的情況,她留下休養或者乾脆下山,由副隊帶着隊員跟進繼續往上爬即時播報並通知先頭部隊難道不是更合理?為什麼非要徐自己帶隊?

而且,到最後明明連話都説不了了,對講機為什麼不能給隊員?隊員連個通知都説不好嗎?至於嗎?

好吧,換種思維,是快要不行的情侶覺得自己臨死之前要跟心愛的人説句話,不能就這麼一句話沒有就天人永隔了,這個我可以理解可是我也不太瞭解這種病情,如果她及時下山接受治療的話,是不是不用天人永隔呢?所以我還是那個疑惑,為什麼非得這麼演?悲劇而悲劇?如果這也是因為歷史事實好吧,我閉嘴下去重新查資料再説,但還是覺得,這不合理。

所以我個人感覺,真的沒必要非要有這條感情線,並非所有的電影離開了感情線都不行的,友情、親情,其他的感情線也並非不好,何必非要愛情線?其實很多電影和劇,乾脆點去掉感情線也很好看的,反而是多了感情線才顯得累贅,真的不是全民戀愛腦啊,愛情真的很珍貴,但也不是在什麼情況下都很需要,個人感覺,可能我不懂愛情,囧。

但總體來説我覺得這部電影還是我喜歡的吧,喜歡這種題材的還是值得一看,畢竟這類的題材的不多,而且優質的更少,有好看的也希望網友給我推薦,我喜歡,我閨女也喜歡!

《攀登者》觀後感 篇三

假期,我和一家人一起去看《攀登者》,它太讓我震撼了。裏面的主人公登的山是世界最高峯,叫珠穆朗瑪峯。我們中國的登山運動員。

第一次登上了三個人,第二次參加了四百多人,登上了9人。途中,因為雪崩、寒冷、疾病、缺氧、意外等原因,而犧牲了很多年輕的生命。我覺得非常的感動,泣不成聲。特別是雪崩的那一刻,我心如刀絞,運動員在雪崩來臨的那一刻,是那麼的弱小和脆弱,他們的媽媽失去了最親愛的孩子,他們的。隊伍失去了一個好兄弟,祖國失去了一個好士兵、好運動員!媽媽看到我哭了,她問我:“你看懂了嗎?”我迷茫地點了點頭,媽媽又問:“似懂非懂吧!”我嗯了一下。

媽媽説:“我們都要學習攀登者的精神,學習他們那種堅強的、甘為人梯、甘於奉獻、不怕苦不怕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登山精神!這樣解釋,懂了嗎?”我説:“好像是真懂了,給學習一樣,不能害怕困難!”“對了,兒子雖然小,但是會聯想啊!真棒!”

《攀登者》觀後感 篇四

今天我看了攀登者這部電影,它是一部很有陽剛,堅持,信心,的一部電影,我看完之後很有感受,因為他們能捨生忘死的救隊友,故事叫我慢慢給你們講

在1960年,中國攀登隊的三名隊員,方五洲、松林,達布,等三名隊員在,在1960年成功攀登珠穆朗瑪峯,是一個史詩級的歷史壯舉,但是其中的方五洲,為了救松林,而不小心把攝影機給弄丟了,然後英國就不承認中國人爬上了珠峯,二,讓中國人在英國人面前抬不起來頭。

1975年中國攀登隊,再一次挑戰珠峯,這是一次生與死的挑戰,這時攀登隊,開始招生,招了200多人,這200多人每天辛辛苦苦的訓練訓練還是訓練,每天清晨就爬起來訓練,兩年過去了,攀登隊開始挑戰珠峯,攀登珠峯必須需要一種天氣"窗口"只有過了窗口才能順利的登上珠峯!在第一次中,突擊隊隊員已經完成了第一台階,預報隊員迷路了,方五州為了救徐櫻,而讓自己的胳膊受傷了,所以只好撤退。

第二次挑戰珠峯,因為方五洲受傷了,李國榮就申請代替方五洲當突擊隊的隊長,在第二次挑戰珠峯的時候,突擊隊已經順利地完成第一台階,要去完成第二台階,在爬第二台階的時候,不妙,遇到了雪崩,這時其中的四名隊員,就被吹到了山崖旁,其中就有李國榮,李國榮把攝像機給了其中的一個人,就把自己的繩子割掉,摔下了山崖,犧牲了,而第三次挑戰珠峯,方五洲帶着隊員們,不懼危險,不怕風暴,順利的登上了珠峯!把五星紅旗插在了珠峯的最頂端,這是一次史詩級的歷史,是讓全國人都振奮的歷史!

這是一次歷史上的巔峯!

《攀登者》觀後感 篇五

國慶檔期馬上就要到了,這次國慶非同尋常應為這是祖國70週年的日子,為此電影界有獻禮的影片要播放,第一個部就是《我和我的祖國》第二部《攀登者》

這兩部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其中的主演都有吳京的影子,其中《我和我的祖國》班底十分強大,目前預售票已經超過了《攀登者》

在一檔訪談節目中主持人就問吳京,説《攀登者》沒有上映就惡評連連,還有本片有抄襲的嫌疑,假如票房落空這個事情怎麼看待

對此吳京非常的坦然,面對這樣那樣的評價那是外人的權利,自己能做的就是嘗試不同的類型影片來更加豐富我們自己的電影文化和市場。

就拿之前的《流浪地球》比喻,最開始的時候吳京受託是過去客串角色,後來客串變成了主演,再後來自己墊資拍攝,有人問他出資這麼多拍爛了怎們辦,吳京迴應也是簡單,爛了也比沒有強,7000人的製作團隊將來都是咱們自己科幻電影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