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無問西東》電影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6W

《無問西東》電影觀後感

電影《無問西東》用138分鐘講述了四個有關青年選擇的故事,是很多人喜歡的一部影片。這部影片講述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它將是由你自己選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無問西東》電影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閲讀參考學習!

《無問西東》電影觀後感1

《無問西東》裏面還講到了抗日戰爭時期,國立西北聯合大學上課的一些歷史故事。

説實話,汪老師並不是資深的電影控,我能走進電影院去觀看這部文藝電影,是緣自對這所中國百年名校的敬仰而去的,實事證明,這部電影沒有讓我失望,立意之高,底藴之深厚,是最大的看點。

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有句超級棒的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文人的風骨,國難當前,大學教育的擔當,故事主要運用四代人的故事,架構起清華大學精神的傳承。影片中折射出來的大學精神,教育之根本,是汪老師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最為關注的地方。

一個國家,強不強大,重在教育的發展。作為清華名校走出來的的學子,更是要胸懷天下,畢業於清華大學的高曉鬆曾説:“名校是幹什麼用的?名校是鎮國重器”!名校培養人才,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這才是一個名校生的風範。

《無問西東》採用四重敍事手法,構思別緻。四段故事,人物主角都是清華畢業,縱橫交錯、情節上跨越時空,每個人物都足以給我烙下深刻的印跡。

無論是一部電影作品、還是一部文學作品,只要你用心去體會,都可以衍生出許多不同的理解,將這些體會提煉出來,就會有更多收穫。《無問西東》給汪老師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做人一定要真實,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要聽從內心的想法。

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裏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一位富家公子沈光耀(王力宏演),他考入國立西北聯合大學,他的家人希望他在這所名校好好讀書,不要想着報國不報國,要按照家人的意願,順利讀完大學,然後結婚生子,不是大富大貴,而是平靜的過完一生……可是,在面對自己上課的大學被日本飛機狂轟濫炸時,他在孝道與報國從軍之間糾結,當他看到流離失所的民眾和死去的同胞,這位名校高材生聽從內心,毅然從軍。不是華北之大容不下一張課桌,而是整個國家都危亡了。想必,做為一個有良知,有正義感的人,都會理解沈光耀的做法。

另一個人物吳嶺瀾,英文成績第一,而物理成績卻落在了“無列”,他一時迷茫不絕,還是想跟風學自己並不突出的理科,因為他認為學理科有出路。當時,他清華大學老師讓他轉文科專業,且這位老師的一席話,説出了做人做事,以及學習的根本意義,他讓吳嶺瀾要“真實”,不要被現實給左右了,要聽從內心。這位民國大學老師提到,真實是什麼?真實就是:“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悦”。

電影中這段大學老師對學生的談話,告訴學生,做人不必客意去迎合,不隨波逐流,要聽從內心。汪老師特別欣賞這一番話,有時我們就是太在意別人的感受,整天活在別人的世界裏,從而失去了真正的自我。堅守自己的人生方面,從容篤定地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無問西東,不正是我們當下浮躁的社會所欠缺的嗎?

汪老師寫到這裏不禁想到了「魏晉風骨」,竹林七賢他們至真的性情,不就是活脱脱的“聽從你心,無問西東”嗎?嵇康是竹林七賢之一,大文學家。當時,司馬昭大權獨攬,權傾朝野,他曾想拉攏嵇康,但是,嵇康在當時的政治爭鬥之中是傾向曹家皇室一邊的。對於司馬昭他採取不合作,不給面子的態度。因此司馬昭特別忌恨他。

嵇康和山濤本來是好朋友,但因山濤結交了司馬權貴,嵇康一怒之下,寫出了《與山巨源絕交書》,他這種「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的做法,為世人所敬仰。後來司馬昭還是容不下他,要除掉嵇康。臨刑前,嵇康神色自若,彈奏一曲《廣陵散》,從容赴死。嵇康身上的真實,就是魏晉風骨最典型的代表。《無問西東》這部電影也讓汪老師隱隱約約找到了這種文人風骨,簡單地説,就是“人”的覺醒。

當汪老師走進歷史之中,稍有風骨的文人身上,似乎都有着「真實,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的一面。曾子臨死時記得牀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門人把它還過才瞑目。吳季札心裏暗許贈劍給徐君,沒有實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鄭重地把劍掛在徐君墓邊的樹上。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淡泊功名。這些人在小節如此,大節更不消説。保持氣節,聽從內心,不必客意去迎合別人,不隨波逐流......這些或許也正是百年名校清華的精神,具有這樣人格的人不得不讓人敬仰!

走出影院之後,汪老師在想,眼下我們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正是給人以從心裏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的情懷。

《無問西東》電影觀後感2

無問西東,這是一個青春的故事。

整部影片有四條時間線。第一條時間線是1920年的北平時代,心高氣傲的吳嶺瀾和温文爾雅的梅校長思考什麼是真實。若不善於實科,便可不鑽於實科。吳嶺瀾看到泰戈爾身邊站着是當時中國最優秀的一羣人,逐漸坦然接受了現實。“人把自身置身於忙碌之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卻喪失了真實,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悦”。這種自省而醒的故事,從來都是一個人波瀾壯闊的史詩,我覺得從來不比那些飛機大炮渺小。

第二條時間線是西南聯大時代。吳嶺瀾是沈光耀的教授,這是吳嶺瀾真實精神的延續,也是沈光耀一心報國的青春的綻放。西南聯大是中國高校教育史的巔峯,這裏雲集了各個領域的院士,是那個時間段的中國的榮耀。雖破瓦寒窯、一介布衣,但端坐的老師,黑板上的靜坐聽雨,就是一片錦繡山河。雖戰機呼嘯、警報拉響,但老師們仍可以慢條斯理地聊泰戈爾,聊恐龍化石。浪漫的教育賦予他們自由和思想上的安寧。裏面兩個自貢的娃兒確實是個亮點,影片最後給沈媽磕頭令人淚目。

第三條時間線是1960年代的特殊時期,而沈光耀是陳鵬的晃晃叔叔。這條時間線是整部電影最具矛盾衝突的一條,敏佳本來只是面對着愛情二選一的煩惱,卻因為一封信和一個謊言跌入萬劫不復的境地。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言論沒有現在自由,思想卻比現在純潔。也正是那個時代,造就了現在的我們。

第四條時間線是2010年代的當代,上個時代背叛敏佳的李想是果果父母的救命恩人。在這個利益與良知互相矛盾多重碰撞的年代,果果依然展示他沉默在陰影裏如刀削一般的英俊側顏。

我注意到了他們的最後一眼,敏佳看到了她的朋友站在羣眾前面要與惡勢力保持距離,贏得了眾人的掌聲,她笑了。許伯常老師的夫人看到她與許伯常老師琴瑟相諧的情景,她笑了。沈光耀在擊落一架敵機的時候看到了降落傘,説了一句,媽,對不起。李想看到了他在邊疆支援的情景……

影片在最後七分鐘裏回顧了電影中出現過的一些人物,重新向我們介紹了他們:

梅貽琦、梁啟超、樑思成、王國維、馮友蘭、錢穆、朱自清、聞一多、陳寅恪、袁復禮、鄧稼先…

中華千載春秋、百年興衰。是無數人於世間一擲孤勇,才造就了眼前繁花似錦。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而他們不朽的風骨,當被世人永記。

《無問西東》電影觀後感3

聽朋友説《無問西東》是講民國的文藝片,看別的影評説電影講到了西南聯大的大師,覺得應該是感興趣的題材,所以下午去看了。

總的來説,説是一部文藝片定位不錯,整個故事拍得場景看上去很美,人物很熱血,那麼多句“真心”真是大寫的尷尬。

在民國、抗戰那麼困難的時候,電影場景物資竟然如此充足,都顯違和。

民國大環境總體應該表現的是沉重的歷史背景與大師背後不屈從命運的心和愛國的情懷。但是電影拍得輕飄飄的,不算多雷,也不算多好,好歹迎合了小清新的心吧。這個題材,本可以拍得更好的。錢穆當年寫《國史大綱》是以為中國要亡國,編史以作為日後復國的基礎。這樣偉大的情懷,電影沒有表現出來,可能是因為導演功力不夠,表現不出來吧。

影片各個主角,都在各自的人生、各自的命運中做出選擇,表現了追求,表現了無悔的心。除了尷尬之外,也算不錯。

敍事方面,各個故事線穿插得很凌亂,四個時代,每個故事線都有關聯,但聯繫不是很明顯,而且時間上也很亂,總覺得在講述方式上表現得過了,抓人眼球的效果雖然體現了,但故事線太多、顯得凌亂。《西伯利亞理髮師》七條線齊頭並進,都講得那麼清楚,是導演功底不夠之過呀。

有兩個小細節表現得很好:1.章子怡演的女主角在明白過來被心愛的人拋棄的時候笑了,從死亡線掙扎醒過來看到黃曉明扮演的男主角反而痛哭,永不在逆境、敵人、眾人前示弱,是堅強的表現。

2.西南聯大的時候,教室蓋得不結實,屋頂又漏雨,風聲雨聲與飛機的轟炸聲蓋住了老師講學的聲音,老師終於在黑板上寫“靜坐聽雨”字,然後靜坐,聽雨;

學生也明白過來老師的意思,也靜坐,聽雨。現在少見的是這樣的師者,以及能夠明白師者“靜坐聽雨”之心的學生。有這樣精神的老師和學生,環境的惡劣,物資的匱乏,又算得了什麼呢?中國到底不亡。

總的來説,不踩到雷的電影算少見的了,推薦。

無論怎樣,都是無悔的一生呀。

影片末尾掛出了眾大師的一生,站在屏幕面前眼淚止不住地流,那是一個多麼璨爛的時代,多麼偉大而令人敬仰的一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