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無問西東》影片觀看心得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66K

《無問西東》影片觀看心得

《無問西東》正是由心而發地用一種致敬的姿態,解構一所百年名校的精神傳承,為觀眾交出了一篇與眾不同的“命題作文”。儘管它並不完美,甚至有不少稚嫩之處,但作為一部青春類型片,《無問西東》的真誠與勇敢,對得起電影的片名。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無問西東》影片觀看心得,供大家學習。

《無問西東》影片觀看心得1

無問西東,整個電影是圍繞着泰戈爾的詩歌展開的,傳遞了的故事都是想告訴我們,期望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能在自我的感情面前堅定,在自我的夢想面前堅持,真誠的應對自我,才能夠真正的做到無問西東,無所畏懼。

第一條主線是民國時期,20年代清華青年學子代表吳嶺瀾,一個天才,為了讀書而讀書的人,然後給到了圖書館裏面泰戈爾演講的時候,他看到陪同在泰戈爾身邊的人,都是當時最卓越的一羣人,這些人站在那裏,自信而篤定,那種從容讓人羨慕,他突然領悟到了什麼是真實。然後他一輩子追求對生命的思索,對自我的真實。年老的他把他內心的光照亮了正在迷茫中的沈耀華。

第二個故事到40年代西南聯大的段落,當沈耀華的母親千里尋兒,不期望他當兵參與到戰爭中時,説了這樣的一段話:我不想你還沒有想好怎樣過這一生,就沒有了性命。媽媽只期望你過上自我想要的幸福生活,平安。

這一段我已經飆淚了,我們出生在一個沒有戰爭的年代,活在一個安全的國家,從來不用擔心看不到第二天升起的太陽,我們能夠平安的過完這一生,應當更加學會珍惜。當他看到那個帶給他無數歡笑的孩子被日本轟炸機炸死的時候,他決定去當飛行員,把生命獻給國家。在訓練的過程中,他把軍營的食物帶給那個村莊的人,被教官訓罵的時候,他説: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裏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我不是為了這一口飯吃而當兵,我清楚的明白我在做什麼。

然後就是新中國成立60年代的故事,到電影快要結尾的時候,陳鵬回來發現村落都被封了,兩人走散了,王敏佳説這輩子必須要找到你,在我最熬不住的時候是你給我堅持的力量,此刻該我來照顧你了。看到最終也沒有看到兩人相遇的鏡頭,人生就是有這麼多遺憾和錯過,在那樣訊息不發達的年代,錯過可能就是錯過了一輩子。可是此刻呢,想念的人只要打一通電話,告訴你等着我,就不會走散。

所有的一切回憶都是給了21世紀的張果果這個故事,他在救助四胞胎這個事情裏,一開始充滿温暖,然後聽到一些被幫忙的人纏上一輩子這樣的故事後有所猶豫,到最終聽從自我的內心,選擇相信人性的善良。四胞胎的家人必須要見到果果其實就是想給他送四個孩子的胎毛做的毛筆。

電影的最終還有一段獨白,看到的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的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了你們的人生,明白青春也可是僅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期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

等你們長大,你們會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悦,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温暖。可是卻會在讚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地忘了自我的珍貴。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你想好怎樣過這一生了嗎我想這個電影就是想告訴我們,思索生命的意義,是值得花時間去思考的,永遠不放棄真誠,對自我真實。

《無問西東》影片觀看心得2

電影《無問西東》,是個有關愛與堅守的故事,在四個不同年代下,幾位主角在美好的年代遭受了最殘忍的考驗,他們在時代洪流的沖刷下,思索自己的立世之道,堅守自己所思,愛自己所愛。

吳嶺瀾面對的是前途渺茫,他一開始很迷茫,後來老師一句話點醒了他。而泰戈爾與校中眾前輩的淡定從容,成了他心中不夜的明珠。後來縱使有戰爭的磨難,但依然是泰山壓於頂亦能從容不迫,而他的所作所為也影響着沈光耀。

沈光耀是富家子弟,父母不希望他去當兵,在他們看來,當兵打仗是為了功名利祿,而他們不想獨子還未知道自己要什麼,就先失去性命。“這世間不缺完美的人,缺少的是從心裏往外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這一句話,讓光耀眼中的火苗燃燒了起來。後來他雖以身殉國,但他的愛和呵護,讓許多孩子得到了救助和保護,其中就有陳鵬。

陳鵬和王佳敏面對的是世間惡意,對於王佳敏而言,死而復生並不是幸福,真正讓她感到幸福的是陳鵬温暖的愛意和呵護,最讓人動容的莫過於落葉下的那幾盒雪花膏。世上所有的人都欺負你、侮辱你、忌妒你、嫉妒你、傷害你,想把你變成最醜的樣子,可在我心裏,你永遠都是當年最美的模樣。王佳敏走在漫天的黃沙中説,“死亡來臨前,我一定要找到你。”眼中滿是深情。

一生一世很短暫,當你發現所愛的,就應不顧一切的去追求,因為生命隨時都會終止。命運是大海,當你能夠暢遊時,你就要盡情遊向你的所愛,因為你不知道狂流何時回來,捲走一切希望與夢想。

《無問西東》影片觀看心得3

今天,我們一家去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無問西東》。故事分許多時間段,我來講其中的一段。

20世紀30年代一個名叫沈光耀的大學生在清華大學讀書。原來他是不遠從香港來求學,雖然本來他是一名富家子弟,但是仍舊想要獲取新的知識。當時的條件很差,教室的屋頂是用稻草做的呢,下雨水就從縫隙裏滴下來,聲音很大,都上不了課。在這樣糟糕的情況下,沈光耀學習了一段時間。後來祖國遭到了敵人的襲擊,他有了另外一個念頭去當兵。因為光耀覺得兵營裏少了一個有同情心有正義感的青年,所以他覺得自己應該去填補那個空缺的位置。

一開始他的媽媽很反對自己的孩子去當兵,因為她覺得光耀還沒有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該怎麼過,不想讓他這麼小就去打仗。沈光耀一開始同意了媽媽的建議不去當兵,他後來想了想,國家就快滅亡了,我還是去吧,沒想到母親也同意了。

沈光耀很具有同情心,他把自己吃的省下來用袋子裝好,駕駛着飛機,把食物裝在降落傘上投給了難民兒童。

而最讓我感動的'是他的正義感,有一次日寇來轟炸,光耀和幾名勇敢的戰士,駕駛着戰鬥機和他們做起了反抗。他奮不顧身,炸死了一個又一個敵人,最後他的飛機失控撞上了一艘軍艦。他英勇犧牲了,但他的精神永遠被我們記住。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有奮不顧身的精神。這樣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強大。

《無問西東》影片觀看心得4

四代人,四個時代,不一樣的人經歷着不一樣的路。他們心裏都想活得更加真實,追求更完美的事物。熒幕下,一羣清華學子追求着自我的生活。

四個時代,交錯着電影的每一個小節。有辛酸的淚,也有激動的笑。

鏡頭起初落在現代的張果果身上,他遇到了一對四胞胎並向他們展開援助。但因為許多工作和生活的原因,他想過要放棄贊助他們。他淡視了別人的生死,但因為一件事打動了他。在清明節那天,父母堅持要去掃墓,為了報答救他們一命之恩的李想。他們以往是支邊隊員,李想救了他們一命而犧牲,他的最終一句話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張果果明白了這個道理,決心贊助四胞胎。他活出了自我的真實。

第一代人,吳嶺瀾和梅貽琦。梅貽琦任職清華大學校長。吳嶺瀾在學習當中遇到了問題,就去找梅貽琦討論關於換課的問題。梅貽琦提到了“真實”兩字讓我深有感觸。學習是為了什麼?只是追求成績的排行和學科的好壞嗎?功名利祿都是次要的,找到自我喜歡的專業才是最重要的。之後他來到了一次泰戈爾的演講,深有感觸,真實二字深深的印在他的心中。

第二個時代,日本侵華時。清華改為西南聯大遷移到了昆明,在那裏建起了茅草屋,鐵皮頂,條件十分惡劣。軍隊到學校來招生,報名的人寥寥無幾,他們害怕犧牲。沒有令人想到的是,家境富裕的沈光耀主動報名。他是一個努力學習助人為樂的人,他沒有自我的家嗎?他不害怕失去生命嗎?但他認為,成為一名飛行員,為國報效更加重要。當他見到母親,遭到了極力的反對。他承諾不去參軍,卻又瞞着他們繼續來到飛行隊。他令我感動,也讓我感到敬佩。感動的是,他偷偷帶着食物,開着飛機到貧民窟播撒食物幫忙那些貧困的孩子,即使受到處罰,他也無怨無悔。令我敬佩的是,他為了戰鬥,駕駛飛機撞向軍艦,結束了他的生命。這既讓人感歎,又讓人悲傷。

第三代,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不久,清華大學遷回了北京。陳鵬,王敏佳,李想是從小一齊長大的。陳鵬和李想,都對王敏佳有着愛慕之心。他們都是很優秀的人,可是結果卻大不相同。王敏佳和李想,想幫忙中學教師擺脱婚姻,寫了一封信寄到他家,卻被教師的妻子發現。他的妻子追究到底,最終找出了王敏佳。從此,王敏佳受到牽連,變成了反革命分子被批鬥。李想為了去支邊,沒有站出身來承認。在王敏佳的批鬥會上,她被打得頭破血流,陳鵬發現他後,給她洗去了傷痕,立下的墓碑,代表着和過去再見。第二天,王敏佳醒來後,陳鵬把他安頓在了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陳鵬便要轉身去往核基地,他碰到了在王敏佳墓碑旁哭泣的李想,只説了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李想為了追求自我的夢想,他逃避了事實,放棄了真實。他的後半生充滿了懺悔,他在支邊的路上救死扶傷,活出了他的真實。幾年後,陳鵬回到了小村子,發現那裏已經荒無人煙。王敏佳踏上了尋找陳鵬的路,尋找她自我的真心與所愛。

電影結束,每個時代的人都有不一樣的結局,不明白是哭是笑。儘管結果不是那麼完美,但他們都活出了自我。像電影裏所説,我們要為自我和他人而變得更加珍貴: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影片觀看心得5

《無問西東》是我最近幾年來看的最有高度的一部電影。剛從電影院裏出來,就有一種立馬想再看第二遍的想法,裏面的每一段資料都是那麼的絲絲入扣,直擊心尖。電影結束的時候大家都不願走,沒有想到最終序幕的時候那麼精彩,有那麼多世界級的人物,真的很感動,很震撼。之後在手機上又認真的看了一遍。

電影一共演繹了4個不一樣的年代,分別演繹了幾個不一樣人的故事,其中的故事背景卻是有關聯的。那是一種愛的傳遞,是一種道的能量。電影是從當代張震扮演的張果果的故事為代表開始的,然後一下子一下子的跨到了上世紀20年代。

第一個故事是1923年,講的是陳楚生所扮演的吳嶺瀾,是清華大學的理科生,印象比較深的是梅校長對他講的話讓,説:“人把自我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也可是僅有這些日子。”吳嶺瀾問:“什麼是真實?”校長説:“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齊?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悦。”吳嶺瀾不解,直到泰戈爾訪華演講,看到台上的教師篤定而又自信,聽到泰戈爾關於真誠的演講,才釋然明白,轉去學文。

總結:遇到一個好教師很重要,人的一生需要有貴人指點,需要自我不斷的去悟,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去體會,進而遵從自我的內心。

第二個故事是1938年,講的是王力宏扮演的沈光耀,是吳嶺瀾的學生,家境顯赫,文武雙全,人長的也帥。當時正逢抗戰期間,國難當頭,教官的一席話“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自我心裏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使沈光耀內心想要參加空軍,可是受到了他母親的阻攔,經過與母親的對話,足以見得沈光耀的家教和良好的家風,絕非一般家世。他母親説:“我們想你能夠享受人生的樂趣,比如同你自我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我,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

在那個年代母親能説出這樣的話,可見並非一般的胸懷。就在沈光耀已經放棄這個從軍想法的時候,戰爭發生了,日機對我國連續的轟炸,他看到被轟炸過後的一片狼藉,尤其是看到平日裏和他一齊玩耍抓蛇的孩子被炸後,孩子的母親那種痛苦、絕望又無助,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孩子死在自我懷裏時,讓他又重新投軍,選擇了他認為的真心,舍小家,為國家。中間還有一幕異常感人,就是沈光耀哪怕是被長官體罰,也要開着飛機去給那些沒有食物的孩子送食物的場面,並且不止一次。最終當他在戰爭中英勇又壯烈的犧牲後,才發現,原先沈光耀家族其實是“四代六將”,怪不得有如此好的家風。

總結:沈光耀是家世顯赫,可是卻沒有貴公子的毛病,從小就處處比常人優越,但並沒有驕傲,而是依然比常人更努力。他自信,從容,善良,待人真心,一身正氣,遇事沉着勇敢,一表人才,幾乎接近完美,更接近於道。最終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光榮犧牲,從他身上看到了陽光,看到了滿滿的正能量。

第三個故事是1962年,由黃曉明扮演的陳鵬,由於沈光耀得救,才沒有被餓死,之後上了清華大學,一向喜歡章子怡扮演的王敏佳,卻一向沒有表達心意。他們還有一個好朋友叫李想。當他們三人看到以往很尊敬的班主任許教師,經常被他妻子李淑芬大罵羞辱時,王敏佳和李想就想教訓一下李淑芬,於是聯合寫了一封信。結果被李淑芬發現後告發,李想為了爭取去邊疆的名額,不敢承認,就由王敏佳一人承擔。當發現她合照是假的後,又引發了一系列的欲加之罪,而最諷刺的是批鬥王敏佳時,對面就是李想,他此時正在進行支邊計劃的動員演講,風光無限。當李想在大會上説出劃清界限四個字的時候,王敏佳失望透頂。之後又在李淑芬的挑撥下,王敏佳引起了眾怒,空口難辨,被大家一哄而上的毆打至昏死,大家都以為王敏佳已經被打死,大雨來臨之前,眾人全部散去,留下王敏佳一人自生自滅。當陳鵬明白王敏佳被批鬥後就拼命往回趕,當他趕到時,看到滿頭是血的王敏佳失去了生命體徵,以為已經死了,悲痛至極,就準備挖坑把她埋了,之後在大雨中王敏佳醒了過來,二人抱頭在雨中痛哭。陳鵬將王敏佳帶到了自我成長的家鄉安頓,並進行了告白,可是很快又去科研了,再回來時已是多年以後,可是村莊早已面目全非,全是批鬥

過的痕跡,家沒有了,王敏佳也不在了,他為祖國的核事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到頭來卻是如此下場。

總結:一個時代的杯具,這是一個讓人深感唏噓的故事。首先許教師不愛他妻子,卻在用刀以死相逼的情景下,勉強娶了李淑芬。婚後許教師對李淑芬無比冷淡,甚至內心是憎恨,活的很不開心。

李淑芬自認為是愛許教師,實際上那是一種自私的綁架,感覺自我付出了那麼多,卻換不來許教師一刻的直視,內心不甘心,就互相折磨互相傷害。由於內心過於苦逼又極度敏感,心裏早已經喪失了温度,最終把矛頭指向了許教師的學生王敏佳,為了解恨,最終挑撥發起了批鬥,導致王敏佳被打到昏死,李淑芬自知罪孽深重,活着已了無生趣,便投井自盡。人如果沒有一點哲學水平,將是多麼的可怕和無知。

當陳鵬看到李想拉着王敏佳的手時,能夠格局大一點,哪怕抱着送祝福的心態走進一步,也就水落石出了。如果早些把內心的話表白,勇敢一點追求幸福,人生必須會活出另一番景象。許教師太懦弱,空有一身知識,可是都是些死知識,不懂人性,不會與人溝通,只會以冷暴力,以暴制暴,最終杯具了。

第四個故事講述的是當代,電影是從這個故事開始的,由張震扮演的張果果總體來説是一個比較有良知的人。寧可成為公司領導之間競爭的犧牲品,成替罪羊,也不願意用出賣來換取一己私利。之後又資助了四胞胎,當四胞胎的家屬頻繁找自我時,他中間也自我懷疑過,逃避過。之後隨父母去掃墓,原先父母是第三個故事中李想用自我的生命所救下的,李想以往有愧與王敏佳,陳鵬對李想説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李想在死前只説了這麼一句。可見李想把陳鵬的話聽進心裏去了,用生命救了兩個人。之後是父親的話讓張果果警醒。主動聯繫了四胞胎媽媽,原先人家只是想將四隻胎毛筆送給他。之後他看着四胞胎時出現的那句話印象很深: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應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總結:新生,代表着生機,同時也代表着輪迴。芸芸眾生,各有各的不一樣,各有各的命運,然而什麼是命運?命,也許是天註定,因為我們無法選擇自我的父母,無法選擇兄弟姐妹,但一個人的運是來自後天自我的修煉,合起來才是命運。所以,修煉的過程才是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