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間正道是滄桑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2W

人間正道是滄桑觀後感精彩多篇

人間正道是滄桑觀後感 篇一

五十集的《人間正道是滄桑》在前幾天就看完了,雖然感想多多,但並沒有想寫點兒什麼。可是最近在中國的大地上發生的一件事情連同我前面被和諧的文章迫使我不得不寫此觀後感。

《人》劇中心以瞿楊兩家人為線索,以親情、友情、愛情來演繹建國前國共兩黨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教育國人:共產黨是正確的!政權是血換來的,幾經磨難,來之不易!

對於官方播此類劇的意圖,早已是見怪不怪,只不過我嗜好歷史,就看下去了。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覺得現在社會的確是進步了,文明點兒啦!

你看在劇中,國共兩黨的黨員,在所謂的“三民主義、共產主義”的旗幟下,為了自己的“主義”,全然不顧親情、友情、愛情,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互相進行殺戮,有街頭的、有豪宅的、有豪輪的、有山野的、有戰場的等等,真是血流成河!換來的是什麼呢?五十餘年的歷史已經做了回答,受益者只能是少數人吧!

不過歷史發展到今天,的確起了變化,對於執政者的批評與反抗,執政者不像過去的國共兩黨,動則就是槍斃或者就是暗殺,在肉體上消滅你(失去了多少棟樑之才呀,真是可惜!)!而是採取法律的手段(不論是公開審還是祕密審)進行判決,且都沒有死刑。最重的是王**博士被判無期。這不能不説是一種“進步”!

聯想到北京的劉曉坡教授、南京的郭泉教授,因發表文章被囚禁半年多,前天劉曉坡終於結束了沒有“名分”的“待遇”,被宣佈正式逮捕;郭泉就要開庭,走法律程序。對於當前在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兩位出頭鳥,執政者終於端起了槍,只不過文明些了,雖然開了槍,但沒見血花四濺,不是達姆彈吧!

人間正道是滄桑觀後感 篇二

作為一名黃埔後代,我一直相信自己的血液有黃埔的顏色,因為祖父在成都中央軍校學習時,黃埔精神就已融入了他的血脈。8年前的春天,跟同學到漢中聖水寺遊玩,一些破舊的土房子使我久不能忘,斯人已去,空餘懷想。後來知道那兒曾是黃埔軍校一分校的舊址,那些老房子裏曾經培養了千百抗日誌士。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再去聖水寺,我還要到成都北校場去、到廣州黃埔島去,因為黃埔精神對一個黃埔後代的感召是巨大的,我要到生長出這種精神的土地去朝聖。

正是懷着朝聖地心情,我看完了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電視劇中所表現的愛國心、師生情是對黃埔精神的最好詮釋。瞿恩、楊立青、楊立仁、範希亮……這些黃埔人,他們都是值得我們尊重的,因為他們是萬千黃埔人的縮影,是一個時代精英羣體的縮影,他們用青春和熱血寫就了中華民族走向獨立、自由的歷史。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謂大同。”大同社會是我們民族幾千年的夢想。無論是三民主義,還是共產主義,都是為了實現民族復興的夢想。在此基礎上上構建起來的黃埔精神,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色彩,因為這種獨特的文化作用,黃埔軍校創造了一個令世界矚目的中國奇蹟——簡陋的教學設施、簡短的學制,學員卻名將輩出、戰功顯赫、揚威中外,黃埔軍校成為與美國西點軍校、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以及俄羅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齊名的世界四大著名軍校。

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和平的民族,漢字“武”很好地詮釋了我們的戰爭觀,中華民族不好戰,但是也不懼怕戰爭。在那個戰亂不斷的年代,我們不得不選擇用戰爭來結束戰亂。孫中山先生認識到,革命要有自己的武裝,黃埔軍校應運而生。“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中山先生號召着優秀的中華兒女雲集黃埔,不必説周恩來、葉劍英,也不必説徐向前、林彪,看看《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主人公吧!這些人物雖是虛構的,但他們每個人都是真實感人的,他們有血肉、有理想、有追求、有勇氣,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萬千黃埔人身影、眼神、思緒、微笑……黃埔島上曾有一羣如此可愛的人、武昌兩湖書院曾有一羣如此可愛的人、成都北校場曾有一羣如此可愛的人,我相信海峽對岸的台灣鳳山軍校也有一羣可愛的人,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愛着華夏民族、九州大地,他們都願意為了中華的偉大復興流血犧牲。

條條大路通羅馬,最終這些可愛的人因為信仰的不同,在歷史的路口選擇的不同的道路,他們都堅信前途是光明的。於是,我們看到他們分道揚鑣、同室操戈,歷史的道路就是這樣的曲折,正如李大釗先生所説,這是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沒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走過去的,共產黨員有這樣的精神、國民黨員也有這樣的精神,他們終於第二次攜手,以中華民族的英勇無畏打敗了日本侵略者。這是一段無法忘卻的歷史,多少黃埔兒女血灑疆場、多少黃埔兒女堅強不屈,記住他們的名字吧——左權、趙一曼、戴安瀾,當然還有薛嶽、張靈甫、關麟徵、杜聿明……《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楊立青、楊立仁、範希亮就是英雄們的縮影,為民族付出的先輩,我們不應忘記、我們也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