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間正道是滄桑觀後感(精選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6W

目錄

人間正道是滄桑觀後感(精選多篇)
第一篇:人間正道是滄桑觀後感第二篇: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三篇:人間正道是滄桑`第四篇:人間正道是滄桑演講稿第五篇:人間正道是滄桑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人間正道是滄桑觀後感

篇一:人間正道是滄桑觀後感

兩天時間,基本沒快進地看完了網絡版《人間正道是滄桑》!

首先説説否定的看法:有的地方太假,尤其感情戲份,這與全片宏大的史詩風格很不相稱;特寫與攝影機運動過於頻繁,本來是本片的最大優點,可是一些地方的濫用使得他們暗淡了光芒;孫紅雷的表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表演的痕跡過重;演員普遍存在這類似問題;劇本稍欠大氣,情節安排上不能排除含有媚俗的成分。

重點説一下我最喜歡的地方:這部劇實在拍得很牛逼,第一集嚇了我一跳,鏡頭充滿了運動,佈景打光考究,特寫運用大膽自如;少見如此重視運動的電視劇,也少見如此重視特寫和雜耍蒙太奇的電視劇,這是本劇帶給我的最大的興奮。接下來就是劇本,以前類似題材的劇作多如牛毛,但以這樣一個複雜家庭為視點的鳳毛麟角,所謂的家國興衰恩怨情仇,中國人傳統家庭觀念中的根本盡顯期間,利用劇中人物的際遇變遷將國共二十幾年的風雨講述地淋漓盡致,讓人切實地感受到了歷史洪流的那種磅礴與悲壯。對於革命思想及那一代人的主義做了儘可能形象地闡述,尤其對以瞿恩為代表的cp第一代黨員的偉大理想和人格魅力歌詠地很是動人。戰爭戲,是我最喜歡的部分,有勁。孫紅雷是個不錯的演員,尤其最後幾集中的表演實在很精彩。其他主要演員各有千秋,但精彩的表演集集都有,很多配角讓人眼睛一亮。

對於那段歷史,這部劇還算完整的呈現了她的主要框架。我懷念並嚮往那個時代,那是有血有淚的年月,那時的先輩們為了理想為了生存為了家國拼搏在各自的人生路上,儘管他們中間不乏失敗者和罪人,但他們所共同締造的正是中華民族最值得驕傲的歷史!向一切在這片可愛而又偉大的土地上流過血淚的人們致敬!

篇二:人間正道是滄桑觀後感

《人間正道是滄桑》是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的一次創新,很成功。把革命歷史和人物的故事結合得默契。是一部新型的革命思想的教育史話。是我近期觀看電視劇後深有啟迪的。

第一:這部電視劇表現了重大革命歷史,以一般的人物和人物故事演繹了重大革命歷史事件。我們從片子當中看到一些重大的革命歷史事件、一些重要人物的影子,片子當中的人物正是重要歷史人物的化身。瞿恩這個人物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歷史上那些傑出領袖人物和優秀共產黨員相結合的一個藝術典型。是領袖人物和一般革命者相結合的藝術形象。堪稱典範。深受愛戴。甚至敵人也由衷地敬畏他。

第二:這部電視劇是一個大跨度的革命史的演繹。從大革命一直寫到全國解放前夕。20多年,這中間歷經大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四個歷史時期,一部電視劇表現這樣大的歷史跨度,在革命歷史題材的開掘和處理上,確實是一種創新。他用家族敍事和親情敍事的方式來描繪國共兩黨在二十多年中的合作和較量,形象介紹了新中國的誕生歷史,賦予歷史風雲的回望特有的文化反思意味,以及人物命運走向。在當今新的歷史條件下,是對國共合作和兩岸統一的呼籲。它的歷史內涵,提升了它的精神文化品味。

第三:這部電視劇是對理想主義與實用主義的詮釋。當前,有很多人對信仰理想,對價值的憂患呼聲比較高。很多人説實用至上,不要談革命的理想主義,我們的理想在哪裏,我們的信仰何在,等等。我看到,在《人間正道是滄桑》它塑造了一系列優秀的共產黨員形象,以瞿恩為代表的共產黨員形象,他重新點燃了理想的火焰。後來楊立華跟範希亮都講了瞿恩對他們的精神信仰,包括楊立青對他終生的信仰。所以從瞿恩的形象,我們就能夠找到中國共產黨為什麼最後能取得天下,因為他們擁有一批有信仰的人,有理想的人,是不怕犧牲的人。他們擁有博大的胸襟,重人倫,人理,人道。黃埔軍校三期六班的班規是:“鋼刀歸鋼刀,同窗歸同窗”。很有哲理!

篇三:人間正道是滄桑觀後感

作為一名黃埔後代,我一直相信自己的血液有黃埔的顏色,因為祖父在成都中央軍校學習時,黃埔精神就已融入了他的血脈。8年前的春天,跟同學到漢中聖水寺遊玩,一些破舊的土房子使我久不能忘,斯人已去,空餘懷想。後來知道那兒曾是黃埔軍校一分校的舊址,那些老房子裏曾經培養了千百抗日誌士。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再去聖水寺,我還要到成都北校場去、到廣州黃埔島去,因為黃埔精神對一個黃埔後代的感召是巨大的,我要到生長出這種精神的土地去朝聖。

正是懷着朝聖地心情,我看完了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電視劇中所表現的愛國心、師生情是對黃埔精神的最好詮釋。瞿恩、楊立青、楊立仁、範希亮……這些黃埔人,他們都是值得我們尊重的,因為他們是萬千黃埔人的縮影,是一個時代精英羣體的縮影,他們用青春和熱血寫就了中華民族走向獨立、自由的歷史。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謂大同。”大同社會是我們民族幾千年的夢想。無論是三民主義,還是共產主義,都是為了實現民族復興的夢想。在此基礎上上構建起來的黃埔精神,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色彩,因為這種獨特的文化作用,黃埔軍校創造了一個令世界矚目的中國奇蹟——簡陋的教學設施、簡短的學制,學員卻名將輩出、戰功顯赫、揚威中外,黃埔軍校成為與美國西點軍校、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以及俄羅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齊名的世界四大着名軍校。

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和平的民族,漢字“武”很好地詮釋了我們的戰爭觀,中華民族不好戰,但是也不懼怕戰爭。在那個戰亂不斷的年代,我們不得不選擇用戰爭來結束戰亂。孫中山先生認識到,革命要有自己的武裝,黃埔軍校應運而生。“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中山先生號召着優秀的中華兒女雲集黃埔,不必説周恩來、葉劍英,也不必説徐向前、林彪,看看《(本文來源本站:)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主人公吧!這些人物雖是虛構的,但他們每個人都是真實感人的,他們有血肉、有理想、有追求、有勇氣,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萬千黃埔人身影、眼神、思緒、微笑……黃埔島上曾有一羣如此可愛的人、武昌兩湖書院曾有一羣如此可愛的人、成都北校場曾有一羣如此可愛的人,我相信海峽對岸的台灣鳳山軍校也有一羣可愛的人,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愛着華夏民族、九州大地,他們都願意為了中華的偉大復興流血犧牲。

條條大路通羅馬,最終這些可愛的人因為信仰的不同,在歷史的路口選擇的不同的道路,他們都堅信前途是光明的。於是,我們看到他們分道揚鑣、同室操戈,歷史的道路就是這樣的曲折,正如李大釗先生所説,這是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沒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走過去的,共產黨員有這樣的精神、國民黨員也有這樣的精神,他們終於第二次攜手,以中華民族的英勇無畏打敗了日本侵略者。這是一段無法忘卻的歷史,多少黃埔兒女血灑疆場、多少黃埔兒女堅強不屈,記住他們的名字吧——左權、趙一曼、戴安瀾,當然還有薛嶽、張靈甫、關麟徵、杜聿明……《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楊立青、楊立仁、範希亮就是英雄們的縮影,為民族付出的先輩,我們不應忘記、我們也不會忘記。

《人間正道是滄桑》這部電視劇,告訴我們黃埔精神的核心是愛國愛民,愛國主義是一種偉大的情懷。所有的中國人都應該是愛國的,所以我們相信,海峽兩岸既然都是中國人,黃皮膚、黑眼睛、方塊字、詩經、史記早已將我們連在一起,所以歷史上國共兩黨曾經兩度握手、共克時艱,相信有一天,國共兩黨會第三次握手,因為一種精神早已融入我們的血液之中,有一個聲音總在呼喚,那就是“到黃埔去!”

我多次被劇中的師生情、同學情所感動,“鋼刀是鋼刀,同學是同學!”這是範希亮在畢業聚會上的箴言,黃埔軍校繼承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尊師重教的優良作風。瞿恩是一名好老師,他充滿理想、充滿智慧、充滿大愛;劇中還有一位不知名的教官,近乎苛刻地要求學員。黃埔軍校有許多這樣的老師,他們嚴格執教,以身作則,在他們的帶領下,黃埔學子怎能不成為有用之才。而黃埔學子的同學之情,在觀看這部電視劇之前,我早已感受到。在我的家鄉陝西寧強,曾經有人就讀於黃埔軍校,我的祖父是其中一位,祖父在世時,常有一些老人來到家中,他們都是爺爺的黃埔校友。他們雖然不是同一級,或許還是不同分校的,但是他們都以同學相稱,他們在一起的那種親切讓人感動。所以,我見到這些老人,都覺得跟爺爺一樣親切,現在他們大都離開人世,我依然時常想念他們,祝福他們。

在《人間正道是滄桑》中,楊立青、範希亮雖然在不同的陣營,但是他們感情讓我們深深感動。親愛精誠,同學始終是同學,黃埔校友習慣以同學相稱,無論是那一屆畢業、無論是大陸台灣,黃埔學子始終都是同學,同學情常在。黃埔後代之間也有一種天然的紐帶,只要得知彼此都是黃埔後代,就會一下子親近起來,我遇到的每一個黃埔後代莫不如此,我們共同談起先輩的榮光,共同歎息、共同微笑。因為有黃埔同學的情意在,所以黃埔後代的情意在。黃埔同學雖然有一天會全部離開人世,但是黃埔後代的血脈裏始終流淌着黃埔的顏色,黃埔精神必將永存。

毛澤東在詩中寫過“人間正道是滄桑”,人間正道是什麼,人間正道就是中山先生所説的“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因為我們是黃埔後代,所以我們必須記住自己作為一箇中華民族子孫的責任,我們有責任發揚黃埔精神、致力振興中華!

第二篇:人間正道是滄桑

人間正道是滄桑

青馬第一組彭志越

我們明明是懷揣着充分的熱情和120%的努力去投入新中國建設,為何最後卻得到這般蹉跎的結果?我們明明以為自己在修築一條通往幸福與繁榮的道路,為何路的盡頭卻只有貧窮和奴役?我們明明試圖建立世間天堂,為何得到的卻是人間地獄?

——題記今天,我們之所以對他們的社會主義冠以“空想”二字,就是因為這些最早“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拓者並沒有找到實現自己夢想的正確道路,而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特別是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早已大大超越了他們當年水平。但是,儘管是這樣,我們還是會對這些社會主義的前驅心生敬意。他們的所表現出來的高貴精神和偉岸人格,仍然令我們感動不已。

青馬的第一課是觀看《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這一系列片以強大的歷史穿透力、思想震撼力和藝術感染力,向觀眾展示了500年間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光輝進程,揭示出社會主義運動雖歷經高潮與低潮,成功與挫折的考驗,但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仍證明它具有無可置疑的強大生命力。全片以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為主線,跌宕起伏,波瀾壯闊,可謂是一部高瞻遠矚、氣勢恢宏、論從史出、啟人心智的力作。

今天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從500年前的空想社會主義起步的。片中用平實樸素的語言,生動鮮活的細節,向觀眾介紹了這些空想社會主義者對黑暗現實的無情批判精神,建設美好世界的大膽創新精神,以及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而捨得付出一切的自我犧牲精神。今天,

我們之所以對他們的社會主義冠以“空想”二字,就是因為這些最早“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拓者並沒有找到實現自己夢想的正確道路,而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特別是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早已大大超越了他們當年水平。但是,儘管是這樣,我們看過《正道滄桑--社會主義500年》的前3集,還是會對這些社會主義的前驅心生敬意。他們的所表現出來的高貴精神和偉岸人格,仍然令我們感動不已。

面對黑暗的現實,深重的苦難,空想社會主義者敢做改變現實的夢。“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流着血和骯髒的東西。”面對資本主義帶來的不公平,不合理,空想社會主義者不僅憤怒地批判,而且勇於給世界指出光明的前景,讓人們心生希望。他們在自己的著作中細緻地描寫了令人嚮往的未來藍圖。例如,在莫爾的烏托邦裏,財產公有,沒有貧富差距,金銀被用來做馬桶,住房每隔10年抽籤調換一次,人人自由進出。例如,在康帕內拉的太陽城中,“人民都是富人,但同時又是窮人。他們都是富人,因為大家公有一切;他們都是窮人,因為每個人都沒有私有財產;他們使用一切財富,但又不為自己的財富所奴役。”例如,在傅立葉“法郎吉”即生產與消費相結合的“農工協作社”的中,全體人員都住在一所豪華的宮殿式的大廈內,大廈的中央部分為公共機關,如食堂、商店、俱樂部、圖書館、花房等。一個側翼為工廠,另一個側翼是住宅和集會大廳。而在歐文的“新和諧”公社中,人們衣食無憂,兒童接受教育,社員享受免費醫療。當然,這一切在現實中並沒有真正實現。但是,能夠勾畫出這樣的遠景,敢做美好的夢,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和登高遠遠的憧憬,也只有走在時代前列的優秀人物才能做到。有夢就有盼頭,有夢就有追求,有夢就能激發力量。這對於我們今天實現中國夢,豈不是有重要的啟迪作用嗎?

今日的中國雖在高速的發展中,但我卻仍有與傅里葉一般的感受:我們所處的這個社會中,醫生希望病人越來越多,建築師希望房屋易碎,商家泯滅着良心做着各種交易——這

就是我們的社會主義嗎?我不敢苟同,也不願意!!就算是空想,我也希望這世間能有希望,能有愛,能有自由!!

最後選取片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作為結尾:自由的代價的確很高,但我不能違背自己的心!

第三篇:人間正道是滄桑`

《人間正道是滄桑》觀後感

我看完了《人間正道是滄桑》。劇中所表現的愛國心、師生情是對黃埔精神的最好詮釋。瞿恩、楊立青、楊立仁、範希亮……這些黃埔人,他們都是值得我們尊重的,因為他們是萬千黃埔人的縮影,是一個時代精英羣體的縮影,他們用青春和熱血寫就了中華民族走向獨立、自由的歷史。

我多次被劇中的師生情、同學情所感動,“鋼刀是鋼刀,同學是同學!”這是範希亮在畢業聚會上的箴言,黃埔軍校繼承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尊師重教的優良作風。瞿恩是一名好老師,他充滿理想、充滿智慧、充滿大愛;劇中還有一位不知名的教官,近乎苛刻地要求學員。黃埔軍校有許多這樣的老師,他們嚴格執教,以身作則,在他們的帶領下,黃埔學子怎能不成為有用之才。由此可以明白到,在校讀書的我們,應該要同學之間要學會和平相處,好好珍惜現在的讀書環境,珍惜現在的讀書機會,爭當一位更優秀的學生,出到社會成為國家噶橫樑。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是謂大同。”大同社會是我們民族幾千年的夢想。無論是三民主義,還是共產主義,都是為了實現民族復興的夢想。在此基礎上上構建起來的黃埔精神,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色彩,因為這種獨特的文化作用,黃埔軍校創造了一個令世界矚目的中國奇蹟——簡陋的教學設施、簡短的學制,學員卻名將輩出、戰功顯赫、揚威中外,黃埔軍校成為與美國西點軍校、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以及俄羅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齊名的世界四大著名軍校。

《人間正道是滄桑》這部電視劇,告訴我們黃埔精神的核心是愛國愛民,愛國主義是一種偉大的情懷。所有的中國人都應該是愛國的,所以我們相信,海峽兩岸既然都是中國人,黃皮膚、黑眼睛、方塊字、詩經、史記早已將我們連在一起,所以歷史上國共兩黨曾經兩度握手、共克時艱,相信有一天,國共兩黨會第三次握手,因為一種精神早已融入我們的血液之中,有一個聲音總在呼喚,那就是“到黃埔去!”

第四篇:人間正道是滄桑演講稿

人間正道是滄桑

秦皇島市青龍縣草碾總校馬小明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演講的題目是《人間正道是滄桑》。我來參加這次演講,起初感到很惶恐,準備的也很倉促,幾經斟酌靜下心來寫了篇原創作品,我的演講題目緣起於李局長的“提士氣、強信心、樹正氣、塑形象”大討論活動,寫得情真但不知是否意切?

當前作為教師我們確實有太多的無奈。

社會上流傳着這樣的一段話:搗蛋學生氣死你,野蠻家長打噺死你,物價鞭子抽死你,光輝職業哄死你,一生操勞病死你。

我們確實有太多的無奈,殊不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社會形勢不利於我們,別人可以貶損我們,但我們不能自我否定,否定自己就是對自己尊嚴的踐踏,尊嚴是靠自己捍衞的。我們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選擇了與寂寞為伴,就註定了兩袖清風。居里夫人曾説:“社會需要有創造財富的現實的人,同樣也需要醉心於事業的夢想家。”而我們教師就是這樣一羣有事業心的夢想家。

教育的目的是推動社會進步,我們教師就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先行者。社會的進步更需要有一批甘於奉獻的人,他們是不識實物的,是逆潮流而動的。正如魯迅筆下所言,我們的社會需要有為民請命的人,捨身求法的人,拼命硬幹的人。戊戌變法中,譚嗣同本可以離開中國東渡日本,但他沒有,他説,古來變法都需要流血犧牲來警醒世人,如果真的需要就拿我的血來祭旗吧。之後才有了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豪邁詩句。

我們是人不是神,也需要生活,但我們目前可能更急需的是一種從教激情。努力喚回我們遺失的愛心,拯救因職業倦怠而頹廢的靈魂,快樂的去經營我們的教育理想吧。還記得從教伊始嗎?我們初登講台,孩子們那渴求知識的眼神在我們眼前浮現,試問那一刻我們誰沒在心底暗暗發誓要把自己獻給教育事業。與孩子們快樂生活,那不就是我們的教育理想嗎?也許踏入這一行並不是我們的初衷,但我們都是成年人了,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與其悲觀歎息不如奮鬥求索,因為歎息和奮鬥同樣需要時間”人就應該開心的活,快樂地活,擁有了愛心就擁有了陽光,平凡教師的傑出代表,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執着堅守着他那山村國小,最終不也用澎湃的從教激情實現了他的教育理想了嗎?作為我們教師就應有正氣,有一股浩然之正氣,對學生要有愛心,對自己要有信心,對工作更要有一顆事業心。突然想起《行道樹》中的一句話,“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而唯有這種痛苦,才能把深沉給予我們”。社會只要前行就會有犧牲,選擇了神聖的事業就必須有視死如歸的覺悟和擔當。

不知不覺中腦海中又浮現了主席的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第五篇:人間正道是滄桑

人間正道是滄桑

記得上學時和胖哥在討論歷史時提到,歷史沒有正道,只有太多的的偶然和出乎意料。也許正是這一個一個的偶然終於成立一段必然的歷史。在這必然的歷史之中我們這些偶然的角色每天都在想我們眼中的螞蟻一樣幹着那些被我們稱作必然的偶然的事情。

那一次偶然,那一次偶然, 華容道上關羽放走了曹操,那一次偶然康熙得了天花被選作皇帝,那一次偶然毛澤東沒有出過選擇了深入農村選擇中國的出路,。。。。。就這樣歷史總是在一次次的偶然之中得到改寫和創造,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的必然歷史在偶然之中得到了驗證和詮釋!

站在有偶然組成的必然的長河中,像一隻失去了靈魂的孤雁四顧這那條人們口中傳述的金科玉律,亙古不變的真理,卻發現身邊流淌的卻全是偶然的身影。偶然,我與你相識。偶然我與你觥籌,偶然我等共謀。。。。這條長河中的偶然多似過江之鯽,看來終難干涉。於是老子歎息,天下自在王道,吾等渺小,終難為之,不如歸去

就讓他潮落潮漲,月滿月虛,無為又怎能知其不可無所不為。孔子搖頭,心憂蒼生,不願像葫蘆一樣,掛在門楣之上願盡畢生之力修身,齊家只為創造自己的偶然,推己及人希冀有一天可以左右這道歷史的河流,到底結果是怎樣的似乎書也沒發給出一個答案!

今天偶然我也站在這條河流之中,嫣然不能像老子般超凡脱俗,掛於門楣之上看事實滄桑。也不能像修禪端坐的苦行僧,苦思冥想那絲清流才是必然!因為必然本身就不存在,如果有也許就是置“天下”於不顧,縱橫捭闔創造自己的偶然來實現自己的價值和目的吧!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置身在這偶然的長河中就不要苦苦的恪守對那些偽正道了!沽名釣譽的不務實迎來的或許就是下一個偶然的四面楚歌吧!

天行健,必然自在偶然。君子宜自強不息!

其他相關文章:

由《人間正道是滄桑》淺談“信仰”

觀《人間正道是滄桑》後感

二論(人間正道是滄桑)

《正道滄桑》觀後感

正道滄桑第十集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