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2W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多篇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一

首先,真實歷史事件改編這個事情,有點驚訝。可能因為生活在北方,從小到大,沒有聽説過這件事。這讓我對中國建國初期的艱苦階段更加了解了。苦難時期民風淳樸,全國人民互幫互助,無論什麼時候,都很讓老百姓感動。也不愧是優秀的爾冬升導演。整部電影幾乎都是蒙古族素人出演,可謂是原汁原味的蒙古味道了。

大草原上的美食,娛樂,居住,等等,都藴含了馬背上民族的各種情感。我還是第一次一次性聽這麼多蒙語,感覺像到了另一個國度。尤其是馬蘇,不光演的好,我以為她的台詞都是對嘴型後期配音的,沒想到是原聲啊。還有王鏘飾演的那木汗也太可愛了,騎着馬奔馳在大草原上,活脱脱的一個白馬王子。此起彼伏的綠色地毯,一直延伸到遠處看不見,慢慢的與藍天白雲相接。草原人民眼界開闊,心胸自然能夠包容天地。這不是他們的善良,而是他們的大愛。爾冬升導演鏡頭下的大草原,美麗遼闊,活力熱情,又讓我對草原的嚮往,多增添了幾分。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二

首先拋開命題作業和時代大背景,我一直問自己就針對一個劇情片來説,它是一個合格的作品嗎,算,但是實在是稱不上優秀。不知道是不是年齡的原因,爾冬升港片時代的現實主義,批判精神全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温情煽情則都是套路感滿滿。而且我覺得一個電影切入的視角也決定了作品的高度。本片的視角是陳寶國扮演的杜思瀚,作為一個扯線頭的人,由他的尋親線扯出了整個故事當年的模樣,但是他作為親情線的主角也不是故事的親歷人,於是他還得聽第三者講述,這就導致這個故事太過擰巴,親情?但是全片都是旁觀者視角。紀實?卻又處處體現着主觀的情感表達。所以視角主體轉變成小杜思珩或者薩仁娜都有很多故事情感可以作文章,而陳寶國作為尋情線,最後出現一下即可,當然,你如果説是為了之後的反轉和煽情做的鋪墊,那當我沒説。

然後整個故事的設定,這個不得不説的時代大背景下人的渺小,每個人都是歷史的推動者,每個人也都是時代背景下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存在,時代會肆意碾壓過每個人,所以如果想拍出史詩感(當然也可能是我自作多情,爾導並沒有想過),光有美好是不夠的,真善美每個人都愛看,真善美的背後可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的,很多電影都喜歡放大個案,然後説這就是全部,但是這真的是全部嗎,對那些默默付出,無處發聲的人,公平嗎?當然這是命題作業,不多評價。

最後是人物的設定,是太過上帝視角下的產物,雖然看起來電影裏每個人都淳樸友善,但是幾個人物的情感都很功能化和擰巴!比如薩仁娜的為國養女的情愫,那木汗對妹妹超越兄妹的情感,還有阿雲嘎和那木汗説要悉心照顧妹妹讓她忘記傷痛走出困境,然後扭頭送她一個指南針,以及最後杜思珩的出走,作為一個十幾歲父母又很開明的孩子,只是為了執念想搞清心裏的疑問,還要回來的,沒有道理一聲不吭揹着所有人出走啊!讓那木汗的犧牲就很套路和難受。

最後時代的創傷每個人都無法避免,但是創傷在杜思珩杜思瀚的身上體現的又是不一樣的,每個生活在這個時代下的人們都沒有選擇,但是如何繼續活下去,怎樣活下去,我們有的選,但是導演貌似也不想深揪。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三

作為20xx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入圍影片,實屬口碑佳作,暖心催淚,整個影片觀看後感觸很深,直至影片結束心裏還是哽咽着久久不能平靜,本部影片根據真實事件“三千孤兒入內蒙”改編,整部影片雖不是那種很激盪人心的故事,但是想到漫漫人生路雖然艱難,但仍然有温暖的人給你温暖懷抱、自然是殘酷的,命運也很殘酷,可是成為了家人,就永遠不會拋棄彼此,陌生的大草原上温暖的人踐行了最初的承諾。

遙遠彼方未曾見面的人們啊,時空相隔,可是仍又那份牽掛和思念。

影片最後額吉給的擁抱和温暖,即使隔絕時空從未謀面,但是那份感情都是相通的。

國家大愛,人家小愛,內蒙人民淳樸的大愛温暖是中秋檔中很值得慢慢體味的一部片子。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四

看完了首映,這句電影還不錯,故事劇情相對緊湊,故事線索也很清晰,最後特別煽情。

電影主要講述了上海受災,內蒙古接納受災兒童的故事,以杜思瀚尋親妹妹為線索,不僅回憶了當時上海受災,還有孩子在草原上生活的記錄,電影中民族之間的情感非常的好,一家人的感覺。

電影配樂,畫面都具有蒙古族特色,馬頭琴絃樂悠揚的琴聲,大草原的自然環境,天氣變化都在電影中有體現。

電影中各位老師的表演非常的出色,尤其是第一次看到阿雲嘎老師出演軍人,真的太棒了,男子漢的硬氣與一個父親的寵愛,都能看得出來,陳寶國老師飾演的哥哥也非常到位,演技都是一流的,妹妹小毛巾的表演也具有靈氣。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五

中秋節的時候,總是刷到《海的盡頭是草原》的相關物料,大概是從小生活在內蒙古的緣故,因此那段和內蒙古有關的歷史,便多看了一眼。

不看不要緊,一看便走了心。第一時間去搜索有沒有排片,很可惜我家所在的小鎮暫時還沒有,便想着等收假回單位上班後就去萬達看。

真是想什麼來什麼,收到公司羣裏發的文化團建活動鏈接,剛好便是組織看《海的盡頭是草原》這部影片,我毫不猶豫報了名。

很多影評裏都説,情節有點虐,比較好哭,出發的時候我很識相地給自己帶了一包紙巾,但終歸是因為身邊都是同事,強忍住眼淚一張都沒有用到。可如果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走出電影院後的直觀感受,依舊是:眼淚不值錢,但影片值得。

01

前有《隱入塵煙》“逆襲”成功留下的後勁兒還沒過去,《海的盡頭是草原》就選擇在9月9日上映,恰逢中秋時節,光聽影片名字就不難猜出走的是慢節奏的温情路線,看樣子又要給2022年的歲末季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時間上來看,作品是具備戳中觀眾心理防線的天時條件的,特別是疫情下的團圓,親情與守望或許會變得更加清晰而刻骨,這讓人在觀看影片之時,會對作品傳遞出來的世界觀,有更深刻的理解。

其實在沒進入到電影院之前,我和很多沒看過影片的人有相似的顧慮,關於導演是爾冬升這件事,不免會生出一些感慨:一個長期以懸疑刑偵等題材而聞名的香港導演,在以偏遠地區歷史為背景的作品中,能恰如其分地闡述出那段厚重歷史背後的人間百態嗎?會不會高開低走?

事實證明,這些顧慮都是多餘的。温情而不刻意煽情,追憶而不熱衷訴苦,當真實的歷史通過影視化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時候,即便時間已過一甲子之久,但是作為土生土長的內蒙人,還是能穿越時間的更迭get到那些主人公們的悲喜哀愁。

電影的背景取材於新中國歷史上真實事件“三千孤兒入內蒙”: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新中國遭遇嚴重自然災害,特別是1959-1961年的饑荒威脅,致使江浙等地孤兒院不堪重負,大批孤兒面臨營養不足的危機,不得不向全國其他受災稍輕的地方求援。

此時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烏蘭夫牽頭下,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主動向中央請纓,本着“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原則,將近3000名孤兒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給淳樸善良的牧民們收養。

對於那些遠離家鄉的南方孤兒們而言,雖然背井離鄉一輩子都難以見到親人必將是童年裏最灰暗的記憶,但相比於餓死的親人的懷裏,能在異地他鄉長出新的生命卻也顯得格外幸運。

雖然學着融入新環境,適應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對於他們來説很難。但接納新的家人,是愛跨越山海,鏈接草原和沿海的雙向奔赴。

留在孩童記憶中那些傷痛與不安,或許會衍生出新的情緒和矛盾,但終將被人間大愛一一治癒。

02

沒看影片之前我就在想,這個片名雖然詩意,但總覺得邏輯上講不通,海的盡頭怎麼可能是草原呢?看完以後懂了,因為愛的盡頭是奉獻。.。.。.

草原是那三千孤兒最終的歸宿,是他們生命的託底。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具有濃重現實色彩的電影,影片從一對分離幾十年的孿生兄妹杜思瀚與杜思珩的命運出發,凝視那個動盪年代下,掩藏在物質匱乏背後的精神困境。特別是有關血緣親情的艱難抉擇,將一個時代的醜陋與悲哀,無奈與辛酸刻畫得淋漓盡致。

當孤兒院中女孩兒佔據大多數時,其實就是對那個時代重男輕女的吶喊。所以影片最後當杜思瀚淚眼婆娑抓着杜思珩的手,問她有沒有恨過時,其實無論是杜思珩還是觀眾都明白那些沒有説出口的真相是多麼傷人。

當初杜思瀚無意間聽到母親和別人的對話可能要送走他們兄妹倆其中一個,雖然影片台詞給出的答案是留下身體較弱的那個,所以偷聽到的杜思瀚毫不猶豫衝進雨裏把自己淋到生病才倖免流落到孤兒院,可即便沒有這一茬,我們也能窺探到那些不言自明的時代烙印。

歸根結底,這不是災荒之年為了活命母親選擇留下了誰,而是時代背景逼着她要送走誰。

所以,杜思珩這個名字是母親的心病,也是哥哥杜思瀚的愧疚;所以,即便得了阿爾茲海默症,母親臨終之際依舊心心念念着被自己親手送走的女兒;所以,即便因為絕症只剩幾個月生命的杜思瀚跋涉千里只為找到妹妹。或許,時隔多年他們心中所求早已不是能否團圓,而是能見最後一面的心安。

可能在觀眾眼裏,這一家三口都挺自私的,其實這種理解也無可厚非,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如果母親和哥哥身體都很好,沒有老年痴呆,也沒有絕症,家庭美滿,兒孫滿堂,或許他們就不會那般迫切地要尋親。

如果媽媽沒有親手把杜思珩送到孤兒院門口,最後和她承諾了一句“媽媽一定會接你走”的謊言,還被小夥伴無情戳穿,或許杜思珩的心裏就不會種下偏執和仇恨的種子。所以,最後她和馬正元攜糧出逃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作為影片催淚的高潮,草原哥哥那木汗為了救這兩個熊孩子而被流沙吞沒,那一刻反而讓人特別氣憤,該死的不死,不該死的卻死了,像杜思珩這種就是典型的喂不熟的白眼狼!

可是吐槽歸吐槽,回頭想想那木汗這個説不了清晰話的角色,卻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留下了訣別和囑託,寥寥幾字,重如千斤,他用自己的生命喚醒了一個內心沒有光的女孩。

似乎也能理解了,一個背井離鄉充滿仇恨和執拗的孩子,又怎麼可能去愛別人呢?一個從小丟了傘被迫流落到草原的孩子,要怎麼去給別人撐傘呢?

03

説到底,每個人都生而平凡,內心都有自己的私慾,只是有些人的私心在人間大愛的渲染裏,顯得渺小而隱晦。

不同於杜思珩張揚而毫不掩飾的自私,額吉薩仁娜的私心是兒子到了適婚年紀卻因為嗓子壞掉而找不到媳婦而產生。因此,她收養杜思珩後也有“童養媳”的想法,這樣的念頭在她和伊德爾躺在蒙古包希望他留下來一起照顧孩子時有所表露,在她將首飾交給杜思珩時第一次被放大。

而那木汗一直以來對杜思珩的照顧也並非完全是單純哥哥對妹妹的喜愛,面對長大後馬正元和杜思珩第一次相見時眼神中的意味,他吃醋了。

可是這一對草原母子的私心,和他們對杜思珩發自內心的愛相比起來,微不足道。所以才能説出,如果妹妹執意要回上海,那便由她去吧。

因此,面對流沙,那木汗才捨身相救;在他死後,薩仁娜依然愛着杜思珩,為愛“和解”,誠然如主演馬蘇受訪時説的那樣,這個作品告訴人的哲思,是學會與世界和解,與他人和解,與自己和解。

這大概就是相認那一刻,當親生哥哥杜思瀚淚眼婆娑抓着杜思珩的手時,他內心千帆過盡,而她卻已經毫無波瀾。其實他們當時是處於不同的情緒維度上的,杜思瀚沉浸在團圓的感動之中,但於杜思珩來説,從不願相見到最終得見,杜思珩於她而言最多就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如她所言,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後,這種要回歸原生家庭的執念就沒有了。

或許當她決定要遵守哥哥那木汗遺願的那一刻開始,原生家庭對她的羈絆就已經消失了。她也終於和曾經的家庭告別,與至親和解,不見,不念。

當百歲的薩仁娜和兒孫滿堂的杜思珩面對夕陽,當她隔着時空和女兒的親生母親對話:雖然未能見面,謝謝你把杜思珩生下來,給了我當她額吉的機會。

影片最後的結局看上去似乎是大團圓,卻也不是強行的he,因為每個人最終都因為愛而與自己和解了。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後感 篇六

無論處在多麼艱難的時代,總有一些散發着人類閃光的時刻,讓我們對人類保有一絲希望。《海的盡頭是草原》絕對是一部有價值的作品,同一個家庭三個不同時期從不同視角進行敍事,最後交匯到一起,完成了片中人物各自的最終救贖。

由陳寶國扮演的哥哥杜思瀚為了完成已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媽媽遺願,抱病踏上了尋親之路,也揭開了中國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一件不被遺忘的歷史。但電影並沒有沉醉於宏大敍事,而是把落腳點放在了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身上:杜思珩,杜思瀚的同胞妹妹。

串起三段故事三個時空的,除了杜思瀚對母親的愛之外,還有他對妹妹的思念和愧意,後一種情緒一直到最後才最終揭曉,也為觀眾解答了當年杜思珩被送進孤兒院之迷。

124分鐘的電影裏喜歡的片段太多了,尤其是中段杜思珩在內蒙古的成長生活,真實取景讓人對內蒙古的美景有着沉浸式享受和體驗,草原的空曠和蒼茫、牛羊的自由奔放、純淨的白雲和藍天、甚至兇狠的野狼和令人窒息的沙塵暴都讓人難以忘懷這片純淨的土地和它那令人着迷的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