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綠裏奇蹟》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1W

目錄

《綠裏奇蹟》觀後感
第一篇:綠裏奇蹟觀後感第二篇:《綠裏奇蹟》觀後感第三篇:綠裏奇蹟觀後感第四篇:《綠裏奇蹟》觀後感第五篇:觀看《綠裏奇蹟》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綠裏奇蹟觀後感

此段彼端的生命旅途

《綠裏奇蹟》觀感

2014/4/21

縱觀整部電影始終,因為是老師推薦,開始只是想着一定要看出個所以然來,所以斷定一定會有讓人過目不忘的情節、寓意深厚的台詞或者是激動人心的場面等等。所以卯足了勁去看每一個場景,去體會每一句台詞。但是初看讓我很費解,看似宂長毫無聯繫的情節和平淡無味的對白,總是讓我困惑:這樣的電影看下來,不知道有什麼特別讓人頓悟感想的地方,或者是作為一名學習法律的學生來説應該具備的悟性和素質。

就像偶然聽見老師問的:“你們覺得主角應該是誰?”

心存僥倖,不是問我。但是回想起來。對於看了大半部分電影以後,這麼一個很簡單、常識性的問題我竟也無從回答,和開場時抱着將會有深悟大徹的心情和信心相比。頓時倍感懊惱喪氣。

如果回答是保羅,這位盛名鼎鼎的大腕飾演的角色嗎?我又覺得不像,雖然出鏡率很高,但是貌似電影主線並不是圍繞這個角色而展開的。那如果是其他人呢,若是依照出鏡率和相關性這種常識來説,又不敢貿然肯定。

萬般求索無果。

只能回來從頭再看。

2014/4 /28

片段一:保羅等三人將科菲帶出監獄,在夜色中從小徑匆匆穿過 1

準備坐車去救治梅琳達。趕路中科菲突然停下來捧起一把枯葉湊到面前聞了聞,也給保羅等人聞了聞。露出了笑容。

在這一片段中我覺得像是在獄中所有人一樣渴望外面的世界的一個側面寫照,因為對於每一個人在自由被限制,或者説是被剝奪了以後才會更加希冀和渴望外面的世界,像是一段宂長、乏味、單調的日復一日時間的流逝,只有當面臨走上那段綠地的時候。或許才能倍感時光、生命的彌足珍貴和求之不得。也或許這樣的人生只有在最後那段行走才能得到釋懷或者是懺悔。但我無從得知的是,每個人在綠地上走向死亡的時候,這樣的懲罰是否才是我們建立它的初衷。

我是否也可以這樣認為,要是一個人真心悔過的時候,無論綠地的這頭或那頭的存在與否,此時的他能不能算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光,並永遠活在那個時候。所以在當每個人坐上電椅的時候,我更無從得知他們此時的表情是對自己過去審視的痛楚還是隻是對死亡降臨的恐懼。

所以在科菲破例走出牢籠的時候,對於外界的種種,只是一些枯敗的葉子,也能聞出自然的味道,自由的嚮往而流露出如此欣喜的表情。也因為他特殊的能力和思想。雖然他並不是存有和其他人一樣的前科,但是在看到這裏的時候總覺得有一種像是重獲自由的輕鬆感和激動之情。

片段二:科菲在治癒了梅琳達以後,重獲健康的她起身對科菲説:

“我在夢中見過你,我夢見你在黑暗中徘徊,而我也是,但我們相遇了,在黑暗中相遇”

在這裏科菲同樣也是以一種超能力者的角色讓我印象深刻。但是這次的“病魔”強大到讓科菲事後疲憊不已,咳喘頻頻。也印證了像科菲這樣“上帝的奇蹟”的無私和憐憫之意,讓病垂危危的梅琳達重返健康的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消耗,此時的科菲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常人了,在梅琳達對科菲説過的話中,我覺得科菲已經上升到一中超脱的聖人的角色中去了,但是這位“聖人”也承受着世間百般萬般的苦難和悲催。

這也表明了科菲的能力絕對不是萬能的,更不是一個無所不能的人。我在想,如果科菲的能力對所有的一切掌控都易如反掌的話,那也無從引出後續為什麼科菲會要承受人世間的痛苦之意了,正是有了這樣的看似萬能實而不是的他,才讓我對為什麼他會覺得生活如此痛苦的後續展開有了更深的思考。

正如梅琳達所説在黑暗中徘徊的科菲。也是隱喻了這樣一種意境。

如果説人世間的苦難對科菲來説是黑暗的話,那他的徘徊,就可看成是他擁有這種超自然的能力,卻又不能拯救所有處於痛苦中的人,而讓他不得不承受起這些太多太多的痛楚。

但是梅琳達最後贈與科菲的聖克里斯多夫的掛鏈時,讓我又想到了聖經裏的這些聖人們,其實也正如科菲一樣。介於天堂和塵世的中間。沒有絕對的享樂和絕對的痛苦。更多的只是對生命贖罪和懺悔。

2014/5 /4

片段三:當科菲的臨刑日期即將到來的時候,保羅終於説出了那些話。“如果在我生命大限到來的那一天,我站在上帝面前接受審判的時候,他若問我為什麼毀了他的神蹟。我該怎麼回答?”

而科菲的回答是卻是“你告訴上帝,你這是在行善。我能感受你的煩惱,但我想做個了結。我很累,不想在像個孤鳥一樣單飛於風雨中。希望有人告訴我該何去何從??i'm tired of people being ugly to each other(個人覺得電影中這句翻譯的不太好)。我不想每日再承擔全世界的痛苦,實在太多了。像玻璃般無時無刻的刺痛我的腦袋。”

我覺得這樣看來。在懲罰了真兇以後。科菲不想再活下去了——全因為他的超能力。可以給人治病,預見未來,讀懂人心。而高高在上的上帝是公平的,在賦予了他這樣的的能力之時。同樣也時時讓他深刻的承受着人世間的痛苦。

對於科菲這樣一個終日承受着世間痛苦的人來説,坐上電椅何嘗不是一種解脱呢。

死刑解脱的不過是安慰那些“滿是恨他的人”的謊言。但真正解脱和釋懷的時候,是選擇走上那連接生死僅僅幾米的綠地。

這樣的對白總歸解釋了先前種種的疑問和猜想。應該來説最富有感情的共鳴。雖然我覺得這裏才是最具思考和評論之處,但是我能寫出來的和前面相比實在很少。因為看了以後感觸頗多,但是愧於理解

深度和表達駕馭能力總覺得一時難以言語出個所以然來。暫且就此作罷。

片段四:科菲人生最初和最末一次的看電影。

科菲看的電影正是最具情感歸宿的電影——天堂。

也許正是科菲在經歷了這麼多以後。也是在去意已決的時候,這樣一部畫面美麗、主題美好、情節美滿的電影讓科菲這個身心疲憊的角色來説總是一種迴歸。讓我對於科菲的死似乎不那麼耿耿於懷,因為對於科菲來説,看到想象中的天堂如此美妙,對於承受過的痛苦,此時看到這些光鮮亮麗的畫面而言,更像是一種合理的宿命歸宿。此時此刻的科菲好像又變成了一個平凡人。有着最美好的祈禱:“這裏就是天堂。他們就是天使”

或許這樣也是在獄中人的最完美的希冀,當身體在被限制了自由以後,當知道會有走上綠地那一天到達彼端的時候,總會有幻想着那樣的彼端也會像電影中那樣如此無憂無慮,愜意自如。因此幻想好似成了最後生命和精神的寄託去了,就像一直相信着老鼠樂園的存在,會有紛繁有趣的老鼠表演和熙熙攘攘的佇足觀看者。

2014/5 /15

片段五:老年保羅對好友艾麗的訴説和回憶。以及片尾保羅對於老鼠金戈先生的如此長壽,再聯想到自己將會一直這樣下去的片尾。

我覺得此時的保羅已經成為綠裏時代最末的代名詞了,金戈先生

看上去也如此疲憊而至於自己的曾經喜愛的滾筒也毫無興趣了,如此可以影射出保羅能夠活到現。雖然在對於別人來説是求之不得的,但是正想影片所述的情感一樣。而這樣漫長的人生旅途,在我看來,不僅無限擴寬了它的長度,長到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盡頭是終點,而其中還要無限的拓寬它的寬度,好似讓保羅經歷着所有摯愛、所有金蘭、統統逝去而自己無能為力的奈何之情,和所有回憶如此反覆重演和所有時代變遷帶來的衝擊。對於要一直經歷承受着這些感情糾葛和人性脆弱一面的保羅來説,或許也是印證了上帝對其的懲罰。

影片中此時的保羅參加完葬禮完回養老院的時候,彷彿是從獄中走來,這也是否暗示了保羅這樣的生活,其實早已停在了科菲離去的那個昏黃的年代裏,一直接受着“懲罰”或者是贖罪。生活在看似平淡無奇的表面,內心裏則波濤洶湧。永無止境。

或者説是這樣看似平靜無奇的生活,也才是讓生命的流逝彷彿只停在了在綠裏那個時候,雖然過後的數十年似流雲飄走,但是真正在於當他的生命好似停滯了以後,才能夠體會科菲當年承受的時間百態帶來的痛楚一樣,也或許還不及科菲體會之深。

所以看到保羅對於自己生命延續的拷問的時候,我覺得其實他也算是在監獄和那些關押的犯人一樣,精神和思想上的限制。就好似保羅也一樣走向死亡。但不同的是,那僅僅幾米的綠地通道。卻讓他一直在這看似極短的通道上一直走,一直走。看不到盡頭,也返回不了。

這也是我對保羅這樣一個角色定位的理解吧。我覺得這樣生命的意義,已經是超越了常人對於生命的理解,對於它的長度和寬度的理

解。這也是我感慨萬千卻又無從表達出來的感情。像是千言萬語都融在了將要流出的眼淚裏一樣去了。

而此時。我也能毫不猶豫的説出誰是主角了。

2014 /5/19 後記

在大致瀏覽的先前斷斷續續觀看影片片段所寫的以後,突然發現內容之間沒有多大的邏輯性和連貫性可言,也正是先前斷續看的結果吧,天馬行空想到什麼寫什麼。但是又覺得只看一遍實則領悟體會不到對於影片正真內涵指向和所在。所以只能就此雜亂五章的體會作為觀後感吧。

其實這樣富於哲理的作品總是有道不完説不盡的可探究的地方。但是囿於時間和其他種種關係。謹遴選一些感觸較深的地方做個人淺析、淺感和淺想。

亦或是等人生閲歷在豐富一些的時候回頭來看會更有感觸吧。

第二篇:《綠裏奇蹟》觀後感

《綠裏奇蹟》觀後感

在冷山監獄裏,科菲因為殺死了兩名小女孩而判死刑。但他與其他的犯人不同,科菲總是安靜地呆在牢房裏,好像一個單純的孩子,還天真的對獄長保羅説:"就寢後是否還有燈亮着?我怕黑。"看到這裏我不禁懷疑:這樣一個大男孩竟然會去殺人?然而除了保羅似乎所有人都對他懷有戒心。在科菲向paul伸出手想要與他握手時,保羅真誠的握住了他的手。

他們雖然是在監獄中,卻不缺少許多善良的本性。當戴爾遇到一隻小老鼠時,他的生活被點亮了。當他專注地看小老鼠金格先生吃奶酪,玩軸承時,他似乎已然不是一個死囚犯,直到他生命的最後階段,仍然如此親切的與小老鼠告別:"再見,我愛你。"監獄的生活並未讓人喪失善良的本性,他的靈魂被洗滌了。

然後奇蹟發生了,就在保羅因為尿道炎而暈倒在監獄的地板上時,科菲又一次向他伸出手,頓時監獄燈火通明,就像上帝到來一樣,科菲治好了保羅的尿道炎,使保羅不得不對他產生敬佩,又對他殺人的作為感到懷疑。戴爾的老鼠被佩西踩死,在他的手中奇蹟般復活。州**爾的妻子梅琳達身患絕症,保羅建議讓科菲挽救它的生命,於是獄警們偷偷將科菲運到海爾的家中,面對躺在牀上的梅琳達,科菲輕輕地吻了她,奇蹟再一次的發生了。梅琳達重煥青春,她感激地對他説:"我們是在黑暗中找到彼此。"並送給他一個項鍊。科菲卻留下了淚水,因為他能夠感受到梅琳達的痛苦。

獄警佩西是一個喜歡虐打囚犯的人,他打折了戴爾的手指,兇狠的踩死了他的老鼠,又在他的死刑上做了手腳,讓他在電椅上慢慢又痛苦地死去。戴爾的頭上迸發出的藍色火光,還有空氣中烤焦的味道,戴爾逗弄小老鼠的樣子在我的腦海裏閃回,這些無不讓我震驚,一個獄警怎能如此殘忍。,他喪失了善良的本性,淪落成一個以虐待人取樂的魔鬼。但是惡有惡報。當佩西想傷害科菲時,被科菲抓住手腕,看透了殘忍的心思。他被科菲注入梅琳達的病魔,在連續開槍殺死了萬惡不赦的比利小子後,他因精神失常進了精神病院。

終於,黑暗降臨。科菲的刑期不遠了,保羅對他説:"科菲你想讓我做什麼我都會做。你想讓我放你離開這裏,看看你能走到多遠嗎?"然而科菲拒絕了他:"我知道你傷心焦慮,我可以感覺到,但你現在必須停止。因為我希望結束。真的,我累了。厭倦在路上,像雨中孤獨的麻雀。厭倦沒有夥伴陪伴,或者告訴我何去何從,或者為什麼。我厭倦了人們醜陋的彼此相待,厭倦了每天感到和聽到的傷痛。太多了。它一直就像我腦袋裏的玻璃碴。你能理解嗎?"科菲最後將他的超自然能力傳給了保羅,原來科菲只是要救小女孩沒有成功,卻被人們誤以為是他殺了她們。科菲就像一個天使,替有罪的人贖罪,替那些痛苦的人分擔痛苦。

他的超能力全部用在了行善上,但是巨人也有累的時候,他無法承受那麼多的悲哀了。他通過死刑這種方式來解脱自己,讓保羅繼續承受世人的痛苦。他的遺願竟然只是看一場電影。當他看到兩個男女演員在跳芭蕾時,他説:"他們是天使…天使就像在天堂一樣。"他就像個孩子,心裏只有純潔和善良,他是上帝的使者,天使的化身,因為他痛別人之痛,憂別人之憂,他永遠都擁有光明。

電刑開始了。但不同往常的是,獄警們都默默地流下眼淚。科菲對保羅説:"老闆,別給我帶黑頭套,我怕黑。"看到這裏我終於止不住眼淚了,他的死是如此的聖潔,他的所作所為是如此的讓人震撼,卻又讓人如此惋惜。旁邊的獄警已經泣不成聲了,保羅也猶豫的不想説出"通電"。藍色的電流穿過科菲的身體的場面令我慟哭。

保羅再也沒有行刑。他以這超自然的力量活了108歲。他看着周圍的人離世,把這些作為他扼殺了上帝神蹟的懲罰,他感受了太多的痛苦,希望死神現在就到來。

"人終將一死,沒有例外,但是,上帝啊,有時綠色旅途真的沒有止境呢。"

第三篇:綠裏奇蹟觀後感

篇一:綠裏奇蹟觀後感

《綠裏奇蹟》分為六部,原作為連載小説每月推出一部,於是成就了一個出版業中的奇蹟:所有的六部同時全部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單,十本書的位置竟被佔去了六本。合為一卷的完整版則毫無懸念地衝頂榜首。

州立冷山監獄死囚牢房的走廊上鋪了綠色的油氈,因此這條在其他監獄稱為“最後一英里”的不歸路,在冷山就被叫成“綠裏”。那是1932年的事,當時死囚在走過“綠裏”之後要上的是電椅。斯蒂芬·金似乎一直對監獄不能釋懷,這一部,自然還是短篇小説《肖申克的救贖》,正是監獄小説中的傑作。這也難怪,正是在這最接近地獄的“綠裏”上,人性的善、惡才彰顯得格外清楚,其間的角鬥、對人性的拷問才格外驚心動魄。“恐怖小説之王”掘發“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劇的道德真相”的一出大悲劇,在死囚身上展現人性的光彩,在地獄之中夢想着天堂;感天動地,震撼人心。

分三天,一天兩部,昨晚正式看完了這本斯蒂芬·金的代表作。

倒是很久沒有這種震撼的感覺了……那種讓你想寫讀後感寫了標題之後又不知道怎麼下筆最後把比方下的感覺……

《綠裏奇蹟》為第一人稱敍述,敍述者是保羅·埃奇康比——州立冷山監獄的一位看守。這個故事由獄守和囚犯們共同演繹。

珀西·韋特莫爾,與州長有姻親關係,整天拎着胡桃木警棍專橫跋扈張牙舞爪,但實際上外強中乾,在一個死囚犯鬧事時嚇得魂飛魄散。他似乎仇視這裏一切美好與快樂。他用殘酷至極的手段執行了一次死刑,那時他人性中的殘忍狠毒報復暴露無遺。他對着德拉克羅瓦先生的老鼠朋友叮噹先生一腳踩下去,在脊骨的斷裂聲和鮮血的噴濺中他竟笑着説:“我知道他會落在我手裏,這是遲早的……”

德拉克羅瓦先生,一個因殺了五六個人(具體罪名我記不清了)而判處死刑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後時日中找到了快樂——一隻被它稱作叮噹先生的小老鼠。面對這隻老鼠身上,人性善良的一面顯現了出來。他買了一個雪茄盒,裝上棉花作為叮噹先生的房間,滿心歡喜地看着它大嚼自己給它的的薄荷糖,“就像鋼琴家父親看着五歲的兒子彈練習曲。”他用蠟筆將一個線軸塗上顏色,像馬戲團裏那樣扔出線軸之後叮噹先生同鼻子頂回來。這些,成了這充滿死氣與絕望的監獄中主要的樂趣。看着德拉克羅瓦先生與叮噹先生遊戲,又有誰能把德拉克羅瓦先生與他的罪名聯繫到一起?叮噹先生給他帶來了温暖與慰藉,他在上電椅前,流着淚與叮噹先生告別。最後託付給保羅·埃奇康比的事,就是叮噹先生——“就這個,別傷害他……頭兒,別讓那壞蛋傷害我的老鼠。”不幸的是,在那個狂風暴雨電閃雷鳴的夜晚,德拉克羅瓦先生在心臟停止跳動前承受了難以想象的痛苦與折磨——拜珀西·韋特莫爾所賜……

威廉·沃頓,19歲,胳膊上帶着“野小子比利”的刺青,冥頑不靈,身負多條人命,殘忍狠毒。在監獄中一次甚至用鎖鏈勒住一位獄守的脖子(就是那次混亂嚇得珀西魂飛魄散)。他似乎是一個罪惡與人性陰暗面的集合……

最後是《綠裏奇蹟》的“書膽”——約翰·柯菲,這個彷彿上帝派來的天使一樣的人。他是個黑人,身軀龐大,因為強姦了兩個小女孩並殘忍斯殺害了她們而入獄。發現他時,他抱着兩個小女孩裸體的屍體淚如雨下:“我制止不了,我想剋制的,可是來不及了。”他入獄後,幾件事的發生改變着與守門對他的看法。柯菲有一種神奇的本領——他能吸去人們的痛苦與傷病,讓它們在空氣中煙消雲散。他奇蹟般地醫好保羅·埃奇康比的病,奇蹟般地讓被珀西·韋特莫爾重創的叮噹先生起死回生……他善良、真誠,寬厚仁愛,會為別人不幸的遭遇落淚……保羅·埃奇康比不相信這樣的他會做出那樣的禽獸之舉。疑點也出現了,兇手在綁走兩個女孩前先用香腸吸引了女孩家的狗,之後用肉鋪的麻繩綁好了剩下的食物,但是柯菲是不會打繩結的……最後,真相還是被保羅發現了——但是,這個案子無法重審,柯菲是清白的,但他還是得走上綠裏,走向電椅……這個上帝派來的奇蹟,這個來到人間祛除苦難的天使,最後卻得到了這樣的結局……

頭兒,我真的厭倦了我聽到和感到的痛苦了。我厭倦了整天在大路上流浪,孤獨得像雨天裏的小鳥。沒有朋友和我在一起,告訴我我們來自哪裏,要到哪裏去,又為了什麼。我厭倦了人們你恨我我恨你。我感覺就像腦袋裏扎滿了玻璃碎片。每次我都想幫人一把,可總是幫不上,對這我也厭倦了。我不想再呆在黑暗中。大部分時間我都很痛苦。太多痛苦了。如果我能了結這一切,我願意,可是我做不到。

——柯菲

有人覺得柯菲的英文與咖啡同音也有意寓:人世間本來就是苦的,只有當你習慣和適應後,你會發現原來苦中也有美的滋味。

幾年後,保羅·埃奇康比和妻子遭遇了一次嚴重的車禍。抱着身受重傷奄奄一息的妻子,保羅大聲呼喊着“柯菲”,然而沒有人回答,只有燃燒的汽油和燃燒的屍體味,只有雨水不間斷地從灰色的天空傾注而下,敲打着水泥地面……

“我至少還是患了一種老年病:我失眠了。每天深夜我躺在牀上,聽着孱弱的男女老人無望的咳嗽聲,聽他們咳着咳着,漸入老境。有時候,我聽見一聲呼叫鈴,或走廊裏傳來的嘰裏嘎啦的皮鞋聲,或賈維茲太太把小小的電視調到晚間新聞的聲音。我躺在這兒,如果月亮就在窗外,我就看月亮。我躺在這裏,想到布魯托爾,想到狄恩,想到有時威廉·沃頓説黑鬼,算你説對了,就等着瞧吧。我想到德拉克羅瓦説,埃奇康比頭兒,看這個,我教會了叮噹先生一個新把戲。我想到伊萊恩站在日光室命令布拉德·多蘭別來煩我。有時候,我在瞌睡中看見雨中那座立交橋,約翰·柯菲站在橋下的陰影裏。在這樣的片斷式的夢境裏,我決沒有看花眼,肯定是他,是我的大塊頭,他就站在那裏看着。我躺着,我等着。我想到詹妮絲,想到我失去了她,他在雨中渾身鮮紅,從我手指縫裏消失了,我等着。我們都得死,沒有例外,這我知道,但上帝啊,有時候,這條綠裏真的太長了。”……

一次奇蹟之旅,一次生死之旅,一次人性之旅,一次心靈之旅……

篇二:綠裏奇蹟觀後感

最近這幾天突然對漢克斯着迷了,接連看了好幾部他的電影,可今天看的這部《綠裏奇蹟》註定要讓我失眠,本片講述了一個獄警同他所看護的犯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曾二獲奧斯卡獎的湯姆。漢克斯飾演獄警保羅,每天都要面對大量被判有罪的殺人犯們坐在電椅上受刑。約翰,由於被控殘殺二個年輕的女孩而入獄,可他純真的本性,不尋常的氣度引起了保羅對他所犯罪行的懷疑。他真的有罪嗎?

這是一部探討生存意義的影片,在本世紀30年代美國 監獄的背景下,獨闢蹊徑地展現了獄吏與死囚間的微妙關係,其中的黑色懸疑氣氛、象徵不同道義符號的特殊人物以及人物間錯綜複雜的心理衝突。

總體來説,這部電影輕緩而華麗,犧牲了緊湊,用它自己獨有的節奏緩緩的語調地姍姍道來。我們跟着它的速度去認知和感受。這是一部非常自我的電影,比起現在這些更顧及觀眾感受的電影相對而言顯得非常主動。我在想,真正的藝術是不是應該就是這個樣子的,不應該是被動的惡俗趣味而更多葆有自己的特點和想法,能讓人們信服甚至讓人沉溺而不喪失自己的原則和信念。

這樣的定位給了這部電影極其寬鬆的創作空間和更大的發揮自我揮灑的餘地。極盡鋪張地把劇情裏的每一個細節做得非常細緻到位,188分鐘讓人不感覺拖沓甚至讓人感覺流暢,寬鬆而漫長的篇幅如此輕緩而高低起伏輾轉反覆的電影其實並不多見。

完全可以用奢華來形容這部電影,奢侈的是電影鋪張的篇幅,華現是電影所有做到了極致的細節。極盡奢華,是這部電影整個故事劇情給我的整體感覺。電影的每個鏡頭卻是和這種整體的感覺完全相反的樸實。淡黃色調的鏡頭看起來厚重而充滿了淡淡的傷感。這是一個108歲的老人60年前的回憶,也許,也正是因為這樣而帶着這種輕泛的悽美。用一種近乎悲憫的基調潛行在電影的底層,這給了這部電影在質量上的一個昇華。奢華卻樸實,厚重而悲憫,所有這些在情感上格格不入卻相輔相成的風格因素造就了這部經典不朽的電影。

本片對人物、人性的描述和揭露非常到位,從獄卒到死囚的關係到各個人物的性格都非常飽滿。作為敍述者第一人稱的保羅以一個旁觀、客觀卻主觀的角度講述了真正的主角約翰·克菲的傳奇事蹟,而在他眼中的各色人等也就成了電影冷眼旁觀的解讀角度。可以説,我們所看到的是保羅所看到那個綠色旅程中的形形色色,我們的客觀是保羅的主觀。人文關懷和對生命的敬畏是這部電影那些鏡頭背後如話悲憫的闡述。除了看守的獄卒之外,在e區裏的其他人,無一例外都將面對的都是死亡。最後的旅程上是否有奇蹟其實並不太讓人關心,我更想觀望的是如何去面對無可逃避的死亡,而這些註定將在這裏走完一生的人將會帶着一個什麼樣的表情走向終點。

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虔誠地祈盼那個最後的救贖,不論他們犯下了什麼樣的滔天大罪。儘可能地顯得平靜和安份,虔誠而悲憫。這也許也是人性對於生命最後的敬畏和虔誠了。斯之將死,其行也善。

為什麼老鼠金格先生的出現會帶給e區裏所有人欣喜若狂的愉悦呢。因為這片綠色的大地是生命的最後終站,而老鼠,卻在這裏尋找到了一個開始。對我來説,這部電影裏的老鼠不是老鼠,獄卒不是獄卒,死囚也不是死囚;他們都是生命,一切都將得到他們應有的敬畏。眾生平等,這也是這部電影最閃光的地方。

如果説伯格曼是不相信和懷疑上帝存在的代表,那麼本片的導演明顯是相反的,在本片中似乎可以無處不在的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可是在本片中的上帝似乎對人類已經很失望了,約翰·克菲在某種意義上説就是上帝的化生,可是讓他感受到的確實人類的痛苦,最終上帝也忍受不了人類而選在結束他的生命,其實對不和邏輯的事情我向來都很反感的,我會認為那是導演沒有辦法處理事情了而不得已選擇的方式。可是本片中的好幾處有為常理的神化之筆卻讓我拜服,也正是因為有這幾筆的存在而更加升華了導演所要表現的主題。

篇三:綠裏奇蹟觀後感

《綠裏奇蹟》這部電影就是在探討這個問題。一個關押死刑犯的監獄,被關在這裏的犯人都是犯了死罪的,不久的將來要“去另一個世界”,所以身處這樣的環境是多麼的令人窒息。我們可以理解這裏就好像陰界與陽界的交接點,作為一個交界點,按照常理這個點的關係會比較複雜,就像兩國邊境會成為走私與販毒的場所,兩省交界是逃犯的聚集地,城鄉交界點是社會邊緣人物的天下一樣,作為陰陽的交界點,這裏自然會有善男信女,也會有牛鬼蛇神。監獄裏的獄警、被關押的犯人,他們分別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直到有一天,一個皮膚黝黑,身體健碩,面目猙獰的“ 天使” 的出現,他永遠穿着一身骯髒的“ 勞動服” 。請你不要不相信眼前的情景,本片的片名翻譯成《綠裏奇蹟》不是一點道理沒有的,“ 奇蹟” 兩個字就從這個“ 黑天使” 開始。他的來到,打破了這個陰陽交界點的原有秩序,後來發生的事情與其説徹底打破了這個“ 黑暗與無望” 社會的秩序還不如説“ 黑天使” 用自己的行動感化了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他的特異功能幫助了身邊需要幫助的善人,同時也懲罰了罪有應得的惡人,讓他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你處在什麼階級,無論你還能活多長時間,“ 性亦善” !

但結局並不是我們想要的, 天使降落在人間,為了融於人羣,褪下了雪白的羽翼,換成了一件黑色的外衣, “黑天使”最終坦然面對了死亡,與其痛苦的活着不如爽快的了斷,而他所經歷的一切都是事與願違,他活在別人誤解的仇恨中,由於社會種族階級的歧視,他無法為自己辯護……

《綠裏奇蹟》是一部看完之後會讓人陷入深深思考的電影,思考生存的意義,思考善與惡的本能。世人對時光流逝大致是不經意的,怡然也好,痛楚也罷,皆可止於瞬息。全片充斥着一種凝重的氣氛,這種凝重通過影像重重的撞擊的人們的心靈。我想,我們人類之所以存在是有意義的,既然存在就要實現存在的意義。人的一生不在於存在時間的長短,而是在於存在過程中的精彩!

第四篇:《綠裏奇蹟》觀後感

2014-2014學年第一學期《影視作品欣賞翻譯》期末論文

電子工程學院 a0911班 黎孝靈 10911020141

評《klii bill》

看完《殺死比爾》後,我感受頗深,裏面鏡頭的暴力程度遠遠超出我的預料,同時,暴力的地下,也藏着愛。

暴力一直貫穿着影片。開始新娘在醫院把試圖侵犯她的人咬死、把那該死的醫生用門壓死,只是小菜一碟。當女主角來到日本向服部半藏請求得到史上最鋒利的武士刀後,暴力變得更為尋常、更為兇猛。在飯店裏面,打鬥達到了最高峯。新娘在廁所把蘇菲砍抓到石井面前後砍斷其手臂,鮮血噴射,看的我心驚肉跳,如此露骨的暴力是我之前的電影中所少見的。新娘在與日本黑板的打鬥中,殘忍的暴力比比皆是。go go被自己的鐵球打死我有點奇怪,怎麼一個如此高超的殺手犯下了這麼低級的失誤。同樣,新娘與石井最後的決鬥中,我本以為會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決鬥,可石井在嘲笑新娘不會使用武士刀後,輕鬆的被她削去頭蓋。不過這些暴力場面不同於我平常觀看的電影,平常的電影裏,暴力一般出自男的,女人一般是温柔、善良的象徵。但《殺死比爾》裏面通過新娘的暴力向我們展現了女人的另一面:女人被惹惱後的殘忍絲毫不亞於男的,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不要得罪女人,不要低谷女人的爆發力。影片裏面,還有一個女人同樣帶着強烈的復仇色彩——石井。幼小時目睹自己的父母被人殘忍的殺害後

後,她也走上了復仇道路。石井的殘忍在我看來,勝過於女主角,有人在會上反對她,她直接把他頭砍下來。

影片中,暴力下也同樣存在着愛。影片開始兩個女人在屋裏打鬥,當女主人的女兒回來時,他們(本文來自本站)立即停下打鬥,裝出什麼事也沒發生的樣子,當新娘把女主人殺死時,小女孩子突然出現,令新娘感到很無奈。女主角在醒來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肚子裏面的小孩,當她父母肚子時發現小孩沒了時,失聲大哭。這是一個女人的本能,正是母親的偉大,雖然整部影片都在展現着她為了復仇的血腥,但她同樣所有女人對孩子的愛。同樣,當女主角找到比爾時,突然發現比爾和一個小女孩在玩遊戲,眼睛裏突然湧出了淚珠,女人的温柔立刻代替了她的復仇心理。她放下復仇心理,陪着比爾和小女孩子玩遊戲。這三個場景,讓我又看到了女人偉大的一面。

與此同時,影片向出現的中國功夫、日本漫畫、日本武士刀別具特色,應該是向它們致敬。女主角被比爾的弟弟殘忍的埋在地下時,正是因為她從白眉那學習的鐵拳,才使她擊穿棺木,逃出來了。影片中,女主角打鬥中幾乎都穿着黃色的緊身衣,這會讓我聯想到功夫皇帝——李小龍,意欲着女主角視乎靈魂附體,同時向李小龍表達懷念。在影片最後,新娘同樣憑藉在白眉那學習的點穴功夫將不可一世的比爾打敗,體現了中國功夫的博大精深。影片中剛開始出現日本動漫時,我本以為是導演為了掩蓋真人殘殺的血腥,試圖以動漫來代替。但看到後面才知,比那血腥多的場景多得是,才明白導演應該是為了向日本動漫致敬,畢竟日本影片在世界上同樣享有盛名,同時,我認為這

也應該能提高票房——當它登陸日本時。五六十年代風馳日本的服部半藏刀也出現在影片中,女主角用着服部半藏為她打造的世界上最鋒利的刀給女主角立下汗馬功勞。日本的武士刀一向給人殘忍的感覺, 但絲毫不能忽略其在世界武器中所佔地位。

觀看《殺死比爾》,看到血腥暴力鏡頭時,我時不時用手捂住雙眼,有點怕看手、頭、腳被砍斷時鮮血飛濺的場景,我在想,是不是稍微有點誇張了,我老説:人的血沒那麼多吧?呵呵。這部影片顛覆了我之前的想法:女人再怎麼爆發,最多是打打鬧鬧,摔摔東西,敢殺人的女人畢竟是少數,但在這部影片裏面,出現了多位“殺人狂”。有些是為了復仇,有些是聽命於人。影片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李小龍式的“女打星”。能融合多國武打功夫於一體,的確很不容易。影片還有一獨特的地方:分片段。這個挺獨具匠心。

女人,有時也不好惹。但,再兇猛的女人,對小孩也充滿愛。

第五篇:觀看《綠裏奇蹟》

在綠裏有奇蹟嗎

——楊修女

為了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最近看了一部名叫《綠裏奇蹟》的電影。因着對電影名字的好奇而看完了長達三個小時之久的電影。如此長的電影極盡鋪張地讓劇作者非常自由的將劇情裏的每一個細節盡情展現,188分鐘讓人不感覺拖沓,反而寬鬆而漫長的篇幅輕緩而高低起伏的電影讓人感覺流暢;每個鏡頭給人的感覺並不像眾多電影為吸引觀眾的眼球而弄的奢華豔麗,反而卻是非常的樸實;看後不會讓人發出驚呼與吶喊,反而使人沉默,陷入深思。

這部電影是以倒敍的方式來展開的。它是一個108歲的老人保羅60年前的回憶。他用悲憫與懺悔的基調講述這個在他生命中令他傷心卻神奇的故事。

1935年,美國南部的冷山監獄。這裏有片一英里長的綠地,人們稱它“綠裏”。 監獄皆為死囚,在綠地的另一頭,便是行刑用的電椅。保羅是這裏的獄監,對於走過“綠裏”,繼而在電椅上慘叫斃命的死囚行刑程序,他儼然已無動於衷。除了保羅外,“綠裏”還有他的助手布魯托、斯坦頓,有凌虐囚犯的獄吏佩西,良心未泯的看守海爾和他身患絕症的妻子梅琳達,喜用寵物鼠逗獄監和“難友”取樂的戴爾,連環殺人狂沃頓,負疚深重的犯人比特等形形色色的人們。他們之間充滿了敵意和不屑,但約翰?科菲的到來改變了一切。他就是故事裏的中心人物。

憐憫是這部影片的一個重點。約翰是個相貌恐怖,體形碩大的黑人。他因被指控殺害兩名幼女被判死罪。可他出奇地平和、敏感、緘默、膽小,天真時甚至像個孩子,他介紹自己時從不忘説,“與咖啡同音,但拼寫不同。”當保羅問他有什麼需要時,他答説:“晚上睡覺時會熄燈嗎?有時我很怕黑,特別是在陌生的地方。”又因在約翰身上又發生的種種神奇的事情,令人不由自主地對其

產生信任感,這不禁讓保羅對其罪行是否屬實深懷疑問。

約翰?科菲具有一種不可名狀的神祕力量。監獄是不講憐憫的地方,但因着約翰的存在,改變了監獄的模式和性質,他對他人懷着深深的憐憫:他將好的東西與人分享,在別人痛苦時與他們一起承受,甚至獨自承受。就像聖方濟各?亞西西一樣,“在有仇恨的地方播種仁愛:在有絕望的地方播種希望;不求他人的諒解,只求諒解他人;不求他人的愛護,只求愛護他人。”他以神奇的力量治癒了保羅的膀胱炎。保羅的妻子為報答約翰,親自做了玉米餅給他吃,當他接到玉米餅時,他很客氣的的和保羅商量:“我可以與他們分享這餅嗎?”保羅説:“這是你的權利和自由。”他毫不吝嗇的分給戴爾及戴爾的老鼠金格吃。他使被惡毒的佩西踩死的戴爾的寵物鼠起死回生,繼續帶給人歡樂。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而把得了腦瘤,且是晚期的海爾的妻子海琳達的毒氣吸入自己的體內,治好了這位婦人。他有知悉並能感受一切的神力,與戴爾一同承受那慘烈的死亡之痛。我們人類如教會一樣,是一個身體, “若是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都一同受苦,若是一個肢體蒙受尊榮,所有的肢體都一同歡樂。”(格前12:26)約翰的行為就像耶穌承受他子民的痛楚,他們受苦就是他受苦。他將去大馬士革路上的保祿用一道光打下馬:“掃祿,掃祿,你為什麼迫害我?”(宗9:4)他理解,安慰並原諒保羅因職業的原因不能申張正義的糾結,他看到所有的惡,即使不是由他造成,但他都願意承受,選擇了走過“綠裏”,接受死亡,獲得了他應享有的同情、憐憫、尊重與嚮往的天堂。

相反佩西和沃頓卻令人討厭,他們殘暴、冷酷和惡毒。他們缺乏了對生者應有的憐憫與尊重。佩西對死囚肆意的嘲諷虐待,不把他們看作人。每一個帶到此地的人,他便並不停的大喊“dead man,dead man(死囚)?”以顯示他的權威和囚犯的卑賤;他肆意毆打囚犯,他一棒斷打戴爾的三根手指;給整

個監獄帶來歡樂的戴爾的寵物鼠金格被他一腳踩死;戴爾最後一程是由他執行的,他故意將沒有浸水的海綿放在了戴爾頭上,因此戴爾死的很慘,他被整個燒糊了,沒了人樣,佩西死都不放過他不喜歡的人。搶劫時殺了三人,包括一個孕婦,而且用兩個小女孩之間對彼此的愛來殺死了她們的沃頓在監獄裏仍是魔心不改,且是屢教不改。他以讓別人痛苦而狂歡狂笑,可説完全喪失人性。然而,人不是單獨的存在,只有那些惡者,以自己為中心者才不會體驗到弟兄的痛楚而彼此承受,反而在別人痛苦時他高興,別人高興時他們痛苦,他們實為地獄之子。

綠色本意味着生命和蓬勃的生機。任何人都應該得到生命的尊嚴。保羅和除了佩西的其它獄警都非常尊重囚犯。就如德肋撒姆姆關懷垂死之人,在加爾各答街頭收留那些遭人遺棄的、等死的人,給予他們生全最後的尊嚴,讓他們“死的像人”。他們把那些將死之人看作是天主兒女,他們相信他們善用在此最後時期,用心懺悔,請求恕罪,在這最後的一段路中他們將在這裏再重新回到天堂。佩西永遠也不會明白,他永遠不會懂得去尊重死囚的同時也永遠不會得到別人對他的尊重。華頓也許比他更懂得生命,可是他卻利用人們之間對彼此的愛來殺死他們,這樣的行徑是非常可怕而可恥的。

影片另一個重點就是懺悔。“願上帝憐憫你的魂靈。”這是每個死囚在臨刑之前最願聽到的最後一個祝福,如果他們懺悔贖罪,請求寬恕,定得救贖。

比特臨受電刑前曾問保羅:“你認為要是一個人真心悔過的話他就能回到生命中最快樂的時光並能永遠生活在那裏嗎?天堂就是那樣的嗎?”保羅説:“這跟我的信仰不謀而合,”“不會有事的,你會走好的。”戴爾在死前也懺悔説:“我對我的罪過深感抱歉,只要能回到當初,我願付出一切,但已不可能了,願上帝垂憐我的靈魂,阿門!”

信仰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在死去之前真誠地懺悔和祈禱,天主定會寬恕我們所有的罪並把我們引向天堂,與他的基督同享受那最好的時光。只要我們願意,那美好的生活一直在向我們地招手。所有的人都會虔誠地祈盼那個最後的救贖,不論他們犯下了什麼樣的滔天大罪。儘可能地顯得平靜和安份,虔誠而悲憫。

整個電影憐憫與懺悔的基調潛藏的是關於人怎樣面對死亡的訊息。它不像電影《2014》那樣讓人強烈而明確的感到死神的來臨,而是悄無聲息,隨時會來到。如何面對終將無法逃避的死亡,這個一個必死之人所要面對的最大的問題。

人之將死,其行也善。在綠裏的囚犯除了沃頓都幸運的看到了自己將來美好的生活,知道那日期很快就來臨,他們自主而充滿希望地選擇了死去。正因為他們看到了那時期而懺悔,求寬恕,期望救贖。當然約翰更像偉大的蘇格拉底英雄式的死亡。佩西和沃頓沒有認清那憐憫與懺悔的時期而受到生命主宰者最後的懲罰,那就是他們最終的歸宿。他們對生命的施虐和人生觀裏的狂妄註定了他們最後的宿命。因為綠裏就是那最後的機會,是人最後接受試探的時期,他們沒有好好利用,反而怙惡不悛,不知悔改請求寬恕,不知為自己的罪,對別人造成的傷害贖罪。

對於我們現實生活的人,我們在那一英里的綠地上還剩多長呢?如保羅所説:“大多數晚上我躺在牀上想着死亡,我靜靜的等着??這條‘綠色之旅’似乎永無止境??”這個距離被我們的慾望和這個世界嘈雜的聲音所籠罩而不知。《聖經》中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求耶穌給他們顯一個來自天上的徵兆,“耶穌回答他們説: ‘到了晚上,你們説:天色發紅,必要放晴。早上,天色又紅又黑,你們説:今日必有風雨;你們知道辨別天象,卻不能辨別時期的徵兆。邪惡淫亂的世代要求徵兆,但除了約納先知的徵兆外,必不給它其他的徵兆。’耶

穌遂離開他們走了。”(瑪16:2-4)假如我們只關注自己和這個世界的所需的話,那徵兆我們永遠不得而知,耶穌也會離我們而去。

那我們為了知道那日期,而自己選擇什麼時候死嗎?絕對不可!保羅是我們一個好的榜樣,他懷着對生命的敬畏活到108歲仍然堅強的活着,他明白他只有對生命的保護權,只有造生他的生命之主有生命的裁控權。“我想着那些我深愛着的卻早已離開人世的人們??想着我們遲早會走上屬於自己的“綠色之旅“,時辰一到,躲也躲不掉,但想得最多的一件事,卻令我無法入睡,要是連一隻老鼠都能活那麼久,那我又會活上多久呢,人終將一死,沒有例外??”作為一個人呢?基督的教會給我們的使命就是在這黑暗痛苦的世界,讓人看到希望與光明。怎樣去做?在約翰身上見證了我們所應做的:與人分憂、温良待人、盼望永生、施予憐憫、心靈潔淨。因為“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温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飢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心裏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瑪5:4-8)保羅説:“我必須贖罪,我應當受懲罰??我知道自己遲早會死,我不會妄想自己會長生不死,但在死神找上我之前,我會衷心期盼他的來臨,老實説,我已經準備好了。”其實每個人都生活在綠裏,因為綠色代表生命,在這裏彼此尊重,以孩童般純潔的心真誠相待,施予憐憫,以懺悔補贖尋求寬恕,奇蹟定會發生!

我們向你推薦相關範文:

綠裏奇蹟

《綠裏奇蹟》影評

綠裏奇蹟影評

觀《綠裏奇蹟》有感

堅持,就有奇蹟——讀《“綠手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