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山海情觀後感2000字以上精品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9W

山海情觀後感2000字以上精品

山海情觀後感2000字以上篇一

調查研究當有“三怕三不怕”

20世紀30年代,毛澤東同志指出,“共產黨的正確而不動搖的鬥爭策略,決不是少數人坐在房子裏能夠產生的,它是要在羣眾的鬥爭過程中才能產生的,這就是説要在實際經驗中才能產生。因此,我們需要時時瞭解社會情況,時時進行實際調查。”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年輕幹部要提高調查研究能力。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枝一葉總關情”,惟民心民意民憂不可無視,要想擺脱“花拳繡腿”的“假把式”,就要紮根中華大地,在深入一線深入羣眾調研之中,切實做到“三怕三不怕”,方能練出真功夫、好功夫。

怕民心會辜負,渾不怕苦。“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民為邦本,未有本搖而枝葉不動者”等經典論述,揭示了古今中外歷史發展的鐵律: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習近平早年在福建寧德近兩年的工作中,便帶頭“四下基層”。1988年9月,他剛入職就對閩東九縣進行了深入的調研,他指出,“閩東,交通閉塞,信息短缺,是小農經濟一統天下”。他用“老、少、邊、島、貧”五個字形象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的閩東。經過長時間的調研,他根據閩東的自然優勢和農業特點,提出山海田共同發展,鄉鎮企業,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使更多農民走上致富道路。“寶劍鋒從磨礪出”,真本領從來含糊不得,年輕幹部從不諳世事的畢業生,到成長為運籌帷幄的黨員幹部,這中間調查研究的苦功夫一點不能少下。要有敢於練出“鐵腳板”的決心,以一副古道熱腸,在行走之中涵育一份為民深情,和羣眾“心連心”。年輕幹部要擺脱怕“苦”的小心思,主動走出“雨淋不到、太陽曬不到”的“空調房”“舒適圈”,主動到櫛風沐雨的實踐之中,砥礪家國情,涵育為民心,鍛造真本領。“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惟有懷着“不怕風吹浪打”的執着,鍛造“鐵腳板”,方能練就“勝似閒庭信步”的真功夫、好功夫。

怕民意摸不準,渾不怕累。什麼是老百姓心中所盼、心中所念之事,什麼就是黨員幹部吃力當勁的地方、凝心聚力的所在。開展調查研究勢必要吃準民意,才能避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的錯誤,才能在上級政策和羣眾期盼之間找到契合點,才能避免“好心辦壞事”或是“有心無力辦不成事”。“扶貧之花”黃文秀初次來到大山深處的百坭村,面對羣眾質疑的目光和“鍍鍍金”的臆想。為了取得鄉親們的信任,黃文秀直接住到村裏,翻山越嶺、進村入户訪貧問苦,手繪“民情地圖”,學説方言,幫着大夥兒掃院子、幹農活,在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的融入中,漸漸地,大家從心底裏接受了她,專心跟她搞發展,一舉打開了全村脱貧工作的新局面。年輕幹部手無縛雞之力,若不通曉基層的語言,掌握基層的“路數”,單靠一紙文憑、一張任命,是無法成為羣眾的“貼心人”的,更遑論施展才華,一展抱負。“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耕耘一分才”,年輕幹部唯有走進羣眾的家門,接過羣眾的板凳,端起羣眾的茶碗,在和羣眾的“面對面”溝通交流之中,才能把準政策的“堵點”,摸清羣眾的“心結”,把脈發展滯後的“癥結”,才能在融入民心域情之中打開思路,開出“良方”,給出破題的“真經”,才能在“狗不叫”幹部的讚譽聲裏,讓青春之花温情綻放。

怕民憂思無解,渾不怕難。面對羣眾期盼解決的問題,有難易之別,有反覆之痛,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百姓之所難,黨心之所聚,眾望之所歸。年輕幹部可以有本領不夠、民憂無解的擔憂,但不可有畏難避事的行為,“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年輕幹部當有“偏向虎山行”的闖勁,拿出真才實幹,在難題面前,發揚“釘釘子”精神,在一錘一錘敲擊聲之中和羣眾“一條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研究、思考、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舉措,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在我們黨的歷史和實踐中,“要有正確的措施,就要做調查研究工作”。調查研究是瞭解情況也是推動工作的過程,是聯繫羣眾也是為民辦事的過程,年輕幹部不能在羣眾的鬧心事、煩心事、難辦事面前躲着走、繞着走,不能推脱、不能“裝睡”,要有股子年輕人的“闖勁”,面對脱貧攻堅、全面深化改革、疫情防控等急難險重問題要保持“小老虎嗷嗷叫”的戰意,堅持深入一線深入羣眾,“凡是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去調查研究”,渾不怕難,做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實現黨心民心“一條心”,在啃改革發展中一塊塊“硬骨頭”的深入調查研究之中,實現“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的高妙境界。

“怕”是因為心中有愛,心中有責,心中有擔當;“不怕”是因為心中有黨,心中有國,心中有民。調查研究是黨心民心融通的橋樑,和人民偕行共進,則一無所懼,則天下無不可成之事。當前,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十四五”展開的生動畫卷,年輕幹部惟有和人民心貼心、心連心、一條心,主動參加調研,勤於接受實踐的磨礪,才能練就一身硬功夫、真本領,方能披荊斬棘、乘風破浪,成就一番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偉業。

山海情觀後感2000字以上篇二

一部讓你淚流滿面的主旋律精品

“1月24日,《山海情》大結局後許多人未眠,凌晨一點過了,還在朋友圈發各種動態。”餘秉官是寧夏固原人,是當年從西海固走出來的移民。他眼含熱淚看完了全劇,感慨萬千,夜不成寐。

電視劇《山海情》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出題並組織創作,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以來,寧夏西海固人民在黨和國家扶貧政策的引導下,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不斷探索脱貧致富路徑,通過奮鬥獲得美好生活的故事。它既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的開年大戲,也是國家廣電總局“理想照耀中國”電視劇展播活動的重頭戲。

該劇1月12日首輪播出,據“中國視聽大數據”(VCB)統計,首周每日平均綜合收視率達1.340%,次周收視穩步上漲,東方衞視、北京衞視、浙江衞視播出的配音版綜合收視率達1.466%,東南衞視、寧夏衞視播出的原聲版在綜合收視率上也取得了近年的最好成績。劇集一路高開高走,形成了觀眾追劇、輿論熱議、專家讚許、業界矚目、社交平台評分登頂的罕見現象。

昨天,由國家廣電總局主辦的電視劇《山海情》創作座談會在京召開。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書記、局長聶辰席參加會議並作講話。與會者一致認為,該劇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傾情創作的創作態度,受到了觀眾的認可。觀眾紛紛化身“精神村民”,去挖掘故事背後的原型人物,用從觀劇中汲取的價值觀和精神力量激勵現實生活,這部破圈的電視劇不僅讓觀眾再次體會到現實主義的魅力,也再一次確證——主旋律作品是時代的最強音。

閩寧鎮的豐厚題材,為創作提供了精神的高峯、藝術的廣闊

《山海情》的故事從1991年延及當下的中國,以閩寧鎮的發展歷程為創作命題,展現東西協作對口幫扶的政策背景下,福建和寧夏兩地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誼,描繪了一幅雄厚壯闊的脱貧故事畫卷。不長的23集何以鑄史詩?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認為,該劇能後來居上、攀上高峯,雄辯地證明了黨領導文藝的成功之道。“真正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了扶貧題材乃至新農村建設大題材的創作,它在資源配置上有獨到的眼光,有深入的開掘,使得《山海情》具有了扶貧題材高峯上的精神高度、渾厚的文化內涵、感人的藝術價值。”劇中,從湧泉村到金灘村到閩寧村直到閩寧鎮,一路衍變正對應着我們國家近30年來扶貧攻堅的艱辛歷程和巨大成就。在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看來,閩寧鎮的故事題材厚重而宏大、真實而具體。其中既有辛酸的貧困史,又有一代人艱苦奮鬥脱貧的精神奮鬥史,更有一個展現在全體世人面前的讓人意想不到的脱貧攻堅赫赫成果。

閩寧鎮的題材豐厚,幾乎可以涵蓋中國脱貧攻堅道路的全部內容。東西協作、移民搬遷、生態建設、發展生產、養殖種植、勞務輸出、技術引進、科技扶貧、教育扶貧等,這些改變貧困的中國方案給創作者提供了廣闊的藝術馳騁空間。李京盛説:“它不僅寫通過一條道路、多種經營打開思路,帶動一個村子富起來了,而且是從一家一户一村一鎮起步,進而到縣、到省直至中央整個扶貧的偉大部署,寫出了中國這場脱貧攻堅戰的整體部署和實施方法。”

到生活和人民中去,現實主義創作精神是講好中國故事的立身之本

劇集播出至今,微博上有兩句留言深深觸動了創作者。“如果主旋律電視劇都是這麼好看,我宣佈我愛看主旋律”;“這兩天我每天只想鑽到電視機中幫村民賣蘑菇”。《山海情》何以令觀眾哭着笑着感動着思考着?仲呈祥説:“它昭示了一條真理,作為大眾化的電視劇創作,現實主義精神具有永恆的魅力、生命力、感染力,這是講好中國故事的立身之本。”

回首創作歷程,編劇王三毛直言一開始找不到合適的表達方式。後來,主創團隊再次出發,重走閩寧鎮、西海固、福建,又見了許多人、聽到許多往事,生活和人民給了主創靈感與思路。他説:“我們決定用文學的表達、文學的力量,寫出100多萬吊莊移民的心靈史,給時代一個交代,給後人一個記錄。”

許多與會專家都提到,《山海情》最讓人動容的即在一個“真”字。因為扎進了土地和人民中,劇本記下了西海固地區“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許多細節;扎進茫茫戈壁,劇組用求真求實的態度在置景、服化道等方面做到了極致;也因為主演們深深理解了這一方水土、土地上的人民,他們塑造出的角色才令無數觀眾相信,這就是土地裏長出來的人、就是曾經發生過的事。

一路真情實意地創作,作品走到了無數人心裏,也立住、留下了一個個深受觀眾熱愛的人物形象。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副主任趙彤以馬得福為例:“他立足‘苦瘠甲天下’的鄉土,跟着張樹成的腳步,圍着大有叔、栓悶叔、白校長、水旺、尕娃這些‘吊莊户’的日子轉,在胼手胝足、執着隱忍中成長,走忠於職守的‘獨木橋’、棄個人榮貴的‘高速路’。他和張樹成一樣,歷盡風沙、不減風骨,是寧夏人民的赤子,是中國共產黨員的楷模。”當劇裏劇外的人都從生活和人民來,一部好劇有了最真誠的泥土芬芳、生活氣息。

厚重而淳樸的中國文化風格,構築了作品不竭的情感力量之源

《山海情》的尾聲,閩寧鎮移民的第二代少年跑回大山裏的老家,滿目蒼翠,村頭父輩當年留下的塗字成了最美預言——“水最甜的地方”。猶記得,劇集開篇時也曾有五六個孩子企圖“逃離”大山。時空交疊互相呼應,劇裏的故事有了詩意的昇華和表達。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王一川認為,該劇很重要的一個成功啟示,在於它深入挖掘到了易地搬遷故事所藴藏的地緣美學密碼。“一方面,飽含黃土地深情的寧文化與擁有大海般寬闊無邊胸懷的閩文化之間形成‘山’與‘海’的互助交融,彼此不同的地緣文化精神在此刻形成相互對話和融通;另一方面,湧泉村李姓人對逃荒而來的馬姓人的慷慨接納、融匯共生之地緣傳統,也獲得當代傳承。”

“真實的中國故事和淳樸的中國文化風格形成了《山海情》真實的情感力量之源。”李京盛説。劇中許多情節,都折射了厚重而淳樸的中國文化傳統:比如凌一農教授,他不僅探索出種蘑菇致富的脱貧路徑,還四處奔走幫村民打開銷路,甚至不惜自掏腰包只為一個承諾。他更循循善誘帶出了馬得寶等一批年輕徒弟,在貧瘠的土地留下科技扶貧的希望和信心。又如白校長,他一心為了學生,體現教育扶貧的理念。王一川説:“這兩個人物,呈現出一閩一寧而閩寧合璧的組合格局,屬於劇中最用心用力而又感人肺腑的靈魂式人物。靈魂人物的設立及其精神支柱作用的傳達,深化了全劇脱貧攻堅題旨及其文化意義。”

山海情觀後感2000字以上篇三

在平凡人物的身上,時代的高度耀目可見

《山海情》收官,豆瓣評分高達9.4分;戳心、動情、耐品,是觀眾在彈幕上自發給出的評價。一部“扶貧”題材電視劇竟能破壁破圈引發全年齡層觀眾的追劇熱潮,這對當下現實題材主題劇的創作具有值得討論的標杆意義。

生活顯影,夯實現實的厚度

毋庸諱言,主題劇創作容易形成用藝術圖解主題的套路,造成主題與故事的遊離,影響觀眾的接受。《山海情》關乎“扶貧”這一重大主題,但觀眾卻沒有感覺自己在看“扶貧劇”,“劇”本身的藝術魅力讓“扶貧”這一主題成為了潛藏在其中的後景,而生活自身則浮出了水面。

讓主題“隱形”,從而讓生活自己展開對主題的説明,是《山海情》給人的突出印象。也就是説,故事雖然被置於國家東西部協作扶貧攻堅的政策環境中,但電視劇並沒有採用通常依靠外部人物和動力來推動敍事,相反整個故事的展開都建立在村民從西海固到玉泉營、閩寧鎮,從湧泉村到金灘村歷史命運的變化中。從一開始吊莊移民政策實施遭遇的困難,到依靠福建對口幫扶輸出勞動力和尋找到養菇產業,再到行政區劃轉移導致閩寧鎮諸多新問題的解決,觀眾看到的是在這塊貧瘠土地上艱難討生活的人們,是如何在黨的政策的引導下依靠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擺脱貧窮的全過程。電視劇沒有強行創設過多的離奇情節,也沒有塑造任何全能的扶貧英雄,甚至沒有一般意義上的主角和配角的明確區分。劇中矛盾衝突都來自現實生活本身,許多人物本身也有生活原型。如凌一農教授的原型是獲得2017年“全國脱貧攻堅貢獻獎”的菌草研究專家林佔熺,劇中凌教授為打消菇民種植怕虧損的疑慮,説出“賺錢歸你,虧了我賠”的承諾,林佔熺在現實中也説過。

由於有豐厚的生活基礎,電視劇擺脱了以苦煽情和以喜避實的兩種常見創作取向,以一種正劇的藝術樣態深入細膩地講述了一段西海固人自己的“內生”故事,讓農民成為主體與觀眾的生活經驗相互激活,造就了主題劇中可貴的別樣風景。

細節可感,增強故事的密度

如果説深入生活給《山海情》打下了一個穩固的基礎,那麼豐富可感的細節則讓該劇形成了一種高品質電視劇獨特的質感。

電視劇營造了西海固和戈壁灘獨特的地理空間,為人物的出場和故事的展開提供了典型環境。封閉乾旱的湧泉村,飛沙走石的金灘村,黃土壘砌的簡陋房屋,塵土飛揚的國小操場,一下子就把觀眾帶到了故事規定的時空環境中。而隨着故事的展開,土坯房變成了磚房,自行車變成了摩托車、小汽車,破舊的衣服也換成了洋氣的西服。同時,在這些環境中還有相應的時代細節來豐富支撐,如馬得福報到時玉泉營吊莊辦公室牆上的海吉縣和寧安縣的地圖,儲水的水窖,送海吉縣女工赴福建打工的汽車車牌(寧D屬固原),閩寧村奠基的日期等,都和現實實際完全一致。

電視劇除了在大的環境細節上頗為考究之外,在具體環節上也體現出“細節控”的追求,這突出體現在人物的服飾粧容和行為細節上。在該劇的前半段,由於處於多風沙的環境中,我們看到所有人物的破舊衣服上幾乎都沾滿了黃土沙塵;由於缺水缺蔬菜,嘴脣乾裂面色黝黑成為村民的普遍樣子,沒有一個白淨的面孔;甚至得寶給麥苗信封上的地址059户與之前吊莊移民登記表上的簽字畫押都是一致的。兄弟三人只有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為一個水窖,一頭驢,兩隻羊,兩籠雞就把女兒嫁了;馬喊水鞭打得寶時用泥漿水沾鞭子……種.種細節對西海固地區的貧困境況進行了生動還原。而陳金山第一次與馬得福相遇時的雞同鴨講,在風沙中勸得福時因吃沙而頻繁吐口水和捋頭髮,李大有脱鞋砸兒子時揚起的灰塵和半截不同顏色的小腿等,也都和具體環境和時代嚴絲合縫。

豐富可感的細節增強了電視劇的信息密度,形成了高度可信的故事場域和樸實的藝術質感。而時空環境的物理轉換與故事世界的藝術推進、人物精神世界的無形昇華又形成一種同構關係,從而給予觀眾一種沉浸式的藝術觀賞氛圍,體現出電視劇藝術創作的手工匠心所能帶來的強烈藝術感染力。

表演入微,挖掘人物的深度

電視劇始終是人的藝術,是電視劇的生命之所在。而角色自身的生命則要由演員來具體賦予。因此,演員能否在生活基礎和細節支撐下開掘人物的心靈深度,塑造出典型人物形象,是電視劇與觀眾共情的核心。《山海情》並非通常意義上有明確主角的電視劇,而是隨着劇情的進展形成不同階段的故事主體。但由於演員陣容的強大和演技的突出,反而為觀眾塑造出了眾多讓人稱道的人物。

祖峯飾演的白老師甚至都不是劇中的重要角色,但卻用他精湛的演技給觀眾奉獻了一個可親的父親和可愛的老師形象。在送別女兒和勸返打工學生以及帶領學生合唱的兩段戲中,祖峯通過恰到好處的表情動作,在舉手投足之間把一個對女兒有愧疚又愛得深的爸爸,一個把學生當孩子還要忍受誤解的校長的無奈和堅韌演繹得蕩氣迴腸,看哭了觀眾。黃覺飾演的凌一農教授也讓他一洗長期以來在觀眾心中形成的文藝片男主角的刻板印象,把一個傾心為民、誠懇率真、脾氣火爆的專家刻在觀眾心裏。熱依扎飾演的水花,樸實善良聰明敢幹但卻遭受生活的折磨。漂亮沒有成為她的包袱,反而成就了極具反差的人物效果。在種菇的重頭戲中,年輕演員白宇帆飾演的得寶和黃軒飾演的得福也可圈可點。當菇棚里長出了第一茬蘑菇的時候,在兄弟倆用手和眼睛撫摸蘑菇的動作中,觀眾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們的快樂,甚至形成了和兄弟倆一起“雲養菇”的進程式收看。

其餘人物的表演也各具特色。尤勇智把事事都要三思、處處都想佔便宜、得了好處就嘚瑟但關鍵時候不含糊的大有叔塑造得有血有肉;張嘉益、郭京飛、姚晨、閆妮等人飾演的角色,雖然是故事的外圍,但也都各有自己的人格特點。馬喊水對村子的情況熟悉在心,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兒子們的事業;陳金山點子多敢想敢幹足智多謀,才能逼迫凌教授教村民種菇;吳月娟和楊縣長作為福建援寧和寧夏當地的領導幹部,在關鍵時刻推動了故事向前發展。

這些演員卸下了偶像包袱,拋開了顏值管理,全情投入到這些黃土地上的人物內心深處,以細膩入微的表演塑造了一批充滿泥土味兒的熒屏形象。有了這些飽滿的人物,電視劇就有了情感温度,觀眾也才能與通過他們所傳達的道德人格、思想觀念和時代精神進行認同。

價值昇華,體現時代的高度

主題劇當然有明確的思想主題和價值追求,但如何讓它們走進觀眾的心中卻並非易事。《山海情》在激活觀眾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電視劇的藝術創意讓價值昇華,在和觀眾情感的相互激盪中實現價值傳遞。

劇名就頗有意味,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視為創作者價值傳達的一種理念。山和海,分別代表了東西協作扶貧的兩方:寧夏和福建。雖然是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讓雙方走到了一起,但真正牽動他們的,還是對老百姓過上美好生活的深情。這樣,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宏大追求、東西協作扶貧的使命責任就轉換成具體可感的人物命運。

這首先是得寶得福兩兄弟的命運。得寶從因家裏窮讀不起書試圖離家出走,到中間從新疆回來種菇致富,再到後半段幹工程發財與心上人麥苗結婚;哥哥得福則因父親抓鬮讓自己讀書吃了公家糧,但卻失去了心上人水花,於是致力於吊莊移民事業,最終在大家的努力下讓鄉親們過上了好日子,自己也家庭圓滿。兩兄弟的人生跌宕與國家扶貧攻堅的歷史進程相互遞進,形成一種同頻共振的緊密關係。觀眾從兄弟倆的人生境遇中自然能體會到國家發展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

這也是湧泉村和閩寧鎮村民的命運。從一開始抵制吊莊移民,到後來主動移民搬遷,從家徒四壁食難果腹到福建打工蓋新房種蘑菇脱貧致富,以大有叔為代表的村民從生活的實際改變中體會到了究竟是什麼讓他們的生活發生瞭如此巨大的改變,其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沖刷和革命。而白校長的堅持與遭遇,也形象地説明了脱貧不僅僅關乎賺錢,還是一個與讀書無用論等落後觀念長期鬥爭的歷史過程。

這還是陳金山、凌教授、楊縣長、張書記等領導幹部的命運。他們是扶貧攻堅的執行者和推動力。他們將自己的智慧、才情與青春熱血奉獻給了這個地球上最偉大的事業,自己的人生價值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再確認。當凌教授離開金灘村的時候,村民們對他依依不捨的送別就是最好的證明,而他不過是要再赴新疆開始另一段同樣的旅程。

在這些平凡人物的身上,時代的高度便耀目可見。黨的領導,國家發展,東西扶貧,父女情,兄弟義,男女愛,都在歷史敍事中昇華成為現實價值,讓電視劇情理交融,入眼入心。

山海情觀後感2000字以上篇四

酸菜裏面出初心

2019年10月17日,是第六個國家扶貧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脱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當前,脱貧攻堅已到了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各地區各部門務必咬定目標、一鼓作氣,堅決攻克深度貧困堡壘,着力補齊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短板,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脱貧,同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要採取有效措施,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確保高質量打贏脱貧攻堅戰。

習近平總書記心繫貧困羣眾,來自於與“三農”的真切感情。1969年1月,習近平到陝西延川縣樑家河插隊,那時鄉村們生活非常困難,一般都是糠菜半年糧、捱餓過日子,“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是當時當地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彼時,習近平最大的心願,就是讓鄉親們飽餐一頓肉,並且今後能夠經常吃肉,並暗暗立下誓言:今後如有機會從政,一定做一些為老百姓辦好事的工作。

一諾千金。2014年3月7日,全國“兩會”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貴州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説:“我這個人呢是有農村情結的。1969年1月份插隊,老百姓幫助我,他們有什麼吃的都給我送一點兒,誰送我一碗酸菜,我説我今天生活又改善了。現在我看到貧困地區的老百姓啊,我確實是發自內心地同情他們,我們作為共產黨人,我們一定要把他們放在心上,真正地為他們辦實事,否則我們的良知在哪裏啊!”小小樑家河卻有大學問。七年知青生活,使習近平同志和老百姓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從吃酸菜中吃出了責任感和使命感,真是酸菜裏面出初心。

言必行,行必果。走上領導崗位後,習近平同志無論在地方工作還是到中央工作,始終把扶貧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擺脱貧困》是習近平在福建寧德的重要講話和文章,其中“因地制宜,弱鳥先飛,精準發力,滴水穿石”的思想,處處透露着習近平同志在實踐中就如何擺脱貧困的深入思考。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來到寧夏對口扶貧,提出了建設閩寧村的設想,開始了吊莊移民。從1997年至今,閩寧鎮陸續接納了西海固地區六個國家級貧困縣4萬多移民,從“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的荒蕪之地,發展成為常住居民6萬多的特色小鎮,也成為中國東西協作和易地搬遷扶貧的樣本。

久困於窮,冀於小康。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以來,每年新年問候都惦念和牽掛困難羣眾,這是國家領袖人民情懷的真實流露,也是一個偉大政黨民為邦本的具體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40次到貧困地區考察扶貧工作,走遍了全國所有各種類型的貧困地區。為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發動各級黨組織堅決打好精準脱貧攻堅戰這一硬仗,五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齊攻堅。從2015年開始,全國共有24.2萬個扶貧工作隊,300多萬人輪流駐紮在貧困村,與廣大農民羣眾並肩作戰,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

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讓所有貧困人口擺脱貧困、奔向小康,共享祖國發展的成果,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這將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為此,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再接再厲,持續推進脱貧攻堅各項工作。要全面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強化產業扶貧和就業幫扶等措施,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鞏固脱貧成果防止返貧。為明年打贏脱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從習近平同志酸菜裏面出初心,想起毛澤東同志“酸菜裏面就出政治”的論述。1956年11月,在黨的八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講到軍隊要艱苦奮鬥時,針對曾經有的同志拿解放軍吃酸菜同資本家吃飯五個碗作比較而產生的怨言情緒,形象而又深刻地説:“這個酸菜裏面就出政治,就出模範。解放軍得人心就是這個酸菜,當然,還有別的。現在部隊的伙食改善了,已經比專吃酸菜有所不同了。但根本的是我們要提倡艱苦奮鬥,艱苦奮鬥是我們的政治本色。”毛澤東同志用“酸菜裏面出政治”這質樸而深刻的道理,闡述了艱苦奮鬥對我黨我軍的重要性。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

民心是最大政治。習近平同志從當年插隊時萌發的“讓老百姓都能吃上肉”的願望,到擔任總書記後把全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體現了共產黨人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一初心和使命從紅船起航時就開始。這一初心和使命是宏大的,也是具體的,是由每一個黨組織、每一名黨員的信念和行動匯聚而成的。對每一個黨員幹部來説,在主題教育中就要通過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瞭解羣眾所思所想、所求所盼,幫助羣眾解決最急最憂最盼的緊迫問題,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山海情觀後感2000字以上篇五

把有血有肉的“中國奇蹟”寫進了年輕人的心

“你在看什麼?”“看山。”“這山有啥不一樣的?”“你要是見過這山原來的樣子,就知道有啥不一樣咧……”

昨晚,電視劇《山海情》收官。“山”指寧夏,“海”指福建。《山海情》講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引導下,在福建對口幫扶下,西海固羣眾移民搬遷,不斷克服各種困難,探索脱貧發展辦法,將飛沙走石的“幹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金沙灘”的故事。

23集播出了13天,觀眾跟着劇中人同悲共喜了近兩週,見證的就是大結局裏馬得福所感慨的——山川煥顏、水土重生——一個在脱貧攻堅的時代旋律中、在“閩寧模式”背景下,“塞上江南”正在逐步實現的過程。踏踏實實拍出的好劇感動了觀眾,無數人成為一部脱貧攻堅題材劇的“自來水”,網友們為它打出罕見的9.4高分。《山海情》描繪的只是當代中國極其微小的一段,但在它誠懇、敦實、赤子、真摯的詮釋裏,人們會相信,小小“一粟”背後有浩瀚山海。

不怠慢細節,每一個角色都是鄉土中國真實的人

《山海情》的劇情是大開大合的,23集跨越25年歲月。但它毫不怠慢細節,用日常的、細膩的、觀眾可感可知的普通人的故事,塑造出一羣鄉土中國真實的人。

這些普通人有真實的模樣。被黃沙沾染得泛黃的頭髮和衣服,乾燥氣候下粗糙皸裂的皮膚、嘴角,他們一個個都是黃土地裏生長出來的人:扒過火車的張主任一臉煤灰,回到村裏的馬得福坐姿一看就是村裏人,李大有耳後別根紙煙為顯擺不為抽。這些普通人有中華民族共通的改變命運的信念、對故土的執念,也像任何地方的普通人羣一樣,有人願意吃苦耐勞,有人就是“等靠要”的懶漢。

更重要的,他們還有着樸素的人的情感。年輕人為心上的女孩捎張油餅,“看你吃比我自己吃還香”;鄉村老師被女兒誤解時沉默了,但他還是在孩子遠赴福建打工的前夜往行囊裏偷偷塞幾張紙幣;福建工廠的聯誼會上,已為人母的海吉女工悄悄藏起氣球,打算回家鄉時帶給自己的孩子。親情、友情、愛情,生而為人的情感藉由羞澀隱忍的方式表達出來,就像一顆顆綿密的情感露珠,晶瑩剔透,瞬間在觀眾心裏盪漾開。

製造這些細膩體驗,離不開劇組“沉浸式”的創作。劇中人在戈壁荒灘裏一寸一寸地開拓,建設新家園,劇外,創作團隊在自然環境惡劣的西北大地上完成了同步突破。劇組在蒼茫戈壁灘上挖地窩子、打夯土方,隨着劇情推進,村民種蘑菇賺了錢,劇組又開始建磚壘房。每一件舊傢俱、物品,都是劇組從今天閩寧村村民手上買或租來的“時光見證者”。甚至劇中村民種的蘑菇都是美術團隊在現場自己種下的。正因有了對細節的嚴格品控,宏大的國家敍事自然貫穿在了滿是生活氣息的畫面裏,將觀眾帶入一段跨越山海和時間的真實奇蹟。

不迴避道阻且長,每一步向前都凝結着真實汗水

作為“理想照耀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電視劇展播”劇目,《山海情》要弘揚的主題很清晰:西海固人民把根紮在更遼闊地方的勇氣,寧夏回族自治區基層扶貧幹部的堅韌不拔、矢志不渝,福建對口幫扶幹部、專家、企業家的無私奉獻……但珍貴的是,劇中不迴避道阻且長,所有的問題、艱苦、蒼涼、貧窮、愚昧都明明白白地展現出來。

一開始,缺水、少電、山高路遠、風沙漫天、村民有認知侷限,扶貧的難,是自然環境、基礎建設、人文觀念的多重惡劣。一部分吊莊户移民到了金灘村後,難題依然在。僅以種蘑菇為例,專家在西北土地上種出菌草蘑菇,需要邁科技關;説服村民出資2000元建大棚種蘑菇,需要邁勇氣關;種蘑菇的人多了後,供大於求,蘑菇滯銷,又需要邁過拓市場一關。再看教育問題,沒有移民時,孩子們上學難難在路途遙遠;金灘村建起西戈壁國小後,難的是操場塵土飛揚,難的是缺少固定教師;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十五六歲的孩子到底是外出打工還是繼續上學,也成了橫亙在白校長和村民間的一道認知難題。還有馬得福不惜折損“仕途”都要替菇民求助的戲劇點,也是直白地把一部分幹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呈現出來。

《山海情》裏關關都難。但劇中不開金手指,也沒有天降福星。幾年時間,當初種下的小樹苗依然是護不了村莊和村民的小苗苗。世界級的農業專家,種蘑菇在行,走市場卻是外行,遇上不講理的販子,教授急了也打架,遇上自己預估錯誤,拿不出有效辦法的科學家也只有自掏腰包墊付款項這條下策。所有這些難過的關,會讓人知道,路途雖遙遠,可就是有人一直不放棄,就是有人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把事情做成了。

不渲染苦情,每一處困境中都看得見真實夢想發光的樣子

沒有人懷疑,湧泉村的日子苦,金灘村的依然很苦。但喪嗎?一點兒都不喪。

前兩集裏,孩子們想要跑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動因是為了脱離窮苦。但畫面裏,一眾人奔向火車的鏡頭拍得極美,年輕人在山間的跳躍、奔跑一樣壯麗得直戳人心,這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表達得熱烈又燦爛。

水花拖着身體殘疾的丈夫、年幼的孩子、所有傢什,一副平板車上路,在風沙塵土裏走了七天七夜,這一路艱難苦極了。可導演不拍路途之艱難,而是把特寫給了黃沙散開、水花臉上滿是希望的笑。這樣的女性,是苦水裏長出來的花兒,可她無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只要看見希望,就能笑得美,四百公里路再遠再難,在她眼裏,終點就是新的家園。

戈壁灘國小的孩子們沒有平整的操場,缺少來了就不走的老師,教具都是靠捐助的。但導演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留給“春天”。白校長帶着學生參加自治區的合唱比賽,不選拔、全員參與,當孩子們坐了幾小時大巴、穿着乾淨整齊的校服終於站在禮堂裏,他們用最洪亮聲音放聲歌唱的,就是帶着蓬勃生命力的《春天在哪裏》。在艱難困苦的現實主義基因裏,創作者為土地和人民的故事注入飽含希望的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手筆,用絕望之中有希望告訴觀眾,政策科學、幹部作為、幫扶人真心、羣眾努力淳樸,這樣凝心聚力同向而行,是真的可以遇水架橋、逢山開路。

當初追着攆着逼村民走出大山的張樹成與金灘村暫別,又與閩寧村永別;初來乍到時着西裝、流鼻血、連做夢都在找水喝的陳金山,任職期滿要回福建那天沒有驚動任何人,只對着建設中的閩寧村頭望了又望;凌教授在西海固教會村民種蘑菇致富,他要接着趕往下一站新疆,所有人捧着自己種的棗、抓的雞趕來送行……《山海情》裏,一次次道別都讓人落淚,不靠刻意煽情,而是交代一個事實——有人來有人走,有人接續奮鬥,中國的脱貧攻堅從來不是一蹴而就,是真真正正幾代人憑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精神,走到山長水闊。

收官時,許多觀眾問,《山海情》有沒有第二季。劇集本身已終結。而征途漫漫,中國大地上還有講述不完的有血有肉的真實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