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星際穿越》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3W

《星際穿越》觀後感(多篇)

《星際穿越》觀後感 篇一

一部經典的電影,《星際穿越》讓我思緒萬千。

這部電影構思非常新穎,講了Cooper父女分離在遙遠的異星系和地球,為人類生存而奮鬥的故事。一開始,女兒墨菲發現家裏有“幽靈”,不時把書從架上推下。後來一場沙塵暴中,沙子在地上鋪出精確的座標,進而找到了躲在深山中NASA。這種巧合製造了極大懸念。這時地球面臨危機,NASA做出計劃,斥巨資製造了由十二艘“漫遊號”飛船搭成的“永恆號”空間站,由四位宇航員駕駛,穿過蟲洞前往新的星系探測,同時由一位布蘭德博士求解一個引力方程,若成功則人類可以製造引力飛行器到新的星系殖民定居。

這位父親Cooper便成了一位飛往新星系探測的宇航員,要不是此事關乎人類存亡,他絕不會拋下女兒。但是墨菲認為她的父親要永遠離開,氣的大發脾氣,怎麼也原諒不了她的父親。雖然是吵架,但其中父女之間不可分割的愛和被拋棄是生死訣別的仇恨和痛楚也讓人心酸不已。

可旅程還是開始了。

在第一個星球上,由於黑洞潮汐效應,一點小小的錯誤使Cooper一行呆了三個小時,但是地球上卻已流過二十年時光,一代人已經長大。Cooper歸來後,望着屏幕中和自己同歲的兒子,內心抓狂,痛哭流涕。這一刻,他開始質問,質問自己到底為什麼來了這種地方,質問自己人類文明的延續和自己的親人哪個更加重要?

第二個星球是故事的高潮。這裏的探險者曼恩博士還活着,但他們隨即收到天大的壞消息——布蘭德博士欺騙了他們。博士只是想將人類胚胎投到其它星球續寫文明。將宇航員們拋棄在另一個世界的角落。

聽到這事父親瘋狂了,他為了搏那千萬分之一的概率要闖進黑洞——就為了再看一眼自己的家人!結果行動還沒開始就被曼恩博士從懸崖上扔了下去,博士更加瘋狂!他開走了一艘“漫遊號”,想要控制“永恆號”,他想活下去!為此,他不擇手段,不惜再次屠戮生命。

倖存的cooper等人坐另一艘“漫遊號”去追,發現博士強行對接不當炸掉了他自己的“漫遊號”並損壞了“永恆號”。救下“永恆號”後,為了能有足夠的能量和速度前往下一個星球,Cooper犧牲了自己,將僅剩的一位宇航員送向了唯一有生存希望的星球,自己墜入黑洞。

在黑洞中他知道了未來高緯度人類操控一切的祕密,歷經了劫難回到了人類世界。但是,他不過離家幾年,可他不滿十歲的女兒卻已經一百多歲,只剩下了一口氣跟他既痛苦又欣慰的告別了……

這一刻,滄海桑田。

這部電影內涵深刻。電影中幾位主人公,在面臨末日做出抉擇時,不同的結果體現了人類不同的追求:Cooper為了他的孩子付出所有的愛,拼盡一切,不惜一切代價冒險;布蘭德博士心懷天下,為了人類存亡撒下彌天大謊,用最理智也是最殘酷的方法給人類文明一個延續的機會;曼恩博士為了自己的生存,生的慾望戰勝一切,為此殺人搶劫,不過為了一條命罷了。

因此,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借末日環境,最終體現的主題應當是人類為了各自的目的會進行不同的抉擇,並無什麼對與錯,好與壞的分別。

《星際穿越》觀後感 篇二

影片拍得太好,讓我有必要寫點什麼;影評寫得太好,又讓我覺得沒必要寫什麼了。只好自問自答的寫兩句吧,供看後一頭霧水或是半懂不通的同學釋疑、解惑。

先推薦兩片五星影評,當然都是有劇透的,在意的同學可以無視。

應該説,整部影片的全部細節都是有充分的科學理論依據的,無論是對蟲洞的描述還是五維空間的場景

問題一,蟲洞和黑洞的區別

影片中出現這兩種洞,黑洞是根據萬有引力推導出來的一個物質高度集中的星體,質量無限大,引力無限大。任何物質都無法擺脱其引力,包括光。在黑洞的周圍,空間和時間都會被扭曲,這也為影片最後,庫珀被黑洞吸引到達五維空間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而蟲洞確實是個洞,是鏈接兩個平行空間的一條通道,影片中黑人粒子學家的紙張摺疊就很好的解釋了蟲洞。穿過蟲洞,徘徊者到達了距離地球數億光年宜居星球。

問題二,關於維度

《星際穿越》觀後感 篇三

最近上映的《星際迷航之超越星辰》,故事架構上與前作相比,稍顯簡單,整部電影的情節明晰,無外乎一百年的前輩宇航員面臨絕境訴求無助之後的絕地反擊和報復。只不過這場報復時間太過漫長,長達一百多年,曾經探索深空的英雄人物,最終異化成了人類的強敵。

類似的情節在美國電影裏隨處可見,大部分都是揭露退伍軍人因為得不到妥善安排和被政府漠視而鋌而走險,比較有名的電影當屬基努裏維斯主演的《生死時速》,講述了一個爆破專家綁架校車報復社會的故事。《星際迷航超越星辰》只不過將類似復仇場景搬到了未來的太空探索之中,換湯不換藥,談不上創新。

要説電影所要表達的深刻主題,就是在太空深處,異域他鄉,強烈的無助感和孤獨感扭曲了人心,造就了一個滔天惡魔,他憑藉遇險星球上得天獨厚的生命延長條件,得以實施自己計劃。也就是説,在探索未來宇宙的過程中,迷失的不僅僅是飛船本身,更需要關注和克服的巨大障礙,就是人心和精神的雙重迷失。

電影的特效場景足夠震撼,尤其是坐在IMAX巨幕影院裏,這種感受更加強烈和真實,以至於散場之後,一個五大三粗的老爺們連聲感歎:我到現在腦袋還在暈,場面太真實了,想不暈都難。當然,這名觀眾所談的感想並未摻假,然而比起前幾部系列電影,這部影片在特效設計上並無新奇之處,相反,還抄襲了很多科幻電影的場景。比如出現場面最多的蜂羣戰鬥機襲擊太空城和星艦的畫面,其實就是《黑客帝國3》中電子烏賊攻擊地下城場景的翻版,並且拍攝的震撼程度要比黑客帝國差得多。總之,對於一名身經百戰的科幻迷觀眾而言,本片的特效最多剛剛及格。

電影還有一處情節讓人莫名其妙,那就是副艦長烏胡拉是如何識破本片最大反面角色的真面目的?僅僅憑藉一段百餘年前失事飛船留下的簡短錄像,就突然腦洞大開聯想到了失事船長與這個大反派有關?這個情節特別突兀,很難服眾。

有人説,看《星際迷航》就是看情懷,相對於美國影迷而言,他們有長達四十年的長壽電視劇《星際迷航》的薰陶,整整積累了三代人的觀影基礎,引爆票房理所當然,但是這種情懷在國內影迷身上並不存在,大家還是關注電影本身是否好看。雖然本片也存在一些缺點,但是在娛樂大眾方面,無疑成功了。

《星際穿越》觀後感 篇四

未知,對於任何年代的人而言,都是一種近乎瘋狂的期待。

當夕陽落下地平線,夜幕降臨,會有多少人抬頭仰望星空呢?時而思索,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是否有着其他種族,也在凝視着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家園相較於已知的宇宙,不過是點點繁星中微不足道的一顆,藉助不斷髮展的科學技術,我們總算走出蔚藍的星球,飛向深邃的銀河,知曉我們的獨特、脆弱、渺小。

《星際穿越》是一部充滿超現實主義和夢幻色彩的太空冒險的影片。電影的主題很絕望,也很恐怖。故事發生在不久的未來,人類肆意妄為的行為加劇了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一部分人固步自封,企圖在最後時刻重回農耕時代度過危機,而一些人則將視線放在了外太空。但絕望和恐怖的背後,還藴含着希望。在沉甸甸的希望背後就是令人心酸的樂觀主義。

土星附近出現的蟲洞給了人類一個飛向外太空延續生命希望的機會,而其間帶給我們的衝擊很是震撼。在穿越蟲洞時飛船隊發現時間流逝一個小時等於地球七年,這無疑給了所有探險者當頭一棒:原來他們所執行的計劃從一開始便只有帶着人類的種子庫找尋機會,而被留在地球的人類都被“偉大的科學家們”拋棄了。男主在與家人重逢和拯救全人類的未來之間必須做出選擇,耗盡所有飛船能量送出同伴脱離蟲洞吸引後,他義無反顧地走向蟲洞,探索時間的奧祕。

根據劇情我們可以聯想,應該是未來了解了五維空間的存在建造了電影中的四維空間,並且利用主角(男主和女兒剛開始在書房的奇遇)這條歷史線,一步一步構造蟲洞、讓他們接近黑洞、最終引導男主進入超立方體,讓處於這段歷史起點的人類從五維時空中找到拯救人類歷史的切入點,讓他領悟到自己處於四維時空中,並且可以翻閲到女兒書房全部的歷史,通過引力傳遞信息給女兒,破解理論中謎團,從而拯救三維世界中的人類。

簡而言之,低維度的我們在高維度的“我們”的指引下,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達到時光回溯的效果。試想,有一天我們真的掌握維度的祕密之後,世界又會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呢!

當我們真的迎來這一天,你又會做何選擇呢?

《星際穿越》觀後感 篇五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

在不遠的未來,隨着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人類面臨着無法生存的威脅。這時科學家們在太陽系中的土星附近發現了一個蟲洞。他們利用蟲洞到達了多個星球。

看完電影,我的感觸很多。我讚歎墨菲的聰慧。欣賞布蘭德的無畏。但令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庫泊那種勇於奉獻的精神。

在茫茫宇宙中,存在着許多的未知,這便是整個電影的最大看點。庫泊在充滿危險的宇宙中尋找一線生機。

置身電影中,忘記自己在何處。突然被觸動是在墨菲又悲傷又氣憤地對庫珀説:“為什麼你就是不相信你應該留下來”的時候,心裏五味雜陳,愛別離的滋味不是好受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勝陰。我這等俗人尚未看破,故仍在苦海。

從太空回望地球的感覺估計只有看這部電影或者當宇航員才能體會得到吧。庫珀在太空看着兒女發來的消息,悲欣交集,叫人落淚;當他們從一個星球回來後,自己明明感覺過了不久,地球卻已經過了二十三年了,轉眼之間兒子已經畢業、成家了、有孩子了,快得叫人不敢相信。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來得及好好看看愛着的人他們就老去,自己卻被困在他們的世界之外,對他們的世界不能產生絲毫影響。這世界,難道真的是黃粱一夢?想起傳説中那些閉關修行的人,一閉關一出關,物是人非,人海茫茫,何去何從?

庫珀一直面臨着回到女兒身邊和拯救全人類的艱難選擇,是對女兒的愛讓他在被陷時不失信念、拼命求助、擺脱種種困境,最終回到女兒身邊,即使女兒已經白髮蒼蒼,但能回來,一切都是值得的。

過去未必就真的過去,未來也未必就在未來。過去和未來未必不會有重疊的時刻,不禁想到“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過去的自己做出讓現在的自己後悔的決定,這後悔不必要也不可避免。只有不去做可能會讓將來的自己後悔的事情。時間不等人,過去早已過去,即使能回到過去也無法改變它了,活在當下,擁抱每一個現在,去愛每一個生命。

《星際穿越》觀後感 篇六

電影史上最著名的銀幕黑洞是庫布裏克的《20xx太空漫遊》。電影中宇航員大衞在經歷了一些列和飛船電腦鬥智鬥勇之後,進入了一個神奇的隧道一樣的空間。這個進入空間的鏡頭有近乎十分鐘之長,沒有對話和任何情節發展,就是光影在銀幕上不斷變幻。大衞透過的這個隧道式的空間被普遍認為是進入黑洞。在這個漫長的視覺隧道結束之後,大衞來到了一個房間,他發現自我迅速變老,代表宇宙終極奧祕的黑石再次出現,還有一名星孩。

和《20xx太空漫遊》比較,諾蘭對黑洞的展示是具體的,從無邊無際的飛沙到以三維形態投影存在的高維時空都觸目可見,可逐一邏輯分析。在黑洞時空扭曲的內部,庫珀的行為依然和之前拯救人類命運的大設定息息相關,黑洞之外的故事在黑洞之內延續、發展,最後完滿閉合。庫布裏克則完全相反,在宇航員大衞在透過黑洞之後,庫布裏克完全是以超邏輯的視覺象徵合集的方式來終結電影的。大衞的變老、黑石的出現和星孩的誕生彼此之間沒有敍事上的邏輯關聯,甚至任何一種試圖把黑洞邊界之後的資料和之前進行敍述性上邏輯關聯的嘗試都將失敗。換一種説法,諾蘭的黑洞之旅是以已知推測未知,是給出答案,是閉合的;庫布裏克的則是以未知表現未知,是提出問題,是開放性的。

在我看來,隨着科技發展,維度變幻,任何以肯定狀態存在試圖給出答案的方法有可能被證偽;而提問題則是老實的(或狡猾的,取決於你的決定視角),精準地以視覺符號表現全部的未知也比提出某種形態的答案更加困難。庫布裏克用具象的視覺符號來表達一種抽象的哲學概念,對宇宙的未知進行了同樣抽象的詩一般的視覺猜想,這是我認為為什麼《20xx太空漫遊》能由科幻最後上升到哲學,至今依然是無法被超越的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比較之下,《星際穿越》對黑洞的視覺展示是無比壯麗的,而既然我們此刻誰都不理解黑洞,都在猜想,都不確定,那麼諾蘭在電影中所進行的“愛”的猜想也便未嘗不可。然而一旦提出解説,就難免落於巢臼,尤其這個解説只作為完整故事的結尾匆匆出現,不再進一步被邏輯拆解分析研究。在這一點上,《星際穿越》的確更類似於《超時空接觸》,充滿了科幻的激情和熱忱,卻還沒能站到哲學的高度,由科幻最後走向嚴肅的信仰。

所以《星際穿越》最終解決的並不是科幻最終極的哲學問題,它解決的還是好萊塢的問題。

《星際穿越》觀後感 篇七

看整部片子的過程中,經常感覺自己的大腦如同蘋果電腦屏幕上旋轉的那個小圓圈,處於正在運行的過載狀態,信息量太大:美輪美奐的太空、遙遠而孤寂的藍色星球、硬科幻著稱的各種艙體儀表扳手、有些聒噪又忠誠的機器人、長鬍子了的Rust帥氣的側臉、海瑟薇美麗的紅脣、瑰麗如同流動着的時間的蟲洞,整部電影如同一副色彩斑斕又細緻入微的工筆畫卷,每一個角度看去都有無限維度的可能性。

命運/選擇

一邊是過去的維度中的Cooper面對哭泣的Murphy硬着心腸走掉,一邊是現在的維度中的Cooper在書架的這一邊撕心裂肺地吼着:STAY。原來一直就沒有什麼“TA們”或者“Ghost”,一直都是我們,現在的我們,未來的我們,自己選擇自己,然後再拯救世界。

那麼這一切到底是必然還是偶然,是我們自己指引我們自己向前嗎?是否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而這注定,又恰恰是我們自己,現在或者以後所決定的軌跡?那麼如果一件事在當時看來無比正確,而在後來看來又無比錯誤呢?我們的“意欲”,真的是自由的嗎。如果不是自由選擇的,又何來英雄可言。如果這冥冥註定的一切,指引我們走向黑暗的那一端,又何來別的力氣可以抵抗呢。

墨菲定律。

渺小

Murphy曾經對着老去的教授説,I will finish what you have started。這句話在許多英雄事蹟的故事中,都聽人説過。而用在此處,則真切的感受到人類的生命和智慧在時間的維度中,顯得是多麼渺小。

從最開始用日晷和龐大的天文台笨拙的測量天體的運動,到第一架飛機試着飛起來,到今天的一切,那是許許多多的生命一點一點接續完成的事業,且還有那樣多的未完成。而身在其中孜孜不倦奮鬥了一生的人,甚至沒有機會一窺某一項成果的全貌。但是人們卻接續着,直到那最終的真理。

仰望星空

影片的開頭的世界充滿了末世的氣息,不僅僅因為枯萎的莊家和漫天的沙塵暴,而是人們不再仰望星空。唐納德説,我們那個年代,每一天都有新玩意兒面市。而如今老師們覺得登月只是一個政治謊言。

從古希臘到這裏,每一代都有人類仰望着星空,做着關於飛行的夢。這與生計無關,也與實用無關。這不滅的好奇心,才是我們生命的意義。我們永遠都要去探險,不管這茫茫宇宙中會遇見什麼,這才是科幻小説與電影真正激動人心的地方。

Love

海瑟薇同學絮絮叨叨説愛的時候,大家都處於對她笨拙的氣頭上,沒有細聽。直到後來,直到Murphy回來拿那塊手錶,直到Cooper終於歸來見到了女兒,直到她終於到了愛德蒙德的星球,才來得及細想她的話。愛是某種維度的我們尚不能完全理解的物體嗎,愛有什麼用,甚至在極端的情況下,深愛着一個死去的人有什麼用處呢?愛並不使我們變智慧反而會使我們失去理智、脆弱或者心痛。然而人類依然奮不顧身的愛着,甚至只有愛,才是一切行為的合理解釋。

缺席

Cooper回來看女兒兒子23年人生的場景最催淚。如果你缺席了你最愛的人的幾乎全部人生,你還是否真的在ta的人生中?

生存本能/種族繁衍

其實我非常同意Brand教授的觀點,從理智的情況,大約非常難有Plan A的可能性,最好的選擇就是Plan B,保住人類的星星之火。這也是安德的遊戲中那另一智慧生物所做的選擇。

然而這是違反人類天性的,人類生存的本能如此強大,只有愛的力量能夠與之匹敵,否則它可以趨勢人們去做任何事。這一點Mann説得也非常清楚且make sense。

《星際穿越》觀後感 篇八

Murphy和哥哥是完全兩種不同的人,一種相信拯救,一種相信堅守。影片中一直在探討遺棄的話題,是否被父親遺棄。而最後仍是地球上的人類尋找到出路自救。正如不斷吟唱的那首詩,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rage against the dying light。

(忽然想到,兒子守護房子與那片玉米地,不正是Cooper臨走時候託付的。每個人的愛有自己的方式。)

機器人

從銀河系搭車到星球大戰,能幹可靠幽默貧嘴的機器人永遠是星際旅行之必備,有時候,比人還要好。

最後,再一次在同樣一個廳在同樣的午夜場看了一部好片子。還沒來得及好好看技術的影評和分析。僅為私人觀影記錄。

最近恰好翻出高中時候辦的理科雜誌《星空》,頗有些遺憾最終選擇了文科的道路,如果學些理工的專業,不知看來是否更有趣。

其實電影還提到了好多其他也很大的命題,環保、人類的需索無度、科技與民生之爭,以上提到的尚有許多沒有來得及細想,這部電影本身的主題太錯綜,已經超出了科幻的範疇。只是每次看到這樣的電影或者書,都會再次驚歎人類能夠創造出這樣充滿想象的美的東西來。

《星際穿越》觀後感 篇九

《星際穿越》是一部20xx年上映,由著名導演諾蘭執導的電影。我當時在它一上映時就去IMAX影院看了一遍,可還是覺得不夠過癮,自己在家裏又看了三遍。

電影講述的是在未來地球上,土地貧瘠,糧食問題嚴重,人們不再像往常一樣仰望星空尋找靈感,而是把所有的經費投入到維持人類這個龐大集體的苟延殘喘,可此時,因為引力異常,前NASA宇航員得知了有成員仍在一個位置區域內實施拯救人類逃離地球的計劃,於是他飛向了太空,到孤獨宇宙的另一端來尋找人類的新家園。

《星際穿越》動用了人類電影史上最宏大的場景,從三維空間到高維空間,蟲洞的左右兩端,黑洞的裏側外側,講述了一個最為簡單的道理:愛是唯一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的東西。

主人公為什麼要拋開自己的家人,尤其是自己最愛的女兒,去太空進行探索?為什麼他説“我曾一直是守護者,而我現在要做開拓者”?不僅僅是因為他一直有探索宇宙奧祕的個人理想,更是因為他對女兒深深的愛,不希望女兒在地球上死去。而女兒為什麼在父親消失在茫茫宇宙中幾十年後一直堅持對黑洞及量子力學的研究?為什麼一直向飛船發送視頻?因為她愛着父親,也堅信父親愛着她,更堅信父親也許死亡,但依然存在。

正是這份愛,穿越了維度的限制,逃脱了連光都逃不過的黑洞的束縛,從黑洞內側穿過了黑洞,飛過了蟲洞及宇宙星系,在不為人知的世界的另一個盡頭,讓父女找到了彼此的心,即便是宇宙再宏偉,時空再撲朔迷離,即使兩人只是整個世界這個極為龐大的座標系中兩個小到可以忽略的點,有愛,將這兩點連成線段,彼此也不會孤獨。

相信大家對《哈利波特》這一系列小説都不陌生,書中的哈利波特,一個大難不死的男孩,憑藉着他身上擁有着的神祕力量——“愛”打敗了伏地魔。他的愛,源於父母,在伏地魔準備念出阿瓦達索命咒時,哈利的母親擋在了他們中間,用自己的愛,不但為哈利鑄造了一層無堅不摧的保護罩,更是給了哈利和伏地魔血戰到底的堅定信念和無畏的勇氣。他的愛,也源於教父。正是這種愛促使着他去神祕事務所營救教父,幫助他抵抗伏地魔的攝神取念。他的愛,還源於兩名忠實夥伴的默默陪伴。他的愛,更是源於為他犧牲的雙面間諜,斯內普教授。斯內普教授之死,讓哈利真正明白了愛的力量。他所有的親人、朋友給予他的愛,幫助他征服了攝魂怪的寒意,征服了伏地魔。

哈利波特和星際穿越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事物,實則十分相似,他們都講述了主人公在他人引領下,不僅找到還理解了愛的力量。星際穿越的主人公庫珀,本不相信愛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他更信任物理學中的公式和方程,可是在艾米莉亞和各種人類無法解釋的超自然現象下,他選擇了相信愛。哈利波特一開始也不相信愛,但是在鄧布利多的指引下,他發現了這種比伏地魔的致命法術更神奇、更厲害的魔法。在《星際穿越》中,諾蘭用了無限的時空來刻畫愛,而在《哈利波特》中,羅琳用了整個魔法世界來刻畫愛。

我本不相信愛,在我看來,她十分的感性,捉摸不透。可現如今,我認為愛也是一種能量或物質,她可以為人所擁有,更是可以被量化。若是在更高的維度空間中,和時間一樣,愛或許就是一個維度,她能解釋科學所解釋 不了的許多難題。

《星際穿越》觀後感 篇十

影院大規模復工之後選擇的第一部是即將下線的《星際穿越》。這些年越來越關注太空題材的影片,會被片中人類面對寂寞無助和生存極限時,所顯露出人性的本質所感染而自省,再比如《火星救援》《地心引力》《太空旅客》等等。

關於科幻內容的演繹

《星際穿越》無疑在科幻理論上最硬核的一部,也將蟲洞黑洞穿越時空五維空間等演繹得明瞭生動(這部分值得二刷)。

科技強國,我朝各位大師除了刷歷史,刷熱點,刷情感,也刷刷科幻題材,給年輕一代更多的引導和啟發吧。

感人的場景與對白

片中有很多經典對白,最打動我的一句:(當孩子出生時)現在我們(父母)就是孩子以後的回憶了。看上去很深情的一句,其實也很扎心。

而最感人的一幕是雖然不知生死,子女每年還是會定期向身處外太空的父親發去視頻信號,分享成長點滴。而與世隔絕每日生活在狹窄的飛行器中的父親,看到這些早已淚崩,也因此一直抱着要回到地球拯救人類的堅定信念。

關於選角

選角方面,馬修麥康納那口濃重的口音(德州?)實在是不符合太空宇航員的人設,缺乏嚴謹專業的態度。印象中,最具科技感的男星非《源代碼》中的Jake莫屬。

女主方面,安妮海瑟薇偏重情感演繹,還是桑德拉布洛克在《地心引力》中的表現更具宇航員氣質。

把自己吃成胖子的馬(特)達(蒙)太適合演反面角色了,而邁克爾凱恩不愧是英國老戲骨,就是越老越帥的那一掛的,鑑定完畢。

關於電影音樂

雖然不是諾蘭的死忠粉,但他對色彩和音樂的偏好如此鮮明,很容易就聽出影片的音樂出自作曲大師—漢斯季默之手,他在《敦刻爾克》中的音樂斬獲奧斯卡獎。

關於觀影感悟

影片帶來的。最大啟示是人性的表露在關鍵時刻會決定人類的生死存亡,自私和過多的情感介入會導致決策方向性的偏差。那些性命攸關的任務一定要交給對的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影片試圖渲染只有愛可以穿越時空,而事實上,人類的生存欲和心存希望才是驅動一切發展的原動力,包括但不限於穿越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