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寫八佰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2W

寫八佰觀後感精品多篇

《八佰》觀後感 篇一

今天上完了週末補習班,媽媽答應我的要求,帶我去看新上映的電影《八佰》。

電影開始之前的氛圍讓我震撼,每個人都屏住呼吸,盯着屏幕,現場氣氛安靜,雖然還沒有開始,甚至屏幕還沒有亮,大家都非常期待,因為中國軍人值得被期待。隨着安靜的氛圍,電影開始了,片頭的故事就非常激烈,被衝散的隊伍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休息,可是卻看到了日本人對中國軍人處刑,刑法惡劣,不忍直視,被發現後也沒能逃躲毒掌。

僅有的400軍人在四號倉庫,意味着中國軍人要面對四萬日本軍人,他們為什麼要選擇留在倉庫,就是為了身後的平民,為了他們中國軍人沒有退縮,勇敢抵抗。四意味着死,中國軍人也有家,有妻有兒,可是他們肩負重任,在他們眼裏只有國家,把生命於不顧,把身體當作一張紙,一個抗日工具。

一河之隔,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原本的農民也逐漸大膽,拿起槍對準敵人,拉起阪口。誰都會期盼天堂,就如現在的我們,沒有中國軍人的守護,我們可以在中國生活的舒舒坦坦嗎?不可能的。軍人也不想死,但是他們死了,死的人就會更多。中國軍人在那麼小的倉庫裏面對敵人的百萬大軍,日本人用車,用芥子毒氣,用戰鬥機……可是中國軍人只有一把槍,一副精疲力竭的身體,但是卻可以守住好多天。電影中有一個小男孩叫小湖北,年紀可能和我差不多,甚至更小,可是他並不害怕,他的那一句話讓我觸動:老子不怕——一個正直上學堂的孩子説出了這樣一句話,他原本可以在家裏好好學習,可是天有不測風,日本的侵略導致他們無論可退,只好為了國家做點什麼。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為軍,為父報仇,為國盡忠,讓我子孫後代,再不受此恥辱。

《八佰》是一段真實的歷史故事,是屬於歷史的每一個人的故事,也是現在我們所要銘記的的歷史。通過觀看這部電影,使我深刻地體會到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發奮圖強,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報效先烈,讓先烈們知道,中國不但保住了,而且更強大,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我們中國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

佰觀後感 篇二

看了《八佰》這部英勇壯烈的抗日影片,我很受鼓舞、感觸頗深,內心充滿了感慨、無奈、憤怒和不屈。也看到了在日本侵華時期,由於國力的不濟和時局的動盪,國人所表現出的無助和麻木,以及以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的綏靖態度。

影片講述了在淞滬會戰中,為了掩護國民軍隊第88師撤退、為了喚醒國人的抗日熱情、為了贏得國際社會的支持和援助、為了證明中國軍隊還在戰鬥,國民軍隊五二四團鎮守四行倉庫,用鮮血築起堅實的抗日防線,用區區400血肉之軀打退日寇一波接一波的猛烈攻擊,為抗日戰爭最終勝利奠定堅實基礎,為徹底粉碎了日軍三個月侵佔全中國的狂妄計劃起到重要作用。影片用一次小戰役,深入刻畫了抗日戰爭期間,國民軍隊奮勇抵抗外來侵略,誓死保衞民族尊嚴的英勇氣概,以及中華民族視死如歸的堅毅頑強。雖是小戰役,卻是整個抗日戰爭的縮影,反映出戰爭的悽慘和悲壯,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四行倉庫裏的“八佰”勇士,拼死守衞上海的英勇行為,讓人感動,他們的勇氣讓人敬佩,他們用鮮血鑄成抗日戰爭的堅固長城,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支持,也徹底喚醒了失去信心和勇氣的麻木國人和沉睡的中華民族,徹底改變了世界對日本侵華的醜陋罪惡行為的縱容態度。讓全世界看到中國軍隊沒有放棄抵抗,他們一直還在英勇地戰鬥,“中華民族沒有亡,中國沒有亡!”

影片深入刻畫了租界區歌舞昇平、霓虹璀璨和僅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內悲慘壯烈、血肉模糊的強烈對比,展現抗日戰爭時期舊中國的沒落和悲哀,民族意志力的鬆散、渙散,國家存亡岌岌可危。國家太需要一場英勇悲壯的戰鬥,來鼓舞人心、重新凝聚民族力量,來震懾外來侵略。此刻,四行倉庫裏的“八佰”勇士浴血奮戰,保衞家園的壯舉,正當其時,在淞滬大地上燃起星星之火,凝聚燎原之勢。

影片塑造了國民軍隊寧死不屈的英勇形象和無數被捲入戰爭的普通百姓的視死如歸。在這“八佰”勇士中,很多隻是“無縛雞之力”的百姓、很多還只是孩子,但面對國恥家恨,毅然選擇捐軀報國,捍衞民族尊嚴。雖無名於史冊,但他們誓死抗爭的勇氣和決心,深深地刻在了中華民族的不朽豐碑上,烙在了祖國人民的心中。

當代表着國家和民族的旗幟,雖千瘡百孔卻依然屹立在四行倉庫頂上時,當租界的鐵柵欄伸出國人接納的雙手時,中華民族站起來了!

《八佰》觀後感心得體會600字 篇三

“中華不亡,中華民族不亡,中華民族萬歲。”這個聲音在我耳旁迴盪,使我熱血沸騰。你肯定非常好奇,我耳旁為什麼會有這種聲音,事情是這樣的,我今天和全班同學去看了一部抗戰類的電影《八佰》。

電影開始,第88師524團第一營進入了四行倉庫,在守衞的第一天裏,日本用了挖掘機把牆鑿開,隨後接連着日本軍人衝了進來,有的日本人頂着鐵皮開始鑿牆。有的中國軍人直接往自己身上綁住了炸藥,一個一個的跳下去引爆炸藥。

第二天,有三個人想要通過下面的河水來逃跑,結果在拐彎處遇見了日本人派來偷襲的敢死隊,三人立馬潛下水,中途有一人要上去換水,但如果上去就一定會被發現,所以其他二人連忙拉住了他,過了一會兒,日本人走了,那個人也死了,兩個人遊了出去,有一個人立馬喊:“小湖北日本人來偷襲了,日本人來偷襲了。”上面橋上要傳去電話線,但日本有狙擊手,有一個名叫刀子的人過去傳,他先用帽子試探,狙擊手果然開槍了,他趁着狙擊手換彈的時間一路狂奔,但是卻在肚子上種了一搶,他躲在掩體後面突然站起,用力一拋,電話線過去了,但狙擊手卻一搶命中了他的頭部。

第三天,中國軍人升旗,要讓旗杆不倒,一個個中國人去扶着旗杆,日本人開着飛機掃射,有一個人用槍瞄準,“砰”一聲,飛機被打跑了,因為擋風玻璃被射爆了,當這個人還沉浸在自己打破玻璃的喜悦中,而旁邊的人卻不淡定了,因為那個人看見射下飛機的人的肚子被射破了。

最後一天晚上,大部隊撤退,在租借的橋上的門縫中伸出了無數雙手來迎接軍人們。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到了林則徐的一句名言: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想,從今天開始,我也要做個真正的男子漢,我會用我的整個生命去保衞我的祖國。

《八佰》電影觀後感 篇四

八月份,電影大作《八佰》即將上映的消息紛紛刷爆朋友圈,可以看出各位觀眾們還是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的。有人預測,《八佰》上映後,其票房很有可能會超過2017年的票房冠軍《戰狼2》。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電影《八佰》由管虎導演,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影片,本應該於2019年7月5日全國上映,最後卻擱置了。

想必大家和我一樣都很清楚,《八佰》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而這起歷史事件,便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淞滬會戰。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便加快了侵華的步伐,並提出了三個月的計劃。為了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中國軍隊奮起反擊。而電影《八佰》,便講述了發生在淞滬會戰期間一個著名的歷史故事。

1838年,淞滬會戰進入相持階段,為掩護我軍的行動,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軍駐守四行倉庫。此時的四行倉庫西面和北面已被日軍佔領,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與未被佔領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為一個“孤島”,進入四行倉庫,也就成了孤軍。部隊進駐後,謝晉元與一營長楊瑞符集合部隊作簡短動員,説明奉命掩護大軍撤退並據守四行倉庫--這個當時上海唯一屬於中國軍隊守衞的一塊國土,第一營已是離開大部隊的一隻孤軍。他要求全體官兵,抱必死決心,與倉庫共存亡,剩最後一人,也要堅守陣地。

後來,謝晉元與全體官兵一起齊心協力,多次打退了日軍的進攻。第一天戰鬥,我軍共消滅敵兵80餘名,傷敵更多,日本侵略者受到中國人民的嚴厲懲罰,“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又一次被打破了。其實,堅守四行倉庫的只有一個營的兵力。該營士兵陳德鬆在《殊死報國的四行孤軍》一文詳細記述道:“以該團第一營為基幹,組成加強營,仍用團番號。全團410人左右,一個機槍連三個步兵連,一個迫擊炮排。”為迷惑敵人,在記者採訪時,謝晉元假告800人。這才有了“八百壯士”之説。

八佰

八佰的歷史背景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以後,中國軍隊第88師是最先進入戰場抗擊日軍的中國部隊。最初謝晉元是作為第262旅參謀主任,在寶山路商務印書館對面的樓上在最前線指揮戰鬥。戰鬥到9月中旬,第524團團附

黃永淮在戰鬥中身負重傷,第262旅旅長便任命謝晉元為新任團附,指揮該團負責正面陣地的防守任務。

因戰況激烈,該團先後補充了4次兵員,原來的老兵在戰火中不斷犧牲,補充人員主要來自地方保安團。戰鬥至10月下旬,面對日軍的不斷增兵,中國軍隊發現如果死守閘北,將有被包圍殲滅的危險,於是下令中國軍隊撤退到蘇州河南岸防守。但為了配合外交,給世人留下中國軍隊仍堅守蘇州河北岸抗戰的印象,於是決定讓第88師留下一部分部隊,作為中國最後的軍隊堅守。

對於留下來最後堅守的軍隊,師長孫元良很清楚他們將面臨的結果,曾表示留置閘北守備最後陣地的部隊,最多是犧牲,最少也是犧牲。”最終孫元良決定以中校團附謝晉元率第262旅524團固守原第88師師部所在的四行倉庫為據點,作為中國在閘北的最後一支部隊堅守蘇州河北岸。這便是堅守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及所率領的部隊被稱為“四行孤軍的原因。

孫元良親自向謝晉元在四行倉庫下達了率第一營死守上海最後陣地的命令。之所以將最後兩支中國軍隊死守的陣地設在四行倉庫基於以下幾點考慮:首先四行倉庫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堅固易於防守,並容易掌握部隊。四行倉庫作為原第88師師部,糧食和彈藥都儲存了很多,而且為了防止自來水管被日軍截斷,還有大量的飲用水儲存。

佰觀後感 篇五

苟活着在淡紅色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前行。──題記

前段時間,朋友來長沙出差,工作之餘,我請假和她約在張家界見面。閒談之中,她説想看電影《八佰》,可一直沒有機會看。為了滿足她的小心心,晚飯之後,我隱瞞了自己已經看過一遍的事實,和她一起去看了《八佰》。回想起電影剛上映那會兒和同伴第一次看《八佰》的場景,真的是連我自己也哭笑不得。不知道是工作忒累的緣故,還是電影時間太過於長了,我在電影播放快一個小時的時候居然睡着了,所以在看完電影后,我對影片沒有一個深刻的印象,直到這次和朋友一起看完影片,我才有勇氣寫下這篇觀後感。

電影《八佰》是伴隨着一位老奶奶對兒時的回憶逐漸拉開了序幕,影片主要講述抗日戰爭期間88師524團一個加強營以420人之兵力四天四夜竭盡全力抗擊日軍的事蹟。全片以一匹被束縛着且象徵民主和自由的白馬為線索,深刻的暗喻了戰爭的本質和普通人民對光明的渴望,通過羣體形象描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人性的複雜和昇華。影片中的英雄人物眾多,好像沒有一個主角,但又好像人人都是主角。電影結束後,我有了和往常看完電影不一樣的感觸,腦海中閃過的不是某一個明星,而是一個又一個鮮活的英雄人物形象。影片中的每個人都有其自己的特點和值得讓人深思的地方,比如一心為國捐軀的謝晉元師長,膽小懦弱的文弱書生老算盤,一直想逃跑但最終勇敢面對戰爭不再退縮的端午,年幼膽小但最終成長起來的小湖北,全身綁滿炸藥為護國而勇敢一躍的陳樹生,以及給日軍提供情報並採訪軍人的記者方興文等等。影片沒有刻意地去塑造某一個英雄人物形象,而是極力展現不同的人面對戰爭時的表現,但每一位人物的心理描寫卻被刻畫得淋漓盡致。

從側面的角度看,影片也以極度質感且略帶諷刺的鏡頭描述了蘇州河兩岸兩個世界鮮明的對比,一河兩岸,一邊租界、一邊戰場;一邊天堂、一邊地獄;一邊是抗日戰士們堅守在四行倉庫與日軍的激烈戰鬥、炮火連天和慘烈人寰場景,一邊卻是英租界內人們的燈紅酒綠、歌舞昇平和車水馬龍的場景。而英租界的居民態度也是一直在變化,當然這裏面也少不了看與被看的人物刻畫,居民們由看客身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戰爭的漠然的態度逐漸投入到無比支持524團。居民在面對戰爭時產生的恐懼與不安,以及到最後,一隻隻手伸過鐵門迎接槍林彈雨的戰士們,與戰士們團結一心。

在此次看影片《八佰》的過程中,我數次感觸至極而落淚。我第一次落淚是日軍動用特種設備向四行倉庫逼進的戰爭場景,敵人拼命挖四行倉庫牆洞企圖安裝炸藥,發出號令要在三個小時內攻下四行倉庫。面對日軍的漸漸逼近,年僅21歲的陳樹生直接把炸彈綁在自己身上,給母親留下捨身取義,兒所願也八個字,然後從樓上義無反顧地跳了下去。戰士一個個在身上綁好炸藥,排着隊,依次報出自己的名字、籍貫,毫不猶豫為護國而勇敢一躍,用血肉之軀和敵寇同歸於盡。面對戰爭的殘酷無情,戰士們一個個拼死力爭、寧死不屈,不僅讓居民們們一個個咬牙切齒着,義憤填膺,就連何香凝先生也流着眼淚發出國民皆如此,倭寇何敢!的壯言!

影片中還有很多場景令人感動不已,賭場幫忙的古惑仔刀子捨命跑過橋給四行倉庫的抗日戰士們送電話線,在民族和國家命運面前,他表現出了放蕩不羈、勇敢熱血的男兒魂。短短的幾秒鐘,將中國熱血男兒的勇敢無畏精神展現的淋漓盡致。隨後,開賭場的蓉姐為抗日英雄捐贈旗幟,親自交到楊慧敏手中,年僅15歲的楊慧敏獨自渡過蘇州河送國旗給師長謝晉元,堪稱是巾幗不讓鬚眉的女中豪傑。謝晉元在面對堅持防守兩天和升起國旗的選擇時,他和戰士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升起旗幟。儘管他們知道升起軍旗會遭到敵人更猛烈的攻擊,堅守會更加困難,但還是義無反顧地升旗、護旗,並與敵人展開生死搏鬥。他們明白民族的榮譽感和喚起民族意識比單純的防禦更重要。面對日軍飛機低空俯衝,子彈射在一根根支架上,眼看旗幟就要倒下,將士們不畏犧牲,把肉體之軀暴露在敵人強悍的軍機下,讓我瞬間淚如雨下。戰士們為護國旗而一個個倒下又一個個前赴後繼,用自己的雙手頑強地支撐着旗杆,將滿是彈孔的旗幟高高地飄揚在了四行倉庫的樓頂。讓我第三次落淚的瞬間,就是端午護旗時候的男兒擔當。他拿起機槍,瞄準敵人的飛機一陣擊打,迸發出的超強信念、無懼無畏的精神,才讓敵機大減囂張氣焰而撤去。但端午卻中槍了,然而他自己卻沒有發現。他説他想和小湖北一起在大上海照張相,滿肚子的腸子等都流露到了外面,他們沒有讓小湖北看到。但臨終也沒有實現願望,是記者方興文為他拍了臨終的照片!那一瞬間的震撼和無奈,可能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外面只能感同,卻無法身受!

影片最後戰士們沐浴,為自己搭建墳墓,衝橋等情節更是讓我震撼不已。日本軍隊寧願為炸掉四行倉庫得罪英租界,也要滅掉88師524團。那一瞬間,師長謝晉元看着戰士們一個個被日軍的槍彈擊中倒下,可回頭一看,一隻隻手伸過鐵門迎接槍林彈雨的戰士們,與戰士們團結一心。他明白了,四天四夜的戰爭已然讓國人覺醒。

電影《八佰》播完了,但它給我的震撼已然不是以上語言簡單的描述,它將會永遠存在我的記憶中。和朋友走出電影院,我站在電影院門口,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望着遠方明亮的燈光,看着身邊擦身而過的行人,聽着街頭歡快的音樂,不由地想起影片開頭所言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微笑。

佰觀後感 篇六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説實話,我並不怎麼適宜看這類太過慘烈、悲壯,甚至血腥的戰爭片。可是,終究經不住幾個女人語言的渲染,按捺不住蠢蠢欲動的好奇心,單槍匹馬跑電影院看了。

《八佰》,並非是一部煽情的“催淚”片,可是很多的細節與場面卻讓你不由地心潮翻湧,激情澎湃,眼中蓄滿了複雜的淚。相比太多誇張的抗戰片,《八佰》給人的感覺是真實。是的,人性的真實。主角有“以身殉國,兒之所願”,為國家,為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也有膽小懦弱,殺只雞估計都不敢的小人物,他們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想死,想回家。影片中當端午端着槍對着想要逃跑的老算盤時,老算盤那一番涕淚交流的“貪生”告白,很是真實。人都是怕死的,誰都不想死,只是在戰爭面前,有人選擇了捨生取義。影片對小人物的揣摩和刻畫,讓觀眾看到了戰爭殘酷而殘忍的一面,也感受到了人性的真實。

一江之隔,天堂與地獄。一邊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繁華大上海景象,一邊是戰火紛飛,是生與死的交鋒,是民族的存亡。歌舞昇平中的人們,隔岸觀火,仿如在看一場戰爭片。這二個畫面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與情感衝擊。人生百態,人生眾相。

隨着劇情的發展,各種人物的心理也發生了變化,麻木不仁的心靈被震動,民族熱情被喚醒,抗日激情被點燃……影片中的“闊少”,在敵機的掃蕩中飛奔跨橋送電話線;體單力薄的女學生橫江送紅旗;只想着看看新世界的端午,小湖北,貪生怕死的瓜慫,他們的變與最後的壯舉,無不震撼人心。

送旗升旗護旗,經歷了血與火的淬鍊。説實話,看“護旗”那段時,我心中很是不忍,那麼多鮮活的生命,轉瞬間就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一個個倒下了。我甚至有點不理解導演為何要做這樣的安排?明知道力量懸殊,明知道這樣的行為基本等於“送死”,為什麼要用這麼多生命去“前赴後繼”?難道就不能等戰況穩定些,等到最後的勝利?難道就是為了“作秀”一場“英勇戲”給外媒看?後來,謝團那句:“依靠我們四百人沒用,我們要叫醒四萬萬人”。才明白這場慘烈戰爭的最大意義,並不是能否打贏守住四行倉庫,而是為叫醒千千萬萬同胞而戰。

“喚醒”,也許就是此次戰役的目地,也是電影想要表達的吧。中華民族從來不乏血性!

一個個英雄人物,他們用血肉之軀,書寫了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中極其英勇悲壯的一筆。

歲月之所以靜好,是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戰爭的血腥與殘酷,讓人更加珍惜當下的幸福與和平。

借用導演管虎的一句話:“生難做人傑,死亦非鬼雄,但是他們活過。”

《八佰》觀後感心得體會1300字 篇七

英雄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不斷成長而來的。

想起幾年前去南京,拜謁完中山陵,順着水榭路向東步行到靈谷寺,因為在這裏,這裏埋葬着一羣向死而生的英雄。位於“正氣堂”後面的國軍陣亡將士公墓,早已改建為草坪與花壇。在墓地的北側,還建有兩座“一·二八淞滬抗戰”碑柱,分別寫着“第五軍淞滬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和“第十九路軍淞滬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

碑是老的,字卻是新的。

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後,蓄意破壞墓地,磨掉了碑上大部分文字,只剩下碑柱。顯而易見,日軍對中國軍隊的怨恨,不是來自五年前的“一·二八淞滬抗戰”,而是源於三個月前的“八·一三淞滬會戰”。這場長達三個月的慘烈對戰,標誌着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最先防禦上海的國軍第87、88師,配備全制式德國武器裝備,實為國軍精鋭,卻在日軍的猛烈攻勢中,傷亡慘重、無以為繼,不得不退守至上海西部郊區。

為掩護戰友向西撤退,國軍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率領數百兵士,面對敵軍,以四行倉庫為據點,堅守了四天四夜,為淞滬會戰劃上了濃墨重彩的句點,他們也被世人盛讚為“八百壯士”。

電影開場,就把觀眾看傻了,這都是什麼人吶?這就是八佰勇士?老中青逃兵三人組,老葫蘆躲着槍子兒、在戰場上胡鑽亂竄;端午看見日軍就動彈不得、嚇得瑟瑟發抖;小湖北就不説了,才十三歲,還是個半大小孩兒。等他們被收編進四行倉庫的守軍,還沒完呢,只會算賬、不會打仗的老算盤,光想着溜號;老鐵看着五大三粗這麼大一坨,真打起來只會躺平裝死……之後,隨着劇情的推進,在日軍一輪又一輪的猛烈進攻下,在戰友奮不顧身的血戰中,這些散兵遊勇開始慢慢有了變化。

當老鐵看到戰友倒在血泊中,聽到他含糊喊着“幫我補槍位”時,或許還做不到拿起槍打退從窗口攻入的敵軍,但他出於本能的善良,畏畏縮縮想要把他拖到安全的地方,勇氣已經開始萌芽。

當端午看到罵他罵得最兇的山東兵、義無反顧地發起自殺衝鋒時,他或許還沒有意識到,山東兵掉落的趙雲皮影,已經埋下一顆種子,正慢慢改變他的人生軌跡,預示着英勇壯烈的結局。當小湖北看到總是笑眯眯、送他西洋點心的七月哥,就在他面前慘死時,似乎一夜之間長大,也似乎已經註定了,他最後是走還是留的終極選擇。在這些細膩而又粗獷的場景中,我們見他們所見、聽他們所聽、感他們所感,讓他們的角色弧光顯得真實可信。

《八佰》所呈現的,是一羣英雄的塑造過程,是一個個身經百戰的鬥士,在極端逆境中爆發的驚人意志力;也有一個個怕死、有私心的普通人,在退無可退中慢慢覺醒的可貴勇氣。

從片中愛國將士的捨生取義、羣眾態度的轉變以及明示上峯放棄這四百人等情節,基本能夠提煉出本片的主題:體現抗日戰爭促進了中國人民民族意識的覺醒、批判腐朽的國軍對無數底層士兵熱血的浪費、呼籲民眾銘記愛國將士的浴血奮戰。

我輩皆黃帝子孫,華族胄裔,生當其時,身負干戈,不能驅逐日寇出中國,何以為人!

我們誓率全體紅軍,聯合友軍,即日開赴前線,與日寇決一死戰,復我河山,保我民族,保衞國家,是我天職。

——朱德抗日宣言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八佰》觀後感 篇八

影院上映了電影《八佰》,之前爸爸就告訴我這是一部抗日戰爭的愛國電影,所以一直很期待,今日我超額完成了爸爸給我佈置的暑假作業,晚上爸爸獎勵我到影院看電影,電影《八佰》講述的是淞滬會戰期間,謝晉元帶領四百多名戰士拼命阻擊日軍,為大部隊的撤退贏得時間,謝晉元率部隊孤軍奮戰在四行倉庫和優勢兵力的日軍抗戰長達四天四夜的真實歷史,電影中當看到將士們為了阻止日軍的進攻,排隊拿着成捆的手榴彈跳下樓和日軍同歸於盡,當一名女學生冒着槍林彈雨遊過蘇州河,把裹在身上的國旗獻給守衞四行倉庫的將士時,他們的大無畏深深震撼了我,讓我深深認識到我們現在的和平幸福生活都是前輩用生命換來的,我要更加珍惜,好好學習,長大後也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八佰》觀後感心得體會800字 篇九

星期六晚上,媽媽帶我看了《八佰》這部電影,我覺得特別有意義。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之間只有一條河的距離,他們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戰爭,他們只有400人卻對外聲稱有800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故事,是日本宣稱三個小時讓上海淪陷,攻破四行倉庫。於是,英國人和日本人打下了賭,因為租界是英國人的地盤,所以他們有權接受。所有在租界的中國人,都跑出家門在圍欄邊觀看這一場戰爭。童子軍們正在積極的讓人們捐贈食物、錢財、水和藥品送到四行倉庫內。很多的士兵都留下了東西寄回家鄉,這是一場殘忍的戰爭。為什麼呢,因為日本人要求用飛機重炮和挖掘機等重力武器來突破四行倉庫,但是會避開租界。這讓我感覺到,國家不強大就會到處被欺負,日本明目張膽的侵略中國,可是別的國家只是看熱鬧,所以,我發現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自己國家變得強大才是根本。

戰爭打響了。現在士兵只有300多人,根本不是日本的對手,但是他們永不放棄,一定不讓上海淪陷,不讓四行倉庫毀滅,他們在四行倉庫的樓頂,升起了國旗,謝團長謝晉元,讓所有的士兵舒舒服服的洗個澡,乾乾淨淨的去打仗,不要給國家丟面子。首先英國士兵鋪了一大面紅十字,這裏就是安全區,之後,日本人的飛機會對四行倉庫進行慘烈的攻擊,士兵需要跑到租界那邊才有重生的機會。所有的士兵都在樓底下進行準備。首先,謝團長帶領敢死隊去探道,其他軍人再一排一排的過去。日本人的飛機上有重機槍,他不斷的瘋狂掃射士兵們,眼看着士兵一個個倒下,忽然,英國人也拿起了獵槍,他們幫助士兵攻打日本飛機。其中在租界有一個教授,他從家裏拿來了一杆珍藏已久的獵槍,也開始射,有一個人聽見士兵需要藥品嗎啡了,也把家裏的兩大箱嗎啡拿出來貢獻給士兵,2萬多中國人,都在為士兵加油。最終三小時到了,日本沒有攻下四行倉庫,全國人民都在為他們歡呼,中國勝利了!

我特別激動,因為中國靠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打敗了日本強大的軍隊。中國不亡,人民就不會亡。我以後也要做個軍人,保衞祖國,效力國家!

謹以此文,致敬共和國的勇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