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蹟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9W

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蹟觀後感【精彩多篇】

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一

6月16日上午9時至17日凌晨5時,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凌雲縣遭遇強降雨,持續暴雨引發山洪,黃文秀在抗洪救災途中不幸遇難。黃文秀從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畢業之後,回到家鄉百色支援建設,成為廣西百色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的第一書記。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看完各家媒體對黃文秀事蹟的報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現代社會發展的節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為何物。可能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孩提時代,説起自己的人生理想,那一定是要成為偉大的數學家或者科學家,為整個人類的發展做貢獻。而隨著年紀的增長,思維以及認知的具化,理想漸漸成為考一所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經濟獨立、獨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夠拼湊得起最初夢想的藍圖。也許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越來越淺薄,也許是因為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許是對於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的認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黃文秀的事蹟,正是能夠讓我們在感動、感慨的同時,從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樣的力量盪滌靈魂、砥礪初心、呼喚擔當。

時代呼喚黨員幹部的擔當。黃文秀在扶貧日記中寫道:“一位世界著名的社會學家説過,‘一個國家的落後在於精英的落後,而精英的落後在於嘲笑民眾的落後’,我們黨深刻明白這個道理,從而提出要教育扶持一批人脱貧,並且扶貧要扶志和扶智,這樣一個切實為羣眾謀發展、謀福利的黨,我怎麼能不響應號召呢?”廣大黨員幹部,在開展扶貧工作中,更是要以身作則,樹立為人民服務、建功立業的決心和信心。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要不得,畏手畏腳怕出錯而不做事要不得,紙上談兵不深入羣眾、不深入基層調研要不得,“數字”脱貧和虛假脱貧更要不得。我們肩上擔負着使命、責任、信仰、人民羣眾的期望而負重前行,前行的路上或許荊棘滿布,或許有過不被理解、不被接納,但又何足無懼,當一個人的思想強大到足以凌駕時間與空間,當一個黨員幹部把實現人民羣眾的美好生活作為自己的追求,忘“小我”而追求“大我”,便可以做到寵辱不驚,便可以做到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時代呼喚青年一代的擔當。現在很多青年學生從小就生長在兩代人給他們搭建起的“温室”裏,對於人生的規劃可能更多的在於實現自我。因此,“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種在少年時代就樹立起來的宏偉志向、為國家和民族而奮鬥終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對青少年的核心價值觀引導中顯得尤為重要。黃文秀身為北京師範大學的碩士畢業生,畢業後沒有貪戀大都市的繁華,沒有衡量個人的得失而選擇一條可能更開闊、更安逸的道路,而是選擇回到家鄉、反哺家鄉、建設家鄉。筆者認為,黃文秀事蹟也應該宣傳到更多的學校、更多青年學生的視線,不是説簡單的鼓勵廣大青年到基層去工作,而是為了引導青年一代的價值觀,是要他們博覽羣書、全面發展、求真務實、不斷增強自己的綜合素養,引導他們樹立更遠大的人生理想,為投身於社會主義建設而奮鬥。由此,國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來。

郭明義觀後感 篇二

5月16日我段組織觀看了電影《郭明義》,讓我的心靈得到震撼。雖然故事並不複雜,可是郭明義言行舉止卻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裏,他的追求,正是當代弘揚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毛澤東曾經説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 郭明義正是這樣的人,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着我們前進!

影片中每一個場景都感動我,觸動我……腦海中總是浮現出他每次捐血的情景、為貧困孩子捐款的場景以及他的女兒每次回家只能睡在狹窄過道里的場景。他對別人的慷慨與對個人的清貧比起來顯得如此的耀眼,而他不求任何回報的行為更加折射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傑出品質:共產黨員是無私奉獻的,共產黨員是助人為樂的,共產黨員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郭明義的事蹟,平凡而偉大。他的快樂源於他的付出,不是回報;他的幸福在於幫助可以幫助的每一個人,而不是得到別人的幫助。他雖然在物質上一貧如洗,但在精神上極大富裕,他的快樂是純粹的,他的內心是充足的。

他是一個普通人,卻有着常人沒有的情懷。別人不相信郭明義能33年如一日的踐行雷鋒精神。但郭明義説‘我就是做黨章中應該做的事。他是活生生的人,就在我們身邊,他的言行舉止不能誇張,要讓人信服,還要讓人感動,理解他的信仰和幸福觀,並要感染到每一個人。

在充滿物質誘惑的今天,我們每一位黨員都要學習他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學習他忠於職守、愛崗敬業的主人翁精神,時刻把黨的宗旨記在心裏,立足本職,嚴於律己,服務好社會,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創造出不平凡的事蹟。

郭明義觀後感 篇三

影片以郭明義幫助身患白血病的女孩——苗苗尋找配型為主線,圍繞糾結其中的金錢、生命、家庭等種。種矛盾,深刻展現了郭明義豐富而美善的內心世界和堅定的人生信仰,真實地藝術化地反映出他崇高的價值觀、幸福觀,他的高尚境界和博大情懷。

郭明義最為感人之處是他無私奉獻精神。

他是一個被白血病患者稱之為爸爸的老好人,一個有着三次福利分房機會最終卻讓給他人的“活雷鋒”。在他眼裏總能夠找到比自己更困難的人,在絕望與失落面前他總能挺身而出,拉住別人的雙手給人信心的人。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堅持做好事很難。郭明義卻做到了。郭明義同志20年無償獻血,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先後為身邊工友、特困學生和災區羣眾捐款12萬元,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一串串驚人的數字,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平凡人的不平凡。為了幫助身患白血病的患兒,郭明義積極加入了“中華骨髓庫”。為了尋找合適的肝細胞為素昧平生的患者配型,他走遍鞍山大街小巷,餓了以方便麪榨菜為糧,累了找家街頭小棧寄宿,歷時三年,鍥而不捨,堅持同患者手拉手,決不放棄,終於用真誠與執着挽救了一個又一個年輕的生命。

一個人自己做好事不難,難得是帶動許多人一起做。他7次發起無償獻血的倡議,共有6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累計獻血15萬毫升;他發起的捐資助學活動,有28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資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萬元;他發起成立的遺體和眼角膜捐獻志願者俱樂部,已有2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

郭明義可貴之處還有他對工作的不懈追求。

他是一個被外國專家譽為最軸的中國人。從部隊到地方,從礦山司機到黨委幹事,從國外專家的翻譯到風雨無阻的公路管理員,他對待任何事情都兢兢業業、盡職盡責。他刻苦鑽研業務,為廠裏追回1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得到外方公司欣賞,外方專家兩次勸他跳槽,並承諾收入可高出他當時工資的6—7倍,他絲毫不為所動。他負責43公里長公路的建設和管護工作,每天步行提前2小時到達採場並堅持15年,累計獻工1.5萬多小時。為了挽救國家財產,面對潰壩危險,他毫不退縮。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的鞍鋼工人的身影。

郭明義的事蹟,平凡而偉大。他的快樂源於他的付出,不是回報;他的幸福在於幫助可以幫助的每一個人,而不是得到別人的幫助。他雖然在物質上一貧如洗,但在精神上極大富裕,他的快樂是純粹的,他的內心是充足的。

在充滿物質誘惑的今天,我們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學習他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學習他忠於職守、愛崗敬業的主人翁精神,時刻把黨的宗旨記在心裏,立足本職,淡泊名利、嚴於律己,服務好社會,造福好人民,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創造出不平凡的事蹟。

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四

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脱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我們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20_年3月,我積極響應祖國的召喚和組織的號召,積極投身脱貧攻堅偉大事業。這是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沒有想到我的人生會有這樣的一段經歷,但自己從來就沒有後悔過,反而為自己能有機會參與國家脱貧事業深感驕傲。目前我已在義縣白廟子鄉閆家屯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已近兩年,兩年的駐村工作使我深知投身脱貧攻堅這項事業的艱難,黃文秀作為一名女同志能立志投身這項工作更彌足不易。這樣的有志青年,成千上萬這樣的有志青年,正是黨、國家、人民所需要的”。黃文秀正是這樣一個好青年。她矢志改變家鄉面貌的鮮明人生追求和堅定決心,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為了使自己活得更有意義,生存更有價值。

學習黃文秀,就要學習她堅守初心使命。“幹部要把黨的初心、黨的使命銘刻於心,這樣,人生奮鬥才有更高的思想起點,才有不竭的精神動力。”黃文秀雙腳走在泥土裏,將扶貧當作“心中的長征”。她心繫家鄉父老脱貧大事,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始終心懷強烈的愛民、憂民、為民、惠民之心,才能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學習黃文秀,就要學習她堅守初心使命。“幹部要把黨的初心、黨的使命銘刻於心,這樣,人生奮鬥才有更高的思想起點,才有不竭的精神動力。”黃文秀雙腳走在泥土裏,將扶貧當作“心中的長征”。她心繫家鄉父老脱貧大事,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始終心懷強烈的愛民、憂民、為民、惠民之心,才能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學習黃文秀,就要學習她傾力擔當奉獻。“幹部成長無捷徑可走,經風雨、見世面才能壯筋骨、長才幹。“只有紮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她説“長征的戰士死都不怕,這點困難算什麼”,她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困難踩在腳下、把扶貧當作長征,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幹勁,完成着各項脱貧攻堅任務。基層工作很難,但總有人在做實事;崇高不遠,就在身邊的那些堅守者身上。在這條新時代的長征路上,一大批的有志青年和駐村幹部在不斷探索開拓創新,尋找着脱貧致富之路;有許許多多個黃文秀們正攜着年輕熱血的信念,繼續在脱貧攻堅前沿一線拼搏。學習黃文秀就要學習她短暫青春迸發出的閃光點和優秀品質,把她未竟事業繼續下去,守得住初心,牢記使命,積極投身無悔的脱貧攻堅事業,帶領村民共赴美好的幸福生活!

郭明義觀後感 篇五

現代社會,需要向郭明義這樣的活雷鋒,向郭明義這樣的不顧小家顧大家的模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要學習郭明義同志一心為他人、一心為工作的崇高品質,學習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堅定理想信念,學習他在新時期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和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高尚道德情操。

他在工作上兢兢業業,每天都早來晚走,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堅持無償獻血6萬多毫升,他先後為特困家庭和災區羣眾捐款12萬,先後資助180多特困生,發起多次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倡議。

郭明義同志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黨員最基本的責任和義務,覺得自己被黨組織所信任,被羣眾所信賴,感到很 充實,很快樂、很幸福。他始終保持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用大愛譜寫了和諧社會的新篇章。

作為一名社區人員,一名新黨員,我要學習郭明義同志愛崗敬業,不怕吃苦,不怕犧牲的精神,幹一行愛一行,立足本職,任勞任怨,要有強烈的事業心,進取心和責任感,嚴格要求自己,在本職崗位上積極主動勤勤懇懇,以紮實的工作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觀看了電影《郭明義》,讓我第一次較全面的看到郭明義,這樣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一個捨己為人的好人,一個新時代的活雷鋒。電影從藝術創作的角度淚中帶笑、以點帶面的展示了郭明義的生活和事蹟。我被感染着,一個詞不斷在我腦海中浮現,那就是“信念”,和平的年代沒有了戰爭的硝煙,沒有了五六十年代建設新中國的“幹勁”,人們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郭明義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用行動踐行着一名黨員的信仰,延續着雷鋒的故事。

他的生活在助人中得到滿足,在被助人的臉上得到欣慰,他是一個精神富有的人,我為曾經淺薄的質疑感到羞愧。人的追求不同,但相同的至少應該有一點,那就是做一個好人。佛家的“福報”,哲學的“因果”,我雖然沒有宗教信仰,但我相信一切善行都是做的途徑一個好人,勿以善小而不為,郭明義就在點滴的小事中匯聚了大愛。親其師信其道,郭明義因為自己的善行而感染了許多人。我更加確信人性之中的閃光是源於精神世界的豐滿。

今天下午單位組織觀看電影《郭明義》,説實話我認為這部電影談不上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但確實是一部製作精良,展示人世間真、善、美的好作品,在觀映過程中,深深被其打動。在這個商業影片、大製作充斥的時代裏,這部作品肯定不會有火爆的票房,但確實在某個時刻,在安靜中盪滌過人的心靈,讓人同那些善良、樸實的人們在起,感受着真正的生命品質。

郭明義的事蹟很了不起。直到看了這部電影,才覺得拉近了與這樣模範人物的距離,走近了他的生活場景和精神世界。利己性,特別是在個人物質條件還不寬裕的條件下的利己性是人的本性,也是被社會廣泛認可的道德範圍,而為什麼郭明義在生活條件並不富裕的情況下,全情付出去幫助那些貧病中的人們呢?就像他的女兒問到的“為什麼爸爸眼中總有那麼多生活不如我們的人呢?”,隨着劇情的展開,人們漸漸開始理解他,他經歷過失去親人的痛,他深切地感受到在危難甚至是絕望中的人當得到別人幫助時的那種温暖和力量,他用一顆愛心喚起了無數顆深入絕境中的人對愛的信心,對生的希望。在這種時候郭明義深切得體會出了生命的價值,精神的無上的滿足。他是無私的,他也是自私的,在他的價值觀裏,幸福並不是住上大房子,開上好車子,幸福來自於當他的愛心為危難中人們命運帶來轉機時,天邊那絢麗的霞光。

還想説的是,影片中對郭明義事蹟的展示選材精當,演員表演真實,感情表達準確,各個場景構圖、色彩運用細膩,的確是一部值得稱道的好作品。作為一個普通人,距離郭明義的精神境界還很遠,所謂“見賢思齊”,我們可能做不到,但最起碼應該懂得讚賞,懂得感動,懂得敬仰,懂得在遇到同樣的情況時也獻出一份微薄的力量。

有我與無我本身就充滿着無窮的誘惑,引人遐想。無我更是有着多重境界,而郭明義正處於這多重境界中的最高層。夫妻二人每月四五千元的收入,完全可以過得上中等以上的富裕的物質生活,然而郭明義卻把這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捐給了那些需要幫助身處困境的人,使那麼多的人重新走上課堂、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以無我而利他,這種中華文化的傳統精髓多麼契合地體現在郭明義的身上。而更讓人歎為觀止的是,他的這種善行並非一次、二次、三次,而是始終如一地堅持,以至於變成了他人生之必需、人生之習慣、人生之要義,這就已經非常鮮明地把郭明義從小我昇華到大我,從有我昇華到無我,從無我昇華到利他,郭明義已經不再是一個普通而平凡的職工,而是成為一種時代精神的化身,成為高揚於社會的一面旗幟,成為民族精神、傳統美德的集大成者。

郭明義是一口深不可測的井,井底閃耀的是中華文明之光。許多接觸過、採訪過郭明義的人都説,郭明義的身上可挖掘的閃光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然而就我們已經看到、聽到的這些,已經足以讓世人感動。

是的,美德如陳釀歷久彌香。具有這種美德的人一生都會如陳釀般散發着沁人心脾的幽香,吸引人、引導人、淨化人、陶冶人。郭明義就像是一本散發着墨香的教科書,在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教給人們如何做人、做事。

無我是為了利他。物質財富可以使人富足。然而在物質利益面前,郭明義想到的首先是讓困難的人過得更好些,而不是自己的小家、小天地、小圈子。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甚至用自己的血液、血小板、甚至骨髓等等,他成了一個真正的完全的共產主義者。

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六

暴雨如注、電閃雷鳴,洶湧的洪水漫過道路,眼前是黑壓壓的模糊世界……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30歲的壯族女幹部黃文秀生前傳回的最後視頻畫面。

“不忘初心”,説到底就是不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祖國事業謀發展的崇高目標,時時刻刻牢記人民的利益,是一句説起來簡單,卻需要一生為之奮鬥的話語。縱觀我國和我黨發展的歷史,在每個年代總會湧現着那麼一些人,為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中國人民的美好未來不斷奮鬥着,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哪怕是最寶貴的生命。

不忘初心,源於對人民羣眾負責的態度。人民羣眾是我黨執政最大的底氣,也是祖國蓬勃發展最根本的力量和保障,重視人民羣眾的利益,為人民羣眾謀幸福,是一個黨員應該時刻銘記於心的。正是因為對人民羣眾負責的態度,時刻牽掛着人民羣眾的利益,黃文秀同志在看到天氣預報之後,想到的是駐村地點人民羣眾的人身財產安危,毅然返回駐地去幫助當地羣眾抵禦自然災害。

不忘初心,給人以無所畏懼的力量。正是因為堅定不移信仰社會主義,許多黨員同志才會一直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無私付出。當面對狂風暴雨的時候,黃文秀同志並沒有退縮,而是毅然決然地踏上馳援貧困村民的道路,在趕赴駐村地點的途中,還不忘聯繫同事,詢問村民的受災情況。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黃文秀同志生前的事蹟,再一次讓全黨上下的同志受到了“不忘初心”的力量,作為一名黨員,我們應該主動向該同志學習,保持一名黨員的先進性、純潔性,時刻把羣眾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守初心、擔使命,與人民羣眾緊緊相依在一起。如果多一些像黃文秀同志一樣的好黨員,何愁人民不幸福、祖國不復興呢。

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七

6月16日晚,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的第一書記黃文秀,在驅車探查暴雨災情時,途遇洪水襲擊,不幸遇難。這位年僅三十歲的的壯族女幹部,最終倒在了她一直深愛着的家鄉。

如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已經成了許多黨員幹部的口頭禪,而黃文秀,卻是用自己的生命來見證了自己的承諾。

其實,從這位第一書記的履歷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這位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的碩士高材生,其實完全可以選擇條件更加優渥的職位,而她卻因為為了報答家鄉的養育之恩,毫不猶豫的在畢業之後報考了當地的選調生。

百色這個地方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可能極為陌生,而即使是廣西本地人,對於這個偏遠的地級市也沒有太多的印象,而她卻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這塊土地。這正是對“不忘初心”這句話的最佳詮釋。

作為黨員,我們更應該學習黃文秀同志這種精神和品質。在暴雨如注,電閃雷鳴之際,這位第一書記卻沒有絲毫猶豫,立即驅車趕往自己正在扶貧攻堅的村落,若非如此,她又何至於因洪水爆發而殞命。

周總理曾説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十年寒窗,她離開了大山,然而也正是十年寒窗,又給了她回到大山造福百姓的能力和決心。而這樣的事蹟其實也絕非個例,我們相信,在每個年代,都有這種願意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拼搏和努力的無名英雄,這些人無論身處何處,擔任何種職務,都是我們整個民族的希望和未來的力量源泉。

第一書記,其主要職責就是幫助農村黨組織完善和強化基層建設,身背重託、肩扛責任,而黃文秀同志,在她的日常工作中,也無時無刻不在踐行着這一理念。在她任職期間,對百坭村的村情、民情、貧情都有着極為精準的認知,“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黃文秀同志生前的事蹟,值得每一名黨員的學習。我們應該主動學習她時刻關注羣眾的利益的這個初心,若這樣的黨員再多一些,我們的國家又何愁沒辦法復興?

學習黃文秀先進事蹟觀後感 篇八

近日_親自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黃文秀同志不幸遇難,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親切慰問。他強調,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脱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黃文秀的精神深深打動並震撼着我們每一個黨員幹部的心。人生自古誰無死,碧血丹心照汗青。她選擇了脱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她的人生還不夠長但是已經足夠厚重。2016年她從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回到家鄉百色工作。2018年3月,黃文秀同志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到樂業縣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埋頭苦幹,帶領88户418名貧困羣眾脱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2019年6月17日凌晨,她在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

我們的時代需要這樣的好青年。他們青春正好,具有高等教育學歷,本身具有了一身本領,但是追求的不是個人的小幸福,追求的是為了人民為了時代無私奉獻自己的青春。他們的就業選擇是邊遠窮困人才缺乏的地區。北師大研究生畢業,黃文秀的就業選擇給無數的高校學子提供了一個榜樣。不要一味追求大城市的舒適生活,想一想國家的需要。不要一味追求個人的安穩幸福,想一想底層人民對於人才的渴求,想一想民族對自己的呼喚。一個人不能只是為自己而活。

我們的人民需要這樣的好乾部。年紀輕輕,她主動到基層去,到扶貧一線去,甚至願意為此獻出自己的寶貴的生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她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無悔的青春,踐行着一個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她北師大碩士畢業,放棄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革命老區百色;她選擇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把雙腳扎進泥土,為羣眾脱貧攻堅殫精竭慮;她忍痛告別重病卧牀的父親,深夜冒雨奔向受災羣眾,面對危險堅定前行,不幸遭遇突如其來的山洪,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

她的人生定格在芳華綻放的30歲。短暫的一生,留給了我們一座精神的豐碑。她堅守初心使命,用生命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對信仰的無比忠誠,無愧於‘時代楷模’的稱號。如今新時代的長征路給我們出了更多的考卷,我們一定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學習她的奉獻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譜寫更加輝煌的篇章,用自己的努力,答好新時代為民服務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