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黃旭華事蹟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7W

第一篇:2014感動中國人物黃旭華事蹟

黃旭華事蹟觀後感

2014感動中國人物黃旭華事蹟: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

人物簡介:

黃旭華,廣東省揭陽市揭東縣玉湖鎮新寮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國第一代核動力潛艇研製創始人之一,曾任核動力潛艇總設計師,中國核潛艇總體研究設計所所長。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曾先後於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2年獲國防科工委二等獎,他參與完成的我國第一代核替艇研製獲198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導彈核潛艇研製獲199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業總公司勞動模範。1989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

黃旭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之一,著名船舶專家、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作為我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開拓了我國核潛艇的研製領域。

事蹟材料:

結緣核潛艇

黃旭華原籍廣東省揭陽市,1926年3月出生於廣東海豐田墘鎮。在家鄉讀過國中後,為了進入有名的省立高中,年少的他步行數十公里跋山涉水去廣東梅縣再輾轉廣西桂林中學求學。從小生長在海邊的他,戰亂中見到日軍的艦艇炮擊沿海城市,他就暗下決心,要為振興祖國造船事業作出貢獻。就為了這個目標,他在考取上海交通大學的時候選擇了船舶製造專業。從此,黃旭華與船舶、艦艇結下了不解之緣。1949年,黃旭華從上海交大船舶製造系畢業。青年時代的黃旭華懷有滿腔的愛國熱情,同年他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地下黨組織,開始了為黨奉獻一生的歷程。

新中國成立後,黃旭華開始從事艦船研製工作,先後從事過民用船舶和軍用艦艇的研究設計工作。然而,他從來沒想到自己的名字會和核潛艇連在一起。1958年,聶榮臻元帥向中央請求研製導彈核潛艇,黨中央、毛主席很快批准。核潛艇研製馬上進入準備狀態,曾有過幾年仿製蘇式常規潛艇經歷又畢業於上海交大船舶製造專業的黃旭華被選中參加研製。1959年,前蘇聯領袖赫魯曉夫訪華,我國領導人希望前蘇聯幫助中國發展核潛艇。但赫魯曉夫認為中國人造不了核潛艇,只要前蘇聯有,大家建立聯合艦隊就可以了。赫魯曉夫的傲慢令毛澤東發出巨人的怒吼: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從那時起,黃旭華的人生就牢牢地和核潛艇拴在了一起。

“藍色巨鯨”出海

1958年國家批准核潛艇工程立項之後,當時年僅32歲的黃旭華便與一批科研人員告別家人,隱姓埋名來到偏僻的半島上,開始研製中國第一代核潛艇。

在當時中國這樣一個艦船製造基礎薄弱的國度,進行這項尖端複雜的國防科研是很困難的。當時困難之大,今天難以想象:沒有特厚鋼材的加工設備,甚至連核潛艇專用的特殊高強度鋼板的研製工作也沒有開始;艇上成千上萬的零件設備,上百公里長的電纜、管道,涉及全國24個省市的2014多家工廠和科研單位,工程複雜,牽涉面廣,難度可想而知;尤其關鍵的是當時我們的核工業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而國外可借鑑的資料和發表的論文真假難辨,每查閲一份資料都要求用 “第三隻眼”去認真分析、反覆試驗。1962年,這項工程不得不暫時下馬,但仍保留部分技術骨幹繼續關鍵技術的研究。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成功爆炸給研製工作吹來了東風,核動力問題的解決成為可能。1965年,中央批覆同意該工程上馬,我國的第一艘核潛艇從此正式開始研製。

誰能想到,在研究工作開始時只有黃旭華等少數人搞過幾年蘇式仿製潛艇。核潛艇是啥模樣,大家都沒見過。研究探索過程中,他們弄來一個核潛艇玩具模型,拆了裝、裝了又拆,而對 “真傢伙”的內部結構則一無所知。黃旭華碰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潛艇的形狀。他選擇了難度很大但卻是最先進的水滴線型為艇體的形狀。常規潛艇因大部分時間可水面航行而大多采用適應水面航行的常規線型,而核潛艇大部分時間在水下航行,為了儘量(請收藏本站:)減少水對潛艇的阻力,必須採用水滴型體。為了掌握水滴型體水下和水面航行的操縱性,美國採取了分三步走的辦法。我們是不是要跟在人家後面亦步亦趨呢?黃旭華帶領設計人員一頭扎進綜合性實驗室,在實驗室裏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

在解決我國核潛艇建造以及如何一步跨越美國幾代產品,進入20世紀60年代初期世界水平等重大技術決策上,黃旭華和其他研究人員共同組織,依靠廣大科技人員,從我國科學技術和工業生產能力出發,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靠着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和無私奉獻這 “三件法寶”,工程終於取得了巨大進展。沒有計算機,黃旭華及其團隊就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出幾萬個數據,解決了核潛艇的操縱性問題,核潛艇外形設計三步並作一步,成功研製出了水滴型。這之後,科技人員又圍繞着新式潛艇的15個難題展開了攻堅戰。最後,這些難點又被綜合為七大技術關鍵。技術攻堅戰打得十分漂亮,從1965年~1970年,在不到5年的時間裏先後取得了成功,其中一些成果已經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終於,中國的核潛艇搞出來了!核潛艇各項性能也均超過美國的第一艘核潛艇。

1970年12月26日,中國的 “藍色巨鯨”下海試航!中國成為繼美國、前蘇聯、英國、法國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1974年8月1日,中央軍委發佈命令,將我國第一艘核潛艇命名為 “長征一號”,正式編入海軍戰鬥序列。1981年,我國第一艘導彈核潛艇順利下水。1988年,我國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試驗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能力的國家。人民海軍也由此成為一支戰略性軍種。

首位親自下水深潛的總設計師

1988年初,核潛艇按設計極限深度在南海作深潛試驗。這一年黃旭華已經62歲。內行人都明白,這是一次重要的試驗,也是一次最危險的試驗。幾百米在地面上再平常不過,但在水下這可是核潛艇下潛的極限深度,具有很大的危險性。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核潛艇 “長尾鯊”號在深潛試驗中還未接近極限深度300米時出事了,核潛艇和艇上160多人全部葬身海底。世界上曾有10多艘核潛艇在進行試驗或航行時沉沒了。

中國只有常規潛艇下潛經驗,而核潛艇要複雜得多、危險得多。這艘從裏到外全部由中國人自己造出來的核潛艇,能闖過首次深潛試驗的大關嗎?黃旭華和同事們再一次檢查每一台設備、每一塊鋼板、每一條焊縫、每一根管道,確認萬無一失才決定下潛。按説試驗時黃旭華在指揮艇上坐鎮指揮就可以了,但他為增強參試人員的信心和掌握第一手試驗資料,堅持上艇親自作深潛試驗:50米、100米……當到達設計深度時,核潛艇的艇殼每平方釐米要承受幾十公斤的壓力,巨大的水壓使艇身多處發出 “咔噠” “咔噠”的聲響,在水下幾百米深處聽起來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黃旭華鎮定自若,指揮試驗人員記錄各項有關數據直至最後勝利。終於潛艇在設計要求深處一切完好,深潛試驗成功了!黃旭華成為世界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參加深潛試驗的第一人。

由於嚴格的保密制度,長期以來黃旭華不能向親友透露自己是幹什麼的,也由於研製工作實在太緊張,從1958年~1986年,他沒有回過一次老家探望雙親。30年來,他的8個兄弟姐妹不知道他在搞核潛艇,父親臨終時也不知這個兒子在幹什麼,母親從60來歲盼到93歲才見到兒子一面。30年,別夢依稀。面對親人、面對事業,黃旭華隱姓埋名30載,默默無聞、寂然無名。正是這些無私的科技工作者,在人們難以想象的困難條件下,用智慧、用無堅不摧的愛國精神,書寫出了壯麗的核潛艇詩篇。

黃旭華院士曾兩次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全國科學大會獎、何樑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如今年過八旬的他雖已退下一線,但仍在為國防武器裝備的現代化建設孜孜不倦、獻智獻策。

主要成就

在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的多次海上試驗任務中,他作為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副指揮,嚴格執行上級指示,處理了許多重大技術問題,並榮獲船舶工業總公司個人一等功。曾先後於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2年獲國防科工委二等獎,他參與完成的我國第一代核替艇研製獲198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導彈核潛艇研製獲199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業總公司勞動模範。1989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

1958年,聶榮臻元帥以戰略家的勇氣向中央請求搞核潛艇,黨中央、毛主席很快批准。核潛艇研製馬上進入準備狀態,曾有過幾年仿製蘇式常規潛艇經歷又畢業於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黃旭華被選中參研。黃旭華説,“船”和“艇”沾邊兒,組織上則看中了他寬闊前額下面潛藏的智慧。1959年,赫魯曉夫訪華,中國提出希望蘇聯幫助,但赫魯曉夫認為,中國人造不了核潛艇,只要蘇聯有了,大家建立聯合艦隊就可以了。赫魯曉夫的傲慢,令毛澤東發出巨人的怒吼: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從那時起,黃旭華的人生就牢牢地和核潛艇拴在了一起。

核潛艇,被稱為集海底核電站、海底導彈發射場和海底城市於一體的尖端工程。誰能想到中國的核潛艇竟是從玩玩具開始的。當時,只有黃旭華等少數人搞過幾年蘇式仿製潛艇,潛艇和核潛艇有着根本區別,核潛艇什麼模樣,大家都沒見過。他們弄來一個核潛艇玩具模型,拆了裝,裝了又拆,而“真傢伙”的內部結構則一無所知。黃旭華碰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潛艇的形狀。可不要小看這個形狀,它對於在阻力很大的海水裏航行的潛艇來説,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黃旭華選擇了難度很大,但卻是最先進的水滴線型為艇體的形狀。為了確定水滴線型的可行性,他和同志們在實驗室裏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試驗,沒有試驗風洞和大型水池,沒有厚鋼板加工設備,關鍵的是中國還沒有陸上核電站。1963年這項工程不得不暫時下馬。1965年,二、六機部黨組建議恢復研製工作,中央很快批覆同意重新上馬。

黃旭華十分清楚,研製核潛艇,美國走了三步,原蘇聯走了五步。中國怎麼搞?照美式蘇式,穩妥,但時間拖不起。一步到位,時間短,但風險太大。可是我們有什麼理由非走別人的老路不可呢?就象戰鬥中不能走偵察兵走過的老路而要走偵察兵畫給你最近的線路那樣,黃旭華選擇了“太多風險” 的路——三步並作一步——一步到位。

這是一條看似平坦卻步履艱辛的路。當時,國外資料真假難分,虛實難辨。某外刊資料稱:為保證導彈發射落點精度,美國打算在艇上裝一個65噸重的大陀螺,以穩定其航行狀態。但這麼大的物體中國不能生產,設計組反覆論證分析試驗數據,表明沒它也行。但專家爭論激烈,人家比我們先進都用,我們不用,發射時潛艇翻了誰敢負責?打不中目標誰敢負責?黃旭華想:我們是獨立研究,不是抄襲,有什麼必要跟在人家屁股後邊跑?既然試驗可以不裝,就應該相信自己的試驗——不裝,黃旭華拍板定案。後來得知,其實美國壓根就沒有裝,黃旭華總算沒上當。

這之後,科技人員又圍繞着新式潛艇的15個難題展開了攻堅戰。最後,這些難點又綜合為七大技術關鍵。這些攻堅戰打得十分漂亮,在不到5年的時間裏,先後取得了成功,其中一些成果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為了中國的核潛艇,新婚不久,黃旭華告別妻子隻身來到風暴經常光顧的試驗基地。後來他乾脆把家也搬到了荒涼的小島。歷盡艱辛,中國的核潛艇終於搞出來了。

1964年研製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

1970年中國第一艘核潛艇試航。

1974年中國第一艘核動力潛艇交付海軍使用。

1981年中國第一艘導彈核潛艇順利下水。

中國,成為繼美、蘇(今俄)、英、法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1988年初,核潛艇按設計極限在南海作深潛試驗。內行人明白,這是一次重要試驗,也是一次最危險的試驗。所有參試人員明白,中國只有常規潛艇下潛經驗,而核潛艇要複雜得多危險得多。70年代末,美國的“長尾鯊號”就是在深潛試驗時,下去後再沒有上來,艇上160多人全部葬身海底,至今無法知道失敗原因。這艘由裏到外全部由中國人自己造出來的艇,能闖過中國核潛艇研製史上的首次深潛試驗大關嗎?包括有關專家都似有疑慮,有的參試人員做好了犧牲準備,向親人囑託了後事。黃旭華也明白:越是危險的試驗,越需要沉着冷靜,越需要精神集中。他和同事們再一次檢查每一台設備,每一塊鋼板,每一條焊縫,每一根管道,確認萬無一失才決定下潛。按説,試驗時黃旭華應在指揮艇上坐鎮,但他為增強參試人員的信心和掌握第一手試驗資料,堅持上艇親自作深潛試驗:50米、100米……到達深潛設計要求,艇殼承受着巨大的水壓,多處“咔嗒”、“咔嗒”地n向……終於,潛艇在設計要求深處一切完好,深潛試驗成功了,消息傳到家中,一向默默支撐着家庭重擔的妻子竟放聲大哭。當下水試驗的所有任務都按照預想順利完成後,在場的科技人員終於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我們的科技工作者,在人們難以想象的困難條件下,用智慧,用一種無堅不摧的愛國精神,書寫出了壯麗的核潛艇詩篇。

黃旭華,親自下潛300米 黃旭華成為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

第二篇:學習黃旭華院士事蹟心得體會

學習黃旭華院士事蹟心得體會

這段時間,我校教師掀起了學習黃旭華院士的高潮,恰逢前段時間,我看了《鳳凰網》對黃旭華的專訪節目。對黃旭華院士的瞭解更深了一層,感受也更深刻了。

黃旭華,1926年3月12日出生於廣東省海豐縣紅海灣區田墘鎮,祖籍廣東省揭陽縣新寮村(客家人),中船重工集團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開拓了中國核潛艇的研製領域,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要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發展,必須始終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關鍵,必須把人才隊伍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科技創新引領全面振興。而這一切都要依靠教育,沒有優質的教育,科技創新等於紙上談兵。

今天,我們向黃旭華同志學習,就是學習他報效祖國、無私奉獻的崇高品格,學習他敢為人先、鋭意創新、求真務實、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學習他生命不息、學而不倦的學習精神;學習他自覺把個人理想與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把個人志向與民族的振興緊緊聯繫在一起,為中華民族崛起而努力奮鬥的偉大情懷;學習他團結協作、甘為人梯的博大胸懷,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立足崗位,創先爭優,為全面振興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第三篇:向黃旭華院士學習活動心得

向黃旭華院士學習活動心得

4月25日,我市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核潛艇之父、2014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黃旭華專題報告會,黃旭華始終對黨忠誠、任勞任怨、默默奉獻、淡泊名利,執着於黨和國家的事業的事蹟和高尚品格深深感動着我市幹羣。黃旭華院士立足本職崗位,艱苦奮鬥,成為我國核潛艇之父,他為了黨和國家的事業,30年隱姓埋名,身先士卒,默默堅守,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追求和道德情操。黃旭華的感人事蹟不僅是汕尾人的驕傲,更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學習的榜樣。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更應立足本職,做好教書育人工作,深入踐行羣眾路線,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為我市的教育創強,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學習黃旭華院士默默無聞、甘於奉獻的精神,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培養下一代,培養出各行各業傑出人才,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追求。並教育學生以黃旭華院士為榜樣,刻苦學習,立志成才,使自己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才。總之,我們要以黃旭華院士為榜樣,對照先進找差距,着力查找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努力踐行黨的羣眾路線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勇往直前,團結奮鬥,積極凝聚推動汕尾教育事業發展的正能量。紮紮實實做好各項工作,為汕尾振興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國小

***

2014年5月15日

第四篇:觀看黃旭華院士後有感

觀看黃旭華院士後有感

黃旭華,男,87歲,中國第一代核動力潛艇研製創始人之一,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1958年,我國批准核潛艇工程立項。那時中蘇關係尚處於蜜月期,依靠蘇聯提供部分技術資料,是當初考慮的措施之一。1959年,蘇聯提出中斷對中國若干重要項目的援助,對中國施加壓力。毛澤東聽後發誓:“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曾有過幾年仿製蘇式常規潛艇經歷又畢業於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黃旭華被選中參研。

核潛艇是集核電站、導彈發射場和海底城市於一體的尖端工程。中國的核潛艇研製工作是從一個核潛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開始的。

為研製核潛艇,新婚不久的黃旭華告別妻子來到試驗基地。後來他把家安在了小島上。為了艇上千萬台設備,上百公里長的電纜、管道,他要聯絡全國24個省市的2014多家科研單位,工程複雜。那時沒有計算機,他和同事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出成千上萬個數據。

1964年,黃旭華終於帶領團隊研製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1988年,核潛艇按設計極限在南海作深潛試驗。黃旭華親自下潛300米,是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

黃旭華曾先後多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全國科學大會獎等,為國防事業、為我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時代到處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三十載赫赫而無名,花甲年不棄使命。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

被稱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為了造出我們自己的核潛艇,他30年隱姓埋名在荒島工作,無法和家人聯繫,堪稱一部國防版的“潛伏”。他生在廣東,卻早已定居武漢,是中船重工集團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

昨天晚上,“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已經88歲高齡的黃旭華院士入選。他的家人感歎,雖説這個榮譽不關名聲和任何財富,但它告訴我們,國家對這一代科技工作者並未忘記。

“潛伏”30年沒有回過老家

1958年,我國批准核潛艇工程立項。1959年,蘇聯中斷對中國若干重要項目的援助,對中國施加壓力。毛澤東聽後説:“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曾有過幾年仿製蘇式常規潛艇經歷又畢業於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黃旭華被選中參研。這一年開始,由於工作性質需要高度保密,黃旭華開始減少了和家人朋友的 1

聯繫,整整30年沒有回過廣東老家。不多的家信中也只能告訴父母自己在北京工作,但工作單位、地址和具體內容一個字不能透露。

當時,核潛艇長什麼模樣,大家都沒見過,手頭只有一位外交官從國外帶回的一個核潛艇模型。這個玩具模型被專家們拆了又裝,裝了又拆,而“真傢伙”的內部結構則一無所知。黃旭華和同事們克服10多個頂級的難題,逐漸讓中國的核潛艇出現了絲絲“輪廓”。那時沒有計算機,他和同事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出成千上萬個數據。

美國“長尾鯊”號核潛艇在做深潛試驗時,艇上的100多人,下去了就再也沒上來。中國進行這項最危險的試驗時,身為總設計師的黃旭華卻親自下水,這在世界核潛艇研製中從未有過。

1988年,我國政府對外宣佈:中國進行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試驗成功,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擁有第二次核打擊力量的國家。至此,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的研製走完了它的全過程。

“忙得連孃老子都不要了”

無法在父母身邊盡孝,為他們養老送終,可能是黃旭華院士一生的遺憾。黃旭華的父親於20世紀70年代去世,當時黃旭華忙於工作,無法回去奔喪;每年過春節時,家裏的人聚在一起,只有他這個“三哥”永遠缺席,大家都會對他有所埋怨:“不知道在做什麼,忙得連孃老子都不要了!”

1988年,已經兩鬢斑白、62歲的黃旭華終於回到了廣東老家,母親這時已經93歲。當時,有媒體報道了黃旭華的事蹟,老人終於知道了自己這個30年不知蹤跡的三兒子是在進行一項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她把所有的子女都叫到身邊,叮囑他們:“你們要理解你們的三哥,不要再埋怨他。”聽到這句話,黃旭華的眼淚立刻流了下來,母親的理解也讓他釋然了許多。

1995年老人臨終前,黃旭華從北京趕回廣東老家,僅僅兩三個小時後,老人就離世了。直到現在,早已兒孫繞膝的黃旭華院士跟晚輩談起自己的父母,仍然感到心痛和遺憾。

年近90仍每天堅持上班

雖然已經是88歲的高齡,但黃旭華院士的身體仍然很不錯。他除了有輕微的高血糖外,在每年的醫院體檢中,醫生都對他的身體狀態表示滿意。據瞭解,這要歸功於他多年來堅持打太極拳的習慣,黃院士每天都會練習40多分鐘的陳氏太極拳,空閒時喜歡養花。他現在每天還堅持上半天的班。

一位知情人透露,日常生活中,院士一家經常有很濃郁的音樂藝術氛圍。院士擅長揚琴、二胡和小提琴等多種樂器,夫人年輕時很喜歡蘇聯歌曲,現在演唱蘇聯民歌更是駕輕就熟,大女兒也很喜歡演奏小提琴,家裏兩把小提琴都是院士的珍藏,一把自己留着,一把送給了大女兒。只要不出差,平時過節時,家裏都會聚上不少人,舉行一個小型的家庭音樂會。院士和子女伴奏,夫人演唱,很有氣氛。

2014-05-152

第五篇:2014感動中國人物1: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2014感動中國人物1: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1)

2014感動中國人物第一位: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頒獎詞】誓言無聲

時代到處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事蹟】黃旭華,男,87歲,中國第一代核動力潛艇研製創始人之一,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1958年,我國批准核潛艇工程立項。那時中蘇關係尚處於蜜月期,依靠蘇聯提供部分技術資料,是當初考慮的措施之一。1959年,蘇聯提出中斷對中國若干重要項目的援助,對中國施加壓力。毛澤東聽後發誓:“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曾有過幾年仿製蘇式常規潛艇經歷又畢業於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黃旭華被選中參研。

30多年中,8個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黃旭華搞核潛艇,父親臨終時也不知他是幹什麼的,母親從63歲盼到93歲才見到兒子一面。

核潛艇是集核電站、導彈發射場和海底城市於一體的尖端工程。中國的核潛艇研製工作是從一個核潛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開始的。

為研製核潛艇,新婚不久的黃旭華告別妻子來到試驗基地。後來他把家安在了小島上。為了艇上千萬台設備,上百公里長的電纜、管道,他要聯絡全國24個省市的2014多家科研單位,工程複雜。那時沒有計算機,他和同事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出成千上萬個數據。1964年,黃旭華終於帶領團隊研製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1988年,核潛艇按設計極限在南海作深潛試驗。黃旭華親自下潛300米,是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

黃旭華曾先後多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全國科學大會獎等,為國防事業、為我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