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0最美鐵路人觀後感或個人感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1W

2020最美鐵路人觀後感或個人感悟

2020最美鐵路人發佈儀式中,我們知道了有的長年在“慢火車”上為彝族老鄉服務,被譽為大涼山美麗的索瑪花;有的精準服務鐵路疏港運輸,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促進貨運增量......觀看完視頻後,大家有何感悟。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0最美鐵路人觀後感或個人感悟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2020最美鐵路人觀後感一

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0年“最美鐵路人”的先進事蹟,其中成都客運段彝族列車長阿西阿呷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根本宗旨。

如果説高鐵體現了中國發展的速度,那麼“慢火車”傳遞的則是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的温度。成都客運段5633/5634次列車長阿西阿呷就是這份温度的守護者,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凡事蹟。

阿西阿呷十幾歲就上班,十幾歲的少女有很多的青春夢想。可她的青春夢想就像一顆道釘,牢牢地“釘”在了成昆鐵路線上,“釘”在了小慢車的方寸之地,把萬千旅客送出了大山去向遠方,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把很多的農副產品送進了集市,變成村民民逐漸富起來的生活來源。扶貧又扶志,阿西阿呷和所有的同事,用二十幾年的歲月,讓慢行的列車,載着村民走上了致富快車道。什麼叫奉獻,能守着自己的工作崗位,以“一輩子一趟車”的真情,守護着承載大涼山鄉親希望的“慢火車”,這就是奉獻。作為小慢車的工作人員,能為家鄉的脱貧致富盡一份力,這也是阿西阿呷心裏對自己工作意義的最準確界定。

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國貧困地區大涼山,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二十幾年,阿西阿呷守着小慢車,不僅是在見證大涼山從貧窮到富有的生活變化,更是身入其中,用實際行動讓大家看到她渴望父老鄉親們富起來不是一時的頭腦發熱,而是以真誠無私的愛,讓她不斷伸出援助之手。她的電話號碼十幾年不變,在朋友圈幫老鄉聯繫農產品的售賣,經常老鄉們還沒下車,農產品就訂購一空。一樁樁,一件件為鄉親服務的事蹟,讓旅客們看到一個鐵路人、一個彝族阿妹為老鄉們脱貧致富的心沒有摻假。這種二十幾年不變的幫助,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愛,沒有人能做到。作為小慢車的工作人員,能為家鄉的脱貧致富盡一份力,這也是阿西阿呷心裏對自己工作意義的界定。

扶貧路上的鐵路人還有很多,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阿克蘇車務段俄霍布拉克車間副主任亞庫甫·阿沙木都也是其中一位,他先後組織修建了3條防滲引水乾渠,解決185户貧困户1000畝核桃的節水灌溉問題。村民們説,這離不開鐵路扶貧工作隊的奉獻。國鐵集團以加強建設扶貧、實施運輸扶貧、落實定點扶貧,為貧困地區脱貧致富做出突出貢獻。

在建設現代化鐵路強國的道路上,越來越多的“阿西阿呷”這樣的鐵路人不畏艱險、奮鬥不息,書寫下新時代可歌可泣的奮鬥故事,詮釋着為民服務的情懷,激勵廣大鐵路幹部職工努力在建設交通強國中當好先行者,散發出最美的光輝。

2020最美鐵路人觀後感二

自參加鐵路工作以來,她一直忙碌在這趟“小慢車”上,熱情爽朗23年如一,細心服務車上每位旅客,電話號碼17年不換,只因那串數字承載着鄉親們的希望。她是大涼山裏美麗的索瑪花,她是“新時代?鐵路榜樣”,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客運段5633/5634次“小慢車”彝族列車長阿西阿呷。

索瑪花開大涼山

彝族旅客貼心人

成昆鐵路開通運營後,“小慢車”不斷穿梭在大涼山裏,已運行近半個世紀,承載着當地彝族旅客出行、經商、上學的願望,成為他們的致富車、運輸車、希望車、校車。

經常乘坐“小慢車”的彝族旅客都知曉阿西阿呷的熱心腸,不少彝族老鄉都有她的電話號碼。“我的電話號碼17年都沒變,因為那不僅僅是一串數字,更是鄉親們困難時的希望。”阿西阿呷説。

2016年夏,正在值乘“小慢車”的阿西阿呷接到一名彝族旅客的電話,請求幫忙尋找離家出走的孩子李苦伍打。阿西阿呷逐個車廂尋找,最後在帶着一羣孩子出行的彝族旅客身旁找到了他,孩子大眼睛裏滿是戒備。

“我是阿呷阿姨,也在大涼山長大。你媽媽發現你不見了,非常着急。明天列車返程時,我帶你回家好嗎?”聽着熟悉的彝語,年幼的李苦伍打漸漸消除了戒心。當天下午“小慢車”到達終點站攀枝花站後,阿西阿呷為李苦伍打送來晚餐,並打來熱水為他擦臉、洗腳。

第二天,“小慢車”返回尼波站,阿西阿呷將李苦伍打平安帶給了孩子父母。“太感謝啦!要是沒有你,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孩子母親握住阿西阿呷的手由衷地表示感謝。

23年來,阿西阿呷儲存的彝族鄉親手機號碼已達到上百個。遇到求助電話,她總是想方設法為他們解決難題。

幫老鄉拓展銷路

脱貧攻堅踐行者

阿西阿呷值乘的“小慢車”途經沿線最大的彝族聚居地,也是國家級貧困縣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車上90%為彝族旅客,因列車低至2元的票價,站站停靠小站以及大運輸量,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小慢車”做起了小生意,脱貧致富,走出大山。

近年來,國家對大涼山地區實施精準扶貧,在政府的幫助下,越來越多彝族老鄉開始建新房。因有部分地區還不通公路,於是“小慢車”便成為彝族老鄉們運送建材的“運輸車”。

老鄉們購買的建材中有木材、磚瓦、鋼筋、防盜門等材料,行李車放滿後,阿西阿呷和工作人員專門騰出幾節車廂碼放建材,引導老鄉們到另外的車廂乘坐,並安排專人看管,確保旅客人身和貨物的安全。

近年來,阿西阿呷也深刻感受到精準扶貧政策給家鄉帶來的變化,特別是現在彝族老鄉對子女教育越來越重視,乘坐“小慢車”去縣城讀書的彝族孩子一年比一年多。每逢週五、週日,列車上盡是穿着校服、揹着書包的彝族娃娃們。每到這時,她對孩子們一路呵護有加,有時還給他們輔導作業,鼓勵他們好好學習,走出大山,踏上成才的希望之路,通過學習改變命運。彝族老鄉也將阿西阿呷當成了孩子們學習的榜樣。

23個冬去春來,在這列穿越大涼山腹地的“小慢車”上,留下了阿西阿呷太多的記憶,她與“小慢車”上的彝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能夠為他們服務,助他們經濟脱貧、精神脱貧,是她最大的心願。

推行四字工作法

詮釋最美鐵路人

阿西阿呷針對彝族旅客的特點,堅持“以人為本,旅客至上”的服務理念,推出了“情、親、真、引”四字工作法,利用休息時間到“小慢車”的各個車班,教授同事們基本彝語對話和彝族風俗禁忌,有效提升了列車服務水平。

列車服務注重“情”。她在班組管理中,注重通過學習旅客運輸心理學,瞭解旅客情緒情感等需求,全面推行“熱心服務、用心交流、細心觀察、耐心聆聽、真心付出”的“五心”服務法,營造文明、温馨和友愛的旅行環境。

對旅客堅持“親”。在班組管理中,她始終堅持親情服務,以講故事、交朋友、談心交流等多種方式,架起了與旅客溝通的橋樑。

對標準堅持“真”。阿西阿呷在抓班組標準管理上,始終堅持做到有無檢查一個樣、客流是否超員一個樣,以“讓標準成為習慣,讓習慣成為自然”作為班組管理的基準,始終貫穿於服務工作的全過程。

對職工堅持“引”。她在班組管理中,根據崗位特點、能力素質、個人特長、旅客需求,開展“爭當服務明星”星級乘務員評選活動,引導班組職工立説立行落實職責;通過開展“涼山情”主題實踐活動,增強職工融入感、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營造學先進、比先進的濃厚氛圍,促進服務質量全面提升。

2017年,在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宣傳部和新華社新媒體中心聯合主辦的全國春運“最美鐵路人”評選中,阿西阿呷榜上有名。成都局集團公司黨政工團近日研究決定,授予阿西阿呷等10名同志2018年度“新時代·成鐵榜樣”稱號。

一步步走來,值乘“小慢車”23載往返於大涼山,海拔近千米鐵道線上的阿西阿呷始終不忘“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初心,用濃濃關愛凝聚温情,真誠服務沿線彝族旅客,讓這趟充滿愛的“小慢車”載着大涼山的彝族旅客,不斷奔向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2020最美鐵路人觀後感三

“最美的彩虹在涼山,北京的火車到涼山……”40多年前,那時火車剛剛開通,這首關於鐵路的彝族民謠傳唱在大涼山區,成為很多涼山兒女心頭抹不去的記憶;40年後,人們的出行方式變了,火車站也變了,但是沒有變化的是對“慢火車”的依賴和感情。

索瑪花開,情暖涼山父老鄉親。“這是一趟運輸車、公交車、扶貧車、校車……”當了23年“慢火車”列車長的阿西阿呷如此總結她對這趟一直忙碌着的“小慢車”的定義。“新時代鐵路榜樣”——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客運段5633/5634次“小慢車”彝族列車長阿西阿呷。23個春華秋實,23年砥礪堅守,阿西阿呷的電話號碼17年未有更換,這趟行駛在成昆線的“小慢車”的車廂中,總能看到阿西阿呷對彝族旅客噓寒問暖、排憂解難的身影,她早已是和當地人們親如一家。為此,阿西阿呷被彝族老鄉們親切地稱為大涼山美麗的“索瑪花”,在這趟滿載希望的扶貧列車上,踐行着鏗鏘玫瑰的不凡人生,書寫着鐵路職工的愛崗敬業。

索瑪花開,助力脱貧向好發展。平凡的榜樣,更彰顯引領的力量。這是一個屬於奮鬥者的時代。以榜樣之光照亮前路,鐵路發展必將更有力量,我們的生活必將更美好。阿西阿呷身為一名共產黨員,在這趟列車上心繫老鄉、情滿列車、造福一方,用鄉音鄉情擔當着,幫助鄉親們扶貧使命與擔當。她用23年的風雨兼程,告訴了人們什麼是“民族團結魚水情”,什麼是“堅守的力量”。這列“小慢車”是大涼山地區精準扶貧的傳輸帶,而阿西阿呷和工作人員則是這傳輸帶的發動器。阿西阿呷作為一名黨員,時刻不忘身上的特殊使命、時刻不忘肩上的責任擔當,在服務羣眾同時,更是讓老鄉們切實體會到黨和國家的給予的關愛,讓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小康生活充滿了信心。

索瑪花開,點贊平凡鐵路崗位。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神州大地上鐵路已是成網密織,而每一位鐵路人則是鐵路發展的肌體細胞,每名鐵路人都是推動人民鐵路事業發展的功臣。然而,鐵路人從來就不是以“我”的個體存在,而是以“集體”的名義生存。相信像阿西阿呷這樣精細服務彝族百姓出行的鐵路人,一定還有許許多多,他們守護着人民的利益,踐行着“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忠實誓言,他們的真情為鐵路事業而爭光添彩,他們的真心為社會發展而續寫温情。就像開行的“小慢車”,它帶給大山的是希望的力量,而運營它的她“奮鬥”與“堅守”者們都是時代新人的模樣!他們雖為像阿西阿呷一樣被熱點關注,但我相信,他們的一言一行只要能温暖着社會,就一定能收穫羣眾的讚許,必定會露出幸福的笑容。因為在他們付出的每一滴汗水裏,折射着助人、奉獻的意義與價值。

索瑪花開23載,一列慢車、一羣渴望幸福的人。阿西阿呷的堅守,展示出新時代鐵路人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的拼搏精神。時代鐵路楷模並不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英雄”,他們也僅是千千萬萬個鐵路事業建設線中的平凡者。相信在平凡崗位上的鐵路人,會伴隨着新時代的發展,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在鐵路先行的精神引領中,助力交通強國的建設發展。

2020最美鐵路人觀後感四

五月的涼山,杜鵑花開得正旺,粉的、紅的、白的……芳香四溢。杜鵑花在彝語裏被稱為“索瑪花”,代表着頑強、堅毅,是彝族人民最喜愛的花朵。穿梭在大涼山的列車上,有一朵美麗熱情的“索瑪花”,用23年的時間温暖旅客、情滿車廂。她正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客運段5633/5634次“小慢車”彝族列車長阿西阿呷,無微不至地照顧着乘坐“小慢車”的鄉親們,為他們的出行提供周到服務,讓人如沐春風。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成昆鐵路開通運營以來,“小慢車”就不斷穿梭在大涼山之間,車次的叫法從未有過變動。作為一名在成昆線長大的“鐵二代”,1996年6月5日,21歲阿西阿呷穿上制服,終於踏上心馳神往的“小慢車”,成為一名光榮的列車員。23年間,她為彝族老哥找回集市上換來的生活用品,幫助失去丈夫的吉瓦阿英,資助總為路費苦惱的吉克瓦,迎接了16個小生命的誕生。國鐵路總公司“2017年春運最美鐵路人”、成都局集團公司“2017年度優秀共產黨員”、2019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一系列榮譽的背後,是阿西阿呷8000多個日夜的奉獻,從普通的列車員成長為列車長,從一名懵懂無知的青春少女成為有着兩個孩子的幸福媽媽,歲月吹皺了阿西阿呷的額頭,卻為她始終堅持的夢想增添了分量。

貼心

延伸服務範圍 貼近旅客需求

阿西阿呷值乘的5633次列車,每天7時40分從普雄站始發,開往攀枝花站。這趟“小慢車”途經涼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跨越的峨邊縣、甘洛縣、越西縣、喜德縣、冕寧縣、德昌縣、米易縣,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地,也是國家級貧困縣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共停靠26個車站。每天7時左右,阿西阿呷都會進行始發前的組織安排,清查本組工作人員手機上交情況,安排列車員做好旅客上車引導工作。7時40分,“小慢車”出發了。回到車上,阿西阿呷開始了巡檢工作。“由於沿途上車的彝族老百姓會帶着土豆、豬、羊等貨品,東西比較多,所佔空間大。於是,我們就把行李車進行改造,增設了牲畜拴掛處,並將車廂內一些座椅撤除,增設大件行李擺放處。”

由於乘坐“小慢車”的旅客基本為彝族百姓,列車上的車廂揭掛、安全提示等設施設備用彝漢雙語進行了註釋。“我們車上配備了8名彝語列車員,方便與旅客進行交流,做好服務。”阿西阿呷告訴記者,“與之前相比,現在我們的廣播員都是用彝漢雙語進行播音。”溝通順暢了,老百姓乘坐得更舒心了。

執着

17年號碼不變 用真情收穫信任

在聽到自己被大家叫做大涼山的索瑪花、彝族同胞的阿米子、“小慢車”的民事調解員時,阿西阿呷總是謙虛地表示,“這是我堅守的崗位,服務鄉親的本職,就像我17年不變的電話號碼,僅僅是為了鄉親在需要我的時候,盡我所能提供幫助。”經常乘坐“小慢車”的彝族旅客幾乎都知道阿西阿呷的電話號碼。

2016年夏,正在值乘“小慢車”的阿西阿呷接到一名彝族旅客的電話,請求幫忙尋找離家出走的孩子李苦伍打。阿西阿呷逐個車廂尋找,最後在帶着一羣孩子出行的彝族旅客身旁找到了他,孩子大眼睛裏滿是警惕。“我是阿呷阿姨,也在大涼山長大。你媽媽發現你不見了,非常着急。明天列車返程時,我帶你回家好嗎?”聽着熟悉的彝語,年幼的李苦伍打漸漸消除了戒心。第二天,“小慢車”返回尼波站,阿西阿呷將李苦伍打平安帶給了孩子父母。

23年來,阿西阿呷手機裏面儲存的彝族鄉親號碼已有上百個。“能夠為鄉親們解決各種難題,我既感到驕傲又自豪。現在又有了微信,不少老鄉加了好友,找我又有了新途徑。”阿西阿呷打趣地説着。

在這趟列車上,幫助乘客是阿西阿呷的分內事、平常事。可是,乘客給她帶來的感動卻常在。阿西阿呷回憶到,有一年冬天,一位彝族老阿媽帶着一個裝滿土豆的大背篼上了“小慢車”。列車抵達冕寧站,老阿媽準備下車時,由於背篼太沉,她站不起來,一下坐在了地上。阿西阿呷趕緊快步走過去,撐住揹簍,幫助老阿媽下車。然而,沒想到的是,在第二天阿西阿呷返回途中,經過樂武車站時,再一次碰到這名彝族老阿媽。“為了等我,她從半山上的家花了兩個小時走到車站,又在車站外等了我很久。”看見阿西阿呷後,老阿媽從懷裏掏出兩枚熟雞蛋遞給她。“冬天那麼冷,阿媽遞給我的兩個雞蛋還留有温度。”那瞬間,一股酸意衝上阿西阿呷的鼻尖。“在和她的交流中,我瞭解到她和老伴兩個人要帶八個孫兒孫女,這兩個雞蛋對於家裏面來説非常珍貴。我執意讓她帶回去,給孩子們補充營養。”在阿西阿呷的堅持下,老阿媽帶着熟雞蛋依依不捨地回去了。“其實,幫助旅客就是我的本職工作,“我一直認為,這趟列車最大的優點就是充滿‘人情味’,旅客跟我們更像是家人一樣。”

變化

“小慢車”變“扶貧車” 彝家生活變化大

運行近半個世紀的“小慢車”,最低票價僅2元,來來回回承載了無數彝族旅客的出行、通婚、經商、上學,如今已然成為他們的致富車、運輸車、校車、希望車。“設備越來越來新,環境越來越好,彝族老鄉的笑容越來越多,‘小慢車’也成了大涼山的‘扶貧車’。”在阿西阿呷眼中,彝族人民的衣食住行醫教育在過去的時間裏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上車,彝族老百姓都是帶的土豆、玉米粑粑、蘿蔔水。如今,他們在車裏吃的是白麪鍋盔、涼粉、瓜子,喝的是各種飲料。人人手上拿着手機,年輕姑娘打扮得越來越時尚。”

“現在,彝族老鄉對子女教育越來越重視,乘坐‘小慢車’去縣城讀書的彝族孩子一年比一年多。每逢週五、週日,列車上盡是穿着校服、揹着書包的彝族娃娃們。”每到這時,阿西阿呷對孩子們總是呵護有加,有時還給他們輔導作業,鼓勵他們好好學習,走出大山,“以後你一定要按時上學讀書,無論颳風下雨,阿呷車長和‘小慢車’都會在這裏等着你。長大後你一定能和列車長一樣,選擇到一份合適自己的工作和職業”。

除了教育,彝族老百姓在看病就醫上也開始重視。“記得剛開始值乘時,經常遇見家人拖着奄奄一息的病人離開醫院,乘上火車返回家裏。我問他們怎麼不治好再回去?他們説沒錢醫,回去再想其他辦法。現在則不一樣,不少老鄉有個發燒腦熱就會坐上這趟車去縣城或者西昌市裏的大醫院看看,毫不遲疑。”阿西阿呷還告訴記者,外出打工的也越來越多。看着“小慢車”搭載着彝族同胞們奔出大山、奔出貧困、奔向希望,看着鄉親們衣食住行因為有了“小慢車”而越來越好,看着無數孩子因為有了“小慢車”而走進學堂,阿西阿呷為此感到欣慰和開心。

堅守

“情親真引”四字法 詮釋最美鐵路人

從小在大涼山長大的阿西阿呷,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實踐,針對彝族旅客的特點,堅持“以人為本,旅客至上”的服務理念,推出了“情、親、真、引”四字工作法,利用休息時間到“小慢車”的各個車班,教授同事們基本彝語對話和彝族風俗禁忌,有效提升列車服務水平。列車服務注重“情”。阿西阿呷在班組管理中,全面推行“熱心服務、用心交流、細心觀察、耐心聆聽、真心付出”的“五心”服務法,營造出文明、温馨和友愛的旅行環境;對旅客堅持“親”。她始終堅持親情服務,以講故事、交朋友、談心交流等多種方式,架起了與旅客溝通的橋樑;對標準堅持“真”。阿西阿呷在抓班組標準管理上,始終堅持做到有無檢查一個樣、客流是否超員一個樣,以“讓標準成為習慣,讓習慣成為自然”作為班組管理的基準,始終貫穿於服務工作的全過程;對職工堅持“引”。她在班組管理中,根據崗位特點、能力素質、個人特長、旅客需求,開展“爭當服務明星”星級乘務員評選活動,引導班組職工立説立行落實職責。

能夠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在“小慢車”上奮鬥與堅守,阿西阿呷説她最感謝的是丈夫的支持和分憂。“每次當我值乘時,愛人總是會給單位説,有什麼事別打電話給阿呷,打給他就行。愛人扛起家裏的大小事。”阿西阿呷回憶到,2015年11月,彝族年的頭天晚上,正在準備值乘的她突然接到家裏的電話。母親告訴阿呷父親突患重病,醫院已經連續下了兩次病危通知書。面對滿車的旅客和已經到來的高峯客流,車隊已經來不及派出車長頂替,幾十個班組職工正等着阿呷帶隊出乘。正在那一抉擇的時候,丈夫的電話打了過來,聽到他説“有我在,你放心”,阿呷懸着的心踏實許多,“丈夫是位真正的男子漢,是我始終的依靠。”

過去23年間幾十萬公里的乘務里程中,阿西阿呷把對鐵路事業的熱愛和對彝族老鄉的真情服務演繹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她用行動踐行鐵路人的錚錚誓言:“無論時代進程多快、高鐵速度多快,無論我走到哪裏,我將秉承小慢車‘以慢為快’的初心和情懷,努力踐行一名少數民族黨員職工的‘先行使命’,堅守大涼山,守護好‘小慢車’和彝族同胞的脱貧致富之路,為脱貧攻堅和民族團結再出發、再前進。”

2020最美鐵路人觀後感五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鐵路幹部職工努力在建設交通強國中當好先行者,在2021年春運即將到來之際,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27日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0年“最美鐵路人”的先進事蹟。

幫困難羣眾排憂解難、在疫情面前毫不退縮、為復工復產竭盡全力、將旅客平安擺在首位……他們是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凡事蹟的鐵路人,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根本宗旨。

奉獻

承載起老鄉們致富的希望

穿梭在四川大涼山裏的“小慢車”5633/5634次,承載着當地彝族鄉親出行、經商、上學的願望,是一趟致富車、運輸車、希望車。自1996年起,阿西阿呷就在這趟“小慢車”上服務,被親切地稱為“阿呷車長”。

“這是我的電話號碼,有困難打給我。”在車廂裏見到有困難的旅客,阿西阿呷總會主動伸援手。不少旅客都存着她的電話。“我的號碼十幾年都沒變,因為那不僅是一串數字,更是鄉親們遇到困難時的希望。”

“小慢車”途經許多曾經貧困的地區,很多人通過“小慢車”運商品、做小生意擺脱貧困。遇到老鄉運送土特產,她會特意拍照發朋友圈,幫助拓展銷路。“這些土特產特別受歡迎,常常老鄉們還沒下車,朋友圈裏就已經訂購一空。”阿西阿呷高興地説。

空閒時,阿西阿呷會與老鄉們拉家常,給大家講解扶貧政策,幫他們樹立脱貧信心。58歲的吉爾五牛木是這趟車的常客,她從村裏收購家禽,通過“小慢車”運到外地賺錢,正是阿西阿呷的建議。現在吉爾五牛木年收入1萬元左右,靠賣家禽住上磚房,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扶貧路上的鐵路人還有很多,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阿克蘇車務段俄霍布拉克車間副主任亞庫甫·阿沙木都也是其中一位。2015年起,他進入新疆和田縣拉依喀鄉達奎村工作隊駐村扶貧,擔任副隊長。

在達奎村,核桃是村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亞庫甫·阿沙木都找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科院,請來3名專家進村講授種植知識,促進核桃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