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9W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心得體會 篇一

為了完成任務,航天員們無所畏懼,他們付出的汗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他們做的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正如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出徵前所説的:”只要心中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你的浩瀚星空。”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二

今天,我們在教室參與了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授課,“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給我們上了一節生動有趣的物理課。

首先,王亞平老師給我們展示了天和核心艙的主要結構,先後帶我們參觀了居住區、衞生區和太空廚房。隨後,老師還介紹了太空跑步機、太空自行車、“企鵝服”等運動裝置的用法,並解釋了太空中鍛鍊的重要性:空間站幾乎沒有重力,微重力的環境會使人血液上湧、骨骼疏鬆、肌肉萎縮,需要堅持鍛鍊以保持身體健康。葉光富老師還為我們演示了在太空中如何行走、轉身,從而讓我們對宇航員在太空中的生活有了更多的瞭解。

接着,就是最激動人心的太空實驗環節了。三位老師演示了太空細胞學實驗、浮力實驗、泡騰片實驗等,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水球成像實驗。王亞平老師先製成一個水膜,再向水膜中緩緩注水。由於微重力環境下表面張力較強,水膜變成了一個晶瑩剔透的水球。老師又向水中注入一個氣泡,將臉靠近水球時,水球裏竟然呈現了一正一反兩個像。老師解釋道,這是由於氣泡將水球分割成兩部分,使其分別成像。這樣一節別開生面的“天宮課堂”結束之後,我終於明白了“太空授課是物理課堂上最生動的實踐案例”這一説法。

正如王亞平老師在課程最後給我們青少年的寄語,“我們是祖國含苞待放的花朵,希望我們的夢想在廣闊無垠的太空中綻放”,我們當今的任務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報效祖國,為祖國的航天事業、科技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心得體會 篇三

此次神舟十三號任務的圓滿完成,讓我感受到了一輩又一輩的中國航天員們不斷撥開未知的雲霧,他們努力拼搏、不畏艱難,他們像—羣追夢的少年,滿懷理想,勇往直前地追尋着航天夢、中國夢。探尋蒼穹,光耀中華,祝福我們偉大祖國繁榮昌盛,永遠強大!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心得體會 篇四

在聽完楊利偉叔叔的課後,讓我知道了什麼是中國航天精神,那正是攻堅克難、創新創造、不求安逸、艱苦卓絕的精神寫照,照亮了中國科技興國路,也彰顯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永攀高峯、開拓創新、拼搏進取的精神品格。

從神舟一號到2003年,我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飛向太空,實現了中華民族魂牽夢繞的數千年飛天夢想。再到今天,神舟十三號載人航天飛船乘載三名航天員順利安全迴歸,驗證了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性能,驗證了航天員長期駐留保障技術,驗證了航天員與機械臂共同完成出艙活動及艙外操作的能力,檢驗了東風着陸場的搜索回收能力等多項科學研究成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奏響宇宙強音!

習爺爺説過:“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航天事業的進步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對人類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只有社會不斷的進步,科技的不斷髮展,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讓我們努力學習點亮“摘星星”的夢想!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及心得 篇五

_日,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

火箭發射升空約40分鐘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第一次現場觀看火箭發射。”就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前,現場觀看的人們打開了手機,情不自禁的開始倒計時,“倒計時和火箭點火幾乎一致!”

因為這次發射是在晚上,所以當倒計時到最後點火那一秒時,顧曉燕看到火光從火箭底部閃出,緊接着火焰和煙霧升騰而起,照亮了整個發射區域,她還感受到了地面的震動。而幾秒鐘後,隨着低沉的轟鳴聲傳到了現場觀看發射的人羣中間,看着火箭逐漸騰空而起,那一刻,所有人都開始歡呼!

“太激動了,為祖國自豪!對中國航天驕傲!”已經距離發射結束約一小時了,感受到她激動的心情,“我們看到了神舟十三號飛向蒼穹的全過程!”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 篇六

“上九天攬月”之宏圖,不再是夢。航天事業,科技巔峯,羣體作戰,眾志成城彰顯國力,引領未來,造化蒼生。其所耗人力物力財力甚巨,然着眼未來,乃深遠之計,關係國計民生。非下苦功夫,焉得幸福夢。若夫拘於小家之見,則航天與我有何干系,則漠不關心,反怪勞民傷財,真乃愚見。非也,航天事業,人民與共。一者,其事關人類大局,發展之高度,彰顯國力,引人尊敬。二者,其於太空探索,科學研究,造福人民,大有裨益。三者,事關國家安全之大計,搶佔科技制高點,方能不受制於人,乃和平真保障。故對內可科學研究,以成果來造福國民,以榮譽來增強民族自信。對外可服務大家,提高安全,促進人類共贏。如是者,方是航天事業之使命。

由此及彼,探索無止境,上天入地,國之英雄。時代呼喚英雄,唯有敬重英雄,方能民族復興。航天英雄,寄託億萬人之夢,敢於擔當,勇作先鋒,時代之楷模,國人之春風。民族復興,始於兒童。航天薰陶,點燃夢想,去娛樂之浮躁,還高尚之信仰;樹高遠之志向,去物慾之平庸。如是者,少年有夢,理想初衷,非精緻之利己,非利益之蛀蟲,乃民族之希望,民族之光明。

重科技,敬英雄,樹新風,利蒼生,如是者,乃長征精神之延續,兩彈一星精神之傳承,民族有望,中華復興。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顧炎武曾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林則徐詩云: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諸如此類,方是民族文化浩氣之風。

航天事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人人有關,人人受益也。故可知,光陰逆旅,點燃夢想,不負使命,造福蒼生,是為航天事業之初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助力民族復興。向航天英雄致敬,上九天攬月,遨遊太空。着眼人類未來,是為格局;立足國家實力,是為務實;弘揚探索問天之精神,是為信仰;以太空為舞台,科研豐收,造福人民,是為果實。如此者,既有戰略之高度,復有高尚之使命,則知人人有責,國家與共。

故可知,宇宙為家,上天真英雄。勇者無畏,大愛利蒼生。重塑信仰,民族復興。誠所謂:心無國膽人無根,人有擔當國有夢。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心得 篇七

神舟出征十三載,穹頂之上終夢圓。遙望來時路,中華民族航天夢早已啟程。“駟玉虯以桀鷖兮,溘埃風餘上徵。”屈子蒼穹之念直上萬裏;“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王勃的深沉喟歎跨越千年。先輩仰望蒼穹,感慨高處不勝寒。如今,後輩傳承先輩對浩瀚星河的仰望夢想,翱翔星辰大海!

得以圓此千年之夢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們自己,在於堅實的腳步,在於辛勤的汗水,在於頑強的拼搏,在於不屈的意志。這是代代中國航天人的信念所匯聚成的載人航天精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吾輩當傳承中國航天之探索精神。對於宇宙的探索,我們從未停歇,浩瀚星空是一張不設時間的考卷,需要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智慧與汗水去作答。偉大的成績振奮人心,偉大的目標激盪人心。中國航天事業還有許多難啃的“硬骨頭”、難翻的“大雪山”,需要航天人以探索創新之精神不懈奮進。

“恰逢盛世擔重任,矢志奮鬥書華章。”吾輩當傳承中國航天之奮鬥精神。奮鬥是曲折的,但奮鬥亦是圓夢的翅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在航天“試驗田”中勤懇耕耘,心懷天地經緯,劍指浩瀚天宇。一窮二白難擋艱苦奮鬥之志,艱難險阻不敵拼搏不懈之力。航天工作者將艱辛與曲折作為事業發展的階梯,在接續奮鬥中不斷實現創新與突破。而吾輩青年亦當如此,欲窮神州九萬里,須上高山八百盤,以志氣鍛造骨氣,以骨氣厚積底氣,以奮鬥書寫華章,方是青春的最好詮釋!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吾輩當傳承中國航天之奉獻精神。我們感受到的是中國航天進步之迅猛,看到的是中國航天榮譽之耀眼。可閃耀的光環背後,是數以萬計航天人的不計回報。中國航天人的奉獻與擔當始於熱血,恆於信仰,他們把使命和責任扛在肩上,把艱難與挫折踩在腳下,把榮譽與光輝獻給祖國。吾輩青年亦當不啻微芒,造炬成陽,將滿腔熱血與青春獻於祖國。

寒暑礪劍飛天夢,翱翔九霄看今朝。中國航天人正在朝着更高的目標邁進,吾輩青年亦當傳承發揚其精神,緊握今日之碩果,用青春去書寫明日之輝煌!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八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悦”讀讓處於快節奏時代的我們逐漸慢下來,感受着沉潛書海的温暖而美好。今天,讓我們一起以“靜心、淨心、鏡心”的學習態度,共讀航天事業的“無字之書”,體悟創新、教育、奉獻的時代內藴。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三位兼具航天員和太空老師身份的“築夢者”,“感覺良好”是這本“無字之書”高光時刻的見證,從兩度出艙到太空跨年再到天宮課堂,王亞平、翟志剛、葉光富三人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奮進之行,以術業專攻精神賦能太空研究縱深發展。廣大黨員幹部應該靜下心來沉潛書海,淨化內心深入感受,以明鏡視己之行,從“無字之書”汲取源泉活水,積極探尋專業實踐的“創新信心”“奉獻愛心”“教育真心”。

“靜心”體悟“天工人巧日爭新”之“創新信心”。

太空探索前,宇航員都要參與“魔鬼式”集訓,精心挑選的成員都是身體素質絕佳、心理素質倍棒的“種子選手”。空間站有良好的生命支撐系統,而出艙活動就意味着把自己暴露在強輻射、隕石撞擊、失重以及温差帶來的嚴峻考驗,對於航天員來説都是致命的。如果説,在處於失重狀態的太空生活充滿未知和挑戰,那麼完成出艙行走任務,尤其是對於“摘星星的媽媽”王亞平這類女性宇航員來説,更加艱險和困難,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勇氣。此次神舟十三號宇航員兩度完成出艙活動,彰顯着探索與創新的決心和信心,廣大黨員幹部應該賡續傳承這種“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探索鬥志,在常規履職的基礎上,為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提出富有創新性的建議,用心構築政府和羣眾溝通的“愛心橋”和“直通車”,以高效率、高質量、高品格賦能“十四五”新發展。

“淨心”涵養“衣帶漸寬終不悔”之“奉獻愛心”。

2022年,神舟十三號宇航員首次在自主研發的太空站中“跨年”“過春節”,也正是王亞平、翟志剛、葉光富三位“太空老師”,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執着頑強的行動將中國式浪漫轉變為感動式現實。在這段時間裏,三位宇航員踔厲奮發、鋭意進取,先後開展了多項科學技術試驗與應用項目,為中國探索和發展航天事業提供了關鍵密鑰。此三位既是家中的“頂樑柱”,更是中國的“脊樑”,是中國縱深瞭解地球之外的太空奧祕的“助推劑”和“壓艙石”,正是這份家國情懷的加持、小我與大我的抉擇,才讓他們得以心無旁騖、一心鑽研、攻堅克難、雙向奔赴,得以圓滿完成“183天”的太空之旅。廣大黨員幹部從三位航天員的奉獻之行應該積極汲取發展力量、鞏固為民本心,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發揮“主心骨”“橋頭堡”“排頭兵”的積極作用,為打好防疫之戰、賦能經濟發展、共建幸福家園賡續前行。

“鏡心”審視“興趣為師熱愛行”之“教育真心”。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三位“太空教師”,以生動有趣的太空實驗,在全國青少年的心中播下了探索太空奧祕的種子。“摘星星的媽媽”王亞平在執行神舟十號飛行任務時,通過衞星在神奇變幻的外太空為地球上的青少年帶來網絡直播授課活動,時隔8年,她再次在兩位隊友的幫助下,站在“最高的講台”完成兩次“天宮授課”活動:用水“造”橋、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每一個實驗都凝聚着航天員的智慧,每一個實驗都激發着青少年探索宇宙的好奇心和熱情,每一個實驗都是一把把開啟探索太空奧祕的關鍵密鑰。廣大黨員幹部應該從“天宮課堂”中汲取源泉活水,用活、用好“線上”“線下”課堂,高頻開展人民羣眾喜聞樂見的黨建、文藝活動,凝聚向心合力、豐富精神生活,增進羣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當好人民的“生活教師”。

“立身以力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期待湧現出更多身心素質極佳、有理想、有信念的時代後浪,在快節奏的時代,以“精心·淨心·鏡心”沉潛閲讀“刻寫”着航天夢想的“無字之書”。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廣大黨員幹部要積極從“無字之書”中汲取源泉活水,深刻體悟從“東方紅一號”到“神舟十三號”偉大飛躍的深刻內藴,逐夢九天,問鼎蒼穹,為強國夢添磚加瓦、蓄力奮發、砥礪前行!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心得體會 篇九

隨着中國航天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必將承載着中國的航天夢,凝聚着中國航天人的奮鬥精神,一次次飛向太空,開啟中國航天事業的“新長征”。仰望星空,征途漫漫,我們要學習老一輩航空航天人的強烈的責任感與奮勇拼搏的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作新時代先鋒的精神動力,全面貫徹航天精神,實踐愛黨報國的實際行動。相信在未來,我們必將能創造更多的航天奇蹟,實現新的更大的“航天夢”,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為精彩的中國印記。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課觀後感 篇十

北京時間__年12月9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__正式開講,“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全國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講課者“神采”飛揚,聽課者“夢想”飛揚,“天宮課堂”受到全國大中國小師生和廣大收看者的高度讚揚。

“天宮課堂”,激發起中國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美妙的聲音伴着星光從太空傳來,奇妙的畫面擁着神祕從天宮走來。“天宮課堂”成功開講,彰顯了中國航天科技發展的偉大成就,令每個中國人感到驕傲與自豪。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等六家西方航天機構共同建設的國際空間站和中國自主建造的天宮系列空間站兩個空間站在運行。而前者日益老化且超期服役,中國空間站則後來居上、全新起步,給全世界帶來更多驚喜和讚歎。“天宮課堂”激發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引導更多人走入科學殿堂。我們感受到科技進步、國家富強所帶來的美好和喜悦,最終將沉澱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從神舟十號到神舟十三號,從天宮一號到天和核心艙,見證了中國航天科技水平的進步與飛躍。這是科技硬實力的展示,也是技術能力成熟的標誌。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正是一代代航天人瞄準核心技術領域持續攻關,才有了太空授課的驚喜與精彩。

“天宮課堂”,激發起中國人民科學精神和愛國熱情。中國空間站作為國家太空實驗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對於激發社會大眾特別是青少年弘揚科學精神、熱愛航天事業具有特殊意義。授課期間,航天員通過視頻通話形式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了實時互動交流。一個接一個的實驗項目精彩紛呈,使所有受眾人羣開闊了眼界,極大地激發了廣大青少年對未知世界的激情與興趣,對於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起到了一個引領的作用,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夢想的種子。這次“天宮課堂”通過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場景展示、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展示、太空轉身、浮力消失實驗、水膜張力實驗、水球光學實驗、泡騰片實驗,還有天地互動交流,讓廣大青少年感知到了宇宙的奧祕、體驗到了探索的樂趣,增強了他們熱愛祖國和人民、熱愛中國航天事業的信心與力量,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公開課。

“天宮課堂”,為教育教學提供鮮活案例和創新借鑑。知物由學。“天宮課堂”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並講解了實驗背後的科學原理。每一個實驗都是神祕傳奇,每一個解釋都是美妙故事。科幻照進現實,浪漫抒寫夢想。科學實驗展示,讓探索夢想飛揚;視頻互動交流,讓思維夢想飛揚;教室創新拓展,讓教育夢想飛揚,天宮課堂本身就是一種教學創新。“太空課堂”雖然只有短短40分鐘,但卻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歷史印記,對人生的影響深遠持久。通過這堂課,孩子們看到的是人類對未知的求索、科學的力量與魅力,以及星辰大海的壯闊與浪漫。“雙減”下如何讓課堂教學質量“增”上來,“天宮課堂”開啟了中國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曙光,必將迎來新一輪的課堂教學改革。我們的日常教學要努力提高質量,用新穎激勵創新,用興趣增殖志向,激勵青年一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刻苦讀書。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人正處於學習的黃金時期,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夢想無垠,步履不停。讓我們站在新的時空座標上開啟新的航程,奔向更廣闊的星辰大海,擁抱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