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33K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精品多篇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 篇一

男主角是個普通的清潔工管道工,周圍的親戚朋友也全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普通人,出事了的哥哥,酗酒的嫂子,正處青春期的侄子。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問題。奇怪的是高明的導演不知用的什麼法子把這段普通人的生活演繹的引人入勝,讓我不知不覺地陷進去,陷進去,一次又一次淚流滿面。

看過電影的人會説,怎麼會是大多數人的正常生活呢?有幾個人經歷過男主經歷的那場火災,因此失去三個可愛的孩子,因此婚姻也隨同破碎,心也都碎了。並且這場火災是由男主自己無意失誤所造成的。一個讓人心碎的事件。這是這個故事的震源。我是認為故事為突顯所要表達的內涵,才使震源更具有衝擊力。

從此,男主就同悲傷如影相隨。過去的回憶時時侵入到他的生活,佔領他的情緒,他自閉冷漠麻木,一次次失控抓狂自虐。但同時他又得在生活中去處理各種各樣的事,他邊受着悲傷的折磨邊揹負起生活中的責任。但也就是在處理生活的這些瑣事雜事的過程,時間,慢慢使他迴歸到正常的生活中。在故事的結尾,風和日麗裏,搖擺的船上,男主享受着和煦的海風,臉上終於有了笑容。這就是生活,有傷害也有回饋。

故事中,男主麻木地向警察敍述完事件的經過後,突然拔起警察的配槍衝自己的腦袋扳機時,我流淚了。當已經走出來的男主的前妻試圖寬慰他,她説,她知道,她和他一樣心都碎了,我流淚了;當他侄兒不理解男主又一次在酒吧尋茲鬧事被打的鼻青臉腫,而後在他叔房間突然看到那三個孩子的照片楞在那裏時,我流淚了。誰的生活沒有不如意?誰的生活沒經歷過小震源,多少人在深夜獨自飲泣,然後太陽升起後依然笑容燦爛,多少人一邊流淚一邊在雨中奔跑,多少人一邊不想活了一邊又努力地活着,佳緣上的朋友們哪個不是背後獨自舔着傷口然後以堅強的笑容面對世人,只要我們沒被炸死,我們還得爬起來繼續生活,《至暗時刻》結尾處有一句温斯頓。丘吉爾的話“沒有最終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最可貴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

但有些悲傷註定不會被忘掉,它永遠在那裏,在你心的一角,然後,時不時地,時不時地,像鳥兒的翅膀飛過你的腦海。

這部電影的監製是大名鼎鼎的《諜影重重》的主演馬特。達蒙,他本來要擔任這角色,但因為當時他要去拍攝《火星救援》(也是一部好看的片子),而只好把這個角色讓給了卡西阿弗萊克,我覺得讓對了,雖然他們都屬那種沉默中暗含張力的氣質,但卡西阿弗萊克更適合這個角色,因為他生動地演繹了一雙空洞無助麻木的眼神,而這個先天條件不是馬特達蒙具有的。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 篇二

《海邊的曼徹斯特》是一部來自美國的家庭電影,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有看過,影片主要講述了主人公李·錢德勒在哥哥生病去世後作為監護人照顧兩個侄子的故事。很多網友都對這部電影給出了非常不錯的評價,一起來看看吧!

這是一部冬天的電影,本以為只有在看那些南京南京或熔爐之類的電影后才會壓抑之感,沒想到卻在看完這部電影后有如此淡淡的憂傷。這不像是美國片,更像是歐洲的灰色節奏。在穿插許多不能釋懷的回憶片段中,可以看出火災後男主完全放棄了活着的人生,行屍走肉般地生存着,被過去所束縛,不願停留在故鄉——海邊的曼切斯特,而寧願住在波士頓的地下室。倘若沒有大哥的去世,我想他會這樣一直在悲傷的沼澤裏沉淪,結局是一槍崩了自己,像之前所嘗試的那樣。

電影最後男主將重回波士頓生活,新家有兩個房間,只為侄子留個可以去的地方,在安靜的道路上與侄子嬉戲棒球,在安靜的海上與侄子一起默默地釣魚,就這樣結束了。冬天,想要去一個有雪的地方,呼吸冷得讓人發抖的空氣,感受飄雪的陰暗天空,任由天氣放大自己內心的灰色情緒,因為有些過去真的不能一句風輕雲淡就忘卻。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 篇三

《海邊的曼徹斯特》這並不是英超曼聯的那個,而是美國當地的一個小鎮,如今這個小城故事卻成了201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大熱,對於這部片子的討論也是不絕於耳。很多人在為馬特達蒙放棄該片而惋惜,但轉念一想,卡西·阿弗萊克在電影裏的精彩,是不是該讓你慶幸馬特·達蒙太忙了呢。

比起大熱的《愛樂之城》,《海邊的曼徹斯特》確實人氣不足,但這並不能掩蓋其優秀影片的事實。名不見經傳的男主卡西。阿弗萊克因這部片子增加了曝光度,也讓更多人瞭解他,他的故事也如同這部電影一樣,充滿了話題性。人的一生本來就是這樣起起伏伏,而這樣一部充滿人生哲理的影片《海邊的曼徹斯特》足以令我們陷入思考。

《海邊的曼徹斯特》和那些偉大的以塑造角色而著稱的傑作一樣(比如《肖申克的救贖》、比如《阿甘正傳》),有着經典好萊塢電影的結構和特徵,與此同時,本片在劇作上的高明和深厚功力,是這部影片出類拔萃的原因。《海邊的曼徹斯特》就像是一部懸疑電影,很多人都會產生非常多的疑問,例如:這個男人怎麼面癱成這樣?怎麼老拍這個水管工在剷雪?這就是電影吸引人的所在。

《海邊的曼徹斯特》敍事主線是李·錢德勒要處理哥哥的後事,他的侄子正值青春期,令人頭疼。深層次的則是是他們倆之間的關係,一個叛逆的侄子和叔叔在這段相處時期鬧出了許多矛盾和鬧劇。他們倆之間雖然常常不愉快,可是卻彼此深愛着對方,也成為電影的一抹亮色。

在《海邊的曼徹斯特》中很多細節都令人回味。比如哥哥喬的温暖和細膩,他雖然戲份不多,可是形象非常豐滿。弟弟生無可戀,住進了地下室(電影開頭拍他天天剷雪的地方,就是那個房間唯一的窗子),哥哥來看他,二話不説,拖他去買了幾件傢俱:“這才有點家的感覺。”

這部電影最令人觸動的就是每個人的喜怒傷悲,都只能自己承受。命運將你擊倒的時候,無論選擇振作、放棄、遺忘、逃避、為別人而活着……選擇權都在你自己的手上。生活的確要繼續,可是生活的目的在哪?這是故事最後給我們留下的伏筆。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 篇四

正月初八,春節長假已經結束,多數行業都已開工,這年應該算過了。每週上門幫忙做清潔的阿姨也從廣西回來,今天是節後的第一次。家裏的桃花開得次第,謝了不少,也有些還含苞待放。水仙是年三十同時盛開的,現在葉子開始黃了,花也漸漸萎靡。這十頭水仙把樓梯間那隻大號公用垃圾桶塞得滿滿的,蓋上桶蓋時,我心底湧起一陣傷感。

昨天請朋友吃飯,朋友説要清淡些,感覺過年總是在吃,大魚大肉太油膩。精神營養恐怕也甜得發膩了,電視的歡樂喜劇滾動播放,網絡的搞笑視頻反覆彈窗。聯合國官方的拜年微博放了張外國饑民的照片,就讓一些國人很不爽。現在年也過了,或許可以欣賞一下感傷的藝術,也喚醒喚醒那些笑麻了的神經。

剛剛獲得2017年奧斯卡金像獎6項提名的《海邊的曼徹斯特》,就是一部特別感傷的電影。主人公李?錢德勒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中年男子,在波士頓的一個小區做雜工。他收到哥哥喬因心臟病去世的消息,趕回家鄉曼徹斯特小鎮(不是英國那個知名的曼城)料理後事,還極不情願地擔負起16歲侄兒監護人的責任。一切悲傷煩惱似乎都沒有撬動李臉上的表情,可是,更大的舊傷口上結的痂正一點點被掀開。

本片的導演兼編劇肯尼斯·羅納根是個慢工出細活的人,這是他的第三部作品。他説,自己通常花幾年打磨劇本,再花幾年籌拍電影,最後用幾個月去拍攝。精心琢磨過的戲就是不一樣。觀影的過程中,人物一點點地立體,傷痛的猛獸也一點點地靠近。影片後段,前妻推着與現任生的孩子,跟已決定再次離開曼徹斯特的李在海邊相遇。她的淚水已經像海浪奔湧,他的表情依然如海堤固守。曾經共同的災難,你不知道誰比誰痛得更深;之後不同的應對,你不知道誰比誰做得更好。那一刻,在別人的海邊我流下了自己的淚水。

“新年快樂,萬事如意”,過年的吉祥話帶着美好的祝願,黏在嘴上,飛在網上。作為成年人我們其實都很清楚,再美的花終將凋謝,再大的節(結)也捆不住快樂鳥。不如意事十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才是真實的生活。

李與侄兒在船上垂釣,影片在大海的輕輕搖晃中結束。擦去淚水的我,反而感到了一些輕鬆,似乎獲得了某種力量,去面對生活中那些無法言説的艱難。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 篇五

很久沒有看到交替蒙太奇用得如此舒服流暢的電影,故事冷靜而剋制,慢慢的很壓抑,就像曼徹斯特的海水。有一場戲很厲害,男主遇到了前妻,看哭了,每個人都對愛自己的人更加苛責,甚至會因此責難,拉扯着成為一輩子的傷疤,時間久了,以為結痂了,可擺在面前時依然血淋淋的。

每個人都有一條終究要走完的路,對於一些人來説,路上有些坎兒終究是邁不過去的,但只要還存在着,就不得不繼續前行,你只能繞着它走罷了。現實裏沒有什麼能給你神奇力量的雞湯,也沒有什麼人能幫你剷除這些坎兒,反倒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坎兒。然而這並沒有什麼關係,骨子裏的本能會帶着你掙扎,就像一隻受傷的野獸,只要還活着,就會舔着傷口上路。很驚訝本片美式的架構,日式的內核,與去年的《比海更深》以及很多日本電影探討的內容真的很相似,但是用美式的手法表現出來帶給你一種比日式更爺們更外向的一些的東西,要直觀許多。優雅帶感的畫面,超讚的電影語言,不緊不慢的節奏,非常完整的表述,加上一部好電影的黃金時長,在這137分鐘裏你可以感受到一種人生。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 篇六

這部影片之前我沒看過預告,看海報以為是愛情片。而且沒想到Michelle Williams戲份那麼少,Casey Affleck是絕對主角。

Casey 飾演的角色是個曾經不懂得珍惜生活、家人的年輕人,一夜之間家毀人亡,三個孩子全部葬身火海,妻子也終於徹底崩潰,無法承受打擊,離開了他。而後開始了渾渾噩噩行屍走肉一般的生活。而哥哥的離世,使他成為了侄子的監護人。一個對生活已喪失所有熱情的人,卻不得不擔負起這突如其來的責任。他無力感知的親情,以這種他別無他選的方式壓了回來。而後前妻又投入到新的感情中,她的生活步入正軌了。時隔多年,她開始換位思考,她意識到了當初她的離開對Casey來説是多麼殘忍。當然,她的退縮、逃離也是情有可原。

對於這個角色,Casey演繹的非常到位,整部片中他沒有一分鐘令我齣戲。他就是那個被平庸、殘酷的'生活折騰着的苟延殘喘的普通人,看着真是心有慼慼。

許多客觀因素的制約,使得生命中那點遺失的美好幾乎拾不起來,恍如隔世一般。日復一日的麻木已經是對靈魂的懲罰,但無常世事卻還是能電擊一般刺激得人顫抖。誰知道前面還有多少輪?心靈的解脱才是對自己的救贖。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 篇七

“我們命中註定要失去所愛之人,不然我們怎麼知道,他們在我們生命中有多重要。”——《本傑明的奇幻之旅(返老還童)》的台詞

不久前,我看了一部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心中夾雜着各種滋味。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李因一個小小的過錯而導致孩子們的死去,妻子的離開。隨後,他的哥哥也突然離開了人世,他不得不重新面對過去,他在整部電影中表露出壓抑痛苦。但在結尾,又是一個意想不到的轉折,他笑了,他終於釋懷了。

看到他所面對的重大喪失,我想到自己。我並沒有什麼親人離開,但最近不太太平。三阿姨和二舅遭遇了車禍,但值得高興的是,她們還好好的。還在我的身邊。但,我知道總有一天他們也會離我而去。

而另一部電影《永遠的狄家》,則給了我最好的答案。《永遠的狄家》講述的是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少女雲妮渴望擺脱母親嚴厲的控制。一次,她在森林裏迷了路,遇到了一個少年傑西·塔克的少年。因此結識了永生不死的塔克一家。

塔克説過:“人如果只活不死,就和路邊的石頭沒有什麼兩樣,不能算真正地活着。”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是不是最終要面臨死亡?生命的精彩之處到底是什麼?當我們面對重大喪失,我們應該做什麼?懷着這樣的疑問,將電影定格在結尾的台詞:“不要害怕死亡,你應該怕的是沒有意義的生活,你不需要長生不老,只要去活就好。”是的,去活就好。死亡是輪子的一部分,就在新生的旁邊,不要像塔克一家一生東躲西藏。

但死去的人永遠不能回來,像沉入深海的石頭你永遠也撿不到。我們應如何面對呢?《尋夢環遊記》告訴我們第一次死亡,是當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是當你下葬,人們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禮,他們宣告,你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你悄然離去;第三次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於是,你就真正的死去,整個宇宙都不再和你有關。所以,我們應該好好活着,記住他們。逝者已去,機靈一點,不該一開始就認輸。命運的迷人之處,在於意想不到的轉折,活着便會有意義。即使我們不能違背命運的安排,但只有一家人在一起了,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啊。你永遠都猜不到,以後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就像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悲劇哪個先會到來。所以,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要好好活着。只要活着,便會發現你所活着的意義。尼采曾經説過:“知道為什麼而活着的人,任何痛苦都能忍受。”所以即使生活有點痛苦,但值得好好兒活着。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 篇八

《海邊的曼徹斯特》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故事,不是那些一貫的套路情節,它向我們講述的是一個悲傷的故事——無論一個人如何努力去彌補、去掙扎,舊日的傷痛總是會重新浮出水面,而揮之不去。初看這部電影時,我也有過疑惑,還不太明白它到底講了些什麼,但隨着一點點深入的瞭解,我漸漸懂得了一些,關於人生,或是關於生命的意義。

這部電影與別的電影不同的是,它向我們講述的並不是一個人在受到很大打擊後,從原來十分消極的生活狀態中走出來,重新積極地面對生活,而是主人公自始至終沒有從過去的悲傷中走出來。這引起了我們的思考,我們思考為什麼電影會這樣安排結局,卻不知道這就是最真實的人生。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一些這樣的事,或是父母的離去,或是孩子的離去,而真正發生這些事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走出悲傷,重新開始生活?大多數人都會陷入過去的悲傷,選擇逃避現實吧,就像電影裏的主人公一樣。我明白,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只有親人是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可他們最終會離我們而去,或許是我們先離去,畢竟未來是不可知的。人們總是不願提及死一類的字眼,其實人們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害怕不告而別,害怕沒來得及説一聲“我愛你”。

許多人都在害怕未來會發生的事,同時活在過去的回憶裏,卻沒有學會珍惜現在。曾經我剛上國中的時候,總是常常回憶起國小時的朋友,想起國小快樂的事情,我也想過如果能回到國小那該多好。快到大考複習時,一次次的考試,一次次不理想的成績都讓我感到了所謂的壓力,這使我更加想念國小時的生活,同時更加厭倦現在的生活。一直到現在,我依然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我漸漸認識到,人活着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是為了目標,是為了夢想。人是為自己而活,為自己而努力。既然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那就把握好現在,努力奮鬥一回吧,至少不會讓人生留下遺憾。

在影片的最後,主人公開始有了一些轉變,他開始為別人而活,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樣行屍走肉般活着,也算是一個讓人欣慰的結局。我們都沒有過類似的人生經歷,又有什麼理由不積極地活下去呢?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 篇九

幾周前,我剛看了一部名為《海邊的曼徹斯特》的影片。影片中的男主角Lee在經歷了一次重大喪失——因為一次失誤將自己的家庭徹底燒燬,之後就一直處於一種行屍走肉般的生活中,每天以酒精麻痺自己,並選擇離開原先生活的城市。後來,Lee的哥哥病逝,侄子交給Lee撫養,兩人相互取暖,心酸而温馨。影片結束之際,我不禁想到,如果Lee的親人可以永生不死的話,是不是Lee就不會出現這樣行屍走肉般的現狀,而是與妻子和孩子以及親人幸福美滿的永遠生活在世間,沒有任何煩惱的發生,也不會為各種生老病死而擔憂呢?

另外一部影片《不老泉》則向我們揭示了這一疑惑。正值青春叛逆期的温妮渴望擺脱母親嚴厲的控制,一次她在森林裏迷了路,遇到了一個名叫傑西·塔克的少年,因此結識了塔克一家,他們一家住在森林裏一處隱祕的小屋裏,因為他們平常的外表背後其實隱藏着一個天大的祕密:因為飲用了具有神奇魔力的泉水,他們全都可以永生不老!但是永生不朽也成為一種永無止盡的折磨,他們不斷遷徙就是要避開常人異樣的眼光。後來温妮與傑西相愛了,然而,隨着温妮發現永生的祕密,他們的危機也從此開始。一個黃衣怪客追蹤而至,他伺機奪取泉水從中獲得暴利,塔克一家必須全力阻止黃衣怪客的陰謀,而温妮此時則面臨抉擇,是重返家人的普通世界,還是為了與傑西之間的愛情選擇承受永生不朽的折磨?

影片看到這裏,我有些疑惑:當温妮知道塔克一家的祕密後,只有傑西渴望她能夠飲下泉水,和他一起遠走高飛;而傑西的家人則是極力反對,他們對温妮説他們根本不算是生命體,只是卡在小溪中的一塊石頭。最後,温妮沒有選擇喝下泉水等待傑西的到來,而是選擇了與自己的祖母和母親一樣,平淡的過完自己的一生。因為人生是短暫的,在這麼短的時間你你可以做一些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你也可以怨天憂人,抱怨着你的出生沒他們好,你的相貌沒他們美,可是,那樣做只會使你的人生不僅短暫還會很痛苦;就算你永遠都不會死去,可如果你整天都在虛度光陰,這樣做,越長的人生就會越痛苦,所以,在最後,温妮選擇了死亡,因為她不願意像塔克一家人一樣過着逃亡般的生活。

死亡並不可怕,你要怕的是沒有意義的一生。永生不死並不是美好的,所以,去珍惜你的生命,不留遺憾的走完這一生。既然我們大家都無法認真的年輕,那麼便一起認真的老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