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1W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觀後感多篇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觀後感1

北京時間4月16日0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遠在渤海之濱的天津濱海高新區,來自中電科能源有限公司(18所)、518所的多個創新成果應用到了本次載人飛行任務當中,成為航天英雄背後的堅強技術後盾。

太陽電池陣為飛船注入能源

在中電科能源有限公司(18所),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的太陽電池陣,憑藉着優異的發電能力,成為助力此次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執行任務的“利器”。

據中電科能源有限公司(18所)相關負責人介紹,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採用了其自主研製的剛性太陽電池陣產品。為了滿足任務提出的輸出功率要求,該產品採用了轉換效率高、抗輻照性能好的三結砷化鎵太陽電池,發電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作為一款繼承性產品,中電科能源有限公司(18所)自主研發的剛性太陽電池陣結構穩定、可靠性高、在軌驗證充分,即使面對軌道上覆雜的供電環境,也能保持穩定。

中電科能源有限公司(18所)長期致力於電能源領域科技創新,所研製的太陽能電池陣產品幾乎貫穿中國航空航天發展史,曾應用於神舟、天舟、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等多個載人航天工程,成為中國航天事業背後重要的支撐力量。

518所多項成果在神舟上運用

位於天津濱海高新區的518所在此次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中,承擔了部分地面裝備與星上產品的研製工作,包括軌道艙、返回艙的包裝箱和飛船上搭載的寬波束中繼天線等。

據介紹,此次執行載人飛行任務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結構與神舟十二號相似,均是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其中,神舟十三號的軌道艙和返回艙在地面運輸和轉場過程中使用的都是518所為它們量身定製的專屬運輸包裝箱。這些518所出品的運輸包裝箱有着可靠的結構強度和剛度,具有温度控制、濕度控制、壓力控制、密封控制、減震等功能,同時還能夠滿足密封檢漏、短時間停放的需求。

與以往的包裝箱相比,518所的工程師對這款包裝箱的監測系統進行了特別的調整,首先是根據包裝箱沿途運輸的各種環境,對監測系統的硬件進行升級,儀器均採用工業級器件和組件,可在多種惡劣外部環境中可靠工作。此外,工程師對包裝箱內的監測系統軟件進行了優化,將趨勢圖窗口與時域顯示窗口合二為一,增加了温濕度顯示曲線窗口和自動對時功能,並且優化了數據分析操作,讓數據分析更加簡潔明瞭。同時,還為該監測系統新增了高速數據傳輸功能,對總共110個小時約200G的數據全部下載,也只需大約4小時。

此外,518所還承製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上的寬波束中繼天線,其中包括寬波束中繼S接收天線、寬波束中繼S發射天線,共計4副天線。這些天線均屬於518所成熟產品,主要用於實現飛船與中繼衞星和地面的通信功能。

518所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主要研製單位之一,在載人航天事業發展的二十多年曆程中,伴隨着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一路前進,先後參與了我國全部型號的載人航天器研製任務,為確保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發揮了重要作用。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觀後感2

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在此我們熱烈祝賀偉大的祖國,也祝賀三位偉大的航天員圓滿完成任務凱旋!幾千年、數代人的飛天、駐天夢想終於實現,落地的那一刻,每一箇中國人都揚眉吐氣、豪情滿滿。在“神州十三號”迴歸地球的直播間裏大家熱血沸騰,直播結束後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復,安陽學院的師生們對航天員回家也進行了熱議,表達了感想。見證歷史時刻,共享中國榮光。4月16日,神州十三號返回艙成功着陸,在太空出差半年的三名航天英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成功返回地球的懷抱。從2003年神舟五號第一次載人上天,到2022年神舟十三號載人返回,中國的航空航天科技依賴的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默默奉獻,不怕犧牲,持之以恆航天精神,我國的航天工程才能大踏步前進。自古以來,我們便對太空有着無限的遐想,而今上九天攬月的夢想已經實現。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是他們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聯繫在一起,始終以發展航天事業為崇高使命,以報效祖國為神聖職責,嘔心瀝血,進取拼搏,才有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恭奉盛世,與有榮焉。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觀後感3

在太空生活長達六個月的三位航天員終於要“回家”了!這一消息成了萬眾矚目的對象。通過直播視頻,我不僅欣賞了神舟十三號成功着陸的過程,也瞭解了不少關於航天的知識。

在即將出“黑障區”、進入大氣層時,雖然會產生較大的摩擦,温度達到1000度左右,但是有科技的支持,再加上穿上了太空倉服,因此宇航員們能夠保持身體的'舒適度。我們也不禁為科技的力量而感慨。

當類似於降落傘之類的東西敞開之後,我心裏的那塊石頭也隨之落下。因為這象徵着宇航員們已經穿過大氣層來到了地球之內,同時也能象徵着能夠安然無恙地着陸。經過不斷地遞減速度,宇航員們與地面越來越近。當釋放完多餘的燃料後不久,隨之而來的便是神舟十三號安全着陸的喜訊。這是一件多麼激動人心的事!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觀後感4

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最為複雜、難度最高、要求最嚴的系統工程。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今明兩年將實施11次飛行計劃,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於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後,空間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展階段。

每次飛行任務都是一項“大工程”,背後凝聚着成千上萬人的努力以及心血智慧。為確保任務順利實施,各系統各單位全力奮戰,以優異成績迎接未來。

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帶深處,酒泉衞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內燈火通明,人影綽綽,工作人員穿行在飛船箭體與測試儀器之間,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業被形容為“千人一發箭”,任何環節都事關成敗,誰都不能掉以輕心。作為中國航天員進出太空的航空母港,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用一絲不苟的態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飛行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團體,把保護航天員生命安全作為底線。在神舟十三號發射、飛行、對接、停靠、返回等任務各階段,都準備了確保航天員安全的預案與措施,還將首次啟用載人飛船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全力確保航天員安全往返天地間。

只有真正瞭解載人航天工程的起點在哪裏、道路在哪裏,才能從歷史中吸取力量,更好地前進。在此熱烈歡迎王亞平、葉光富、翟志剛航天員回家,在這裏,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科技發展力量!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觀後感5

太空“出差”半年,神舟十三號三位航天員英雄“下班”回家啦!這是一次夢想的接力,再次刷新紅火空間站建造進度。我想對凱旋歸來的英雄們説一句:“你們是全國人民的榮耀!”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無數的奮鬥者、攀登者努力奔赴星辰大海,必將激勵每一箇中國人為自己的夢想奔跑!作為一名輔導員要不斷加強思政課實踐,豐富思政教育形式,深入挖掘學校的航空航天特色與思政課育人的結合元素,激勵學生學習載人航天精神,這也是最生動、最鮮活也是最接地氣的一種思政課教學案例,對於新時代大學生理解並踐行航空航天精神,有很好的啟示作用。載人航天,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創舉之一,就在剛剛,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太空出差半年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順利返回地面,兩次出艙活動、兩次太空授課、數次的科學實踐等,三位航天員的行動如春雨潤物,告訴人們太空並不遙遠,什麼是仰望星空,什麼是追求卓越,什麼是放飛夢想,答案就在人類一次次不停歇的勇敢探索中。載人航天征程中湧現的一個個奇蹟,無一不是中華民族在偉大復興征程上的標誌性創造。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要從航天事業發展的輝煌歷程中汲取經驗力量、提振信心鬥志,不斷激發自己科學探索的熱情,紮實學好專業知識,以航天精神作為自己矢志奮鬥,努力成才的驅動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路貢獻青春力量。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觀後感6

漫漫星途,璀璨神州。在太空飛行180余天,神州十三號圓滿完成了二十餘項科學實驗、2次出艙活動、2次“天宮課堂”太空授課,創下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長新紀錄。如今,三位航天英雄平安回家,在觀看直播的時候,“歡迎回家”“凱旋歸來”“致敬中國航天人”的字樣填充着整個屏幕,讓我們感到熱淚盈眶、滿懷感動的同時,也看到了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和強大力量。偉大事業都始於夢想、基於創新、成於實幹。航天事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離不開每一位航天人的付出和努力,以國家利益為重、志存高遠、勇於攻堅、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航天人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促使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要更加明確自身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