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美國電影《弱點》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8W

美國電影《弱點》觀後感【精品多篇】

美國電影《弱點》觀後感 篇一

其實剛剛看完這部電影,一開始看它翻譯成弱點,看完之後,我一直在思考,為何叫弱點?弱點和這個電影有什麼關係,這個問題讓我思索了很久。結果後來在網上看,TheBlindSide應該翻譯為盲點,這才覺得自己一直思考的弱點是多麼的可笑。只能算是個小插曲吧。

這部電影,其實從內容劇情以及想表達的觀點,從整體來説,應該來説是比較普通的,算是一部比較大眾的温情勵志電影。但是從一些細節上來説,還是比較出眾的,以橄欖球題材出手,但是對橄欖球的電影分量卻少之又少,比較電影的主題和橄欖球也是相差甚遠,所以這點其實也還是比較好的,倒是如果在橄欖球上戲份太多,倒會是一個敗筆。整個內容很簡單,一個生活艱難,童年也受過一些陰影的失魂落泊但是心底本質卻含有善良的黑人小孩(邁克爾·奧赫)在一次偶遇遇見女生(安妮·陶西)時,他的艱難,孤獨,但又能感受出他的善良,激發了陶西心中的愛與善良,帶他回家,在雙方慢慢的愛與善良的交流下,陶西收養了他,培養他,最終,他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橄欖球運動員。

有很多人在網上噴認為這個電影不過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勵志温情電影,或者認為體現的太美好,富太太,窮男孩,認為根本不現實,或者認為根本不可能,以這些觀點來噴這部電影,我不否認,也不評論他們的觀點的對與錯,但是有一句話我很喜歡,很多事情不是取決於對與錯,而是取決於你相信什麼。每個人的思維,角度都不同,所以無論別人怎麼説,對或錯,或者是你認為可去還是不可取,不取與別人,而是取決於你相信什麼,所以,我認為你也知道我相信什麼了。

電影中其實有很多點都值得我們深思,最大的主題“盲點”,這個也是大眾話題了,每個人都有盲點,或許自己沒看見,獲取別人沒看見,或許要自己去發現,又或許要別人去發現,但是我想説的並不是這些,這些很簡單,我更想説的是邁克爾這個盲點是如何被人發現出來的?或者説以何種方式發現出來的?電影中有個對比,那就是那個教練與陶西,他們兩個都是邁克爾的伯樂,但是兩者的方式卻不同,教練是目的性特別強,陶西則是基本沒什麼目的性,但是內心是充滿愛與善良的,結果呢?以教練的方式,目的性特別強的方式,而且也帶有憤怒,當然也不可能讓這匹千里馬奔跑,而陶西的方式,卻最終讓邁克爾成功。所以説很多時候,目的性這個東西是雙刃劍,愛與善良,才是防禦這把劍最好的盾牌。

陶西對邁克爾的愛,邁克爾對陶西的愛,這份愛,真的是一份很平等,成熟的愛,這種愛,可能很多人不會理解,因為大部分人做不到這種愛,慚愧的説,我以前,對待我的戀人,我沒做到,以至於後來我失去了她。至於以後,我沒把握,但是我想我會盡力去做到。大部分人,能做到去愛對方,為對方付出,但是,很少人能愛的這麼平等和無私,對於邁克爾,他接受了陶西的愛,但他從未刻意的去覺得自己虧欠了陶西什麼,或者是需要刻意對陶西做什麼,但是我相信如果陶西遇到問題需要他,他一定為用盡全力去愛,再説陶西,她對邁克爾付出了太多太多,但是,在因為邁克爾開車出車禍讓陶西兒子也受傷時,以及後面邁克爾誤解陶西的時候,她沒有去抱怨,怨恨,悔恨自己的付出,而是再次用愛與善良與退步來感化邁克爾,最終,邁克爾也進入了密密西比大學,也如了陶西一家的願望,“因為我們一家人都在那裏讀書”這句話讓我深深不能忘懷,我只能説,這就是真正的愛與善良。

陶西的一句話也很令我難忘,“不是我拯救了她,而是他拯救了我”。陶西做過很多慈善,但是都是以“項目”來説辭,她並沒有真正的接觸她幫助過的人或事。但是這一次卻不一樣,她與慈善,與愛,與心中的善良朝夕相處,相互磨合理解交流,這一次,她才是真正感受到愛與善良,這和做慈善一定是不一樣的,所以她説“不是我拯救了她,而是他拯救了我”。所以説我們要真正的融入愛與善良中,從每時每刻去實行,這樣,我們的內心才會更加平和與寧靜。

這部電影還是很是值得觀看,雖然故事普通,但是仔細思量的確能學到很多東西,自己的內心也會平靜安寧許多,也更能讓內心充滿愛與善良,充滿正能量。

美國電影《弱點》觀後感 篇二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黑人孩子的故事。他從一個吃穿沒着落的孩子發展到一個優秀的大學橄欖球運動員。這其間,安妮一家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安妮以她博大的胸懷和愛心接納了邁克爾,以她的開朗熱情感染了邁克爾,以她無私的愛融化並温暖了邁克爾那顆飽受創傷的心。

影片中,安妮一家都極富同情心和愛心,我要説,這一切也許都緣於安妮這位心胸開闊、充滿愛意的女主人。安妮的女兒柯林斯,雖然看上去有些高傲,但她對於同學們不解和嘲笑的目光根本不在乎,並且在自習教室時,主動走到邁克爾旁邊坐下,陪邁克爾一起做作業。這一舉動無疑給那些看不起黑人孩子、歧視邁克爾的同學一次大大的驚異與警告,也顯示出了柯林斯沒有種族歧視的愛心。安妮的兒子小肖更是一個熱情開朗、調皮有加的快樂小男生。他以他獨有的方式關愛着邁克爾,並以有了邁克爾這樣一個大哥而驕傲。安妮的丈夫也是一個極開明的男士,他尊重安妮的選擇,支持安妮的一切愛心活動,成了安妮不可多得的給力者。邁克爾生活在這樣一個幸福陽光的家庭中,真算是他人生的最大幸事。

當安妮的老公鄭重地問邁克爾是否願意成為他們家的一員時,邁克爾的目光環顧着這個家庭中的每一個人,看到每個人都對他投來充滿笑意的目光並點頭示意時,邁克爾輕聲地説:“我以為已經是了。”這就是邁克爾肯定的回答,是一種幸福的融入。

在整個影片中,最令我敬佩與感動的人物便是安妮那份偉大與智慧的母愛。

有一次,邁克爾開車帶着小肖因處於興奮狀態中而出了車禍時,安妮的表現讓我由衷的佩服,看着她當時的表現,我想,即使是孩子的親生母親能做到這樣也應當説是少之又少,她首先確認了邁克爾沒事,然後再去看小肖,當她確認小肖也沒什麼大礙,但被警察告知這只是一次偶爾的幸運時,並沒有因自己的寶貝受到傷害而對邁克爾惱怒,而是平靜地走到邁克爾身邊,蹲下身來關切地撫摸着邁克爾的肩膀,告訴他小肖沒事,並關心着邁克爾因救小肖阻止那個氣囊時受傷的手臂。這些舉動足以安慰一個缺少關愛而受傷的心靈。這不只是做秀,而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才可以在無意識中表現出來的言行,這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偉大母親的愛,而是把這份愛灑向了整個人類,在我的意識中,這才是真正的博愛,真正偉大而無私的愛。

邁克爾在橄欖球訓練場上,一直不得要領,教練試圖以嚴厲的語言來讓邁克爾開竅,但卻總也不得要領。而安妮卻用了一個恰當的比喻,讓邁克爾明白了自己的位置和職責,給這個孩子上了一堂生動的責任課。最令人佩服的是安妮説出的一番話:“大聲吼沒用的,他不相信別人,在他以往的經歷裏,那些人都裝做關心他,但後來都消失了。”這句話有着深刻的教育意義,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些在家庭教育中出現差錯的家長。我們在看到孩子犯錯時,試圖以獅吼來警醒我們的孩子,可效果往往相反,不但得不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反而讓孩子站在了我們的對立面,不要説配合我們的教育,而是完全朝另一個方向走了下去。

另外,這句話也在告誡我們這些家長,當我們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所改變時,不要企圖孩子也會順從地隨之改變,因為孩子在我們以往不當的教育方式下,已經不再信任我們了,孩子心目中那個温暖的母親已經離他們遠去了,所以,我們只有付出比以往更多地精力和愛,逐漸地拉近與孩子之間的心靈距離,這才是我們最先要做的。我們要給自己時間,給孩子時間,在這樣愛的付出與等待中,才能看到我們期盼中的孩子又回到了我們身邊,並朝着我們期盼的方向健康、快樂地成長着。

當教練發現邁克爾的驚人的變化時,來到安妮身邊請教她對邁克爾説了什麼讓他有這麼大的變化,安妮的一番話再次讓我感動與受教:“你應該瞭解你的隊員,他的保護意識排在前2%。”這句話足以可見安妮的智慧所在,她看到一個孩子身上的優點與長處,並使之發揮到極致,以帶動其他方面的發展。這也正給我們家長提了個醒,不要把目光只關注在孩子的缺點上,而使之遮蓋了孩子身上的長處和閃光點。當你把孩子自身的閃光點找到,並使之不斷地擴大,以至於用它的光環去照耀着其他方面時,你會發現孩子的缺點在一點點地縮小,而優點卻在一圈圈地擴大着。

最後,因為調查人員的一番話,差點造成了對邁克爾更大的傷害。她告訴邁克爾,安妮一家對他好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為了讓他為他們的母校服務。因此,邁克爾感覺受到別人的擺佈與愚弄,從而惱怒的離開安妮家。安妮陷入深深地自責與痛苦之中,她不僅提出了對自己的質疑:“客觀地説,我是一個好人嗎?”看到這兒,我不僅想到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在為孩子做任何一件事時,都是抱着對孩子好的心態而去盡心盡力的做的,都像安妮那樣真心地為了孩子好才那麼做的,可是,當孩子不領情時,當孩子對我們的愛發出質疑時,我們也開始懷疑自己的初衷,我們也像安妮一樣對自己提出了質疑:“我真的是愛我的孩子嗎?我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在自己的質疑聲中,我們會像安妮一樣,不難發現自己的偏差之處、自私之點:這其中,我們給孩子的愛裏已經摻雜了我們的需要和渴望;已經融入了我們的面子問題;已經在這滿滿的愛裏續寫了太多的虛榮與自我。就像安妮的老公肖恩説的:“在這裏面,你獲得了一種變態的滿足感。”真的,做為家長的我們,顯然是真的在愛我們的孩子,但也同時有了些許的面子問題、虛榮心問題,從而體驗這其中得到的滿足感和榮譽感。

在又一次找回邁克爾時,安妮與邁克爾有了一個特別智慧的對話。安妮:“你想打橄欖球嗎?”邁克爾:“我玩的還不錯。”其實這也代表了邁克爾已經喜歡上了這項運動。邁克爾問:“你想讓我去田納西?”安妮:“我想讓你自己選擇,這是你的生活,你自己做主。”邁克爾接着問:“如果我不想打球呢?”安妮強調説:“這是你自己的生活,你自己做主。”在我看來,這是最明智、最智慧的母親,她懂得尊重孩子,知道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她明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界限,這讓父母與子女之間都會有一種輕鬆的愉悦感,所以,邁克爾才在以後的調查談話中用了這樣一個詞“選擇”,他明確地告訴調查官,是我選擇了這所大學,因為我的家人都在這個學校讀書。

這就是理由,是一個再恰當不過的理由,更是一份在愛的力量支持下的自由的選擇。如果做為父母的我們,都有這樣一份從容,都有這樣一份信任與尊重,那麼我們的孩子都將是快樂而幸福的孩子。

美國電影《弱點》觀後感 篇三

《人性的弱點》是戴爾卡內基先生思想與事業的精髓,全書通過栩栩如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則,從人性本質的角度,挖掘出潛藏在人體內的60大弱點,一個只有認識自己,不斷改造自己才能有所長進,直至成功!卡耐基先生對這些生活和工作的深刻思考,為我打開了一片智慧的天空,使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身的不足——其實人生哲理往往隱藏在日常生活中。這讓我想起了人們對卡耐基先生的讚美:“世界並不會因為失去卡耐基而停止轉動,卻因為有了他而轉的更好”。卡耐基先生以他對人生的洞見,利用個普通人不斷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過他的演講和書,喚起無數陷入迷惘者的鬥志,激勵着我們後人不斷的走向成功。

《人性的弱點》這本書中的提示與建議有着極強的可操作性,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認清人性中的弱點,就會了解人性的本質,從而事半功倍,順利成功。這弱點,既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瞭解了這些“弱點”,可以是自己揚長避短,凸現自己的優勢,從而建立美好的人生。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感覺就是每讀一章都會有新的感受,開始有很多東西都瞭解得不深,只有不斷重複地看以及思考,結合自己的經歷,才能體會出來。我覺得,《人性的弱點》整本書的根本在於培養勇氣和自信。書看完後收益不少,然而自信心的增加則是最主要的收穫。卡內基説:征服畏懼以及培養儀態、勇氣和自信是教師的責任,幫助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勇氣和自信的最確實、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讓他在一組人面前大膽講話。我終於理解老師為什麼鍛鍊我們在同學們面前講話的能力了。

再者,心態決定命運,思想極其重要。只要知道你在想什麼,就可以知道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如果在一天裏,我們腦海中都是快樂的念頭,我們就能快樂;如果我們想的是悲傷的事情,我們就會覺得悲傷;如果我們想到一些可怕的情況,我們就會害怕……

最後,我們必須敢於表現真實的自我,把超越自己的成果展現出來。真實自然的自己,才會有個性魅力。當你出現在別人面前時,首先想到的是“我應該怎樣表現,裝出什麼樣子,才能讓別人認可和滿意?”還是“我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我就要真實自然地表現!”?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識將決定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是否自由平等,也反映出我們是否具有個性魅力。

生命並不單純,我們應該選擇正面的態度,而不是採取反面的態度,換句話説,我們必須關切我們的問題,但不能憂慮。當我們被各種煩惱困擾着,整個人精神緊張不堪時,我們可以憑藉自己的意志力,改變自己的心境,我們應當記住:思想運用和思想本身,就能把地獄造成天堂,把天堂造成地獄。

卡內基先生的智慧無疑為我們打開了一扇認知的大門,這不僅僅是對生活哲理的闡述,更是對人性的細細剖析。認清人性的弱點,正視人性的弱點,我們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或許古人所謂的:“知恥而後勇”,就是這個道理吧。

美國電影《弱點》觀後感 篇四

《弱點》在北美的票房很好,超過了兩億美元,作為一部温情勵志片,這個成績很難得。其實看過之後覺得《弱點》的成功也很自然,因為它太容易觸到人心中最柔軟的那個地方了,從安妮看到大個子邁克在寒風中瑟瑟前行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被一股隱隱的暖流鼓盪着,影片用很純淨的方式讓這種温暖持續烘烤着觀眾,我們感受着影片中的人物用各種方式表現出的善良,直至意料之中的結局。

在這個白人貴婦救助黑人孤兒並將他撫育成才的故事中,恐怕唯一能遭人詬病的也就是陶西一家的中產階級家庭背景了,這更容易讓人會將他們對邁克所做的一切視為一種施捨和惺惺作態,以其擁有85家連鎖餐飲店的家族產業,陶西一家對邁克的資助僅僅是九牛一毛,這樣輕而易舉就能達到的樂善好施也就失去了其本應具有的崇高人性的震撼力。但是這裏有幾點需要注意的:

首先,這是一個真實的事件,改編自後來成為NFL選秀明星的邁克的個人回憶錄,其次,你有沒有用自己財產的九牛一毛去救助過別人?有沒有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更重要的一點,在影片所展現的邁克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是來自邁克周遭的由平凡的善良組成的合力,這包括學校老師對他的寬容,教練在他遭遇不公時的挺身而出,甚至還有能夠被他的家庭歸屬感所感動的大學生體育協會調查員,在這個非典型的美國夢故事中,被突出的不是個人的奮鬥,而是社會對個人夢想的接納和期許,邁克嶄露頭角後各大學的紛至沓來,更是説明了一個健康發展的社會所應有的為每一個人提供發展機會的良好機制。

所以説,這是一部典型的美國主旋律電影,儘管有其偽善的一面,但真正做到了打動人心,就像《當幸福來敲門》一樣,用一個平凡人的個性化成功之路來詮釋社會發展水平和國民情懷,這是中國電影應該學習的地方。中國藝術從業者一向在價值觀輸出上手法生硬定位模糊,不説電影,就看看用以展示文藝最高水平和國家意志的春晚,在價值取向上都混亂不堪,對弱勢羣體的嘲笑,對素質教育的顛覆,對商業利益的盲目追求……想一想都讓人絕望。

桑德拉布洛克這兩年很春風得意,大有煥發演藝事業第二春的感覺。安妮這個角色之所有大受歡迎並得到了奧斯卡的青睞,我覺得個人演技倒在其次,主要是這個人物太討巧了,太符合美國人的審美趣味和價值觀了。一個富人做點慈善不算什麼,但安妮的義舉讓人感動的地方在於她對於邁克的確是有愛的,而且她也確實從中得到了快樂和成就感,她面對邁克時的目光中有母性的光輝,她因邁克而產生的或喜或悲是真誠的,這一點也不會因為她資助邁克的真實動機受到質疑時而改變。

《弱點》的原名是《blindside》,我覺得翻譯成《盲點》更合適些,影片從兩個角度詮釋了生命的盲點。邁克生長於環境險惡的黑人聚居區,但一直保持着善良的本性,是因為他媽媽從小教導他,有壞事發生時要閉上眼睛,等壞事過去後再睜開眼睛,世界還是一片美好,這個生命的盲點保持了邁克的純淨。對於我們更多的人來説,邁克曾經的不幸是他們視而不見的盲點,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幸讓我們麻木冷漠,所幸的是,安妮在那個夜晚穿越了這個盲點,看到並正視了孑孓而行的邁克,於是避免了他像他的兄弟們那樣沉淪和不知所終,她拯救了他的才能,拯救了他的命運,她為此而感謝上帝,她成全了邁克,同時邁克也成全了她。這個道理適用於所有的人,度人就是度己,做一個對他人有意義的人,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成全。

美國電影《弱點》觀後感 篇五

看完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隻要有一份真誠的愛,再沉默再笨蛋的孩子也會有美好光芒閃耀的時刻。我們都需要愛,即使擁有強大的軀殼,即使擁有強大的內心,也毫無例外。

劇中的丹尼斯·奧赫無疑是悲慘的,黑暗的童年裏,極度缺乏父愛,就連所剩無幾的母愛帶給他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幾經周折的轉養,斷斷續續的教育,淡漠的交際圈,社會早已把他該有的童真和該擁有的幸福剝奪無遺。他變得沉默寡言,變得極其敏感。而我所處的現實中,也有不少諸如奧赫的小孩,可是他們又能怎樣?改變不了的現實,只能默默地承受,只能靜靜地等候,等着一輛駛向遠方温暖的列車,帶着他們在陽光明媚的時候啟程。我該時刻提醒自己我是個幸運的孩子,要學會惜福,也要愛那些愛我的人。

可是丹尼斯·奧赫無疑是幸運的一個。他空洞的眼神裏曾無數次散發出渴望温暖的信號,莉·安妮·陶西接收到了,她接收到他的信號,並且他們熱心的一家盡他們所能幫助了那個可憐卻又幸運的孩子。

安妮媽媽是個聰明的女人,很有愛心,這恐怕也是他們全家人都能生活得幸福快樂並且都富有愛心的重要元素吧,這僅是我自己的看法。我覺得一個女人能做到安妮媽媽那樣,是一個女人莫大的榮幸。有一份社會責任感,有自己的事業,有温暖的家庭。她的言談舉止讓我對她有着佩服的讚賞,時尚卻不失真實的上流社會女人,她能把社會關係打理得井然有序。有極強溝通能力的賢良淑德的好好妻子,她是她成功丈夫身旁的成功女人。有愛有榜樣的好媽媽,她是可愛活潑孩子成長道路上最好的牽引者。

這個有智慧有魄力的女人讓一切有利的因素髮揮所能,讓生活如生活地生活着。也許,也許,將來某某女人也能成為她那樣,但願吧,希望吧,誰又能否定呢?

劇中SJ是一個亮點,這個小孩兒已不止一次讓我捧腹大笑,嗯……他的性格我喜歡,嘻嘻。肖恩·陶西這個N好的男人,絕對的,是女人結婚的理想對象,哈哈。柯林斯·陶西,美女丫,身材不錯,長的也不錯,性格也不錯,説的自己都垂涎三尺嘍,嗯……很不錯。

無數個温暖的場景撥起我的心絃,我知道,愛是不可或缺的,愛是要努力的,愛是平凡又偉大的。我還想説些什麼呢?此刻盡在不言中……

美國電影《弱點》觀後感 篇六

《弱點》是奧斯卡獎獲獎影片,該片投資為2900萬美元,但在上映不到一週的時間內就收回成本,更收穫三億美元票房。確實能夠觸動人的心靈深處。影片講述了一個美式足球運動員成名前的故事。大個子邁克出生於一個貧窮的黑人家庭。父親有暴力傾向,母親酗酒吸毒。邁克從小在黑人社區長大,見到的都是暴力事件,父母吵架,骨肉分離的場面時常在他腦海中浮現。可是沒有受到他所成長的環境的影響而學壞,邁克善良本分。在深秋的晚上,邁克穿着一件短袖T恤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朝體育館走去,僅僅因為體育館暖和。後來,邁克被陶茜夫人“撿”回了家。邁克的善良打動了陶茜夫人,獲得了全家人的信任,最後成為家庭一員。有了家庭温暖的邁克學習也上去了,而且在家人的幫助下成了學校足球隊的一員,一場比賽使他家喻户曉,各高校都爭相邀請他加盟,一個孩子的命運就這麼改變了。

美國黑人一直處在社會的最底層,婦女和兒童問題尤為嚴重。反映黑人問題的電影有好多,可是這部電影觸動了人性中的善良。凡是有善心的人,看過都會被邁克所打動。

整個故事裏最打動我的就是奧赫的成長經歷,很難想象在那種情形里長大的小孩還能保持樂觀和向上的心態,也很難想象他後來是那麼成功,成了萬眾矚目的體育明星。我想這個故事是有教育意義的,它能教導我們每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別放棄理想和追求。也許再走一步就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美國電影《弱點》觀後感 篇七

黑人孩子邁克自小生活艱難,父親在他出生一週就不知去向(這樣不負責任的人是不是應該取消生育權),母親吸毒,酗酒成性,生活在黑人聚居區的貧民窟裏,按説這樣的環境很難讓他破繭而出,做任何改變。

他很幸運具有運動天賦,一次偶然機會在路上遇到陶西女士,看他孤苦無依收留了他,得到了正確的引導,進入大學,並在橄欖球方面成為明星。

陶西一家人都很了不起,當然最讓人佩服的還是陶西,寒風蕭瑟的晚上遇到只穿短褲的邁克,沒有像丈夫一樣打個招呼擦身而過,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帶到家中,給予吃住,就此一住好幾年,成為一家人。這就是行動的力量,克服種族歧視,克服安全隱患,甚至第二天早上陶西夫妻倆都不知道,邁克會不會偷東西。但仍做出收留的決定,我想沒幾個人會為惻隱之心對陌生人冒這樣的風險吧。

邁克是個天生的橄欖球運動員,智商有點低,讓我想起《綠裏奇蹟》的黑人男主角,都有着能力超羣,人畜無害的特點,強壯,能幹,温馴是好多電影黑人正面人物的標籤吧。

邁克很幸運,遇到陶西,按我們説法是他的恩人,也是貴人,而且給予他足夠的尊重。陶西的閨女,兒子也和邁克成為了好朋友(最喜歡陶西小兒子)。邁克由此走上一條未來可期的光明大路。沒有像他的鄰居,朋友一樣,雖然有運動天分,卻無人指引,管教,打架鬥毆,二十幾歲就死於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