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韓國電影《寄生蟲》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8W

韓國電影《寄生蟲》觀後感【精品多篇】

韓國電影《寄生蟲》觀後感 篇一

韓國電影《寄生蟲》的情節比較離奇而且驚悚。

長期居住在地下室的金基澤和他的老婆兒子女兒一家人,全部失業在家,靠糊一些快餐店的紙盒子維持生計,但就是這種活計都做得勉勉強強不能達到驗收標準。兄妹倆蹭着別人家的WiFi,在時斷時續的手機網絡上查詢是否有應聘的通知消息。好運似乎突然降臨到兒子基宇的頭上,他的朋友介紹他去一個富裕的社長家做家教。他把自己偽裝成海歸博得了社長太太的信任,卻偷着和社長的女兒談起了戀愛,緊接着又編造謊言把妹妹基婷引薦給社長的兒子做圖畫老師。他們兄妹倆用卑鄙下流的手段使毫不知情的社長辭退了自己的司機,社長太太辭退了家裏融洽相處了四年多的女傭,金基澤和他的老婆也先後登堂入室,一個開起了豪華的私家車,一個成了打理家務的女傭。一家四口皆大歡喜地大把大把賺起了社長家的鈔票。但是好景不長,正當身份大轉變的四口人趁着社長一家人外出露營,得意忘形地在社長家的客廳裏大吃大喝大鬧嗨皮到最高潮的時候,前女傭的到來打破了他們的美夢,識破了他們的詭計,並揚言要報警。更讓人意外的是,社長家的地下室裏還長年累月住着一個靠女傭老婆偷運食物賴以生存的欠下鉅款被人追殺的男人。這彷彿又是一條充滿隱患的“寄生蟲”,後來他窮兇極惡地殺害了基婷,並用石頭把基宇砸得頭破血流差點成一個傻子。在爭鬥中最先喪命的是先前的女傭,她被辭退前的嫻雅和辭退後的卑微再到發現真相後一副極端醜惡兇狠的嘴臉完成了一系列的大變臉,她對基澤一家的羞辱和勢不兩立的決然,是她命喪黃泉的前因。

世間不相信因果報應的人,都是還沒有得到那個最後的“果”,或者確實已經得到卻不知道反省的人。不知道反省的人總是把責任歸咎於別人,都是別人的錯,都是運氣不好,全部是一堆客觀原因。基宇基婷兄妹為了攆走前女傭,惡毒地用水蜜桃絨毛去暗害過敏體質的女傭,致使她氣喘咳嗽大發作,被女主人懷疑患有肺結核。這種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做法,最後也得到了報應。

影片裏的窮人和富人之間具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富人對窮人的鄙視,窮人對富人的憎恨,都是矛盾最後被激化的根本原因。居住在地下室裏的窮人身上散發出的不潔氣味兒,是社長一而再再而三提及的嫌惡。他和社長太太或明或暗表示出的優越感,是貧困階層的人無法忍受的。這種階層矛盾的激化最後以基澤狠命刺向社長胸口的那一刀,達到最高潮。那是長久憋屈後的本能發泄,他自己都不知道這一事件是怎麼發生的,他只看見了昏迷的基宇滿頭鮮血和在地上垂死掙扎的基婷胸口不斷擴大的殷紅。社長臨死也不知道基澤為什麼會給自己一刀,他眼中的基澤是一個言聽計從、穩重温和脾氣好得很的下屬。殺了人的基澤只能長期躲在社長家的地下室裏,像見不得陽光的老鼠那樣靠深夜出來偷些冰箱裏的食物維持生命。這也是他的報應。

基宇恢復了正常,他幻想着掙很多很多的錢,買下那所社長太太一家已經搬離的“凶宅”,讓父親走出陰暗的地下室,在一片和暖的陽光中,他們終於能夠相擁在一起。

金錢至上的社會裏,“錢”就是唯一的信仰,擁有很多很多的錢,就是大眾的夢想。

毫無同情心和道德感的基婷死了,她結束了自己窮人的短暫生命,不知道下輩子是否能投胎到一個富裕的家庭,再也不用偽裝不用提心吊膽地過生活,那時候不知道她是否會善良一些,作為一個富家女也能有一點悲天憫人的情懷,更加可愛一點温暖一點同情心多一點?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師,身教勝於言教。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思想,所以不要總是指責孩子,父母首先應該反省的是自己。

基宇和基婷的行騙是和自己的父母事先策劃好了的,或者説兒女來策劃父母極力配合。夫妻倆還把兒女的騙術引以為豪,並置身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促使悲劇的腳步一步步更加接近最慘的那一幕。他們毫無原則性的自私自利和損人利己,沒有善良的同情心只有本性的兇殘惡毒,都潛移默化地傳給了自己的兒女,最後的家破人亡也是他們的報應。

所以要相信因果報應,種瓜不可能得豆,你希望孩子怎麼樣首先自己就要怎麼樣,你的道德標準就是孩子的標準,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才能讓人信服。

我們要像植物那樣積極向上,抗拒一切向下引拽的負能量。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總是被一種無形的力量往下拉扯着,消極墮落沉淪下去彷彿比積極樂觀努力向上更容易。

社長和社長太太深夜的一場親熱戲揭示了一個真相,外表光鮮身居高位一慣正兒八經的社長內心也有嚮往低俗的陰暗角落,賢妻良母似的社長夫人渴望着放縱,人的本性都具有掙脱束縛變成另一個更加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自己的衝動。人性與生俱來的惡藏在每個人的體內,靜候着窺探着騷動着,等待一個蠢動的機會。所以説“善惡就在一念之間”,看你是用善戰勝惡還是被自己的惡吞沒。

清貧而善良和富貴而悲憫同樣使人尊敬,最可厭惡的是窮且卑劣或富且驕淫。

窮或富不是評價一個人的關鍵詞,重點是人品。窮人可以通過自身努力來改變處境,過上力所能及的生活;富人也可以通過修身養性來達到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富有,或者樂善好施運用錢財回報社會。這樣,社會就會更加和諧,生活也會更加幸福。

韓國電影《寄生蟲》觀後感 篇二

這兩天看了由韓國導演奉俊昊指導的《寄生蟲》,心裏很沉重,滿屏的窮人的味道撲面而來,性格真的可以改變命運,一個人對自已的認知決定了他將來的生活。情節各種驚豔,赤裸的人性,把窮人的心理活動演繹得淋漓盡致。

1、男主基宇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窮人家的孩子,他的同學赫敏原本以為能給基宇在上流社會的工作機會,他應該會感激涕零,不敢高攀富家小姐,等他歸來可以把富家小姐完整的歸還給他,沒想到窮人永遠都喂不飽,基宇不僅想成為乘龍快婿,還要鳩佔鵲巢。

2、男主的同學赫敏又想留學,又想霸佔着富家女,為此不惜找一個不入流的,偽造學歷的混混去教,本也不是什麼真愛,既貪婪又可惡,毀了女孩的一生。

3、男主的妹妹基婷漂亮又有才華,卻不去上班,我覺得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價值觀扭曲,已經不知道幸福是通過奮鬥的,情願窮得在家摺紙,住地下室,等待攀高枝也不願意走出來,圈圈一直不明白這麼一個漂亮知性的女生住在那種環境是怎麼樣的一種感受。

4、社長夫人是富養的金絲雀,單純的可怕,什麼信任鏈條,他總覺得窮人可憐,沒有任何防備,哈哈,不過圈圈在想,如果圈圈也這麼有錢的話,也許也可以做到如此單純善良

5、男主的爸爸金基澤內心陰暗,卻又敏感脆弱,社長和社長夫人對他身上味道的嫌棄深深的刺痛他,雖然貧窮,卻認為富人跟窮人可以平等化。

6、社長前女傭的丈夫有手有腳,年輕力壯,卻情願呆在昏暗狹小的地下室,每天靠妻子偷社長家的剩菜剩飯維持温飽,並甘之如飴。

7、當男主一家與社長家的前傭人夫婦狹路相縫時,他們完全可以合作共進,相安無事的繼續在社長家呆下去,可惜他們的窮人思維讓他們相互要置對方與死地,沒有想着合作,最後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8、社長本能的優越感,習慣性對窮人的嫌棄,哪怕在生死關頭還本能的捂住鼻子,導致了他最後被殺。

結語

圈圈想導演可能是在宣揚不可逾越的貧富差距和階層,在宣揚人人平等的現代社會,大家一般都會維持表面的平等和尊重。但是富裕的資本家絕不會認為貧窮的無產者和自己是平等的。兩者的現實地位和生活讓雙方都確信彼此絕不是平等的。樸社長沒有對金基澤言明卻要求金基澤自覺遵守的最重要的規矩就是:不能越過資本家和無產者之間的階級界限。

韓國電影《寄生蟲》觀後感 篇三

奉俊昊導演向來以寫實主義風格的電影為專長,他憑藉着過人的藝術才華和電影智慧以及勤奮工作的態度,拍出一部又一部極具表現力,極富現實意義的電影作品,令人刮目相看。這次的作品《寄生蟲》更是獲得了第72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項。

《寄生蟲》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出身貧寒的基宇一家人在潮濕陰冷的半地下室裏相依為命,基宇每日的工作就是幫助母親疊外賣包裝盒,父親是一名。一天,基宇即將出國留學的同學上門告別基宇,並告訴基宇自己在一個有錢人家給他們的女兒做英語家教。這家的太太出手十分闊綽,自己可以把這個工作機會讓給基宇以幫助基宇一家解決生活困難。於是偽造了延世大學的在讀證明的基宇便來到了樸社長家中應聘家教,一番遊説之後樸太太心滿意足的通過了基宇的應聘。從此基宇便開始了家教的職業生涯,一次偶然的機會基宇得知樸社長的小兒子十分有繪畫天賦但有點自閉傾向,基宇靈機一動,撒謊説自己認識一個朋友是兒童心理學方面的專家自己可以搭橋,介紹這名專家給樸太太,樸太太欣然接受。基宇回家便提議讓妹妹去扮演這個心理專家並化名傑西卡,於是第二天他帶着妹妹去了樸社長家,樸太太對傑西卡很滿意,於是妹妹基婷也順理成章的進入了樸社長家。得知樸太太十分的容易被誤導,基宇一家都坐不住了,於是基婷藉機陷害了樸社長的司機,並讓自己的父親偽裝身份去頂替司機的職位,於是基宇的父親也進入了樸社長家。父親藉機陷害了樸社長家的保姆,讓保姆被炒魷魚,再讓母親頂替保姆職位。就這樣,基宇一家順理成章的進入了樸社長家,開始瞭如同寄生蟲一般的生活。然而,他們的野心並沒有有停止過,基宇更是和樸社長青春期的女兒陷入愛河。一次,社長一家外出郊遊為兒子過生日,得知樸家豪宅主人要外出幾日的基宇一家十分的開心,在樸家一家人出發後就迫不及待的住進了樸家豪宅,開始享受住在豪宅的生活,可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夜裏樸家原來的保姆登門拜訪,搞的一家十分慌亂,趕忙收拾東西躲了起來。前保姆來到樸家是為了解救偷偷在樸家地下室生存兩年的丈夫,基宇一家得知此事後十分震驚,發現居然還有比自己一家更慘的前保姆一家。他們兩家互相擔心會在樸社長一家面前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便相互威脅相互傷害起來並且大打出手。就在氣氛緊張的時刻,樸社長一家也因為下雨天起外出郊遊不方便就回來了。又一次的緊張和騷動的收拾整理後,基宇、妹妹基婷、父親三人終於逃出了豪宅,而前保姆一家又被關進了地下室,並且前保姆在打鬥中受了嚴重的傷暈死過去。下雨的深夜裏,基宇一家回到了家中,發現自己家的半地下室被雨水淹沒,他們又瘋狂的去搶救家裏的物件,折騰來折騰去終於把自己家僅有的幾件傢俱保存下來。第二天樸社長一家決定在家裏給小兒子過生日,於是在自家院子裏舉辦起了生日宴會,基宇一家還是強打起精神以自己偽裝的身份出現在了生日宴會上。基宇為了解決昨晚遺留下來的和前保姆一家的糾葛,便進入了地下室,沒想到卻被前保姆瘋狂的丈夫打暈。就這樣,前保姆瘋狂的丈夫終於走出了地下室。興奮的他在生日宴會上大開殺戒,拿起屠刀瘋狂的砍向宴會上的所有人,大家落荒而逃。

《寄生蟲》這部電影並沒有刻意的去醜化富人,也沒有刻意的去美化窮人。它直面的一個社會問題就是難以逾越的階級鴻溝。樸社長一家在這部電影中的行為想法善良單純,相比之下基宇一家、前保姆一家的行為十分的不擇手段、自私自利甚至可以用滅絕人性來形容,可是他們為了生存做出的瘋狂舉動輕易就被樸社長一家的一個眼神、一句話給改變。這也是這部電影深刻的地方。

韓國電影《寄生蟲》觀後感 篇四

我已經很多年沒看過韓劇了,不過韓國電影質量還可以。今天看的這部《寄生蟲》就很不錯,講的是貧富差距引起階級固化的矛盾衝突故事。

錢就是熨斗,可以把一切都燙平。

貧窮就是石頭,不是你背在身上而是一直依附着你。

貧窮是有氣味的。

窮生奸計,為了活下去,做什麼都是可以的。

富長良心,沒有生活的壓力,才可以單純的善良。

怎麼説呢,原本男主一家已經獲得了良好的工作,可以通過資本原始積累改變心態慢慢跨越階層,這一代不行等下一代,可是看着社長那一家離開後他們在別墅裏放縱的樣子,確實是窮人思維固定之後就很難改變了,一場大雨後變回原型也是理所應當。

在我看來,社長這一家沒有做錯過任何事情,但是最終社長被殺死正好體現了階級矛盾的問題。

總之,最終結論還是要多賺錢。錢可以讓人生更自由。這是世上的財富有那麼幾種,健康,金錢,自由的時間,幸福的家庭和良好的人際關係,精神財富內心的平靜。

沒有健康,其他什麼都不能長久。

沒有錢,在貧窮中快樂的生活是很困難的。

沒有自由的時間,你只是時間的僕人。

沒有愛,你的內心會空虛寂寞。

沒有內心的平靜,你無法安然的享受其他的。

不要為了某一方面放棄其他的,最好都達到平衡。

願你們都可以實現人生的願景,和所愛的人一起享受生活。

韓國電影《寄生蟲》觀後感 篇五

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韓國的史詩級影片《寄生蟲》突出重圍,該部非英語影片一口氣橫掃了四個含金量很高的獎項,以一種的優勢向世界證明了韓國電影的力量,也以一種強者姿態刷新了奧斯卡的固有記錄,着實是讓人眼前一亮,也真正是讓人回味無窮。

《寄生蟲》是一部充滿諷刺意味的悲喜荒誕劇,在這部影片中,導演奉俊昊以一種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示了韓國的差距,毫無保留的為我們揭露了殘酷的社會現實,的為我們展現了人心的邪惡和人性的可悲,給了觀眾一個全新的感受,也給了觀影人一個全新的社會視角,很是值得人去回味和反思。

因為是無業遊民,所以拮据狼狽的基宇一家只能在廉價、陰鬱、黑暗、潮濕、狹窄的半地下室裏生活着,作為韓國比較底層的貧民,他們就像陰溝裏的老鼠一樣活得很是可憐和不堪,讓人覺得可氣又辛酸,可悲又無奈。不過這一無所有的苦日子都隨着基宇工作的轉變而變得不同了,由此也引發了一系列荒誕、恐怖又悲情的故事。

基宇的同學把基宇介紹到了一個富豪之家去做家教,藉由這個絕妙的機會,基宇讓自己的妹妹、父親和母親全都融到了這種的生活裏,從此以後,他們一家四口就像是寄生蟲一樣緊緊的攀附在了這個豪宅裏面,也深深的融入進了與他們格格不入的社會。更加可笑的是,隨着野心的膨脹和貪慾的加重,基宇不僅讓主人家的女兒陷入他用謊言編織的愛河當中,他還在這個尊貴的社長家裏也看到了更多陰暗荒謬的故事,而這些他不應該知曉的祕密讓他覺得震驚、恐慌和荒誕。

基宇發現前任管家那落魄的丈夫也像他們一家一樣寄生在這個豪宅裏面,這個居住在地下室的落魄者和他一樣,一樣的不堪,一樣的可憐,一樣的麻木,一樣的卑賤,一樣的羞恥,一樣的野心勃勃。可是假的終究是假的,在紙包不住火的現實面前,基宇一家的偽裝和騙局都顯得那麼脆弱,所以隨着這遮羞布的掀開,基宇的妹妹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基宇的父親也又在一次麻木的蜷縮在了地下室裏面夾縫生存。而利慾薰心的基宇呢,他也只能終日在內疚,自卑,恐慌,負罪,虛假,可笑的荒誕劇情裏面掙扎着,真真是把寄生蟲的可悲姿態展現到了。

其實《寄生蟲》這部電影之所以可以一展雄風之態,就是因為它真實的反應了韓國的文化和社會現實,所以它能夠強烈有效的引發觀眾的共鳴,也能夠真摯誠懇的打動國際評委。因此,基於這一創作基點來看,它是值得很多電影人去學習和消化的,它也是值得擁有奧斯卡這一偉大獎項的!

韓國電影《寄生蟲》觀後感 篇六

從昨天下午開始,就沉浸在奧斯卡2020最佳電影《寄生蟲》之中。

這是一部值得看的電影。無論是故事,還是電影技術,堪稱一流。階層的矛盾,人性的複雜,圍繞劇情的展開,節奏拿捏恰到好處,衝突在平靜安寧美好中爆發突轉,看似失序,卻又暗含邏輯,讓人驚異震撼。結尾處男主的笑,荒誕至極。人生到底該不該有計劃?男主父親領悟到自己最終的歸宿,獨自面對自身的惡,在地下室以自我救贖的方式一點點償還。或許,人生還是要回復到本源:善與惡,愛與希望。

富人代表樸社長之死冤嗎?令人遺憾,但又在情理之中。皆因他捏住鼻子的舉動暴露出的不屑,如同點燃金司機內心久已發酵的仇恨之火。金司機的殺人與樸社長被殺,皆因為韓國社會貧富鴻溝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隔阻。這不是個人的悲劇,這是社會的悲劇。

樸社長之妻,單純善良,但僅僅於此。事實上,只能説她不壞。男主母親道出真理,不是因為善良而有錢,而是因為有錢才善良。我如果有錢,我也會很善良,超級善良。自始至終,樸社長妻子並未察覺她聘來的家庭教師、司機與管家這些人的詭異之處,她甚至根本無法想象他們竟然是一家人,哪怕處處都是蛛絲馬跡。當然,作為富人,養尊處優,更沒能想到地下室住着一個隱身人。而正是這個隱身人,把所有的祕密揭開,把所有的矛盾激化

不太明白為什麼電影名叫寄生蟲。或許,是諷刺和譴責那些不勞而獲、卻充滿仇富心理的人。固然,貧富差異是一個社會問題,與其説是社會問題之因,不如説是社會問題之果。而階層的固化、階層的矛盾,又進一步導致階層衝突。從人性的角度看,是階層差異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導致溝通和理解的困難。在階層對比造成的巨大落差面前,人性失衡了,從而鋌而走險,從而釀成悲劇。這或許就是電影的潛在意藴?

拋開社會問題不談。人性的出口在哪裏?影片最後,借摩斯密碼這一隱喻,告誡人們:人生複雜如謎,唯有堅持和等待。生活總還是有希望,值得去計劃,值得去努力。

補記:

好電影如同一個巨大的謎面,值得投入地猜想和解讀。

看完電影后,久久無法自拔,反覆刷知乎,看評論,有幾點共識。

1、這確實是一部好電影。而且是集電影拍攝、敍事結構、主題為一體的好電影。電影中有荒誕、有幽默、有輕喜劇、有驚悚、有推理、有社會批判看一部頂十幾部。

2、關於主題:不僅僅是揭示貧富差距,而是人性在社會結構中的處境,以及如何自處。很多知友説這是一部類型片,每一個角色都是符號,是,也卻不盡然。否則劇情最後為什麼導演賦予了基宇的想象和計劃?這個ending夠有意味,夠精彩。我之前只看到了光明和希望,還是淺薄了,要知道從現實層面看,基宇的夢想完全沒有實現的可能,但,夢想不能實現就不能有夢想了嗎?萬一實現了呢?所以,我依然認為這個結尾很光明,但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光明,我更願意相信,導演對人性是抱有希望的,無論如何,人總還是要有計劃,要有念想,哪怕最終無法實現。

3、石頭的隱喻。有人説它代表慾望,然也。慾望成就人,也差點殺了人。好在,最後基宇已經放下了那塊黏在心裏的石頭,這是好事。在大起大落之後,一切回到原點。只是,逝去的人永遠去了,活着的人,還要繼續活着。基宇恢復意識後的那陣莫名其妙的笑,荒誕意味太濃了。對,就是荒誕。如果要用一個詞表達電影的核心精髓,我更願意用荒誕,而非原名。

4、關於寄生蟲的隱喻。知乎裏説得很多了。窮人寄生於富人,富人寄生於資本,資本寄生於?這一部分我不敢想,也不善於想。回頭細想影片裏幾次出現的蟑螂,以及電影中無與倫比的空間語言,突然讓我萌生出人類均是蟲子的想法。我們都是寄生蟲,寄生於模糊的宇宙法則,寄生於社會上那隻看不見的手,寄生於生命複雜難解的神祕。人如螻蟻,相比宏闊的宇宙空間,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計,何不如《曹風蜉蝣》中的那隻蟲子,采采衣服麻衣如雪,讓短暫的生命肆意綻放,因而無怨無悔,坦然赴死?

5、最後想表達的是,除了人生態度和對社會的思考,從藝術表達方面,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導演豐俊昊的敍事手法確實高明,以小見大,意涵深厚,卻又舉重若輕,精巧大氣。但除了佩服,又不知從何學起。唯有加強自身的修養,多讀書,多觀察,多思考。這也算是觀影一得吧。

又記:

電影海報頗具意味。

很感興趣每個人物眼睛為何要被遮住?有的白,有的黑,對比之中又有共性,皆是盲點,皆成盲區。因為階層不同,因為角色各異,人和人之間造成巨大的隔閡。無緣由想起了巴別塔的故事。也因此,理解和對話是何等艱難。就如同觀影后的感受,角度不同,感受各異,但好在,多少可以表達,可以溝通,可以交流。

韓國電影《寄生蟲》觀後感 篇七

這是近年來,很少見的一部關注和思考貧富差距的電影。在片中,窮人的象徵,是地下室,陰冷的光線,封閉的結構,氣味富人的象徵,是豪宅與豪車,明亮而開闊的視野,陽光,氣味

令窮人爸爸隱藏不了身份的是氣味,在富人豪宅裏,無論他如何裝扮出見過大世面的樣子,氣味,還是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同樣暴露的還有,他的兒子、女兒和妻子。

在富人爸爸看來,窮人意味着工具,意味着用金錢可以購買他們的一切,他們的力氣、笑臉、勞動和智慧。不僅僅是有形的一切,還包括無形的任勞任怨和逆來順受。

金錢支配了一切,也扭曲了一切,它形成了秩序,也固化了所有人在這個世界的角色和地位。

於是,金錢道德形成了。

富人理所當然地享受着窮人的服務,並且心中充滿陽光和童話色彩,而窮人理所當然地寄生在富人身邊,為其提供服務,幻想着某一天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片中,在一所開闊和明亮的豪宅的下面,是一處誰也不知道的地下空間。這個當年為了在戰爭中倖存而建的地下空間,在漫長的時光中,逐漸變成了一處窮人寄生的地方。食物充足的豪宅的廚房,是這個地下空間的入口。這個地下空間有書桌、便桶和牀,可以滿足人類最基本的生活。

被遺忘的地下空間裏,先後住了兩撥人。一撥是為了躲債的夫妻,一撥是殺人後逃避處罰的男子。男子用莫爾斯密碼向外發送自己安好的信息,被窺視豪宅的兒子所接收。

兒子回到家中,寫了一封永遠也寄不到父親手中的信,在對未來的憧憬中,他唯一能夠再次見到父親的機會,便是在這個階層固化,貧富懸殊的社會中,創造逆襲的奇蹟,在某一天,成為這所豪宅的主人。

到時候,爸爸您只需要走出來就行。

兒子在這封信中寫道。

窮人的逆襲,像一個自我安慰的幻想,像一則説給孩子聽的童話。可活在地下的窮人,除了相信,又有什麼辦法呢?

金錢道德如此深入人心,無論是第一撥躲債的地下夫妻,還是第二撥寄生在樸家豪宅的一家人,談到豪宅的主人,都用了滿是尊敬和感謝的詞語。

是樸家的豪宅養活了他們,不僅有食物,還有穩定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甚至,他們看到了和豪宅主人聯姻的希望。

而讓這些寄人籬下的窮人突然產生暴力行為的原因是什麼?為何他們要打破這形成已久的秩序?

如果説,第一撥殺人者,也就是躲債人的殺人對象是與之爭奪寄生權的第二撥一家人的話,是窮人間對資源的爭奪。而第二撥殺人者,也就是窮人爸爸對富人爸爸樸社長的行兇,則完全是忘恩負義,是對金錢道德的背叛。

樸社長養活了窮人爸爸一家人,但他對於窮人氣味那難以忍受的憎惡表情,還是觸動了窮人爸爸的殺機。

我的心中,沒有計劃,遇事則變,這才是完美的計劃。東奔西走,為了生存蠅營狗苟的窮人爸爸,在漫長而困頓生活中,早已有了窮人的智慧和經驗。他表面上好像已經參破了一切。

但,由宋康昊飾演的窮人爸爸,在樸社長皺起眉頭的瞬間,驀然產生了殺意,他終於展現出與精神上早已死亡的第一撥躲債的窮人的本質區別。

那就是自尊,是自己依然活着的證據。當樸社長為代表的富人認為通過金錢的力量可以駕馭窮人時,認為金錢可以將這個世界上的一部分人改造成放棄感情和生命的尊嚴,僅僅成為供人使喚的非人時,窮人爸爸做出了否定。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幹了什麼,毋寧説,殘存的自尊和精神上尚未死亡的東西,令他瞬間成為了行兇者。

窮人們自相殘殺,爭奪在富人身邊的寄生權,這是金錢道德的應有之義。而他們殺死自己的宿主,去表明自己並非寄生蟲,並非精神上已經死亡的行屍走肉,則帶有一種革命的意義。這個世界還有善惡,還有着沒有滅絕的抗爭的精神!

富人用金錢建立起來的道德,在這種抗爭面前,土崩瓦解。

但,這種抗爭後,除了失去宿主的窮人繼續原本悽苦的生活外,什麼也沒有改變。在渺茫的未來中,偶爾有明媚的陽光射進地下室中,兒子讀着父親從陰冷的地下空間中發來的信,除了寫下那可憐而虛幻的憧憬,一切彷彿又回到了起點。除了消失的父親和妹妹,什麼也沒有改變。

韓國電影《寄生蟲》觀後感 篇八

昨天刷知乎得知奉俊昊導演的這部作品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四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被推上知乎熱搜前三,引起了很多討論。

我一般秉承瞭解後才有權利發言,便想找來看看,發現國內還沒上映,幸好好友金髮了資源過來。

故事主要是講述長年住在地下室的一家四口中的兒子基宇通過好友敏赫的引薦得以進入富豪樸社長家裏做其女兒的英文補習老師後,再推薦其妹妹基婷做社長兒子的美術老師,接下來再在陸續設計擠掉原司機和保姆後將其父母安排進來,然而卻在別墅慶祝一家終於“成功進入上層階級”時,因與原保姆的爭執,導致了後面大趴體殺人悲劇的發生,造成家毀人亡。

有的人説,這部劇反映的是貧富差距以及資本社會裏難以逾越的階層;有的人卻説,它反映的其實是從被日本殖民統治到現在親美的歷史;還有人説,它暗示着資本社會的無限魔力,人們一邊鄙視它又一邊渴望擁抱它。

至於其它那些覺得它被過於讚譽配不上奧斯卡的聲音,我就看看好了。

我始終覺得,不能用是否獲獎來衡量一部電影的好壞,尤其是涉及到文化的差異以及某些大國對我們國家抱有的敵意,我們不能因為不獲獎就妄自菲薄。

同樣,我也覺得,能在那麼多作品中脱穎而出、尤其是斬獲國際大獎,除了符合了西方國家的口味迎合了他們的某些觀點外,肯定也引起了很大的共鳴,值得我們觀看和思考。

本片用了很極端的手法去描述這兩個階級,生如螻蟻活如寄生蟲卻又貪婪自私玻璃心的窮人,帥氣專一自律精明、美麗温柔善良和藹的富人。因為這種巨大的割裂,看完後,雖然也為窮人一家的不幸難過,但卻更多是為富人一家感到無辜,對於他們來説簡直是無妄之災——他們的不幸是我造成的嗎?有錢就是原罪嗎?

可能因為自己生活的環境和影片中的兩個家庭都天差地別吧,我所認識的即使住着漏水的瓦房那些最貧窮的人也是淳樸善良勤奮的或者至少是善良的,即使在廣州這些一線大城市,也還是有幾百塊一個月的房租,還是一房一廳一廚一衞加上有很好陽光的陽台,所以看完後並無法產生共鳴。

雖然我沒見過影片中那樣的貧民窟,但是,它的。存在自然是預示着那樣的社會肯定是有毛病的,根源在那個制度上,雖然不可能有一個完美的制度存在,但是,一個即使努力了也無法讓人看到希望的社會制度肯定是病態、需要去救治的,否則它會讓人性變得更加扭曲,也會造成更大的社會矛盾。

雖然我們國家也有不完美的,然而,就貧窮而言,它並沒有任由它滋長,而是積極扶貧、開通各種能讓人向上的渠道,讓人民看到活着的希望,雖然貧富差距依然很大,但是,即使貧,我們也不是螻蟻不是寄生蟲,我們有生為而人的房子、食物、陽光、驕傲、自尊、以及對未來的希望。

就拿現在人傳人的新型感染肺炎來説,雖然因為疫情影響,我們都被迫困在家裏將近三週了,但是,每天看新聞看到整個國家都在忙碌中、大家眾志成城地抗擊疫情,內心是激動和充滿感動的,所以除了不能經常出門活動空間有限比較乏味之外,內心並沒有過多的焦慮,也堅信我們終將能戰勝病魔的,我相信曙光就在不遠處……

韓國電影《寄生蟲》觀後感 篇九

昨天剛看完《寄生蟲》,這部韓國影片在國際上的口碑很好。順便説一句,前段時間上海作家張曉晗説的:聞得出別人身上的地鐵站味道。這句話的出處就是這部影片。

好吧,以下有嚴重劇透。

先介紹下人物,窮人A家庭,成員有父,失業;母,失業;長子,重考生;次女。窮人家庭B,成員有前女管家,前女管家躲債的丈夫。富人家庭,成員有豪宅男主,豪宅女主,高中長女,幼子。

A家庭居住在條件不堪的地下室,打着零工過活。偶然機遇,A長子的朋友留學,便推薦他給一家富人的女兒繼續當家教。

然後A家庭通過各種伎倆,把次女安排成為教富人幼子的美術老師。排擠走原來的司機、女管家,換成了A父和A母,至此,A家庭的所有經濟來源都是富人家給的,成為了富人家的寄生蟲。

故事的轉折點發生在富人家庭外出露營,前女管家趁着雨夜來富人家,説是有東西遺漏,需要拿回來,A家庭這才發現,原來在豪宅裏還有一個隱祕的地下室,裏面住着前女管家的丈夫。

而前女管家也發現了原來,兩個老師、司機、女管家是一夥的。至此兩隊窮人為了爭取寄生權而起來衝突。

故事的高潮在富人舉行的生日趴上,窮人的的爭鬥越來越白日化,由暗地裏轉向了明面。最後前女管家死在密室中,前女管家丈夫砸傷了A家長子,刺傷了A家次女,最終死亡,最後在攻擊A母的時候,被其反殺,A父因為富人男主對窮人的冷漠感到自尊心被辱,一氣之下殺死了富人男主。事後躲進了豪宅的密室中,再一次成為了這豪宅的寄生蟲。

多日後,A長子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父親躲藏在豪宅中,隨着他在把豪宅買下來的夢想中,全劇終。

整部影片其實我個人不太喜歡,一個是因為本身不太喜歡看這類的體裁。另一個原因是雖然我伸處在影片中乘地鐵的階層,但是這並沒有給我帶來很強的代入感和融入感,沒有產生一種共鳴。感覺只是隔岸觀火,隔靴搔癢。

為什麼我會這樣説?可能我是個天生的失敗者,性格也比較粗線條,所以我很難去代入到使用一些伎倆去排擠掉其他人行為。不管處在什麼階層,都應該是問心無愧的。就像電影的開始,A家庭給披薩店折盒子一樣,好好做,認真活着就好。

韓國電影《寄生蟲》觀後感 篇十

今天看了一部電影,寄生蟲,這部令人毛骨悚然的電影,講的是貧富懸殊,階級固化的故事,窮人家的四口人到富人家設局打工,最後是一個悲劇,貧窮是原罪,電影裏的任何人沒有誰對誰錯,其實放在中國也是一樣的,中國人現在最敏感的神經,也是説階層分化的問題,窮人越窮,富人越富,但是電影中講窮人為什麼會一直窮呢?思維受限,其實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乾的工作都是可以替代的,當然在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普通人,我們所追求的穩定,往往是穩定的窮着 ,經濟好的時候,普通人過的一般,普通人沒有用錢賺錢的能力,只能靠體力賺錢,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普通人會過得很差。

我們為什麼一直窮?電影中的一些情節説明了一些問題,比如老金家沒有裝網,然後他蹭着外面的WiFi,因為信號太差錯過了一些兼職的機會,窮人往往是花時間買錢,富人是花錢買時間,每天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節省錢的上面,慢慢變的,胸無大志,鼠目寸光,盯着一點小錢,錯過了大的機會,電影中大量的出現就是窮人的味道,富人討厭這種味道。

窮人是有味道的,不是拿貴一點的洗衣粉能夠洗掉的,這個就是骨子裏的生活習慣,他是不會改的,就是懶散,懶得努力,懶得上進,

社會競爭,其實並不是需要你比所有人都強,大部分人都是很懶散的,你只要稍微努力下,就能超過80%的人,如果你又恰好遇到好的機遇,在這個基礎上整合資源,進入社會10%並不是難事,換句話説,在某個領域發現機遇然後死磕它,踏踏實實的奮鬥幾年,但是要找準方向,就像這周看的老貓的炒幣筆記,就是這樣,他説成功的道路上並不擁擠,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行。李笑來説七年就是一輩子,第一年用來摸索,找準方向後死磕,就會成功的,現在試錯的成本很低,第一在高速發展的中國,機會多,第二有互聯網,可以看到一些別人翻過的錯,進過的坑,學會觀察他人的冒險實踐,而不是通過自己的實踐,節省本來就不多的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蘋果有個廣告語,手機貴不是蘋果公司的錯,是你的錯,人不能輕視和忽略了自己,社會沒有錯,這麼發展、世界是公平的,有錢人之所以有錢,是因為這個世界一直在獎勵那些對事物有着深刻理解的人。方向正確,懂得堅持一定會成功。

社會的發展給每個人機會,但是每個人不一定認為那是機會,窮人認為是命,富人認為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