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9W

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精品多篇

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 篇一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詩句出自卓文君的《白頭吟》,被王立羣老師調侃:這是愛情“潔癖”的標配。

《中國詩詞大會》上,點評嘉賓王立羣老師是這樣解讀這首詩的:詩中的“一心人”和“一人心”看起來是一個字的前後位置有調整,但意義差別很大。

“一心人”強調的是一心,只有你的“一心”才能配上我的“真心”,這是愛情“潔癖”的標配。

愛情必須潔癖,婚姻更需要一心一意相守,這首詩卻出自於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婚姻出現危機的時候。

卓文君本是四川某鉅商的女兒,不僅貌美如花,而且,精通音律。但她婚姻不幸,成親沒幾年,丈夫去世,她住在孃家孤獨度日。

司馬相如,風流倜儻,才華橫溢,他的家境不是太好。有一次,他去參加卓家舉辦的宴會,無意中見了卓文君,司馬相如久慕佳人的容顏與才華,他在酒席宴前彈奏了一曲《鳳求凰》,藉以向文君傳達愛意。

酒席散後,相如通過侍女向卓文君轉達自己的傾慕之情,兩人一見鍾情。當天夜裏,卓文君乘夜色逃出家門,與司馬相如私奔。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成就了一個千古愛情佳話。

卓文君到了相如家,日子清貧卻快樂,她和相如在當地開了一間小酒館,兩人以賣酒供養生活,千金鉅富的女兒為了愛情,甘願過這種小日子,也願意為所愛之人受苦受累。

後來,司馬相如等來了出頭之日,一首《子虛賦》,得到漢武帝的賞識,被封為郎官,後來又再拜為中郎將。當年的窮小子鹹魚翻身了。

飛黃騰達的司馬相和,漸漸忘記了卓文君為他付出的一切,天天鶯歌燕舞,他愛上了一個美貌的茂陵女子,決定納她為妾。

文君知道這件事以後,傷心欲絕,當初不顧一切和他私奔,甘願和他過貧寒的日子,真的是貧賤結夫妻,富貴兩相忘。

她當即提筆,寫下這首《白頭吟》,全詩如下: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蓰蓰。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你看,“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多麼有氣魄的女子啊!敢愛敢恨,愛時熱烈,離時灑脱。

我卓文君終生追求的是“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既然你給不了我一心,那麼我們乾脆分道揚鑣,我不會一哭二鬧三上吊去博取你的同情,這樣做是貶低了我自己。

司馬相如看到這封信,被妻子的才華所打動,回憶起昔日的恩愛,他打消了納妾的念頭,從此與卓文君重歸於好,相伴終老。

放在現代社會,卓文君和司馬相如就是一個富家女和窮小子的愛情故事,窮小子後來平步青雲,就忘記了曾經的愛,不過,卓文君靠自己的才情,捍衞了她的婚姻。

一生之中,能得到一心人的愛,就要好好珍惜,彼此相守,相伴到老,這才是愛情真正的樣子。

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 篇二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牀下。”在近日的“中國古詩詞大會”上,16歲高顏值少女武亦姝憑藉出色的古詩詞底藴和“飛花令”表現走紅,答題時嫻熟優雅的她,被網友們感歎“滿足了自己對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

“中國人的詩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誠如《中國詩詞大會》嘉賓、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所説,詩詞之所以美,在於它承載着作者的人生閲歷。因此讀詩不僅僅是讀詩,更是讀人,是讀心。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日前正式公佈,這也是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在答記者問時,發言人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

生活是草蛇灰線,伏延千里,詩意也是。在問答網站知乎上,一位網友關於“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讀詩歌”的問題下,得票數最高的答案是這樣説的:你是願意孩子從小讀“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這樣流轉纏綿的詩句,還是讓他跟着廣場舞一起唱“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你是希望他的童年記憶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還是“叫姐姐一聲美女,姐姐就給你糖吃啊”?生活在當下的我們,為什麼要讀詩?當你處於相似的情景下,忽然想起一句早已爛熟於心的詩,觸發了共情的鈕,才能懂得詩詞之美。而這一切的基礎是,至少你“讀過”。

當看到春天芳草初生,才會明白什麼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夏日湖邊納涼,看風乍起,才會感慨“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畢竟如歌中所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雖然我們的生活日漸浮躁喧囂,好在,詩還活着。

中國詩詞大會作文 篇三

《中國詩詞大會》看完最後一期,殷怡航作為第一個挑戰者黑馬,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氣迫,力壓羣雄(芳),終獲冠軍。

她天真無邪,陽光燦爛,無憂無慮。暗合了一身“正能量”,贏固欣然,失亦愕然,本性流露出於自然,儘管有些神經大條,仍不失可愛。挑戰時十道題滿分;對決時先聲奪人,拿下第一分,竟然產生4:1的階段性優勢。對方李子琳追上2分,場上出現4:3,但李子琳在此關鍵時刻丟分給她,成全了她最後的勝利。

回過頭來,咱再説説李子琳同學,16歲的年齡,五次上台,三次守擂,其詩詞積累、臨場發揮、應變能力都沒得説。好象今天的總決賽運氣不在她方面啊。對絕時雙方分別丟一分,但優勢的殷怡航丟得起,而劣勢的李子琳丟不起呀。此時,李子琳犯了陳更輕率出擊的錯誤,這本不是她的風格,一貫以穩準狠著稱李子琳丟分題本身,也是因低極錯誤使然,那題是:説出哪個不屬於孤獨的情形,她卻快速選擇了恰恰表現孤獨的C“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而不是A“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莫非天意?守擂三、四次也夠多了,豈能好事都歸一人?

小小年齡,成府太深,心機太重,往往言不由衷。對手説她“危險”,此前筆者説她“恐怖”大概“英雄所見略同”吧?要説李子琳失敗,只能説她敗給了自己,其精準度如答題機器,加沉着冷靜,而所以落敗,是其太想奪冠了。小孩曾以“滅絕師太”名之,從年齡看未免太過,但觀其做派風格卻無一不象。不想“危險妹”竟最終輸給天真“女漢子”。這結果把小孩感動的熱淚盈眶,為殷怡航歡呼!同時,怎能忘記那些星光閃耀的羣英譜啊——李四維、石繼航、夏昆、祝浦成、吳空、陳更……“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

儘管詩詞大會並不完美,並不盡如人意。但有主持人董卿美才女輕鬆駕御,平添了幾許格調風韻。讓人流連忘返,一步三回顧,恍若夢迴大唐,穿越兩宋。僅以些詩與諸君共勉“何當再剪西窗燭,共話巴山夜雨時”又“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枉然”。

希望這種詩詞類節目更多更好!這不,這次“詩詞大會”把小孩的饞蟲勾起來了,將本已多年來束之高閣的愛好又重拾起來,又知道和背誦了多首詩詞以增擴儲蓄量級。

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 篇四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觀看了詩詞大會。

隨着主持人董卿的一聲——“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歡迎來到詩詞大會。”

比賽開始了。經過了激烈的個人追逐賽,《詩刊》編輯彭敏從選手團中脱穎而出。站到了和上一期的擂主——外賣小哥雷海為對決的位置上。他們將爭奪本屆詩詞大會的冠亞軍。

在比賽還沒有開始之前,我們都認為這場比賽應該沒有任何懸念,贏的一定是彭敏,因為他不僅經驗豐富,而且還是《詩刊》的編輯,曾經三次登上了擂主的寶座,實力不容小覷。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我們大吃一驚,在圖片線索題中,彭敏求勝心切,導致了兩次搶答錯誤,把兩分拱手送給了對方。更值得稱讚的是雷海為,當繪畫老師康震剛畫出一扇窗户、一座山和一個人時,他果斷地按下了搶答器,臉上雖然還有一絲緊張,但落落大方地説出了自己的答案——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他的話音剛落,台下立刻傳來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主持人董卿大聲宣佈:“回答正確!”雷海為出色的回答令繪畫老師康震十分驚訝,他便問雷海為:“我只畫了扇窗户,你是怎麼猜出來的呢?”雷海為沉着地回答道:“我看到了窗户是朝西開的,因此聯想到了這句詩。”聽了這句話,點評老師都讚歎不已,我也不禁對雷海為肅然起敬。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雷海為大顯神威,最後以5:1的對絕對優勢贏得了比賽,奪得了詩詞大會的總冠軍。

隨後我們從主持人那裏瞭解了外賣小哥雷海為的一些事蹟,這讓我對他更加敬佩。雷海為是杭州的一位送外賣的小哥,他家裏很貧窮,每天住在一個不足80平米的小屋子裏,因為沒錢買書,所以他每天會去書店裏翻閲詩詞,並加以背誦,然後回家默寫下來。每時每刻,他的身上總會帶着一本書——唐詩300首。這樣他在業餘時間裏進行了大量的詩詞背誦,將時間一點一點利用起來,終於13年後迎來了生命的春天,在中央電視台的舞台上大放異彩。雖然他在物質上是貧窮的,但他的靈魂是富有的。詩詞可以滋養他的心靈,陶冶他的情操,這是多少金錢也買不來的。

雷海為用他的經歷告訴我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有恆心,有毅力,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失敗的理由。

《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 篇五

伴隨着琅琅的詩聲,《中國詩詞大會》已經進行到了最後,至於誰是最後的勝利者,請隨我去一睹為快吧!

首先,是四位高手的個人追逐賽。隨着比分的節節攀升,觀眾的心也隨之揪了起來。比賽進入白熱化,我也努力嘗試着一起答題,但由於知識儲備量不多,答題時間緊,有時甚至連學過的知識也想不起來,正確率很低;而觀台上那些鎮定自若的選手們,他們既有過人的知識儲備,又具備超強的心理素質,一路過關斬將,實在是令人自歎不如。

緊接着,北大博士生陳更上場了,她要挑戰的是16歲詩詞才女武亦姝。作為挑戰者,陳更的分數一路升高,最後竟距離擂主武亦姝僅11分!然而,人有失足,馬有失蹄,被大家看好的陳更竟然在一道相對簡單的選擇題上挫敗。於是,武亦姝成功晉級下一輪比賽“飛花令”。

比賽越來越激烈,在武亦姝贏下了“飛花令”賽後,又在最後一輪遇上了身經百戰的老將彭敏。老將彭敏思維敏捷,知識儲備豐富,兩人可謂棋逢對手。先是武亦姝連勝三分,而後,彭敏又抓住機會,打成平手。場上的局面一度僵持不下。後來卻因彭敏的失誤,場上比分變成4比3。關鍵的時候到了,武亦姝只要拿下這至關重要的最後一分,就可獲得勝利。武亦姝沉着冷靜,步步緊逼,最後,彭敏棋差一着,輸給了武亦姝。而武亦姝,則一路劈荊斬棘,榮登冠軍寶座。

他們或滿腹詩書,或淡定自若。這些在詩海中遨遊的人們與詩為伴,從中汲取力量,陶冶情操,為我們豎立了學習的榜樣。所以,我們也要多讀詩書,把中華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

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 篇六

雖然我已觀看過各種各類的詩詞大賽,也吟誦過多種名人詩句,但是2月7日的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卻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這場比賽的選手個個都殺氣騰騰、來勢兇猛。

有穩坐如山,心平氣和的十六歲高中生,也有知識淵博,見多識廣的博士;有靠古詩詞走出山區的滿足農民,也有用古詩詞找回心靈故鄉的新加坡華人。

在賽場上,詩詞達人們利用已學的知識,加上自己靈活的判斷力,答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填空題,選擇題和詩詞理解題,這其中也不能避免一些失敗與痛苦。

最受評委老師和觀眾青睞的陳更以11分之差敗給了十六歲高中生武亦姝,使她成為這場比賽的冠軍。

其實我認為詩詞的比拼並沒有輸贏,它只是一種工具,把我們的心靈帶到美好的境界,使我們走進古人的心,體會他的悲歡離合。

在比賽中,評委老師也常常提到古詩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當你在花叢中漫步時,你可以吟誦:“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

當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悲憤交加時,你可以吟誦:“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最後,我希望自己能更多地接觸古詩,品味珍貴的中國五千年曆史。

詩詞的世界,博大精深,永遠都有我們不知道的地方。

雖然我們在裏面遨遊,但是永遠感覺達不到彼岸。

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 篇七

似乎從剛掌握語言開始,我們就在讀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些大概是大多數人的啟蒙詩詞。那個時候的我們,也許並不明白自己所念誦之詩的意味,只覺得朗朗上口。我有時候也會想,我們為什麼要品讀古詩文呢?在我看來,學詩固然重要,但它們最後不應該只成為我們年少時試卷上的分數。

“生命太短暫了,以至於我們只能選擇和那些偉大的書生活在一起”。列奧〃施特勞斯如此感歎,好的詩句常被人形容如畫一般引人入勝,寥寥數字,既可表現“道是無晴卻有晴”的雨中美景,又可抒發“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煩憂,既可吟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的悲壯,又可流露“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的釋然。從詩中,我們不僅僅為了獲得知識,更為了一種感動。那些打動無數先人的墨跡,今天依然令人動容,我想,這就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所積聚的力量吧!

最近,在朋友的推薦下,觀看了中央電視台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查閲相關資料後瞭解到這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節目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力求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帶動全民重温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分享詩詞之美,感受古人的智慧,從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在認真觀看節目之後,有如下一些領會感悟。

首先,地位高。《中國詩詞大會》是在新春佳節央視一套黃金時段首播,如此高調推出這一節目,充分體現了央視對我國詩詞文化的高度重視。節目由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擔任主持,著名學者擔任點評嘉賓。央視此舉,對弘揚傳統文化、普及詩詞知識無疑是一件大好事,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又一次舞台嘗試。

其次,形式新。《中國詩詞大會》在為數不多的詩詞類電視節目中匠心獨運,參賽選手下至7歲小女孩,上到花甲老翁,涵蓋了大學生、中學生、警察、教師、外國人等,各類詩詞達人集聚一堂,場面十分震撼,體現了一全民參與的宗旨。每位上台選手與“百人團”同時聽題答題,最後以擊敗百人團的人數為選手分數,從而選出擂主。這場形式上頗有創新意味的詩詞“比賽”活動,帶給了我們一場難得的詩詞視聽盛宴和國學享受。

再次,手段妙。《中國詩詞大會》做到了宏大主題微觀表達,抽象主題具象展示。它一方面運用舞美、動畫、音樂等視聽技術手段,對演播室進行360度意境營造,讓詩詞在演播室中“活”起來;另一方面精心設計嘉賓解讀環節,讓“冷”知識在“熱”背景中復活。

最後,選手強。參賽選手身份不盡相同,但依然是卧虎藏龍,人才輩出。最讓人吃驚的當屬第一位出場選手、

剛滿七歲的女孩李尚榮,一個二年級的國小生敢來面對百人團的挑戰!但李尚榮真的沒有讓人失望,她一路過關斬將,沉穩答題,落落大方、出口成章的氣勢一下就震住了所有人,就連康震老師都對她的詩詞儲備量讚歎有加,面對這個小才女,我們這些碌碌無為的老觀眾如坐鍼氈,汗顏自愧。還有最讓人歎服的,要數首期節目中來自四川的無臂小夥彭超了,首次亮相答題奪得擂主,被稱為“古詩詞學霸”。就是他,幼年失去雙臂,連續兩次參加大學聯考,去年以603分的成績被四川大學法學院錄取,節目主持人董卿在聽了彭超的故事和他用腳參加大學聯考取得高分後,給出了一個大大的贊:“你很棒,你站在這裏,用一種樂觀和堅韌的態度面對你的人生,給了很多人鼓勵”。我想,“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大概就是在形容他們這樣的氣質吧。

這樣的一檔節目,也許不能助我立馬成為詩人,但它可以帶我體會最經典的中華詩詞風範。閒暇之餘,若能陶冶心靈,豈不妙哉?

最後奉上電影《死亡詩社》裏對詩的詮釋:“我們讀詩、寫詩不是因為好玩,而是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分子。而人類是充滿激情的。沒錯,醫學,法律,工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詩歌,美麗,浪漫,愛情,才是我們活着的意義啊。”

願我的生活,常有詩相伴。

中國詩詞大會觀後感 篇八

4月4日是《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最後一場——第10場冠軍總決賽的時候,期待彷彿正午陽光下單位牆角盛開的紅花——但終抵不過七絕、七律、如夢令的敷衍,在熱浪和寒流中無所適從,就像彭敏一樣。

一個急於得到結果,一個樂於享受過程——這是彭敏與雷海為冠軍之爭的心境分野。

欲速則不達,欲求則不得。

任何競技,除卻技術,實為心態角逐。賽者如此,觀者亦然。

網民對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頗有微詞,譬如:選手只會背詩,不會作詩啦;飛花令重複啦,題目難度不大啦;等等。

平心而論,這些問題伴隨着《中國詩詞大會》的產生與發展。尤其是第一個問題,直點命門:《中國詩詞大會》實質上就是背詩、誦詞、吟曲的大會。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之後,我在博文述及此事——相形之下,《香港詩詞大會》以作詩為主,《中國詩詞大會》以背詩為主,背詩難,作詩更難。從背詩到作詩,戛戛乎其難哉。有一點是肯定的,作詩與背詩沒有必然聯繫。

本季賽事,規避了詩學、詞學、曲學的基本知識,或是汲取了上季康老師口占七絕之禍,未可知否。

競賽題目中,常有“五(七)言唐詩”之類表述,語焉不詳。

唐朝,猶如詩歌風景線上的分水嶺,又像詩歌座標軸上的原點——在負半軸上,有古體詩(古風),或五言,或七言,或雜言;在正半軸上,有近體詩(今體詩),或五言,或七言。

一、詩詞知識傳播很少,詩詞背景還原很多。如:《春曉》《江雪》是五言古體唐詩,簡稱五古,不是絕句。

二、詩(詞)人身份界定不能一概而論。如:李白不僅僅是詩人,他填的詞也非同凡響;李煜、蘇軾、李清照、納蘭容若豈止詞填的好,他們的詩更是風華絕代;賀知章不僅僅是詩人,更是書法家,他的章草《孝經》與孫過庭的《書譜》合稱“草書雙璧”。

三、曲與詞不能混為一談。詞,發於唐;曲,發於宋,存在繼承與發展(創新)問題。詞牌有別於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