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精品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04K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精品觀後感【精品多篇】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一

7月19日凌晨1點,接警得知廬城鎮內發生內澇,陳陸與隊員們馬不停蹄地趕去,疏散羣眾至早上7點。而後前往石頭鎮同心村、郭河鎮進行人員疏散。

7月20日凌晨,陳陸回到大隊,已有30多小時未閤眼。

洪水很髒,摻雜着糞水、動物屍體、工業用料等穢物。陳陸在水裏泡了近兩天,身體開始出現反應。當晚他在大隊辦公室坐着,對指導員邵將説,自己的身體很不舒服,膝蓋疼得難受。邵將發現他的膝蓋紅腫,便勸他明天稍作休整。

陳陸不同意,邵將拗不過,只好替他買藥、塗藥、敷冰袋。

邵將告訴記者,陳陸皮膚比較敏感,受刺激容易過敏。

陳陸2005年加入消防隊伍,2008年汶川地震,他作為先遣部隊前往救援。道路不通,只能揹着六七十斤的裝備徒步前往震中。陳陸行進得有些慢,當時的合肥市經開區消防大隊大隊長龔壯志很生氣,呵斥了他。

龔壯志至今仍記得那一幕,陳陸撩起褲腿,露出滿腿的水泡——個個有大拇指甲蓋那麼大。等到達震中時,水泡全被磨破了,血流了一褲管。陳陸説是小傷,不肯休息,仍繼續參與救援。

2013年,他在合肥市消防支隊紀保科任科長,這是他15年消防生涯中唯一的機關經歷。2015年,他主動請調至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朋友劉書虎多次勸他調回機關,他不樂意,説自己只喜歡帶兵,“覺得基層更有意思。”

陳陸的父親陳立山是安徽第一代邊防軍人,母親和姨夫退休前在公安系統工作。陳立山告訴記者,陳陸在機關大院長大,耳濡目染之下,自幼就想從軍。

2008年的雪災、震災後,隊裏開會討論記功,要替陳陸報三等功,被陳陸推辭了,説自己已經是幹部,不如把立功機會讓給隊員:他們若記兩個三等功,就有機會上軍校、提幹。

曾和陳陸在消防隊中隊同事多年的徐長青統計,按陳陸的工作經歷,“至少記三四次功是沒問題的。”實際上,直到犧牲,他身上未記過一次功。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二

張桂梅的事蹟深深地感動着我,為了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和諧。這個活着的榜樣,她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無私奉獻、善良慈愛、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業、慈善事業的精神讓我欽佩。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用真愛點亮了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們的希望之光,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愛的奉獻之歌。她就是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兼“兒童之家”福利院院長張桂梅。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上;憑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民族教育發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餘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先進模範事蹟,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忠誠。我們學習她,首先是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作為一個黨員,張老師放棄了進條件好的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學校,一身病痛的張老師教學上幾十年兢兢業業,除了住院沒向學校請個一天病事假,教學成績突出,她説:“為了民族貧困山區的教育,即使倒在講台上,長眠於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吃苦在前,那裏最需要就到那裏,無私奉獻,張老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我要學習她愛生如子,精心教育學生,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作為一名彝良的職高教師,我要牢記使命,教書育人。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的有用人才而奮鬥。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三

《感動中國》十大傑出任務頒獎典禮上,兩個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兩個人就是教師夫妻李桂林、陸建芬,他們在一個很窮的山村教書。那是在大山的最深處,進出極為艱難,村民一年難得下絕壁一次。那裏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村上的人們連基本的吃飯穿衣都成問題,兩位教師的生活環境、教學環境可想而知,所謂的“卧室”裏只有一張用泥巴堆出來睡覺的泥牀,一盞煤油燈,教室更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稻草房。他們兩個白天教書,晚上回到“卧室”批改學生的作業,每天要到很晚才睡覺。通向那個窮山村的,只有一條路,一條筆直的山路,要靠梯子才能爬上山的山路。如果要走出山村,不僅要翻山越嶺,還要過只有兩條鐵鏈橫貫的大渡河。生活在那樣的地方,是多麼的艱辛啊!

可就是這樣,那兒還是整個大山裏最好的學校,連其他村的孩子也會到這裏來上學。所以,每週一,他倆總要把孩子們接上山,週五再送下山,一次又一次地重複着……一年,兩年,不知不覺,他們在大山裏呆了整整19年。19年如一日,李桂林、陸建芬夫婦教書育人,共培養了6屆共149名學生。陸建芬現在還是代課老師,1個月的工資才230元。夫婦倆第一次來到北京,連照相機也沒有。是他們,為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19年的時光足夠使一個無知的

嬰兒,變成一個活潑懂事的少年。可見,他們受了多少苦啊!可是他們沒有一句怨言,多麼難能可貴的精神呀。試問,這種愛崗敬業,專門為人的精神我們又做到了多少呢?我們應該為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感到知足,只有知足才能感到快樂、幸福。正如為他們的頒獎詞上所説: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澱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他們真正做到了這一點,不愧為人師。我們都應該向他們學習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要學會滿足。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四

粗糙的手,支起課桌;寬厚的背,擋住風雨;你用微笑迎接了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新的一天開始了!

你看到了那微笑的孩子們,你又對生活希冀了起來。或許別人要説你傻,為什麼要再給你粗糙的手、滄桑的臉、寬厚的背再增加負擔?可他們卻忽視了你那原本絕望的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或許別人要覺得你可憐,為什麼要在被人拒絕無數次後甚至被轟出家門,卻依舊不死心?因為他們忽視了你灑下的那顆辛苦的種子,已被善良澆灌成了一棵參天的大樹。

你的心像泥土一樣質樸,你的靈魂像君子蘭一樣高尚,你用那十幾年的堅持,換來了那一句真摯的問候:媽媽,早!我知道你的偉大,我也深知你的辛苦。你已五六十歲了,你原可以呆在家中樂享晚年,你卻為了那一張張充滿幸福微笑的臉,背上了袋子,去做生意。望着你在寒風凜冽的外面啃着乾巴巴冷冰冰的乾糧,我為你深感痛惜。可你卻説:“當你看着在暖如春日的教室中的孩子們吃着熱氣騰騰的飯菜時,你會覺得這輩子就值了!”你立下的規矩:等別人家的孩子先吃完,再輪到自家人上桌吃飯。你似乎是忽略了你外孫的眼神和感受,他問你:“外婆,還有菜嗎?”那時的語氣充滿了對其他孩子的羨慕和對可口飯菜的慾望,可你還是堅持了你的原則。

在這個世態炎涼的社會背景下,你告訴了我:原來這世上還有好人,還有一個那樣犧牲自己和家人的人卻為了在一羣受盡了別人歧視的目光的殘疾孩子內心裏建立了一個希望,在孩子的內心中播撒了一顆美好的種子。此時此刻,我不知道該用何種華麗的詞藻來形容你,因為任何華麗的語言與你的精神相比起來,都顯得黯淡無光!

十幾年的心血換回了孩子們天真的笑顏,平凡的歲月掩藏不住你偉大的內心!你用大愛温暖了世間的冷漠,將人間的黑暗驅散!你的精神早已刻入我的內心,有你真好—高淑珍。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五

月兒彎彎,金燦燦。月兒圓圓,明晃晃。每當抬頭看見那皎潔的月亮時,總不禁想起你稚嫩的笑臉和美麗的願望。你的事蹟就像月亮照亮了我的心田,給予我無數感動。小何玥,你在我心中是最美

正處花樣年華,命運卻給你開了個玩笑,讓你的人生不在明亮。2012年4月,你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本應該走進國中校園的你,只能與病魔相伴。9月初,你的病情突然復發,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在聽説生命只剩3個月時,你做出了父母親人都難以理解的決定——你要把自己的器官捐獻給他人。父親聽後大聲的訓斥了你,你含着淚説,你希望能儘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不在乎自己逝後,是否有完整的身體。只在乎他人活着的美麗。我的淚水噙滿了雙眼,我想我們都一樣,一樣擁有青春年華,一樣懷揣遠大夢想。我想我們不一樣,我沒有你的堅強,沒有你的無私,沒有你的偉大。

2012年11月17日凌晨0時10分,一朵鮮花凋零,傷了無數人的心靈,催了無數人的眼淚。我想你一定化成天使,張開雙翅飛向天堂,是哭着離開的。因為有太多的不捨,太多的願望,永久成遺憾了。我想你一定化成天使,張開雙翅飛向天堂,是笑着離開的。因為短暫的旅途温暖繽紛,你把芳香留在了人間。

凌晨4時,你的兩個腎被送到解放軍第181醫院捐給了兩名患者,你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我想你在天堂一定笑了。

生命很脆弱,但真善美很堅硬。你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想着他人,織就的人間彩虹。你深深感染了我,我們的年紀差距不大,但思想品質的差距很大。我擁有了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學習環境並沒有珍惜。當看見你的所作所為,我很自慚形愧。我會以你為榜樣,堅強樂觀,無私大方的對待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

月兒彎彎,金燦燦。月兒圓圓,明晃晃。小何玥,你來過,也不曾離開。12年很短暫但有愛的延續,12年很平凡但不失精彩,12年很曲折但你走的安祥。你像一輪明月,照亮了人間。

願你在天堂快樂無恙。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六

今天,我看了這部片子頒獎典禮中那一幕幕感人的事蹟、感人的創造、感人肺腑的場面讓我心潮澎湃、熱淚盈眶。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一人就是朱光亞。20世紀50年代末,朱光亞被任命為中國核武器研製的科學技術領導人。他負責並組織領導中國原子彈、氫彈的研究、設計、製造與試驗研究,地下核試驗的攻關,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制定與實施,國防科學技術研究發展及軍備控制問題研究等工作,為中國核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世紀80年代中期,他還參與了“86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制定和實施。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章良這樣評價朱光亞:縱覽全局,心繫祖國,中國核事業的領航人,保衞的是家,捍衞的是尊嚴,顯示的是中華民族的錚錚傲骨! 推選委員閻肅説:肅然起敬,卓越功勛,他代表的羣英,使我們的民族——自強,自信,自力,自尊!

人生為一大事來。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卻是新中國血脈中,激烈奔湧的最雄壯力量。細推物理即是樂,不用浮名絆此生。遙遠蒼穹,他是最亮的星。

其實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着別人,也感動着中國。中華民族之所以逐漸富強起來,也是因為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質的中國人。

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無力去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但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為集體做些什麼,為家庭做些什麼,那我們會成為一個感動中國的人。而我們的家庭,集體,祖國也就越來越好了。

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也更結實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點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於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七

最讓我感動的是屠呦呦。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時,覺得這個名字很特別,後來看了她的事蹟,更加感動。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開創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於瘧疾治療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這是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1968年,中藥研究所開始抗瘧中藥研究,39歲的屠呦呦擔任該項目的組長。經過兩年的研究對象篩選,並受到中國古代藥典《肘後備急方》的啟發,項目組將重點放在了對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敗了190次之後,項目組終於通過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並在接下來的反覆試驗中得出了青蒿素對瘧疾抑制率達到100%的結果。在沒有先進實驗設備、科研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屠呦呦帶領着團隊攻堅克難,面對失敗不退縮,終於勝利完成科研任務。青蒿素問世44年來,共使超過600萬人逃離瘧疾的魔掌。未來,屠呦呦希望通過研究,讓青蒿素應用於更多地方,為更多人帶來福音。

她的頒獎詞是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漬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現。為了一個使命,執着於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幫人類渡過一劫。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

感動中國讓我們知道人應該懂得關愛和感恩,懂得堅強和堅持;感動中國激勵我們年輕人前行和進步;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一直在傳遞着和發揚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願好人一生平安,願善良的人,收穫福報,祝福您們健康長壽。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八

有些人,像一朵朵小小的花,悄然在你身邊綻放,剎那間的芳華,便驚擾了世間的繁雜。

在我的內心,盛開着,兩朵嬌嫩的,渺小的,粲然的花。

稍近的一朵,名叫無私,它悄然地綻放着,優雅而高潔。它是由一名叫做楊科璋的消防戰士悄悄種下的。這位勇敢無畏的戰士緊緊地抱住懷中昏迷的小女孩,跌入深深的電梯井中,哪怕他鬆開手便可得到生的希望,他也只是將懷中的女孩,緊緊地,用力地護在懷裏。他的身軀在黑暗中跌落,生命綻放了另一個花季,那小小的一朵開在了我心裏,鼓舞我,激勵我,讓我不至於活到斤斤計較的地步,更讓我能夠盡心盡力地幫助別人,不求回報。

花香入心,怡人怡己。

另一朵稍近的花,叫做真愛。它在綠葉的呵護下甜美而又絢麗的綻放着,粉色的花瓣輕輕地搖曳,給人温馨夢幻的感覺。播種它的是謝芳與謝海華夫婦。謝芳勇鬥小偷,早已成為周圍居民茶飯後的閒聊。可身受九處刀傷的她,卻無人敢娶。當兵歸的謝海華,懷着一顆赤誠的心,去拜訪他心中的英雄。誰知,這一眼,便是萬年。他們順利地走到了一起,一紙婚書,一生諾言。可到底是天公不作美,生了孩子後的謝芳生了重病,肌肉嚴重萎縮,連生活都無法自理。可謝海華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相守一生的諾言,還真誠地告訴謝芳:“汽車到不了的地方,我揹着你去。”這句真摯誠懇的話成了他們彼此心中盛開的花。謝芳幸福地説道:“我只勇敢了一次,而他卻勇敢了一輩子。無疑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相愛的兩個人,一見鍾情的開始,白頭到老的結尾……這朵花開在我心裏,照亮每一個角落。當我心灰意冷的時候,它告訴我,這世間,還有許多陽光温暖的片段,需要我們去尋找。於是,我繼續揹着行囊,風雨兼程……

一個人,一身行囊,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九

在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節目中,雖然感動我的人很多,有為了孤兒能學習到知識而去辛苦攢錢的阿里木;有執着追夢的劉偉,給我們留下了一片思量和敬佩;有託舉生命最美麗的媽媽吳菊萍……但是在這些人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傑。

孟佩傑的命運不平常卻很悲慘,但是她卻用温暖的微笑回報這個讓她生活艱辛的世界,五歲那年,爸爸遭遇車禍,媽媽將她送給別人領養,不久也因病離世,在新的家庭之中,她也沒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命運又與她開了個玩笑,養母在三年之後癱瘓在牀,母女二人相依為命。孟佩傑的孝心讓我的內心為之震撼,曾聽説過“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當年僅僅8歲的她擔負起了照顧養母的重任,每天她為母親做飯按摩,幫養母做120個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15分鐘,等服侍養母睡覺之後,她才坐下來做功課,那是已經是夜裏了。在她的勤奮刻苦的努力之下,孟佩傑考上了山西師範大學臨汾學院。在別人都在稱讚她的孝心時,她卻説:“我只不過做了每個女兒都會做的事。”她的孝心讓無數人為之動容,同樣是母親的女兒,我不禁捫心自問,我又為母親做過什麼,也許在心情不好的時候還會對母親發脾氣,但母親卻從不責備我,只是默默忍受我的怒火。在看過孟佩傑的事蹟之後,我的內心也湧起波瀾。

還記得那撼動心靈得頒獎詞: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裏,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了四千多個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

孟佩傑,是她讓我感受到了在當今這個金錢利益當前的社會中已經漸漸被消逝的難能可貴的那份孝心。

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彷彿受到了神聖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後,我收穫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着我們,也感動着他人。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蹟。

看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我頓時覺得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明白了只要用心去看世界,浮沉過後,去發現細節的感動!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篇十

一抹真情,帶來感動;一份思念,傳遞關懷;一份温暖,捧出赤誠;一份堅強,凝聚力量······平凡的偉大,草根中的感動,2012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就像一抹陽光透過生活射入生命,在每次呼吸間烙上最深的痕跡,在心頭跌動的是震撼人心的母子情結,是一根綁帶連結了兩個生命,見證了温暖人心的孝順。

陳斌強,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他有個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親。為了每天親自照顧母親,他用一條小時候母親背子女的綁帶,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電動車行駛30里路去學校上班,呆在自己身邊服侍母親。一連五年,風雨無阻的帶着母親上班;連着五年,無怨無悔地照顧着母親。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母親用它背過子女;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兒子用它揹着母親。有一天,母親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孝更絕倫足可矜”是對陳斌強的高度評價,也是陳斌強的真實寫照。

“百善孝為先”,陳斌強的作為温暖了我們每一箇中國民眾的心窩,也照亮了我的心房,令我感動,令我敬佩,更令我學習。我們在一天天的成長,變得強壯,變得聰明,變得有力量;而我們的父母在一天天的衰老,背慢慢駝了,行動思維漸漸變得遲緩了,直到有一天,他們什麼都不會了,這就需要我們做子女的去幫助他們,像小時候父母教我們一樣耐心地、不知疲倦地照料他們。父母親老了,需要我們去陪伴他們,去照料他們,這是我們應盡的義務。現在我們僅需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捧着一顆孝順的心,去感激父母,去報答父母;並不需要我們去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只需要那些微不足道的語言、動作去關心他們。一個擁抱,做一次早飯都會讓父母感動,覺得欣慰,得到滿足。

在中國大地還有許多令我感動的人物,縱死終令汗竹香的林俊德、冰雪為容玉作胎的最美老師——張麗萍、清香傳得天心在的周月華······這些人物感動了全中國人的心,撫慰了全中國人的心,更震撼了全中國人的心。他們的做法,為我們的生活社會增加了許多正能量,給我們學習的榜樣。雖然這只是十個平凡而普通的人,但卻看到了當今中國人的錚錚鐵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