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語文實習工作體會(精選多篇)

欄目: 工作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7.87K

第一篇:實習語文教學工作的一點體會

國小語文實習工作體會(精選多篇)

實習語文教學工作的一點體會

趙喜春2014.11.15

根據大學的學習要求,在本學期我應該完成畢業前夕的實習了。按照學校的安排我回到了我的家鄉——新興中學。完成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十月十五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期間我實踐了書本學來的知識,教授七年級的語文科,完成兩個班級的教學工作。在白鴻老師的指導下,我一邊充實自己,一邊講課,雖然是累了一些,但是感覺挺欣慰,尤其是看到那些天真爛漫的孩子,瞪着眼睛問我問題的時候,我感覺特別的興奮,畢竟這也是一份體驗,一種為人師的體驗,也許以後自己並不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但回憶起來,也是自己的一筆寶貴的財富。

一直未曾離開過校園,可是懵懂中的我已面臨着從學生到老師這樣一個角色的轉變。第一次站在講台上,那種緊張與興奮的感覺讓人難以忘懷,並且我面對不是國小而是國中生。第一節課講朱自清的《春》,內容到現在我都還清楚的記得,在體驗到當老師的快樂的同時我也深感到責任的重大。“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帶着這個準則,在課堂上我就感覺信心倍增,每當看到講台下面40多雙渴求知識的眼睛發散着一道道光芒,我的脊樑就開始慢慢地挺起來,開始走下講台,提高音量??在如此的周而復始的數次之後,我漸漸地成長起來,逐漸有了恰當的體態語,也逐漸有了與學生的眼神交流,更加找到了心目中期許已久的那份從容和自然,於是就輕鬆下來,隨着自己的思想流動和學生們的反應而使整個課堂相映成趣,這也許就是我們教學法上所説的“師生互動”吧!我教的是七年級兩個普通班的語文課,學生的基礎比較差,我自身在教學中也缺乏經驗,由於對於這些問題的認識,我積極向別的老師學習,經常去聽課並記錄下老師們的優點,與自己做一個對比,來彌補經驗上的不足。針對學生基礎較差並且很多對學習缺乏興趣的特點,我耐心地與他們交流,多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他們真正地當作弟弟妹妹來 1

看待。拉近了師生的距離之後,學生們都敞開心扉,跟我傾訴很多學習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難,我也竭盡自己的所能去幫助他們。總體上來説,我在一個月的老師生活中,深刻地體會到了師生應該都是教學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應達成良性互動,教學相長。

當老師挺難的,當語文老師就更加的難了。但語文老師也是非常有趣的一項職業,因為在這裏,我們可以瞭解學生內心最深處東西,我們也可以跟着學生們的成長而不斷提升、充實我們自己,這也許就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吧!

國中的生活是緊張而忙碌的,我看到學生們有時覺得常規課堂難免乏味的心理,就利用自習以及班會課的時間組織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説給他們進行辯論知識的培訓,開展有關老師學生換位思考的辯論賽,使師生之間關係更為融洽;利用多媒體給他們播放有教育意義的影片,並通過點評與討論,陶冶他們的情操,使他們體驗到生命中愛與希望的力量;邀請香港志願者黃乾宇參與班會課的討論,給壯鄉孩子們帶來一點新鮮的知識,更激起他們對象牙塔生活的嚮往等等。除了這些,在平時的課堂中,也經常跟他們講一些社會上的熱點問題。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想我在教會他們知識的同時,也應該教會他們如何去做人。

總的來説,一個多月的實習,讓我得到了很好地鍛鍊,豐富了自己的理論知識和提高了自己的實踐能力,更重要的是明白了:語文教學一定要深入鑽研教材,確定準確目標,找準切入點,設計好問題。同時,要上好一節課,就要顧及全體學生,而不單是個別學生參與課堂。短短的一個多月,讓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也深切地體會到:只要下定決心認真去做一件事,你就會成功。當聽到指導老師對自己教學工作的肯定,看到學生都樂意聽自己的課時,我心裏有説不出的喜悦,説不出的感動與欣慰。

實習的歲月是如歌的歲月,歌曲的旋律是如此的清純、優美、感人;儘管中途可能會因樂器或個人的原因而出現“雜亂無章”的音符,但整體的交

響樂還是能震撼人心的。實習老師的日子,也是如夢如幻的日子,在這“一場遊戲一場夢”中我體驗到了“初為人師”的滋味。

在新興這塊樂土上,我奉獻着,收穫着,快樂着。

時間太短暫了,我們只能走馬觀花似地去接觸和吸收新事物,但我們通過實踐也學到了很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既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又增長了實踐操作能力、豐富了生活閲歷,這將是我們走向社會的一筆最為寶貴的財富,同時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們學生一些思想認識問題,促進了自身世界觀的轉變,通過到集體的温暖,受到了教育和鼓舞,更為自己日後就業指明瞭方向,對自己的社會定位和自身價值進行了一次客觀評價,找出自己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從指尖流逝!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們會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展現自我,積極向上。實踐活動已結束,在工作崗位上留下的是汗水,播種的是知識;在工作期間留下的是快樂,帶走的是深厚的友誼。回望雖已成歌,夢想卻正在起航!

第二篇:國小語文教學工作體會

根據國小語文教學目的要求結合國小生思維特點,恰當地運用畫圖很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內容,而且還使學生的思維活躍,想象更加豐富,調動起學習語文課的積極性。

一、運用圖畫,空破重點和難點

圖畫,具有很強的直觀性、生動性和形象性,它活生生地擺在學生面前,會主剖在腦際裏展開聯想的翅膀。這不僅使學生較快較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而且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觀察事物、思考問題、認知道理的積極性。如教“美麗的公雞”一課,可能過公雞由昂頭到低頭的動用變化,把大公雞原來趾高氣揚,驕傲自大的樣子變為低頭思過,虛心接比評的態度躍然於黑板,形象地展示大公雞由高傲到謙虛的心理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從小養成謙虛上進的品質。是可貴的這樣,一下子就解決了課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又很好地啟動了學生的“由雞到人”的聯想。

二、利用多畫面,培養觀察能 力

在看圖作文時,學生面對多幅畫或多景點,往往無從下手。遇到這種情形時,老師就要適當地引導學生認識畫面上的各種景物和觀察整個畫面的着眼點。如此,再讓他們動眼觀察、動腦分析。如講授看圖作文《公園一角》時,光用彩筆畫出一個引人注目的噴水池,讓學生寫出噴水池的樣子。然後再畫出小亭、長廊、樹木、花草、遊人等,讓學生抓住每個景物的特點仔細觀察,進而分析展開聯想。

末了,讓學生們把觀察到的各個景物的不同特點分別寫出來。這樣看圖作文,即訓練了學生的有序寫景的作文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與分析能力。

三、使用圖樣,掌握字形、字義

低年級兒童的思維特點是以感性形象去認識事物,在講授歸類識字“潛”字前,用薄紙殼畫上“潛水艇”和“潛水員”,塗上顏色分別剪下來,在上課時以藍色的大海為背景把他們掛在黑板上。對於“潛”字,學生感到筆畫多不容易掌握,看到圖樣就會興奮活躍起來。這時,老師結合圖樣講“潛”字,即有“水”旁,而潛水艇和潛水員都是在水裏活動,進一步理解“潛”,即隱藏的意思,組詞為:潛藏、潛伏、潛能、潛移默化,等等。通過圖樣,學生即能認識和掌握“潛”字,又有達到正確運用“潛”字的目的。

四、應用景色,激發學習興趣

在講《初終》一課時,教師可用彩色粉筆在黑板上畫出紅色的座座房屋、青色的縷縷炊煙、黃綠色的樹木、晾曬的金色玉米棒子垛,黑中有黃的廣闊的收割完的田野,再添上幾朵雪花。一幅北言初終的農村風光,既創設了具有特色的意境,又豐富了學生飛馳的想象。再如,教授唐詩《山行》時,講到“停車坐愛楓林(更多內容請訪問好範 文網:)晚”一句,光畫一輛車,然後在車周圍畫上紅色的楓樹,問學生“在這美麗的楓林中,是論的車停下來呢?”答道:“杜牧”。繼而又問:“他為什麼要停下來呢?”答:“要觀賞這迷人的楓林晚景”。再問:“誰來用因果關係講一講以是對話的內容?”學生們就會異口同聲地講:“因為傍晚楓林景色十分美麗,所以使杜牧不由自主地停下車來觀賞美景”,從而講解了“坐”字,也培養了他們從小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第三篇:國小語文教師工作心得體會

在語文教學中,閲讀教學是最花費時間和精力的。在平時的課堂教學裏,我們教師總是用盡心思地講解,也要求學生認真地聽講,可每一次語文測試後,都面臨着一個難題,那就是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差。所以一張試卷中的閲讀理解題目的簡單與否,決定了測試結果質量的好壞。望着試卷上的紅叉叉,無不令我們語文老師頭疼,心急;無不使我們的學生煩惱,恐懼,從而造成了“閲讀難,難閲讀”的局面。

閲讀理解能力是一項最基本,最重要的語文能力,作為國小語文教師,我們該如何來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讓學生擺脱“閲讀難,難閲讀”的困擾呢?通過近段時間的理論知識學習,受到了一些啟示,並總結如下:

一. 重視語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1.課前預習課文,初知文章大意。做好課前預習是檢測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環節。上課前,語文教師可適當地佈置預習提示,讓學生通過認真預習,知道課文大概講了什麼內容,能畫出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對於不理解的,一定要求利用語文工具書來解決,或者聯繫上下文的內容,與同桌或小組討論。還要求學生能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多讀多悟,這樣既鍛鍊了學生自主閲讀的能力,又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效率。

2.啟發學生讀中感悟,關注學生的讀書感受。《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閲讀理解能力是以感悟,體驗為基礎的語文能力。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一篇文章多讀,讀熟,我們也就理解,明白了它的內容。閲讀教學時,學生讀書的方式有多種,但我們要多訓練學生“眼到心到”的默讀,因為默讀只能用眼睛看,並要求做到邊讀邊思考,而且還要有比較快的速度。所以學生讀文時,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把每一個詞語,每一句話讀通,讀懂。讀完課文後,想想課文講的是什麼,並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全文的大意。在教學時應多鼓勵學生把自己的讀後感悟,不同的看法,大膽地説出來。由於學生的個性特點,知識積累,情感體驗不同,對於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感受,作為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在課堂上多讀,多悟,多説,多交流自己的個人感悟。閲讀教學就是學生,教師,文本對話的過程,通過讀説練來與語文情感共鳴,幫助學生更深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文章的感悟能力,也助於提高學生的語言口頭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

3.課後分小組輔導,鞏固訓練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如果單靠語文課堂閲讀教學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可利用課後時間,佈置一些同步閲讀習題,把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分為一小組,讓他們一起閲讀短文,一起討論問題,一起説出自己的看法。要求每一位學生讀完一篇短文後都説説讀懂了什麼,然後再由優秀的學生來總結內容,因為學生的語言更易於被學生接受,更易於被學生聽懂。這樣,優秀的學生的解題,分析能力由此提高,其他學生的思維也由此被薰陶,在這潛移默化中學會了解答題。

二. 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1.調動學生閲讀的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悦地進行課外閲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學生的閲讀量僅侷限於語文課本的幾十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國小的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可現實上,大部分的學生認為讀書是枯燥無味的,對讀書提不起什麼興趣。所以我們語文老師除了平時有意識地糾正這些錯誤的思想外,還可嘗試以下的方法:第一,同步推薦書籍。在語文教學時,當學完一篇課文後,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向學生推薦同類的或同作者的作品。例如:教學《冬陽.童年.駱駝隊》時,結合課文中的“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一句話和課後的資料袋,推薦學生讀《城南舊事》。教師也可以給學生讀《城南舊事》的一小片段,讓學生感受小英子和她的好朋友妞兒的不同的童年生活,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還可以利用《回顧﹒拓展》中的“課外書屋”引導學生讀好書,讀成本的書,在讀書中積累語言,在讀書中體會情感。第二,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國小生是很喜歡參加各種活動的,因此,創造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能使享受到閲讀的樂趣,感受閲讀的重要性,從而更進一步激發他們的閲讀熱情。例如:開展講故事比賽,成語接龍,猜謎語等活動,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促使學生產生一種自我主動閲讀的意識。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編課本劇。如在教學《晏子使楚》,可佈置學生自己找夥伴,自導自演課本劇,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閲讀感悟能力,還提高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2.注重閲讀的讀思結合。孔子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讀,還要引導學生怎樣讀。語文課程標準説過:讓學生在閲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如果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沒有“思”的參與,那麼學生讀到的只會是單純的無意義的“字”,只有邊讀邊思考,才會透過“文字”,理解文字所表達的意思,體會文字所藴含的感情,讀得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和見解。所以沒有思考的閲讀,是感悟不到文章的真諦。通過學生閲讀思考,使學生在自我感悟的基礎上提高閲讀能力!

3.及時查閲工具書。教學時發現,大部分的學生遇到不懂的字詞,總不愛動手查字典,要麼讀偏旁,要麼望文生義。因此教師要及時改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平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向學生介紹一些工具書,如:《現代漢語詞典》,《成語手冊》等,並傳授查閲圖書資料的知識和方法。因為一篇文章單靠學生的個人理解能力還是不夠的,有時還要藉助工具書,來深入理解文章的句子,內容等。尤其是古詩詞,更需要利用工具書來理解其中的字詞的含義。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養成愛查工具書的學習習慣。這樣,日積月累。久而久之,既養成了學生獨立閲讀的好習慣,也增長了許多知識。

4.不動筆墨不讀書。著名學者鄧拓説:“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重視積累的。”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應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可見,語文學習中積累是非常重要的。俗話説:“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因此我們語文老師要引導學生準備一個本子,做好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沒有固定的格式,寫法也是多樣的。可摘抄精彩的句段,優美的修辭等;可用自己的語言把書中的主要內容歸納出來;還可寫自己閲讀後的心得體會,逐步養成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同時也在無形中學生的語言能力,習作時也不用擔心學生下筆難了。 葉聖陶先生説:“教是為了用不着教。”所以我們語文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怎樣怎樣閲讀,授以學生閲讀理解的技巧,讓我們的學生有效的打好閲讀基礎,從而提高我們的語文教學效果。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不久,“閲讀難,難閲讀”將會離我們而去!

第四篇:國小五年級實習班主任工作體會

實習班主任工作體會

我這次實習是在xx國小五年級(5)班,雖然學校把我安排在了第6周,也就是實習的最後一週才實習班主任,但其實從第2周開始,我就已經進行了實習班主任的工作。

我的指導老師對於我實習班主任肯放手,這也讓我對這個班的孩子熟悉起來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在剛開始的時候,感覺摸不着頭腦,不知所措,也可能跟孩子不熟悉,而且五年級的孩子都已經大了,所以我總感覺不太好接觸,就一直只是跟在指導老師身後,她讓幹什麼就去幹什麼,也不去想一下為什麼要這麼幹,這麼幹的目的是什麼。記得第一次她讓我去收語文作業,班裏非常亂,這是我第一次管理他們,在沒有指導老師的情況下,我拍了一下兒手,説道:“各組語文組長收一下兒語文作業。”頓時,比較安靜的班裏就像開了鍋的沸水,我就嚷起來:“收作業需要用嘴嗎?”突然感覺自己的聲音好小,尷尬在那裏,看着他們我無可奈何,這是我第一次管理班級,感覺力不從心。

隨着第一次上課,跟他們聊天、玩耍,他們漸漸接受了我,開始感覺到我的存在,我也漸漸走進他們當中,感受着他們的生活。當班主任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能夠了解孩子的想法,班主任的工作最主要的就是管理班級,這個大集體,都是孩子,就要首先定下班裏的班規,發揮小幹部的作用。之後,我在獨立管理這個班級的時候就感覺順手多了,他們也肯聽我的話了,我充分發揮了小幹部的作用,那個小紀律委員已經跟我建立了默契,只要我點到的人名她都記下來,並加倍扣他們的紀律分。

其實,想當好班主任是不容易的,雖然他們很聽我的話,但還是比沒有指導老師在的時候要調皮得多,就是自己不夠威嚴,站在那裏只像他們的姐姐,雖然私底下他們都管我叫姐姐。五年級的班主任工作比較碎,要隨時保證每件工作都做到位了,都給孩子佈置下去了,每件事都要想到、提醒到;班主任工作又比較雜,什麼都得管理,雖然這次實習我沒有機會講授班主任要上的課,但班主任確實要上品德與社會、寫字這兩門課,這也是對一名語文老師素質的要求。

五週的班主任工作,幾乎每天是早晨到衞生區幫孩子做值日,上課間操要帶着去,上科學課、音樂課、體育課等不在教室上的課要帶着去,中午班主任值班管小飯桌,下午放學要送出校門??這些都是班主任每天必做的工作。

最深的體會就是要心細,有辦法!在説話技巧上要讓學生知道是為了他好。我融進了這個班級,其實,管理一個班,就要抓住孩子的心!我會繼續努力!

第五篇:國小語文實習總結

自從三月二十一號開始實習以來,到目前為止已經半個多月了。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內心還是感受頗深。與以前相比,自己對教學第一線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在實習之前老早就聽過老師及上一級的師哥、師姐們説關於實習的事情,他們也給了不少關於實習的建議及注意事項。不過那時候畢竟還是沒有親自實踐,對他們所説的也只是聽聽而已,心裏並未多考慮。可是現在卻不同了,自己親身經歷了附小實習指導老師一週的講課,同時自己還到講台前講了兩次課,心裏感受頗多。

目前説感受,最多、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覺當好一名老師不容易,當好一名語文老師更不容易!現在回想起以前對語文老師的評價真是慚愧,感覺自己實在是冤枉他們了。以前上語文課的時候老是覺得語文老師一節課下來沒寫幾個字,不像數學老師一節課下來寫得滿黑板都是字。由此斷定語文老師只要動動嘴皮子就夠了,當語文老師很輕鬆。現在真是慚愧!自己當老師開始備課、製作課件、上課等等事項都是需要老師付出相當大的精力的,要想上好一堂語文課絕對需要老師課前付出極大的心血去準備,否則很難上好。回顧自己上過的兩堂語文課,覺得自己已經夠細緻了,可是事實效果不是很好。當然沒上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課前準備工作還是有些欠缺,這是無法忽視的事實。今後在講課過程中還是儘量多準備一些,準備地更加充分一些!

其次,還感覺到現在的國小生真是和我上國小時不一樣了。現在的國小生知識面真是很寬廣,瞭解的知識相當豐富,個別學生的知識面真的很令我吃驚。回想我以前上學的時候,應該説他們比我們上國小時接觸的世界範圍更廣了。因此,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該儘量多地涉及各個方面的知識,以便應對課堂中學生提出的比較棘手的問題,這也應該是現代語文老師必備的素質之一吧。

此外,感覺自己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己在講課過程中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比如在講課過程中,本來設計好的問題,如何讓學生按照自己設定的思路思考?當學生沒有按照自己計劃好的方案思考時自己該如何引導他?這些問題對我來説確實是老大難。聽實習指導老師説這些需要教師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否則很難應對課堂中學生偏離課堂主題的問題,甚至方法不對,引導不好很有可能會造成越引導,學生越偏離你設定的主題,結果浪費了時間也沒能及時完成教學任務。對於這一點,我覺得若是能掌握善於引導學生思考的方法必將極大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指導老師也説這需要老師自己潛心鑽研,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論或方法。我想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長期的努力。不過就目前來説,自己還是要多聽聽指導老師的經驗,借鑑一下,這樣在接下來的講課過程中會有一定的幫助。

再次,還是感覺老師前幾天説過的一個問題:在講課的過程中自己不能真正融入到課文中去,自己像是一個局外人一樣在那裏似乎是有條不紊地講課。可是語文課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更重要的是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而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培養則需要語文老師在課堂中真正融入其中,例如,當課文中體現主人公內心欣喜若狂的段落時,老師也應該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去體會主人公內心的情感,這樣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學生也會很容易受到感染。國小生是十分容易受到老師的感染及啟發的。另外,當講到比較悲傷的段落時,教師的語氣、音調、表情等應該符合這種悲傷情境下的氛圍。總之,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中時時注意調整、改變自己的語氣、音調、表情、姿勢等從而來影響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如果一個語氣講下來,老師自己遊離於課文之外,那麼學生恐怕也難以體驗其中的情感。可是我自己老是覺得自己不能很好地進入情境,講課時老是以一種十分平和的口吻講下來,幾乎沒有什麼改變。我也意識到這種問題,可是老是覺得不是很好改。我想可能是我自己還沒有真正放下大學生的架子,老是覺得自己是成年人了,這些國小生的文章沒有必要太投入。我猜測其他實習學生可能也會有這樣類似的想法吧。不過,自己還是儘量改正,儘量去影響學生的情感體驗。

另外,還有課堂調控的技巧或方法問題,這對於一名老師來説也是極為重要的。國小生年齡還比較小,自制力還比較差,在課堂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違反課堂紀律或影響教師正常講課的現象。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實習老師來説,他們感到很新鮮,很好奇,有時候不注意聽講或者有意干擾老師講課,這其實也沒什麼。小時候我們也是這樣過來的,可以理解。關鍵是如何在課堂中有效地處理、應對這些問題,我又一次覺得這絕對是一個體現老師教學手段高明的地方。對於我來説,這方面很欠缺。第一次講課的時候,當我正説着呢,一個男生突然插話,雖然他是善意的,但是我立即擺手不讓他説話。事後老師專門指出這個地方不應該武斷地禁止學生説話,而我當時想的是如何正常的執行我預定的教學計劃,生怕有學生隨意説話導致我無法正常講課。這其實也是教學技巧的問題,既要在課堂中順利的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又能巧妙的應對學生的問題,這對我來説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應該説,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為學生着想才能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老是想着自己的教學計劃而不知道變通,不是一個好老師。

當然,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細節問題,比如講話不夠簡潔等,都需要自己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好好反思,多聽取老師的意見和建議,針對自己的不足盡力予以改正,從而較好的完成實習任務,也為將來的教學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