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書筆記之百年孤獨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4W

第一篇:《百年孤獨》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之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

一年前的某個夜晚行走在街上,看見一家有獨特風格的書店,進去本無意,只是那一刻也許需要點書香的氣氛而已,在隨處翻閲的同時發現了一本彷彿很久無人去翻閲的書——《百年孤獨》,看着它那泛黃的封面,心中感慨:也許這本書就像它的名字那樣度過它的“百年”孤獨,我喜歡孤獨這個詞,就像自己現在喜歡一個人的感覺一樣,就如同陳果老師説的那樣,什麼是孤獨?孤獨就是從人羣中偷來的享受,她高傲、優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獨是需要有獨處的時間,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裝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個煙來裝深沉。陳老師的話值得思索。只是缺點什麼,我思索孤獨這個憂傷與快樂共性的詞,我想去找我的孤獨,找屬於我的“百年孤獨”,於是我拿起了我眼中獨特的它——《百年孤獨》。

我感歎霍·阿·布恩蒂亞的夢想,但卻是那麼無力,夢想總是讓我們付出很大的代價,我想起了在無力改變時,其實夢想往往就是孤獨的開始。“東西也是有生命,只要喚起它們的靈性”我喜歡這句話,因為它可以讓我感受到力量。

“科學縮短了距離”梅爾加德斯説。“在短時期內,人們足不出户,就可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發生的事兒。”梅爾加德斯又想勸阻他,但他終於同意用兩塊磁鐵和三枚殖民地時期的金幣交換放大鏡。烏蘇娜傷心得流了淚。這些錢是從一盒金魚衞拿出來的,那盒金幣由她父親一生節衣縮食積攢下來,她一直把它埋藏在自個兒牀下,想在適當的時刻使用。霍·阿·布恩蒂亞無心撫慰妻子。其中文字忘記了,只記

得後面這樣描述,由於長期熬夜和冥思苦想而變得精疲力竭的父親,如何洋洋得意地向他們宣佈自己的發現:“地球是圓的,象橙子。”烏蘇娜的包容展現了愛,同時“科學縮短了距離”這樣的語詞我也會動心去和霍·阿·布恩蒂亞一樣,地球是圓的,象橙子,值得內心微笑的結果,就如寂寞是迫於無奈的虛無,百無聊賴,無所適從,無法自處,就需要一種力量支持他,一種思緒佔有孤獨的棲息。

“她用手指尖撫摸着他的腦袋,讓他盡情地哭。不需要他表白自己是為愛情而悲慟,她一下子就知道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眼淚;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是無法復原的,那最狂亂而又最堅韌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他隱約知道,一個幸福晚年的祕訣不是別的,而是與孤寂簽訂一個體面的協定。”書中的幾句話讓人感傷,她的愛以及她的苦,不想去描寫什麼感受,此刻覺得還是陳老師獨特的表達不至於內心過於憂傷。陳老師説,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愛。他對你好,是因為他愛你,落實到行動是對你的理解、包容、奉獻。愛,歸根到底只是付出、自我犧牲、對他人的關愛,讓我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在距離之外的暖意。這是我感覺對書中這段她的愛最好的詮釋,書中提到回憶,回憶只是孤獨與夢想的結合而已,雖然它讓你感覺很美好,但是那是虛無的,這種虛無還是藏在心裏的一個角落,我對作者為何如此寫下這段關於回憶不想去思所;“一個幸福晚年的祕訣不是別的,而是與孤寂簽訂一個體面的協定”真的很喜歡這句話雖然我們還年輕,為了以後不孤苦,我願意去了解孤獨,感受孤獨、享受孤獨;孤獨不等於

寂寞,自成世界獨處,自成體系的完整的狀態,孤獨者表現出的事圓融的高貴、羽化、沒有缺失的遺憾,孤獨是我們的命運,但這絕不是糟糕的事。當我們無法改變時,恭敬的領會它,這是幸運的,思想者在心靈上的孤獨,孤獨者極其豐富有趣、擁有最誠實可靠的朋友。

“在那個沒有盡頭的漫漫長夜裏,奧雷良諾·布·地亞上校長時間地搔着身上的癢,企圖打破他身上孤獨的堅硬外殼。命中註定孤獨百年的世家,不會有出現在世上第二次的機會。”他算不上孤獨,可以這樣評論,她比煙花更寂寞。煙花綻放於無形,消失於烏有,當中有短暫的釋放,伴隨而來的卻是無邊的寂寞。“上校對他爸爸的鬼魂説,人不是該死的時候死的,而是能死的時候死的;一種想立即逃開卻又想永遠留在那惱人的寂靜和可怕的孤獨之中”,看了這句話有點心有微喜感,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吧,孤獨不求外物,反求諸己。

“孩子看見,一個女人雙手合成十字,跪在空地中間,神祕地擺脱了蜂擁的人羣。霍·阿卡蒂奧第二也把孩子摔在這兒了,他倒在地上,滿臉是血,洶湧的巨大人流掃蕩了空地,掃蕩了跪着的女人,掃蕩了酷熱的天穹投下的陽光,掃蕩了這個卑鄙齷齪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上,烏蘇娜曾經賣過那麼多的糖動物啊。”“毫不戰慄地回憶黃昏時庇埃德洛.格列斯身上發出的薰衣草的香味,把蕾蓓卡從悲慘的境地中搭救出來,——不是出於愛,也不是由於恨,而是深切地理解她的孤獨。”理解是世界上最美的詞,友情跟愛情一樣,如此晶瑩剔透、純潔美麗,交朋友是因為愛他。愛他,就不要給他製造麻煩,就不要讓他為自己多操心,就要去理解他。

“一個人是孤獨的,因為沒有言語。兩個人是孤獨的,因為通常有了言語而感覺到心的距離。三個人是孤獨的,因為一個人會被冷落。很多人的時候是孤獨的,因為會被遺忘。漸漸地,他變成了情婦的丈夫,妻子的情人。然而這種反覆,不是為了擺脱孤獨,而是為了保持孤獨。”人需要孤獨,獨處的時候,精神的自由會給你一個正直的自我,你的絕大部分世界是屬於你,在孤獨中自得其樂,取之不盡的樂趣,不斷的給生活提供新鮮的資源,在世間孤獨與愛情是值得憐憫的,孤獨與愛情區別在於你不能完成走出孤獨,愛情卻是終究被生活所招撫。

以上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原文和自己的評論,看完這本書對書中這七代人錯中複雜的人物中寫寫我的感受。阿瑪蘭塔也許她的身上會有我的影子,我比較喜歡她這個獨特的角色。

我突然間想起了席慕容的“如何遇見你,在我最美麗的時刻。”那麼,此時,阿瑪蘭塔就在她遇見了英俊瀟灑的皮埃特羅克雷庇斯。只是,在同樣美麗,甚至還要更美麗的雷蓓卡的對比下,阿瑪蘭塔也只好無奈地被當成孩子而忽略。和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一樣帶着一股與生俱來的倔強與傲氣的她,又怎麼會妥協?她阻止婚禮的進行,惡狠狠地對着姐姐説:“要結婚,除非從我的屍體上踏過。”這樣的話,以皮埃特羅克雷庇斯的母親的名義寄出了一封假信??我常常想象着阿瑪蘭塔寫信給皮埃特羅克雷庇斯的情景:以一種絕望而自卑的心情混合着淚水寫下自己的思念。書中也有“阿瑪蘭塔把自己關在房裏,咬住嘴脣不哭出聲來。她用手指塞住自己的耳朵,以免聽見在與

烏蘇拉談論戰爭消息的那位追求者的聲音。儘管此時她想見他想得要命,但還是硬以毅力剋制着自己,不出去同他會面。”只是阿瑪蘭塔,你的柔情藏得太深,又有誰能看的出來?但正如烏蘇拉所感悟到的那樣: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你那強烈的愛情與怯弱之間的殊死搏鬥,而最後卻是那種荒謬的恐懼感佔了上風。你的這種感情,始終凌駕於你那顆備受磨難的心。對於孤獨愛情中一個女人在用一生的辛勤、最美好的青春,來維護一個承諾;她的虛榮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值得敬佩的。

這本書講的很多,我也不想去了解,我只想了解孤獨,為什麼還是百年,孤獨是一種心境和心理狀態?孤獨不是故作姿態,孤獨是一種心境。沉默未必是孤獨,孤獨沒有任何形式,那是孤獨者精神上的自我流浪。裝出來的叫浮躁,那是一種虛榮心,是為了招攬目光。我不曾去刻意理解書,那偉大的哲理,我只想了解自己的孤獨,帶着欣賞的態度,我們自己所處的分分秒秒,也許就是一種所謂的孤獨,只是心是否感受到而已。我們要和自己所謂的孤獨交朋友,這種朋友是相伴終生的,別怕它,它給予我們的也許很多很多??

備註:黑體字為書中原文

第二篇:《百年孤獨》讀書筆記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

新村國小 楊芊芊

加西亞·馬爾克斯在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百年孤獨》的開篇這樣寫道:“若干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開篇這段話,將時間和空間拉長延展,給讀者以脱離現實時間的魔幻般的感受。小説的情節離奇令人迷惘。在小鎮馬孔多,布恩地亞家族上演着百年的興衰史。這個家族由衰轉盛,又由盛轉衰,一百年的歷程,轉來轉去,又回到原來的樣子,一切都逃不出一個詛咒。霍·阿·布恩地亞與表妹烏蘇拉近親結婚,阿蘇拉擔心會像姨媽和姨父近親結婚那樣生出長豬尾巴的孩子而拒絕與霍·阿·布恩地亞同房。布恩地亞與鄰居發生口角的時候,布恩地亞因為鄰居嘲笑他被烏蘇拉拒絕同房而殺了鄰居。結果死者的鬼魂不斷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攪得布恩地亞一家日夜不寧,布恩地亞家族被迫遷移到小鎮馬孔多。起初布恩地亞家族人丁興旺,但是隨着內戰的爆發和外敵的入侵,布恩地亞氏的命運急轉直下,一代不如一代,。到了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地亞的時候,因為與姑媽烏蘇拉通婚,結果生下一個帶尾巴的男嬰,正好應驗了一百年前吉普賽人用梵語在羊皮紙上寫下的密碼,而這個密碼的破譯者就是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自己。這個無疑充滿了諷刺的意味。而這個帶尾的男嬰,被螞蟻咬爛以後拖入了蟻穴。小説的結局布恩地亞家族連同小鎮馬孔多消失在一陣颶風中。

對夢想與光榮的嚮往,對獨立與自由的憧憬,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現實中的追求和希望超越於形式的虛幻,找到了最終完美無缺的結合點。

第三篇:百年孤獨讀書筆記

《百年孤獨》讀後感

“若干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就是《百年孤獨》的開開始。布恩地亞上校的記憶猶如一滴墨水墜落在宣紙上,無法停止地渲染開來。

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作”的《百年孤獨》,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代表作。全書近 30 萬字,內容龐雜,人物眾多,情節曲折離奇,再加上神話故事、宗教典故、民間傳説以及作家獨創的從未來的角度來回憶過去的新穎倒敍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繚亂。

這本書如一部情節豐富的厚重家譜,記載了布恩地亞家族七代人百年的坎坷歷程。孤獨的宿命圍繞着這樣一個家族,一代代相同的名字,似乎也預示着他們相同的命運。布恩地亞家族七代人每個人的精神歷程都是一個圓。小説的架構也是一個往復循環的結構,不管是情節或者是時間,甚至是人物的名字。馬爾克斯將布恩地亞家族和讀者拖入一個循環的時空中,讓布恩地亞家族去經歷循環的命運,讓讀者去感受布恩地亞家族的榮辱興衰。他們從小就孤獨、冷漠,這似乎是這個家族每代人共同的特點,誠如小説中寫道:“布恩地亞家族每個人臉上都帶着一種一望可知的特有的孤獨神情。長大後,他們都試圖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獨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動總是歸於挫敗的沮喪。他們又以不同的方式,一個個陷入更深沉的孤獨之中。對他們來説,孤獨彷彿一種神祕的命運,難以抗拒。”終點最終回到起點,讓人感覺到巨大的蒼涼與悲哀。馬爾克斯在談及作品中人物孤獨性時,他説過:“孤獨的反義詞是團結。”這是以這個家族的命運,來反映整個拉丁美洲的命運,他希望整個民族能夠在經歷拉丁美洲革命風暴的洗禮,擺脱以西葡為代表的歐美列強,走上獨立自由道路後,能夠緊密的團結在一起。

然而由於先天缺陷,缺乏大一統的市場及環境,拉丁美洲的革命先烈終未遂願,革命之父聖馬丁想要建立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的夙願如書中的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一樣歸於沉寂,最後流落異鄉鬱郁死去。布恩地亞家族都不懂愛情,不通人道,這就是他們孤獨和受挫的原因。他們的孤獨並不是因為不能與人分享快樂,而是由於感情的匱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與心的離異與隔膜,這樣的孤獨可以使一個昔日曾經繁華的小鎮最終消失。在此,馬爾克斯告訴人們,孤獨的

實質是一種毫無意義的生存哲學,它意味着以冷漠、消極的態度去對待生活。而實際上,你以怎樣的態度去對待生活,生活同樣會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你。一個陷入孤獨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只能與貧窮、落後和愚昧為伍。如今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快節奏的社會,經濟的發展坐上了高速奔馳的列車,而每個人都陷入了焦慮與抵斥,固守着自己的一份孤獨,這樣的孤獨會使人走向冷漠,最終如馬貢多城一樣灰飛煙滅,消失於無形。

小説的結局布恩地亞家族連同小鎮馬貢多消失在一陣颶風中。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的結尾寫道:“就在奧雷良諾?布恩地亞譯完羊皮紙手稿的最後瞬間,馬貢多這個鏡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鎮,將被颶風從地面一掃而光。將從人們的記憶中徹底抹掉,羊皮紙手稿所記載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註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這無疑暗示着拉美人民如果不思變革,最後只能面臨被歷史淘汰的命運。作者對於落後和愚昧的態度是徹底否定的,於是安排了一場颶風對舊事物來了一次徹底的清理。“百年孤獨”,既是説拉美落後的時間之長,又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作者的心態:對進步和先進的漫長等待。百年孤獨,百年的等待。至於這以後,落後和貧窮還會不會出現,沒有明確答案,但是馬爾克斯的願望是美好的,正如所有讀者所期待的那樣:“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註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

第四篇:百年孤獨讀書筆記

簡析《百年孤獨》

“若干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加西亞·馬爾克斯在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作《百年孤獨》的開篇這樣寫道。布恩地亞上校的記憶猶如一滴墨水墜落在宣紙上,無法停止地渲染開來。恰如《百年孤獨》這個題目給人的感覺一樣,開篇這段話,馬爾克斯將時間和空間拉長延展,給讀者以脱離現實時間的魔幻般的感受。

1965年馬爾克斯開始創作《百年孤獨》,1967年6月29日小説發表。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馬爾克斯。馬爾克斯曾言:“活着為了講述生活,生活並非一個人的經歷,而是他的記憶。”《百年孤獨》裏描述的那樣一個幾乎神話般的世界,那裏有馬爾克斯童年眼中整個拉美國家真實歷史的影射,有近代拉美社會百年變遷的縮影和拉美人民的精神意識,同時也融入了人類百年生存的鬥爭歷史和凝聚的經驗和精神,同時還提出了對現代人和社會命運發展前途的思索和探討。所有這一切的內涵意義使《百年孤獨》成為一部具有史詩意義的作品。

小説的情節離奇令人迷惘。在小鎮馬貢多,布恩地亞家族上演着百年的興衰史。這個家族由衰轉盛,又由盛轉衰,一百年的歷程,轉來轉去,又回到原來的樣子,一切都逃不出一個詛咒。霍·阿·布恩地亞與表妹烏蘇拉近親結婚,阿蘇拉擔心會像姨媽和姨父近親結婚那樣生出長豬尾巴的孩子而拒絕與霍·阿·布恩地亞同房。布恩地亞與鄰居發生口角的時候,布恩地亞因為鄰居嘲笑他被烏蘇拉拒絕同房而殺了鄰居。結果死者的鬼魂不斷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攪得布恩地亞一家日夜不寧,布恩地亞家族被迫遷移到小鎮馬貢多。起初布恩地亞家族人丁興旺,但是隨着內戰的爆發和外敵的入侵,布恩地亞氏的命運急轉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領導的32次土著居民起義都以失敗而告終。到了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地亞的時候,因為與姑媽烏蘇拉通婚,結果生下一個帶尾巴的男嬰,正好應驗了一百年前吉普賽人用梵語在羊皮紙上寫下的密碼,而這個密碼的破譯者就是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自己。這個無疑充滿了諷刺的意味。而這個帶尾的男嬰,被螞蟻咬爛以後拖入了蟻穴。隨後,小鎮馬貢多消失在一陣颶風中。

小説的架構是一個往復循環的結構,不管是情節或者是時間,甚至是人物的名字。馬爾克斯將布恩地亞家族和讀者拖入一個循環的時空中,讓布恩地亞家族去經歷循環的命運,讓讀者去感受布恩地亞家族的榮辱興衰。作品自身的奇幻還不足以實現魔幻現實主義這一風格的完整性,同時讀者在作品閲讀過程中的鑲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為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百年孤獨》以複雜的背景和離奇的情節鶴立於拉美文學史之林,作品充滿了理想的光輝。遙遠的馬貢多小鎮上發生着離奇的事情:奧雷良諾領導了32次起義結果都失敗;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地亞在晚年不斷地織裹屍布;奧雷良諾第二則是不斷地修理門窗;俏姑娘雷梅苔絲每天要洗好幾次澡;小鎮馬貢多一場驟然而至的雨持續下了四年十一個月又兩天,此後十年,馬貢多滴雨未下;布恩地亞家族的人對美爾加德斯的磁鐵痴迷不已並且反覆上當;第七代奧雷良諾是一個出生就有尾巴男嬰,卻被螞蟻咬爛後拖進蟻穴;隨後一場颶風吹走了馬貢多小鎮,吹走了一切,比那場持續四年十一個月有兩天的暴雨帶走的更多??讀起來總是給人很虛幻很縹緲如此不真切的感覺。

馬貢多百年的變遷和布恩地亞家族的興衰榮辱,是整個拉美社會變遷的一面鏡子。

布恩地亞家族由於內戰和外敵,原本安定的生活轉瞬消失,家族命運急轉直下。與此相對應,在拉丁美洲,內戰連連,又有歐美殖民者的入侵。同時,家族的愚昧也是拉美自身落後的寫照:家族成員的亂倫與拉美文明程度的低下是相通的。面對落後和愚昧,布恩地亞家族不是追求變革,而只是面對過去,等待着“豬尾巴”的重現。這樣不思進取,最終只能導致馬貢多的落後,布恩地亞家族的衰敗,最後不可避免的被一陣颶風吹光。同樣,似乎也在暗示着拉美人民如果不思變革,最後只能面臨被歷史淘汰的命運。

小説的結局布恩地亞家族連同小鎮馬貢多消失在一陣颶風中。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的結尾寫道:“就在奧雷良諾·布恩地亞譯完羊皮紙手稿的最後瞬間,馬貢多這個鏡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鎮,將被颶風從地面一掃而光。將從人們的記憶中徹底抹掉,羊皮紙手稿所記載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註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作者對於落後和愚昧的態度是徹底否定的,於是安排了一場颶風對舊事物來了一次徹底的清理。“百年孤獨”,既是説拉美落後的時間之長,又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作者的心態:對進步和先進的漫長等待。百年孤獨,百年的等待。至於這以後,落後和貧窮還會不會出現,沒有明確答案,但是馬爾克斯的願望是美好的:“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註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

所謂魔幻現實主義,以荒誕的形式反映現實,不管馬貢多發生的一切有多離奇古怪和撲朔迷離,都是取材於馬爾克斯對拉美現實的觀察和感悟。

對夢想與光榮的嚮往,對獨立與自由的憧憬,在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現實中的追求和希望超越於形式的虛幻,找到了最終完美無缺的結合點。

讀《等待戈多》有感

《等待戈多》??是??荒誕感的一種形象的體現,這主要表現在人與客觀世界,人與人隔膜及對人、對自身的生活的迷失這三方面,而所有這些,又都是一種非理性的形式出現。

首先,在作品中,我們看到了人與外部的客觀世界是處地一種無法感知的隔絕狀態。在第二幕裏,那株枯樹一夜之間長出了四、五片綠葉,以至戈戈狄狄無法辨清楚自己是否仍在昨天的地點等待戈多。在作品中,作者多次寫到戈戈和狄狄無法辨清楚自己的所處的環境和時間,但這外部的客觀環境卻又給人以一種壓迫感。戈戈和狄狄有一段對話很能説明這一點,戈戈:“那麼,我們主公兒是在什麼地方呢?”狄狄:“你以為我們可能在別的什麼地方?你難道認不出這地方?”戈戈:“認不出。有什麼可認的?我他媽的這一輩子到處在泥地爬!你卻跟我談起景色來了!瞧這個垃圾堆!我這輩子從來沒離開過它!”況且,無論是時間的變化,還是空間的變化,都無助於人的生存狀態的改變,無論生活在哪裏,是麥康地區還是凱康地區,是白天還是黑夜,這一切,都與人的生存狀態無關,所以,是否能夠搞清楚自己所處的環境也就是無關緊要的。在劇中,波卓説:“你幹嗎老是用你那混帳的時間來折磨我?這是十分卑鄙的。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有一天,難道這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有一天,任何一天。有一天,他成了啞巴,有一天我成了瞎子,有一天,我們會變成成聾子,有一天我們誕生,有一天我們死去。同樣的一天,同樣的一秒鐘,難道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正因為人對外在客觀世界毫無所知,正因為外在世界是荒誕不經的,所以,人常常為荒誕的現實所驚嚇。在第二幕裏,戈戈和狄狄突然精神迷亂,認為戈多來了,認為自己被包圍了,而又毫無可以躲藏之處,那種可憐可笑的處境和模樣的説明

了這一點。

其次,人與人之間處於一種無法分開又相互隔膜的狀態。戈戈對狄狄多次説:“咱們要分開手,各幹各的,是不是會更好一些”??但人類羣居的本性又使他們註定無法離開。用狄狄對戈戈的話説就是:“我想念你??可是,(一個人)同時又覺得很快樂,這不是怪事嗎?”所以,??儘管他與戈戈狄狄情感上的絲毫不能溝通,但也“倒是想跟你們在一塊兒消磨一些時間,隨後再趕我的路”。作者用走路象徵着人生的歷程,而在人生中,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毫無目的,相互之間也無法理解、溝通地聚居在了一起。波卓在第二幕裏,搞不清楚來報信的小孩是昨天來報信的那一個,都是用荒誕的手法來突出了這種不能理解、溝通。而且,這種聚居,以是以別人的痛苦來減輕自己的痛苦的。波卓虐待幸運兒是這樣,波卓與戈戈狄狄交談也是這樣:“跟最卑下的人分手後,你就會覺得更聰明,更富足,更意識到自己的幸福”,作者反覆宣揚的,是人的痛苦不能告別的拯救、安慰或自身的奮鬥而解除,只能靠別人的痛苦來解除,人類的生存歷來就是如此。戈戈安慰幸運兒,幸運兒就不再哭泣了。“他不哭了,可以説是你(戈戈)接替了他(幸運兒)。世界上的眼淚有固定的量,有一個人哭,就有一個人不哭。笑也一樣。因此,我們不必説我們這一代的壞話,它並不比它的前幾代更不快樂”。波卓的話道出作者眼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再次,對人,對人的生活的迷失,構成了《等待戈多》荒誕感的又一個重要的方面。??人已經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園。戈戈和狄狄搞不清楚自己的過去在麥康地區亦或凱康地區的生活,甚至只經過了一夜的時間,戈戈就失去了對昨天的記憶。波卓和幸運兒呢?一夜之間就變成了瞎子和啞巴。命運對於人類説來,就是這樣的絲毫無法把握無法預測。誰也無法知道正在發生着什麼,誰也無法知道將要發生什麼。誰也無法知道將要發生什麼。人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義是什麼,戈戈説自己當過詩人,那證據就是穿在身上的破爛衣裳。戈戈又説自己名叫卡圖勒斯——公元前羅馬著名抒情詩人,而戈戈已經窮愁潦倒,那是説,那些傳統意義上的美德、崇高、追求早已不值一提,早已淪落了。人在現實生活中受盡苦難,甚至連笑也不敢笑,但人又不知道自己痛苦的原因是什麼。戈戈被靴子擠痛了腳,但當他終於費力脱下靴子來,反覆向靴子裏窺視之後,卻仍然是一無所知。狄狄不斷地翻來覆去地察看帽子也是如此。人類奮鬥過,掙扎過,但這種奮鬥、掙扎毫無用處,而且,既然對外界對自身毫無所知,所以,這些掙扎、反搞也就毫無作用毫無目的,而且顯得可笑。戈戈和狄狄玩幸運兒的帽子,他們想上吊,相互對罵,就都是如此。而對未來呢?他們“沒提出什麼要求”,或者説,他們再也提不出什麼新的要求。正因為人對自身迷失,所以,他們放棄了自己所有的權力,把希望寄託在外在的力量上,而且,在他們眼中,任何處在的力量都是十分強大可怕的。戈戈和狄狄對波卓畢恭畢敬,甚至緊初對幸運兒也唯唯諾諾。他們把希望寄託在戈多的到來上,把自己“拴在戈多身上”,生活的全部意義就是等待,但是,這種等待也依然是一種絕望的等待,戈多一直未能出場“希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待的人”。因之,這等待,變如同希臘神話裏的西西弗斯一樣,永遠推運不到山頂上去的飛石,因此,有人稱貝克特的《等待戈多》為“等待的西西弗斯神話”。無論等待是多麼痛苦,多麼令人膩煩,多麼可怕,但等待的東西卻始終不來。其實,即使戈多來了,又能如何???所以,美國聖昆延監獄的犯人看過《等待戈多》之後會説:“即使戈多最終來了,他也只會使人失望”。這就是貝克特筆下的人的現實生存狀態。

是啊,即使戈多來了又能如何?人們還不是驚慌失措,語無倫次,畏手畏腳。

讀《雙城記》有感

有人説《雙城記》是一部偉大的愛情小説,着眼點在於卡頓對露西的博大的單戀,為了後者的幸福,前者不惜犧牲自己去搭救後者的丈夫。不過如果純從感情角度剖析,似乎看不出卡頓為何非得愛上露西不可,從情節和人物關往中,比較難以感受到卡頓怎麼就會深深的愛上了露西,在單戀的前提和基礎似乎並不牢靠的情況下,來看卡頓的犧牲,雖然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種犧牲確實偉大,但總覺得有點沒來由。

我想《雙城記》並不重在寫情,露西與達奈的相愛結婚,卡頓對露西的單戀其實都比較概念化,個人認為《雙城記》是狄更斯對革命和人性痛苦深思所交的答卷。

革命是社會矛盾激化的產物,當體制失去了自我調節的能力後,下層積累的仇恨最終會大暴發,沖垮舊的體制。由於下層的仇恨缺乏構築合理的新體制的能力,革命往往會演變成單純的毀滅性的暴力,而最終建立的體制可能與舊的體制相距並不遙遠,但這個宣泄仇恨的過程付出的社會成本是相當慘重的。在這個過程中,維繫社會正常運轉、維護人的起碼的生命、尊嚴的道德、法律都被當成舊體制的一部分被否定了,因此種種人間慘劇也就不可避免了。革命政權的官方意識形態傾向於認同為革命的理想可以不擇手段,所付的社會成本是必要的代價。而具體到參與革命的人,從現實角度考慮,可能純粹投身革命理想的也並非全部,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只不過將革命作為改變個人命運的機會,也不排除有些人,包括革命領導者在內將革命作為宣泄個人仇恨或者是爭權奪利的工具,而革命這種形式制度上的缺陷更是使這部分人大有可為。可以説包括法國大革命在內的一切革命概莫能外。

所以,人道主義作家對於革命無不抱着矛盾的態度,他們一方面贊同改善民眾處境的革命理想,另一方面又痛苦於血腥而非理性的革命現實,如果他們非要堅持個人的觀點,那麼在不寬容,不允許中間路線的革命時代,他們的個人命運往往是悽慘的。

從人性角度説,當體制不能給相當數量的民眾提供生活保障時,革命是不可避免的,是社會正義的呼喚。但由於人性的缺陷,普通民眾大多數是盲目,盲動的,而作為精英的革命領導者也不能抵禦權力和利益的誘惑和腐蝕,也會大量出現投革命之機,利用革命謀取私利的情況。在常態社會下,人的缺陷往往由於社會倫理和法制而受到壓制,在非常態的革命時代,社會倫理和法制的缺失反而會使這種缺陷得到肆無忌憚的釋放。而等待極少數的堅持正義、良心的理想主義者的大多數是悲劇性的命運。解決方案只能是科技發達、物質豐富,在滿足少數特權人物的貪慾之外還能有足夠的社會資源提供保障普通民眾基本生活需要的社會福利制度。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少數發達國家能做到這一點。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即從人生角度對以上的部分觀點作了生動的闡釋。《雙城記》的兩個主角應該是厄尼斯和卡頓。酒館老闆娘厄尼斯是受壓迫受殘害的勞苦人民的典型,她的弟弟和妹妹都被貴族艾弗蒙害死,她因此形成的瘋狂的仇恨,表現為要利用革命的混亂殺掉每一個跟艾弗蒙家族有關的人,包括其有人道主義思想的管家,其外甥達奈,以及達奈的妻兒。革命就是報仇雪恨,而且是不受限制的濫殺,這是相當一部分受殘害的普通民眾的態度。甚至有人道思想的知識分子在深受迫害的時候,也會喪失理智,產生這一想法。莫奈特醫生被艾弗蒙陷害,在巴士底獄關了18年,在獄中身心俱殘,成了精神病人,獄中他即寫到要向艾弗蒙討還血債,直至他這個家族中的最後一人。當然,當他出獄神智清醒時,他的人道思想又佔了上風,他能夠分清敵我,可以接受敵人之親戚作自己的女婿。而正是瘋狂的仇恨使他自己付出了代價,他在獄中的偏激的言論最終要送他無辜的女婿上斷頭台,差點斷送他女兒的幸福。仇恨使人瘋狂,瘋狂的仇恨造成瘋狂的革命,瘋狂的革命

最終傷害了瘋狂的革命者,作者通過這兩個人的命運豐滿的闡釋了這一觀點。

而卡頓則寄託了狄更斯關於人性的理想。書中沒有交待卡頓自暴自棄的原因,我想這是人道主義者反觀現實人性的種種醜陋人性而造成了理想失落吧,卡頓從事法律工作,他才華橫溢,但看到了太多爾虞我詐,民眾的墮落,權貴的奸詐時時刺激着他的神經,他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出路,又不想同流合污,爭取那些其實易如反掌的利益,於是不如自暴自棄,沉溺於酒精,甘心被庸才利用。本來爭取到了露西的愛,也許會刺激他爭取一些世俗的成功,來維護個人家族幸福,可他偏偏下手慢了,被達奈佔了先,於是只好把愛藏在心底,繼續縱酒。沒有人關心自己,自己也不關心任何人,這種孤獨的心理狀態是非常痛苦的,所以當他看到可以通過犧牲自己來維護露西的家庭幸福這樣一個實現個人價值的機會,他義無返顧的抓住了這個機會,因為這可以使露西一輩子記住自己,也可以説是“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的典型了。狄更斯通過對這個人物的歌頌告訴我們仇恨對抗仇恨只會使人瘋狂,而自我犧牲,利它才會帶來福音。當然了,這也是理想主義的想法,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達到這種境界。所以這種理想主義,也只能是寒夜中的星光吧。

狄更斯在全書最後又回到了基督教,“主説,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着;凡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遠不死。”這句話在托爾斯泰《復活》中也被引用,看來基督教的道德思想一直被這些人道主義作家奉為圭皋。

讀《俄狄浦斯王》有感 如果真的註定是悲劇,無論怎樣的意志也不會逆轉結局,這就是生活。如果允許發揮意志,卻註定般地走上了悲劇的結局,這就是宿命。

古希臘悲劇往往被人們稱為“命運悲劇”。所謂“命運悲劇”是指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同命運對抗,其結局則是他無法逃脱命運的羅網而歸於毀滅。自由意志與命運的衝突,向來被認為是古希臘悲劇的主旋律,古希臘三大悲劇家都涉及到了自由意志與命運衝突的主題。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正是體現這種命運造成悲劇的經典作品,劇中俄狄浦斯的悲劇就緣於其無法逃脱的命運羅網。

俄狄浦斯王的神話是人類從殺父娶母引向亂倫禁忌這一文明進程的反映與折射,他為了種族而走向毀滅。刺瞎雙眼放逐是他自己的選擇,也非他的選擇,或者説命運由不得他選擇。俄狄浦斯知與不知的悲劇在表現命運不可抗拒性的同時,也表現了對命運不合理性的譴責。俄狄浦斯聰明、誠實、正直、勇敢,他勇於向不合理的命運挑戰,與之抗爭。但是,命運卻註定這樣一個優秀人物成為罪人,他要承擔前人的罪過,受到厄運的懲罰,其實這一切都是命運的捉弄和俄狄浦斯自己的意志所造成的。

我們來看俄狄浦斯的命運:出生後三天,他就被鐵絲穿過腳踵然後棄於荒野,只是由於執行命令的牧人起了憐惜之心,把他送給科任託斯的牧人,才大難不死。他日後成為科任託斯國王玻呂玻斯的養子,成人後因從神諭中得知自己必將殺父娶母的命運,於是離開

“父母”所在的科任託斯,向真正的故國忒拜城進發。在三岔路口與一老者發生爭執,誤將其殺死,這老者實為他的生父拉伊俄斯。隨後他來到了忒拜城破解了獅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之謎,剷除了為害忒拜人的妖魔,被擁戴為王,並依例娶了前王遺孀伊俄卡斯武—— 他的親生母親。其殺父娶母的厄運全部應驗,而他卻毫不知曉。在這場悲劇中,俄狄浦斯曾努力試圖躲避災難,卻始終逃不出命運的捉弄。

人們都認為俄狄浦斯是無辜的,因為還在他出生之前殺父娶母的悲劇就已經安排好。他的智慧、他的求知求真、他的誠實勇敢、他的責任感,所有的一切,不僅沒有使他逃脱命運的魔掌,相反使他陷入到命運的怪圈中。既然俄狄浦斯沒有選擇的機會,就不應該為罪惡承擔責任。所以,嚴格地説俄狄浦斯不是兇手,而是這場殺父娶母悲劇的受害者。那麼,誰該為這出悲劇承擔責任呢?命運!到底什麼是“命運”呢?所謂“命運”,就是先定的生命過程朝向某一目的的趨近,這種趨近不是人的理性所能改變的。“命運”就是外在於人且支配人的一種超自然的神祕力量,不管個人怎麼抗爭都是無法改變這種力量的。 然而,俄狄浦斯的悲劇僅僅是由他的命運造成的麼?如果説命中註定他會弒父娶母,這是既成的事實,是無法避免的悲劇,但俄狄浦斯對這一切並不知情。在這一切悲劇被揭示於眾前,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國王,他的王國國泰民安,他的王后美麗動人,他有兩兒兩女,有着幸福的生活。那麼又是誰攪亂了這一切寧靜,讓俄狄浦斯面對這種生不如死的痛苦的呢?這個罪魁禍首其實就是俄狄浦斯的自由意志。

人們總是説難得糊塗,總是説有時無知也是一種幸福。這其實不無道理的。如果俄狄浦斯沒有堅持追查真相,那麼事情不會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他不顧老牧人的勸告,不顧先知的警告,不顧王后的苦苦哀求,他一意孤行,一定要查明真相,卻發現自己就是那個殺害先王,給國家帶來瘟疫的兇手,更災難性的打擊是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殺死了親生父親,並且自己的王后竟然是自己的親生母親!王后羞憤自殺,而俄狄浦斯無法面對自己的孩子,無法面對臣民,他在極度震驚中為洗刷罪惡而刺瞎了自己的雙眼並自行放逐。這場可怕的毀滅其實是在俄狄浦斯自以為理性的舉止,一步一步向前推進的。除了俄狄浦斯的頑固和堅持,導致他一意孤行的行為的原因還有他的驕傲。作為一國之王,俄狄浦斯在心理上有一種驕傲和霸氣。因此當先知警告他不要再追查兇手的時候,他完全聽不進勸告,執意要去做。如果他當時冷靜地想一想先知的話,他應該能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或許就會避免這場災難了。因此,俄狄浦斯的悲劇也是由他自己的意志引發的。現實中我們常常後悔,就是因為我們總是喜歡盲目行動,總是在遇見挫折的時候,驚皇失措,

做出錯誤的決定。甚至是明明知道是錯誤的思想,卻因為可憐的自尊而不願意改正,一錯再錯,直至萬劫不復。

這場悲劇以俄狄浦斯的一無所有告終。他失去了父母和子女,失去了王國和臣民,失去了尊嚴和自信,還失去了雙眼。他的餘生都將生活在無法面對自己,無法走出陰影的痛苦煎熬中。索福克勒斯將俄狄浦斯的悲劇刻畫得淋漓盡致,讓讀者不禁為俄狄浦斯無法逃脱的命運而感到無助,同時也為俄狄浦斯頑固地引發這場悲劇而痛心。俄狄浦斯王的知與不知都是悲劇,人有限的知永遠達不到神的先知,這就是命運。

第五篇:讀書筆記:《百年孤獨》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獨》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它同時也是一部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代表作。在第一次閲讀《百年孤獨》時,我被書中完全雷同的姓名,無數的倒敍、插敍給搞糊塗了,根本不解其義,而且我覺得書中訴説的故事大都荒誕不經,比如説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會有持續了四年零好幾個月的雨,死者更不會因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間??讀第二遍的時候,我把七代人進行了排列,終於使書中的人物對號入座;讀第三遍的時候,我連同《百年孤獨》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進行了瞭解,於是,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為作者,為書本,為拉丁美洲。

孤獨是非常可怕的。在拉丁美洲廣袤的土地上,藴含着無窮的神祕,創造過輝煌的古代文明,但拉美的近代史卻充滿了恥辱與壓迫、血腥和悲劇。自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個多世紀,這片神祕的土地經歷了百年的風雲變幻。通過查閲相關的歷史知識,我瞭解到在作者進行創作的七十年代,幾乎整個拉美都處在軍人獨裁政權的統治下。政客們的虛偽,統治者們的殘忍,民眾的盲從和愚昧,拉丁美洲百年的歷程不斷重複着怪圈,不是前進,而是徘徊。這應該就是為什麼書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情總是在不斷重複的原因吧。

在《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在接受專訪時對孤獨的解釋意味深長:孤獨就是不團結。作者著書的目的是希望拉丁美洲的民眾要團結起來,走向文明,走向開放,走向繁榮。

孤獨總是歸於自閉。《百年孤獨》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家族的一部興衰史,其脈絡就是自閉到開放,開放到繁榮;再由開放到自閉,自閉到毀滅。馬貢多文明的創始人布恩迪亞與妻子烏蘇拉以非凡的膽識和開放的精神,開創了馬貢多的繁榮。布恩迪亞曾向妻子抱怨説:“世界上正在發生不可思議的事情,咱們旁邊,就在河流對岸,已有許多各式各樣神奇的機器,可咱們仍在這兒像蠢驢一樣過日子。”因為馬貢多隱沒在寬廣的沼澤地中,與世隔絕。他決心要開闢出一條道路,把馬貢多與外界的偉大發明連接起來。可惜的是,他卻被家人綁在一棵大樹上,幾十年後才在那棵樹上死去。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死了,連同馬貢多的文明。之後的幾代人,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幾乎如出一轍的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孤獨、苦悶、猜忌,導致了馬貢多狹隘、落後、保守直至沒落。於是,書中結尾是:那個長着豬尾巴的男孩,也就是布恩迪亞家族的第七代繼承人,他剛出生就被一羣螞蟻吃掉。

布恩迪亞家族一代代的承傳着,他們見證了歷史的風起雲湧,又都不得不漸漸地老去。第四代成員阿卡迪奧第二(第三代成員阿卡迪奧與人私通所生)曾親眼目睹了壟斷資本的興起和剝削的兇殘。而之後的奧雷良諾則見證了自給自足的農業在這片處女地上最後而短暫的繁榮。原始的繁榮很快就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壟斷資本主義的侵入和自給自足的消亡。這個百年世家很快陷入了衰敗,直到家族的最後一個守護者奧雷良諾在翻譯完後的羊皮書卷中發現這一切只不過是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是永遠也走不出的循環,才恍然大悟。在他譯完最後一章的瞬間,一場突如其來的颶風把整個兒馬貢多鎮從地球上颳走,從此這個村鎮就永遠地消失了,而這個百年世家也終於在這個世界中完全消失並再也不會出現。

不同的人對於孤獨會有不同的定義,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揭示了孤獨的實質是一種毫無意義的生存哲學,它意味着以冷漠、消極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事實上,你以怎樣的態度去對待生活,生活同樣會以怎樣的態度來回報你。一個陷入孤獨的民族是沒有前途和出路的,只能處於貧窮、愚昧和黑暗之中。在現如今紛繁複雜的社會大環境中,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都固守着一份自己的孤獨呢?儘管明知這種孤獨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冷漠,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我們只能選擇孤獨。